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旅之云居山真如禅寺•虚云老和尚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

云居山,原名欧山,坐落于江西永修县境内,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李唐后改称云居山。古往今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称道。古人称其:“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川”,“冠世绝境,天上云居”。


  云居山是江西著名的佛教胜地,千年古刹-真如禅寺坐落在山顶“莲花城”内,它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道容禅师建寺后,与弟子全庆、全诲等相继居住约七十年之久。唐僖宗中和三年(八八三年),曹洞宗二祖道膺禅师来主此山,僧众云集一千五百馀人,唐僖宗赐额「龙昌禅院」。




  道膺禅师(八三五~九○二年),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传人。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惠能时分南宗惠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曹洞宗由良价(八○七~八六九年)和本寂(八四○~九○一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禅师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由此也可看到云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道膺禅师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圆寂后弘觉禅师。在五代至宋这段时间里,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一○○八~一○一六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


宋朝真如寺的历任住持是∶清锡、道齐、义能、慧震、契环、佛印、晓舜、自宝、守亿等人,先后倡导法眼宗和云门宗,其后是仗锡、元?、蓬庵、圆悟、宗振、法如、顽庵、普云、蓬庵、梵琮、如山、一翁、即庵、掩室、呆庵、小隐、慈舟等法师任住持,他们都是临济宗的代表人物。宋朝时,多次对真如寺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当时有僧众五百名。





元朝末年,兴盛了三百多年的真如寺在火灾中化为灰烬。明初,寺院的殿堂房屋、湖田山产逐渐被当地豪右侵吞盘夺。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神宗母亲「慈圣皇太后」得知消息后,派使赐予紫衣等法物和一尊千华卢舍那佛铜像,铜像高达丈馀,还赐了《大藏经》一部共六百七十八函。万历三十年(一六○二年)殿堂僧舍相次落成,神宗皇帝御书了匾额楹联。禅堂联云∶「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匾曰∶「寡过未能」。据史书记载,洪断法师把他重兴真如寺的经过,简记刻石,与前代渗金古释迦像、舍利磁瓶、梁公砚、古炉瓶等法宝文物一起,埋藏於大殿佛座下地宫石涵内,作为永久纪念。据说,此物至今尤存。其后的住持有颛愚、戒显、元鹏、明熙和尚等。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兴盛不衰,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






抗日战争期间,真如寺毁於日军炮火,殿宇坍塌,片瓦不存。只有卢舍那佛铜像在残瓦断壁中闪现,「草深三尺金身露,五老峰高挂夕阳」。


  一九五三年虚云老和尚主持重建工作,他以百岁高龄率僧众开荒垦地,躬耕陇亩,打地抛砖,重建寺庙,再塑佛像。至一九五九年,殿堂僧舍相继落成,建筑面积约六千六百二十一平方米,新塑寺内佛像五十馀尊,有一百二十多名僧人住持。虚老圆寂后,性福、海灯法师相继担任真如寺住持。正如传印法师所述,僧人成立了僧伽大队,「耕云锄雾,打地抛砖,坐禅结七,讲经传戒,一派农禅景象,俨然百丈家风。」真如禅寺是虚老修建的最后一座寺庙,他把晚年的最后一段时间寄托于此,所以这里也是天下禅人向往的地方。





虚云老和尚(一八六○~一九五九年)近代著名高僧,晚年自号虚云,原籍湖南湘乡。少年出家于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涌泉寺,后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并受衣钵,为临济宗第四十三代法嗣。曾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常以野菜充饥。二十七岁离开鼓山云游,四处拜师学禅。为报父母养育之恩,用三年时间三步一拜地从普陀山一直拜到五台山。又曾从西藏到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朝礼佛迹。据说一次开水溅出,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遂悟透禅关。曾在云南鸡足山、广东南华禅寺、云门寺当住持,一九五三年被礼请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主持振兴禅宗,提倡持戒,实行农禅并举,禅净并重。虚云老和尚弟子众多,印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及美洲大陆均有门徒。虚云老和尚圆寂於此寺。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遭严重破坏。1953年7月5日,虚云(时年113岁,刚刚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大会,并被礼请为名誉会长)带着侍者冒雨登上云居山,入住真如寺与僧众商议重修之计。数日后,虚云即率寺中僧人开垦荒地。到1957年,真如寺重建修复工程竣工。一九八○年,政府出钜资对真如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如今殿堂、佛像焕然一新,寺区建筑面积八千平方米。由四部分组成:前殿、正殿、藏经楼和偏房。寺旁近处,有历代高僧的墓塔数十座。





正首座说那时房子不够,六二年最穷苦的时候,比五八年大跃进时还苦。建房子真是不容易,泥土从化身窑那里取来,砖瓦要从山下挑上来。砖是不怕碰的,瓦有问题就不能用了。下山挑砖瓦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几年前解七我是走下山的,用了三个小时,我就没有走着上过山。那时法师们一趟需要四个小时,下山一个小时,上山三个小时。我们想象不到的是,法师们是在下了班之后才去的。那时候是要工作的,当然是在管理下工作。那个年代是讲究斗争的,要革地富反坏右的命,要防范美帝,要防范苏修,首先要净化队伍,要净化社会。僧团是社会边缘群体,是控制不全面的地方,是不容易打扫的地方,就像可以藏污纳垢的防空洞,所以更要多防范僧团,虚老就是那个团体的头头。


艰辛与苦恼都是境界之事,自家的心态是自家可以作主之处。挑砖瓦的法师们干劲十足,难得的是心情也好的很。他们还要进行比赛,四位法师性格各异,比如海音和尚的特点就是挑的多,那时基本上是不中途歇息的,后来每个人的特点与他们当年的表现是一样的。

  真如寺最具特色之处是它的农禅并重的寺风。早在宋朝,住持法如禅师就提倡,「披侧立於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可见,宋朝的真如寺就有农禅并重的传统了。明朝时,住持颛愚法师艰苦朴素,与众同劳,深受众僧爱戴。百丈怀海大师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之后,中国寺院都是农禅并重。真如寺当然也不例外。

真如寺现有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寺属水田一百馀亩、山林三千三百馀亩。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拔地参天,蓊郁苍翠。寺内还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千僧大铁锅等。寺前还保留著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石刻多处。出寺门,梯田节节,山坡绿草如茵、灌木成林,沿坡上有溪水环流,水色清碧,终年不涸,名为碧溪。佛印桥飞架碧溪,苏东坡曾为之写下诗句∶「欲与白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听畔有巨石,莹洁平整,石下流水淙淙,石旁古树浓阴,相传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谈经论法於此,故名「谈心石」。登上云居山顶,一泓湖水,长平如镜,拱卫寺门,湖形似月,纹名明月湖。每当红曰初升,金光荡漾,寺殿生辉;入夜皓月当空,满湖明月,映出莲城古寺影像,显得无比恬静!寺僧元凤曾说∶「澄湖高涌乱峰头,照澈晴空古镜湖;...天上云居真绝景,一泓收尽万山秋。」


千百年来,香火鼎盛,高僧辈出,禅风浩然。云居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植被繁茂,气候凉爽。白居易、苏东坡、佛印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上此山云游,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该寺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开放寺庙,又有全国汉传佛教三大丛林之一。是佛教曹洞宗的发祥地。在东南亚、北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云居山有良田百亩,茶园数处,山水天成,真如寺采取农禅并重的耕作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相比之下,其他的寺庙主要靠居士的资助或者化缘的方式解决,因此,真如寺的僧人们保持了最为“纯洁”的修行心态——因为他们远离尘嚣。真如寺历代主持均认真奉行“农禅并重”之祖训,致使该寺禅风鼎盛,并以“世界最大、最正统的禅学中心”而誉播四海。在海内外的四众弟子心中,真如寺乃“世界坐禅中心”。山上目前仍保存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和四十多座历代高僧墓塔等。


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曾在云居山真如禅寺出家,并在此修行生活了25年。这样算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五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有四任和云居山真如禅寺有很深的“佛缘”,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虚云担任过该寺方丈,第三任会长赵朴初是该寺居士,第四任会长一诚曾任该寺方丈。现任全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1954年起在该寺修行生活了25年,1994年8月任庐山东林寺住持,1999年2月任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长性福大和尚和全国政协委员海灯法师相继担任过该寺主持,现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执掌法席。云居山真如禅寺已成为全国佛教领袖的“摇篮”。

真如禅寺1990年有僧人70多名。时任住持一诚法师德高望重,团结僧众,按照国家法律和佛教丛林制度管理寺庙。整个寺庙清静整洁,规章制度完备,农禅并重,修行道风好,为海内外人士所赞扬。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重点开放寺庙,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在东南亚、北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前,真如禅寺有山林3690余亩,盛产杉木、毛竹、茶叶、黄山松、栗子、山楂、猕猴桃以及人参、黄精等名贵药材,有水田136亩,旱地20亩,蔬菜地6亩,为了保护和经营这些山林和土地,真如寺成立了“僧伽林场”。1983年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后,真如禅寺也把水田和旱地承包给僧人,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制订了农业生产、茶叶生产、蔬菜生产、耕牛饲养和护林等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了僧人的劳动积极性,这一年农林牧业都喜获丰收。产粮6万多斤,茶叶300多斤,采伐木材200多立方米,寺内的粮食和蔬菜自给有余。年底,寺内还评出了12名劳动模范,受到政府的表彰。

真如禅寺是1957年江西省第一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余座,寺前还保留着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石刻多处。寺内还保留着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还有唐代的白果树和清康熙年问铸造的千僧大铁锅。


1993年4月17日,久雨放晴的江西云居山阳光普照,春意盎然。真如禅寺天王殿前宽阔的月台上,藏香漫飘,梵乐阵阵。真如禅寺向河北赵州柏林禅寺赠送茶树苗法会在此举行。礼佛、洒净之后,一诚法师高诵法语:“春来杨柳正发芽,明月湖畔赵州茶。天上云居无心杏,戒根定树智慧花。”随之代表真如禅寺常任将茶树苗、银杏等赠给柏林寺住持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当即致词,在简述赵州茶缘与两祖庭问的千年法情之后,对江西省佛协、真如禅寺以及江西茶艺馆领导等深表谢意,并表示一定在赵州祖庭将茶树移栽好,让久有盛名的赵州茶雄姿再现,使两祖庭千年茶缘法情更奏新曲。


1994年金秋九月,凉风送爽,丹桂飘香。著名禅宗道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为续佛慧命、绍隆佛种,隆重举行了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这是中国佛教协会正式颁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实施暂行办法》之后,按照传戒办法举行的首次传戒活动。在中国佛协副会长、真如寺方丈一诚的主持下,真如禅寺认真贯彻落实六届佛代会精神,在加强自身建设、如法如律传授戒法方面作出了榜样。


真如禅寺聘请了戒坛三师、七证、开堂、陪堂、引礼、引赞、衣钵、侍者,他们均是多次参加开期传戒法会的大德法师,对戒坛律仪唱念,都有丰富经验,堪为新戒师承。得戒大和尚一诚法师、羯磨和尚圣一法师、教授和尚本智法师均为德高望重、戒行清净、通晓教理律仪的大德长老。320名新戒(其中台湾二十四名),基本符合传戒办法的规定条件。戒期自始至终按议定的日程如法如律进行,取得了圆满成功。

山门:赵州关

赵州关对联为虚老所作: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

过此门莫管他五眼六通

道膺禅师当时立的“赵州关”石坊历经毁建,1956年虚云老和尚曾主持重建,但再毁于“文革”,今天的“赵州关”是1985年重建的。


过关回头,山门内侧东西墙上各刻有诗,分别为:

《游云居山赠穆三十六地主》-白居易

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踏花行独惜春;

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

《黄山谷游云居作》-苏东坡

一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

一片楼台耸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

瀑花飞雪侵僧眼,岩穴流光映佛颜。

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


天上云居——确实是在天上,不夸张~

智 泉

木井盖似瓢虫张开的翅膀,井盖往两边一分,露出清凌凌的泉水




大雄宝殿

门口对联:性海涵空,普滋万类,一切圣凡出没其中,深见灵源浩淼;

觉皇御宇,统摄三千,百亿河山流峙厥内,且瞻佛日辉煌.


宝殿里面从左往右依次是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中间是阿难尊者、大迦叶尊者。让人联想起虚云法师在世的时候和弟子们一起早晚课的场景……



大雄宝殿内的佛像,庄严伟岸,独具特色

庄严的千手观音像,两边是绣着大悲咒的“幡”


客 堂

门口对联:客尘不伏,家贼难防,各自谨守;
堂前扫净,宾主相悬,去送来迎。



祖师殿

门口对联:祖意西来,寂寂一苇云月冷;
禅风东播,漂漂两岸蒲梅新。









雨花台(即藏经阁)


真如禅寺最具特色之处是它的农禅并重的寺风。早在宋朝时,住持法如禅师就提倡,“披蓑侧立于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可见,宋朝的真如寺就有农禅并重的传统了。明朝时,住持颛愚法师艰苦朴素,与众同劳,深受众僧爱戴。

真如禅寺农禅并重.寺中有一传统: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一天如果没有耕作,那么这一天就不吃饭.其根源在于以前深山里的寺庙,如果不为人知的话,难得大众供养,只能靠僧人自己种粮种菜,保证自给.


农禅并重道风是中国佛教的优秀传统之一。所谓“农禅并重”即边务农、边参禅,以农养寺,以禅促农,达到寺院僧众安心亦农、亦禅的目的。农禅并重之道风,其渊源在江西。据文献记载: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临川百云寺僧郁林潜心修禅的同时,在寺院周围的山岭上垦荒种田,并种植油茶千亩,在当地传为佳话。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中国佛教僧人从事农业劳动的记载。到唐代,马祖道一禅师创立丛林修禅制度,其高徒百丈怀海法师制定《禅门清规》(又称百丈清规)把禅修与日常劳作有机结合,明确提出了“农禅并重”的修禅道风。《百丈清规》促进了丛林农禅并重、自耕自种、生产自养的实践与深化。此后,历代真如禅寺的高僧、住持们都以农禅并重为立寺之道风,且“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与众。”

农禅并重的道风遂在江西佛教界中世代相传,真如禅寺则成为农禅并重道风之楷模。1953年,高僧虚云大和尚移锡云居山真如禅寺,秉承并发扬了真如禅寺农禅并重的道风。1954年,他将寺院僧众分为建筑和农业两支队伍,分别进行寺院的维护、修复及农业生产自养工作。当年年底就开辟水田百余亩、旱地数十亩、经营山林数千亩,基本做到了寺院生产自养,自给有余,僧众修禅生活两不误的目的。

作为世界佛子禅人无不为之神往的禅宗圣地,这里是真如禅寺的精髓所在.这里有最严格的禅堂仪轨,禅风浩荡.而真正能受得了真如禅寺生活条件之清苦(虽然图片多比较好看,但寺中仍有一些建筑保留了古朴的原貌,比如寮房,通铺,院外的公厕等,依然相当简朴和原始,而这正是考验修行人道心之处),在云居山(真如禅寺)打过禅七的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同修们特别的敬佩和礼遇。


道膺禅师(八三五~九○二年),是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传到六祖惠能,其后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曹洞宗由良价和本寂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即断绝,只有洞山法系道膺禅师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得以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由此也可看到云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这幅对联,寥寥几个字,却有一个让人泣血的故事:虚老率僧众修建真如禅寺之初,屋顶的每一片铁瓦,墙上的一砖一石,都是110多岁高龄的虚老,带着大家穿着草鞋,用肩背着,从山脚一步步背到千米之上的山顶的.当今若真有人能做到这些,则真到了山顶时,般般红尘俗事都能放下,功夫非常人能有.

试问当今世人,有多少能再踏破草鞋,肩膀磨穿,只为着心中的梦想成真?







真如禅寺,自然是修禅宗为主,到处都有“念佛是谁”的话头提醒四众行住坐卧莫忘修行~



朝聖之旅之云居山真如禅寺•虚云老和尚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





大殿旁边粗大的白果树,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距今已逾千年。树围6米,拔地参天。




真如寺旁的放生池~















为了纪念虚云法师的功德,1990年9月,真如禅寺兴建了“虚云纪念堂”。纪念堂座落在虚云生前居室“云居茅蓬”遗址上,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外墙全用花岗石砌成,堂高12米,宽19.5米,深ll米,为木石结构仿宋宫殿式建筑,上覆褚色琉璃瓦,十分古朴庄重。殿中安放着高1米、重500公斤的虚云和尚铜坐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了“虚云纪念堂”五字匠额。殿内还展出虚云和尚生平事迹图片以及著作、遗物等。

虚云纪念堂

两边便是虚云老和尚在云门事件后,北上前的写的对子: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虚云纪念堂

门口对联: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五帝: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四朝:满清皇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难:生为肉球、饥寒雪掩、痢疾待毙、口流鲜血、失足堕水、

大病顿发、索断浸水、险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瞻仰虚公舍利塔



绵绵细雨淋湿的不仅是这天,这地,这树,还有心底无尽的惆怅,

唏嘘.虚老,我们来看您了...








高僧舍利塔群.在真如禅寺圆寂的高僧大德们长眠于此.

当年的大德们,舍身忘死,经历多少艰辛和孤寂.以身表法,以身弘法.佛门绝不是软弱之人踏得进呆得住的,倒是大勇猛之大丈夫才能进得住得的.至今,不少佛子谈及虚老,仍然是热泪盈眶....

群山无声,众塔寂静.僧众祭拜舍利塔.

1959年9月,虚云和尚圆寂于真如寺,享年120岁。虚云去世的当天,寺僧在他砚台下发现一张纸条,纸条上他留下遗嘱:死后化身毕,将骨灰碾成细末,以油、糖、面粉共骨灰和好,做成丸果,请送往河中,以供水族结缘……




一览千年银杏之雄伟


千年银杏犹在

相传是道膺和尚亲手所栽。树龄一千多年,现在仍枝繁叶茂,树干可十人围抱,乃山中一宝。


僧众下殿

云居山真如禅寺的一些好的优良传统:


1、不搞经忏,全年可能只有两次焰口,无水陆等法会(只有三年一次的传戒法会以及虚云老和尚纪念日等法会),佛事只有每月4次(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的随堂普佛和供斋,无文疏。四月初八连浴佛法会都没有。


2、禅堂日常每天7支香。上客堂4支香,外寮人员除值班公务人员和大寮等人员,都要去坐养息香。


3、每年冬天七七四十九天禅七。禅七期间每天坐12支香.


4、平时寺内日常事务皆由出家师父负责,包括垃圾清扫、寺内巡逻、菜地耕种等。


5、单费每人每月统一只有一百元(只有住持方丈一人例外:150元),无论是沙弥、比丘还是清众、执事、堂主、首座,一律平等。


6、住持只要在寺内,每天必与大众一起上早课。无特殊来宾接待,一概和大众一起在斋堂过堂用斋。


7、上殿过堂比丘一概搭衣(结夏和禅七除外),常住师父早晨、中午过堂一概用钵。


8、禅堂清众一概住广单(大通铺,十几个人一起睡在连在一起的木板铺上)


9、除丈室外,任何寮口和寮房内皆无空调。


10、若当晚寺内只有一女众,必须到赵州关外住,禁止单独女众在寺内过夜。


11、如无特殊理由,女众只能寺内留住三天,三天后必须离开。

12、抽烟者一概立刻迁单。

13、上客堂和外寮经常出坡劳动,夏天采茶季节,普坡三天,上至住持方丈,下至清众,包括禅堂的师父,各寮口只留最少的值班人员,其它师父一概出坡采茶。(我每次都是属于留下来值班的)

14、大殿早晚课(包括普佛)无麦克风音箱。

15、寺内禁止使用微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



云居山真如禅寺对联集

未跨门栏,谩言休去歇去;
已到宝所,那管船来陆来。

天王殿
尘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
胸中无所得,满湖明月满云山。

天王殿
云拥周沙界;居水月道场。

天王殿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只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韦驮菩萨像
护法安僧,亲受灵山咐嘱;
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如禅寺韦驮殿
两手把山河大地,捏瘪搓圆,洒向空中,毫无色相;
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到胆里,大放光明。

大雄宝殿
性海涵空,普滋万类,一切圣凡出没其中,深见灵源浩淼;
觉皇御宇,统摄三千,百亿河山流峙厥内,且瞻佛日辉煌。

大雄宝殿
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

禅寺禅堂
禅宗法门不二;堂中妙谛宜参。

禅堂
知本、返本、报本,心心自照本来彻参面目;
佛恩、国恩、亲恩,世世普资恩有圆满菩提。

报恩堂
客尘易伏、家贼难防,各自谨守;
堂前扫净、宾主相见,送去来迎。

客堂
资护法于伽蓝,笙磬声中标玉尺;
遵遗嘱于佛救,频繁座上礼金仙。

伽蓝殿
杨岐灯盏明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库房
创业诚难,今日勿忘前日德;
立基匪易,先人只望后人贤。

祖堂
祖宗提唱,各立门庭,谁知奇特语中无非方便;
衲子秉承,本分顿渐,苟能妙明体尽全在逢缘。

影堂
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斋堂
地裂龙潭,涌现大千世界;
天上云居,总持不二法门。

法堂
大道无私,玄机妙悟传灯录;
因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

丈室
草鞋踏破,到此般般放下;
肩膀磨穿,从今步步登高。

上客堂
祖意西来,寂寂一苇云月冷;
禅风东播,漂漂两岸蒲梅新。

真如禅寺祖师殿
功积祗园,果因不昧;
德辉西域,福慧无疆。

功德堂
日轮西去,了知婆娑光明有限;
净土归来,始信极乐寿命无穷。

西归堂
翠竹黄花,尽合祖意;
青山绿水,全露真容。

虚云纪念堂
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
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虚云纪念堂
选佛场开宗古佛;
传灯会启续心灯。

佛龛
愤志不知寒夜水;
笃行那觉暑天长。

禅堂佛龛
宝峰取宝宝无尽;
禅寺参禅禅有机。

山门
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过此门莫管他五眼六通










雨中回首真如禅寺.心里有个声音: 再见了,真如禅寺,因缘成熟时,我会再来.



祝福真如禅寺,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高山仰止唯虚云---虚云老和尚晚年轶事


虚云老和尚与云居山真如禅寺


虚云老和尚的十次劫难和四十八件奇事


虛雲老和尚的一组珍贵照片下载

虚云老和尚开示:禅

梦参老和尚:什么叫禅呢?想修禅,怎么入定啊?

虚云老和尚开示--关于静坐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58岁时,虚云老和尚燃指报母恩!

网上虚云纪念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8677.html

更多阅读

《轩辕剑外传汉之云》全迷宫地图 轩辕剑外传汉之云炼妖

虽然迷宫很简单,但为了少走冤枉路,还有一些宝物。地图的宝物资料不是100%正确,但可供参考。另外,北原第三次(救人)山腰可以拿到夷娃的最好武器“七星”,图中未标出。《轩辕剑外传汉之云》全迷宫地图——步骤/方法《轩辕剑外传汉之云》全迷

虚云老和尚弟子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传奇经历 虚云老和尚神奇事迹

光绪三十三清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着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你是谁?求见虚老做什么?”那乡拙青年说:“我今年二十岁,是云南盐源人氏,从小就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族人将我入赘曾氏,从此以

曾庆红之父曾山往事 父爱的往事300

曾庆红之父曾山往事编者按:本文作者裘之倬为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主任、作家。他深入调查,访问了曾山当年的战友、老红军、赤卫队员,并前往瑞金、吉安、兴国、宁都、淮海前线纪念馆、档案馆查阅搜集资料,写出此文。此文发表于1999年

声明:《朝聖之旅之云居山真如禅寺•虚云老和尚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为网友始终抵不过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