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功夫电影在60-80年代曾掀起一个功夫电影的高潮,那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演员拍功夫片,虽然电影情节是假的,可不少功夫明星除了外形及表演功夫外,却也有着“真功夫”,而且大都是正宗的师承门派,从小下刻苦练习,硬桥硬马,绝对不含糊,这里我们按出生年龄顺序(从1930-1950年间出生),介绍在70年走红的香港功夫明星(注:以下内容编辑自互联网):
1、刘家良(1934-今)(南派洪拳掌门)
姓名:刘家良
性别:男
名族:汉族
生于:1934年7月28日
身高:175cm
体重:63kg
籍贯:广东中山
祖籍:山东烟台人
香港著名武术宗师、电影武术指导、导演,祖籍山东人,山东自古出好汉,34年出生的刘家良,在广州长大。他出身武术世家,七岁开始随父亲学武,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50年刘家良随父进入电影界,从临时演员及龙虎武师做起。63年,与唐佳合作,在《南龙北凤》一片中初当武术指导。成名作则是65年长城公司的《云海玉弓缘》。其后,他与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聘为武术指导,首先参与徐增宏的《江湖奇侠》,继与张彻合作《边城三侠》及《金燕子》等。自此便和唐佳一起长期担任张彻影片的武术指导。其后在张彻执导的《方世玉与洪熙官》一片中担任武术指导,展开正宗国术的路线。75年重投邵氏,执导首部作品《神打》,他凭此片一炮而红,更奠定地动作片导演之地位。自75年起,刘家良在邵氏公司正式当导演,开拍多部电影。其中《少林三十六房》(男主角是他义弟刘家辉,他的亲弟弟刘家荣也在片中出演配角)以描述少林僧人练武之过程,当时在电影界及武术界影响极深。80年开拍及演出的《长辈》,女角惠英红凭此片在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女主角一奖。刘家良所走的都是李小龙之后正宗国术真实武打路线,亦是香港从武术指导升任导演的第一人。八九十年代,刘家良执导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武打片,如《南北少林》、《五郎八卦棍》、《醉拳2》等;当中的《醉拳2》,以明快的节奏,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达到了当时动作片的一个高峰,其它武术指导纷纷仿效。他的一班武师同行合称"刘家班",与成龙的"成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堪称一时瑜亮。他与义弟刘家辉是"刘家班"的顶梁柱。
刘师傅更凭此片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刘家良一直坚持正宗国术∕真实武打的风格,强烈地表现华南文化与传统的根,更是他人难以取代。02年,刘家良为邵氏电影公司开拍进军内地的第一部电影《醉马骝》(国产名《醉猴》,主演是吴京)。1984年迎取比他纪少很多(少三十岁),曾是演员,後来考取了大律师资格的翁静晶。
刘家良与弟弟刘家荣都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但他不太看重弟弟的能力,反而比较偏向义弟刘家辉,从《少林三十六房》便可看出端倪,后来刘家荣自立门户,与王晶合作,开创了香港功夫喜剧的先河。兄弟两都成为了香港功夫电影的一代宗师。
2、李小龙(1940-1973)(国际武术、技击家)
性别:男
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Bruce Lee(布鲁斯·李)
乳名:细凤
血型:O型
民族:汉
出生:1940年11月27日
死于:1973年7月20日
身高:173厘米(5英尺7英寸余)
体重:140磅(63.504千克)
李小龙生于美国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李小龙幼时身体非常瘦弱。他父亲为了儿子的体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李小龙在13岁时跟随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并在家中设一座木桩,每天对着木桩勤练不辍。此外,他还练过螳螂拳、鹤拳道、洪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等拳种,为后来自创截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技击水平,李小龙除了勤习中国拳术外,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他一边参加西洋拳训练班,一边节省零用钱购买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击赛纪录片,从中学习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训练方法;他还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拳击比赛,不断丰富实战经验,赴美深造自创截拳道。
由于害怕李小龙学坏,在他18岁那年,李小龙的父母决定送李小龙到美国留学。李小龙在西雅图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李小龙经过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使功夫逐渐娴熟乃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绝招。李小龙是个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种拳术外,还擅长长棍、短棍和双节棍等各种器械,并研习气功和硬功。
李小龙为了宣扬中华武术,在大学2年级期间,租了校园的一个停车场角落,作为武官,挂起了“振藩国术馆”的牌子。他边教边练,刻苦磨炼,技术大有长进,尤以腿功造诣更为精深。在振藩国术馆里,他认识了来学武术的医学院女学生琳达,经过一年多的交往,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俩正式结婚。婚后,李小龙夫妇双双辍学,合力经营武术馆。
自从李小龙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了。为了扩大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著书:
1《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
2《咏春拳》(Wing Chun Kung—Fu)
3《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
4《李小龙技击法.自卫术》(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elf DefenceTechniques),
5《李小龙技击法.基础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Basic Training),
6《李小龙技击法.技法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Skill spinTechniques),
7《李小龙技击法.高级训练》(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AdvancedTechniques),
8《李小龙:猛龙语录》(Bruce Lee:Words of the Dragon),
9《李小龙:功夫之道》(Bruce Lee:Tao of Gung—Fu),
10《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Jeet Kune Do),
20世纪70年代初,一股中国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龙这个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1年夏季,李小龙接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的邀请,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而且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的,在这种情况下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达到了300万港元。继《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龙又拍摄了《精武门》,《精武门》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预算,引起更大的轰动打破了亚洲票房纪录。李小龙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和“双节棍”,令人赞不绝口。此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猛龙过江》更作世界性发行。还与美国好莱坞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并亲自担任了主角。正当李小龙雄心勃勃,大展宏图,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的时候,由于药物过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岁。后来《龙争虎斗》在美国放映,总票房达到2亿美金,被誉为新的功夫片由此诞生。
好莱坞为之惋惜,并以多种方式缅怀李小龙,获取多项美国颁发的电影纪念奖。
在世界上有很多电影名人这样评价李小龙:他的电影爱憎分明,正气凛然,充满爱国情义,道出了大多人的心声,他走的很早,没有获取国际电影大奖,但比那些玷污中国,男女关系的电影,就是拿到了奥斯卡,也不能和李小龙相提并论。
李小龙由于在武术和电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贡献,他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两度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评为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1972年还被香港评为十大明星之一。美国报刊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香港报纸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在美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同时出版了纪念李小龙的多种多样的杂志和特刊,都称他为“发扬中国武术最有成效的人。”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中国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ongfu)。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李小龙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许多国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师,泰拳大师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片后都承认:“李小龙确有真功夫。”确实,还很少有一位东方武术家能像李小龙一样突破国家、种族的领域,并且在死后声威依然不减。
李小龙多才多艺,亦文亦武。他每当练功之余,埋头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二节棍法》、《布鲁斯-李拳术图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国技击杂志仍在不断地研究、介绍他的武功,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依然崇拜他。当回顾作为一位中华武术传人的李小龙一生时,人们将永远怀念他那颗热爱中华民族、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渴望中华民族强盛的赤诚之心。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一个天生的巨星,一个传奇中的传奇。
尽管过世已久,李小龙依然是功夫代名词,即便红透整个世界的成龙都很难超越。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已成为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三十二岁、四部半电影,三次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足以令璀璨的流星黯然失色,不知何时才会有人另写这样一份东方传奇。
3、王羽(空手道高手、黑帮骨干,李小龙之前片酬最高的香港功夫明星)
王羽
原名王正权,1944年3月28日生于上海,祖藉江苏无锡。为空手道好手,香港影视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
从影三十年,共拍了60多部武打片,
参与制作和监制的电影共计有80多部,为新武侠世纪的第一位武侠电影红星。
在就读上海体育学院时,曾获游泳比赛冠军。17岁时由沪赴港,进入珠海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他对游泳、骑马与赛车等剧烈运动,不仅有浓厚兴趣,且颇为专精。这些都为他当武侠明星奠定深厚的基础。
一九六四年,香港邵氏公司开拍《虎侠歼仇》,公开征选男主角,王羽以优越条件当选。为了要演好片中「雷虎」这个角色,在武师指导下,悉心苦练武艺,因此在该片的演出颇获好评。王羽的演艺生涯,是红于一九六五年《江湖奇侠》。由于他身手矫健,在危险动作中也不用替身,为公司与自己开创一条古装武侠片的大道。其后,王羽在《独臂刀》(1967)中以惊人的武艺塑造出侠者的形象,写下香港电影票房的新纪录,突破一部影片收入百万元的大关,邵氏也从此在香港武侠电影市场中攻下一席之地。在片中,王羽用仅有的左手拿着父亲临终前所留下的断刀,使出一套刀出人亡,出神入化的独特刀法,为师门报仇,是一位有情(钟情于小蛮)有义(忠于师门)的侠者。
该片导演张彻认为,王羽并非英俊小生,也正因如此,使得他能摆脱胭脂味,加上身材高大,完全能表达导演所期望的「阳刚味」。王羽同时又兼具刻苦耐劳,反应又快之特质,使得他成为六十年代香港首席武侠小生。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羽曾是李小龙之前,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武打明星。1970年入嘉禾影业公司。执导的影响最大的两部作品是《龙虎金刚》和《四大天王》。因李小龙的成功曾往台湾、日本开拓。1971年与日本武打影星胜新太郎联合演出《独臂刀大战盲侠》。70年代中叶脱离嘉禾公司,加盟罗维独立制片,与成龙联合演出《风雨双流星》、《墨水台道》、《直捣黄龙》、《独臂王大战血滴子》等。90年代除少量演出外,活跃于制片领域。
他曾与当时的红女星,有学生情人之称的林翠结婚,并育有一女王馨平(也曾是著名歌星、明星,后结婚息影)。
他身上的大丈夫气概是港台群星中最足的,张彻为他度身量做的银幕英雄,盘肠大战,血光十足,以一当百,成了王羽在电影中最夺观众心的形象。
90年代末,王羽退出影圈后在台湾营商,颇为成功。2007年11月,王羽在接受《自由时报》访问时自爆,中国国民党陆工会主任白万祥曾找上他来暗杀在美国的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
【电影.不完全记录】
虎侠歼仇(1964)
江湖奇侠(1965)
鸳鸯侠剑(1966)
边城三侠(1966)
兰姨(1967)
断肠剑(1967)
亚洲秘密警察(1967)
琴剑恩仇(1967)
大刺客(1967)
独臂刀(1967)
金燕子(1968)
神刀(1968)
独臂刀王(1969)
春火(1970)
龙虎斗(1970)(导演.编剧.主演)
名剑(1971)
追命剑(1971)
独臂拳王(1971)(导演.编剧.主演)
一夫当关(1971)
黑白道(1971)(导演.编剧.主演)
大煞星(1971)
独行大镖客(1971)
座头市与独臂刀(1971)
霸王拳(1972)
马素贞报兄仇(1972)
惊天动地(1972)
威震四方(1972)
侠义双雄(1972)
冷面虎(1973)
英雄本色(1973)
海员七号(1973)
战神滩(1973)(导演.主演)
双龙出海(1973)
龙虎金刚(1973))
唐人镖客(1973)
黑色星期五(1973)
君吻再响(1973)
四大天王(1974)(导演.主演)
铁汉(1974)
大千世界(1975)
直捣黄龙(1975)(导演.主演)
避孕大全(1975)
神拳大战快枪手
一身是胆(1975)
独臂拳王大破血滴子(1976)(导演.编剧.主演)
虎鹤双形(1976)(导演.主演)
鳄滩群英会(1976)
风雨双流星(1976)
独臂双雄(1976)(导演.主演)
独臂拳王勇拼楚门九子(1976)
大江南北(1976)
独臂侠大战独臂侠(1977)
血连环(1977)
火龙街(1977)
手足情深(1977)
判决(1977)
上海滩十三太保(1984)
富贵列车(1986)
火烧岛(1991) (监制,总策划)
五湖四海(1992)
迷你特工队(1992)
千人斩(1993)
极东黑社会 1993
半生绿1997(制片人)
生日多恋事1997(制片人)
4、陈观泰(1945年9月24日-今)(大圣劈挂门高手)
陈观泰是香港七十年代的武打巨星。
1945年9月24日出生。1969年5月,新加坡举办东南亚国术比赛,香港的各派高手,都报名参加。陈秀中为了想替大圣劈挂门争荣誉起见,选出他的得意门徒陈观泰参加比赛结果,陈观泰在轻量级甲组赛程中,以无敌姿态出现,五战五胜,夺得冠军,这时候东南亚那一处的报章,都把他的小史介绍出来,说他是陈秀中的弟子,大圣门猴拳的英雄,可以说得是一打成名了。
陈观泰更因此为由大导演张彻赏识,一手提拔。当年古装片大行其道,陈观泰在《马永贞》一片中,他刚强性格得到完全发挥,而其忠义的形象亦广为观众接受。其后,他接拍了不少电影;在他加入邵氏的首两年,拍片数量逾十部,大部分均是张彻执导之动作片,如《四骑士》、《荡寇志》、《五虎将》及《少林子弟》等。
陈观泰曾于1977年离开邵氏,远赴台湾发展。1978年,陈观泰重投邵氏怀抱,演出张大导的《残缺》。八十年代初,他的产量亦有十多部,其中1983年的《杨过与小龙女》,与当时极受欢迎的青春偶像张国荣及翁静晶合作。90年成立纬恺电影公司,监制多部电影,如楚原导演的《小偷阿星》及《血在风上》,方平导演的《弃卒》,并亲自执导《喋血风云》等片。陈观泰在离开电影圈后转到电视发展,近年已转往中国内地营商,并客串演出多部电视剧。
5、狄龙
待续
6、梁小龙
待续
7、梁家仁
待续
8、洪金宝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