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属桂林市辖区。恭城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8万人,占了一多半。
恭城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恭城河纵贯县境,支流纵横密布。恭城河当地叫茶江,可见恭城人与茶的不解之缘。
油茶是恭城的特色食品,这里的“油茶”是一种食品名称。必须注意,广西还有一种植物名称也叫“油茶”,一字不差。这种“油茶”是一种木本茶科、油茶属常绿乔木。其种子榨取的油脂即为茶油。
油茶的种子形同李子,成熟后色泽鲜红,很是诱人,极似甜美的水果,但可惜不能食用。惟其果肉里的果核可以榨油,榨出来的油就是茶油。
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众所周知,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说,木本食用油都是优于草本食用油的,茶油尤其优异。
但遗憾地是,油茶的叶子不能当茶叶饮用。我很为此而不平,曾试验过几次,均无功而返。
可见,油茶的精华全在其果核里了。
恭城人的早餐是食品油茶,等同于北京的豆浆油条。每天一早不吃足了油茶,恭城人就一天多没有精神。许多人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随时都要吃,还有经常以油茶泡冷饭吃的,一如上海的汤泡饭。
“打油茶”其实是油茶制作的工序。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叫法,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先用木槌将茶叶捣烂——“打油茶”之“打”字即出于此。再用油——一般用猪油,因猪油味香——炒至微焦而香,放入生姜、食盐加水煮沸,油茶即味浓而涩,涩中带辣——辣为姜之功效也。恭城一带还再加磨碎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而少了苦涩。
然后撒入葱花、香菜末,随配米花、脆果(类似油炸的米、面疙瘩)、玉米花、酥花生、笋干等,这种茶汤营养十分丰富,真可以喝得饱人。端上桌后,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初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端的回味无穷。
部分人也吃甜的油茶,只消把盐换为糖就是了。但多数人还是爱吃咸的油茶。
恭城油茶被誉为各地油茶之冠,享誉广西各地。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来则不分早晚,随时煮好奉客。吃油茶是侗族最特色的饮食习俗,他们每天都要喝油茶,家里来客人也要油茶待客。待客没有酒、烟都可以,唯独没有油茶不行,客人真会生气的。
一些机关食堂也常备此茶。日常也有只喝油茶水或用油茶水泡冷饭吃的。
一锅茶水被饮完后,还可向锅内掺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复熬煮可达五六锅。这样油茶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锅苦、二锅夹(涩)、三锅四锅好油茶”之说。
油茶可称侗族除大米外的的第二主食。如对恭城人说,“今晚请你打油茶”。对方必定喜形于色、急不可耐。不难想见其端起油茶碗,“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豪壮模样。我试过多次,屡试不爽。
下图为做好的恭城油茶
下图为恭城油茶的配备小吃、艾叶团
油茶历史有案可查的是在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了。不过,鄙人有个“食品水土”理论,大意是说食品如同古树,不易移动、擅移辄死。拥有1000多年饮用史的油茶,为什么至今出不了桂、湘、黔,最多再加上川、鄂、滇、粤部分地区呢?必定与当地水土有密切关系。我的意思是,真正要品尝油茶的香味,恐怕还是要到当地去。
举两个“食品水土”的实例:
其一,鄙人曾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公干,自备了西湖龙井。见当地人饮的砖茶即为茶树老叶,很是不以为然,心想这种老叶能好喝吗?不料一周后,当地砖茶越闻越香、越喝越有味儿,终于也冷落了龙井而与砖茶为伍了。
下图为砖茶纹理
我自以为在茶叶领域做出了重大发现,回来时,还特地带了当地一块黑乎乎砖头一样形状、一样硬的茶砖,
并配齐了炒小米、奶酪、奶豆腐等一应物事,企图给家人开开眼。熟料在煮茶时家人就开始抗议了“你在煮草帽吗?弄得满屋子怪味!”
悲夫!一番好心居然无人领受。愚心里亦开始怀疑:南橘北枳,莫非北地名茶当真不为南地所受?
其二,桂林米粉,其味鲜香无比,关键在于其卤水。其卤水还能治疗“水土不服”的疾病,因其桂林米粉卤水用了草果、茴香、花椒、陈皮、槟榔、桂皮、丁香、桂枝、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等多种草药和香料熬制,这些草药全是专治腕腹疼痛、消化不良、上吐下泻的。难怪桂林老年长寿者,无不爱吃当地米粉。
桂林早餐必为当地米粉,与老北京的早餐必为豆汁儿、烧饼果子一样。
下图为桂林马肉米粉,
可是桂林米粉在北地就是打不开。我去呼市时,在呼市火车站附近见到一家桂林米粉店,店主是一对桂林青年夫妻,愚心中大喜,遂与之攀谈。据他们说,当地人不易接受桂林米粉。愚在店中食之,确实也没有了桂林米粉的鲜香。
愚怅然若失,待离开呼市时再去,这家店已经关门不在了。
可见,“食品水土”是确实存在的,越是特色的食品,越不能离开当地的水土、或者说越难以打到外地去。
目前,恭城已出现了包装好的干品油茶,冲上开水即可食用。但我以为,这种东西在广西、再扩大一步在西南一带,固然使用无碍。但要送给在北方朋友,一定要配送广西的水。否则,北方朋友是喝不出地道的油茶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