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夏末,文学青年沈从文从湖南来到北京,追寻文学梦想。
他最初的打算是读书,所以他参加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的入学考试,但他只有小学学历,失利毫不意外,可他考了零分,连主考官都看不下去了,最后把他的2元报考费还给了他。
还好,沈从文没有放弃,他租下房子,一边旁听北大课程,一边埋头创作,最终成了一代名作家。抗战胜利后,他成为北大中文系的教授,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北漂梦。
从报社编辑到畅销书作家
张恨水是另一个怀抱梦想的文学青年。
他1919年来北京闯天下,本想去考北大,但实在太穷,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所以只好先找个工作解决温饱问题。他进了报社,连编带写,干劲十足,而且在闲暇时间开始写长篇小说,最终凭借《金粉世家》一炮打响,成为著名的畅销书作家。
张恨水辞去报社职务,用稿费买下大栅栏十二号一处阔气的庭院,专事写作。连鲁迅的母亲鲁瑞也成了张恨水的粉丝,每逢有张恨水的新书出版,鲁迅都会赶快买回去,送给母亲阅读。
![【那些年的北漂一族】 北漂一族平均收入](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11649t01b8bf2f1f92a2e42f.jpg)
北漂成名大V
鲁迅也是一枚北漂。从1912年到1926年,他在北京生活了14年。不过,他的北漂生涯比沈从文富足多了,因为他一直有公职。他是教育部的公务员,随教育部从南京北迁来到北京。他有公职,并且先后在八个高校兼职教书,同时写书写文章,所以收入比普通人高得多。鲁迅曾租房居住,后来和兄弟周作人一起在八道湾买下了一处大四合院。
从街头画家到一代宗师
和以上诸位相比,齐白石的故事,显得更为励志。
齐白石出生贫寒,小时候是放牛娃,后来当了木匠,但他一直喜欢画画。1920年,57岁的齐白石画艺有成,决定背井离乡,来北京闯天下,成为一名高龄北漂。
因为没钱,齐白石在很多寺庙借住,他画的画也无人赏识,处境艰难。结识大画家陈师曾之后,他的命运才得以改观。1922年,陈师曾应邀去日本参加画展,他带去了齐白石的画,全部以高价售出。齐白石有了名声,画作的价格也不断攀升。1926年,齐白石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1931年,六十七岁的齐白石在北京买了房子,在京正式落户。
北飘不成就回家革命
有人说了,我漂得很辛苦,但闯来闯去闯不出名堂,该怎么办?
你可以回家乡,说不定会有更大成绩。
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来到北京,加入北漂大军,在北大图书馆工作,领8块大洋的工资。晚上,他和其他8位北漂一起,挤在一张隆然高炕,大被同眠。毛泽东估计比较抑郁,他曾委屈地说,“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没空理我”,所以这次北漂生涯只持续了几个月,没到五四运动,毛泽东就回到了湖南。
后来他的成就,大家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