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篇章结构 记念刘和珍君

全文共分七部分,以序数表明。

第一部分,通过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感情。

第一段写作者自己参加为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情形。开首以史家笔法点出“中华民国”,既保留了旧时祭文开头的格式,又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下这个日子的意思。鲁迅曾说,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开追悼会那天,鲁迅“独在礼堂外俳徊”。“俳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的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沉、真切。接着写与程君的对话,很自然地引出写纪念文章的事。

第二段以“这是我知道的”一句衔接第一段,语意连贯、严密。以下是叙述刘和珍预定《莽原》全年的事,证实了程君的话,对刘和珍作了初步勾画。鲁迅所编期刊“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这是由于反动派的迫害。“生活艰难”,指当时的黑暗现实,在白色恐怖中,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毅然”一句表现了刘和珍是一个敢于反抗黑暗势力、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也揭示了她敢于斗争的思想基础。同时又说明刘和珍和鲁迅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志同道合的反抗黑暗的战友。正因如此,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点明写本文的重要原因。写纪念文章“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流露出作者郁愤之情。“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鲁迅借用旧时的习惯说法,即相信死者死后有知,更深一步地表达出对死难烈士的尊敬和悼念之情。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字面的意思似乎表露作者无可如何的心绪,实则是面对这样的黑暗现实曲折地表达作者深沉的悲愤感情。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据《无花的蔷薇之二》的最后一节中说:“以上都是空话。笔写的,有什么相干。实弹打出来的都是青年的血。”可见这时的鲁迅由于血的教训,感到光是靠笔和黑暗势力作战不是根本的办法,但是鲁迅那时也只能用笔作战。这两句话由于语意的含蓄,语气的转折、停顿,强烈而又深沉地流露作者那种“欲言又止”悲愤万分之情。

第三段起句:“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突然一个转折造成感情的波澜,这是由悲到愤的必然发展。这句话是早都想写而没有写的一个注脚。为什么“无话可说”呢?因为“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无话可说”的原因。这是层层深入的揭露,同时也强烈地显示了作者的悲痛感情。“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痛定”是从成语“痛定思痛”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悲痛,是必须在痛苦的心情平定之后。表示此时作者仍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之中。这时又听到反动文人陈西滢们对死难青年的无耻诬蔑,说她们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因此,鲁迅说“尤使我觉得悲哀”。一个“尤”字把悲愤感情推向高峰。“悲哀”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青年竟遭这样无耻的诬蔑,觉得悲哀;一是面对这样黑暗的现实(即非人间)的悲哀,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杀了人还说“谁叫你来送死”。这后一层含义,便是“愤怒”了。所以下文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因为前面已经表示最大的悲愤,这里用“出离愤怒”,意思是超出了愤怒的极限程度,这样说法很特别,但只有这样说,才足以表达作者当时愤怒的感情。这一段最后一个长句,点出写本文的意图,也是第一部分的总括。“深味”照应“痛定之后”,意思是要深刻认识“非人间”的罪恶根源,只有认识了它,才能产生真切、深沉的哀痛,进而把悲痛化为力量,所以,紧接着说,“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这是全篇的基调,但并非凄凄惨惨,而是战斗的抒情。不同阶级的感情是不能相通的。鲁迅的“最大哀痛”反动派当然感到“快意”,“使它们快意”,是鲁迅对敌人怀着刻骨仇恨所发出的愤激之词。“它们”指反动军阀及其狗文人,作者不用“他们”,表示对敌人的憎恨和蔑视。这篇以最大哀痛写成的悼念文章,又是为死难的爱国青年作的。作者的爱与憎是何等鲜明!“后死者”,表明鲁迅和刘和珍是同志、战友,也表明鲁迅要与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这一篇文章又可以说是为刘和珍建立的一座纪念碑。“菲薄的祭品”,语带自谦,但里面含有一层深意,就是说,刘和珍的精神太崇高了,仅此远远不足以表达。这最后一句点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一个意图。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

这部分开头不写刘和珍,而突然提出革命者对现实人生,对惨案应取的态度。“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热情赞颂了革命者面对黑暗世界,敢于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这是革命者的本色。鲁迅在他的其他杂文中也多次强调,如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心忧天下的革命者,面对这样悲惨的现实,哪能不感到哀痛?由哀痛激发变革现实的斗志,就必然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斗争;斗争生活,其乐无穷,参加斗争的人,当然是最幸福的人。说革命者是“哀痛者和幸福者”,就是这个道理。上句句式整齐,语调高昂,气势磅礴,感情奔放;下句用问句来表示肯定,比之用叹句意味更为深长。接着笔锋突然一转:“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这是对那些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起来斗争的尚未觉悟的“庸人”的批评。他们对于反动派的屠杀,随着时间的飞逝,心中的悲哀与仇恨冲淡了,甚至忘却了。这些人苟且偷生,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这段最后一句:“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是对旧世界的诅咒,又是愤怒的呼号。为了唤起人们的觉悟,激励人们永记淋漓鲜血,踏着烈士血迹前行,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怎能不大声疾呼?句末用叹号表明鲁迅坚信这样的世界总有个尽头。

第二段点明写本文的主要目的。第一句:“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承接上文,与第一部分照应,把写作目的进一步揭示。为了使人们不忘记这笔血债,奋起反抗、斗争,向反动统治者讨还血债,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因此,有必要写。第二句把这一目的加以反复的更明确的强调。鲁迅在《空谈》中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可见鲁迅在文章开头就一再表明写作的目的,正是要让“死者永远埋在活人的心中”,这就是最好的纪念!

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她的哀悼和崇敬。

第一段从师生关系谈起,先给刘和珍作概括的崇高的评价。第一句扣紧“三·一八”事件,点明刘和珍是作者自己的学生。作者觉得现在把她称做自己的学生“有些踌躇了”,认为自己“应该对她奉献”“悲哀与尊敬”。“奉献”一词和第一部分结末一句相照应,进一层披露对刘和珍的哀悼、崇敬是无比真诚、深切的。第三句才说明“踌躇”的原因:“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苟活到现在的我’”,是谦词,作者有意加上引号加以强调,表现了鲁迅对刘和珍的尊敬。也表明作者以刘和珍的斗争精神鞭策自己,激励人们要为摧毁旧世界作英勇斗争;此外,这句如不加引号也会产生歧义,“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一高度的评价,表明鲁迅不是把她当作学生来纪念的,而是作为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青年的先锋战士来哀悼。这一段概括的评价,牵引了下文的具体叙写。

第二段回忆刘和珍给作者自己的印象,在叙述中把刘和珍的反抗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同她爱憎分明、善良淳朴的性格特征揉合起来。用极省俭的笔描画出了刘和珍的高大形象。这一段的叙写是以“女师大事件”中的几件突出的事为线索串连起来的。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写作者第一次见到刘和珍的姓名,是1925年五月杨荫榆依仗章士钊这个后台,镇压学生运动,在五月九日假借评议会名义开除学生自治会干部刘和珍、许广平等六人。次写“直到后来”(指那年八月二十二日)段祺瑞执政府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领引伪警并雇用女流氓,把女师大学生殴赶,强拖出校。这一天鲁迅才认识刘和珍。为什么“暗自诧异”呢?在这夹叙夹议中掀起了一个波澜,简洁几笔勾画出刘和珍性格的两个侧面,有力地揭示了刘和珍爱憎分明的革命立场。“不为势利所屈”是写刘和珍对反动势力的态度,“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是写对进步师生的态度。“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写第三件事。刘和珍“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照应上文,用“也”“还是”等词语,强调她对革命师生的态度没有改变,说明她并没有因为斗争暂时的挫折而悲观起来,用“始终”再进一步强调,说明鲁迅从认识她那天起直到最后一次和她见面这一段时间里,刘和珍给鲁迅的印象都是和蔼可亲的。接着写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十一月底女师大宣告复校,原女师大教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了,“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揭示了她虑的是学校前途,忧的则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于是一个深谋远虑、胸怀广大的形象就表现得非常鲜明了。

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波澜起伏,只是通过几个片断,就把刘和珍的高大形象勾画出来。这段在全篇的位置颇为重要,对下面几个部分都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迸发出号召反抗斗争的呼声。

第一段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起句再点时间、地点和事件同文章开头照应,虽是记叙的必要,也含强调之意。“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的“居然”表示惊诧;“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把惊诧之情推进一步。“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用一“但”字突转,用“竟”字表奇怪,意思是对这一传说本不该怀疑,鲁迅好似在责备自己的心地太厚道。“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是对上文的解释,内含的意思是并非厚道,而是超出了自己“最坏恶意”的“推测”,文中说的“中国人”,是指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紧接着用“然而”转出“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竟会”表怀疑,把意思再推进一步,极写怀疑的理由。“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用“况且”作递进,显示了更充足的怀疑的理由,意思又逼进了一层。句末的反问,表达了作者无限悲愤的感情。

第二段,用“然而”承转下文,来一个大转折,以铁的事实作证,不容置疑。这两句有千钧之力,震撼人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反动派的凶残下劣。第三句用“而且”作递进,用“不但……简直”的句式加重语气,更有力地揭露敌人的凶残。

第一、二段,先写怀疑,然后用事实否定怀疑,这里用的是欲擒先纵的手法,把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揭露得更是淋漓尽致。

第三、四段,两句话单独列段,意在强调、突出,同以“但”字承转,语气极重;它揭露反动派及其走狗帮凶的无耻诬蔑和造谣。它们为了掩盖罪责,竟下劣无耻到这地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到鲁迅所以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面影,其用意是与军阀的凶残和诬蔑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就更有力地表达鲁迅对反动派的愤怒,同时也更能激起人们对反动派的强烈仇恨。

以上四段语意一转再转,极尽变化、顿挫、纵擒之能事,这样,把意思愈转愈深入,气势愈转愈强烈,鲁迅的愤激之情通过多次急转而愈升愈高,使我们感受到这时鲁迅胸中的感情激流,正是象火山爆发前夕的情景。

第五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一结上的语句把作者的愤怒感情推向顶点。“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概括尽了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残暴无耻和死难青年横遭虐杀的惨状;“已使我”和“尤使我”又层层递进地写出了作者愤激之情。“惨象”和“流言”都用逗号与谓语隔开,借停顿以蓄势,音响铿锵有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句和第一部分中的“我实在无话可说”照应,显然悲愤之情却大大地深化了。使我们感受到,这时鲁迅的胸中象愤怒的火山在燃烧,那摧毁一切的岩浆在流涌。“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上句的意思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就正是由于反动统治者下劣凶残的迫害所致,这是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的愤怒控诉;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对“庸人”的批判,正是这些不觉悟的“庸人”,受压迫而不起来反抗,那么民族也就会渐渐衰亡。鲁迅在《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过,“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成怒吼。”这段话其实就是很好的注解。“沉默呵!沉默呵!”这一句反复,强烈地抒发了鲁迅深沉、激越的感情。最后用“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表示我们民族命运有两种可能,非此即彼;而历史事实表明:在沉默中灭亡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沉默中爆发是必然的。因为有压迫就有反抗,所以说,实际上鲁迅的意思是呼唤人民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斗争,我们民族才有希望。这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的雷鸣般的震天撼地的战叫!

第五部分,记叙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一段:“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针对上文“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来一个转折,语气是爆炸性的从第四节过渡到第五节,作者的感情浪头,从这一个推向另一个更高的浪头,其中感情激流的通过,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

第二段记叙惨案发生时的情景,进一步具体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我没有亲见”,回应上一节的开头,交代更为明确;“听说”仍照应上一节的“这些传说”,说明以下的记述是经过深入调查的。所以这里就不能再用“传说”了。“欣然前往”一语,赞颂了刘和珍烈士的英勇精神,驳斥了陈西滢之流的“是受人利用“的诬蔑。刘和珍之所以能“欣然前往”,第三节已经作了充分的铺垫,就是说,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的。这里把“听说……”这个分句用三个逗号隔开,其作用:一是强调刘和珍君“欣然前往”的真实性,为突出下文的“不料”作好铺垫;二是以不连贯的语气表达作者激越的感情。接着揭露这次大屠杀,是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军阀预先设置好的“罗网”,驳斥了“她们是‘暴徒’”的无耻谎言。用一“但”字转接下文,具体记叙了刘和珍等三个中国女子前仆后继,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壮烈情景。记叙中洋溢着鲁迅对她们的勇敢精神的赞叹之情,也充满对反动派凶狠残忍的强烈痛斥,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暴徒嘴脸,而这样具体、细致的记叙,其深意不仅说明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容置疑,而且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要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又为下文作准备。

第三段第一句总括上文,对刘和珍等烈士的牺牲,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这一句与第四部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照应,含义更为深广了。这句话是鲁迅悲极愤极的感情发展的高潮的体现。“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语再次反复,又一再出现“尸骸”,其用意是为了突出反动派的凶残,表示作者对反动派的最大愤怒;写刘和珍的死,用了三个单句,再三强调是真的死掉了,一方面从照应第四部分来说,是再深一层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但更主要的方面是为了显示作者的最大哀痛,非这样着墨不足以表达。全句来说,又含有赞叹爱国青年的英勇、友爱的精神,悲叹这次损失巨大的意思。由于悲极愤极,爆发了对反动派的痛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对上一段写她们惨遭杀害时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三个女子临难不惧。“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文明人”是反语,指帝国主义者,揭露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进行最野蛮、最残酷的屠杀。“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是指反动派残酷屠杀爱国青年这一惨酷的情景。“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是指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也是用反语写出的最辛辣的讽刺,最强烈的谴责。“伟绩”、“武功”是指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和血腥镇压学生的暴行;说“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是有意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件事作比较来说的。意思是说,在帝国主义唆使下,反动派在“三·一八”事件中屠杀徒手请愿学生的凶残无耻,远远超过了那些“伟绩”和“武功”。

第四段,对中外反动派从正面严加痛斥,一笔画出它们的凶残无耻、可憎可恶的凶兽像。中外的杀人者如此之凶残无耻,“却居然昂起头来”,只有禽兽才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军,倒反提出什么“抗议”,下“最后通牒”,反动军阀屠杀徒手请愿的学生,却反诬学生是“暴徒”,这岂不是禽兽才做得出来的吗?“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是一句最有力的痛斥。它们个个脸上都溅满了人民的鲜血,真是凶残之极,可憎之极!这里鲁迅不说“不知道自己”而说“不知道个个”,意在强调突出,包括一切中外反动派,一个都逃不掉;省略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罪恶是罄竹难书的,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是无穷无尽的。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

第一段提出对请愿的看法。“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意思是许多青年的血流了,但“三·一八”惨案好象没有发生过似的,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维持着。既与第二节的“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照应,又为下文对请愿的评述作张本。“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用反语写出,饱含悲愤,一是斥反动派的凶残,二是为这次徒手请愿而流血深感惋惜,三是为这一意义寥寥的牺牲而痛心。接着用“至多”加以强调,写两种人的反应,意在说明请愿在中国其意义是微乎其微的。用“至于”转接下文,写出第二句,明确指出徒手的请愿是毫无意义的。第三句以煤的形成喻人类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阐明作者对请愿的看法。这两句可说是对惨案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鲁迅在《空谈》中说:“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样,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还说:“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基于这一认识,鲁迅不主张请愿。他为徒手请愿而遭牺牲深感惋惜,觉得对付反动派应采取更有效的斗争方法。鲁迅谆谆告诫爱国青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前进的,只有不畏流血牺牲才能换来革命的胜利,必要的代价是必须支付的。“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也就是说,请愿不能推动历史前进,我们应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更大的胜利,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另外,请愿,况且又是徒手的请愿,本不该流血的,然而却流了血,足见反动派凶残下劣到何等地步了。鲁迅特别突出“徒手”,其用意是强调这一斗争方法不能再用了。
《记念刘和珍君》篇章结构 记念刘和珍君

第二段写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起句用“然而”一转,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既然”是承上文的语意而用的,意即对请愿来说,意义是“寥寥”的,但在惨案中爱国青年所流的血还是有意义的,所以紧接着用了语气十分肯定的“当然”,就是肯定它的社会影响,“不觉”,表示这一影响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第二句只是从烈士的亲人这方面来说,意思是说亲人们会永远纪念她们,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这里面就会发生力量,扩大它的影响,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至少”,是起码的估计,与上文的“至多”相对,在用词上显得巧妙、准确。“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意思是说,即使人们忘却了,但对亲人们来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鲁迅引陶潜的《挽歌》中的四句,进一步表达自已的意思,借此扩大自己悲愤感情的范围。“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哀痛之词,语意婉约,意思是要人们不要忘记,要记住这笔血债,并要讨还血债,这正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如果真的是只有亲人才记起,那是可悲的。

这一段长短句适当地相配合,语句显得波澜起伏,和谐自然,与委婉曲折的情思是相一致的。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第一段回应会文,总括“三·一八”惨案出于鲁迅意外的三种情况:封建军阀的凶残,走狗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

第二段热烈赞颂中国妇女,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先写刘和珍在“女师大事件”中的表现,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歌颂她们的斗争精神;接着用“至于”一转,再推进一步,“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概括第五部分第二段的记述。鲁迅认为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精神,虽然遭受数千年封建统治阶级的各种阴谋手段的压迫、打击,而终于没有被消灭。这是对刘和珍等代表的中国先进妇女的进一步歌颂,当中又阐明了爱国青年死难的意义:“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意思是这一事实也足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因此,鲁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鼓舞大家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深信,人们会在这次流血事件中得到教育、鼓舞,会摆脱麻木状态,觉悟起来,进行斗争;革命者则将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这一句突出、深化了主题。

结尾:“呜呼”,悲哀的叹词,虽是借用旧时祭文的格式,其实是有其深意的。文章虽然写完了,但悲哀是没有穷尽的,因此引出了“我说不出话”这一句,意思是对死难烈士的哀悼、崇敬是无限的,对反动派及其走狗的仇恨是诉不完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点明本文题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8383.html

更多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4中李清华[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仅84字,但言简意丰。初二的学生理解字面含义并不太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本设计拟通过带领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以读带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通过品味

杨绛散文《记杨必》 杨绛的散文

《记杨必》——杨绛杨必是我的小妹妹,小我十一岁。她行八。我父亲像一般研究古音韵学的人,爱用古字。杨必命名“必”,因为“必”是“八”的古音:家里就称阿必。她小时候,和我年龄差距很大。她渐渐长大,就和我一般儿大。后来竟颠倒了长幼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解析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声明:《《记念刘和珍君》篇章结构 记念刘和珍君》为网友萌男神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