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2) 行为心理学课程

第三节 补偿

补偿,是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所采取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同被置换的焦虑联系极为密切的转移方式。

所谓补偿,也就是当焦虑造成心理的个体对自身某种能力产生劣等感时,复杂理性为使得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得以渲泄,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即在理性典范指导下,将焦虑以一种弥补自身劣等感的补救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体质原本孱弱的人,不甘体质弱于他人,因而加倍努力地刻苦训练,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即是补偿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受到某个小圈子排斥的人,为了出口气,而严格奉行那个“小圈子”的价值观念,并且,处处胜过他们一头,则是补偿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幼年因患猩红热致耳聋,被学校赶出校门的人,依靠到图书馆自学,最终造就了高度的数学才能,无疑是补偿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男孩因其貌不扬受不到女孩青睐,他,就以学习成绩优异来获取女孩的重视,在精神上体验爱情不仅不会象谈情说爱,特别是性放纵那样太过妨碍他的学习,反而有助于他情操、人格的成长,同样是补偿行为的一个突出例子;

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Shaw,1856?1950),曾根据希腊爱情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以《窈窕淑女》为名写过一出喜剧,大意是说,塞浦路斯国王、艺术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手刻的少女雕像加拉蒂亚,朝思暮想地一直观赏,后来,雕像果然有了生命,美梦成真,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出喜剧的含义是:你预期什么,你就得到什么,此一含义,即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有人也称之为预言自验:你觉得对方是什么样子,他可能就变成什么样子;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可能就变成什么样子!如,教师一直认为某生愚蠢,该生很可能真变得愚蠢了;又如个人自己觉得身体衰弱,也可能变得真的身体衰弱,个体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事先所预期者,果然在以后行为中应验的现象,亦为个体寻求补偿最终引发的结果。

心理的补偿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焦虑。

从根本上说,任何焦虑,都是由于影响心理的个体渲泄心理能量的某种身体的、精神的或社会的障碍所产生,不管这种障碍是真实的,抑或是想象的。

当心理的个体意识到这种障碍,同时,通过自居作用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对焦虑严加控制时,这个心理的个体在其内部建立的理性典范,也就成为心理的个体现阶段力求取代的目标。

这是因为,对于心理的个体而言,只有具有取代理性典范的能力,心理的个体才能够足以克服引起焦虑的障碍,从而,消除焦虑产生的根由。

当心理的个体将现实的“无能的我”与这个强有力的理性典范相对照时,这种对照,总是使得心理的个体从中发现自身人格中所存在的缺陷,并因这种缺陷而对自身产生一种不胜任的、痛苦的感觉,即产生自卑感。

复杂理性一旦把这种自卑感与焦虑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情结。

这种自卑情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将促使复杂理性过度强调克服这种缺陷在维持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中的重要性,并驱使心理的个体直接参与自身的命运,有意识地塑造自身的人格,为满足这种自卑情结的需要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为战胜自身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努力去进行补偿,从而,引起补偿行为。

这种补偿行为,正象古希腊狄摩西尼(Demothen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强有力地战胜他的口吃,而成为一位伟大的演说家那样(按:狄摩西尼先天条件极不适于做演说家,他,肺活量小,有发音困难,而且口吃,但他靠着不知疲倦的训练,克服了这些先天的障碍!他,口含卵石讲话,以克服口吃,他,对着镜子练习,以去掉讲话时面部肌肉的扭曲,他,疾登山坡,以使嗓音响亮有力,他,在海边对着汹涌的波涛大声演讲,以适应听众喧嚣的环境,最后,他,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演说家之王”!),一个人格某些方面有缺陷的人,可以通过补偿行为,而不断得到改善。

由于有多种多样的行为,可以用来达到补偿的目标,这样,不同的人,用以补偿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每一个人,都发展了他所特有的补偿形式。

这,就是他自己的生活风格。

第十四章 置换机制(四)

第一节 升华

升华,是转移的一种常见方式。

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较为高级的、常人容易理解的、为环境社会所承认及肯定的对象上时,即被称作为升华。

例如,法国作家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曾经遭受失恋折磨,他写过这样的日记:“我明白,我能创作,我是自己的,一切属于我,包括我的那些锁链,我是我自己的各种痛苦的主人!”之后,他正是以此为座右铭,很快地从失恋中挣脱出来,立下了“不创作,勿宁死”的誓言,伏案十年,终于写出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蜚声世界文坛,“累累的创伤,便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即是升华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FranzPeterSchubert,1797?1828),一生饱受失恋痛苦,情感的压抑虽然让他感到窒息,但也激发了他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他,在十五年创作生活中,竟然创作了一千多部作品,“我越是在最深的痛苦中所写的作品,越是受世人赏识”,则是升华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青年歌德,在1772年夏天,完全被夏洛蒂?布夫迷住了,无论白天黑夜,他都看到她的幻影,但是,夏洛蒂早就与别人订婚,她的未婚夫还是歌德的朋友,当夏洛蒂的婚期逼近时,歌德只有一个选择:逃走,恰在此时,他听到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一位他所认识的朋友,外交官耶路撒冷,因为爱上朋友的妻子,向她表白爱情,却遭到拒绝而自杀了,这个消息,像闪电,照亮了歌德心中郁结已久的创作活动,“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他马上坐到书桌边,不拟提纲,不打草稿,就这样开始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像一个梦游者在梦中一样,离开了这个烦嚣的世俗的世界,他,用了一个月时间,写完了这部后来影响全世界几百年的凄婉、动人的不朽作品,当他写完这本小说时,他像生了一场大病似地清醒过来,他,这才摆脱了对于夏洛蒂的思念,摆脱了梦缠魂绕的情感,从巨大的精神压抑中解脱出来,这,无疑是升华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正如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6?)《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云:“昔西伯拘幽里,演《周易》;孔子厄陈、秦,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笔下的这些历史人物,大都是遭受了某种挫折以后,情感升华,因而,取得成就的。

那么,心理的升华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从升华的起源来看,真正幸福的人,决不会存在升华;

只有那种本能欲望得不到完全满足的不幸的人,才存在升华。

升华,不过是起源于心理的个体被抑制的生命冲动。

升华,是由被抑制的没有得到完全满足的生命冲动激动起来的。

得不到直接满足的生命冲动,乃是升华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

所有升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欲望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求得直接满足的手段,结果,心理的个体为避免由于生命冲动的活力被长久地抑制住而导致自身走向变态、自杀乃至心理失衡的道路,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在理性典范带领下将被抑制的生命冲动转移到更适宜的境界,一旦这种转移能为外界现实生活所允许、赞同,又能使被抑制的生命冲动获得适当满足时,这,就是焦虑的升华。

焦虑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了被抑制的生命冲动最初的、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目标,而转向它种性质上有区别的、社会上可以普遍为之接受的、较为高级的目标。

复杂理性总是通过借助升华,把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引入一条对社会有益的渠道,从而,有效地摆脱困境。

由于升华既能满足个体被抑制的生命冲动,又符合社会文明规范和要求,心理的个体原始的本能冲动在升华中找到了有效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因而,升华,对于心理的个体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每一个升华,都是被抑制的生命冲动的一个满足,一个对不予生命冲动满足的现实的矫正。

升华,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机制。

升华的方式,有种种。

如对上网的衷爱,以沉迷网上生活驱除寂寞,发泄情感;对事业的迷恋,以专注个人事业逃避烦闷,忘却烦恼;对宗教的狂热,借宗教远离苦难,寻求慰藉;恋爱,通过情感交流消除孤独,得到极致的愉悦;如此等等。

在所有这些方式中,对上网的衷爱,总是以伤害个人生活能力为代价,始终难以逃避现实生活沉重的负担,容易使生命失去原有的光辉;对事业的迷恋,又无法摆脱现实世界的巨大压力,往往使多姿多彩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而对宗教的狂热,则脱离现实,借宗教来作为逃避苦难和追求幸福的法宝,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精神麻醉”,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有恋爱,可以给人以生理上、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心理的个体可以因恋爱双方间情感上的交流及相互关怀,而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和疏离感,因此,恋爱,才是升华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或者说,恋爱,是一种比其它方式更好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升华依靠复杂理性借理性典范提升,把受到抑制的本能冲动加以缓和、分散,不失为个体用以解决焦虑、摆脱心理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如果心理的个体过分用它来作为心理防卫,也绝非是合适之举:一旦复杂理性借助理性典范的力量,亦不能在适当地控制焦虑中获得成功,则这种无由升华的本能冲动就可能以一种外部扭曲的形式,突围而出,寻求变相满足,从而,成为导致个体产生变态、自杀乃至心理失衡的根由。

第二节 堕落

堕落,是转移的一种方式。

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较为低级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象动物的、嗜欲的对象上时,即被称作为堕落。

例如,一个女孩子,虽经百般努力,但考试结果下来,成绩依旧不够理想,被父母严加训斥,郁闷难耐,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动辄借故托词,擅自夜不归宿,放荡不羁,与不正派的异性交游,结伙疯狂飙车,搞一些不健康的游戏,无谓消磨时光,即是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公务员,一门心事想要当官,到头来却事与愿违,因而,觉得生活烦闷无聊,意欲填补空虚,寻求点刺激,遂开始“搓麻”,起初,他手气不错,经常是出手便赢百十元,而且,总是赢多输少,令他尝到了赌博的“甜头”,便自我膨胀起来,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既来得快又便当的发财门道,赌兴更浓,他,有空就“搓”,一注接着一注,一局接着一局,整日泡在牌桌上,一“搓”,就是通宵达旦,“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赌博,能使最有钱的人都绷紧全身的每一根神经,这,就是赌博的奇妙和诱人之处”——赌博,已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上瘾,并且,越走越远,慢慢地,他,瘾头越来越大,无论是睡着、醒着、坐着、站着,想的就是“搓”、“搓”、“搓”,他,有钱“搓”,输了,借钱也照样“搓”,几天不“搓”,便觉手痒,但好赌运只是昙花一现,渐渐地,他感到牌运开始背叛他,他,开始输钱了,连连失手,并且,经常是输得干干净净,输得一败涂地,输得浑身剩不下一个子儿,输得连眼睛都发红,现在,他才明白,最初自己能赢钱,是那伙人故意放出诱饵,引他上钩,拉下水后再慢慢捞油,然而,赌徒的心态,往往是这样:输了,不服气,不甘心自己的钱流进别人的腰包,千方百计地想要赢回来,希望东山再起;赢了,不过瘾,想要赢得更多,妄想一夜之间自己就成为百万富翁,他,已经赌昏了头,总想赌赢,死不服输,于是,越陷越深,结果,他越赌越输,越输越赌,一次次地悔恨,一次次地戒赌,再一次次地破戒,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陷得更深,存款全取出来给了别人倒也不算,还变卖了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并欠下了一大笔赌债,别看那伙人平常在一起亲亲热热,称兄道弟,上门讨债,却是凶狠恶毒,他,就是把祖传的一幢50多平方米的小楼押出去,仍然不够还债,然而,即使到了这一步,他还死不甘心,发誓要捞回本钱,可没钱,又拿什么跟别人赌?俗话说,“十赌九烂”、“久赌成贼”,在无力偿还赌债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铤而走险,用生命和法律作最后一搏,则是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演艺人员,疯狂莫名地爱上了一位空姐,他原以为,他,肯定能赢得她的芳心,谁知,最后,却被她拒绝了,在那段时间里,他甚至想杀了她,——既然他得不到的女人,他也决不想让别的男人得到,在那段时间里,他真的什么都做不了,虽然,他接了好几部片子,但他的神智,却非常非常混乱:经常忘记台词,有时候,还会突然泪流满面,弄得导演经常向他发脾气,警告他,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就把他除名,他说,他失恋了,但那该死的导演则说,真对不起,我错看你了,我原来以为,像你这样的人,是从不会去爱一个女孩子的!但即使这样,又能怎么样呢?生活还在继续,生命还在延续,如果你忍受不了心灵的痛苦,那你就回家呆上一段时间吧,后边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上镜呢,咱国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你这个角色,只要不是白痴,谁都能演——你说,你行不行吧?他当时真他妈的气疯了,同时,也觉得,这世界的确是太冷酷,活得真累!但他只能硬着头皮说他行,因为,他就靠它生存啊,虽然,他在外有了点小名气,但他的片酬并不是太高,而且,他的开支又比较大,所以,他手头上并没有多少积蓄,演艺圈的竞争又这么激烈,所以,他不能放弃已经到手的片约,他只能咬着牙往前走,那些日子,他人瘦得很厉害,吃不好,也睡不好,每天到了下午,就头痛得厉害,在这种情况下,他晚上就约了朋友到夜总会去疯狂:喝酒、跳舞、打架,反正就想发泄自己的苦闷,一直闹到筋疲力尽,才回家睡觉,而且,从那时起,他还沾染上了一个嫖娼的坏毛病,他经常把夜总会的三陪带回房间,和她们发生性关系,然后,给了钱半夜打发她们回去,——他想做那种事,只是因为他想找一个渲泄愤怒和紧张情绪的出口,而女人的肉体,则是最好的工具,他在和妓女做完那种事后,就觉得他的压力真的是减轻了,心里也不那么紧张了,而且,睡眠也得到了改善,这,就使他尝到了甜头,以后,每隔三两天,他就带一个回来,但这种情况,很快就让他的财政系统发生了混乱,——他的储蓄所剩不多了,所以,他有一段时间,就克制了自己的欲望,——正所谓:人不风流只为贫!可时间一长,他又实在是受不了,因为,他发现,它,已经让他上瘾了,——长久不做那种事,他的压力似乎就大了起来,恶劣的情绪也无处渲泄,无疑是堕落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看看这样一则媒体消息:1986年以来,警方在南方沿海多次破获一些滥交案件,案发地通常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间或几间大房子里,灯光幽暗,杂乱地摆着些肮脏的床铺,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雾,充斥着萎靡的音乐,一群长发异服的男女横七竖八地歪倒在床上,用锡箔纸烫吸“白粉”,用注射器注射毒品,他们对面——房屋中央,则有位妖艳的女人蛇一般扭着舞蹈……,扭着扭着,裙衫脱下,裤衩褪下,全身光光,于是,响起了一阵狂叫,狂叫中,女人勾动手指,也就在这指头勾动之间,有男人上前将她抱住,一系列色情动作,扳倒,众目睽睽之下性交……,而这时,周围的男女也纷纷扯掉衣服,同一个屋顶下演出群交的疯狂……,警方最初以为,这,只是些流氓,也不排斥些许是独立的流氓团伙,但当共案累积到一定厚度,警方发现,他们竟然是些邪教(按:邪教,乃为泊来物,最先起于二战后的欧洲,它,源起的背景为二战引起的幻灭颓废,它的主要教义为男女集团疯狂,有资料介绍,邪教的受洗仪式即两列赤裸的男女互摸生殖器,而邪教的活动则是男女之间的性放荡)信徒!惊愕,是可想而知的,但这,其实也并非奇闻,当灵魂在蠢蠢地寻求依托、逃避现实时,其走向可能是善,亦可能是恶!为什么有人迷信邪教?且看一份案卷笔录所记下的一个邪教信徒的自白:“这几年,先是感到干什么都没有意思,再是感到一切都虚幻,于是,有人说,我可以让你感到实在,这时想也不想就入教了”,邪教信徒企图用疯狂的感官刺激来感受生之实在,同样亦为堕落行为的一个例子;

据说,有位女生,在听别人讲笑话时笑得捧腹、前伏后仰,忽然,裤子纽扣悄然脱落,长裤下掉,露出三角内裤,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女生羞得满脸通红,以后,她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回忆一下:“裤子的纽扣我已检查过了,纽扣的线很牢,纽扣也扣上了”,想想不放心,再将裤子脱掉,重新检查一遍,再将裤子穿好以后,又重新回忆一遍,再将裤子脱下来检查,如此不断回忆,反复检查,以致穿一条裤子总得花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其实也是堕落行为的一种;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时,我们实在是难以区分,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一个心性清明的人的自然灵性的本真,还是一个满是机心的人的戴着面具的面孔?类似这样的堕落行为的例子,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一个在街坊邻居眼里几近完美无缺的少年,竟是个连续作案多起、奸淫幼女令人发指的蒙面犯;而一个出身富裕人家、出手慷慨大方的少女,竟是个习于作弄他人、行踪诡秘、令人头痛的惯偷;一个文质彬彬、老实巴交、在生活中常与电脑为伍、从不被别人注意的白面书生“网络化身”竟是一个对女人充满仇恨的性变态小说作家;而一个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也是一向乖巧的女孩经常向网上发送的讯息竟是:“有谁想和放荡的女孩谈话吗?”、“放荡的女性寻找性感的男性”,听到这样的消息总不免心中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会呢?”,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感受;

只要留心关注一下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即可发现,时下,有一种新潮的“贺卡”,正悄然在青少年学生中流行,——许多人都以为贺卡总给人以温馨快乐之感,殊不知这种“贺卡”却让人心惊肉跳、毛骨悚然!——所谓的贺词都是些什么“阴阳两界大会串!寒风冷月索命时!”、“有胆量打开吗?恐怖啊!不怕死的就来吧!”,当你壮胆打开“贺卡”,不是阴森森的城堡,就是猛然跳出个滴血的“骷髅头”,甚至,还发出尖厉的鬼叫,问起青少年青睐此种“贺卡”的原因,他们回答得倒挺干脆:“好玩呗!”、“送礼物就要送最奇特的,这样才够幽默、刺激!”,青少年学生藉送吓人“贺卡”来放松自己寻求刺激,本质上仍属于堕落行为;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是曹操(155?220)的名诗。

古今中外,试图以酒来消愁解忧,引起堕落行为发生的,可谓比比皆是;

那种利用诱导兴奋的药物,如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致幻剂、麻醉剂和兴奋刺激剂,等等,人为制造愉快的、强迫解除焦虑的兴奋状态,以暂时忘却失意的痛苦与烦恼,从中获得具有某种晕眩效果的瞬间极度快感的做法,其实都是堕落行为的突出表现;

而梦想通过自焚,藉此摆脱困扰,进入所谓的“天国”,更是堕落行为的典型。

心理的堕落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也就是焦虑。

生命冲动,是人的最为原始的本能冲动,它的目的,就是寻求快乐,它,总是指向一定的欲望的满足。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欲望常常受各方面的压抑而得不到实现,便退行到心理结构的潜意识底层,因而,产生焦虑、痛苦。

这种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是不会自行消失的。

于是,心理的个体便采取各种补救的方法,以解脱痛苦、寻求快乐,从而,产生焦虑的转移。

当这种转移为外界现实生活所不容许,具有多种不道德的、易于动情的、令人生厌的因素时,这,就是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堕落。

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的精力被堕落了,就是说,它舍却了焦虑最初的、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目标,而转向它种不足称道的、较为低级的目标。

其作用是,通过引导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走另外一条路,避免生命冲动的潜力遭受过度抑制,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使本能欲望有所归宿,获得适当满足。

由于在堕落行为中,复杂理性总是在理性典范带领下,为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而采用一种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迫使心理的个体去干那些个体过去通常不容许自己去干的事情,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通过加在一个性质上有区别的、较为低级的生命冲动上得到严重歪曲的表现,因而,堕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替代和破坏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由此可见,虽然堕落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缓解焦虑,避免个体因心理紧张过度而呈现病理的焦躁反应,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心理症的倾向:如果心理的个体求得生命冲动直接满足的努力遭受阻遏,只能通过堕落的方式耗散被围困在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而个体始终不能克服,那么,这种堕落就可能“固着”,成为心理的个体的某种成瘾性的需要,从而,隐伏着以后发生某种精神病症的危险因素。

象强迫症患者,一再身不由己地重复出现某种怪异行为,明明已把煤气炉或者房门关好了,自己却还不放心,要多次检查;用洗衣粉洗过手后,总担心自己手上还有洗衣粉,无缘无故要频繁洗手;老是喜欢用手摘捏衣服上的线头,没完没了,自己却浑不在意;反复产生观看烈火燃烧的强烈愿望,因而,屡次放火,无法自控;象躁郁症患者,尽管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但却被不得不做的义务感所迫使,因而,表现得异常焦躁;象战争神经症患者,尽管在前线负伤到后方野战医院接受治疗已经治愈,却由于返回前线的日期逼进而导致行走困难,即是因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得不到正常表现,由于堕落而引起的心理机能的严重扰乱。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心理的个体经常使用酒或其它诱导兴奋的药物来引发堕落的发生,还可能产生某种副作用。

例如,酒,虽“能乱性”,“增加性欲望”,但却常常“令人欲振乏力”,“减损性演出的能力”;

又如,迷幻药(被人称为爱情灵药),尽管可加强人的触摸感觉,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接触别人身体的迫切愿望,但也容易使人干渴无比,让人狂躁难眠,通夜叫嚷;

再如,海洛因,在给人以飘飘欲仙的“天堂的快感”的同时,却又让人难以摆脱依赖,致人身体严重衰败;

恰似众所周知的,毒品,对人的诱惑,实际上,只有一条,那就是,“可以使人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能消除烦恼”。

——这话,其实是毒贩子的宣传用语。

但,他故意不接着说下去,那就是,“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也是极为短暂的,但却能带给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对它的强烈依赖,造成精神上的崩溃和人格上的毁损,进而,丧失人伦,导致犯罪,导致个人和家庭的毁灭,导致社会的沉沦。”

更有甚者,曾几何时,毒品,还与令人谈之色变的“爱滋病”连在一起:凡吸毒者,早期都有性欲亢进的表现,目前在一些地方,80%的吸毒者都是青少年,属性机能旺盛时期,因此,多数吸毒者都有淫乱行为,强烈频繁而混乱的性行为无疑加速了爱滋病的性传播,随着吸毒次数增多,毒瘾逐渐加大,常常要使用静脉注射才能过瘾,此期虽然性功能低下,不淫乱,但变态的人格促使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一旦毒瘾发作,他们往往忙不迭地用井水、河水,甚至阴沟里的水来稀释毒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用一具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有时没有注射器,便用一个针头,接上一段皮管或塑料管用嘴吹,这样一来,吸毒者把爱滋病传播的两个重要途径都集中到一起,更增加了爱滋病交叉感染的机会,从而为“爱滋病”和其它疾病病菌倾入体内敞开了大门。

常言道:以物害人者,自己是不用此物的。

真正的毒贩子,自己是不吸毒的!

有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在痞子中流传,那就是:“有仇不用报,把他拉上道。”

类似的,还有另一种说法,“如果想害人一家,教他们的子女吸毒,则什么仇都报了。”

这番话,乍一听起来刺耳,但细想起来,倒还果真是那么回事。

试想,如果一个人,用刀去杀人,倒不一定能杀得死对方,而且,他会发觉,会反抗;但,如果用毒品杀人,那就简单得多,保证他死得干净利落,绝无生机,而且,他还是心甘情愿地延颈就戮,死得俨俨然,陶陶然。

如果说,这世界上真有一种人的毅力也无法抵抗的东西,那么,这,便是毒品。

据称,“白粉”连续吸食三次,即可上瘾。

多数吸食者,是抱着浅尝辄止的心态,去体验吞云吐雾的滋味,但几次吸食下来,想放弃,已经来不及了。

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只要一个人吸了毒,就总是“想”吸;

一“想”,就抑制不住;

一旦瘾发,便如“万蚁啮骨”、“万针刺心”、“万蛆吮血”、“万蛊断筋”、“万刃裂肤”,骨头发痒,头皮发麻;

再忍忍,便口吐白沫,浑身发抖,有如进地狱一般;

吸毒者起初吸毒,是为了寻求愉快的感觉;

到后来吸毒,却是为逃避不愉快的感觉;

但越吸,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便越敏感;

于是,越想依靠毒品来麻醉自己;

这样,就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越陷越深;

最后,吸毒者除了毒品,几乎不吃任何东西,一般只吃一点流食,或者喝水,而且,见不得冷水,一见,便浑身发抖。

因此,极度虚弱,骨瘦如柴,是几乎所有吸毒者的特征。

第三节 性

性,是转移的一种常见方式。

当某种焦虑被转移到肉体性欲的动欲区,以一种乐欲化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时,即被称作性。

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乳幼儿抚摸玩弄自己身体这样一种自体爱的行为,即是性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正如许多男生、女生所发现的那样,每当陷入困境、挫折、焦虑不安、紧张或者失眠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淫,则是性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据说,罪犯在逃亡过程中,由于精神常处于极端紧绷的状态,容易出现超乎常理的“嫖妓”行为,无疑是性行为的又一个突出例子;

还有,吸烟,根据某项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是老烟枪,在极端紧张之时并不吸烟;吸烟时由于某种原因而陷入紧张状态之际,不是一下掐灭烟头,就是让香烟在那儿一直熏着,换句话说,想借嘴唇刺激来消愁解闷,排除精神负担的倾向,在紧张之时尚未形成,只有在脱离紧张状态之际,个体才会有用力拼命吸烟的举止,以解除紧张,获得快感的满足,这,其实也是性行为的一种;

随着E时代的到来,网络科技所带来的网络性行为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性爱如迷药,惹人上勾,不管政府部门或社会文化再怎么否认,网络都已逐渐成为媒体虚拟或直接性行为的最大场所,特别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族群,网络性活动更是具有无可抗拒的诱惑力,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女性、男性的同性恋者最容易沉迷在网络性行为上,因为他们在传统的社会中都受到一定的伦理约束与礼教监视,但是,在网络中,这层顾虑完全不见,他们可以与相隔千山万水的爱人一“键”钟情,通过光纤传输彼此的相思、心跳,“芯芯相印”,事实上,网络性行为泛滥已经是个老问题,早在1999年,有人就已经做过大型的研究,根据9000份有效问卷,90%的网络使用者每周花费不到10小时的时间,在浏览色情网站或者从事其它网络性行为,这项研究的说法是将事实的另一面隐藏起来,也就是说,只要有1%的受访者,每周花费11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瘾在网络性行为,不知如何自拔,那么他所代表的隐藏性人口,将会有多么广大!更为糟糕的状况是,当社会大众开始认为网络性行为是一件普通不足为奇的社会行为后,将会影响更多的族群,譬如学生,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无处发泄,当他们沉迷在网络性行为中,更不容易保护自己,而那些寂寞无聊的上班族,也渐渐以网络虚拟性爱来打发自己的时间,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出轨的广告亦迎面而来,——“你也尝试过网络上放纵的滋味吗?利用文字上的诱惑和想象力进入对方的身体,将欲望发泄在电脑上?或是约出去见面后,一时天雷勾动地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发生了一夜情(按:舶来品一夜情,通常发生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同样一个夜晚,同在一张床上,这个夜晚男人称为“一夜性”,女人说是“一夜情”,短暂的亲密接触,无须了解,也无须责任,在度过一夜浪漫激情后,就此同陌生人般,重回各自的领域,继续做一个好人)?”也许生活有时淡如一杯白开水,而一夜情就像是沉闷的现实生活中一道偶然的闪电,网络色情的泛滥与现实情感生活的挫折,恰似疾风骤雨般,推动“一夜情”这股“潮流”朝着“激流暗涌”的态势“蓬勃发展”,一夜情这一名词已不再陌生,更是性行为的典型例子;

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性,不仅能给个体提供一种与生俱来的、可以让个体自由消遣的发泄管道,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简单、自然、单纯而令人十分喜欢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有人,以性来享受爱与快乐;

有人,以性来净化自身灵魂;

有人,藉性来引人向善、软化恶行;

性,经常是个体用以实现自身完满的最重要的因素的体现。

与此同时,性,有时也是一种不易对付的力量的显现。

性,一旦与不断滋生的无目的、无责任感混杂在一起,而任意泛滥,则将可能变得难以控制。

事实,确实如此。

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惜践踏一切社会规范;

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惜抛弃一切已有的名誉和地位;

为了性的满足,个体可以不顾一切以身殉情;

性,究竟是提升,抑或是堕落?

性,究竟是神圣的神秘,抑或是肮脏的罪?

对于性,如果人们过度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很可能越来越容易步入迷失,越来越难以辨别是非,越来越无法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对的,什么却又是错的。

恣意发泄的结果,只能是引发道德的混淆。

心理的性的过程之所以发生,与潜意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性,是以潜意识为其心理动力和原因的。

性,和其它置换机制一样,都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焦虑的满足。

性,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直接满足的生命冲动,即焦虑,寻求变相发泄而引起的结果。

附着于性欲倾向之中的焦虑的乐欲化,正是性的本质所在。

所有性的生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而复杂理性却缺乏求得直接满足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于性,借用性来达到满足受到抑制的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要求的目的。

这,就是性的机制。

第十五章 置换机制(五)

第一节 白日梦

白日梦,是转移的一种方式。

所谓白日梦,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非现实的虚幻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男孩子,觉得处处受大人限制,因而沉浸在“孙悟空”式的幻想中,认为自己如果有七十二变的能耐,那就好了,即是白日梦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女孩子,在现实中倍受欺凌,于是想象自己有一天会碰到一位英俊的白马王子,助自己脱离苦境带来幸福,则是白日梦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大学生,在读过一本言情小说后,被那书中的情爱故事所引惹,因而,因情生幻,幻想在一间荒凉的小木屋里,烧着温暖的火炉,自己与想象中的情人如胶似漆相互依偎在一起,用目光频频传递爱慕之情,无疑是白日梦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据说,女囚犯在监狱里最陶醉的事情,就是回忆男人:她曾经爱过的现在不爱的男人,她不爱的现在想起来有点可惜的男人,当然,还有她永生永世相亲相爱的男人,这,当然亦属白日梦行为的一种;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男人存在这样一种嗜好:他,喜欢在公众场所偷窥那些形象姣美的女孩子的身体,透过她的身体的敏感部位,想象她袒胸露体时风情万种的样子,想象抚摸她的小臀部尖挺的滋味,想象把她的小乳房握在手里“把玩”,就像一首诗所说的,如同手握一只小鸟的感觉,想象与她上床交欢的情景,想象如何如何“摧残”或“蹂躏”她的肉体,这种明知可望而不可及但却又忍不住想入非非的所谓意淫行为,其本质也是一种白日梦行为;

有关白日梦行为,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艺术创作,就是白日梦行为。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他会做白日梦。

不同的是,一般的人,做了白日梦,就不再去管它,充其量,只是把它当作谈资,与别人聊上一聊;

而艺术家,则不同。

他,一旦有了白日梦,决不轻易放过,也不仅仅满足于谈一谈,而是要写在稿纸上,印成书,广为流传,让满世界的人,都来共享他的白日梦。

古代中国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李渔(1611?约1679),在《闲情偶记》一书中,即谈到艺术创作的妙处。

他说,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很苦的,所谓“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

怎么办?

搞艺术创作。

在艺术创作之中,你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你能实现你的一切愿望。

你想做官,顷刻之间,你就可居庙堂之高,尽尝荣华富贵;

你想要做人间才子,转瞬之间,你就是李白(701?762)、杜甫(712?770);

你想娶绝代佳人,王昭君和西施会争着爱你;

你想成仙成佛,西天和蓬岛就在你的砚池笔架之前;

……

网络情缘,有时也是一种白日梦。

网络情缘的发展模式,一般是网上相识、堕落情网、人约黄昏、两情相悦抑或是分道扬镳。

经常有满脸麻子体重达八九十公斤的莽汉把自己打扮成身材窈窕千娇百媚的狐狸精,在聊天室里勾引纯情少男,直到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男孩堕入情网E网情深要死要活以自杀相威胁强烈要求与狐狸精人约黄昏后时,莽汉的麻子才在视窗里显露出来,那边泪飞如雨地狂唱“为什么受骗的总是我”,这边每一颗麻子都笑得浑身颤抖。

网络时代,到处是美丽的陷阱。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乃是网络情缘不能承受之尴尬。

人生已多梦幻,网事如烟;

在现实中难于实现的需求和愿望,放到想象或空想的境界中去实现,这,就是白日梦行为的典型。

白日梦,是怎么来的?

白日梦,到底是什么?

从白日梦的起源来看,白日梦不过是一种幻想。

这种幻想,是由受到抑制的没有得到直接满足的欲望激动起来的。

这种欲望,根源于生命冲动。

所有白日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欲望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直接满足这些欲望的手段,结果,为维持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实现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复杂理性只好在理性典范带领下返求于内,求助幻想,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动因为起点,脱离现实,转移他的生命冲动,构成幻念生活的欲望,藉着一个理性典范精心营建的、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真实性的幻想世界,在幻念中去求安慰。

这,就是白日梦的机制。

由于在白日梦的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脱离真实性的虚幻的形式,突围而出,由此可见,白日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替代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行为表现。

因而,尽管白日梦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暂时解脱焦虑,缓解冲突,并且,因白日梦的幻想是理性典范根据潜意识的愿望和现实环境有意勾勒出的未来世界,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故可能增加个体思索想象的能力,然而,心理的个体得自幻念的满足,却只能是非常有限。

如果白日梦者不能经常地把幻想中的欲望满足最终转变为现实中的欲望满足,那么,这种幻想的蔓延与极度发展只能是给患某种神经官能症或者精神病症提供了条件:幻想,也是下一步心灵痛苦的前阶,这种症候,表示白日梦者有病。

所谓歇斯底里症,即是一种由于有愿未遂而引起的幻想性的精神病。

这种病症的症候,就是在严厉的性禁忌之下,无由升华的性本能不可遏止地以一种极其扭曲的形式,突围而出,在幻想中求得快乐满足。

据说,从罗马帝国到中古世纪,欧洲大陆盛行一种歇斯底里性的痉挛,出现这种症候的多是女性,突然全身抽搐,有时候则身躯变得僵硬,平躺着,腹部弓起,私处突出,如性交的动作。

一般人认为,这,是恶魔附身所致。

十六世纪的德国医师威尔(Weier)则指出,它,源自性的压抑(抑制)。

当时,Cologne地方的女修道院突然爆发这种“流行病”,威尔医师观察修女发作的情形,发现她们紧闭双眼,仰躺着,腹部弓起,不停抽搐,发作过后,她们“张开眼睛,脸上露出羞耻与痛苦的明显表情”,仔细追查这种“流行病”的来源,原来,不久前,修道院附近的一些少年,在夜里潜入修道院,和他们认识的修女幽会,后来,东窗事发,修道院严禁这种丑行继续下去,不久,住在修道院内的一位修女开始有了“爱人每晚来找她”的幻觉,而爆发了身体抽搐的症状,“保护”她的修女们看到她的发作,都“受惊了”,跟着发作同样的症状。

这种“流行病”,就是一种因过度性抑制而引发的“集体歇斯底里症”。

第二节 变态

变态,是转移的一种方式。

所谓变态,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超乎常态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一位男生,他,出生在农村,家乡里,嫂子与小叔没大小,也没正经,按他自己的评价:黄河岸的村子,说落后也落后,说开放也真开放,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嫂子、姐姐们老爱拿他开心,一招惹她们就动手:“你淘,你淘,看我不把你的小牛(生殖器)给弄下来才怪!”捉住了,真的就摸它、动它,甚至拿嘴含了亲它、咬它,那时候他还小,只觉得痒痒地,怪舒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他渐渐长大了,就常常回想童年的甜蜜,就觉得把它拿出来,让哪个女的动动,瞧瞧,成了内心一个不可遏止的欲望,上大学了,当城市里的细嫩皮肤、花花裙子一再地刺激他的时候,他没有别的念头,仍然只想把它拿出来,拿给那些个个漂亮美丽的城市姑娘、女大学生们看看,尽管那阵劲头情绪过去,他也觉得念头荒唐汗颜,可有一个自我安慰是,自己压根儿没想过耍流氓,压根儿没想过犯罪,不要说自己没那个胆子,自己想都没那么想过,他只是想把它给别人——别的女性看看!也许正如人们所调侃的,大学的生活好寂寞,不在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第一学期的一个周末,同学们去看电影,参加舞会,他经济困难不常看电影,也缺少音乐细胞不会跳舞,一个人呆在宿舍里,突然觉得憋得怪难受,于是,他便抱了书本上教室,想把心思移过来,只见,教室里很安静,竟然只有一个素雅打扮的女同学,在埋头做着功课,一阵风儿飘来,他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是那么的熟悉,不知怎么了,他,突然觉得脖颈里窜上一股血,令他浑身都发烫,他站在讲台旁边,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手却自个儿把裤子的前扣解开了,把自己的生殖器露了出来,直到那位女同学抬头看见了,嘴里骂了一声“下流”,劈劈叭叭地收拾书,他才猛然惊醒,转身从教室里跑了出去,即是变态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女学生,看电影,她看见那个西方女人正在情人跟前脱裤子,镜头是删过的,但那个意思她看的很明白,于是,她晚上睡觉开始做梦,梦见自己当作同学的面,把裤子脱下来了,一梦再梦,就分不清到底是醒着还是做梦,一次,在教室里,只有几位男同学在默默地温习功课,一只不知名的飞虫在她耳旁嗡了几声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去了另一个世界,冥冥之中也把她和同学一道带向那个世界,那个轻灵飘渺的世界,她跟着他们一起飘呀,飘呀,眼看就要落在他们后头,我为什么就飞不快?是不是因为我裹着沉重的盔甲?我为什么不能把盔甲放下?她,突然浑身上下一阵躁动,好象腾云驾雾,竟当真把裤子脱了下来,就这样呆呆地站在教室里,一动都不动,待几位男同学吓跑后,她也惊醒了,大哭着跑回宿舍,躺了两天没醒来,则是变态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有一美丽少女被人强奸时产生了强烈的快感,于是每天夜里独身去那黑暗处,等待男人的强奸,后多次遭人轮奸,多次流产,但她却乐此不疲!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该女结婚以后,竟让丈夫蒙着她的眼与其性交,但,这,还是满足不了她的欲望,最后,她又重新走进了黑夜,无疑是变态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据说,曾经有一个奶妈,因遭雇主强奸,拿定主意在他儿子身上报仇,因而,她只当啥事也没有,照常奶孩子,可就是每天黑下都不给孩子奶足,让他老含着奶头睡觉,离不了她的身,白天在奶他的时候,又摸他,又骚他痒痒,又拍他的屁股,弄得他乖乖的不吱声,晕晕乎乎的,象是过啥瘾似的,开始吃奶这么干,后来,他不吃奶的时候,也要赖在她身上,要她捂着他、骚他、摸他,挨上她的身,就象化成了泥一样,她心里有数,她的招法灵上了!直到这孩子长到十八岁,要出门住学,她才真正离开他家,远走他乡,后来,正如她所预期的那样,老家有人来看他,说这孩子,怪性子,任啥闺女他都瞧不上眼,任他娘他老子好说歹说,就是不娶媳妇,专找男孩子一炕上鬼混,结果,把他父亲活活气死,其实也是变态行为的一种;

有战时的轰炸机驾驶员承认,在轰炸敌方城市时,竟会达到性高潮,这,当然亦属变态行为;

那种冒着被抓捕的危险,躲在阴暗的角落,见异性经过即突然闪出,向对方抖露勃起的生殖器或者同时伴随手淫,以引起异性的惊恐反应,来求得性满足,以及那种模仿异性的装扮,躲在隐蔽的地点,通过缢吊缺氧、控制窒息程度的方法,来达到性高潮(按:据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训练课堂上曾播放过这样的一个录像带,录像带的内容是关于一件自体性行为致死的案件,这个案件的案情是,一个男子为了获得性刺激,就把自己进行自我窒息的动作拍摄成录像带,但是,他滑倒了,结果意外地将自己吊死),还有那种仅仅因为小孩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即罚小孩吃苍蝇,强迫学生互打耳光,往学生脸上刺字,以及那种诸如混杂在人群中,掏出生殖器凑到素不相识的异性背后,通过摩擦将精液射出,引起快感的举动及其在人群中剪割异性的裙子、发辫,用下身挨触、紧贴前面异性的臀部(或背手时的手心),对洗澡归来的异性施加猥亵,用庸俗下流的电话滋意骚扰异性,偷窥异性鞭打的情景,以及强迫性的痴迷网络色情的做法,无一不是变态行为的突出表现。

心理的变态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潜意识,最根本的,是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本能。

常态的生命冲动满足的受阻,乃是引起变态的原因。

变态,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的满足的替代物。

所有变态,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直接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常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结果,复杂理性为实现个体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以一种非同寻常的变相发泄的特殊方式,在现实中求安慰。

这,就是变态的机制。

由于在变态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不能按常态进行到底,而只能以一种奇特怪异的扭曲方式突围而出,在不符合社会道德与习惯要求的非自然的行为中,求得有限的满足,由此可见,变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扰乱甚至歪曲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因而,尽管变态确实有利于心理的个体缓解焦虑,排遣紧张,并且,能够满足个体某种精神上的需要,但个体得自变态的满足,却只能是非常有限:如果复杂理性总是把变态当作生命冲动的变相满足而心理的个体始终不能克服,则倒错的状态便将因变态的蔓延与极度发展而引起,结果,致使个体难以从常态的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只能从变态刺激中,得到最后满足。

变态的方式,有种种。

例如,暴露癖,以在异性面前暴露其性器官得到快感;窥淫癖,以窥视异性的裸体或他人的性行为寻求慰藉;恋物癖,以异性所用的衣物为满足性欲的对象;性的施虐/被虐,以肉体、精神折磨、伤害、羞辱、惩罚来获得性的愉快;兽交,以和狗、牛、鸡或其它家畜性交消除紧张;痴幼狂,以未成熟的幼童为性行为的对象消除寂寞;乱伦,以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发生性关系摆脱困扰;自虐,以鞭打、折磨自身肉体排遣孤寂;异性装扮癖,以穿着异性服饰获得愉悦;等等。

在所有这些方式中,最突出的、更值得深入讨论的一种方式,就是性的施虐/被虐。

性的施虐/被虐是某些性的施虐/被虐狂喜爱的,但却有一定危险性的性变态方式。

性的施虐/被虐,常常是一体的两面。

无论是通过强加给他人以痛苦,借伤害、折磨、支配他人来产生性快感的性的施虐,还是借本人遭受痛苦、羞辱、惩罚来获得性快感的性的被虐,都是把引起痛苦的虐待活动,当作变相的生命冲动的满足。

在性的施虐/被虐中,性的施虐/被虐狂总是善于通过施加痛苦或接受痛苦,来激发自身性神经的兴奋,并从中体验到一种罕有的性快感。

例如,专横的性的施虐狂在强奸犯罪中,常常以戏弄的形式,激惹妇女,使之奋起反抗,然后,对其施予性虐待,性的施虐狂的手段往往很残暴,以至被害者不得不为逃命而奋起反抗,而性的施虐狂却把被害者的反抗,作为性兴奋的表现;

又如,在成功的伴侣式性虐待过程中,当性的施虐狂把燃烧着的蜡烛油滴在被捆绑起来的性的被虐狂的乳头上或生殖器上时,常常需要有很好的直觉,他必须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当继续,无论对方在怎样哭喊、哀求;什么情况下应当停止,一旦看到对方快要忍受不了时,就把蜡烛移开,直到蜡油冷却,于是,施虐和受苦都变成了一种真正的狂喜和满足;

再如,对“棒子的滋味”上瘾,需要靠痛快的鞭打来激活自身体内的血液的性的被虐狂在“被虐妓馆”嫖妓时,常常藉专门为妓院老板或独立营业的妓女而写的“鞭打手册”来预先向接客妓女指定他所需要的是哪种“惩罚”,然后,由妓女迎合其口味,肉体的痛苦不仅不会抑制其性反应的神经,反而能够刺激他们(愤怒,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据说,在十九世纪,伦敦最有名的“被虐妓馆”,当推柏克莱夫人经营的香巢。

她认为,妓女的手腕跟她所用的道具一样重要,她将带刺的长鞭浸在水里,使它们柔软生苔,使用起来更具刺激效果。

但她最大的发明,则是一种叫“柏克莱之马”的道具。

那是一个设有特别支架的衬垫的梯子,嫖客被捆绑在梯子上,他的脸从一个框框里露出来,生殖器则从另一个框框里露出来,一位妓女站在他身后,用鞭子抽打他的背部及臀部,另一位妓女则站在他的前面,抚玩他的生殖器。

“柏克莱之马”使柏克莱夫人在八年时间,净赚了一万英镑,在当时,这是一笔相当大的款项,由此,可知它受欢迎的程度。

由于性的施虐/被虐历来都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败德的、堕落的性刺激,因而,性的施虐/被虐总是表现得相当隐秘。

然而,尽管如此,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汗牛充栋的爱情小说中,有性的施虐/被虐意味的小说,却绝非少见。

这些小说,均极度感官化,大部分涉及对无辜少女的肉体与精神折磨,而在最后一章,则往往以美德获得最后胜利及恶人受惩等“警世”格言来收场。

虽然,绝大多数的作者,都是为了钱而写作,但它们的畅销,正表示读者亦有此种品味。

事实上,无法自己从肉体折磨中获得快感的人,似乎总是特别喜欢这种“苦中带甜的”施虐/被虐的幻想。

此类书刊,翘楚当推法国的沙德(Marquis deSade,1740?1814)以及奥地利的马叟克(Leopoldvon SacherMasoch,1836?1895)。

沙德这个人,在1777到1790年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监牢里度过的,罪名是给一些妓女服用过量的催情剂(俗称“西班牙苍蝇”的一种春药),而使她们陷入半中毒状态中,其它时间,则是躲在酒吧的阴暗角落里或疯人院度过。

他,具有别人所无的第一手资料与经验、文学风格、机智、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判断力等,这,使得他能写出描述各种性变态,特别是从肉体折磨中获得快感的小说,传神而逼真。

在沙德1791年出版的处女作“贾斯汀”(Justine)里,不幸的贾斯汀,象待宰的鸡一样被捆绑起来,贪婪的野蛮人在她身上嗅个不停;后来,她和一名外科医师逃了出来,但这位外科医师却想将她活体解剖,在逃出虎口后,她又落入恶狼手中,看似彬彬有礼的君子却是个杀人魔;最后,在由上苍所降的一阵雷电中,她满含泪水地离开人世。

有史以来,无辜而纯洁的少女从未在小说里受到象沙德所给予的那种彻底的迫害;

而马叟克,则是从1870年开始,大量出版以男人渴望女人折磨他们为主题的小说及短篇故事。

在马叟克最有名的小说“穿皮衣的爱神”里,冷艳、傲慢、着皮衣、皮靴、皮手套的女主角婉达(Wanda)说:“每个人都需要另外一个人来折磨他,有人养一只狗,我呢,有一个情人”,男主角西佛林(Severin)则说:“非常奇怪,我发现自己喜欢痛苦,什么也比不上一个标致女人的虐待更能煽起我的激情”,婉达在引诱西佛林坠入爱的陷阱后,将他吊起来,然后,手上拿着皮鞭,出现在他面前,皮衣、鞭打与高贵而如恶魔般的美女是马叟克小说中一再出现的主题,“美女自她的绿瞳中发出冰冷、贪婪而怪异的眼光,扫向她的俘虏,她走过房间,慢慢穿上一件系着红丝带的貂皮大衣,拿起一条短柄的皮鞭,准备惩罚她的禁脔,‘你渴望受罚,我就要鞭打你。’她的爱人双膝跪下,哀求说:‘请你鞭打我吧!’”。

它,为后世的被虐狂提供了所有基本的“行头”。

现在,我们所说的“施虐狂”(sadism)一词,即是冠以沙德之名,而“被虐狂”(masochism),则是以马叟克的名字来命名。

第三节 自杀

自杀,是转移的一种特殊方式。

所谓自杀,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有意剥夺个体自身生命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司马迁,这位我国汉朝时伟大的历史学家,因在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面前为兵败于匈奴的李陵(??公元前74)说话,而下狱受宫刑(即阉割),八年之后,在“报任少卿书”里提起这件惨痛往事时,仍说:“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戳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阉割后的心理打击和心理剧变后,他借发奋著书,逃逸到心灵隐蔽的避难所中,终于,留下不朽巨著《史记》,但当他全部完成《史记》后,生命冲动的本能再也无由升华了,于是,他,在自觉毫无生存意义的情形下,把手稿藏起来,就毅然决然地自杀了,即是自杀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这位美国世界级的“硬汉”作家,终生追求的是做一个强者,正如他笔下的一个个硬汉形象,“一个人并不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名言,出自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之口,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在作品中多次描写自杀,他认为,“生活中无论何事,都是无可救药的,死亡,是所有不幸的至高无上的解救方法”,他评价那个受伤的斗牛士,“如果死去,那就会维护他的尊严,也更幸福些,就是说,他还能主宰自己,还具有勇气死去,比经受身心屈辱的恐怖,要幸福得多”,他在一篇小传中则这样写道,“自杀,就像运动一样,是对紧张而又艰苦的写作生活的一种逃避”,在西班牙战争期间,他预示自己的命运,并对约里斯?伊文思说:“自杀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把枪对准太阳穴,而是将枪对准嘴”,他,因一生所富有的传奇式的经历,被世人称作20世纪最后一个英雄,——战争年代,医生一次从他身上取出270多块弹片,他忍下来了;在非洲,飞机两度失事,他用头撞开机舱的门,救出了随行人员,之后用杜松子酒洗了洗残破的头颅,照样打死了最大的狮子和最大的豹子;至于疾病,可以说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1961年春天,他的创作能力已完全丧失,他对一个朋友痛苦地说:“我整天都在这张该死的写字台前,在这里站一整天,我要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也许只写一句,也许更多一些,我自己也说不准,可是,我写不出来,一点儿也写不出来,你晓得,我不行啦”,“我不行啦”,这,对于毕生要做个强者的他来说,意味着生活已失去任何意义,是他绝对无法忍受的,1961年夏,他回美国就医,但仍疗效不大,精神上的矛盾和肉体上的疾病相互助长,使他痛苦万分,“一个人关心的是什么?身体健康;好好工作;与朋友同吃同喝;在床上享受人生,可我啥都占不上了”,7月2日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的枪口放在嘴里,两个扳机一齐扣动,终以开枪自杀,实践了自己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主题:“假如我不能按我的条件活着,那么,这种活着就不能忍受”,则是自杀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顾城(1956~1993),这位被誉为“诗之声可缭绕不绝”的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青年诗人,“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是一个王子/心是我的王国……”、“蓝海洋在四周微笑/欣赏着暴雨的舞蹈……”,他的诗作,于朦胧中幻化出追寻人生理想梦境的情感,曾引起广泛争论,1987年,顾城去了德国,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明斯特国际诗歌节;次年,应奥克兰大学聘请,顾城偕妻子谢烨去了新西兰,这个只有小学程度的名诗人,此后便在奥克兰大学任教,成了一名大学研究员,顾城当初定居奥克兰,由于不喜欢这个新西兰最大、最繁华的港市,因而辞职隐居,选择了隔海的激流岛住下,——在此期间,他将曾任北京《诗刊》编辑的李英(顾城叫她英儿)接到新西兰,并在他家后面亲搭了一座木屋,让她居住,直到一年半后,她突然出走,荒岛的生活,似乎是他生命的最和谐状态,然而,此时,顾城与谢烨之间的情爱,已经在起着某种变化,——谢烨曾谈及与顾城这种“天才诗人”的共同生活,觉得有时很累,很痛苦:当他们在荒岛定居后,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坐在没电、缺水、潮湿的破屋里,妻子对丈夫直恨得禁不住咬牙切齿!不过,因为她欣赏顾城的横溢才华,而且也“喜欢浪漫”,她内心仍深爱着顾城,但现实生活使她常要为柴米油盐等琐碎事情发愁,在此种矛盾心态下,她与顾城禁不住藕断丝连;而顾城,则是一个依恋谢烨就像婴儿依恋母亲一样、没有她便活不成的“被宠坏了的孩子”,生了孩子之后,他甚至不能容忍她分心去照顾儿子,竟把儿子送给岛上居民照料,这个岛上唯一不说英语的人,竟只能以互相微笑与一口英语、一个汉字不说的儿子木耳交流!所有认识顾城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很宽容的“漂亮太太”!他忍着满心痛苦,同意与妻先办分居手续,暂住在新西兰居住的姐姐家中,一旦离异,将返大陆定居,1993年,顾城花费四五个月时间在德国完成了一部17万字的自传式记实小说《英儿》,小说开篇就是“你们是我的妻子,我爱着你们”,这部真实的情爱忏悔录,描绘了理想中的“女儿国”,叙述与他同名的主人公“顾城”与他的情人英儿及妻子雷米(按:即谢烨的化身,谢烨曾以雷米作笔名)在新西兰荒岛的生活、情欲冲突、和平共处和相亲相爱的历程,将一个时常有怪念头的现代离世者的极端心理和异常恋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书中主人公英儿和“顾城”十分相爱,后英儿与人私奔,这意外的打击使他几乎疯狂,于是,他决定自绝,——写作此书似乎使顾城走入英儿的阴影,他曾向记者承诺,他实在难以接受英儿出走的事实,精神几乎崩溃!这,在他的作品中亦有迹可寻:书到结尾,顾城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已说过,人,能承受的东西有限!还说,家是重要的,毁灭也从家开始!1993年10月8日下午,谢烨到顾城姐姐顾乡家看顾城,并带来丈夫的衣物和手稿,因而,顾城改变了当日学开车的计划,及至下午,顾城突然归来,脸色灰黄,满手鲜血,径往水池边洗手,并对顾乡说:“我把谢烨打了”,——实际上,这个从小就喜欢用斧头劈木头,觉得劈木头有一种特别快感的他,已用斧头砍死了结婚十年的妻子!!!因为他已闻说,那个谢烨在德国时曾经狂热追求她的陈姓华人男人,近日将到新西兰向谢烨求婚!既然妻子已有意再蹈英儿之路,他宁可与爱情同归于尽!!!随后,他脱口说道:“不要管我,我已非死不可”,言毕,便急忙往外走,顾乡大惊失色,追出门外,赫然看见他站在大树下,早已拴好套缳,顾城对姐姐大吼一声:“不要看着我”,话音刚落,双脚一蹬,已自缢在大树之上,将他的诗、情、梦、魂永远留在了新西兰的这座荒岛上,无疑是自杀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据说,有一个体饭店的老板,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俗话说得好:“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干人对他讲:吸毒,也是高消费的一种,你能干这个,说明你气派,比别人要强,于是,他就想,“好吃的也吃过了,好玩的也玩过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有卖的,只要能吃的,差不多都见识了,得,抽就抽点吧,也不枉来一世”,便吸了第一口,“开始,只感觉到味儿很苦,觉得这事儿说起来很神秘,其实,也不过如此,”接下来的体验,则是全新的,“和前次截然不同,不再感到酸和苦,而是异乎寻常的舒服,觉得自己比神仙还神仙,无边无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乐极逍遥”,——他自然不知道,这,是魔鬼的惯用把戏,它,总是先让你迷迷糊糊尝个甜头,陶醉在云里雾里,然后,再把你往地狱里赶,有道是: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很快地,他便入道了,隔三岔五地和那帮人泡在一起“仙游”,不知不觉地,他越吸越深了,他,没有节制,就一步步淌向深处,他起初吸,不过是味道稍重一些,到后来,就必须在锡箔纸上烧烤着,直接吸食,再后来,随着毒瘾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用针筒将海洛因通过静脉注入解瘾,一次吸毒后,一只大蚊子飞了来,叮在他裸露的手臂上,高翘起屁股,把游丝般的长喙深深地扎进他的毛细血管中,他,如今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麻将牌,——太无聊,“红嘴鸥(昆明人对暗娼的代称)”,——没意思,此时,他连驱赶蚊子的兴趣也没有了,眯起眼睛仔细地观看,只见,不一会儿,蚊子那半透明的身子开始变圆、变黑,接着,突然一个倒栽葱,死了,开始,他并没有多加细想,一只蚊子,死了就死了,但毒瘾过后,却着实吓了一跳,从没听说过有蚊子被撑死的,这,是他亲眼看见了,蚊子被自己的血毒死了,他,这才想到要戒毒,并在家人的陪同下,进了戒毒所,但他戒毒后,时间不长,忽又觉得生活太过沉闷、苍白、乏味、扁平,没有一点意思,遂又想起了海洛因,就好似人长大了,突然回过头去,想念起儿时非常要好的玩伴,他老是回忆起那种可以忘忧的境界,如蚕抽丝般绵绵不断,竟然鬼使神差,又去找那干毒友,毒友当着他的面,“追龙”(按: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打火机或酒精灯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毒烟,或是用另一张铝箔卷成纸筒追吸毒烟,这又称为吸烫烟,瘾君子称其为“走板”或“追龙”)起来,眼睛半睁半闭,在快感中神游,他知道,自己顶不住了,心想难耐,没办法,只好投降,他原打算就痛痛快快再吸“最后一次”,哪曾想,此刻,海洛因对他来说,已然超过生命,正所谓,“戒毒一年,一口还原”,他宁肯往后下地狱,也不愿直面断药后“野猫抓心”般的煎熬,“头可断,血可流,海洛因,不可丢”,他,先后五次戒毒,但却收效甚微,只要看见、闻见、听见、甚至提到毒品,都会导致复吸,虽说他颇有些钱,吃了好久,但是,海洛因可不怕你钱多,它能吸附多少钱,你没法计算,百万富翁它都能使他沦为乞丐,何况,他连五十万身家都算不上,又能顶多久,几年下来,不仅原来积蓄的几十万资产被吸食一空,他还变卖了家什、房子,多次戒毒失败后,他深知,自己余下的生命中,将只有堕落与痛苦,而那个恶魔,将如跗骨之蛆长久地寄生在他的生命和灵魂里,带给他无休无止却又无法抗拒的灾难,“从头开始,可头又在何处?”那一刻,他,终于“大彻大悟”了,既然自己的生命已无法摆脱这个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的恶魔,那么,他可以和它一起毁灭,眼见自己的生理要求越来越剧烈,越来越频繁,他,再也不堪忍受毒瘾折磨,而终于选择了自我了结的道路,独自冲向一辆疾驶的货车,同样是自杀行为的典型例子;

据来自媒体的报道,有一位中学女生,留下两页遗言后自杀,遗言写的哀惋伤感,文辞颇显才华,结果,被大量复印传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遗言中看,女孩偏偏是因学习不好倍受学校和家庭的歧视而走上了不归路,实在让人扼腕!女孩的文才还在其次,遗言中流露的对生之依恋及对死之无奈,更是深深震撼人心;

人类的自杀行为,可谓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确实当属见怪不怪,但现代人的自杀率,却日益呈现有攀升的趋势。

由于社会变迁,形成生活压力,使人适应困难,在许多开发国家中,自杀业已列入十大死因排行榜之内。

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排行顺序

1900 1940 1980

肺炎156

肺结核27

肠胃病3

心脏病411

脑血管病53

肾脏病64

意外死亡76(不含车祸) 4(含车祸)

恶性瘤(癌)822

衰老9

白喉10

糖尿病87

车祸9

早产10

循环系统疾病3

肺病5

肝硬化8

动脉硬化9

自杀10

图15—1 二十世纪美国人死亡十大原因排行榜

(采自Levy &Moskowitz,1982)

心理的自杀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潜意识。

自杀,是由被抑制的、没有得到满足的潜意识欲望驱迫引发的结果。

幸福的人,决不会自杀;

只有那些潜意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不幸的人,才会自杀。

得不到满足的潜意识欲望,乃是自杀强有力的内在驱动力。

所有自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欲望所迫促,他无法忍受不能得到这些满足,但他求得这些满足的手段却被现实无情地予以剥夺,结果,复杂理性为逃避精神面临崩溃的痛苦与不幸,实现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只好返求于内,求助理性典范,将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要求转向自身,以终结自身生命的方式解脱痛苦,求得生命冲动的最后满足。

这,就是自杀的机制。

由于在自杀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结束个体自身生命的极端扭曲的形式,突围而出,在自毁行为中,求得突发的快乐满足,由此可见,自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否定和破坏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实属心理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适应异常的机制。

作为一种众所周知的、盛行的精神现象,自杀,易发生在不稳定的青春期或倔强人格的中年期,易发生于失恋、经济崩溃及家庭不和的状况下。

初春和入秋的温暖季节自杀的多;

夜里比白天自杀的多;

鳏寡孤独者比结婚者自杀的多。

……

这类例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例如,年轻孩子因想要的东西家里不给买,被父母训斥,而还以颜色跳楼自杀;小学学童因忘带学习用具,被教师加罚抄写课文百遍,而感人生无趣投水自杀;初中学生引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未进入班级前三名而郁闷惶恐,在家服农药自杀;中学少女因同情朋友厄运,抗议校方对女学生限制太死,而集体跳河自杀;未成年人因害怕手淫被发现,弄得自己无地自容,而在树林上吊自杀;大学生因在联欢会上唱歌走调,受众人哄笑而无法忍受,而在校园喝硫酸自杀;青年男生因两性问题,对“不可理解的人生”深感苦恼,而自卑伤感以跳崖自杀;在校学生因散布色情软件,受到老师批评,而服安眠药自杀;债权人因讨不回债,而情绪不能稳定,到债务人门口切腹自杀;牙痛病人因难忍接连数日的牙痛之苦,拒绝就医,而在家中割脉自杀;中年人因失业潦倒,心力焦瘁,而全身浇上汽油自杀;男人因轻信经纪人,造成股票损失,而想不通以枪弹自杀;女人因嫉妒被男友责骂,思想转不过弯来,而耍个性以上吊自杀;同性恋者因她的同性“恋人”和别人结婚,而“悲痛欲绝”以死“抗争”,触电自杀;等等。

诸如此类,报纸时常报道。

有关自杀的记载,最迷人的,是其方法之多和方法之戏剧性。

人们常常借它来逃避生活的痛苦与不幸。

一般人都以为,自杀者一定选择容易、方便同时又不痛苦的方法。

然而,文献结论性地记载:每年数以万计的自杀者,无不用最难、最痛苦、最不寻常的方法。

例如,趁着列车飞驰进站时跳下站台自杀、在公路上扑向滚动的车轮自杀、在汽车里吸汽车废气自杀、把枪放在嘴里自杀、用牙咬响雷管自杀、吊在挂点滴用的吊钩上自杀、口中含着煤气管自杀、喝硫酸自杀、吞金自杀、吞烟自杀、让毒虫咬破手臂自杀、引爆自制炸药自杀、绝食自杀、自焚、吊死、吸食毒药自杀、注射吗啡自杀、怀石自沉、跳海自杀、跳岩自杀、跳楼自杀、跳井自杀、投河自杀、卧轨自杀、触电自杀、把头倒浸水桶自杀、把头倒栽在烟囱里窒息、以手锯或剪刀割断喉头自杀、以裁纸刀割断脉管自杀、以头发绞死,等等,几乎没有一种可能想象得到的方法不被尝试过。

第十六章 自我保护机制

第一节 自我保护机制

作为心理的个体的一种本能,一种有机体固有的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生命冲动,乃是人的内部心理结构最为原始的基础及其动力。

生命冲动,总是依赖自己的力量,追求快乐,满足欲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在正常的心理过程中,生命冲动追求的欲望满足的快乐,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获得。

一条,是直接的。

即,当生命冲动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与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相容,符合知觉系统,符合“现实原则”,符合简单理性或复杂理性时,生命冲动可通过简单理性或复杂理性发泄获得直接的快乐满足。

另一条,是经过改变的。

即,当生命冲动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与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相容时,生命冲动可通过复杂理性激发心理防御机制之置换机制采取变形、替代的方式渲泄获得间接的快乐满足。

第三条道路,则是强迫重复的。

即,当生命冲动未能通过简单理性或复杂理性加以表现获得快乐满足时,生命冲动可通过有机体激发机体生命中所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机制——这种机制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自我保护机制——强迫重复以前的状态,从而,获得适当的快乐满足。

自我保护机制,基于始终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生命冲动的本能,乃是有机体先天所固有的一种弹性表现。

平常在有机体体内,总有诸多被抑制到潜意识层面下的生命冲动。

这些生命冲动如日久不得渲泄,难免因累积过多,而造成有机体心理适应困难。

惟自我保护机制,可使部分欲望得以满足。

自我保护机制,如同一种安全阀。

它,容许一些不能为人接受的本能冲动得以充分表达,以免它们引起有机体的行为混乱。

因而,自我保护机制从本质上说,属于一种协调机制。

自我保护机制表明,本能冲动,并不能永远受节制而封闭自己。

一切本能组元,都具有一个普遍的特性:对于它们来说,目的,就是重新回到发展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上去。

自我保护机制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那种因为刺激而产生的张力减弱,或使其保持恒定,或将其排除,以使有机体重新恢复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使生命冲动的本能欲望有所归宿,获得适当满足。

自我保护机制,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梦;

其二则是泄精/行经。

第二节 梦

梦,是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主要方式。

什么是梦?

所谓梦,其实也就是个体醒前心理活动的剩余,干扰睡眠,而引起的生命冲动的欲望满足。

例如,一个小男孩,白天因横穿马路不小心,受到莫名惊吓,因而,在晚上作被怪物追赶自己欲跑又跑不动的恶梦,惊醒时,心惊肉跳,久久不能平息,即是梦的行为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纺织女工,白天因工作太过匆忙的缘故,没有机会渲泄不断涌现的性冲动,因而,在夜间作与异性发生性交的梦,醒来时,内裤浸润、浑身无半点力气,则是梦的行为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我国唐代沈既济(750?800)《枕中记》中记载的,唐开元年间,有个叫卢生的少年,在邯郸旅店中,遇见了一个道士吕翁,言谈之间,卢生自叹穷困,吕翁见他情志不畅,目昏思寐,便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个两端有孔的青瓷枕头来,对卢生说:“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卢生听从,睡下后即进入梦乡,他,梦见自己返家数月后,娶了本县望族崔氏的漂亮女儿为妻,第二年,又考中了进士,后来,由县尉步步高升,还当了十余年宰相,期间,他还统率大军,出征外族,开疆辟土,立下赫赫奇功,所生五个儿子,个个功成名就,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他自己后被劾贬谪,历经曲折,终于获得皇帝察知冤情,从此更受宠信,执政十余年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直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卢生一觉醒来,只见自己仍躺在旅店里,店主人在他睡觉前所蒸的黄梁米饭还未熟透,始知自己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竟然是短暂的一场梦,这,便是有名的、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黄粱梦”,无疑是梦的行为的又一个例子;

据说,杀人犯,时常会作出受被害者折磨之类的梦,这种不安的心理,往往会使其神魂颠倒、心慌意乱,对报纸、广播非常关心,有时,暗地里去偷看作案现场,有时,还会潜逃,这,是参与搜查者人所共知的事。

自古以来,人们对梦便有着浓厚的兴趣。

所谓占梦,亦即术士根据人们梦中所历所见的事情或物象,来占验作梦人和与之有关的人或事的吉凶休咎,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圆梦、解梦或释梦,这种方术,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相当流行。

事实上,术士解梦,往往把梦分成直梦、象梦、因梦、想梦、精梦、性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籍梦、寄梦、转梦、病梦、鬼梦诸类型,在民间影响很大。

所谓直梦,是指梦与现实直接相符,例如,梦中梦见某人,明天就果真见到了;另外,就是梦中的内容与现实具有一种象征的关系,这也属于直梦的范围,例如,梦中自己扶摇直上,登天而入,天明便有登山之验,这也是直梦;

所谓象梦,是指梦中的内容通过象征的手法与现实相互联系,故前面说的直梦有些内容也可以划入象梦之中,《诗经》中就有象梦的解释,例如,《诗经》中就有“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虫维蛇,女子之祥”,意思是说,梦见熊、罴这样的动物就代表男子,梦见虫、蛇等动物就象征女子。

所谓因梦,是指由于自身身体的或者外物的刺激而有梦,并且,刺激的感官直接和梦中的内容有关,例如,衣裤过于紧勒,便作与性活动有关的梦,这,是因为内裤刺激生殖器官的原因;

所谓想梦,是指由于朝思暮想而引导特定类型的梦,例如,《论语》里的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经常梦见周公,这,都是因为孔子平日思慕周公的德行,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效法周公;

所谓精梦,与想梦是同一种类型,只不过后者精神更为专注,所谓精思而得梦;

所谓性梦,是指由于天性所致,因而,在梦中反映出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性”,乃是指天性,故对于性梦,切不可望而生义,它,并非指与性活动有关的梦,例如,生性仁厚的人,多作与桃李松柏有关的梦;生性好义的人,则多梦兵刃金铁;好智的人,多梦江湖川泽;等等;

所谓人梦,是指梦中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意义,梦是吉是凶,尚需参考梦者的社会地位方能确定,例如,以前有一读书人,将去参加科举考试,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横行霸道”的大蟹子却没有了“横行霸道”爪子,他梦后醒来,左思右想,仍不得其解,于是他特意去找术士求占,术士听了他把“蟹”梦说了一遍,便向他庆贺说:“您只管放心去考,定会考中解元的!”此人一时转不过弯,忙问术士道理何在?术士笑了笑说:“亏您还是读书之人,连这个道理还参悟不出来!您想想吧,‘蟹’去足,不正好是解元的‘解’字吗!”不久,科举结束发榜了,这位读书人果真名列第一,人梦,也是术士用得比较多的解梦方法。

所谓感梦,是指由于一定的气候条件的作用,而引导出一定类型的梦,例如,东汉的一位智者王符(约85?162)曾谓:“阴雨之梦,使人厌迷;阳旱之梦,使人乱离;大寒之梦,使人怨悲;大风之梦,使人飘飞”,这些都是天气影响人的梦境内容;

所谓时梦,是指受一年四季的季节影响,而作的与季节内容有关的梦,例如,春季万物复苏,草绿花开,那么受其影响,春天的梦,容易出现上述内容;夏,秋,冬等其它季节也可依此类推;

所谓反梦,是指作梦的内容与现实截然相反,梦中大火熊熊、血流满地,并不意味着现实就是如此,其实,现实可能恰恰相反,这,也许正是财源滚滚而来的征兆;

所谓籍梦,是指神灵、亡魂等托梦预告生人,在这里,籍者,托也,例如,古书中常出现这类记载: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离家经商或赶考,路遇不测,晚上托梦于妻子,将事情原委告之,妻子再上官府鸣冤,机智的官员据此巧妙地将案件侦破;

所谓寄梦,是指两人身处异地,甲的吉凶在乙的梦中出现,乙的吉凶在甲的梦中出现,寄梦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就是两者一定要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故寄梦的最普遍的形式,是在亲人中感应,例如,子女有喜事,父母亲在梦中得知;丈夫要显达,妻子预先梦中觉知;

所谓转梦,是指梦中内容变幻不定,毫无逻辑联系,例如,正梦见刀光剑影,突然又见周围美女如云;

所谓病梦,是指因身体疾病而导致的梦,例如,《左传?成公十年》载:秦国与晋国在战国时,曾经一度交好,关系非常的密切,有一次,晋景公(??公元前581)生病了,秦国一个叫秦缓的名医,受王命前往晋国,为景公治病,就在他赶路途中,晋景公却在一天夜晚,作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两个小孩,对坐在一起,商量着什么事情,只听其中一个小孩说道:“你知道吗?听说秦缓可是个很有名的医生呢!我觉得咱们处境不妙,还是搬家离开这里吧!”“嘿,别急呀!秦缓虽然厉害,我却自有对付他的好办法!只要你我分别居住在肓的上面和膏的下面,秦缓就算再有本事,也拿我们没有办法了!”就在此时,晋景公被惊醒了,不久,秦缓来到了晋国,他仔细为晋景公检查过后,不安地说:“大王,您病得非常严重,一处在肓的上面,一处在膏的下面,而这两个地方都是药力所达不到的!”晋景公听后,惊讶地赞叹道:“你真是一位神医呀!”,在这里,晋景公所作的梦,即为病梦;

所谓鬼梦,则是指人们平常所说的恶梦,梦中内容十分恐怖,梦者往往在大汗淋漓中醒来;

……

术士按照对梦所做的区分,来解释梦的意义及其蕴含的吉凶祸福,这,就构成了古代占梦术的基本内容。

然则,真正标志人们对梦的认识和理解由表象而渐入其里的,却是《黄帝内经》。

在我国上古元阳真人所著奇书《黄帝内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以正邪(阴阳)二气所在人体部位,来确定所梦物象,从人体科学和病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梦、解释梦。

《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说:“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涉大炎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心气盛则梦嬉笑;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身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顶,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菀中;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

它,为诊治多梦及其它梦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但对睡眠时作梦一事在心理学上提出系统理论解释者,则当推奥地利精神分析论创始人弗洛伊德。

事实上,弗洛伊德对梦的研究,溯自1895年从事分析自己的梦经验开始。

弗洛伊德的名著《梦之解析》,于1900年出版。

该书,被后人誉为改变历史的书籍之一。

原因是,弗洛伊德在该书内,见前人所未见,言前人所未言,对人类作梦一事,提出划时代的、惊世骇俗的独特解释,揭开了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页。

从梦的起源来看,梦是个体心理过程的产物。

心有所动,化而为梦。

生命冲动,乃是梦的重要成因。

梦,因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愿望而起。

无论梦采取何种形式,梦的内容即在于满足这个愿望,这,就是梦的本质或主要特性。

此外,梦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愿望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形式,以表示这个愿望。

所谓梦的幻觉,即是意识把梦境的东西当作真实的东西,这无非是被隐藏的愿望的满足。

例如,某女士,娇小,丰满,性经验丰富到不可再丰富的地步,她在谈起自己性梦生成时说:“在先生离家远行的日子里,我让自己性欲望得到满足的办法,就是在睡梦中完成性爱,这,听起来似乎十分神秘,其实非常非常地容易,只要你在入睡前,让自己兴奋起来,并在入睡时将一个较小的人工阴茎放进阴道,我敢担保,这一夜,你肯定会在梦中享受到性爱的快感!而且,那个同你一道制造出快感的男人,很有可能就是你平日间心中的偶像。”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人皆有之,而又为许多人所不解的精神现象,梦的产生固然有其生理学基础(按:根据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人的睡眠可分为五个不同阶段,脑波显示的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 movementsleep,简称REMsleep或REMs,乃为作梦的标志,REMsleep主要出现在中夜及以后,大约每隔90分钟出现一次,一夜之间出现4~6次左右,每次出现约持续5~15分钟左右时间,惟一般人虽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然醒来后多不复记忆,所能记忆者多半是临醒之前所作的梦;而如设法干扰睡眠者或剥夺睡眠者的梦,使之整夜“好梦难成”,则受试者在第二夜作梦的次数,将会增加,亦即受试者在前数夜内被剥夺的梦,将在以后得有机会时将之补足,也就是所谓的“补梦”),但实质,则是属于人的正常的心理过程。

梦,是一个人内心精神生活的产物,是心理刺激引起的反应。

既然梦是一种心理的现象,而不是外在的某种神秘东西活动的结果,因而,梦的研究,就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

由于作为睡眠中的心理生活,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梦是介乎睡眠和苏醒之间的一种情境,梦是梦者所清楚的,又是梦者本身不知道自己所清楚的,即梦的意义梦者确实明白却又不知道自己明白,因而,梦具有半透明性。

为了探索这个半透明的梦,我们不妨把梦的内容或意义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表层意义,又可称之为梦的显意;

一个是深层意义,又可称之为梦的隐意。

所谓梦的显意,就是指梦者能够回忆起来的梦境的情景及其意义。

梦的显意虽然生动、离奇,但它并不代表梦的真意;

所谓梦的隐意,则是指梦者由联想可以知道的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构成显意的那些经验材料所以成为梦的显意,乃是由潜意识中的欲望决定的,也就是由梦的隐意决定的。

我们之所以必须分清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其原因,即在于这将有利于我们对梦做更深一层次的分析。

也就是说,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将梦的构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梦的隐意,即梦的由来和根源;

第二,梦的工作,即梦的制造过程;

第三,梦的显意,即梦的工作的产物。

就梦的构成来看,要揭示梦这个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精神现象,重要的绝非是对梦境所呈现的内容的描述,即考虑梦的显意,而应该是从梦的内容和它的隐意之间的关系出发,由梦的内容的表面意义深入探索梦的深含的意义,从而,揭示梦所隐藏的意义。

因为,梦的工作制造梦的显意所用的材料决非其它,正是梦的隐意。

那么,怎样从梦的显意探知梦的隐意呢?

这,其实也就是追溯梦的隐意转化为梦的显意的心理历程,亦即梦的工作过程。

梦的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

(一)凝缩

即,将梦的隐意,也就是潜意识的东西加以删略,把隐梦中共同的成分在显梦中化而为一。

梦的工作,包含一大堆的凝缩作用。

梦的隐意,通常是很丰富的。

而相形之下,梦的显意则贫乏简单。

这里,就经过梦的工作的凝缩作用。

梦,就是删略的产品。

凝缩作用的特点,即在梦的内容中,找出那些一再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集锦人物、混合影像等),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

因而,虽然梦的显意要比梦的隐意简陋粗略,但同时,却又是一种重新组合,其特点,就是奇形怪状的意象或暧昧不清的语句出现。

梦境的怪诞,梦话的晦涩,都是梦的凝缩的结果。

例如,有一个姑娘,梦见自己从公司下班散步回家,咦,地上有许多失落的煤块,她俯身拣了一块又一块,最后,临到家门口,她终于“累”醒了,她将这个梦告诉了杨林,杨林帮她分析了梦兆,原来,她喜欢上了公司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却又羞于表达爱心,正苦于没有人愿意从中帮忙,梦中有那么多“煤(媒)人”牵线,岂不喜坏了她?

(二)移置

即,将梦的隐意以变形的方式进入梦的显意,使梦的内容(显意)与梦的隐意不再显示有所关联。

移置作用同凝缩作用一样,对梦的形成极为重要。

移置作用所表述的梦的工作历程,是这样一种事实:梦的显意与梦的隐意的不一致,在梦的显意中占重要地位的部分,实质上,可能并不是梦的隐意中的主要部分,反之亦然。

例如,在隐梦中最重要的关键,在显梦中倒变得极为细微,而在隐梦中极细微的东西,在显梦中却变得极其重要。

因此,很难从梦的显意中,寻找出梦的隐意的蛛丝马迹。

梦,始终表现得令人难以捉摸。

当然,梦绝非令人不可捉摸。

只要我们知晓了梦的移置道理,懂得梦只是以改装的形式,而复现潜意识里的欲望,则梦必将成为通往潜意识的捷径,利用梦的移置去解析梦中潜伏的精神力量,当然绝非难事。

例如,有一位夫人对弗洛依德说:“你说梦的意义在于愿望的满足,可是我作了一个梦,分明是愿望的不满足”,她接着谈了梦的内容:“我准备请朋友来吃晚饭,家里除了熏鱼之外没有别的菜;想要出去买,可恰巧是星期日下午,商店不开门;打电话去饭店订菜,电话又坏了”,从表面上看来,这个梦里她的愿望确实没有得到满足!弗洛依德请她回忆白天里经过的事情,她谈到丈夫决定减肥,节制饮食,不赴宴会,也不打算请客等无关紧要的细节,最后,她才不好意思地想起曾去看望一位女友,她曾嫉妒这位女友,因为自己的丈夫流露过欣赏其丰腴和美貌,这次探望,她发现女友因病而变得瘦削难看,失去了原先的风姿,弗洛依德询问在这次探望中她们都谈了什么,她说:“我的朋友说希望赶快长胖起来,并问我几时请她吃饭,夸我家的饭菜最合她的胃口”,至此真相大白,不请客吃饭才是这位夫人连自己也不好意思承认的真实愿望!如果请女友吃饭,就会帮助她恢复丰腴美貌,从而引起自己丈夫的爱慕!请客不成最合心愿!熏鱼是这位女友最喜欢吃的菜,即使有,也不能给她吃!不难看出,梦者嫉妒的念头改头换面,变成请客不成而入梦,连她自己也被骗过去了,梦就是利用这种化装的方法,来蒙骗自己的良心和道德的检查,使梦者不至于感到尴尬难堪。

(三)象征

即,把隐梦中的思想化为视象,以视象来象征思想。

梦的象征,乃是表现梦的隐意的一种间接方式。

在梦中,象征关联着显意和隐意,是以象征的物象表现隐意。

作为显意的象征符号,往往是含混不清的。

梦的象征符号,通常具有两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被抑制的欲望的替代物,与潜意识的东西相关联。

另一方面,它又是改变了的东西,以合法的身份进入了意识领域。

梦的象征符号的特殊性,乃成为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相连接和沟通的重要一环。

由于梦的象征符号的多种多样,它的象征的意义又常常隐而不显,这,就造成释梦的极大困难。

这种困难,主要在于:

(1)象征符号的多义性。

每一种象征符号,可能代表各种意义,梦中出现的象征符号,究竟体现哪一种意义,释梦者很难确切把握,象征符号的多义性结构,似乎使得释梦者精确理解梦成为不可能。

(2)象征符号的间接性。

每一种象征符号,都是以间接的方式去表现隐意,容易掩盖显意与隐意的真实联系。

(3)象征符号的历史性。

每一种象征符号,都有其历史来源,似乎是一种梦者以往经验的记载,因而,对象征符号的分析,自然就带有猜测和假定的性质。

(4)梦利用象征符号来表现那些要求满足的欲望,多具有偶然性。

很多象征符号,可以表现同一个愿望,选择象征符号,常常取决于梦者的喜爱,是因人而异的。

由此可见,要将视象译成语言,必须运用综合的知识。

梦的象征分析,一方面依赖梦者的联想,一方面则靠释梦者对象征的认识。

特别是,释梦者对象征的认识更为重要。

只要对象征的知识细加把握,我们就不难透过表面的象征符号,而挖掘出其后隐藏的各种思想和愿望来。

例如,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周宣传》中,曾记载这样一个典型梦例,“文帝对宣曰:‘吾梦摩(磨)钱文(纹),欲令灭而更愈明,此何谓邪?’周宣怅然不对,帝重问之,宣对曰:‘此自陛下家事,虽意欲耳,而太后不听,是以文(纹)欲灭而明耳’”,周宣字孔和,乐安(今山东博兴)人,是当时著名的占梦师,他的占梦术被史家称作“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在民间名声颇大,据《周宣传》所云:周宣终生以占梦为职业,为人机灵巧辩,占梦可以“十中八九”,与当时著名的相学家朱建平齐名,在周宣为曹丕占梦的时候,曹丕(187?226,曹操之子)已经做了皇帝,其先由于围绕立太子所引起的矛盾,曹丕对此怀恨在心,称帝后,即对曹植(192?232,曹丕之弟)进行迫害,先是杀了一向拥护曹植的丁仪、丁廙两人,接着,又把曹植赶到他的封地,并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下,进而,还想把曹植置于死地而后快,但他对曹植的迫害,受到了太后的阻挠,最后,以“贬爵”处之,这些情况,当时路人皆知,周宣亦不例外,根据当时曹丕的心理状态,曹丕一提磨钱之梦,周宣自然同他当时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认为这是“陛下家事”,这是一个顺过程,即由视象到人事,而后,又从“陛下家事”仔细分析磨钱之梦,其具体方法是:把“钱纹”作为曹植的象征物,以“吾磨钱纹”作为曹丕的欲望,而“更愈明”则表示由于太后阻挠,曹丕的欲望没有达到,而曹植反得到人们的普遍同情,逆过程把视象一一说明后,回头再告诉曹丕:“虽意欲耳,而太后不听,是以文(纹)欲灭而明耳”,这样,既抓住了曹丕的心理状态,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占释也紧紧扣住了视象,这样的占释,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解剖,心理分析是实,象征占梦是形,这,自然说到曹丕的心理去了,当然是十中八九,由此,曹丕对周宣也十分信服,并当即封周宣为太史中郎。

(四)润饰

即,把梦的隐意加以戏剧化,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梦,作为欲望的满足,往往是多层次的复杂现象。

构成梦的隐意的材料,经常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材料的真实内容和意义,之所以对梦者本人都一无所知,其原因,即在于它本身是非意识所能达到的。

它,本身是潜意识的。

这些材料只有加以变形到意识满意的地步,才能够得以通过意识的检查的防线,从而,进入意识的境界。

润饰,即是这些材料为了通过意识的检查,而求得满足的一种方式。

由于它的存在,使得梦犹如一种画谜。

梦的显意是一幅图画,它是意识的东西,它形象地表述了事件的各方面的细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易于被人理解;

但是,梦的隐意本身,则是个谜,它是潜意识的东西,外表的画面,可以潜藏着一种真实的意义。

知晓了梦的润饰的意义所在,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梦所满足的欲望,往往是多层次的。

这种多层次的欲望在梦中的表现,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有时则是以相反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愿望的达成隐蔽了另一个愿望的达成,需要经过最后层次的分析,才能最终解析出它们究竟是属于何种愿望的达成来。

例如,有一次,弗洛伊德的一个朋友的夫人,作了一个来月经的梦,这样的梦,她过去几乎没有作过,她向弗洛伊德讨教,弗洛伊德告诉她,夫人作这个梦,意味着内心深处存在着“有月经就好了”的想法,如果反过来看的话,这个梦可以解释为,夫人目前的月经暂时停止了,这位夫人听后,惊讶地告诉弗洛伊德,自己正处于妊娠期,她对弗洛伊德的解释,异常钦佩。

由于在梦的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化装的、隐蔽的形式,突围而出,借幻觉经验的形式求安慰,因而,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和干扰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容易导致心理的个体产生不良适应。

所谓“梦魔”,即是一个典型的与色欲幻想引发的夜梦相关联的怪现象。

在中古欧洲,“梦魔”乃是当时社会上如瘟疫般流行着的常见的现象。

“梦魔”是指乘人夜间熟睡时,压在人体上(性交)的魔鬼。

女性遇到的男梦魔,称为incubus;

男性遇到的女梦魔,称为succubus。

据说,“梦魔”会在夜间,侵入生人的床铺和他(她)做爱。

早在九世纪,有一位大主教就记载,“梦魔”有时候会化身女子所爱的男士,让女子受骗失身。

他也提到,有一位修道女饱受“梦魔”的“折磨”,最后由牧师驱魔后才告平静的事例。

但,这些都是零散的。

到十二世纪,“梦魔”骚扰的案例却一下子多了起来,而成为编年记事录里的主要大事。

弗洛伊德的弟子锺士(ErnestJones)在“梦魔”一文里,即指出“‘梦魔’,乃是源自性压抑(抑制)的一种幻想。”

其实,中古世纪的学者早就发现这两者的关系。

他们注意到,被“梦魔”所扰的寡妇和少女,要比已婚妇女来得多,而最多的,是修女!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些人则顺水推舟,以“梦魔”作为一个方便的借口。

十六世纪的史科特(scot)在他的一本书“巫术之发现”里,曾提到一位淑女经常被“梦魔”所扰,有一天,“梦魔”又再度光临,和她“热烈地做爱”,这位淑女大声呼叫,她的同伴连忙跑进来,结果发现“梦魔”躲在她床下,原来是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心理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活动中,梦的作用,往往不容忽视。

在剑桥大学,一位心理学家即曾询问了大量的科学工作者,有70%的人说,在他们的创造性的活动中,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日内瓦,另一位教授则调查了69位数学家,竟有74%的人肯定,他们是在梦中,解决了自己的学术问题;

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德国大化学家凯库勒(FriedrichKekulé von Stradonitz,1829~1896),从1858年开始起,就一直寻找六个四价的碳原子和六个一价的氢原子为什么能组成稳定的苯分子的原因,但长期以来,未有结果,反而把自己折磨得身心疲惫,有一天晚上,他乘马车往回赶,因为劳累了一天,他开始随着车轮声而进入梦乡,在梦中,他清晰看到,成群的原子在眼前飞舞跳跃,还有些较小的原子在远处躲闪着,接着众多的原子排成一条长链,象一条蛇那样蠕动着,缠绕着,咦,这是在干什么?忽然这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圆环在凯库勒眼前旋转着,像嘲笑他似的,这时凯库勒像遭到电击一样猛然清醒过来,并且立即悟出:“苯”的结构不是开放的链形,而是封闭的环形;

而德国生理学家Ottoloevi曾在深夜作梦,如果利用两只青蛙一起做实验,就可以解决他的“神经传导”的理论,于是,他清晨三点钟醒来,冲进实验室,依样做起实验,结果,他以神经化学传导研究,赢得了诺贝尔奖金;

美国学者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1800~1860),梦见一陌生人建议他在橡胶中加上硫磺,从而使他长期所研究的橡胶硫化问题获得成功;

意大利作曲家塔提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梦见他把自己的小提琴交给一个魔鬼演奏,令他惊异的是,魔鬼竟然奏出了美妙的旋律,塔季尼在醒后,立即将它谱成曲,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中国的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也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梦游广寒宫,醒之后,凭记忆,制作了流传千古的《霓裳羽衣曲》;

……

此类例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第三节 泄精/行经

泄精/行经,是自我保护机制的另一重要方式。

什么是泄精/行经?

所谓泄精/行经,其实也就是个体未曾获得满足的生命冲动,影响有机体而引起的生命冲动能量的耗散。

例如,年轻男孩由于警察追赶而泄精,年轻女孩由于考试紧张而使月经骤然来临,即是泄精/行经的一个例子;

又如,年轻男孩由于在教室中被要求完成一份重要答卷而泄精,年轻女孩由于生性急躁、多怒多妒以至月经先期来潮,则是泄精/行经的另一个例子;

近年来业已有资料表明,由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紧张、忙碌、竞争、兴奋、挫折、失望等,直接影响个人生理上、心理上的反应,开始泄精/行经的年龄累积率在不断提前,其中,男性提前到十三岁至十四岁之间,而女性到十三岁左右来潮者约占百分之八十。

泄精/行经在个体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不容忽视的地位。

泄精/行经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即在于泄精/行经同潜意识的存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泄精/行经现象绝不单纯是一种生理的现象,它,同样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

泄精/行经究其根源,仍然是由于生命冲动过剩而来的产物,它依然受制于人类精神力的法则。

所有泄精/行经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求得适当满足,但复杂理性却缺乏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结果,有机体为保存自身,避免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继续积聚在体内给个体造成一种创伤,只得借助排泄精血的方式舒解情绪,减少潜意识层面下的紧张与压力,使得不甘驯服的生命冲动的本能欲望得以冲破复杂理性的监控而获得有限的满足。

这,就是泄精/行经的机制。

由于在泄精/行经行为中,潜意识的愿望及其衍生物只能以一种排出有机体性成熟产物的扭曲形式,突围而出,在虚无中求安慰,由此可见,泄精/行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和淡化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容易导致心理的个体产生不良适应。

泄精/行经现象,乃是一个成熟有机体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泄精与行经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较男性泄精相比,女性行经,经常表现得更有规律。

行经,对于女性而言,往往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在生理上的,而且,也是在精神上的。

比如,集体居住在学校宿舍的女性,她们的月经周期与学年的进展,几乎是同步的,即是行经作为自我保护机制对于女性来说具有特殊含义的一个突出例子。

许多女性承认,在月经期,她们感到心理上最开放、最有力量和最有创造性,与月经来潮前几天不能容忍、无法承受任何压力、容易发怒、易于疲劳以及情绪消沉、无法控制自己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第十七章 心理的失衡

第一节 心理的失衡

人的深层基础和动力,就是生命冲动。

人的基本的心理能或力比多,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中,并且,总是通过“快乐原则”表现出来。

这种“快乐原则”,就是要减轻或者消除心理过程的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避免不愉快而产生愉快。

其实质,即要求回到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

尽管生命冲动的唯一目标,即在于求乐,然而,生命冲动渲泄心理能量,求得快乐满足的愿望,并非总能够如愿以偿。

在环境不允许,以及未找到减少紧张状态的适当客体的情况下,心理的个体为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避免自身因行动不正而卷入更新的紧张状态造成悔恨而遗憾,经常不得不节制生命冲动以适应现实的要求,按照“现实原则”行事。

生命冲动一旦受到复杂理性的抑制,被理性典范严密地加以控制,即转化为焦虑。

即使处在焦虑的状态下,生命冲动也从未停止过为求得完全满足而进行的斗争。

这种斗争给心理的个体所带来的影响,正如十九世纪苏格兰大数学家哈密顿对四元数的运算怀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疯狂的热情相仿:成年累月,他,一直处在这种不可遏止的状态下,而不能自拔,直到十五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感到问题解决了为止。

如果心理的个体始终不能适当地应付焦虑,将焦虑的根源转移出去,那么,这种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

这种创伤,给心理的个体所造成的痛苦,正如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1910?1996)在创作《日出》时所言:“在情绪的爆发当中,我曾经摔碎了许多可纪念的东西,我绝望地嘶嘎着,那时,我愿意一切都毁灭了吧,我如一只负伤的兽,扑在地下,啮着咸丝丝的涩口的土壤。”

这种创伤一旦极度发展,就会导致个体要求回到其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的机能由于个体再也无力继续适应某种环境刺激,而产生失调和破坏,从而,使得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因此而产生突变,也就是由一种协调的、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过渡到一种不可遏制的、非正常的紊乱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心理的失衡。

所谓坠入爱河,对自己的所爱心迷神荡,终日想念难以自拔的“相思病”,即是心理失衡的一种突出表现;

那种修炼气功偏离正常所发生的“走火入魔”,说到底,其实也是心理失衡的一种;

让人长期置于令人害怕的环境中,其内部心理格局就会发生改变,战争年代,许多士兵因为接连看到恐怖场面,以致精神崩溃,无疑亦为心理失衡的一种典型。

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种种规范妨碍了本能欲望的充分满足,心理失衡的发生率业已呈现上升趋势。

第二节 精神病症

心理的个体之所以发生心理的失衡,究其根源,乃是由于生命冲动求得完全满足的努力遭受精神力量的过度遏制而引起。

心理的个体企图采用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的理性典范的遏制力,严密控制强有力的生命冲动的活力,但由于生命冲动的活力并不能被复杂理性完全控制住,因而,这种过度遏制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致使个体的正常的心理结构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从而,导致非正常的混沌意识开始形成、滋长并迅速蔓延开来,进而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生命冲动成为混沌意识,并不意味着消失,反而反作用力更大,渗透力更强。

混沌意识,总是在生命冲动的“快乐原则”,特别是“强迫重复原则”的作用下活动,逃避诸多禁制,急切地寻找出路,强烈地施加影响于个体的精神和行为,从而,导致精神病症的发生。

例如,一个人在坐电车时总认为大家都在注意自己,对面有人谈论什么,也认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即使别人咳嗽一下,也认为是在讽刺自己,即是精神病症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人经常想入非非,不是怀疑爱人移情,就是疑心妻子不贞,看到报上的桃色新闻,小说电影中的风流故事都以为是在影射自己,凡事好争辩,喜欢牵强附会瞎猜疑,则是精神病症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人经常离群索居,孤独自守,不知世事之变化,不知时间之流逝,枯坐终日,不知当时是何年何月何日,时而无故傻笑,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愁眉苦脸,时而比手画脚划,无疑是精神病症的又一个例子。

还有,那种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单脚着地,象蜡像一样,持续不动站上几个小时的举动,同样亦为精神病症的一个极端表现。

根据近年来心理学家的研究,有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精神病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精神病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它,是那些正常的精神力量在受到复杂理性过度遏制的反常条件下,走投无路,突变为混沌意识而引发的结果。

精神病症,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衡,以至个体思想混乱、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毫无逻辑联系、产生妄想和幻觉、出现各种强迫性的冲动、身体抽搐、独自发笑、大小便失禁、经常不由自主进行手淫、彻夜不眠等。

所有精神病症的症候,无非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生命冲动的满足。

心理的个体,想用症候来达到满足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目的。

所以,症候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的满足的替代物。

这种满足,也就是混沌意识的满足。

由此可见,我们每遇一个症候,便可断定,心理失衡的个体内心必有某种混沌意识的活动包含着症候的意义。

反过来说,这种意义必先为混沌意识的,然后,症候才有可能发生。

症候,总是产生于混沌意识的历程,而非产生于意识的历程。

只要混沌意识的历程一旦通过生命冲动能量的耗散,转变成为意识的历程,症候必将随之消失。

第三节 错乱心理

与精神病症密切相关的行为心理机制,就是错乱心理。

由于引起心理失衡的根由不同,错乱心理的形式,总是千差万别。

例如,一个人在面对镜子时,不能辨识镜中人是别人还是自己;明明周围没有任何东西出现,却无中生有,说自己“看到了”跟前的某个人物,某样东西,“听到了”某人在身边对自己讲话;本来讲述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自己却声调凄凉,甚至哭诉,或在讲述一件特别悲痛的遭遇时,自己却笑容满面,愉快非常;始终坚信别人在有计划地对自己横加迫害,因而,整日提心吊胆,吃饭怕别人下毒,走路怕遭遇黑枪,外形打扮夸张做作,经常一个人毫无目的地乱跑、躲避;不断诉说自己是魔的化身,不杀死自己,天下就不太平,因而,三番屡次自残、自伤,不惜一切以死消业(按:宗教术语,指在不断的轮回转世中,决定来世命运的所作所为,或曰“因果报应”);等等。

尽管错乱心理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也有轻微与严重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心理根源和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个体心理失衡的结果,也是它的缓解。

作为心理失衡的表现,错乱心理与正常心理,确实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这,主要是因为混沌意识在发生作用。

心理的个体当时确实不太明白,自己“按理”本该确实应该完全明白的东西。

因而,经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迷狂、瓦解和崩溃的状况来。

在这里,有必要提及的、一个值得思索的且富有挑战意味的现象是,心理失衡的发生,不仅不会构成对心理的个体的创作力的阻碍,幻觉和妄想,反而会使之充满灵气。

事实上,天才与癫狂只有一纸之隔,许多极具天份的艺术家在心理失衡时,往往觉得自身特别敏锐、冲动、热情和富有创造力。

例如,荷兰著名现代派画家梵高(Vincent VanGough,1853?1890),他的创作高峰期,就是在心理病症发作得最厉害的时候,其时,他,贫困潦倒,孤独、苦恼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又跟高更闹翻,在逛窑子的时候付不起钱,妓女好玩地拧扭他的右耳,戏谑地对他说:“你肯把耳朵割下来给我吗?我好放在梳妆台上,每天晚上玩上一玩”,之后,梵高真的把自己的右耳割了下来,送给那妓女,他,有一幅著名的自画像,就是在他失去耳朵后画的;

又如,美国著名自白派诗人普拉斯(SylviaPlath,1932?1963),她8岁时父亲去世,使她产生一种被遗弃的难以忍受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难以平息的内疚感,她在父亲死后再也没有真正开心过,恋父情绪和精神郁抑使她的内心世界早已笼罩了轻生的乌云,她的诗即是她内心的独白,事实上,她的诗最大的成就便是把艺术和疯狂揉合在一起,将诗歌和死亡变得不可分离,“我又自杀/每十年一次/我没法控制——/一种生活的奇迹……”、“我又是个笑盈盈的女人/年仅三十岁/却有九次想要像猫一样死去……”、“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她的艺术不朽正是生命的分裂;

再如,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RobertSchuman,1810?1856),精神恍惚时在墙上涂鸦,有好事者将其抄下来,这,就是著名乐曲《梦幻女神》了。

许多饱受心理失衡困挠的艺术家,却拒绝接受治疗,理由即是惟恐随着症状的消失,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同时宣告了结。

第十八章 重建心理平衡

第一节 重建心理平衡的要旨

个体的心理的失衡,意味着个体精神活动的错乱。

个体之所以发生心理的失衡,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个体违逆自然所致。

生命冲动,可节而不可止,节之而顺,止之则乱。

如果心理的个体过于抑忍,强逆而不顺生命冲动的本能,那么,这种窒而不舒、不得所愿的生命冲动的本能就将不可抑止地引发心理的个体产生心理躁动,使得个体最终难保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个体的内部心理生活也就因此而不可避免地陷入不由自主的混乱状态。

因而,心理的个体重建心理平衡的要旨,即在于适欲。

心理的个体必先适欲。

只有先适应生命冲动的本能,改变个体的思想精神,将引起个体心理失衡、举动失常的精神力量引导、疏泄出去,心理的个体才能够得以完全断绝引起心理失衡的根由,从而,消除心理失衡的各种症状,达到安神定志、解除病症,重建心理平衡的目的。

那么,心理的个体,应该怎样适欲呢?

由于不能适应生命冲动的本能,正是造成个体心理失衡的原因所在,因而,心理的个体适欲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心理的个体不能脱离医者的相助。

离开了医者的相助,个体是难以断绝心理失衡的根由的。

医者之所以能够帮助心理的个体适欲,是因为医者精于研究生命冲动本能活动的道理,懂得心病要用心药医,知道如何探求与诊断个体心理失衡的症结,善于“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帮助心理的个体“郁则发之,结则散之”,“从其所欲,顺其自然”,促使个体重建心理的平衡。

第二节 重建心理平衡的技巧

医者在帮助心理的个体适欲,改变个体的思想精神时,采用的方法有多种。

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精神劝慰的心理疗法

精神劝慰的心理疗法,主要是依靠医者利用自然的哲理分析,规劝个体抛弃欲念,顺乎自然,使精神得到解脱,在这一过程进行的同时,个体接受医者的规劝,改变思想精神,以无所爱憎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随遇而安,宽厚爱人,直到完全断绝引起心理失衡的根由,实现清心定志,达到重建心理平衡的目的为止。

例如,《名医类案》载:邝子元因失宠于朝廷,无聊之至,抑郁而成心病,病发时,昏聩如梦,或发谵语;病不发,则一如常人,后真空寺老僧,用佛学哲理,分析了过去、现在、将来三种妄念,劝他抛弃“幻心”,离开苦海,参禅定坐,扫空欲念,形成“觉心”,则心疾可自愈,邝子元接受老僧规劝后,精神内守,无欲无求,通过一整套澄心静默的方法,一个多月,就治愈了他的心疾,这,即是以精神劝慰的心理疗法奏效的一个例子。

(二)五行相胜的心理疗法

五行相胜的心理疗法,即依据五行法则,把人的情志分为悲哀、恐惧、愤怒、喜乐、思虑五行,根据悲哀的情绪能够克制愤怒、恐惧的情绪能够克制喜乐、愤怒的情绪能够克制思虑、喜乐的情绪能够克制忧愁、思虑能够克制恐惧的特点,以一种情绪克制过亢为患的另一种情绪,从而,断绝个体心理失衡的根由:“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例如,《续名医类案》述:汪石山治疗一县差,因县差押送的犯人中途投河而死,被犯家所告,破费了不少钱财方得了结,于是,县差忧愤成病,如醉似痴,谬言妄语,汪氏细询病情,令人溶锡作银锭数个放在他身旁,县差见了果然喜欢,抓住假银锭不放,病也逐渐好了,这,便是根据五行相胜的理论——“喜胜忧”进行的心理治疗。

(三)祝由法

祝由法,是一种古老的心理疗法,类似西方的催眠法,又称移精变气术。

祝由法,大致又可分为移心法和追悔法两类。

前者,主要是依靠医者采用催眠技术,帮助心理的个体引导过亢为患的生命冲动渲泄出来,以改变个体的思想精神的一种心理疗法;

后者,主要是依靠医者利用个体自身的信仰,帮助心理的个体自我诱导过亢为患的生命冲动渲泄出来,以断绝个体心理失衡的根由的一种心理疗法。

例如,《黄帝内经》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着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伸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在这里,古时治病所采用的方法,即是祝由法——“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见《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四)催眠法

催眠法,是西方的一种古老的心理疗法。

所谓催眠,是指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心理恍惚状态。此种恍惚的心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形之下,经由医者的诱导而形成的。

由医者所设计的特殊情形,与其所采用的诱导方法,两者合之,即称为催眠法。

这种方法,就是医者通过暗示法,在催眠的条件下,利用言语命令,引诱个体把以往致病的不愉快经历或事件尽情吐露,这样,由于这些致病的不愉快经历或事件已被完全暴露于意识,各种症状也就自行消失。

例如,十八世纪末,即有一位名叫梅斯梅尔(FranzAntonMesmer,1734?1815)的奥地利医生,采用一种自称为“动物磁性”的技术,来治疗一般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颇受欢迎的疗法是,病人围坐一圈,中间放一个大木桶,木桶四周伸出许多铁棒,病人手握铁棒,梅斯梅尔围绕他们走圈,边走边挥动手中的指挥棒,突然,他将指挥棒接触病人某个部位,并宣告病人身体内的磁性液体已经重新获得了稳定:事实上,他宣称、暗示越多,他的病人感觉就越好,当病人觉得健康已经恢复时,戏剧性的事件就出现了,病人歇斯底里地痛哭流涕,大声喊叫或突然狂笑,梅斯梅尔的疗法,即是催眠法。

(五)精神渲泄的自由谈话法

精神渲泄的自由谈话法,乃是西方的一种精神分析治疗法。

1885年,弗洛依德到法国留学,曾跟神经病治疗方面很有名望的沙科(Jean MartinCharcot,1825?1893)学习四个半月,受到很大启示,为他创立精神分析学派奠定了基础。

沙科在治疗歇斯底里症时所使用的方法,乃为催眠法,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

此后,弗洛依德在采用催眠法来医治他的神经病症的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尽管催眠法在解除症状上无疑是成功的,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不如意的地方。

一方面,催眠法似乎并不能治根,因为,患者复诊时,常会表现出另一些症状;

另一方面,催眠法只能对部分患者有效,有些患者不太容易接受催眠,或不能接受深度催眠(按:在催眠术上,催眠感受性一词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催眠感受性是指受试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在一般人口中,大约有25%的人,具有催眠感受性,换言之,仅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催眠,而真正能催眠进入深层恍惚意识状态者,在一般人口中,只有10%)。

弗洛依德开始逐渐不满意催眠法,并在最后彻底放弃了治疗中的催眠部分,而进一步提出一种特殊的精神治疗法。

这,就是精神渲泄的自由谈话法。

所谓精神渲泄的自由谈话法,就是医者让患者舒适地躺在睡椅上,在身体上、心理上完全放松,让头脑中的观念自发出现,医者则坐于睡椅之后,鼓励患者自由而随意地谈话,把出现的任何观念,不管它如何微不足道、不合逻辑、荒唐可笑或者有伤大雅,都如实地报告出来,在这一过程进行的同时,医者把患者所报告的材料予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医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心理失衡的根由为止。

患者的自由联想和领悟再结合医者的观察和解释,就构成了所谓的“精神渲泄的自由谈话法”,又称“精神分析法”或“精神分析术”。

(六)理情治疗法

理情治疗法,是西方的一种认知治疗法(按:指以认知论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成的,经由解说与指导的再教育方式,纠正案主既有的对人、对己、对事理的错误思想与观念,协助其重组认知结构,藉以收到案主自行“觉今是而昨非”的治疗功效的心理治疗法)。

顾名思义,理情治疗法是靠着帮助案主将情绪困扰理性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Ellis,1913?)认为,对人性的解释,可作四点基本假设:

(1)人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人常为情绪所困;人非理性动物;而情绪困扰的原因,多半是内生自取的,很少是外因造成的;

(2)人具有思考能力,但思考用于自身问题时,则多表现出损己害己的倾向;对攸关自身之事,做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己的主要原因;

(3)不需有事实根据,单凭想象即可形成信念,这,是人类异于禽兽的独有特征。惟以过多的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常将个体带入愈想愈苦恼的困境;

(4)人有自毁倾向,却也有自救能力;如何转化前者以为发展后者之助力,正是理情治疗法的目的。

基于以上对人性的假设,艾利斯采用A-B-C-D的图解来说明其治疗原理及实际应用。

理情治疗中的A-B-C-D

A:activating event,指发生的事件;

B:belief,指个人对事件所持的信念;

C:emotional consequence,指信念引起的情绪后果;

D:disputing intervention,指劝导干预(意即治疗)。

上述图解,A代表发生的与己有关的事件,这种事件可能是既成的一桩客观事实(如丢了一笔数量不少的钱);可能是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如有人对自己很冷淡);可能是与别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如失恋);也可能是自己所造成的后果(如自己学习不得要领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C代表个人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后果,这种情绪反应后果可能是正性的(积极的),也可能是负性的(消极的);可能是适度的,也可能是过度的;按图中箭头方向所指,无论个人情绪反应后果是什么样子,均非由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人对既成事实所产生的信念B所引起,也就是说,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才是引起个人情绪反应的原因!设有一离婚妇女患抑郁症,离婚是一个事件,是一桩既成的事实,抑郁症是当事人情绪反应的后果,按艾利斯的解释,离婚一事与抑郁症之间,并不能直接构成因果关系;当事人对离婚一事所怀有的信念,或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破裂一事的认知解释,才是使她情绪抑郁而心理异常的真正原因!当事人在离婚后,可能将婚姻的破裂归咎于自己的错误,把离婚视为自己追求幸福的重大失败,把因离婚而失去丈夫的爱,视为自己有缺点才遭对方遗弃,果如是,当事人自然会因自责而极感痛苦;如果当事人对离婚的既成事实持另一种信念,将婚姻失败解释为遇人不淑,把造成婚姻破裂的责任归咎于对方,她可能就不致因过度痛苦而形成抑郁症!因此,艾利斯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情绪困扰或心理异常者,主要原因不在于外在世界使然,而在于他自己应如何去面对外在世界,换言之,心理异常之形成是个人自己的责任!理情治疗的基本构想,就是要帮助案主对治疗一事自己负起责任;医者的责任,只是从旁指导与劝说,从而,纠正案主对事件本身所产生的错误信念,藉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此,即图解中的D。

除采用上述几种方法之外,医者还经常采用暗示、改善环境、消除病因等方法,通过影响个体的心理活动来帮助心理的个体适欲,重建心理的平衡。

第十九章 气质

第一节 有机体的气质

人的有机体,是一个心理——物理的有机体。

在这个真实的单元里,心理部分与生理部分,是不可分离的。

因此,要完备地和准确地理解人的心理、解释人的行为,就必须结合对有机体生理过程的研究。

结合有机体的生理过程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说明人的行为应采取生物学观点,将有机体的生理过程当作为人的心理过程的基础,强调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需要的本能在心理现象中的作用,并且,用机体感受环境刺激引发生命冲动、机体耐受生命冲动以及机体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来解释人的行为,反对那种把人简化为一种较大的白鼠或一种较慢的计算机,只能无一例外地对呈现于面前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狭隘的、矫揉造作的和相当贫瘠的理解。

人,并非是一个空中的“有机体”。

因而,人的行为不是也不应是那种简单的、仅做机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仅用刺激与反应的字眼就能“客观地”加以描述的行为。

从整体性看,行为的共同要素无一例外是:刺激、机体的内部过程和反应。

人的行为决不是被外界刺激、外界环境机械决定了的。

说到底,刺激只是为了机体的内部过程而存在。

除非考虑与机体的内部过程的关系,否则,刺激便没有什么意义。

最终决定反应发生的,只能是机体的内部过程。

反应,只有跟一系列机体的内部过程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发生。

由于不同的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及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不同,而有机体的内部过程又总是受制于生命冲动的精神力的法则,这,就使得不同的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有不同的特性——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性。

人们习惯上,把有机体的内部过程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性,称之为气质。

因而,不同的有机体,有不同的气质类型。

例如,有的人易动感情,行动敏捷,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强,但情感体验却不够深刻,不够专一,容易出现浮躁和轻率;有的人则坚毅、稳重,情绪稳定,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往往死板,惰性较大,有时显得固执;有的人对于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情绪发生快而强烈,但却任性、脾气暴躁,忍耐性也差;有的人则温柔,恬静,言行谨小慎微,但缺乏热情,心理承受能力太弱,常常显得孤独和怪僻;等等。

从有机体的气质差别观察个别差异,简直可谓脾气各不相同,禀性万人万样。

第二节 气质的基本类型

关于人类的气质,人类行为的个别差异问题,在很早之前,就被人们所关注。

在我国上古元阳真人所著奇书《黄帝内经》中,即曾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认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常刚愎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见《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第七十二》)。

而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中,亦曾把人分成“狂”、“狷”、“中行”三类,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孔子看来,“狂者进取”,这类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而现于外,热情,好动;“狷者有所不为”,这类人举止比较拘谨,“有所谨畏不为”;中行者则介于“狂”、“狷”之间,不偏不倚,“依中庸而行”。

二世纪后半叶,罗马医生盖伦(ClaudiusGalen,129?199),继承了公元前五?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蒂斯(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的体液病理论,认为人究竟属于哪一种气质,是由其体内的生于心脏的血液、生于脑的粘液和生于肝的黄胆汁以及生于胃的黑胆汁这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中谁占优势来决定的,提出了四气质论:混合比例中以血液占优势者,为多血质,血液是热与湿的配合,因此,多血质的人温和而润顺,像春天;以粘液占优势者,为粘液质,粘液是冷与湿的配合,因此,粘液质的人冷酷而寡情,像冬天;以黄胆汁占优势者,为胆汁质,黄胆汁是热与干的配合,故,胆汁质的人热情而急燥,像夏天;以黑胆汁占优势者,为抑郁质,黑胆汁是冷与干的配合,故,抑郁质的人冷漠而浮燥,像秋天。

这,就是流传很广,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够找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因而,具有实践意义,时至今日仍在沿用的盖伦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娃,曾经形象地描述了以上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在同一情境中的不同行为表现。

例如,四个不同类型的人去看戏,但都迟到了,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其中一个人和检票员争吵,企图闯入剧院,他争辩说,戏院的钟快了,悄悄地进去并不会影响他人,并且,企图推开检票员进入剧院;另外一个人立刻就明白了,检票员是不会放他进入剧场的,他乘别人不注意,立刻溜了进去;第三个人看到不让他进入剧场,就自我安慰地想:“第一场总是不太精彩的,我可以在小卖部等一会儿,在幕间休息时再进去”;第四个人说:“我运气不好,偶尔看一次戏,就那么倒霉”,接着,他就回家去了,这四个人,即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与人争吵的,是胆汁质;悄悄溜进去的,是多血质;自我安慰的,是粘液质;而认倒霉回家的,则是抑郁质。

在十九世纪之末到二十世纪之初,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制约反射的发现者巴甫洛夫(IvanPetrovichPavlov,1849?1936)提出了有关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用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来解释气质。

巴甫洛夫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以人脑两半球的皮层细胞活动为基础的,而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皮层细胞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根据神经系统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作用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可将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

(一)强平衡灵活型。

也叫做“活泼型”。

这种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神经兴奋和抑制力量都强,而且平衡,神经兴奋和抑制之间的交替灵活。

(二)强平衡而不灵活型。

或称作“安静型”。

这种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神经兴奋和抑制力量都强,而且平衡,但神经兴奋和抑制之间的交替不灵活。

(三)强而不平衡型。

也叫做“不可遏止型”或“兴奋型”。

这种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神经兴奋和抑制力量都强但不平衡,兴奋大于抑制。

(四)弱型。

或称作“抑制型”。

这种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神经兴奋与抑制力量都弱。

高级神经活动的这四种类型所表现的特征,正好与盖伦理论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吻合:强平衡灵活型,相当于多血质;强平衡而不灵活型,相当于粘液质;强而不平衡型,相当于胆汁质;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因此,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学说为盖伦的气质分类,提供了相应的生理学基础。

从动力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有机体究竟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是由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及有机体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来决定的。

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与有机体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强弱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有机体气质的四种基本类型:

(一)多血质型

多血质型有机体的特点是: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弱,而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强;

多血质型的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是:行动迅速但不强烈,不稳重,一旦缺乏刺激就无精打采,易变化。

(二)粘液质型

粘液质型有机体的特点是: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强,而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也强;

粘液质型的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是:行动迟缓且有惰性,忍耐力强,容易自制,难于改造。

(三)胆汁质型

胆汁质型有机体的特点是: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弱,而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亦弱;

胆汁质型的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是:行动迅速而又强烈,自制力差,易于冲动。

(四)抑郁质型

抑郁质型有机体的特点是:对环境刺激的感受性强,而对生命冲动的耐受性弱;

抑郁质型的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是:行动缓慢,不易变化,敏感性强,易于疲倦。

有机体的气质类型,客观地反映了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的差异。

在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描写上述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人物。

例如,吴承恩(1510?1582)《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典型的多血质;唐僧和沙和尚,属于粘液质;孙悟空,则具有胆汁质的特征;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可谓抑郁质的典型代表。

又如,俄国的四大文豪:评论家赫尔岑(Апексанп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812?1870),属于多血质,寓言大师克雷洛夫(ИванАнпреевичКрыпов,1768?1844),属于粘液质,著名诗人普希金,属于胆汁质,而讽刺小说家果戈里(HикопайBаснпьевич Гогопь,1809?1852),则属于抑郁质。

气质,是遗传的。

气质的物质本源,即在于有机体多个生来俱有的官能所组成。

气质,是不能随心改变的。

第二十章 性格

第一节 人的性格

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心理特性。

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心理特性;

另一面,人,也有着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后天形成的心理特性。

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心理特性时,这,就是指与人的有机体的气质相适应的最为原始的心理特性而言;

如果说到后天形成的心理特性的话,那,就是指与在人的经验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结构、意象格局以及价值系统相适应的心理特性。

人的后天的心理特性是一种可变的,但又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心理特性。

它,是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历史。

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与其后天形成的心理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内部动力系统,就是人的性格。

由于人的性格是由使一个人的行为具有一贯性并决定着行为的心理特性所构成,因而,人的性格对人的活动和行为具有定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人的性格,主要通过三个根本特性来体现。

这三个根本特性就是:由人的有机体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同与人的认识结构相适应的倾向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由人的有机体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同与人的意象格局相适应的倾向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人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以及由人的有机体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同与人的价值系统相适应的倾向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

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稳定态度;

人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表现人作为相对环境的主观力量进行活动时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表现与人的活动相适应的人的典型化、一惯化的行为方式。

由于不同的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以及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均不相同,而人的性格又主要是通过这三个根本特性来体现,这,就使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类型。

例如,有的人,为人过于拘谨,不爱表露;有的人,则处世气焰嚣张,好出风头;有的人,行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有的人,则举止诚惶诚恐,局促不安;有的人,性情孤僻,耽于沉思;有的人,则热衷社交,讲求现实;有的人,一贯留意他人的措辞和想法,不爱说笑;有的人,则爱说爱笑,随心所欲老是无所顾忌;有的人,早熟,身体提前发育,在同班同学中,显得人高马大,不仅在体育表现上占先,在人缘上较受同学支持,而且有较高的自信心;有的人,则晚熟,较少受人重视,情绪较为紧张,好多嘴以惹人注意,自我意识(按:指过分注意自己)较强;有的人,乐观,能化危机为转机,觉得明天会更好,也把精神集中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上;有的人,则悲观,总是注意到问题,忧愁满怀、愤世嫉俗,有各种抱怨的理由;有的人,如不经常处于刺激之中总是难于忍受;有的人,则不能忍受过分的刺激;有的人,从早到晚对孩子申斥不停;有的人,则长年累月对孩子放纵不问;等等。

从性格的差别观察个别差异,可以说是人各有异。

第二节 性格的基本类型

我们说性格上人各有异,但并不否认,有些人,具有相类性格,行为倾向,也十分相似。

例如,意大利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龙布罗梭很早就曾经指出,缺乏道德观念,没有自我控制能力,感情易于冲动,智力低下,性情怠惰且自我显示欲强,即是许多犯罪者身上常见的性格;

又如,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雷德曼等人亦曾根据临床观察发现,罹患心脏病的人,多半具有一种性情急躁,求成心切,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易激动,好发怒,不知满足的性格,弗雷德曼将这种性格称作typeApersonality,或曰A型性格(按:弗雷德曼将一般人按其性格分为两大类型:一为typeApersonality,亦即A型性格,此种性格的养成,显然与现代都市工业化的社会有关,都市工业化社会的特征是,大家生活匆忙,处处有机会,事事要竞争,不及时努力掌握机会,就会落伍失败,在这样的生活压力环境之下,很多能力较强的人自幼就在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历程中,养成力争上游的个性;另一为typeBpersonality,或曰B型性格,属B型性格的人,个性随和,生活较为悠闲,对工作要求较为宽松,对成败得失的看法较为淡薄),美国心脏病医学会在1981年将A型性格列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再如,近年来在工业心理学的研究上,也发现,有的员工在性格上异于常人:在操作机械时,不是粗心大意,就是心不在焉,甚至,喜欢刺激冒险,此种性格被称作为肇事性格,车祸发生的人为因素,多半与司机的肇事性格有关。

所谓性格类型论,就是在某种标准下,通过区分是否具备共同性质的特性和倾向,将性格加以抽象化的方法。

由于长期以来,国际上尚无一种通用的性格分类标准,这样,因为区分性格类型的标准不同,因而,就有若干个不同的类型论。

在这众多的性格类型论当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按体型来划分性格类型的克瑞奇米尔的类型论,以及按力比多能量的方向来确定性格类型的荣格的向性理论。

德国精神医学家克瑞奇米尔从证实精神病的种类和体型的关系着手,根据精神病的种类,以人的体型为标准,将性格分为三类,并认为这种分类也适合于健康者,这三类性格就是分裂性性格、躁郁性性格和癫痫性性格。

这样独创的命名,虽说是用来表现正常人性格的,但很容易被人理解为将来注定要患分裂症、躁郁症、癫痫病似的,故人们又多以内闭性性格、同调性性格、粘着性性格来表述这三种类型:

(一)内闭性性格

瘦长型的人,属于内闭性性格。

其身体特征是:与身长相比胸围较窄,由于体型细长而得名。

体重低于平均体重、胸部平扁、肋骨嶙嶙可数、筋肉瘦弱、消化器官不甚发达,所以,称为瘦长型。

这种人,一般具有睡眠差、易疲劳等特征;

其心理特征是:沉静,腼腆,神经质,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冷漠,孤独,思维周密,具有抽象性及非现实主义色彩。

这类人,虽然有时非常敏感,但有时却又非常迟钝。

与世隔绝使他们对人间事物反应迟钝;

但是,有时哪怕一句话,也会深深地刺伤他们,显出十二分的敏感。

他们虽然给人以一种举止言谈不凡的印象,但却让人感到难以接近。

他们总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这种类型的人,由于人们有时只强调敏感的一面或迟钝的一面,所以,有人又具体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

敏感型的人由于神经质,而避免与他人交往,热爱大自然,酷爱读书;

迟钝型的人不大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但却非常随和。

老爷式感受性强的人,不懂世故人情的理想家,冷酷的专制和利己主义者,无情趣和有气无力者,等等,都是典型的内闭性性格。

(二)同调性性格

肥胖型的人,属于同调性性格。

其身体特征是:指的是中等身材,矮胖躯体,满布脂肪的啤酒肚,所谓大亨型。

这种人,一般具有手足纤小,脖颈短粗,头颅滚圆,毛发稀疏,容易秃顶,睡眠很深,消化器官较为发达等特征;

其心理特征是:活泼,开朗,乐观,善于社交,直率,善良,亲切,温厚,好逸恶劳。

这类人,能说会道,喜欢交际,无论同任何人都会很快地结为朋友,而且,善于照顾他人。

因此,这种人,走到哪儿,哪儿就会出现友好愉快的气氛。

同调性性格,具有轻躁状态和抑郁状态反复交替出现的特征。

但是,不管是处于轻躁状态,还是处于抑郁状态,随和他人的倾向都会保持,而且,不会对他人封闭自己的感情。

这种人,处于轻躁状态时,开朗、幽默、活泼、好动;处于抑郁状态时,安静、抑郁、兴趣淡薄。

快乐的饶舌者,沉着幽默的人,悠闲的享乐主义者,有活动能力的实干家,等等,都是典型的同调性性格。

(三)粘着性性格

具有斗士体型的人,属于粘着性性格。

其身体特征是:体格高大魁梧,所谓柔道家的体格正是这一种。

这种人,一般具有膀阔肩宽,脖颈粗长,脸呈方形,毛发浓密,肌肉异常发达,体态线条明显等特征;

其心理特征是:坚定不移,专心致志,自律严格,有条不紊。

这类人,注重并严格遵守社会法规、惯例、习惯;在人际关系中循规蹈矩;工作踏实肯干,坚忍不拔;精力充沛,办事效率高,但是,他们不善于幻想,不爱闲谈,表情态度都过于严肃,情感不外露。

粘着性性格,兼具粘着和爆发两面。

他们虽然能够忍受磨难,但如若磨难过度,又会暴跳如雷。

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人既有稳重、耐性、严肃、殷勤这种粘着倾向,又有一旦兴奋便会不顾一切的倾向。

弗洛伊德的门生、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建人荣格大概是以内倾与外倾的论述最为出名。

精神分析学创建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说,是情感性的东西。

他,将此称为性本能。

而弗洛伊德的门生、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别心理学的创建人阿德勒则认为,所谓性本能,是“对力量的意志”。

荣格认为,正象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因性本能而产生行为的人,其兴趣和关心集中于所爱的对象;因“对力量的意志”而产生行为的人,其兴趣和关心集中于自身。

因此,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分歧”,实际上不是“对立”,而是“两立”,也就是说,前者,是指外倾性,即性本能对外;后者,是指内倾性,即性本能对内。

外倾性性格的特征是,关心外界的客观事物,根据现实决定自己的行为,他们的思维是能动的,判断是概括的,而且,他们是以周围的客观情况为基准,来定向或决定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说,他们是根据周围的客观情况,来做出合乎常理的判断。

内倾性性格的特征与外倾性性格的特征恰恰相反。

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不大关心,而只关心自己,其行为、思维、情感都是根据主观因素定向或决定,缺乏理性。

他们的态度是,既不干预他人,也不麻烦他人。

此外,荣格还设计了思维——情感、直觉——感觉这样两个轴心,并将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认为基本的性格类型有八类:

(1)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是将自己的思维转向内心的人,那种为了理论而创造理论的脱离实际的理想家,正是这类人的典范。

这样的人,对于别人是否接受自己的观点,并不特别关心,喜欢沉溺于幻想,因而,倾向于刚愎自用,倔强偏执,傲慢无礼,冷漠无情,令人难以接近。

(2)内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用自己的情感支配行为,是人们所说的那种“外表冷漠而内心深情”的人。

这样的人,喜欢将自己的情感隐匿起来,不向世人袒露,因而,趋向于文静,沉默寡言,对人淡漠,很少与人交往,象谜一样令人费解。

(3)内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按照自己的想象采取行动,多为艺术家或神秘主义者。

这样的人,不积极寻求与外部现实或习俗风尚相接触,因而,与他人,甚至与自己同种类型的人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常常被人视为稀奇古怪的不可思议的人,容易遭人误解。

(4)内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根据自己的感觉片面地认识世界,是那种缺乏思想和情感的人。

这样的人,经常远离外部世界的种种事物,沉溺于自己的种种内心感觉,因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主动性,让人难以理解。

(5)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把客观性思维作为自己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嗜好,具有科学家的特征。

这样的人,根据自己的体验描绘现实,有条不紊,但有目光短浅,落入俗套的可能。

(6)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把思维置于情感的支配之下,女性多于男性。

这样的人,喜欢寻求与外界和谐,善于社交,随和,易于亲近,但也反复无常,变幻莫测。

(7)外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不会为表象所迷惑,而在感知事物的本质后采取行动,女人,通常是这种类型的人。

这样的人,以轻浮疯癫、三心二意为特征,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因而,趋向于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一连串的直觉上,缺乏思维机能。

(8)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以世界本来的样子接纳世界,是那种受具体的感觉所支配的现实主义者,而且,是享乐主义者,主要是男人。

这样的人,兴趣在于积累关于外部世界的种种事实,因而,情感肤浅,只是为了自己能够从生活中获得种种快感而活着,具有耽于声色的倾向。

从动力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要对人的性格做科学的分类,重要的是,必须以性格的根本特性作为划分性格类型的标准。

既然人的性格主要是通过性格的根本特性来体现,划分性格类型时,就不应采用其它标准。

以人感受环境刺激的倾向性、人耐受生命冲动的倾向性及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的倾向性三个根本特性为标准,根据人感受环境刺激,其兴趣和关心是集中于环境中的刺激还是内部的、心理的刺激、人耐受生命冲动的本能,其内部心理过程是以保持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稳定还是以给予生命冲动以其它目的表现得更为显著、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其反应方式是以迅速还是以缓慢占优势,我们可以将人的性格,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一)外倾目的性稳定冲动型

外倾目的性稳定冲动型人的性格特征是:注意和兴趣倾向于外部世界,积极主动,表里如一,精力旺盛。

这类人自信,刚强,喜欢猎奇,乐于冒险,有寻求刺激的强烈愿望,善于独立思考,因而,在困难紧急情况下不会张惶失措,有魄力,敢负责,能当机立断,先发制人,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这类人不善掩饰,自然坦率,胆大,直爽,热情,可信亦可靠,喜好勇敢,好胜心强,不愿受人指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但却喜欢指挥别人,爱把自己的意志和主张强加于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惜一切顽强地朝着目标前进,遇见困难也百折不挠。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冷漠无情,爱显示,喜欢挑衅,盛气凌人,容易骄傲自满,自制力较差,有时有刚愎自用,感情用事,操之过急的表现。

(二)外倾目的性不稳定冲动型

外倾目的性不稳定冲动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对外部事物过分关注,能强烈地感受到周围力量的影响,急于行动,喜怒无常,精力充沛。

这类人无忧无虑,活泼开朗,性急,好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冲动,缺乏耐性,对于自己的行动常感到难以控制。

这类人热衷社交,长于辞令,懂得笑谈和诙谐,善于恭维和应酬,经常与他人共鸣同感,因而,能随合现实社会的潮流,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善于应付各种情况,无论同任何人都能很快地结为朋友。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鲁莽,庸俗,轻浮,粗暴,放肆,狂妄,放荡,圆滑,喜欢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爱好投机取巧见风使舵,以言辞取媚于人,不稳重,容易受他人利用。

(三)外倾目的不稳定含蓄型

外倾目的不稳定含蓄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关心外界的客观事物,根据现实决定自己的行为,性情活泼,稳健,富有生气。

这类人聪明,善辩,严谨,殷勤,通情达理,肯动脑筋,常能机智地摆脱窘境,善于随机应变,把握时机应付各种情况,有领导能力,受人爱戴和拥护。

这类人幽默,亲切,善于社交,懂得照顾体贴他人,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群体中精神愉快,相处自然,不管和谁都能结为挚友,因而,走到哪儿,哪儿就会出现友好愉快的气氛。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行事过于认真,容易自满知足,上进心不强,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台上握手台下踢脚,喜欢耍小聪明玩弄手段,有目光短浅落入俗套的可能。

(四)外倾目的性不稳定含蓄型

外倾目的性不稳定含蓄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注,敏感,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性情温和,容易亲近。

这类人平易近人,不爱操心,只求安定,讲求现实不喜欢与人相争,不搞什么理想或主义,悠然自得,与任何人都能够融洽相处。

这类人对外界事物具有广泛的兴趣,喜闻乐道,凡事都想要亲自加以尝试,因而,不安于机械、刻板、循规蹈矩的工作,喜欢不断变化的生活。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缺乏远见,轻率,不深挚,思想反复无常,嫉妒心强,行事一阵风一阵雨,容易失于浮躁,作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有轻诺寡信、见异思迁的表现。

(五)内倾目的性稳定含蓄型

内倾目的性稳定含蓄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兴趣和关心集中于自身,好沉思,喜内省,注意稳定,不爱表露,容易自制。

这类人沉静,宽厚,守信,庄重,务实,可靠,坚强,富有毅力,凡事循规蹈矩,尽心尽责,能自我控制,善于隐忍待机,求稳不求快,在条件成熟之前决不轻易采取行动。

这类人沉默寡言,兴趣爱好不多,一贯正言厉色,表情淡漠,该说时才说,该笑时才笑,决不出风头显示自己,对人若即若离,总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因而,不善于社交,不易亲近。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缺乏情调,孤芳自赏,寡断,阴险,刻板执拗,喜欢躲躲藏藏,过于谨慎,不善于随机应变,有时要求很高,有时又要求很低,倾向于保守。

(六)内倾目的性不稳定含蓄型

内倾目的性不稳定含蓄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好幻想,倾向于内心活动,孤独。

这类人没有什么嗜好和欲望,凡事规规矩矩,喜欢萎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想入非非,埋头于个人的思想或主义,心里有话,宁愿自己品味,也不愿向别人诉说,心之所思令人莫测,总是给人以一种难以捉摸的印象,让人难以理解。

这类人忠厚,老实,温顺,不爱开玩笑,在同外界接触中畏首畏尾,倾向于孤僻和害羞,缺乏自信,即使与人交流也常常言不由衷,不擅长而且也不喜欢表现自己,因而,不善于结交朋友。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自卑,消极,被动,不爽快,经常忧愁,害怕出丑,不懂得世故人情,没有朝气,脱离现实,容易悲观失望。

(七)内倾目的性稳定冲动型

内倾目的性稳定冲动型人的性格特征是:兴趣和关心侧重于自身,对外界事物并不注重,且能抵制外部影响。

这类人孤僻,不活泼,体验深沉,能够周到地领会到别人的想法,善于敏锐地观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和细微变化。

这类人直言直行,不喜欢拐弯抹角,因而,对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能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地加以完成,但一旦从事长时间的繁重工作则易于感到疲劳。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顽固,死心眼,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无论别人怎么说也不会改变主意,有片面固执己见的倾向,言语刁钻刻薄,难于相处。

(八)内倾目的性不稳定冲动型

内倾目的性不稳定冲动型人的性格特征是: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性情易变,忸怩,悲观,独立性差。

这类人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天真,腼腆,胆小,怯懦,不求自我表现,缺乏成就感,注意力易分散,耐受能力差,容易感到疲劳。

这类人动辄失去主见,极易受人影响,而且对别人的意见和感受非常在意,喜欢曲意附和随大流,因而,在紧急情况下容易惊慌失措,缺乏果断和信心。

同时,这类人往往也心胸狭窄,遇事拈轻怕重,工作漫无计划,行事毫无惯性,办事马马虎虎,喜欢幸灾乐祸,好发牢骚,不守信用,容易受别人诱惑。

上述八种性格类型是不能再做过细分类的独立的整体形象,也就是基本的性格类型。

因为,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我们能而且也只能将人的性格划分为以上八种基本性格类型。

第二十一章 性格分析及其运用

第一节 人的性格分析

人的行为,总是“十人十色”。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

人的行为,究竟是为何发生的?

人的行为,又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人的行为,从其发生机制来看,无一例外,取决于人的内部动力系统的特性。

人的内部动力系统特性的集中表现,就是人的性格。

由于不同的人不仅其先天的心理特性往往不同,而且,其后天的心理特性也总是不同,这,就使得不同的人其性格必然是各不相同。

这种性格的个别差异,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人的行为的个别差异。

由此可见,要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乃至控制人的行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做好人的性格分析。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人的性格呢?

尽管人的性格往往是相当复杂,但具体地讲,我们仍然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着手进行分析人的性格:

第一步,推断人的先天的气质类型。

要分析一个人的性格,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气质类型的人?作出这一判断的出发点,是把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看作是其先天的心理特性的显现,这样,只要我们平心静气,冷静地察言观色,审慎地听其言而观其行,通过听、通过观察、通过注意一个人的一贯反应及其在某些特定场合下的反应,等等,我们也就可以把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从其先天的心理特性上加以简要的概括,比如,一个人先天的心理特性是情绪发生快动作反应迅速,还是情绪发生快动作反应迟缓,或者是情绪发生慢动作反应迟缓,要么是情绪发生慢动作反应迅速,从而,推断这个人先天的气质类型是对环境刺激感受性弱、对生命冲动耐受性弱的胆汁质型,还是对环境刺激感受性弱、对生命冲动耐受性强的多血质型,或者是对环境刺激感受性强、对生命冲动耐受性强的粘液质型,还是对环境刺激感受性强、对生命冲动耐受性弱的抑郁质型。

第二步,概括人的先天气质。

在推断出一个人的先天的气质类型之后,进一步考察这个人的先天的气质,权衡一个人对环境刺激感受性强,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或者其对环境刺激感受性弱,又到底弱到什么程度?以及一个人对生命冲动耐受性强,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或者其对生命冲动耐受性弱,又到底弱到什么程度?通过对一个人的先天的气质作更为透彻的概括,做到对其先天的气质的把握游刃有余。

第三步,探究人的性格类型。

在对一个人的先天的气质有了更深一层的概括后,对与其先天的气质相适应的一个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的洞察也就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通过看一个人的言行的根由、观察一个人所走的道路、考察一个人安心于什么,了解其一生所追求的是什么,其在目前这一特定的地位上又想要得到什么,以此为基点,了解一个人的经验世界、认识结构、意象格局和价值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其后天的心理特性,然后把一个人的先天的心理特性与其后天的心理特性有机地联系起来,看一个人感受环境刺激,其兴趣和关心是集中于环境中的刺激还是内部的、心理的刺激;一个人耐受生命冲动的本能,其内部心理过程是以保持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稳定还是以给予生命冲动以其它目的表现得更为显著;一个人在生命冲动推动下作出反应,其反应方式是以迅速还是以缓慢占优势,对一个人的性格类型作出简要判断,探究其性格是属于外倾目的性稳定冲动型还是属于外倾目的性不稳定冲动型,或者是属于外倾目的性稳定含蓄型还是属于外倾目的性不稳定含蓄型,要么是属于内倾目的性稳定含蓄型还是属于内倾目的性不稳定含蓄型,再不就是属于内倾目的性稳定冲动型还是属于内倾目的性不稳定冲动型。

第四步,剖析人的性格。

在探究完一个人的性格类型之后,进一步剖析这个人的性格,概括一个人到底存在哪些具体的性格特性?其具体的性格特性的相对稳定性程度又是如何?是趋向于不断得到强化呢,还是趋向于逐渐弱化?由一个人的具体的性格特性可以估计其在什么样的场合会怎样行动?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受什么样的刺激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人的性格。

第二节 行为的解释、预测及控制

没有没有原因的行为。

人的行为,尽管错综复杂,但却是可以解释、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

它,具有可认识的发展模式,并受其自身内在逻辑的制约。

人快乐,是因为笑;

人伤心,是因为哭;

人恐惧,是因为战栗;

……

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左右人的行为的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诡谲。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有机体内部,始终存在着生命冲动的本能倾向,这种本能倾向,乃是由于有机体受到环境刺激作用而激发,以这种本能倾向为基础,寻求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实际上策动着人的每一种行为。人的这种本能倾向,或者,通过简单理性,在自然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复杂理性,在冲动行为、有意行为、幽默行为、攻击行为、嫉妒行为、反态行为、过失行为、退行行为、代偿行为、投射行为、补偿行为、升华行为、堕落行为、性行为、白日梦行为、变态行为乃至自杀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第三条途径,在梦的行为与泄精/行经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最后一条出路,在精神病症中表现出来。

……

只要抓住了人所共有的这些要素,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人的行为,辨察人的内心欲求,而这,正是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的前提条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行者有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欺诈成性的人往往都以人人相欺之类来为自己辩护;敌意心强的人总是想他人在憎恨自己。

将要背叛的人,言辞惭愧不安;内心疑惑的人,言辞杂乱无章;善良的人,话少;浮躁的人,话多;污蔑好人的人,言辞游移不定;失职误事的人,言辞迂曲不明。

勇敢的人刚毅,可以用愤怒激怒他们;智慧的人有谋略,可以用信义说服他们;仁德的人不虚假,可以用正义责难他们;位高的人轻权,可以用奉承讨好他们;财大的人轻利,可以用名望威吓他们;贪婪的人重财货,可以用物质引诱他们;不肖之徒容易被吓住,可以用危难去吓唬他们;愚昧的人不通事理,可以用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

跟智慧的人说话,要靠渊博;跟笨拙的人说话,要靠强辩;跟善辩的人说话,要靠扼要;跟高贵的人说话,要靠气质;跟富有的人说话,要靠高雅;跟贫穷的人说话,要靠利害;跟勇敢的人说话,要靠果断;跟卑贱的人说话,要靠谦恭;跟负过的人说话,要靠鼓励;跟上进的人说话,要靠锐意进取。

……

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永远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光了解人所共有的诸要素还显然不够,我们还必须循此而进,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区别,运用人的性格分析的基本知识去成功而有效地理解人的行为,揣度人的心灵深处的欲求,而这,正是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的关键。

一旦我们掌握了人所共有的诸要素,能够“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精于揣情摩意,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微妙之处能够做到概要的了解,懂得什么样的刺激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作用于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效法一个人的内部动力系统运行的道理,我们就不难知其所图,理解一个人特定的行为和言谈究竟意味着什么,发掘一个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从而,以相当的精确性来解释人的行为。

同时,与人谋事,只要我们能够“知其习性,以引导之;明其目的,以劝诱之;谙其弱点,以威吓之;察其优势,以钳制之”,时刻留心不忘其所图,我们同样也就不难一眼把人看穿,料定一个人在某种场合下将为何行动以及会如何行动,从而,以相当的合理性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以相当的有效性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

第三节 具体的例证

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名优秀特工。

多年来,他,一直主持着行为科学组的工作。

在罪犯的灵魂深处,总有某种东西在支配着他们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犯罪活动。

此,即约翰?道格拉斯在行为科学组工作的核心命题。

他和他的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破案方法,特别是对于系列暴力罪犯心理世界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精辟入里。

(一)行为反应出个性

一九八0年代初期,约翰?道格拉斯为了深入研究,曾经访问过狱中的杀人犯。

有一次,在巴尔的摩那座石头建成的古老阴森的“马里兰州监狱”内,他身边围坐着重刑犯。

每个犯人,都大有来头——杀警察、杀孩童、贩卖毒品或是黑道杀手——不过,当时,约翰?道格拉斯最感兴趣的,还是奸杀犯的作案手法。

约翰?道格拉斯问其他犯人,狱中,是否有这样的人物。

“有啊!查理?戴维斯就是。”一名犯人告诉约翰?道格拉斯。

然而,其他犯人都说,他,不太可能和联邦调查局的人员谈话。

有人去监狱操场找他。

出乎意料的是,查理?戴维斯竟然同意加入他们。

看来,狱中牢犯或许确实闲得慌,也真的不知道如何才好打发时间。

通常,约翰?道格拉斯在进行监狱访谈前,会就主题尽量搜集材料,同时,反复阅读警方的档案、犯罪现场的照片、验尸报告、审问记录,以及任何有助于理清犯罪动机或犯人个性的资料。

惟有如此,才最能够保证犯人不会别有所求或寻你开心,而会直截了当地道出实情。

不过,对于这个案例,约翰?道格拉斯却是丝毫没作准备。

所以,他也就干脆照直实说,并且,顺着这一点去发挥。

查理?戴维斯是个彪形大汉,约一百九十公分高,胡须剃得光溜溜的,打扮整齐。

约翰?道格拉斯开头便说:“查理,现在我可是吃亏了,因为,我不知道你犯了什么罪。”

“我杀了五个人。”查理?戴维斯回答道。

约翰?道格拉斯要查理?戴维斯描述犯罪现场和他如何加害死者。

事情是这样的:查理?戴维斯兼职救护车司机,他,勒死一名女子,然后,将尸体放在他负责救护范围内的公路旁,打一通匿名电话,再前往载运尸体。当他把尸体放在担架上的时候,没有人会怀疑凶手就在他们中间,就是这种掌握与策划的程度,让他兴奋并乐此不疲。

从勒死的手法上,约翰?道格拉斯推断,查理?戴维斯是“临时起意型”的凶手,他原先心中,是打算要强暴对方的。

约翰?道格拉斯对查理?戴维斯说:“你是个警察迷,你自己也想当警官,能够支配他人,用不着做无法发挥能力的劳力工作。”

查理?戴维斯笑了,并说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官。

约翰?道格拉斯要查理?戴维斯描述作案手法:他会跟踪面貌佼好的年轻女郎,看着她开车进餐馆的停车场,再透过他父亲在警界的关系,查出车牌号码,然后,找出餐馆负责人的名字,打电话到该家餐馆,请他广播,告诉她没关车灯,她出来后,他便强行将她推入她的车或是他自己的车,将她铐上手铐后载走。

查理?戴维斯依序描述所犯的五宗案件,神情仿佛陷入回忆之中。

说到最后一件,他提到自己把放在前座的她盖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说起这个细节。

说到这里,约翰?道格拉斯加以推断:“查理,让我说说我对你的看法,你和女人的相处发生问题,你犯下第一个案件时财务发生问题,当时,你二十来岁,你知道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生活因而充满挫折感,也无法让你掌控。”

查理?戴维斯点了点头。

到目前为止,约翰?道格拉斯说的还都不错,他尚未说出特别难预测或猜测的部分。

“你当时酒喝得很凶”,约翰?道格拉斯继续说,“你欠人家钱,跟同居的女人又发生争吵(查理?戴维斯并没有告诉约翰?道格拉斯他跟人同居,但约翰?道格拉斯却非常确定这一点),事情最恶劣的那几天晚上,你会出去找下手对象,你不想去找你的情妇,所以,必须找别人下手。”

约翰?道格拉斯看见查理?戴维斯的肢体语言(按: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文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又叫身体语言,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当事人以此等身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逐渐在改变,开始流露真情。

于是,他进一步往下说,“但是,你对最后一名受害者比较不那么凶残,她,与其她被害人不同,你强暴她后,又让她穿好衣服,你盖住她的头,前四件案子中你并没有这样做,对于这次行凶,你的感觉不象前四次那样自在。”

当查理?戴维斯开始仔细聆听时,约翰?道格拉斯就知道说对了某些部分,他从监狱访谈经验中学到这一点,也能够在询问时反复加以应用。

约翰?道格拉斯知道查理?戴维斯正注意听他讲话,“她说了一些话,让你觉得杀了她心里很不舒服,但你还是把她给杀了。”

突然,查理?戴维斯的脸红了起来。

他,似乎在出神,而约翰?道格拉斯可以看见他的内心,他,正回到犯罪现场。

犹豫了一会儿,查理?戴维斯告诉约翰?道格拉斯,那个女人说,她丈夫身体非常不好,她非常担心,他病得很重,也许快死了。

这番话,也许是那个女人的计谋,但也或许不是。

约翰?道格拉斯无从得到答案。

但这,显然对查理?戴维斯产生了影响。

“但是,我没有戴面具,她知道我是谁,所以,我必须杀了她。”

行为心理学(2) 行为心理学课程

约翰?道格拉斯停了一下,接着说:“你拿了她的东西,对不对?”

查理?戴维斯再次点头,承认拿了她的皮夹,他从皮夹中拿了一张照片,是她与丈夫和孩子在圣诞节的合照,他保留了这张照片。

约翰?道格拉斯以前虽从未见过查理?戴维斯,但此时,他已经完全可以清楚勾勒出这家伙的个性,所以,他说:“查理,你去过墓地,对不对?”

查理?戴维斯又脸红起来,这,证实他注意媒体对这一案件的报道,所以,他知道被害人埋在何处。

“你去她的墓地,因为,你感到内疚,而你也带了一样东西到她墓地,放在墓前。”

其他的囚犯鸦雀无声,全都屏气凝神地听着。

他们从未看过这样的查理?戴维斯。

约翰?道格拉斯重复道:“你带了样东西到墓地,查理,你带了什么?你带了那张照片,对不对?”

查理?戴维斯再度点头,然后,低下头。

其他犯人可能觉得,这一切,神奇的有如巫术或是魔术。

显然,约翰?道格拉斯是在猜测。

但他的猜测,却是根据他和他的同事当时找到的背景资料、所作的研究和累积的经验。

这些研究和经验,总是不断在累积。

不同的罪犯,有不同的犯罪冲动。

不同的犯罪,有不同的犯罪方式。

行为,反应出个性。

(二)凶手内心

一九七九年的十二月,探员罗勃?赖瑞(RobertLeary)从乔治亚州罗马市(Rome)的调查站打来电话,报告一件惨绝人寰的案件,请约翰?道格拉斯优先处理这件案子。

一个星期之前,玛莉?法兰西丝?史多纳(MaryFrancesStoner)——一个住在离罗马市一个半小时车程亚达斯维尔的可爱优秀的十二岁小女孩——在回家时于下了校车后,便失踪了,她家离站牌处的路口大约是一百码的距离,几天后,在十公里外一处情人幽会的森林小径里,发现她的尸体,是一对情侣发现她的黄夹克盖着头而报警处理的,她遭到强暴,死因初步判定,是因头部遭受钝物重击致死,验尸报告也指出,她颅部的碎裂系由大石块造成(现场照片中她的头部附近有一块沾有血迹的石块),脖子处亦显示有被从后面强勒的痕迹。

在约翰?道格拉斯查阅这个案子的资料之前,他希望能尽可能多了解被害人的背景。

没有人对玛莉?法兰西丝有任何不好的评语。

据说,她,对每个人都很和善,既合群又讨人喜欢,她,和蔼甜美、一派天真,在学校乐团里担任鼓手,常常穿着乐队的制服上学,是个可爱的十二岁女孩,看起来就是十二岁而不是装成十八岁的样子,她,决不会乱搞性关系,也从未涉及过毒品或酒类。

验尸的结果,也显示她被强暴时,尚是完璧之身。

这一切的一切,都表示她是那种低风险类中不太可能被害的被害人。

在听完罗勃?赖瑞的案情简报与研读完命案现场的照片与相关档案之后,约翰?道格拉斯摘要记下下面半页的笔记:

侧写:

性别——男性

种族——白人

年龄——二十五岁左右,近三十岁

婚姻状况——已婚:问题婚姻或离婚

兵役——逃兵或军医

智商——中等或中上

教育程度——最多中学或辍学

犯罪记录——纵火,强暴

性格——自信,自大狂,能通过测谎器

交通工具颜色——黑或蓝

问话形态——直接,投射

约翰?道格拉斯最先认定的一件事是,从诱拐的场景判断,这,决非是预谋的凶案,而应该是凶嫌开车经过时突然下手的,可能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的稚龄与附和容易相信别人的个性,玛莉?法兰西丝在校车站牌下车后,即被这个有性幻想的侵犯者有机可乘地糟蹋了她天真的友善,并借机一逞兽欲,从玛莉?法兰西丝身上衣服的凌乱可以想象,她是被迫褪去衣服的,而在被强暴后,又匆匆穿上,她的后背、臀部、双脚皆没有任何碎屑,表示她是在车内遭到强暴,而不是在陈尸的林地上,当凶嫌强暴了她之后,这个被吓坏了的小女孩在极度的痛苦中,哭喊着求救,想要逃命,凶嫌多年的性幻想虽然得到了满足,但事实却颇为不堪,他不知如何面对这个小女孩的反应,犹如处在一团混乱的恐怖地狱中,就在这个时候,凶嫌觉得唯一能脱身的办法,就只有杀人灭口,既然小女孩已经害怕的只想要逃命,远比他想象中的更难以控制,那么对他来说,比较容易的做法,就是要她更合作、顺从,凶嫌告诉玛莉?法兰西丝,要她赶紧穿上衣服,就放她走路——不是让她自己跑走,就是将她绑在树上,然后再离开现场,但就在她转身的当时,凶嫌进而勒住她的脖子,极有可能将她勒昏,但在勒时上半身需要使上很强的气力,他一时之间也控制不住她,没办法将她勒昏,于是,便把她拖近一棵树,捡起离他最近之处所能拿到的大石快,在她的头部重击了三至四次,杀了她。

约翰?道格拉斯分析说,凶手和玛莉?法兰西丝并不熟,但两人一定在镇上碰过面,因此,她一看到凶手便认出来,也才足以让凶手对她有所幻想;凶手很可能看过玛莉?法兰西丝穿着短短的乐队服装去上学,从夹克盖住她头部的现场看来,这个不明行凶者对这件案子也不怎么好受,显然,破案的时间对警方而言,是个大考验,从这个案子的犯罪形态与这种智慧型、有组织的嫌犯类型判断,只要凶手思考的时间够久、让他对自我的罪行合理化、把一切过错归罪到被害人身上,那么,要他俯首认罪的机会就只会更加渺茫,就算他接受测谎器的测试,结果也顶多是得不出结论,一旦他开始觉得警方怀疑的箭头指向他,就会逃到国内某个不会被查出行踪的角落,那么,那里的下一个小女孩就会危险了。

约翰?道格拉斯认为,凶嫌显然是住在这一带,并且,极有可能已经被警方约谈过了,他很合作,也相当狡猾,即使警方起诉他,也不会俯首认罪的,一般而言,带有强迫性格的人通常比较喜欢深颜色的车子,凶嫌所驾驶的黑或兰色的小客车可能是中古车,因为他不大可能买得起新车,但这辆中古车可能性能还不错,且保养的很好,车子中的每件东西也都恰如其分地摆好。

在听完约翰?道格拉斯这番推断后,电话那头的某一位警员说道:“就你刚才所叙述的嫌犯,我们才放走了一个。”

这个人,符合嫌犯的侧写描述,同时,也是另一件案子的嫌犯。

他的名字,叫达瑞尔?基恩?戴维尔(DarrellDevier),白人男性,二十四岁,有两次结婚而又离婚的记录,目前和他的第一任妻子住在一起,是乔治亚州罗马市的树篱剪修员,亦是强暴某位十三岁女孩的重大嫌疑犯,但尚未被起诉,他在第一次婚姻失败后,曾加入陆军,但在七个月后,因开小差而被除役,他开着一辆三年的黑色福特Pinto小轿车,保养得很好,曾经因持有汽油手榴弹,而被当成不良少年拘提到案,在八年级的时候便辍学,但智商测验的成绩在一百到一百一之间,他曾被约谈,被询问是否有见过任何可疑人物或听到任何风声,因为,在玛莉?法兰西丝被诱拐的前两个星期,他,正在帮史多纳家附近的电力公司修剪树篱,警方告诉约翰?道格拉斯他被传讯的当天,正打算安排他做测谎。

“这,并非良策”,约翰?道格拉斯告诉警方,“你们从测谎里根本得不到什么,只会加强嫌犯在被问话过程中自我防卫的能力。”

果然,当警方翌日再打来电话给约翰?道格拉斯时,便告诉他这个测谎器无法确定嫌犯犯案嫌疑。

“既然嫌犯知道他可以打败机器,只有一个方法能让他就范”,约翰?道格拉斯建议道,“那就是,在当晚于警局安排一场审讯。”

“一开始,嫌犯会觉得有些轻松,但恰可攻其不防地询问他,要让他感受到你的严肃与尽忠职守,要让他知道,这,不像午餐或晚餐,可以有任何缓冲的机会,也要让他了解,如果他让步的话,并不会像电视上的战俘一样被吊起来拷打。”

“由当地警方与联邦调查局亚特兰大分局的干员一起负责侦讯,以显示团队的力量,及暗示全美政府的公权力正与之对抗。”

“在他面前的桌上,堆着成堆与他名字有关的案卷,即使里面都是些空白的纸张。”

“更重要的是:不做任何说明,就把沾有血迹的石头,摆在与他的视线相对四十五度角的一张矮桌上,让他不得不转头注视的位置上。”

“仔细注意他每个不言而喻的线索——他的动作、呼吸、流汗程度、颈动脉的跳动,等等,如果他真是凶手,他决无法对那块石头视而不见,即使你不曾提及或解释它的特别之处。”

“用微弱略带神秘的灯光,及一次不超过两个以上警员或调查员的问话场面,最好是一个调查员与一个当地的警员搭档。”

“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暗示你已经知道了重点,知道他心里正在想的东西,也明白他所承受的压力,不管你觉得多么令人作呕,但你必须要投射出你对这个被害人的指责,暗示着是她引诱他的,问他是否是她主导的,是否是她投怀送抱,是否是她用黑函威胁他,给他一个保住面子的情境,给他一个解释自己行为的机会。”

“在钝物致命或持刀杀人的案子里,凶手很难不去留意他身上所留下的被害人的血迹,这,是一项可兹利用的通则。”

“当他开始有反应,哪怕是一点点轻微的动作,你就要直视他的眼睛,告诉他,这整个案子中最令人起疑的部分,就是他的身上已经沾有玛莉的血迹。”

“我们知道你身上有血迹,基恩;在你的手上,你的衣服上,我们想问的只是,‘是不是你做的?’我们知道是你干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当然知道为什么,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告诉我们,‘是不是?’。”

他们,真的这么做了。

他们把达瑞尔?基恩?戴维尔带进来,他马上注视着那一块石头,开始冒汗,且呼吸急促,他的身体语言和先前问讯时的情形迥然不同:瑟缩而带有防卫性。

侦讯开始指责小女孩,把责任推到她头上,见他随声附和时,他们便把血衣现出来。

这项举动,很显然地激怒了他。

当你发现对方开始闭嘴而且专心谛听你讲话时,你可以说已经找对人了。

相对地,无辜者通常的反应不是大笑就是大叫。

每个嫌犯假装大笑或大叫来让你以为他是无辜的,你也可以分辨出来。

于是,他承认强暴,并且,同意侦讯员所说的,是她威胁他。

罗勃?赖瑞告诉他,他们知道他并非预谋要杀害她,如果是蓄意谋杀的话,他会用比石头更有效的凶器。

最后,他,终于俯首认罪,承认犯下这宗杀人案及前一年在罗马市的另一件强暴案。

达瑞尔?基恩?戴维尔,因强暴与杀害玛莉?法兰西丝?史多纳,被判死刑定谳。

(三)人皆有弱点

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分析专家,约翰?道格拉斯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暝发生在亚特兰大市的系列谋杀案。

此案,始于1979年夏天,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基本案情是,一些黑人少男少女,主要是男孩,连续失踪,后来,发现他们被谋杀了。

因为案情重大,市长梅纳德?杰克逊(MaynardJackson)只好请求白宫让联邦调查局牵头,组织一次有效的调查。

在约翰?道格拉斯奉命赶到亚特兰大时,已经有十六名少年被杀害。

和约翰?道格拉斯同行的,还有联邦特工洛伊?哈兹伍德(RoyHazelwood),他也是行为科学组的成员。

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这一系列谋杀案件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在翻阅了大量的材料,察访了被害人家人,并查看了犯罪现场之后,约翰?道格拉斯和洛伊?哈兹伍德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第一,尽管被害人都是黑人,但他们并不认为作案的动机是由于种族仇恨;

第二,他们肯定,凶手是黑人;

第三,这一系列案件中的许多起(不是全部),都是有联系的。

他们之所以推断这些谋杀案不是出于种族仇恨的动机,一是因为种族仇杀案一般都是高度公开的行为,二是因为尸体被遗弃的地点主要位于市区的黑人居住区。

如果一个白人在黑人居住区鬼鬼祟祟地活动,早就被人注意了。

尽管并非所有这些凶杀案都出自一个人之手,但他们觉得,大多数案子是一个人干的,如果不尽早抓住凶手,他,还会继续有恃无恐地作案。

经过分析,约翰?道格拉斯和洛伊?哈兹伍德认为,凶手有以下特征:男性、黑人、单身、年龄在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之间,性格内向、孤僻,是个警察迷,驾驶一辆警车风格的汽车,豢养一条类似警犬的狗——不是德国牧羊犬,就是德伯曼短毛猎犬。

约翰?道格拉斯始料未及的是,这名系列杀人狂对有关此案的新闻报道,采取了极为傲慢的反应。

就在新闻媒介刚刚对一起暴尸街头的案子进行曝光之后,罪犯故意把下一个被害人的尸体扔在同一条街上。

他这样做,显然是在同新闻界、警方和公众示威。

1981年2月,新闻界对系列杀人案的关注,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

法医宣布,在六名被害人身上发现的头发和纤维是一样的,这,意味着,杀害六人的凶手可能是同一个人。

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亚特兰大市民。

约翰?道格拉斯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了。

——凶手将改变作案的地点,把尸体扔进河中,以冲洗掉任何证据。

约翰?道格拉斯建议警探们:密切关注水路。

然而,他们没有来得及组织一次联合行动,又有三具尸体在河中或河边发现。

待他们各个监视小组全部到位之后,凶手竟然销声匿迹了。

经过两个星期没有结果的等待,权威部门决定:在5月22日下午6点结束这次监视行动。

5月22日凌晨2时20分左右,一位刚从警校毕业的警察在执行监视任务时,发现一辆汽车驶过杰克逊?帕克韦大桥,并在桥中央停了车。

“我刚才听到了重物拍击水面的巨大响声!”年轻警察颇有几分紧张地用步话机报告。

那辆可疑的汽车调转车头,原路返回时,警车把它逼在路边。

司机名叫韦恩?威廉斯(Wayne Williams),是位二十三岁的黑人男子。

当时,警方并没有足够的证据逮捕威廉斯,但他已被纳入警察的监视之下。

两天以后,一具男尸浮出下游水面。

韦恩?威廉斯符合约翰?道格拉斯和洛伊?哈兹伍德分析中提到的每一个关键特征:他,豢养着一只德国牧羊犬,他,是个警察迷,几年前,曾经冒充执法人员而被捕过,平时驾驶一辆淘汰的警车。

韦恩?威廉斯很快就觉察到,警察在跟踪他。

他,故意引导警车在市内兜来兜去,甚至,还开到安全局长李?布朗(LeeBrown)的家门外猛按喇叭,警车也只有无可奈何。

直到有一天,警察发现他在烧毁照片、冲洗汽车,这才收审他。

警探们在他的住所,发现了头发和纤维。

佐治亚州证据实验室也证实,几位被害人衣服上存留的纤维物,与韦恩?威廉斯的一样。

7月21日,韦恩?威廉斯被正式逮捕。

当韦恩?威廉斯被捕的消息传出时,约翰?道格拉斯正在佛吉尼亚州做讲演。

听众中,有人征求他对这一消息的看法。

约翰?道格拉斯谨慎地回答说:“如果威廉斯经证明是系列谋杀案的凶手,我猜想,他的外表一定不像是一个系列杀人犯。”

当时,约翰?道格拉斯并不知道,提问者是个记者。

结果,他的回答很快出现在当地一家报纸上,但,他们忽略了约翰?道格拉斯原话中最重要的限制词:——“如果”。

第二天,约翰?道格拉斯的话在全国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和全国主要报纸上被错误引用。

亚特兰大《法制报》头版头条的大字标题是:《联邦调查局人员如是说:威廉斯可能是系列杀人犯》。

联邦调查局总部震怒了。

因为,约翰?道格拉斯似乎未经审判,就宣布韦恩?威廉斯有罪。

约翰?道格拉斯赶到联邦调查局职业责任调查处,接受审查。

他,不得不针对报纸的所有报道,逐条予以澄清。

几天以后,约翰?道格拉斯同时收到一封谴责信和一封表扬信。

为了工作,约翰?道格拉斯牺牲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包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现在,却面临着失去工作的窘境。

他噙着眼泪对他的两个同事说,真没想到忘我工作换来的,竟是这么一个结果。

就在这时,约翰?道格拉斯的父亲杰克给约翰?道格拉斯寄来一封信。

他,在信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约翰?道格拉斯勇敢地面对挫折,奋发进取。

约翰?道格拉斯知道,自己并不想要退缩。

毕竟,作为行为科学组的工作,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对韦恩?威廉斯的审判即将开始,而控方正希望他担任他们的核心顾问人员,他,又怎么能够退缩呢?

经过六天挑选,一个基本上由黑人组成的陪审团成立。

1982年11月,韦恩?威廉斯一案正式开庭审理。

陪审团成员一共十二人,三名男士九名女士。

尽管约翰?道格拉斯等人认为,韦恩?威廉斯至少应对十二起谋杀案负责,但亚特兰大地方检察官仅就两起谋杀案对他提起公诉。

作为原告的技术顾问,约翰?道格拉斯在法庭上直接坐在原告律师的后面,他能从中看得出来,在这场审判中,地方检察官面临着三个不利的条件:一是韦恩?威廉斯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个系列杀人犯,他,态度温和友善,举止稳重,说话得体,带着深度眼镜,相貌善良,手指柔软,为了赢得审判,他甚至在报刊上不断喊冤叫屈,声称自己无罪,说自己是种族仇恨的牺牲品;二是他们低估了被告的心理防御能力,没有一名地方检察官认为韦恩?威廉斯会顽强抵抗,而约翰?道格拉斯则认为他会这么干;三是韦恩?威廉斯的辩护律师阿尔?宾德(AlBinder)相当能干,阿尔?宾德相貌英俊,笑容满面,颇具魅力,他,无疑是一个很有人缘的人,他在法庭上极力为韦恩?威廉斯辩护,把韦恩?威廉斯渲染成一个种族偏见制度的受害者。

“你们大家看看”,阿尔?宾德对陪审团说,“他像个系列杀人犯吗?看看他!站起来,韦恩,”他让韦恩?威廉斯伸出双手,“看看他的手多么柔软!你们想他有力量去杀人——用这两只手把人勒死吗?”

阿尔?宾德此举果然奏效,韦恩?威廉斯显然取得陪审团的同情。

那么,对控方而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盘问韦恩?威廉斯。

虽然,约翰?道格拉斯并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庭辩论训练,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该如何行动,才能暴露出韦恩?威廉斯想要隐藏的人格。

约翰?道格拉斯对助理检察官杰克?马拉德(JackMallard)说:“威廉斯是个自制力极强的家伙,你们必须尽可能延长对他的盘问时间,不断给他施加压力,这样,才能击垮他的防线。”

“你们可以把他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是那些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他在那里念书,等等,都盘问一遍,这样一直保持。”

“待他被问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之际,你们要同他发生身体接触,就象阿尔?宾德那样,离他近近的,侵犯他的空间,趁其不备抓住他的胳膊,在被告律师提出抗议之前,用很低的声音问他:‘你惊恐吗?韦恩,当你杀死那些孩子的时候?’”

连续几个小时的盘问,并未能使韦恩?威廉斯就范。

看到时机成熟,杰克?马拉德把一只手放在韦恩?威廉斯的小臂上,用非常低的声音一字一顿地问他:“韦恩,当你用手指掐住被害人喉咙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你惊慌了吗?你惊慌了吗?”

韦恩?威廉斯先是用很微弱的声音回答:“没有”,随后,象火山一样“爆发”了。

他用手指指着约翰?道格拉斯,咆哮道:“你尽一切力量,想让我上你的圈套,办不到!”

盛怒之下的韦恩?威廉斯对地方检察官破口大骂,阿尔?宾德急得跳了起来,大声抗议。

这,成为审判的转折点。

陪审团被韦恩?威廉斯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第一次看清了韦恩?威廉斯的另一面,认识到他完全具备施暴能力。

1982年2月27日,经过11个小时的辩论,陪审团最终裁定,韦恩?威廉斯谋杀罪名成立。

韦恩?威廉斯,被判处双份终身监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8880.html

更多阅读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 1.美术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美术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具

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 幼稚园行为课程

内容摘要:幼稚园行为课程是由张雪门先生创编的。其基本观点是:幼稚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走进新课程试题四 走进新课程案例分析

一、填空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 )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全面推进(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

行为心理学(2) 行为心理学课程

第三节 补偿补偿,是复杂理性在理性典范带领下,所采取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同被置换的焦虑联系极为密切的转移方式。所谓补偿,也就是当焦虑造成心理的个体对自身某种能力产生劣等感时,复杂理性为使得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得以渲泄,

30周年时的《健康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伯格

我认为,一个渴望成长的学生,有这样的心理学课程垫底,有这最关乎个人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资源垫底,他就可能更早地发现自己、发掘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做成最好的自己和公民,同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今年9月,我开设《健康人

声明:《行为心理学(2) 行为心理学课程》为网友未央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