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何以沦为“央视最穷主持人”? 央视主持人柴静
近日,一向低调的柴静在大连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柴静说,我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一众女记者真诚发问:“怎样才能像你那样发现新闻?”“你那些精彩的新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时的柴静,给人的感觉并不是激烈的“火柴”,而是一种沉淀过的“安静”,她说:“站在最近的地方,你就能'看见’新闻……”不过,她却是公认的央视最穷的主持人———她至今没有在北京买房,这十多年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
柴静为什么这么穷?先看看柴静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记者问:“这些年,你一直住在租的房子,也不买车,是甘于清贫吗?”柴静好像不知道怎么答,想了很久,把手里的餐巾纸撕成一片片:“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有时想想,这里面是空的,是不可依靠的。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你没有功利心吗?”“我没有'攻’的心,只有'守’的心。”
简单地总结,柴静认为钱这东西跟能力、跟道德都没多大关系,只要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够生活了,就很好。柴静的朋友都曾接到邀请柴静出面的饭局、晚会、活动。大家知趣,从不跟柴静提,在电话里推了。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过任何这类活动。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看见》栏目的编导范铭是柴静10年的闺蜜,范铭说:“这个解释很肤浅。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生活中,柴静柔软,没有方向感,极爱丢东西:手机,钱包,笔记本,纸。有时和友人一起喝咖啡,她抢着埋单,一掏兜,发现忘带钱包了。“她生活和工作是两个状态,上节目她头脑清楚,算账特别快,每次讨论选题,能以环环相扣的强大理性说服他人。可一到生活,她自理能力差。所以大家喜欢保护她,宠着她。”范铭说。
几年前,央视著名制片人陈虻说:“柴静离一个伟大记者的标准,还差一点儿'宽容’。”“宽容是什么?”柴静问。“宽容的基础是理解。”难怪有人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一年365天有200多天在全国各地出差。柴静没有时间恋爱,没有时间约会,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朋友们简单3个字概括柴静:行动者。每年,她帮张立宪做《读库》读者年终活动;崔永元《我的抗战》现场,她主持;休息时,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一堆朋友聚会,男人们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柴静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柴静的母亲说她:“小心以后有了孩子,溺爱孩子。”
早年,柴静喜欢戴藏饰,这些年不戴了。录节目,制片人看她脖子太空,勒令戴一条项链。她选“小小”的那条。有节目需要,她才化妆,生活中,素面朝天。
甘于清贫的柴静,是繁华深处那朵盛开的雪莲......
这个冬天,柴静很热。
新书《看见》上市,举行首发式,柴静的好友白岩松、崔永元、邱启明、罗永浩等一众名人纷纷到场助阵,声势浩大且隆重。之后,柴静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忙于签售活动。
其实,新书出版前,“柴静热”已腾然而起。一切要从2012年11月11日清晨说起。那天,一条以“柴静:央视最穷主持人”为题的微博,被众多账号转发:“有人说央视最穷的主持人是柴静——她至今没有在北京买房,十多年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比起动辄豪宅豪车、嫁给富豪的女主持人和记者来说,柴静可谓是个异类。她自己说,我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她,代表一种追求,让人尊敬!”
微博,这枚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利器,推动了“柴静热”。连《新京报评论周刊》官方微博都卷进来,发表评论:“人们称赞柴静'贫穷记者’,是想表达,这个社会需要一批甘于清贫、舍利取义的人,而这种人似乎正变得稀缺。”
柴静对此回应:“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更谈不上'甘于清贫’。溢美之词,不敢领受。”
“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柴静向来如此。
在求“真”中发现无穷乐趣
不可否认,柴静一直是个“争议人物”。这份争议,来自她的采访风格。
镜头倒转,推向2003年6月,柴静前往武威双城镇采访双城镇少年服毒事件。她心中藏着一个谜,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青葱生命?
这次采访播出后取名《双城创伤》,其中有个画面,柴静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男孩泪流满面,哽噎难言,柴静蹲下身去,为其拭泪。就是这个镜头,引发争议。
有人质疑,柴静是带“表演性”地采访,为受访人拭泪是预先设计好的桥段。记者的界限在哪里?记者应不应该像普通人一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柴静有自己的观点:“当摄像机的红灯亮起来的时候,记者有权力,也有责任代替公众去问任何大家需要知道的问题。但记者是人,就很难回避人的情感,会身不由己地参与进去。什么是电视?什么是新闻?有没有一定之规?可不可以打动人,是有大量可探寻的灰色空间的。”
使柴静感到欣慰的是,受访的那个男孩,看到柴静备受指责,他给柴静发短信:“我只想告诉你,如果你当初仅仅只是一个记者的话,我不会告诉你这么多的。”收到短消息的那一刻,柴静心头震撼着,反思:“那个时候你才明白,这是记者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东西——信任”。
自此,柴静明白,记者这份职业,所谓教条所谓原则不应将其看成绝对性的,而应靠自己的经验去得到答案。她要为自己的心而活,只听从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卸任《面对面》主持人后,2011年8月,柴静主持央视新闻记录专题节目《看见》,打响央视节目内容调整的第一炮。
《看见》第一期,柴静提出访谈“微博女王”姚晨,栏目组不少人反对,柴静依然坚持。因为她发现,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共事件姚晨都有转发微博并表达意见,这对明星来说,是鲜见的,要知道,公众人物影响越大,越要背负责任。柴静力主访谈姚晨,因为视角独特,这期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强烈。
柴静力排众议的倔强,在学生时期已初见端倪。尚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读书时,柴静去一家知名杂志社实习,接到去中科院植物所采访的任务,她被研究员对物种的天然喜爱打动,写了题为《棉田里的守望者》的稿件。编辑回复:“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你去编译一点国外的资料。”柴静不解,抗争:“我觉得国内的困境也应提一下。”编辑撂出一句话:“你改不改?”柴静倔强地不肯改动。电话挂断了。柴静也再没去那家杂志社实习。
所谓倔强,不过是她不肯循规蹈矩,坚持为自己的心而活。
《看见》有一期采访药家鑫案的双方父母,柴静的一个举动让人记忆深刻:
柴静正采访受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隔壁突然传来一阵嚎啕,是张妙的母亲在哭。“为什么不进去劝劝?”柴静问。“劝也没用。”张平选说。
柴静起身:“我去看看,我去跟她说说……”她示意摄像师留在原地,不要拍摄。采访戛然而止。
走进隔壁房间,柴静把手搭在张妙母亲的手臂上,任其默默哭泣。她没让摄像机闯进去,拍下张母痛哭的画面,也没有等张母停止哭泣后,继续追访。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只是张家门帘后模糊映出的剪影——柴静拉着张母。再没有任何具象的镜头、动情的表述,只听到一个母亲断断续续的哭声。柴静这一刻的静,赢得了观众的心。
受访的另一方,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提供了另一个细节:药家鑫希望死后可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药庆卫不同意:“我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别人。”药庆卫向柴静复述他的原话。这时,柴静没有看他,也没看镜头,只低头说了一句:“那个话可能他听了也很难受。”说这话时,柴静一直用笔尖扎着自己的手背,以求克制。
她依然做不到在采访时回避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客观、冷静。她说:“我有情动于中、不能自已的瞬间,而且流露了。”这样,她得自在。
为自己的心而活,真实,踏实,柴静说:“根本上说,我是对'真’有顽固的爱好,在求'真’过程里,发现无穷乐趣。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所以,要想各种办法靠近和发现真实。”
“真实的,可能笨重,可能残酷;但是是庄严的伟大的,自有它的温柔。”柴静说。
今天挺幸福的
今天,有人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柴静却说:“25岁以前,总愿意感慨,生活,啊,像流沙;25岁以后,我愿意蹲下来,仔细观看每一粒砂的温度、湿度、结构、流向。”
看世界的角度丰富起来,这让柴静觉得整个人都“放开了”。“原来,我还比较淑女的,听听音乐,喝喝咖啡,翻翻时尚杂志……可是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自己,赤着脚,蹲在土墙上,手里攥着根碗口粗的黄瓜,旁边竟然还有盘猪头肉!”
粗砺的、外向的、直截了当的生活,让柴静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己”,“像野生的植物,舒展、疯狂……我成了一个百无禁忌的人。”
百无禁忌的柴静,经常出现于一帮“老男人”的饭局:《读库》主编张立宪,民谣歌者周云蓬,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牛博网创始人罗永浩,知名撰稿人袁越……柴静是唯一的女性。那些老男人喝醉了,柴静忙前忙后照顾,清理现场。
这些饭局或聚会,只关乎友情;另一些充斥商业目的的饭局、晚会的邀约,有不少,柴静从不参加。作为公众人物,她有很多机会成为有钱人,但她没有。
“她对金钱没有概念?”《看见》栏目编导范铭是柴静10年的闺蜜,范铭说:“这个解释很肤浅。我理解她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我理解,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自省,知足,自在,这就是真实的柴静。
人们说她“甘于清贫”,她不喜这种说法:“我很怕这沦为一个符号化的东西。其实我并不高尚,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
“你没有功利心吗?”
“我没有'攻’的心,只有'守’的心。”
一年365天柴静有两百多天在全国各地出差。没有时间恋爱,没有时间约会,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朋友们都愿意用三个字概括柴静:行动者。
智慧的行动者不但知道要时刻保持前行,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柴静说:“当一个人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他一定会有窒息的感觉,他会对自己有所怀疑。”
行动者都有野心的吧?柴静没有“特别狂妄的野心”,她够简单,够纯粹,“你能够老老实实地,把呈现在你眼前的世界呈现出来,这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事儿了。”
新书《看见》在北京首都图书馆举行首发式那天,柴静本来希望这只是一场朋友间促膝交谈式的聚会,但她理想中温馨的交流会,被热情的读者置换成宏大的粉丝见面会。
柴静也被现场的热闹气氛所感染,当现场主持人邱启明抛出央视“你幸福吗”的经典提问时,柴静说:“我原来想过,今天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连答案都想好了。我原来想回答凑合。但是你刚才问我的瞬间,我又想说,是,我今天挺幸福的。”
被问及关于冯唐因为柴静而婚变的绯闻,柴静说谣言中的“柴静”跟她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传播谣言者的想法。“我连辟谣的兴趣和时间都没有。”
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呢?柴静回应:“我长大成熟后,希望有自己的私生活,不希望任何一个人随便都来问我什么时候结婚生子。”
柴静的好友白岩松却不管不顾,当场祝福柴静:“我不关心你将来主持人干的怎么样了,我很关心将来你干很多轻松的事,劈柴、喂马,看见什么风景等等,你关心生活,嫁你爱的人,当然也是爱你的人,然后生下一片我们都觉得特可爱的孩子,然后走向幸福。”
其实柴静一直都在做“很多轻松的事”。听从内心而活自然轻松。这随心而活的态度,倒也应了柴静发给好友范铭的那条短信:“幸好,我们没老,没腐朽,没对生命就范。”
特约记者 尤 蕾 发自北京
第一次见到柴静,是在她新书《看见》的首发式上,一袭黑衣裙,一头短发干净利落。此刻,《读库》主编张立宪希望36岁的她能够面临更残酷的真相,更深入地怀疑人生,因为这个年龄,还远远未曾看透人生风景。
柴静说,自己还是一片未曾完全舒展开的叶子,蜷缩着的身体中仍积聚着一股“青”劲,一如年少时的她。当央视纪录人陈虻问“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她答:“新闻当中的人。”
在柴静后来的节目里,受教于“要服务,不要表达”的她,总想深入到广袤大地那块敏感肌肤的纹理之中。2003年“非典”,她进入病区;采访同性恋和家庭暴力受害者;对话药家鑫案双方父母;6年的调查题材,做得最多的就是征地……
不过,这些新闻背后的柴静,却常常被看作新闻斗士或文艺青年—二者相去甚远,甚至有点分裂。在熬过被要求“回到常识”的淬炼过程后,如今她的新闻欲望依然强烈,只不过早已察觉出要人“项上人头”的江湖或许有失公允,而一种“非常笨重又锋利的力量”可能更容易抵近真相。
她有时也爱跟自己“较劲”,《看见》栏目主编范铭说,有时柴静看提问自己的“提问场记”会加个批注:“这个记者问这个问题也太二了吧。”
再见到柴静时,她说,这个年龄写书似乎太过年轻,但她甩掉了种种顾虑,只是记录下了自己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更多的,还是对新闻业务的记录与讨论。
在柴静看来,自己从头到脚就是一个记者,如果可能,她一辈子就只做这一件事了。
出走
柴静不讳言自己曾经的失败,她把它看作进入中央电视台10年的开篇,这也是她为出走必然付出的代价。
每天节目结尾柴静都要进行一段评论,之前的路数在这却是死路一条。她一遍又一遍地写,都过不了关。后来有一次实在没办法了,白岩松递给她一张纸条,是他替她写的。每次重新录的时候,总是要把同事重新叫回演播室,大家也不说什么,录完,她不打车,自己走回家,“满心是对他们的愧疚”。
一次年会上,同事披着披肩,踩着高跟鞋和裹腿裙子,两腿纠结在一起坐着,模仿柴静采访:“你疼吗?真的很疼吗?真的真的很疼吗?”初入央视的日子,完全颠覆了之前的状态。“一下子瘫倒在地。”柴静说。看了她主持的《时空连线》,陈虻给柴静打了个电话:“人家说,这人还是陈虻招的?你可别让我丢人。”
如果陈虻没有找到她,柴静的生活或许跟她之前在湖南度过的日日夜夜一样,一览无余。彼时,柴静在湖南电视台主持一档人物对话栏目《新青年》。而在此之前主持的广播节目《夜色温柔》,早已让20岁出头的她在当地名声鹊起。
那时的柴静还兼做文字记者,她觉得,这种相互弥补的方式挺好。而陈虻的出现,第一次把出走的可能性摆在她面前。“虽然当时不知道新闻评论部是什么,但一旦决定走上这条路,就很难再回头。”柴静说。
之于她,湿溚溚的青春只存在于年少时的日记中,封存,蒙尘。突然被抛在新闻里,就像裤兜里的东西全部被翻出来了,以前应付小而窄世界的那一套,根本无法应对泥沙俱下的庞杂世界。“我一个猛子扎入这世界,一个接一个出差,连气都不换”,“汗从身上不停地往下流,逼着你没法磨叽和抒情”。
工作的环境,身边的人都变了,柴静对社会的认识才刚刚起步。在长沙做节目时,就是一个直播室的小空间,一群抽象的听众,甚至没有共事的人。柴静说,现实中的双眼无法看到什么,更遑论对社会的认识了。旧的摧毁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以往形成的认识全被碾碎落地。
一个几无新闻经验的年轻人被推向主播台,纵论天下,确实有悖常理也难免吃力。而柴静却认为在中国电视新闻业中,或许这是一种别有价值的选择。因为它非常年轻,传统的传承也时断时续,这样做最容易产生创新,让整个行业迅速长成。
“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我即便把新闻事实和数据播报得如此流利,仍然没有过心。”柴静说,一个朋友曾评价她有“塑料感”,和现实隔着一层。“节目中会呈现出一种塑料式的假,下意识地想要弥补,可弥补不了,结果完了,一紧张一僵硬,哪都错。”
2003年,新疆地震,把柴静“震”到地上,完成了她从演播室到新闻现场的出走。白岩松突然要她去新疆震区,“知道为什么不让你穿裙子了吧?干这行就得随时准备出发”。
在新疆,同事让她帮忙采访个人物。她问对方,采访谁。那头回答,不知道,你自己找。柴静锁定了一个维族村支书,对方不懂汉语,找到当地人充当翻译。长天阔土之上,“灯光没了,反光板没了,耳机里的导播没了”,不用再受是否该升华到更高层面的羁绊,只问最简单的问题。回京后,一位同事说她的节目有人味儿了。
自省
柴静说话语速不快,幽幽静静的,一副小女子的模样。她喜欢自己的职业,喜欢谈曾经出现在镜头中的人,对给她留下强烈印象的采访,细致到每一组对话,都如数家珍。唯有此刻,一个更坚定更具奋斗性的柴静从柔弱中分化出来,成为另一个,也是被观众熟悉的她。
“节目做久了,势必会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说我就知道在哪个点切入会激发对方强烈的心理反应。”柴静说。这种回合感会越运用越熟练,步步为营。而今看柴静的新节目,却自有一种宽厚的力量,而不再是左一刀右一刀般生冷。
范铭眼中,这种变化是果,那个因则是柴静经历了“打打杀杀”的调查性新闻和“静水深流”的面对面人物专访后,小暴脾气收敛了,对他人更宽谅了。
采访李阳家暴事件前,她合上采访提纲,闭着眼,头脑中浮现出中学时遭人欺负的场景,那种自憎的感觉瞬间与李阳的妻子相连通。于是,采访时柴静带去了一束百合。
柴静不止一次地提到采访广州性侵案的“90后”女孩小琪,在询问室,她说:“接受和不接受采访,都是你的权利。除了司法机关,任何人跟你交谈案情,你都可以拒绝的。”“我也同意你的看法,你没有义务要去帮助别人,我来,也不是想通过你的案件教育别人。”整个采访,她没有追问任何涉及性隐私的问题。
“以前的我或许会穷尽一切追问,而现在不会了。”柴静说,事实和情感是两个层面,对事实必须苛刻,而对与案情无关的隐私一定要有分寸,记者对人的冒犯很可怕。这也是她在采访德国支教青年卢安克时,一个小孩不再接受她的眼神,给她的教训。
她说,我们现存的问题确实是该追问的不追问,不该追问的偏偏问个不休。柴静极少批评同行,但在深圳杨武妻子被联防队员强奸一事中,媒体对受害人的围堵式采访,在她看来太过残忍。
“我不再要你项上人头,而是腰间的那袋银子。”柴静说转变并非她有意为之,她没有自觉地想或不想变成一个符号,仅仅是生活流淌的结果。
《新闻调查》原出镜记者郭宇宽说,柴静身上那点文艺范儿,直到碰到公共话题才开始慢慢脱落。或许可以认为,柴静之所以成为柴静,这个淬炼的过程是在《新闻调查》完成的。
“那时候,好胜心很强。”柴静说,好像世界万物都由她一人驱使,一切都是她达到目的的工具,以至于在做完某一期节目后,她给同事发的短信只有两个字“赢了”。
柴静似乎已经习惯了短兵相接的江湖,每一次都要弄得火花四溅。在深圳采访诈骗案时,她问:“为什么这类案件当事人报警后警方不受理?”
警官说,因为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的区别,法学家都说不清楚。
她追问:“不清楚?说不清楚你们怎么判断案件性质?”
警官说:“这个公司之前没有逃逸,就只能算经济纠纷。”
她说:“你们不受理之后,他不就跑了吗?”
几个回合下来,柴静问完,痛快淋漓,起身就走。她在书中提到这次采访经历,用“横眉立眼”形容自己。她也隐隐感觉到,这或许也是一种戾气,哪怕是为了一个正义的目的。
美国著名新闻主播丹·拉瑟离开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给了柴静很深的刺激。“他以挑衅尼克松成名,挑衅的姿态形成了他一贯风格。”柴静说,知名度越来越高,得到的新闻资源越来越多,外界也就越鼓励他这么做,结果导致重要新闻事实出现偏颇。
“任何模式化都是源于对自我太在意。”柴静说,“不过,自我也有它进步的含义,我们要从一个套路中挣脱,必然要靠自我的欲望,没有这个劲也别出来行走江湖。”
陈虻的离世,让她对死亡和自身有了更多的省悟。“死亡对男女老幼不加选择,陈虻这个精神淬炼得如此精纯的人就这么突然离开了,我觉得死亡不可理喻。”柴静说,她也不再把自己当回事了。
有人说《看见》写的是早就知道的常识,她一笑说,好吧,你比我早知道。“它的思想和文学价值都不高,只是呈现出一点点诚意。”柴静认为企图启蒙他人很愚蠢,让别人从自己身上看到可能性,获得启发就足够了。
柴静也在反思,填补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不能靠格律。多年来一个一个人的坚持,才能积累下来相对稳定的新闻价值,而我们的浮动太大,像大风大火烧荒一样,火一来,把草烧光了就走,最终草不容易长出来。“以前新闻评论部是有指导手册的,但后来没什么更新,新来的人也不怎么看。”她说,终究还是要有深耕土地的耐性。
不过对职业越敬重,自己的悲观越微不足道,全身投入就好。列夫·托尔斯泰和曹雪芹都生活在帝制时代,一样创作了伟大的作品,“体制和意识形态不妨碍伟大的人存在,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她反问道。
颠覆
柴静喜欢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把她的访谈录翻得很软,一度直接把问题抄下来,改动一下就拿着坐到镜头面前采访去了。“我们这一代电视人,前面几乎是零,可效仿的模板极少。”
而柴静逐渐挣脱蒙昧之时,她对效仿有了颠覆性认识:法拉奇性烈如火,下笔很重,读着过瘾,但这会不会对人物有所损伤?她推倒了模板,又重建。再次回看,其中的精彩又让她不可轻慢。
颠覆性的认知,并非静态的结果,而是动态的祛魅,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减少盲目的幻想。柴静说,她认为记者抱有改变世界的愿望有点虚妄。
“点亮这种想法仅仅是在一瞬间。”柴静说,在采访卢安克时,她看到他已不再急着改变教育现状,害怕他坠入虚无,就问“那我们做什么呢?”卢安克答,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张立宪说,入行的初衷挺重要。柴静认同:“如果抱着改造世界的初衷进入新闻行业,你的那个劲维持不了多久。”所谓改造,还是因为你把自己看得如此重要,希望翻转你对社会的不满,达成你对外界的期待。而这一切最终都没有发生,失望疲惫就成了唯一副产品。
在柴静看来,记者的本质应该是呈现现实,让人们知道何以如此,处于各个立场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记者无法真正把它说明白,只能试图接近再接近那个明白的目标。
新书首发式上,柴静的一席话或可看作这种思考的外延:独立就是把重心转移到自身内部,这样你既不会向外界索取或期待什么,当然也就不会把责任推诿给外界。
郭宇宽说,柴静的价值观台上台下并无二致,而这种价值观在央视也并非主流,显得独特不奇怪。
独特的人总会挑战人们的传统视觉,柴静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争议的漩涡。网友炮轰她在《看见》栏目中采访药家鑫父亲时“几乎流泪的表情”,不管大众的感受,滥用同情心;有网友认为她的采访风格太过煽情,说白了就是不专业。
当这些问题一股脑抛给她时,柴静直了直身子,撕红茶商标的手停了,语速略快而愈发坚定:“我也采访了张妙父母,可能这对那些批评我的观众没那么敏感。我没有同情药家鑫,只是因为在丧子之痛面前,每个父母都是平等的。”
范铭说柴静自我批评已经够得上勤勉了,对外界的批评之声总是积极回应。“她还会把博客回帖中的批评性意见抄送给我,算是彼此的一个警醒吧。”
“电视节目天然就带有秀的气氛,如果放在习惯于台上表演的主持人身上,我会觉得不舒服,而柴静这样,没觉得有何不妥。”在郭宇宽眼中,这就是柴静,人和情感浑然天成。
与质疑相比,柴静更喜欢说她是在与被采访者进行一场情感流动。她说采访是一场生命的往来,两人之间一定不能隔。干脆就让自己骑在马鞍上随着马背起伏,双方都忘我才是最好的采访。
面对争议,柴静自有她的解释,采访忌讳道德义愤,重庆土地拍卖一事整个颠覆了她的预设。“我在出发前预设了一个工人阶级受苦受难的群像,就像小时候看电影要问妈妈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她说,去了之后掌握了更多的事实,每一方都在进行利益博弈,这种情绪性看法就消失了。
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职业新闻人这个工种,受儒家气息的影响,难免带有文人倾向的道德判断。这是新闻工作中的一大困境,立场先行,一定要站在弱的一方,往往事实没那么简单。“要把这种情绪冷下来,视野拓宽,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不要讨伐一方,而应该给各方一个呈现自己的机会。”柴静说,这就是自己所说的血肉模糊的剥离过程,到现在,仍未做得完美。
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据柴静透露,她自费投资了差不多一百万作为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费用。她在访谈中表示:“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她表示有了孩子后,尤其是知道孩子生病后,才对空气污染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使她不能回避空气污染的问题,因此才有了这个调查。
“所以回头来看,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鹦鹉史航:两小时的视频,录制时我在现场,那时真不知能否顺利播出,春节都过得有点忐忑,有点牵挂。明眼人都知道这视频将如何触及利益集团,如何激怒垄断阶层,只希望这演讲被尽快传播,愈广愈善,这样一切才不会被雾锁霾湮,不见天日。她冒了很大的风险,我们多转发一点,她的风险就小一点。
@潘石屹:向勇敢的柴静致敬!她是英雄。三天前,她还反复叮嘱我,不要把她做这个片子的消息透露出来。提前透露可能大家就看不到它了。而她已经做好了为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生命,牺牲的准备。
@杜建国微博 :柴静女士,您宣传环保,我支持;您说您为了女儿,要向雾霾宣战,我也支持。可是,当初您生个娃都得跑美国去,这一趟来回,二氧化硫、微颗粒、二氧化碳的排放得多少?为了雾霾,为了您女儿,您先向自己宣战行不行?
@韩东言 :老婆回来说到柴静,要环保,我说你准备好了吗?1、130平的房子换成30平,2、车不能开了,公交也不能做,3、家里的电器别用了,换一个25瓦小电灯,4、衣服就不要买了,5、肉也不能吃了,6、煤气也算了吧,7、暖气呢,烧煤的,你说呢?8、洗澡别想了,这八项要能做到,准保蓝天。老婆立马不吱声了。
@放风筝的唐僧 :下一步重点是环保。全国范围内治理好环境自然暂没可能,但其实党只需要把北上广尤其是北京的空气治好,“民怨”马上就没有了。因为北京白领多嘛,大家都有智能手机,经常拍了照片发微博,容易形成热点舆论。这些人满意了,“民意”就满足了,群众就拥护了。用行政手段的局部改善恰恰是现体制最擅长的。
于青海贵州的环境污染,真的会有那么多人关注么?山西十几年前空气就差的不行,湖南的生态环境破坏的更厉害,水污染土地污染,形成了很多癌症村。但会多少人关心呢?大家关心的热点只会是pm2.5。只会是北京的雾霾。所以这才是传播史上的里程碑。而党恐怕也会依据传播规律治理环境。
@王小东 :环境污染严重,但不能用来做反对经济增长的理由。只有加速发展才能尽快走过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必经之路,舍此无出路!这是经济规律,也是科学与技术规律。现代社会,人类已经不可能以爬回树上的方式来解决环境污染,只能通过科技,通过大量金钱投入来解决,其他都是扯淡。而科技,金钱,都需要经济增长
@释不归 :海外分析: 柴靜顯然是與自己的攝影師老公,為了以後做大她的公關公司來選擇恰當的時機,以她擅長的煽情敘事,選擇一個好的話題在一個好的時機,力求一炮打響。 她下的棋其實就是要做中國一些相關產業集團的說客,在下周開始的兩會上,替相關利益格局搏政策紅利,以撬動數萬億的相關產業鏈。
@麦田 :关于柴静的《雾霾》:从内容角度看,“雾霾”现在是一个安全话题,中央政府喜欢,老百姓喜欢,煽个情,上下皆大欢喜,大家就一片的赞;从传播角度看,“人民网”力推,眨眼间火爆全网,这是一次利用网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实验。很成功!党需要一个自媒体,柴静团队比周某平强很多。赞一个!
@吴主任 :问题很复杂,视频有不少地方我是不同意的,比如监管什么的,很可能就好心办坏事。还有环境的问题说到底是产权不明晰。靠呼吁人们自觉几乎没用,也不妥。但视频的可取之处是指出落后钢铁国企还在接受补贴,三桶油的垄断导致的各种问题等等。不足之处很多,但我依然认为柴静做这个事了不起。
@Paul郑褚:和我观感完全一致,柴还是带着一点朝廷台的愚蠢和幻想,但指出或者说指证了油品质量等真问题。至于有些自己脑子里就一塌糊涂还想“专毁小清新”的傻逼们,我觉得柴静这一回比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罗昌平:一个调查记者的本分,就是你在职业生涯说出了多少真相,其他的都只能是次要的。
@仝宗锦 :柴静片子从自己孩子说起没什么错啊,她又没说孩子得肿瘤和雾霾有关。从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到关心公众健康问题,难道不是很符合逻辑的自然叙述过程?剩下说个别数据不准确的可以理解,至于说迎合上意的、转移矛盾的、没批评党国体制的,如此这般,我只能感慨连个环保话题都出这么多阴谋论者和口炮党人。
@谭飞 :多年前,知道高速路常因大雾限行,没人告诉那可能是毒气——雾霾;知道机场因大雾关闭,没人告诉那可能是毒气——雾霾;知道今天路上又起雾了,只怪天气,没人告诉我们那可能是毒气——雾霾。柴静的雾霾纪录片最大作用是告诉我们:雾霾是什么?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法抵抗它?这是在救人,感谢柴静!
@押沙龙 :柴静的那个雾霾视频,哪儿拍的不对就说哪儿不对,哪儿拍的太文青就说哪儿太文青,像@麦田那样没啥证据上来就诛心的,除了说明自己长了颗猪心外,还能说明个啥?肉灵芝老师这种人,走哪儿都能发现阴谋,走哪儿都能发现龌龊,整个蛔虫托生的,从谁身上都能挖出粪来。
@光远看经济 :不出所料,果然有专家摇头晃脑的点评说,柴静的雾霾调查不专业,有很多专业性的错误。我呸,你专业,你为啥不去做?你专业,为啥到现在为止连雾霾的成因都说不清楚?你专业,你为治理雾霾做了啥?我看这些人最专业的是当别人做了点有意义的事以后他们就指责别人不专业。
@押沙龙 :真受不了这群货。别人拍个视频,是好是坏可以批评,可这帮货也不说具体哪儿不好,就扑上来一通诛心一通乱咬。这就像鲁迅说的,能找到罪名的时候你当然是有罪,就算一时找不到那你也有”可恶罪“。
@鹦鹉史航:那些人也是人生人养的,也是要呼要吸的,但还是觉得这视频可恶。 没法改变生存现状的是蚁民;仇恨所有想改变现状的努力,这叫蛆人。抹黑因自己不白,下绊子是恨别人不陪自己蠕动,蛆人才是最绝望的强迫症。看那些蛆人微博,也有爱也晒幸福,就是他们不信有人做事的动机与粪无关。
@严锋 :柴静雾霾调查,假如有什么科学与逻辑的错误,请专家民众就事论事,一一指出。但是请别拿动机、时机、立场这些雾霾一样朦胧的阴谋论术语对她进行攻击。也别拿官方给她开绿灯说事。一个对贫富贵贱都生死攸关的全民共同灾难,如果民间通过努力争取了更多的话语空间,增加了更多关注和解决动力,何乐不为?
@作业本 :不用管柴静国籍在哪,她懂不懂雾霾,也别在乎专业性技术性高低,也不用管她提没提出解决办法,纪录片的意义在于:触发全网关注,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完成了使命。我们有像今天这样严肃认真的重视过雾霾吗?从来没有。
@环球时报 :小编刚刚头到尾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很受触动,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但当小编在微博里,看到一些平时嘴上总挂着“爱国”的人,却在骂她“公知”,拿她在美国生孩子挖苦她,认为她在“黑国企”时,我突然有一种被深深恶心到的感觉。柴静说,保护落后产业不是创新。小编觉得,护短和偏执更不是爱国。
@人民网 :【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关于转基因,关于雾霾,我们有很多问题要问,但很多时候难以找寻到相关资料,缺少权威而客观的解释。柴静们所做的事恰恰满足了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能出现更多的柴静、崔永元来做类似的调查,普及知识,答疑解惑。
@梁惠王 :刚看到猫猫幼儿园老师在朋友圈也谈意识到雾霾的可怕。这么看来,柴静的视频不管有没有内幕,至少对宣传雾霾的可怕有好处,这样对小朋友是否要室外运动。老师会有所注意。室内好些,因为我们早就家长集资买了iqair放在教室里。
@王小山 :这句同意:慕容雪村:雾霾的产生不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够,而是因为对政府的监管不够。
@章文的文章 :看到有人说柴静的《穹顶之下》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只批评企业和社会却不敢批评党和政府。我笑了。假如那样做了,片子能播出来么?现在这个片子获得巨大关注,一定有助于雾霾问题的缓解,这就是意义所在!在中国干事,心中有目标,行动时还得懂策略啊!
@荣剑2003 :昨天柴静采访了一个两桶油的代表,这个代表也是负责制定燃油标准的主要官员,他几次讲到一个说法,如果提高燃油标准,有可能发生“断供”,也就是说没有燃油可供社会消费。断供意味着什么?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后果?我想谁都清楚!这大概就是两桶油底气,谁掌握了国计民生的主要资源,谁就是这么说话!
@LifeTime :柴静的环保纪录片中最NB之人。牛言:1)环保部不懂。2)燃油标准不是石化定谁定?3)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从事石化的。4)(如果提高燃油标准)那样会出大事、会大乱的。他将官商垄断权力的傲慢展现的淋漓尽致。
@假装在纽约 :同样一个柴静,同样一段片子,同样一件事,我看到两方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骂她是公知,拍这样的片子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拍这样的片子帮助政府维稳。所以说在中国做事,太难,因为太多的眼睛和耳朵被无知蒙蔽,太多的心灵被偏激绑架而失去善意,太多的脑袋被刻意操纵而失去了理性。
@袁莉wsj :这么用心做的纪录片,目前很多评论却是集中在对柴静女士和片子瑕疵的议论上,而不是对雾霾的讨论上。那些说片子没有触及制度深层原因的,现在正是你们站出来写长篇深度探讨文章的时候。那些说片子论据有谬的,现在是拿出科学证据让公众知情的时候。这么高的关注度,可以搭顺风车做多少事啊。
@赖宝 :在大众都渐渐对伤害开始习以为常后,能再次激起探讨乃至重视,这就是能量。干嘛讨论那个给我们提了醒“我们的生存状态过于逆来顺受”的人是不是柴静呢?本末倒置了。
@李佳佳Audrey :因为调查雾霾,柴静八竿子打不着的私生活也被翻了出来大加鞭挞。我就纳了闷儿了,谁规定只有圣人才有资格调查空气污染?不禁想起《竞选州长》的结尾:我呈递上退出候选的声明,签上我的名字:“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伪证犯、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贿赂犯和讹诈犯的马克·吐温”。
@何刚 :看到对柴静个人生活及视频专业水准的各种责难,我无语。鲁迅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从当年进入非典病房采访开始,柴静就是优秀的新闻战士,今天仍然是。就关乎所有人的环保问题她基于专业调查进行通俗阐述,引发广泛关注,除了致敬支持,我想不出批评她的任何理由
@王左中右:睁眼,才能看见。
@西门不暗 :对柴静及纪录片的看法
@方柏林 :柴静一个人抵得上一个师的科学教门徒。她做了很多人本该做而没做的事,所以打翻了很多人的五味瓶。另外,她还有开阔的思维和高效的讲述方式,把复杂的现象带向公众。她做的纪录片意义可能会超过雾霾本身,我相信她会启发他人去做深度的关于其他社会问题的报道,如留守儿童、计划生育政策等等。
@兔主席 :雾霾作为一个涉及基本生存的环境问题,是极少数具有跨越社会群体——包括阶层(精英可以通过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缓解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性别、年龄、族群、宗教、语言文化、政治及道德价值观、一定程度的地域,代表了最广大人口的利益及情感共鸣,是当代中国极可贵的政治与社会资源及潜在资本
@五岳散人 :柴静这个片子让我深为感慨的有两点:1、一个人投资百万能把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说清楚了,反观有些政府机构,并非不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死活做不出这样的东西;2、自媒体将来真的会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一部没有央视播出平台的片子取得的收看率如此高,这是会写在历史中的。自媒体的时代真开始了。
@罗昌平 :今天被“柴静与雾霾的个人恩怨”刷屏,自费百万耗时一年调查,值得手动点赞。跟举报刘铁男类似,这是个人品牌、独立意志、主题遴选、专业素养、调查耐力、时机把握和渠道资源的集合,更重要的是,本人为此承担的风险与代价只有自己清楚并消化。这是自媒体的魅力之一,无关商业,言极穹顶,瓦解文宣。
@扭腰村民: 柴静既保持了自己原有的风格,又选择了全新的方式,她的视频是在一个像TED一样的讲演环境下展开的,讲故事,从自己孩子说起,从身边的观察说起,然后用数据娓娓道来。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片子能吸引人的原因。
@王冉 :昨天,被一个象声词和一条双色群刷屏,让人觉得这世界和神经病一样,这是中国的互联网。今天,被柴静的诚意巨献刷屏,满满的正能量,这也是中国的互联网。无论你更喜欢哪天的互联网,它都正在为中国积聚着某种变革的力量。传统媒体可以继续作茧自缚,但谁也无法阻挡一位普通妈妈的爱恨与梦想破茧而出。
@石扉客2014 :今晚柴静雾霾调查视频的轰动效应,恐怕只有十余年前的新闻调查那些承载过无上荣光的调查性报道所能比拟,如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双城的创伤,命运的琴弦等。在离开央视之后,柴静借道网路反而获得了这个沉寂已久的经典栏目曾经拥有过的专业意义上的无上荣光。
@王左中右:从选题、执行、呈现、传播等等各方面来看,是我从事媒体业近十年来看到的最好的新闻调查。落地效果我相信将接踵而至
@杜子建 :【穹顶之下】柴老师突然发力自媒体,冲击到三大块:1,煤企、油企、钢企(垄断国企);2,相关利益部门(国资委、人大、环保、质检、安监);3,传统电视媒体(尤其垄断性媒体)。然后又冲击了两个群体:1,左派;2,右派。
@夏商 :好吧,我们再来谈一下煽情,雾霾与每个人相关,直击人内心柔软的部分,相比“我是歌手”安排群众演员在台下表演,柴静的煽情已非常克制,演讲现场的掌声流泪叫好镜头几乎都剪除了,只用采访和数据来陈述事实,其抨击雾霾背后的体制之恶,在天朝新闻管制下,近乎做到极致。悲愤之时不煽情,何时煽情?
@张志安: 【关于质疑的看法】1.关于孩子:用她来讲故事,只是叙事线索,更有带入感而已;2.关于深度:没有报道能穷尽,不要过高要求,让更多媒体跟进吧;3.关于煽情,详见右边;4.关于动机,少问动机、多看结果吧,揣测动机没法求证;5.关于尺度,都说透了、片子也出不来了,怎么说和说什么同等重要
@小党 :傍晚在小花园里,听到一个四五十的大妈拿着手机对另一个大妈说:柴静自费百万拍了这个纪录片。
@古典的河流 :柴静的自媒体视频好像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家是什么样的。这还只是解析了环境中雾霾的一角冰山而已,去触碰一下金融、医疗、教育、宗教、科研等其他领域,会发现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雾霾。我们以为了解自己的国家,其实一无所知。
@柴静看见 :胡适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不需要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精神。”———《看见》,晚安。
@马靖昊说会计 :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真要为她的社会担当点个大大的赞!片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污染在我的眼里就是一项项"预计负债",大自然已经给我们计提好了,它对应的就是管理费用,只是我们掩耳盗铃,做假账没有将这笔分录记入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但不管如何,这些负债最终都将由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偿还!
柴静的《穹顶之下》,将雾霾真相摊在阳光下两天一夜后,1日傍晚包括网络和新媒体都要求需撤到非重要的位置,过子夜2日零点,新华社提请各家媒体不要使用 。
柴静:生命不是用来比较的
来源自花雨江南 日志 生命不是用来比较的
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
白岩松有天安慰我:“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独立不是不听话,独立是只听真理的话。
很多语言都是假的,只有一起经历过的才是真的。
非典期间在医院采访到一个女病人,举着吊瓶,看着摄像拿镜头对着她,转身跟医生说:再拍,再拍我就把口罩摘下来亲丫的。我们都哈哈大笑。911后不久,美国人就开始做娱乐脱口秀,忍着眼泪说笑,我当时不明白,现在理解了,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最不容易被打败的。
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我问路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 他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
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所以其实我们更需要的,只是在这个过程里,不断的传播收割自己。虽然有时候这个过程会有些长,可是不要慌,生命没有那么分秒必争。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字整理清楚。然后再出发。沉住气,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
更多阅读
哪种牛奶好最有营养?牛奶哪个牌子好如何选牛奶 牛奶的营养价值
哪种牛奶好最有营养?牛奶哪个牌子好如何选牛奶——简介牛奶大家都喜欢喝,但你知道如何选择牛奶吗,几个小技巧教大家分辨好牛奶哪种牛奶好最有营养?牛奶哪个牌子好如何选牛奶——分辨好牛奶哪种牛奶好最有营养?牛奶哪个牌子好如何选牛奶
吃什么水果最养胃?胃不好的人少吃什么水果 胃不好吃什么零食养胃
吃什么水果最养胃?胃不好的人少吃什么水果——简介建议一些“老胃病”应该少吃三种水果,多吃苹果和桂圆。吃什么水果最养胃?胃不好的人少吃什么水果——方法/步骤吃什么水果最养胃?胃不好的人少吃什么水果 1、猕猴桃通便但“烧心”在
怎样瘦脸最有效呢? 怎样瘦脸最有效小窍门
很多女性都非常介意自己的脸大,其实很多时候,造成脸大的原因多是与你的饮食、笑容、睡觉等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想要成为小脸美女,必须从以下的生活细节中做好。怎样瘦脸最有效呢?——步骤/方法怎样瘦脸最有效呢? 1、表情
核桃怎么吃最有营养? 核桃仁怎么吃最有营养
核桃怎么吃最有营养?时下正是核桃上市的季节,大家都会买些核桃吃,之所以喜欢吃核桃,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核桃补脑”的说法,核桃到底能不能补脑,吃的时候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核桃补脑又养颜
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太经典了 张万郎讨饭
全球汽车榜ID: icarbang世界顶级名车共赏,靓车、豪车、一网打尽!热门汽车资讯,汽车新闻。商务合作QQ:1207963615很喜欢这段话钱,不能养你一辈子。美,不能炫耀一辈子。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谁的人生敢说十全十美,谁的生活不是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