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中的细节总是妙趣横生,又如此意味深长。
1990年的一天,时任珠海市冠雄塑胶工业公司总经理的朱江洪召集全体中层组成讨论小组,将能找到的字典都搜集起来摆在办公桌上,对他们说,“今天大家什么都别干,就是想商标,想不出来就别吃饭!”
当时他们面临的情形是,企业正朝着家电业方向进军,去商标局注册登记时,突然发现原先使用的“海乐”商标被人抢注。万般无奈之下,朱江洪只能带领大家另起炉灶。
大家一致认为,“海乐”是个好牌子,于是在此基础上,先用英文译出其含义,再音译成中文。最终,他们查到了英文单词“GLEE(快乐)”,而中文译音为“格力”——格外有力!然而,这一商标太好了,以至于在英美国家注册都会发生困难。于是,他们又学习日本的SONY,创造出了一个与GLEE发音类似,而英文词典中没有的单词。就这样,今天中国乃至世界耳熟能详的单词——“GREE”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制造的标志性品牌,品牌名称的产生竟与中国商业发展在90年代初期的混沌勾连在一起,当然令人莞尔,更引人猜想的是,如果没有这个历史长河中的小小插曲,今天的格力沿用了“海乐”这个名称,企业的命运是否还会沿着历史的轨迹严丝合缝地走到今天?商业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在此相遇,就构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精彩的中国商业故事。
随着对中国商业观察的深入,特别是对1990年之后中国经济变革的近距离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在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叙事之外,历史往往还能呈现出更丰富的面孔,这些丰富的历史,或许就隐藏在上文中这种历史的细致末梢中,而能够掌握并且准确讲述这些历史细节的,非朱江洪这样的当事人不可。
这提醒我们,中国商业的个人口述史还多么的稀缺,如果失去了历史当事人的亲身讲述,我们关于中国商业发展的认知,就极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而非个体的,具体的,详实的,充满着激情热血甚至鸡毛蒜皮的生动的历史。这样的观察,注定是流于表面的,我们将无法勘探历史的真相,也难以发现中国经济奇迹真正的秘密。而一个精彩的个人口述史,不仅能够留此存照,更能为中国商业思想史埋下一粒珍贵的种子。
那么,假设沿着朱江洪的讲述进入,在悠长的时空跨度中,我们能够获得怎样崭新的认知,又是否有可能对一个国人如此耳熟能详的 家电企业——格力——乃至对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的命运与未来建立新的观察?
显然,这将是一场艰难又充满意外惊喜的探险。在众多关于格力企业案例的梳理中,关于一条技术落后10年的组装线,年产2万台空调器的小厂,成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的行业巨头的商业故事,已经被反复讲述过,但人们仍难免被此类问题所困扰――格力的成长基因及精神内核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促使格力在喧嚣的市场环境下,始终坚持了专业化的道路,又是什么样的理念,令其始终将科技创新做出企业发展的核心钥匙?它是个人领导风格的产物,还是已经融入了格力的企业血脉之中?格力人那种特别的质量焦虑、强烈的优质情结、对企业诚信的强烈坚持,承接自哪里,未来又是否会一直延续下去?
跳出格力,另外一个更具思考力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降乃至百年的中国企业史上,中国制造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它的辉煌与困境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关联,为什么朱江洪早年关于中国制造软肋的观察与判断,至今依然毫不过时?从格力的经验出发,中国制造走出困局的路径又在哪里?
在中国当代经济这部历史长剧中,中国制造,占据了一个极其显要的位置。但即便当世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也并不能完全勘破中国制造的秘密。那似乎是一个腾空而起的奇迹,尽管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为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无数廉价产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关于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命题至今仍是高悬在中国制造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无疑为格力经验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那些来自于格力的精彩故事,还远远没有化作可供分享的经验,故事中的深意就像宝藏一样,从历史深处一路挥洒至今,仍在静静等待着发觉它的人。
对于走到发展的十字路口的中国制造而言,这样的等待,显然太久了。
正是从上述命题出发,朱江洪先生关于格力故事的讲述,显得如此意义非凡。当我们沿着其口述的个人史溯源而上,也就完成了关于格力企业史的整体梳理,并由此得以触摸中国制造命运的肌理。
岁月苍茫,无数沉睡在水底的记忆碎片本已蒙尘,打捞上来却依然熠熠生辉,它们将会完全颠覆我们关于格力企业发展的种种粗放式的观察与理解,而赋予历史以温润的质感。
二
现在,让我们将历史的长镜头转为近景,回到朱江洪生命中的一个关键场景中。2012年5月,朱江洪从格力电器董事长的职位上光荣退休,成为家电行业的最大新闻。两个月后,一直以低调著称的朱江洪高调现身2012年家电行业峰会。
从一介“草根”成长为业界领袖,其中冷暖寒凉,当然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但人们当时最想知道的是,卸下战袍的家电业老兵朱江洪将会向众人讲些什么。
峰会上,朱江洪向与会的400多名企业家发表了“科技创新是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演讲。在演讲中,朱江洪以沉痛的语气呕出了他对家电行业转型升级现状的不满:“转型升级虚张声势多,实实在在的很少。”
这是个多么令人感概的时刻,就在外界关于朱江洪退任的江湖传言四起时,朱江洪唯一关心的,依然是且只是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命运。
这类赋予当事人以光环的故事,将贯穿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在我看来,企业家的光环,从来不是来自任何外界的表彰与肯定,而是来自这样的命运的关键时刻,当事人在一次次面对命运的窥测与考验时,做出何种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逻辑。
只有通过细节式的历史讲述,才可能让故事还原到它本身的场景与环境之中,让人的勇气、决断与魅力,以及困惑、犹豫、惆怅显示出其本来面目。事实证明,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商业精英,除了所谓的草莽英雄群体,同样有着像朱江洪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出身草根,也许是农民之子,从底层做起,坚毅、冷静、具有现代企业思维,勇于突破传统的框架,从不向当时某些不合理的游戏规则低头,他们的技术坚持使得他们能够将企业迅速带到一个同时代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他们的敢破敢立不仅打破了诸多关于中国制造企业的规则与束缚,也在创造着属于中国制造业新的标准与规范。
这也为朱江洪的讲述赋予了另一层意味,时代潮起潮落,多少企业弄潮儿消失于时代深处,多少被放大的“神话”消失了,又有多少人从舞台中心退至边缘。可是朱江洪一路走了下来,经受住了时代的淘洗。
朱江洪口述中的经历的岁月,无疑正是中国近代以来变化最大、最令人激动莫名也最茫然失措的时光,我们是否可以从当事人的讲述中,去体会在理想价值、伦理道德、世道人心、社会风俗的变迁中,在时代的急促变化中,企业家何以立言、立行、立功,作为时代中的一个个体,又如何在时间的无情和冷酷中,赋予历史以温情和敬意。
如果说,朱江洪的故事能够带给我们某种启示,那就是,即使在转型期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之下,企业家的命运依然可以由自己决定。在朱江洪的命运讲述中,我们无处不感受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与激情,它们并未随岁月变迁而褪色,当年那个洗脚上田投身中国家电制造行业的年轻人,并没有变得复杂、世故、犬儒,即使在离开岗位的那一刻,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热情、天真与活力,保持着一个企业家的本色。
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今中国商业所出现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正是来源于中国企业家阶层保持至今的某种本色,正是这种本色赋予中国企业家阶层以舆论场的意见领袖地位,而不只是他们创造的财富。是他们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生机盎然,任何脱离企业家的中国商业叙事,因此注定是不完整的。
三
尽管任何一段企业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格力的企业发展史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对中国家电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而言,都将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在中国经济试验场中,有关格力的专业化道路选择,以及坚持的成果——中国空调行业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世界名牌,已经无须赘述。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向行业和公众提供一个“独家”的解释:格力何以做出专业化道路选择,选择如何得到坚持,以及在此选择之下,格力如何行稳致远。
从一开始,朱江洪先生就决定不用传统的理论式阐述或传统传记的方式来揭开这个谜底,因为任何数字或模型,甚至单向度的叙述,都无法还原历史的鲜活。真正的企业史应该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读者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故事与细节,并且不会是一条平趟的大河,不会像数学公式一样顺理成章的从a点发展到b点,而只能是充满了转折、偶然性与变化的叙事,是一条曲折的河流。
在某种程度上,格力的专业化坚持是就是对这种企业发展曲折性最好的注释,或者说是预料外、情理之中的故事发展。当家电企业多元化的大闸被小心翼翼地打开时,各种可能性如水流般展现,有的随风而行,有的则遇石则弯,有的集涓为流,有的随波逐流。
格力的道路与选择正是在市场多元化的环境中完成的,是在持续的探索、试错中,在对外部环境的观察和自身发展的审视中逐步形成,如果非要用什么来解释这个过程的话,反倒是看似虚无缥缈的命运最为精准——不是某个人代表格力做出了选择,而是格力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市场经济的丛林中完成了对自身命运的选择——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命运,格力选择了专业化,专业化也成就了格力,这就是属于格力的命运。
本书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记录格力的成长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作者细致的讲述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很有借鉴价值的教案。比如说,当很多企业把力量放在产品的外观、性能、能效比等上面,朱江洪却坚持他的产品观,“产品质量才是最重要的。”至今,这个已经深入企业骨髓的发展智慧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格力乃至中国家电的命运走向。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更深刻地体会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为什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持之以恒的行动。也许只有读完全书后,我们才可能透过奇迹般的光芒,发现历史深处的逻辑,与其说这是来自企业家不死的雄心,不如说是来自对企业发展的深刻焦虑,非如此,不能理解朱江洪为什么提出“科技救企业”的命题。
由此焦虑出发,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地理解科技在企业崛起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为什么许多同时代的空调乃至家电企业沉寂了,而格力愈战愈勇?格力的产品模式与其他“中国制造”的差异在哪里?我们才可能在为格力增长率欣喜的同时,观察到另外一些更加重要却每每被忽视的命题,如企业投入产出率的问题,产品可靠性的问题,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的问题。
在这种结构性的认知之外,我们或许还能从许多第一次对外展现的故事细节中,进一步理解中国企业发展的内在戏剧性。如果当年不是朱江洪掌舵格力,格力是否会走上如此具有技术色彩的道路?如果朱江洪选择引入资产控制者,格力的资本结构变局之下,还能坚持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吗?如果格力走出去的步伐稍慢一点,那么,企业的成长版图会不会彻底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才是企业发展中真正的“秘辛”,也正是从这些内在戏剧性中,我们读出了格力企业发展的某种史诗感。
如果说朱江洪先生的企业史写作与市场同类书籍有什么显著差异的话,那就是与诸多同类书籍中有意无意的造神气质相比,这本书更像是一次对神话的还原。任何神话都是注定要破灭的,格力从来不是一个神话,这里并不存在无与伦比的商业故事,或者无懈可击的商业案例,这个企业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在市场的重重困境中一步步创造出来的,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话,只能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对品质的坚持。
格力的发展就如此书的叙事风格一样:朴实无华,大道至简。
四
格力故事使我们无法不延伸思考中国制造的命运。在对格力发展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我们也完成了对中国制造的一次空前近距离的审视,可是,我们知道的越多,却了解的越少,关于中国制造的道理仿佛已经说尽,对于历史的未来,我们却依然困惑不解。
就在我们讲述格力故事的此刻,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与再工业化,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强国的雄心与现实之间的纠结,正在这个号称“世界工厂”的土地上,奇妙地纠缠在一起。
当我们试图全面理解中国制造面临的种种困境的起因与过程时,会发现这些困惑与矛盾同样体现在格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关于中国制造自主研发薄弱、自主营销效应品牌缺乏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匮乏的魔咒,同样困扰着格力,问题在于,格力是如何打破和正在打破这些魔咒的?
朱江洪先生的叙述当然不是直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所看到的,本不是一本关于中国制造的学术专著,可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答案就没有藏在故事之中。这正是自述史的非凡之处——将所有事件置放于一条个人史主线中,却内置了对于诸多命题的整体思考,解法,也许就藏在其中。
虽然一直到今天,中国制造仍处于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攻坚阶段,仍未通过中国制造的“历史的三峡”。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制造要克服已在世界上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屌丝”形象仍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来自格力的自主创新以及在欧美市场的拓展成果,却可以成为中国制造完成跨越的信心来源,更重要的是,格力的成功为中国制造的困局提供了某种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中国制造的解决之道就摆在那里,比如自主创新,比如品质第一,问题在于企业能否付出多少决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关于中国制造的探讨仍然有声有色地继续,然而一旦面对现实的挑战,企业就立刻把自主创新的步伐收回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进一步?
看起来,格力所做的只是每个中国制造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其他企业没有坚持做下来罢了。这到底是格力的荣耀,还是中国制造的悲哀?
当然,我们不可能指望一本书就解决有关中国制造的所有问题。但是,一个企业家关于这些问题数十年的求索,当然值得认真记取。就在朱江洪完成这些讲述的时候,时代的航船正在隆隆地驶过,留给中国制造的时间,并不多了。由此看来,关于格力的企业历史,本书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同时它也是朝向未来的。对于有心人来说,其中必然隐含着关于中国制造的某种答案。
五
无论如何,这将是一段值得聆听的故事。了解格力何以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作品。但更重要的是,你完全可以从中寻找到更多的答案,甚至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的光芒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朱江洪的描述横跨了中国企业从草莽时代到规范化运营的数十年,从他的讲述中可以重温那个时代的激情与躁动,梦想与失落,以及创造历史过程中的重压、苦恼、喜悦、呼号。诉说者不是将一些事件冷冷地丢在读者面前,而是在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以真切而平实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格力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充满血肉感的娓娓道来,令故事毫无枯燥生硬之感,读来令人有种回到过往岁月的感慨。
在相当的意义上,朱江洪的跌宕岁月,只是这个故事的壳,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中国家电制造业现代化转型之艰难。由此进入,才能够真正理解朱江洪和格力故事的精彩在哪里,遗憾又在哪里。
当然,两场战役,格力的和朱江洪的,都赢了。朱江洪可以从容地退出战场,可是商业逻辑的残酷一面在于:格力的战役将永无止期,而中国制造的转型之路,依然未完待续。
听过来人讲故事的一个好处是,能够以一种更为放松的态度看待历史,置身于历史之外,令讲述更加客观、从容。它不会直接告诉人们答案,最多告诉人们该怎样思考。对于读者来说,这就如同一次探索宝藏的过程,能够为一个意外的获得而惊喜,更能够感奋于那些激越的生命,并从这场对抗遗忘的讲述中获取启迪。
很多历史的逻辑,唯有在一段时间的后望中,才会显得略为清晰,有关中国商业的历史更是如此,旁观者永远像在雾里看花,我们因此必须感谢朱江洪先生充满诚意的讲述,它令我们能够无限的接近历史的真实。对于读者来说,需要由此体悟的是,一个家电制造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有可能给更大范围的、更为纵深的中国企业变革带来多少新的可能性。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站不起来”,朱江洪这句高度概括的格力电器的经营思想的话,用来警醒中国企业,同样振聋发聩,当我们关注格力何以被缔造时,别忘了这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反思中国企业的问题:我们的创新是什么?脊梁挺直了吗?核心技术何以建立,又该如何帮助企业成长?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这段精彩的讲述。一条条个人命运的小径,从上世纪90年代出发,穿越高峻陡峭的峻岭,最终到达企业命运的开阔之境。这些曾经无比艰难、为中国制造所前所未见的道路,如同一条条引线,将个人史、企业发展史,以及中国制造的历史连接起来。朱江洪的故事,也是一部与格力,与中国制造有关的史诗。在亲历者自己对一段段亲历故事的讲述中,有关中国制造的种种谜团与密码也将一一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