zt:俞振飞音像资料知见录(Hongyumi)

昨晚豆友们讨论《文汇报》记者张裕的报道《有多少戏曲录像带亟待抢救?》,FOUISM的发言提供了网友Hongyumi的考据文章。转帖在这里。谢谢他们!

俞振飞音像资料知见录(草稿)

hongyumi

本文略述笔者所知所见俞振飞的音像资料,希望对致力于搜集研习者有所帮助,并企抛砖引玉,正误拾遗。所录内容以昆曲为主,兼及京剧和其他音像,同一资料录音源于录像者不单列录音。其中昆曲唱片和一部分录音源自朱复先生的收藏和刘润恩曲友的制作,也参考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唱片整理资料;唱片片号参考朱复先生《离山堂昆曲唱片目录》,京剧资料多得自“梨园”、“京剧老唱片”等网站和北大等校园ftp站点,香港的黄发心曲友和复旦的多位同好也提供了帮助,在此致谢。

(一)唱片和录音(1)1926年前后高亭公司钢针78转/分唱片 计有:
《西楼记·拆书》二面 [红衲袄]二支未完 片号A26010a-b 总片长约6分31秒
《牡丹亭·惊梦》一面 [山桃红]首支未完 片号A26011 片长约2分57秒
《长生殿·惊变》一面 [粉蝶儿] 片号A26012 片长约2分45秒
《玉簪记·琴挑》一面 同项馨吾 说白及[琴曲] 片号A26025 片长约3分55秒
据罗亮生先生《戏曲唱片史话》,“高亭”(Odeon)是徐小麟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集资组织的,由德商天利洋行经理。吴小如先生对罗文所作长篇《订补》中考证,这批红色片心的昆曲片属于高亭公司在沪最早所录的一批唱片,时间约在1926年前后。(2)1930年前后开明公司钢针78转/分唱片 计有:
《牡丹亭·叫画》二面 [二郎神][集贤宾]未完 片号54028A-B 总片长约7分06秒
《琵琶记·赏荷》一面 [桂枝香] 片号54029A 片长约3分34秒
《牧羊记·望乡》一面 [江儿水] 片号54029B 片长约3分43秒
《连环记·梳妆》一面 [二犯朝天子] 片号54030A 片长约3分29秒
《长生殿·惊变》一面 [石榴花] 片号54030B 片长约3分25秒
据前罗、吴两文所述,开明(Brownswick)公司1929年创办,由瑞士商家经营,录音室设在上海仁记路(即虎丘路)四川路东首某大楼里,三十年代初即倒闭;按1930年春俞粟庐逝世,当年冬俞振飞下海并北上,推测此批唱片录制时间约在1929-1930年。(3)1936年高亭公司钢针78转/分唱片,计有
京剧《白门楼》二面 西皮导板、慢板、二六、散板“今日里在小沛大败一仗” 总时长约5分41秒
京剧《未央宫》二面 二黄导板、回龙、慢板“微风起露沾衣铜壶漏响” 总时长约6分29秒
据京剧老唱片网站标明,高亭京剧片录制于1936年,俞振飞在程剧团期间。(4)1955年-1959年中国唱片厂钢针78转/分中国唱片 计有
《长生殿·闻铃》一面 [武陵花]头段 片号4-1156甲(550731-2) 片长约3分13秒
《长生殿·哭像》一面 [叨叨令][脱布衫]未完 片号4-1156乙(550732-2) 片长约3分39秒
《玉簪记·琴挑》两面 [懒画眉]二支 片号4-1157甲-乙(550725-3,550726-3) 总片长约6分54秒
以上四面又收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编的《俞振飞唱腔选》唱片(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第五十二辑,1984年出版,编号DM-84/6285A-B;同时出版磁带,编号HD-152),据徐希博先生为该片所写文案,以上唱片录制于1956年。
《长生殿·惊变》四面 [粉蝶儿][泣颜回][石榴花]同言慧珠,上海戏校乐队伴奏,片号4-3393甲-乙,4-3394甲-乙,总片长约13分02秒。
以上一种,唱片研究家刘鼎勲李恩璞两位先生认为是1959年录制;王正来先生在《中国昆剧大辞典》中定为1958年。其中[粉蝶儿][石榴花]二曲又收入前述《俞振飞唱腔选》唱片,时长约约6分50秒。(5)1959年-1981年中国唱片厂33又1/3转/分中国唱片 计有
《长生殿·小宴》一面 同言慧珠,上海戏校乐队伴奏, 片号M108(M33/125)。
zt:俞振飞音像资料知见录(Hongyumi)
《游园惊梦》 四面 同梅兰芳、言慧珠、华传浩等,朱传茗、许百遒笛,苏荣宗鼓。片号M131甲-乙(M33/286-287),M132甲-乙(M33/288-289),1959年电影录音,总时长约54分。
《奇双会》两面(戏曲选曲第三张) 同言慧珠片号M695,朱传茗、许百遒笛,苏荣宗鼓,上海戏校乐队伴奏,时长约41分。约1961年录制。中唱上海《言慧珠演唱精粹》CD及“梨园”网站均标示为1956年录制,恐误,因1956年俞、言尚未正式合作。
《长生殿》(戏曲选曲第四张) 片号M696。
《墙头马上》全剧四面,同言慧珠、郑传鉴、华传浩、梁谷音、刘异龙等。
《奇双会·写状》两面同张君秋,静场录音,顾兆琪笛,王根起鼓,张仙云京二胡,上海昆剧团乐队伴奏,M2716甲-乙(M81/5421-5432),片长约43分,1980年录制,1981年出版。
以上《长生殿》两种笔者均未见,不知是再版78转唱片还是重录。《墙头马上》亦未见,不知是否电影录音。(6)1955年-1963年期间录制的静场录音,计有:
《占花魁·湖楼》 同华传浩等1956年静场录音(花魁疑为张娴饰),时长约32分30秒。
《牡丹亭·拾画》[千秋岁] 时长约2分46秒,《荆钗记·见娘》[江儿水]时长约4分31秒;以上两段收入前述《俞振飞唱腔选》唱片,据文案均为1957年电台录音。
京剧《三堂会审》 同言慧珠,1957年静场录音,时长约70分。
京剧《白门楼》同苏盛义、杨春霞等,1962年静场录音,时长约22分36秒。其中西皮慢板选段曾收入1991年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俞派唱腔选》音带,约8分35秒,编号BT-038。此期未查明具体年份的电台静场录音尚有:
京剧《生死恨》 同言慧珠,时长约54分。
《牡丹亭·叫画》[莺啼御林]缺末一句,时长约1分49秒;
《长生殿·闻铃》全出唱段不带白,时长约13分30秒。(7)1955年-1963年期间的京昆剧演出实况录音有:
《雷峰塔·断桥》 同梅兰芳、梅葆玖、王少亭,许百遒笛,1955年实况,时长约35分。
《长生殿·迎像哭像》 同王世瑶等,1956年实况,时长约31分。
《连环记·小宴》 同徐凌云、张娴,朱传茗笛,蒋耕荪鼓,1956年11月上海举办的全国昆曲观摩演出实况,时长约31分。
《长生殿·惊变埋玉》同言慧珠、郑传鉴、华传浩等,朱传茗笛,蒋耕荪鼓,1957年实况,时长约66分(可能是1957年2月南昌江西艺术剧院的演出)。
《荆钗记·见娘》 同徐凌云、郑传鉴,1957年实况,时长约39分。
《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片断》 同言慧珠等,朱传茗笛,蒋耕荪鼓,1957年实况,时长约53分。
《玉簪记·琴挑》 同言慧珠,朱传茗、许百遒笛,蒋耕荪鼓,1957年实况,时长约38分。
《牡丹亭·拾画叫画》 1957年实况,时长约34分。
京剧《罗成叫关》 1957年实况,时长约30分。
京剧《三堂会审》 同李玉茹、沈金波等,1958年11月5日上海实况录音,时长约63分。
京剧《群借华》 同周信芳、迟世恭等,饰《群英会》一场周瑜,郝德泉操琴,张鑫海司鼓,全剧时长约187分,
京剧《打侄上坟》 同周信芳、刘韵芳、艾世菊、蒋鑫泉等,郝德泉操琴,张鑫海司鼓,时长约70分;
以上两种演于1961年6月13日至18日,上海市京昆传统剧目会串期间。
《雷峰塔·断桥》 同言慧珠、朱传茗,许百遒笛、蒋耕荪鼓,1961年实况。时长约38分。
《狮吼记·跪池》 同言慧珠、郑传鉴,朱传茗笛、蒋耕荪鼓,1961年实况。时长约42分。
《惊鸿记·太白醉写》 同王传淞、周传瑛、张娴等,1962年实况,时长约44分。
以上数种全剧录音多有“音配像”,由蔡正仁配演俞振飞,由天津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出版,兹不详列。此期未知年份的演出录音有:
《渔家乐·藏舟》 同张传芳。笔者仅见[山坡羊]两段,时长约14分。
京剧《凤还巢》 同言慧珠,时长约133分。2008年由上海声像出版社出版配像DVD,出版号ISRC9787799427003。未知年份、仅见著录的全剧录音还有:
《风筝误·惊丑、逼婚、后亲、茶圆》 同徐凌云、周传瑛、张娴,见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磁带目录,磁带编号1483-1485。
《牡丹亭·婚走》 同言慧珠,见于《赵景深日记》1984年9月22日(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赵景深印象》附录)。(8)1978年后京昆剧全剧录音有:
《奇双会·写状》 同梅葆玖,1981年8月24日晚录音,时长约42分30秒。此期未知年份的演出录音有:
《千忠戮·惨睹》 同郑传鉴等。
《奇双会·写状》 同张继青,时长约55分30秒。
京剧《三堂会审》 同夏慧华等,静场录音,时长约67分。
京剧《春闺梦》 同李蔷华,静场录音,约47分。
以上两种京剧录音,疑是《俞振飞舞台艺术》录像同期录音。(9)晚年后散见的唱段录音,计有:
京剧《监酒令》(《未央宫》)二黄导板、回龙、慢板“微风起露沾衣铜壶漏响”1980年静场录音,时长约9分37秒,尤继舜操琴。
《千忠戮·惨睹》[倾杯玉芙蓉] 同郑传鉴,1981年录音,收入前述《俞振飞唱腔选》磁带,时长约5分10秒。
《千忠戮·惨睹》选段 同郑传鉴,1984年录音,时长约1分32秒,
《玉簪记·琴挑》[懒画眉]两支,1984年录音,时长约3分46秒;
以上两段笔者未见,均收入上昆三十年纪念CD。《玉簪记·琴挑》[朝元歌],未知年份,可能是88年舞台艺术剪辑,时长约5分。
前述《俞振飞唱腔选》唱片又收有《西楼记·拆书》[红衲袄]首支的录音,时长5分45秒,该片文案标为1936年唱片,属误判。这段录音当录制于俞振飞晚年(1976年后),吹笛者当为顾兆琪。(10)晚年说戏录音,所知计有:
示范《长生殿·闻铃》念白,同朱复,1982年5月录制于苏州南林饭店,时长约3分17秒。
说《琵琶记·辞朝》全折小生唱念,1983年8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录制于北京,时长约35分。
为上昆演员说《金雀记·乔醋》(1982)、《占花魁·受吐》(1982)、《长生殿·絮阁》(1983)、《长生殿·闻铃》等折录音,前三折有零段在上昆三十年纪念CD(内部)中面世,后一折闻于访谈记载,均未知全貌。(11)1935年末,俞振飞随程砚秋剧团到上海演出期间,结识上海曲友刘訢万,其后由刘訢万出资为俞录制每面4分半的私人唱片,计有《千忠戮·惨睹》、《长生殿·惊变》等全折。惜原版全毁于文革,录音不知是否存世。(12)张允和《昆曲日记》(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1985年2月2日谈及王定一整理俞振飞录音有《牡丹亭·硬拷》、《金雀记·乔醋》、《长生殿·定情》、《邯郸记·三醉》等,笔者均未见。其余《断桥》、《琴挑》、《拾叫》、《惊梦》、《拆书》、《梳妆》、《赏荷》、《哭像》、《惨睹》、《闻铃》、《小宴》等,不知是否唱片录音。(13)俞振飞吹笛资料,据知有:
1960年3月22日,在京为俞平伯、许宝驯、袁敏宣录制“毛主席咏梅词”和“三八红旗歌”伴奏,天马舞蹈艺术室录制。不知是否存世。
《俞振飞舞台艺术》像带《连环记·小宴》(1989年夏录制)一折前,有一段俞振飞执笛吹奏的影像,笛曲为《上寿》。
在港期间,曾为居港女曲友殷菊侬录制伴奏《拆书》[一江风]等,有录音存世。(二)1976年后舞台录像《太白醉写》同刘异龙、顾兆琳、王英姿、王君惠等,1980年4月15日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在艺术剧场演出,时长约47分。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5年出版VCD,出版号ISRCCN-E01-05-0091-0/V·J8。
《奇双会·写状》同张君秋,1980年4月19日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闭幕式上在劳动剧场演出,时长约41分。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5年出版VCD,出版号ISRCCN-E01-05-0093-0/V·J8。
京剧《春秋配》 同张君秋,1980年5月6日演于劳动剧场,时长约51分。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5年出版VCD,出版号ISRCCN-E01-05-0092-0/V·J8。
《奇双会》全剧 同李蔷华、郑传鉴等,1980年舞台录像,时长约103分,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5年出版2片VCD,出版号ISRCCN-E01-05-0090-0/V·J8。
《千忠戮·八阳》[倾杯玉芙蓉]一支同郑传鉴,静场录像,中国艺术研究院1981年1月录于苏州,时长约9分20秒。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出版VCD,出版号ISRCCN-M26-97-0078-0/V·J8
京剧《金玉奴》 同童芷苓、刘斌昆1981年11月19日,上海京剧院恢复建制纪念演出,时长约122分。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1995年出版,出版号ISRCCN-A55-95-0047-0/V.J8。
《奇双会·写状》 同李玉茹,1981年演出实况,上海电视台录制,扬子江音像出版社1998年出版,出版号ISRCCN-F04-98-0132-0/V·J8。
《连环记·小宴》前半出 与郑传鉴,1982年5月下旬在苏州江浙沪昆剧会演期间演出,时长约14分30秒,大陆未正式出版。
京剧《春闺梦》 同赵荣琛、姚玉成,饰前半场王恢,1983年录像,时长约61分,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2003年出版,出版号ISRCCN-A55-03-0022-0/V.J8。
《牡丹亭·游园惊梦》 同华文漪、金采琴,1986年9月25日在北京演出,演至“堆花”结束,时长约40分,大陆未正式出版。《神韵千秋——俞振飞舞台艺术汇录》 舞台艺术片
1988年4月19日至5月27日所录计有:
《玉簪记·琴挑》 同张娴,时长约43分,扬子江音像出版社1998年出版,出版号ISRCCN-F04-98-0132-0/V.J9。
京剧《春闺梦》 同李蔷华,时长约51分,中国唱片上海公司1999年出版,出版号ISRCCN-E01-99-0007-0/V.J8。
京剧《打侄上坟》 同汪正华、艾世菊,时长约68分,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2年出版,ISRCCN-E01-02-0011-0/V.J8。
《西楼记·赠马》 同郑传鉴,时长约17分44秒。
《白罗衫·看状》 同包传铎,时长约23分48秒。
《占花魁·受吐》 同张娴等,时长约35分。
《长生殿·小宴惊变》 同张娴等,时长约30分。
以上数种未见出版,笔者仅见录音。
《千忠戮·八阳》 同郑传鉴,
《长生殿·迎像哭像》、京剧《群英会·打盖对火》、《三堂会审》,
以上数种笔者未见。1989年4月17日至6月19日所录计有:
《牡丹亭·拾画叫画》,时长约37分。
《连环记·小宴》 同计镇华、华文漪,时长约34分。
《琵琶记·书馆》 同张静娴、朱晓瑜,时长约45分。
以上数种未出版。晚年不知具体录制时间的舞台录像还有:
《吟诗脱靴》 同王传淞、周传瑛、张继青、孙金云等,约录制于1980年前后。片长约38分,大陆未正式出版。
《奇双会·写状三拉团圆》 同张继青等,与上折同期录制,片长约70分,大陆未正式出版。仅见著录的舞台录像有:
《玉簪记·琴挑》、《贩马记》两剧片段 1981年1月26日,上海电视台摄制。
《荆钗记·见娘》、《千忠戮·八阳》、《长生殿·惊变》1984年7月上海电视台摄制,郑传鉴、王传蕖、蔡正仁等参与演出。(三)彩色戏曲电影京剧影片《玉堂春》1948年底到1949年初,在香港与张君秋、梁次珊合拍,饰演《三堂会审》一场的王金龙。该片由胜利电影公司出品,白沉导演,该场时长约56分。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2002年出版VCD,出版号ISRC:CN-A55-02-0009-0/V.J8。
彩色戏曲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1955年4月上旬到6月中旬,刚从香港归来的俞振飞到北京参加该片摄制,并饰演昆曲《断桥》中的许仙。该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吴祖光导演,《断桥》一折片长约38分,北京北影录音录像公司2003年出版全剧VCD,片号ISRCCN-A08-03-0112-0/V·J8。
昆曲影片《游园惊梦》1959年11月13日到1960年1月21日,在北京参与拍摄,饰柳梦梅,与梅兰芳、言慧珠、华传浩等合演,朱传茗、许百遒笛,苏荣宗鼓。该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许珂导演,录音约在1959年11月末到12月上旬,时长约63分。北京北影录音录像公司1999年出版VCD碟片,出版号ISRCCN-A08-99-0040-0/V·G。
新编昆曲影片《墙头马上》1963年与言慧珠、梁谷音等合拍,饰裴少俊。该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共同摄制,蔡振亚导演,时长约108分。扬子江音像出版社2002年出版,出版号ISRCCN-E28-02-0027-0/V.J8。
昆曲舞台艺术片《太白醉写》1975年与刘异龙、蔡正仁、张洵澎、王君惠等以上海京剧团名义在沪拍摄,该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77年3月不公开发行。时长约42分,大陆未正式出版。(四)其他音像资料故事片《小凤仙》 1952年在香港客串演出。该片由新华影业公司出品,屠光启导演,1953年初公映。
黑白故事片《天堂美女》1952-1953年,在香港参与拍摄,饰演帮会头目吴永恒。该片讲述富家女选美遭遇舞弊事,由洪波导演,新华影业公司1954年出品并公映。
居港期间,并为黑白古装电影《新玉堂春》(1954年首映,导演赵树燊)提供京剧指导,为彩色古装电影《杨贵妃》(1955年首映,导演赵树燊)中《沉香亭舞曲》作曲。以上几种电影资料大陆均未出版,香港电影资料馆均存有拷贝。
专题片《百年振飞》,上海东方电视台戏剧频道摄制,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2年出版3片VCD,片号ISRCCN-E01-02-0042-0/V·J8。
访谈录像片段,时长约7分33秒,1990年7月台湾中央大学录制,收于洪惟助主编昆曲丛书(第一辑):昆曲演艺家、曲家及学者访问录所附DVD碟片中,该书由台国家出版社2002年出版。http://hongyumi.wordpress.com/2009/01/03/俞振飞音像资料知见录(草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6139.html

更多阅读

山东综艺满天星王亚飞 综艺满天星派对第二季

王亚飞,山东歌手,曾获多次音乐比赛奖项。“美丽山东”形象大使。作品有《让幸福包围你》等。中文名: 王亚飞别名: 亚飞 、王子、亚小飞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出生地: 山东出生日期: 1987年8月9日身高: 182cm体重: 66kg星座: 狮子座目录亚飞基本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代表什么意思? 京剧中生旦净末丑

1.生行京剧中的生行指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一般都以唱工为主,也有一种做工老生,专以念白和表情见长,代表人物是周信芳。另外,有些唱做之外还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叫文武老生。小生指青年角色,又细分为巾生,穷生,官生。小生中有三

京剧名家——言慧珠 京剧名家

京剧名家——言慧珠言慧珠(1919-1966),原名义来,学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著名京剧旦角女演员;其父是民初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12岁从姜顺仙、程玉菁等学艺。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庄》,后相继在上海、天津演出,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

声明:《zt:俞振飞音像资料知见录(Hongyumi)》为网友照亮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