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李淼 ? 王朔的时间简史 物理学家李淼博客
这是应《新京报》的约稿写的随想。新京报的李耀军并不知道我最近还真看了王朔“复出”的一些采访和他在新浪的视频,也不知道我在28号的博文中提到王朔开始思考物理的事。
下文谢绝转载
——————————————————————-
我得说明一下,我没有看过三联生活周刊的原文,我看的是三联记者孟静同学的博客,她那里有采访王朔的原稿。没有题目,开始是《王朔:我现在有真正无所畏惧的感觉》,这个题目不是一般的牛。
王朔在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中提到他读的几本书,这几本书分别是《时间简史》、《金刚经》、《六祖坛经》、《杜尚访谈录》,《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所有这些书中,我只读过《时间简史》,那也几乎是史前发生的事了。我在美国的时候,听说《时间简史》很好卖,霍金自己很得意,认为他的书比麦当娜的《性》更加畅销是一件得意的事。一直没有机会看,后来出了很漂亮的图画版本,就为女儿买了一本,自己顺便看了。第一觉得写得并不十分通俗,所以于不懂物理的人并没有太大的益处。第二觉得也不如温伯格的《最初三分钟》,后者即使物理学家看了也有收获。他的书,可能真的象麦当娜的书一样,时尚的人拿来看了,对书中描写的东西得到一个朦胧的印象,满足了感观的需要,也满足了时尚的虚荣。
《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的作者是劳伦斯·克劳斯,是一个研究宇宙学的人。他在美国有很大的名气,主要是因为写了《<星际迷航>的物理学》,《星际迷航》是一部在美国连续演了几十年的科幻电视连续剧。《一颗原子的时空之旅》中译本发表于2003年,可惜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不敢评论。我推测,克劳斯的书应该比《时间简史》通俗,因为我听过他的演讲。最近的一次听他的演讲是2005年在新加坡参加纪念爱因斯坦的物理年会,他讲暗能量。演讲之后,我记得同样被邀请去做演讲的一位在美国的华人教授很愤愤不平,因为克劳斯太会演讲了,很有煽动力,这位教授不平他忽悠听众。不过,他还是承认宇宙学中的任何话题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很有市场,因为富人关心宇宙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宇宙和人类向何处去。富人关心了,就不愁政府不支持宇宙学研究。
王朔看的另外几本书我一本也没有看过。虽然王朔作为著名的老愤青很看不上时尚,那几本书何尝不是时尚?他曾开过一个他讨厌的词的单子,其中包括“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维特根斯坦、玛丽·杜拉斯、张爱玲、王家卫”,如果我们将这个单子自然延长,就有会《金刚经》、杜尚、霍金,没准哪一天还包括王朔自己。我在这里写王朔又何尝不是在揪住时尚的尾巴?
我试过读《金刚经》,效果是我理解《金刚经》比王朔理解《时间简史》还要困难。比方说,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让我弄懂这句话不如让我去看几个将范畴论用到弦理论中的莫测高深的公式。
说到众生,我们谈谈三联用的标题“《时间简史》与众生平等”,看起来,王朔读《时间简史》与追求众生平等有关。他说:“我给你看两眼,我都写到物质起源了,我看了《时间简史》那几本书,明白这回事,众生平等不是瞎说的。众生平等多牛啊。”我想他的意思不是霍金同学突然变成了一个社会思想家,他的意思是,通过物理,宇宙,他看到了人类的渺小。你再有名,再有个“王朔时代”,与宇宙年龄的140亿年比起来,不过一瞬。有时代的人都这样了,你在这个物质社会中做了一次官,掌握过几回资源,或是有过几次话语权,都是无足轻重。我想这可能是王朔将宇宙学科普拿来和佛经一起读的原因。
争论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又有什么意思?可见王朔还在修行的过程中。50后、60后掌握资源,70后奋斗,80后搅局吹牛,等时间一平移,还是如此,只是将0前面的数字变动一下而已。我觉得,除了科学,任何从事其它人类活动的人大体可以作如是观。为什么科学就不同了?科学这里有个规范,有个很难打破的规律,你做出了成绩,不论你是什么0后。阿尔伯特同学26岁时发现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就相当于现在的80后。当然,不要说中国,就是全世界,人类的创造力高峰期似乎变了,没有哪个80后这么牛了。所以,才有了0后的战争。
第一个看到王朔将物理学理解错了的大概是三联的记者袁越。在他的博客《土摩托日记》中,他指出以下这些话“(人人平等)绝无例外,因为是守恒的。”;“涅槃是什么啊?就是能量圈。”;“物质泯灭以后变成光子,光子泯灭以后变成辐射。”都是胡说八道。
胡说八道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再将王朔的几段话拿出来看一下。
“拿高中物理完全可以把《金刚经》重新解一遍,说的就是能量守恒,其实就是教你生命的源头、归宿是哪儿。涅是什么啊,就是能量圈,人死后会回到物质状态了,物质也会湮灭的,物质湮灭以后变成光子,光子湮灭以后变成辐射,辐射是能量。只是用不同的语言说,其实聊的是同一件事,这就是宇宙真理。”
物质会湮灭这不错,但物质不会随随便便地湮灭,它需要反物质。物质反物质遇到一起就会湮灭,变成光子或者其它什么。通常,物质不会湮灭,物质只是变化了。在地球上,经常发生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很难,很难将一个原子核变成另外一个原子核,更谈不上湮灭了。接着王朔说光子湮灭成辐射就更搞笑了,辐射就是光子,光子就是辐射,没有分别。这里我们认真纠错决没有完全否定王朔说的人生的意义,我不反对王朔这么思考人生。
接着他说:“我们都在这个循环中,根本没有什么,昙花一现而已,别再自己吹牛了。宇宙有一个基本法则,任何偶然都是必然的,别投机取巧,没有便宜事,因为能量守恒。你把一个人杀了,你无非改变他的物质存在的状态,能量还在。哪儿去了,转为负数,坠着你。能量守恒,就是从原点出发必返回原点,中间不管跳多远,飞多高,变多大,最后归零。但是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说起来就长了,我得写才能说清楚。 ”
他这里的“转为负数”比较有意思。能量可以是负的,结合能就是如此,引力能也是如此。宇宙中的物质大多来自于引力的负能,王朔应该知道宇宙开始于暴涨,物质能量都是那时起源的,能量守恒,有了物质,就有了很大的引力负能,是不是坠着你,我们不得而知。自然,人死了不是转为负能,这是明明白白的事。
我想王朔在这里关心的不是物质之间的转化和能量守恒,他关心的是两个终极问题,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归宿。王朔活到50,开始向哲学的路上走,开始成仙了。对于这样一个人,这是不可避免的。早就有人说过,王朔的玩世不恭其实是一种认真,他在新浪的视频中就说,他比谁都认真。骂人是认真,灭这个灭那个是认真,没有比他更认真的了。我相信他这些话,一般人如果还是为了吃为了穿,或者为了吃得好穿得好,或者为了有身份,不会这么认真,不会开始讲生死问题。生死对他得触动很大,他说:“那时候有一些事情,梁左、我哥、我爸在那几年前后去世,我突然觉得死亡离我特别近。我多怕死啊。我得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啊。 ”
这和西方有宗教信仰的人一样,西方从富人到一般人,都想知道对终极问题的答案,他们有一个精神生活。科学之于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今生的现实问题,不仅仅是现世的生存,还包括三生中的“往生”、“来生”。现在有一个著名的Templeton基金会,Templeton老头子特别支持研究宇宙学,特别支持用非正统的方法的人、没有得到其它资助的人。他甚至计划在中国也支持几个这样的人。西方的“实用科学”家们无论怎么抱怨,都不能阻止政府花大钱来做高能物理、宇宙学、空间探索这些大科学计划。因为这里有一个很深层次的原因,有一个需求。王朔这样少数人在东方也有这样一个需要。
袁越同学还反对文科的同学谈理科的事:“我并不是说霍金比王朔牛比多少,起码霍金就写不出“有请作家吃饭的没有?”这样有趣的话来。而且,霍金的这本《时间简史》也写得不咋地,远不如王朔的小说好玩,我看完立刻送人了。但是,假如霍金会说中文的话,他绝对有权力评论王朔,但是王朔却没有权力评价霍金,甚至连拿霍金当思想武器的资格都没有,因为王朔根本不可能理解霍金的思想,连人家的皮毛都碰不到。这就是文理科的区别,你还别不服气。”
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赞同。不过我和袁越的看法不同的是,王朔如果想建立什么思想体系是可以来找理论物理来帮忙的,只要他不捞过界就行。历史上那些不懂科学的人、半懂半不懂的人利用科学来装饰他们的哲学理论还少了?悟一下道不妨,建立一个思想体系也不妨,只是不要认真地说,一说就错。不用说学文的人了,就是学理的人去说别人的行当,同样容易错。
王朔可以借用《时间简史》来支持他的想法,支持他的不屑和骂人。
王朔的愤青只是愤在表面上。其实,我们谁的骨子里没有愤青的成分?王朔只是比大多数人敢说而已,他没有什么顾忌,年少成名,也算成功人士。他自己说,他年轻的时候不是不说,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这种个人的成功,既是他骂人的资本,也是他开始在《时间简史》和《金刚经》里寻找他思想武器的原因。
什么人敢说我现在有真正无所畏惧的感觉?佛敢说,知生死而后无所畏惧。孔子说50而知天命,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意思。王朔到没到这个份上?可疑。但他开始成仙了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这篇文章发表于2007年2月3日, 星期六 16:36:13,属于分类 文学。你可以查看 HTML打印版 或通过 新闻聚合(RSS) 来追踪这篇文章的最新评论。
文章 《王朔的时间简史》 已有 57 篇评论
页: « 1 2 [3] 显示所有评论
38 bt
2007年2月6日 8:46:26
仔细想想,现在可能是现代理论物理学最象古希腊的时期,王小波不知道叫这叫啥啥时代。反正实验出不来,大家就随便神侃。可惜这种日子过不长了。
39 susy
2007年2月6日 12:32:20
mark sun :
我们上课用的是赵光达老师的讲义,我这里没有。参考书主要是Peskin、Weinberg以及Kazhdan和Witten的讲稿,那几本书很好找,至于Kazhdan和Witten的讲稿网上很多地方都有,它们一般被装在叫做spring和fall的文件夹里。
40 mark sun
2007年2月6日 13:30:09
susy:
谢谢了,我去查查看。
41 李淼
2007年2月6日 14:55:15
bt:
难道美国做弦论的那帮人日子不好过了?
42 bt
2007年2月7日 1:08:50
好像就业机会不妙。
43 mark sun
2007年2月7日 8:38:24
BT:
在美国,做弦论的人博士毕业以后难道连做博士后或大学里的助教都没位置吗?
44 strings
2007年2月7日 11:06:44
indeed, the postdoc positions in string theory in the US are quite competitive. I’d say half of the phd’s in string theory will not end up getting a job in string theory.
45 呵呵
2007年2月7日 12:34:48
李老师过谦了。
王小波有一定的理工科背景(包括家庭环境影响——逻辑本属于理科,尽管我国传统上很荒唐地把它划分在文科里面),他的思维方式也比较理科化,所以写出的文章另具一种风格。也许不能说他文采不够强,而是应该理解为一种风格。他的后期作品可能更费心血,走向抽象与童话。
王朔也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但这并不妨碍我说他坏话哈,谁叫他没有怎么看金庸的书就骂金庸的作品呢,骂他的人我不管,人跟作品是两回事),感觉他看 透人间万象,而且又能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我说他后来靠骂人作秀,这里的“作秀”是一个中性词,跟贪官做秀有着本质的分别哈。王朔的这种作秀,有着认真 的成分,有着有价值的成分,总的说来是一种生存策略,乃人之常情。
46 李淼
2007年2月7日 16:00:10
呵呵:
王小波的文采不在表面上,所谓黑色幽默也是一种文采。
王朔骂金庸老爷子的确不对。有个在美国的早期网人说(和图雅是朋友),写中文够上诺贝尔档次的有鲁迅,金庸、王蒙、王朔,如果图雅一直写到现在,也 有希望。我不认为王蒙够了,他是才子型的,实验的那些玩意在西方早过时了。就是不过时,用人家的也没有原创,估计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我读外国文学不多,但觉得王小波王朔都是天才式的,原创得很。这两人风格虽然不同,都是黑色幽默型的。
我个人写东西喜欢较为微妙的幽默。
47 Eva
2007年2月7日 19:38:43
李老师:
您能不能仔细解释一下这句话:
“宇宙开始于暴涨,物质能量都是那时起源的,能量守恒,有了物质,就有了很大的引力负能”?
48 李淼
2007年2月7日 20:05:01
Eva:
爱因斯坦场方程含有两项,一项就是通常得物质能量,还有一项是几何膨胀项,这一项可以解释为引力得能量,所以总能量为零,这和牛顿引力方程很类似。
49 bt
2007年2月8日 1:05:43
mark
今年弦论工作很少,跟LHC有关。当然如果LHC看到一点超什么,大家就可以继续爽了。
50 bt
2007年2月8日 1:07:10
上面说得是美丽尖荷中国的教职,博士后还是有。
51 kaixuan
2007年2月11日 6:48:56
看来国内宇宙学也开始有市场了,不然王朔同学也不会去研究《时间简史》。
bt, LHC总能看到点什么吧,不管“超”还是“非超”。要是什么都看不到,ILC这帮人也要没饭吃了。呵呵。
52 Soda
2007年2月11日 20:53:30
在我们的bbs上引用本文地址
然后摘录3段引用应该不会侵犯李老师的版权吧
我想中国的科技资助非常功利(如那个国家留学基金重点资助出国项目都是时髦的科技和经管的技术),除了我们还是处于高速发展的狂躁期外,还是中国文化从来就比较缺少终极关怀的元素有关吧,相比日本好象对人生和死亡的兴趣大点。
我简直out到不行了,也没读过什么书,王朔王小波从来没翻过。只翻过加缪和村上,从小只看卡通和电视,特别喜欢宫崎骏和麦兜
susy你是在哪个大学的?
53 李淼
2007年2月11日 21:42:30
Soda:
没问题。
54 Lin
2007年3月3日 0:16:55
王朔老同学的”负能量, 坠着你”理论太好玩了.
如果说”暗能量, 坠着你”, 也许更好玩一些, 还能联想到inertial什么的, 哈哈
55 三百两
2007年3月13日 22:10:54
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篇我曾经看过的东西发到这里来响应一下
宇宙与生命
作为现代物理学核心基础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将物质、能量、时间联系在一起:
E=mC^2
△E△t≧h/2π
任何科学都是发现真理的手段,它通向真理,但未必就是真理。(小驴)这两个公式肯定不会是终极真理,但从目前人类认识宇宙的层次看,它提供了现实、 可行、有效的方法论和宇宙宗教观。即——能量、物质、空间、时间是同一的。能量是宇宙的本原,物质是能量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能量的分布密度又决定了时空属 性。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理论及其相应的实验数据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宇宙诞生于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所谓的“大爆炸”就是能量“无中生 有”超过某个阈值从而喷发。就如老子《道德经》开篇的那段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从“无”中开始产生的。有——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从“有”中孕育出来的。有多少哲学家为了“存 在”这个命题最终疯掉甚至自杀,然而“无”和“有”是同一的,如果没有“无”也就没有“有”,“存在”正是以“不存在”作为基础的。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预示了一个结论——我们无法以有限数量的原理构建宇宙终极理论。也就是说,一个模型应该能够任意程度地详细,可以包含任意多量的信 息,而不会影响它们所描述的宇宙本身。“但我们不是天使,可以从外面观察宇宙。相反,我们和我们的模型两者都是我们所描述的宇宙中的组成部分,因此一个物 理理论是自指的,就像哥德尔定理所说的那样。”(霍金)
我们不是天使,然而我们却知道什么是天使的眼泪——能量子。你所能够感知的一切最终都是能量子。光子能量序列(视觉)、机械振动能量序列(听觉)、 化学能量序列(味觉&嗅觉)、电磁能量序列(触觉)。比如,当你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光能序列经过你的视觉系统进入你的大脑,神经突触和轴突末梢之 间通过传递Na+、K+、Ca+离子形成神经脉冲,从而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构成的极为复杂的脑部网络在能量流的支持下处于分析、思考的状态,并且下意识的作 出反应。
生命——高度有序、半封闭式的能量体系,与外界可以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换,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并且具有遗传、变异功能。这是我用6年时间自学 化学和物理学得出的结论。所谓能量体系,比如各种基本粒子、分子、分子团、细胞、生命、星球、星系、星系团、乃至整个宇宙。有些能量体系比较稳定,比如光 子、氢原子;有些能量体系很不稳定,很难单独存在,比如质子、放射性同位素。
宇宙大爆炸之初,在极为狭小的空间里拥有难以想象的高温,只有极少数基本粒子能够稳定存在。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温度降低,渐渐地出现简单的原子, 而后是分子,星际尘埃,星球,星系,星系团。接下来,宇宙处于较为缓慢的膨胀状态。近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随着太阳系的相对稳定,在一个接受能量适宜 的星球——地球——上渐渐出现了碳基生命。
为什么会是“碳基”,而不是“硅基”?因为碳基化合物在能量体系较为稳定的基础上,具有极高程度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才构成生命的基础。随机的 无机小分子团->蛋白质高分子团->渐渐形成分子薄膜->原始细胞,即内共生系统。然后是稳定的生命形式的核心——基因——的出现。在 接下来是多细胞生命->生殖细胞->进化……直至人类。
热力学告诉我们,宇宙趋向于最终的绝对平衡——热寂。也就是最高程度的混乱。那么为什么在由最初的杂乱到最终的混乱的过程中,宇宙中为什么会诞生生 命?因为“最初的杂乱”和“最终的混乱”有个本质的区别,前者绝对不平衡,后者绝对平衡(简单的讲,杂乱是西一块儿、东一堆儿,而混乱是掺合、揉合在一块 儿)。当一个系统远离平衡的时候,混沌就会产生。而生命起源于混沌的边缘。(图灵)
要解释什么是“混沌”,可以简单做个实验。拿出一瓶啤酒,起开瓶盖儿。把瓶子平放在桌子上,这是“平衡”状态。拿起瓶子倾斜30度角倾倒,你会看到 酒散乱地流出。如果倾斜120度角,你会发现酒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咕嘟咕嘟的流出。如果你把瓶子直接反转过来,也就是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时候,酒水泡沫 四溅,这种更为奇妙的状态介于有序和杂乱之间,它就是混沌。
从科学角度讲,混沌是指一种奇妙的秩序。这是一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可预言的偶发性。比如某些化学反应,如果不断地加入反应物、并且不断地取走生 成物,即让它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混沌表现为一连串颜色的随机变化,在这里叫做“化学钟”。描述化学钟行为的方程,解起来可以得到各式各样的解,称为“确 定性混沌”(图灵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它之所以叫做“确定性”的,是因为混沌学专家们从这种随机行为里面,整理出来了一个微妙的基层组织——自组织行 为(就是酒水咕嘟咕嘟流出的现象)。
比如,天气变化就是由混沌主宰,所以天气预报短期有效,时间过长就不灵了。云彩的变化也是混沌产生的结果。再比如彩票,如果我们知道数十个彩球的瞬 间状态,我们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出“下一时刻”(极端短暂的时间)的位置状态,然而要预测下一秒的状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数天前就能“预测”出彩票 的结果,纯属扯淡。推而广之,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很多现象和原理都能用混沌来解释。
实际上,在最简单如仅仅三个粒子相互作用的情况之下,都会出现混沌。可预言性、确定性不再是正确的,在这个世界里,动力学混沌是主导,不是例外。过 去是固定的,而未来是开放的,我们终于发现了时间之箭。正是混沌和自组织行为使得创造性演化成为可能,生命的诞生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生命之所 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相对稳定性”及“不确定性”。
有一个疑问,既然宇宙最终将走向绝对的平衡,也就是熵值(即混乱程度)最大程度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负熵(即有序程度,也叫信息熵)的生命?答案 是,生命的出现虽然使得局部熵值减小,但使整体熵值增大。比如人类移山填海、建出都市森林,表面上有序程度增加,但是原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减小了,从而整 体上看混乱程度增加。用比较专业的术语描述就是,能量不可能100%地转化成有效能源,当我们获得一份能源的时候,可能要破坏掉两份“原始”能量。
宇宙中诞生了生命,而生命加速了宇宙的灭亡。——这就是宇宙的最高准则。最低等的生命直至人类所作的就是高效的能量搬运,即把“不平衡的能量分布状 态”转化为“平衡的能量分布状态”,并且搬运得越快,生命群体的社会复杂程度和智慧程度就越高。比如武器其实就是能量发射器,越先进的武器,定位越准确, 携带的能量越大,产生的“能量搬运”效果越好。手枪子弹大概产生的75焦耳的能量就可以使人丧命,而一颗大型氢弹释放的能量可以使一座上千万人的城市变为 废墟。
任何生命体都是极为精妙的。即使只是一个细胞,在化学钟的作用下,位于细胞核心位置的DNA定期开启,产生转录RNA,RNA在细胞核外利用从细胞 外部摄取进来的物质资源生产出各种蛋白质分子,而线粒体膜蛋白通过氧化磷酸化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植物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叶绿体(一种Mg的 配合物)的高效能量转换(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而人体的能量完全靠体外摄取,包括空气、水、食物,这些要素最终融入到血液中流经我们身体的每一个 细胞,成为组装蛋白质等各种细胞器的原料和组装过程所需要的能量。比如,氧气进入肺部->肺泡->毛细血管,附着在一种铁的配合物的血红蛋白 上->心脏泵->毛细血管->人体各细胞,进入其中与葡萄糖反应产生能量,能量储存在atp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 ->肺泡->肺部->呼出体外。而呼吸本身这个生理活动也需要消耗能量。
生命竟然是如此有序,它将水、煤炭和泥土转换成形式多样、鲜活美妙的生命体。生命的本原竟然是那小小的DNA,是少经过数亿年产生的能量体系。而人 类又是地球原始生命经过数十亿年进化的结果。我们的人体是一个比地球上任何精密仪器都精密一亿倍、一种高度有序而又表现出混沌的能量体系。我们身体中流淌 着激情的血液,它为生命注入活力,它流向哪里哪里就生机勃勃,比如勃起的阴蒂和阴茎,比如高速运转的大脑(知道大脑缺氧将意味着什么吧)。你不必感叹大师 的杰作和人类的文明,你自己就是这个宇宙中最奇妙的、独一无二的。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认识宇宙的过程,反过来,连自身最具生命力的器官都不了解的人,哪来 的创造力?
除了碳基生命,会不会产生其它形式的生命?存在这种可能,比如硅基生命。但要使“计算机”产生自主的生命欲望,那就要使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 性(远远高于现在一万倍以上),“量子计算机模型”也许是种途径。那时,“计算机”会不会统治人类?只有上帝知道。也许会,因为宇宙自诞生起,它的使命就 是走向绝对平衡,而硅基生命也许能更有效的搬运能量、开拓宇宙,从而加速宇宙的灭亡。
我们看到,不管是宇宙还是生命,不平衡、不确定性、多样性是起源,而绝对平衡、确定性、单一性将是终结。
迷乱的性
最原始的靠分裂繁殖,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性”?
我们发现,有些细菌相遇时,常常把一只线状小管伸出去,通过这支小管交换质粒形式的外来基因。比如RNA反转录病毒能够接近宿主细胞的DNA,制成 病毒DNA模版,再把这个模版插入细胞的DNA。如果一个病毒常常插入某种生物的生殖细胞,它就会在今后几百万年中成为该生物遗传特性的组成部分。人体细 胞中的线粒体就来源于别的生命。(实际上,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时候,我们发现人类染色体中、基因片断间的填充物占到所有碱基对的90%,也就是说这 90%的碱基对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含义,或许来自遥远的记忆,或许是其它生命入侵的遗迹,或许是基因炸弹有一天会爆炸。)
由此看来,性起源于遗传物质的交换。因为交换基因片段,可以产生多样性的生命形式,那么其中就会出现更容易适应环境的生命个体,如果环境发生突变更 是如此。至于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生命个体,被淘汰掉了。现在地球上比较高等的生命形式,都是有性繁殖,又极少数可以无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甚至有些可以在 异性数量陡降的时候改变自己的性别以维持基本的性别平衡。
那么性又为什么是两性(大体上分)的?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在一片科幻小说中描述了一种外星生命,它们的繁殖模式是三性交配。但三性交配显然比两性交配的适应性要小得多,随机性和稳定性都随之降低。
那么人类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吗?真正的无性繁殖是基因克隆技术的最高水平,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无性繁殖使得多样性丧失,人类也许可以通过筛选基因制造 出“完美”的人,但“完美”就真的完美吗?在环境突变的时候,这样的人类可能瞬间灭绝。而那些看似有却显的基因恰恰可能就是“救世主”。另外一方面,无性 繁殖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不再有一个个家庭“细胞”,整个人类社会的适应性又大为降低。当然,或许遥远的未来,人类找到了另一种增加多样性和适应性 的方式也说不定。
下面看看人类的基因。
女性具有44条常染色体(也称作非性染色体)与两条X性染色体(即XX型),这46条染色体两两对应,分为两组,每组23条;而男性则在44条常染 色体之外,拥有X、Y这两种相差甚远的性染色体(即XY型)。举例来说,拥有XXY型性染色体的个体尽管有两条X染色体却仍然是男性,而XO(O表示常染 色体)型性染色体的个体尽管只有一条X染色体却仍是女性,只不过其卵巢没有正常功能。可见,Y染色体是男人之所以成为男人的基础,上面携带有决定睾丸形成 的基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睾丸决定因子,它能使性腺发育成睾丸而不是卵巢,Y染色体所携带的这个基因在性别决定上非常重要。所以,“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 句话是对的。
据推测,原始的Y染色体拥有大约1500个基因,现在则只剩下40个左右,也就是说Y染色体是一条退化而且正在加速退化的染色体,它的基因功能正在 不断丧失。一般认为,X、Y染色体是从一对普通的常染色体演化来的。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X染色体保留了原来的常染色体的基因成分,而Y染色体则丢失了原 来的大多数基因成分,以至于现在成为人类基因组中个头最小的染色体,其退化的主要原因是Y染色体不能像X染色体那样配对从而彼此交换部分DNA进行修复。 但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对Y染色体进行测序得出的结果表明,基因转化(非互换的重组)与成对染色体间的基因交换(互换的重组)一样频繁,从而维持了并将继续有 效的维持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功能。
在自然活动中,只有异性性行为可以繁殖后代,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同性恋?
其实同性恋不仅存在于人类中,动物世界中的同性恋行为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公鸵鸟在追求公鸵鸟的时候会出现特殊的求爱方式——先是一只公鸵鸟以时速 45千米的速度向另一只公鸵鸟冲去,在与对方相撞前的一刹那猛然停住,接下来便是热烈而抒情的舞蹈:在原地急速旋转,然后蹲下,把身子来回摇晃,再展来自 己的羽毛,激动的煽动翅膀,长长的脖颈来来回回的曲折伸缩。如此这般的表演通常要持续20分钟之久。如果是为了赢得母鸵鸟的爱,公鸵鸟开始的冲刺和旋转就 免了,整个交尾过程也简短的多,不会超过三分钟。据估计,有3%的公鸵鸟只对同性感兴趣。再比如,10%的公绵羊并不繁殖后代,倒更乐意爬跨其它公绵羊。 当然,雌性之间也存在同性间的性行为,比如母牛,母猕猴。
我们可以对同性恋现象作很多假设,然后看一下研究结果。
第一种,囚禁或活动空间狭小的压力所致。但是,以雄性和雌性倭黑猩猩为对象的对比研究表明,在野外条件下同性性接触与在囚禁环境中数量相同。
第二种,某个环境中异性的数量陡减,同性性行为就成为“救急”的办法。这种分析对灰雁是适合的。但是猩猩、企鹅、红嘴鸟等其它动物,都有一些表现出只对同性感兴趣,哪怕各自的异性在数量上足够多。
第三种,某类动物中为王的雄性阻止了同性接近异性。然而,即便那为王的强壮雄性不在场,某些类型的牛、象和海狮队它们各自的异性也提不起兴趣。
第四种,误将同性认为异性,从而导致某些动物的同性恋行为。但是,这一假设无法解释同性恋却经常出现在那些外部性征区别显著的动物身上。
第五种,激素紊乱导致同性间的性行为。然而,同性恋在动物身上非但不意味着某种器质上的障碍,相反的,某些雄性动物因为免去了为争夺雌性而发生的惨烈角斗,以及不必照料后代,它们的健康状况竟然比那些异性恋的其它雄性格更佳。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完美”的解释——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既不是被迫的,也不是病态的,在整个动物群落中属于正常的行为范畴。同性间的温存,并非只是问候的举动或是“和平之吻”,而是涉及到性的愉悦!
人类中,女同性恋的比例高于男同性恋,这也许是因为女性对性偏重于感情一些。在女同性恋中,tt(Tombo的缩写),是les中打扮或性格偏男性 化一点的一方;pp是les中打扮或性格偏女性化一点的一方。T和P是相对的,没有谁是绝对的T或P,所以判断自己是T还是P要看双方相处的具体感觉,谁 能在心理上压倒对方,谁就是T。“不分”就是不分TP,即自己也无法决定自己是T还是P,所以才叫“不分”。一般还没对象的les都可以说自己是“不 分”。“百合恋”就是指女性之间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BI就是英文“Bisexual”的缩写,是指双性恋。(在男同性恋中,老公和老婆分别称为小攻和小 受。)
其实真正的同性恋者大部分都只有T,先天的P很少,后天的P很多都是BI,BI很容易因为利益的缘故跟男人跑掉,所以TP恋很不容易长久。PP恋要 比TP恋长久些,但稳定系数很低,两个P都结婚了还互相恋爱的事在PP恋中也多见。TT恋和PP恋的区别是在思维方式上,PP恋是两个大脑都很女性化的女 人恋爱,TT恋是两个大脑都很男性化的女人恋爱,不管是PP恋还是TT恋,要的都是一种对方必须理解我、明白我的意思、能懂我的心的感觉,所以才会构成恋 爱。总之,TT恋、PP恋才是真正的女同性恋,TP恋严格意义上说类似异性恋的模式。(长知识吧~~~)
普遍存在的同性恋行为,实际说明了——大自然显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把一切都安排得精确而合乎目的。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体系中生存的种类越多, 这一体系也就越稳定。所以,在一个生物体系中,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果能够尽可能的丰富多样,那么将是大有益处的。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尤其如 此。
爱情的感觉是美妙的。有时,只需看上对方一眼,就知道爱情是否存在。下脑丘刺激神经元、释放激素,导致呼吸急促、心律加快,皮肤电阻减少,附着在细 胞膜内侧的Na+透过突然开启的离子通道释放出来,和细胞膜外部的Cl-结合,从而全身由一种舒服的触电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伴随汗毛直竖、面颊发红,身 体上某个部位充血、憋大……常常说,恋爱中的男女都低智,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云云,其实是因为血液都流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从而导致大脑缺氧,才变傻了。
性行为是一个更加美妙的过程,并且是全身运动,它通过瞬间释放能量,从而对强身健体、心理调节和改善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都能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性行为应该是温暖、温柔、甜蜜、幸福的。要用心去做。
伟大的死亡
小时候很怕死。死意味着什么都没了。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很想去死。因为死了什么痛苦都没有了。现在我不想死。原因是我发现我可以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快乐得活着。但也不想永生。
一个生命能量体系是一个半孤立的系统,它从外界摄取能量,不断组织、更新自己,维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然后将无用的能量释放出体外。一个生命的一 生,是生与死角斗的一生。当新生细胞数量大于死亡细胞数量的时候,是成长期;当新生细胞数量等于死亡细胞数量的时候,是成年期;当新生细胞数量小于死亡细 胞数量的时候,是老年期。当不再有新生细胞的时候,死亡降临。
生命体的基因中有一个死亡密码,它控制着生命体的成长、稳定和衰老。如果我们破解了这个密码,是否意味着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不!正是因为有这个死亡密码的存在,自私的细胞才不会无限制的繁殖,才不会导致肿瘤、癌症。一旦关掉死亡密码,恐怕离死亡会更近。
生命体内甚至还有自杀基因,它的存在可能是为了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让种群数量骤减,从而使少量个体能够利用少量的实物很好的生存下去,一旦实物充 足,生命种群数量又会壮大起来。(另一方面,瘦素、神经肽Y和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一个人的体重和食欲确立了一个调定点,如果调定点较高,实际上有 生存优势,能够尽可能多地摄食储存脂肪防备饥荒。)
所以,生与死是统一的。生中有死,死中有生。死亡正是为了更好的新生。正所谓,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没有死亡,生命体系最终只能走向绝对平衡;并且因为没有死亡,新生的生命就会很难出现,最终只能导致这个生命形式灭绝。
我们不必去奢望永生,能够很好的活着、感受这个世界、为心爱的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倚老卖老,因为每个人都年轻过,也都会老去。年 轻人的活力、不确定和多样性,加上年老人的经验、稳定性和韧性,才构成了生机勃勃的人类社会。年轻人不必羡慕年老人,年老人也不要忧心年轻人,因为一旦缺 少对方,真正的死亡将会来临。
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也许是真理,尽管当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死去的时候,我们会悲伤、痛心。然而如果没有死,我们也许就根本不会存在。并且悲伤和痛苦能使我们发现人生的真谛,从而更好的活着。
不仅生与死是统一的,恶与善也是统一的。生命是自私的,因为基因是排它的。所以,人性本恶。但这个恶是小恶,是人性的本源。随着人的成长,恶和善都 在小恶的基础上激发出来,没有小恶就不会有大恶,更不会有大善。人不必要压制人性,只要激发它朝善的一方倾斜就行了,如果压制人性,善恶将会不分,是非将 会不明,真正的恶也就出现了。
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前几天中国国民党的党主席换届选举,一个国民党老党员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民党太老了,现在存在着很多问题,迂腐 而重生。”如果国民党没有失去****的****权,没有受到外界的刺激,它会主动迂腐而重生吗?所以,迂腐不是问题,而是要知道如何重生。
西方的学者称,如果中国的作家想要在十几年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必然得要写文革。这也许是因为西方人对中国的文革感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精神折磨之后,不应该如此轻易的健忘,本应该从中发现到很多东西,本应该彻底重生。
郑渊洁在《幻影号之特殊使命》中说,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实,“战争”在所有生命群体中都会出现,只是人类把它发展到极致。几乎所有人都祈望和平、厌恶战争,因为战争意味着血腥、死亡、腐臭。然而战争对于人类来说不可避免,就像死亡之于个人。
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玩儿“星际争霸”这款网络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玩家所代表的人族、虫族或着神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夺矿产能源,谁占了能源,然后 高效的建设,谁就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人类之间的战争就是如此,从古至今,直至未来,每一场战争都是争夺财富以及能源的战争。谁占了资源,谁就成为地球的 主宰。
李敖说,我不要打仗,但打起仗来我不要输。我们应该有份平等、慈悲之心,但想要以次祈求永世的和平,那是痴心妄想。李敖还说,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踢完这一脚,也许我们就不是敌人,是朋友了,但这一脚非踢不可。所以,尽管战争意味着死亡,但同时也意味着重生。
古今中外的伟大的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思想家,几乎都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战争中,人性中最丑陋、凶残的一面,和人性中最美丽、善良的一面,同时暴 露无疑、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战争如同死亡一样,让人类更好的思考生命的意义,一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政治格局,更重要的是使人警醒。
战争永远不会消亡。我们厌恶战争,但战争如影随形。战争使人类重生。当然这种重生方式充满危险,很有可能哪次战争就会导致人类的灭绝。但上帝不会痛 心,人类的灭绝会给其它生命带去机会,如同人类的发展一样,某种生命形式渐渐在地球的所有生命形式中博弈而出,统治地球,然后是战争、重生、战争、重 生……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周而复始、天理循环、生生不息,目的只有一个——开拓宇宙,加速宇宙的终结。
我们看到,人类其实真没有什么可自大的,在地球上的平均厚度不足1公里的生命圈里面,人类的生存圈只占其中的不到1%,与其说人类统治者地球,不如 说所有地球生命让人类出头、养着人类,当人类完成使命的时候,另一种生命形式将脱颖而出、接替人类未尽的使命。只有上帝在一旁冷眼旁观。
郑渊洁,那只顽皮的蝴蝶
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蝴蝶效应,它在科学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被广为验证,其大意为: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 一只蝴蝶偶尔挥动了几下翅膀,引起周围空气的紊乱运动,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引起它四周空气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连锁反应,两周后传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时 候,引起了一场龙卷风。
这是混沌学的一个结论,即某个复杂系统初始值的微弱扰动,只要时间足够长,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使得结果不可预知。
去年的美国电影《蝴蝶效应》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讲述了一个故事——男主人公埃文从小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家族遗传,但是他的祖父和父亲 都因为此得了精神病。在埃文小的时候,他经历了多起改变了他一生的事件,然而他对这些事件毫无记忆,总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突然清醒,茫然的看着眼前的一 切。埃文把这些事记下来。渐渐的,埃文成年,由于那些关键事件的影响,埃文的现实的生活充满了痛苦。
突然有一天,埃文发现当他集中精神看他的日记的时候,他能够回到小时候,回到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事件,从而阻止或改变它。当他再回到现实的时候,他 发现改变了关键事件之后,他现在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了。埃文先是惊喜,但是他随即发现,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变好了,有些事情变好了,有些事情却变遭了。于是埃 文又回到过去改变关键事件。
然而当埃文再回到现在的时候,好像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埃文为了让自己、朋友和父母都能拥有“完美”的人生,一次次的回到过去,改 变关键事件,再回到现实,然而现实越来越遭……最终,埃文选择在母亲的子宫种自杀,因为如果自己不出生,就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在母亲子宫里自杀了三次 之后,现实生活中的埃文好像拥有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生,但未来呢……
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生!
小时候看过一部法国电影,有两个情节记到现在,一是影片中有裸体美女,二是男主角在片尾处自白的一句话——当你真正追求过公平,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公平!
同样,这个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生。公平和完美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但不能作为生活目标。不管生活给你带来欢乐还是痛苦,幸福还是悲伤,对于你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财富,而且这种财富没有人能够抢去。
郑渊洁是一个拥有丰硕财富的人。他不仅拥有财富,还创造财富。他挥动了一下翅膀,影响、改变了数以万计的孩子。很多不开窍的读者还在纠缠郑渊洁的过 去和所谓的过失,实际上郑渊洁带给我们的不是对或者错,而是想象力、创造力、看世界的不同以往的方式,以及发散式的多样性——一切都有可能。
郑渊洁让我体会到平等精神的高贵,让我感受到思维和想象的乐趣。郑渊洁是我的思想启蒙老师,他通过有趣的、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要善良、正直、勇 敢,他用家庭行为艺术让我看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他用幽默的语言激发我的灵感。郑渊洁是我的蝴蝶先生,这个蝴蝶事件可能会影响我的一生。而乐乐乐是我的 蝴蝶仙子,她让我猛醒,让我面对真实的自己。感谢他们。
上帝每一天都在给每个人很多机会,但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机会,不同的人抓住了不同的机会。人生的美妙就在于,它总是不确定,充满了多样的未知。有 时我觉得,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只是上帝给予了不同的初始值——性别、相貌、父母、环境……其实初始值是什么无关紧要,我们要做的是极尽所能发掘、运用这些 初始值,体验美好的生活。既然生命如同宇宙一样,无可避免的要终结,那么结果就不是最重要的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应该用心灵和身体去感受世界,以 及世间的爱。
今天接到迟到的《皮皮鲁》7月号,在对话录中,郑渊洁提出他如何教训开车不守交通规则的人。既然宇宙和生命的活力来源于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为什么我 们还要人为地制造、遵守规矩?并非所有的规矩都是人性的,也并非所有的规矩都有益于人类,但只要我们根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权利和责任对等”这两 条原则定出来的规矩,肯定会是有益的。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时候,国家的整体权益就得到维护,因为国家是亿万个个体的集合,没有个体就没有国家。并且当我们积极维护自身合 法权益的时候,我们也就必须做到不干涉别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某些规矩的制定和遵守,实际上更加激发多样性,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具活力,更具创造力。这才是 民主的真实含义。
我的第-1次
大概10岁时,某天下午在大学校园里玩,在**场前面的公告栏里看到一份“全校通报”,内容大意是某个大一女孩在体检时被发现怀孕,然后学校将她开 除学籍,更为无耻的是他们竟然计算出女孩做爱的时间。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怀孕,也不知道什么是性行为,但我感到不舒服,就因为这样的事就毁掉一个孩 子?!要知道80年代要考上大学是多么的不易。
大概14岁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品,一个16岁的女孩怀孕了,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是她的男朋友根本不去见她,她的父母也说了很多绝情的 话,万般无奈之下,女孩把儿子非常痛心的托付给在同一家医院生了一个女儿的农民夫妻,可是农民夫妻抱起男婴就走,将女婴留下。我当时很难过,人性怎么会如 此丑陋?!
高一时,我看过一本色情小说《玫瑰血》(刚出版就被禁了),作者是女性,叫做李轻松,是出色的先锋诗人。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李轻松才是真正的美 女作家,她首先是作家,通过作品让人思考,其次是智慧与美貌并重的美女。后来那些所谓的“美女作家”,顶多是胸大无脑的假美女。长篇小说《玫瑰血》通篇充 满了浓浓的阴郁氛围,弥漫着神秘、潮湿、成长、性、血腥、死亡。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女性绵绵、温柔的内心。
上大学时,一次,同学的哥哥说他在某宾馆花了2000块钱买了一个女大学生的初夜。当时我死活不信。有什么不能相信的呢?可能是我无法想象,如果我 是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够躺在那里把自己奉献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据我所知,妓女源于古代的神女,比如古希腊,每到祭祀的时候,一些处女就被选出来,在神殿 里与男人交合,以显示对神的尊敬。中国古代也有,当祭祀社稷的时候,在一个祭坛上面,巫女和男人交合以求风调雨顺。
渐渐的,我能理解这些出卖自己肉体的女大学生了,她们至少是出卖自己的东西赚钱,而更多的人出卖别人的东西赚钱。她们在虚伪的道德上可以被批判,但 是她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我们无权去指责她们,我们应该给她们起码的尊重。之后,我发明了一个词“社会性行为”,即从社会整体上研究人的性行为,实际上 性服务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给社会注入了活力。
几年前我认识了一个酒吧歌手小x,我真不知道如何能和他做朋友,因为我们俩的生活的交集实在太小了。但那个小伙的确有出众的地方,有一种与陌生人迅 速建立信任感情的能力。小x嘴巴特甜,让我这个男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混熟了,他开始讲自己,不喝酒、不吸烟、更不吸毒,但曾经有过72个性伙伴。当时我 惊呆了,默默的看着他,说不出话来。
我先是以为他在胡说,但是每次跟他在一起喝酒、听歌,小x都不自觉的、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他的风流韵事,每个女孩的长相、性格、性感带,怎么认识 的,怎么做爱的。我又认为他是哪位著名的网络色情小说写手。可是我亲眼看见他认识一个又一个女孩,从陌生到打情骂俏,再到亲昵,然后再换。
有次,跟他乐队的成员在一起喝酒,他们聊女孩,突然问我的观点,我说:“处女不处女的无所谓,我要爱一个人,爱现在的她就行了,何必管她的过去。但 是,我在结婚前不会做这种事情。”话音未落,四张嘴同时口吐莲花,飞溅的露水形成四道彩虹,继而是狂笑,手里没有任何乐器的四人竟然仅凭肺部和肝脏就合奏 出摇滚版《纤夫的爱》。
小x说,你别是玻璃吧。我想想,摇头。小x说,你无能。我再想想,再摇头。小x骂道,操,你他妈的活生生的一个兵马俑!我被骂急了,怒目圆睁。他笑笑,说,改日给你开开苞。
(此处删去一千字,不想为难管理员。完整版改日贴在8715。)
与小x相处几个月后,他解散乐队到北京漂泊去了。之后再无联系,只是听说他上了央视的什么歌曲擂台还露了一嗓子。不知道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性伙伴数量绝对已经超过100,只是不知这还会是他的“人生理想”吗?
现在我在一所学校工作,在这里工作有很多理由,但去***虚伪的高尚情**,我只是为了能在这所盛产美女的学校随时看到美女,尤其是夏天,都不敢在 街道上走,到处是香肩、玉腿、秀发、美臀。有天晚上坐校车回家,一眼就看到一美女,然后发出两束绿光锁定,只见那美女高过膝盖20厘米的短裙,10厘米的 高跟凉鞋,将美腿毫无保留的尽显出来。身边有其他老师,我目不斜视、正襟危坐,但我的影子却贴子玻璃窗上,眼珠恨不得透过玻璃,口水只流,直到那个美女走 到车尾与我的眼睛的法线成93度角……
那一刻我感到宇宙在充血、勃起。
不好意思,把自己说成是上帝。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也只能是自己的上帝。
我真正的第一次,不是用充血的性器,而是用满腔热血的心。
56 李淼
2007年3月13日 22:53:52
三百两:
能否注一下这是税写的。
57 三百两
2007年3月13日 23:33:45
恩,好,我得早找一下原始的出处
现在我好象只能找到作者的网名:千分之1,文章原名:勃起的宇
更多阅读
石家庄许峰王蓉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希望<情感密码>的负责人出来讲 石家庄许峰小夫妻后续
石家庄许峰王蓉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希望<情感密码>的负责人出来讲清楚,大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你们难道不想站出来说句话吗?还是节目本身如大家所说的是编的一个故事,虚构的情节,你们在讨论现在的对策?怎么跟大家解释?很长时间不写博了,今天
从王朔的书想到父亲----选自我的新书像候鸟一样飞 王朔的父亲
从王朔的书想到父亲看完《致女儿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很喜欢,并且很有感触。也许,如他所说这是两本写给女人看的书,细腻柔弱,袒露出很多内心的真实。也许是因为有所针对的叙说对象,他放下了很多保护的外壳。要了解一个作家真正
王朔说说说 王朔的小说
王朔说说说南方周末□本报记者 袁蕾我前些年一直演一个北京流氓王朔,其实我不是。我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我内心真的很美,我没有害过人,没有对不起人。我有很多面具,见这个人用这个面具,见那个人用那个面具,我演得多了。我现在就演自
职业皮条客王婆的深厚理论功底 理论功底扎实
职业皮条客王婆的深厚理论功底文/赵炎西门庆、宋江、赵佶等人,都有风流故事,他们的背后,似乎都有牵线搭桥的人,俗称皮条客。比如,王婆帮西门庆搞定了潘金莲;阎婆帮宋江那个了自己的女儿;高俅怂恿赵
牧牛学画——王冕的故事绘本欣赏 转载龙老师的博客 西安牛学教育
新的学期开始了,和往年一样,有几个孩子因为和奥数的冲突撤了。当然,还有俺看着孩子画得太痛苦的,劝退了。本来嘛,画画就应该快乐。但是如果超越娱乐,进入学习的层面,总是要付出一些努力吃相当苦的。关键是自己是否能发自内心。正所谓“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