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

窦桂梅

第一课时
一、聊小说的要素
(课前学生背诵诗歌后,导入)
师:琅琅书声,朗朗乾坤。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生:《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
生:孙悟空、猪八戒、唐僧 、沙僧(这些人物也是和学生“聊”出来,然后出示唐僧四人取经图让学生整体感受一下)。
师: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生:孙悟空。他呀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生:还有猪八戒,这家伙特好玩,胖胖的,样子特可爱,还很贪吃。
师:那我们就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播放八戒动画)。《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学生笑)
师:那咱再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放悟空动画),这次他看出的是谁?
生:白骨精。(板书:白骨精)
师:把你看到的送到词中,再读——
生:白骨精(生读出“吓人”的感觉)。
师:《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生:红孩子、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蜘蛛精,黄袍怪,蜈蚣精……(和学生聊出这些人物来。)
师: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生:情节。
师: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些场所就叫——生:地点。
师:要说地点专指具体的地方,这活动场所也指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教师手势比划,提示学生。)
生:是环境,没错,就是环境。
师:多了不起,就这么聊,我们就聊出了小说的三要素。(板书:三要素)下面咱们就聊聊《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板书:三打,再完整读“三打白骨精”的课题。)
师:刚才我看了同学们的读书报告单,大家预习得不错。现在我检查检查同学们读书情况。
生:(分自然段依次读课文,强调了“火眼金睛”这个词,并重点读了唐僧的话。)
师:把读书报告单打开。结合刚才说的“三要素”,你发现报告单有什么特点?
生: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按照小说的“三要素”设置的。包括情节描述,人物评价,环境描写。第二部分是有哪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师:好啊,这份报告单就是对你们学习情况的“前测”。结合“三要素”的具体填写,那我们就检查检查你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生:(该生基本把课文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内容略)
师:你们同意他这样概括吗?
生:太具体啦,这不叫“概括主要内容”,这叫具体描述故事。
师:我们语文课的说法叫“复述”。其实,就故事的本身来说,把你们报告单中提炼的“起因、经过、结果”加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生: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村姑,又变成老太太,最后变成老公公,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结果白骨精终于被打死。
师:同意他的概括吗?评价一下,如何?
生:他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的,很完整,也很简练。
师:真好,作为六年级同学,我看到了你们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呵呵,故事的情节虽然了解了,但难免有一些要探讨的问题。课前,我看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共28条。有的希望具体了解故事,有的对人物的做法进行质疑,还有的对故事结局产生进一步追问,很好。
师:当然有些是共性的问题,其中大多是对唐僧提出来的,比如:1、唐僧为什么不相信村姑、老妇人、老公公是妖精变的,而且孙悟空把妖精打死后,唐僧还给念紧箍咒?2、唐僧为什么说孙悟空“无心向善、有意作恶”,而且还要赶他走?4、唐僧如果知道自己错怪了孙悟空后,会怎么样做呢?
师:有的问题是提给孙悟空的。比如:1、金箍棒那么厉害,应该一棒就把白骨精打死了,为什么二打不成还要三打?而且又为什么偏偏是三打,而不是四打或五打?2、孙悟空为什么对唐僧那么忠诚?有个同学还提出,当悟空二打和三打时,八戒和沙和尚在干什么?
二、聊故事的环境
师;结合同学们的问题,我又进行了备课。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思考再次走进故事里,深入探讨。让我们先走进故事发生的环境。
生:读“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读得平淡。)
师:在你的读中,我没看见“高山”,我看到的是一座“小土包”。(生再读,语气还不够)
师:山还不够“高”,再读!(生再读,终于读出了高山的险峻。)
师:再读原著里的这段话,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生:不仅山高,而且仿佛看到“虎狼成阵、千尺大蟒,万丈长蛇”真吓人。比课文的环境恐怖多了!
生:这地方令人毛骨悚然。你想啊,这样的环境,能生出什么好东西,什么大蟒长蛇,没准白骨精就是它们的领导呢!(笑)
师: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情节即将发生。那咱就走进故事的情节。
三、聊故事的情节
(一)妖精“三变”的情节
师:有情节就有故事的发展,咱得先从故事的起因聊起。谁来说说起因是什么?
生: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被白骨精发现了,直接原因就是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师:看看文章中怎么说的?读给我们听听。
生:“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师:妖精可是“自言自语”地说,那是怎样说?(生读,声音较大)
师:“自言自语”那可是发自内心的,自己跟自己说。你是太激动了,说话声音这么大,那不让旁边的妖怪全听见了?(笑)。
生:(马上会意)我该这么跟自己自言自语——(再读,声小,有语气、有表情,掌声。)
师:瞧“这家伙”的表情,心里美的都控制不住情绪了,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语的?
生:白骨精是“不胜欢喜”地自言自语的。(学生又读了名子。)
师:这个“胜”,和我们平时理解的胜,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不急于回答。我们先来看看白骨精怎么个不胜欢喜,自言自语的。(出示白骨精自言自语的动画)有什么感受?(学生举手要说)
师:把你感受到的,送到课文中去,让我们在声音中体会!
生:(有语气读,还故意学着奸笑了几声。掌声、笑声。)
师:这妖精,“得胜的猫儿”似的,都找不着北了。说时迟,那时快。施展妖术,变成了——生:村姑。
生:“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师:用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样的村姑呢?(生:美貌。)
师:形容美貌的词语我们积累的多了去了,不过咱先看看妖精变得怎么个美貌,再聊好吗?(放课件:“变村姑录像”)
生:好一个“月貌花容”的女子。
生:哇“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笑)
师:呵,看看原著中描写的吧——
生“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的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师:《西游记》最著名的版本——“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少女(故意重音强调)的文字描写后,批了一个字。你们猜,是哪个字?
生:是个“好”。
师:呵呵,女子加在一起是个“好”。再想想,变的那个村姑可是个少女。
生:哈,明白,是“妙”字。
师:要不然怎么说“妙龄少女”呢。咱们看看白骨精变化后的长相,妙在哪?
生:“月貌花容、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师:那眉毛妙在——生:“柳眉积翠黛”;
师:那眼睛妙在——生:“杏眼闪银星”;
师:那身材妙在——生:“体似燕藏柳”;
师:那音色妙在——生:“声如莺啭林”。
师:单看这变的长相,觉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计”,还妙在哪?
生: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那猪八戒就爱女色。她用的是“美人计”。(笑)
生:不仅是长相美,还心灵美,你看她还提着斋饭呢,就是为了讨好唐僧他们,让他们没有戒心 。
师:这一切,都源于吴承恩写得妙啊。把原著中对村姑“美貌”的具体描写送到课文中,再读读,看这“美”的后面,藏着什么?(学生用原著中对村姑美貌的描写,替换课文中的“美貌”,再读)
生:就是想吃唐僧肉,可见妖精有一颗狡猾贪婪而丑陋的心。
师: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陋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继续聊,看看妖精的二变、三变(板书:三变)又妙在哪里。聊妖精的哪一“变”的情节都成。
生:我想谈谈第二“变”。“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你看,妖精的“变”妙就妙在变成了“八旬”的老人。想想八旬老人驼着背,走路颤巍巍的,拄着拐来找女儿,多可怜啊。
师:是啊,中国有句古话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水浒中》的李逵要杀假李逵,假李逵说自己家里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让那么暴烈的李逵的心顿时软了下来。
生:妙在“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而且还“一步一声”地哭着走过来,怎么走来的呢?我想表演一下。(学生声情并茂地表演)
师:谢谢这位同学的创造。谁再来读读,让我们仿佛看这位八旬老妇走路的样子,听到一步一哭的声音。(该生读得声音较大,语气流畅。)
师:(对着刚才的学生)你可别忘了,那可是八旬老妇人,走一步,哭一声,走一步,哭一声。该怎么读?(学生再读,强调“八旬”读“一步一声”时,拆开读“一步”抽泣一下,“一声”抽泣一下,读得惟妙惟肖。掌声)
师:看着样子,听着哭声,真够可怜的,然而你同情吗?
生:不同情!我告诉大家,你看,这句话中“从山坡上‘闪’出一位八旬老妇人”。这个“闪”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也想让唐僧哭,可怜呢。
师:那这“哭”里又藏着什么呢?
生:那是阴谋,是“笑里藏刀”。
师:妖精可是“哭”啊。
生:那就是“笑里藏刀”。这哭里藏着一把刀,一把看不见的吃人的刀。
师:感谢你的发现,好,继续聊。
生:妖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
师:是啊,这回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原著有这么关键的一句,读读,看看妖精这一变,又妙在哪儿?
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师;这不是佛家人的做法吗?这样的吃斋念佛之人可经常念叨——
生:(读补充教材那些带“善”的句子)“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生: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师:这可是有心向善之人经常诵读的句子,那么,这白发老公公是真心向善的吗?
生:不是,这根本就是“无心向善。(板书:无心向善)
师:那这“善”里又藏着什么呢?
生:藏着想吃唐僧肉的罪大恶极的心。
生:用成语形容,叫口蜜腹剑、笑里藏刀,他善很假。也可以说说“善里藏刀”。
师:这真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如果说“李卓吾批评本”,在妖精第一次变村姑的文字后批了一个“妙”字,通过你们的聊,我发现,这三变,一次比一次“妙”。应了个成语叫——(大部分学生齐说)妙不可言。
师:这“不可言”加双引号。那是因为妙字后,藏着的是不可言说的,不可告人的罪恶。透过文字,我们发现了语言的密码。妙,真是奥妙无穷。那么,连起来想想妖精变化的先后顺序,这妖精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呢?
生:我觉得这白骨精变这三个人是一家人,变得很巧妙。不过我觉得这个老奶奶岁数很大,不可能生出这么小,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儿。出了一个破绽。
师:出了个小破绽?你有火眼金睛啊。也有人说此处是一处败笔,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确如此,你知道吗?原著里悟空的火眼金睛早就看到了这个破绽,他还跟师傅说明妖精变化的漏洞,可唐僧不听,一切完全信以为真。他才不管合理不合理,只知道这个老奶奶之前来了个村姑,就认定是她的亲女儿。
生:这三变,一变比一变妙,一变有一变的用处。第一变,妖精没有注意孙悟空,但她知道八戒的弱点,所以施了美人计,结果被孙悟空识破了。接着又施苦肉计后,发现孙悟空和唐僧有矛盾,唐僧不让悟空打村姑的妈妈,还给他念紧箍咒。后来白骨精再利用唐僧这个弱点变成老妇人的张丈夫,白发老公。
师:用的是什么计?
生:(生语迟,不能回答)sorry。
师:那行,你先sorry着,先让其他同学聊,然后再和你讨论。
生:妖精变成一家三口不说,最后变为吃斋念佛的,跟唐僧是同行。(大笑)
师:那叫同道之人。
生:你想,在唐僧心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杀人一命要下十八层地狱。那一家人连伤三命,他得下五十四层地狱。再加上杀的还是一个信佛之人,更是罪加一等。
师:这可叫“雪上加霜”啊。故意用双重打击刺激唐僧。让唐僧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生:于是,唐僧就越来越生孙悟空的气。这里妖精用了挑拨离间计。
生:(对着刚才语塞的那个同学)就叫离间计。真是诡计多端。
师:谢谢你“故意不可言,”给同学们启发,最后你“可言”出妖精的这一计。哈哈。不是唐僧愚笨,实在是妖精太狡猾了啊。这三变的的确确——
生:妙不可言。
师:这一次一次连起来,一环扣一环,用的还是——生:连环计!
师:真是神机妙算。但这妙的背后藏的却始终是一次一次有意的作恶。你看,后人也发现了妖精无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语的形式,把这妖精的不可言说出来了(课件显示歇后语的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
师:张嘴闭嘴都想吃唐僧肉,这哪叫人话呀?
生:白骨精送饭——虚情假意。
生:白骨精的饭盒——碰都不要碰。
师:这个歇后语好,尤其是在今天的生活里。面对那些诱惑,真是“碰也不要碰”。能自己再编一个吗?
生:白骨精骗唐僧——没安好心。
生: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生:白骨精三变——诡计多端。
师:用上了刚才的成语,这就是创造。你们真是妙语连珠啊。给他们掌声。我们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
生:该打,狠狠地打!
(二)孙悟空“三打”的情节
师:看课文,结合妖精的每一次“变”,聊聊孙悟空是怎么打的。
生:我想谈最后一打。前两次唐僧都反对,还有猪八戒挑拨,最后打出了真面目。
师:我要是你就根据课文具体来谈。(学生把一打二打三打情节完整读了一遍。内容长,略。)
师:好,下面我们把描写“三打”的句子直接提炼出来。读读。
生:“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一打)
生:“孙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二打)
生:“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师:下面,我们再提炼打的三个动作。
生: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和学生一起聊出)
师:联系妖精的变化,说说为什么三次打的动作不同?
生:比如第一打,劈脸一棒。谁让你妖精变得那么好看呢?我悟空就给你破相。所以,我就对着你的脸,劈脸一棒!(笑)
师:你的理解很有新意。你再看看课文的描写,悟空怎么不对着村姑的后脑勺打呢?
生: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迎面看见有妖精来不及多想,所以迎面劈脸一棒,动作迅速。
生:第二次是当头一棒,从上往下打的。刚才同学说这个八旬老妇人,走路颤巍巍,一步一哭,一定是低头,所以,顺势“当头一棒!”
生:还有最后那个白发老公公。悟空把所有的愤怒都集中在这一棒上,心想必须打死他。而且,这次他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叫来众神作证,万一唐僧再责怪他,也好让他们帮助说话。所以,这一次是想好了,劲儿动足了,那是从下使劲——抡,把金箍棒扬起,多有力量!一棒就死妖怪,让她现原形,一堆白骨,上写“白骨夫人”。
师:知道金箍棒多少斤吗?
生:3500斤。
师:呵呵,少了一个数位。
生:知道了,是13500斤的金箍棒。
师:那可是相当于几辆装煤卡车的重量,想当年,老龙王介绍金箍棒时曾说——
生:“那块铁挽着些就死,磕着些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
师:你说这样的金箍棒,这劈脸,这当头,这抡起,打这么个妖精,那真叫小菜一碟!我们一起再跟着悟空三打这妖精。(教师把学生分组,学生分别读“三打”)
师:真是越“美”越打,越“哭”越打,越“善”越打!用一个字形容,打得怎样?
生:妙。太精彩、解恨,痛快!
师:悟空的“三打”的确妙不可言!真应了那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生:(小声说)这是毛主席的诗。
师:你太厉害了,我用的就是毛主席的诗来赞美悟空的“三打”的。(师上前与该生握手,鼓掌。)
(三)唐僧“三责”的情节
师:然而,唐僧的态度呢?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
生:我们认为打得妙,可唐僧不这么认为。孙悟空第一次打妖精后,扯住孙悟空,责怪孙悟空无辜伤人性命。
生:第二次,唐僧从马上摔下来,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师:第一次是责怪,这次呢?
生:惩罚,不,应该说是责罚,既有责备,又有惩罚。
师:课文两次写悟空打后师父的责罚。悟空三打之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有个同学在报告单里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看看原著中描写的情景:
生:(看录像,悟空围在唐僧的四周,跪拜,恳求师傅留下的镜头。)
师:悟空这样求唐僧,可他一再责难——
生: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师:原来,妖精三变,悟空三打,唐僧也有三责(板书:三责)。这“三变”,“三打”,“三责”的情节,叙述的次数相同(板书:相同),可你们读着,重复吗?
生:(又是刚才语迟的那个学生)不重复。妖精三变,孙悟空就三打,唐僧就三责。
师:呵呵,你这才叫重复。等于没说。还给你机会,因为你是一而再,再而三,执著地表现自己,建议你把刚才说的话具体说说,别人听着就不重复了。
生:(还是刚才的学生)第一次变成村姑,第二次是变成老妇人,第三次变成老公公。
师:我要是你就概括成一句话,变的内容——
生:不一样。
师:不同(板书:不同),相信自己,接着讲。
生:孙悟空三打的内容不同,唐僧的三责也不同。
师:但课文是这样,“三变”写完了,再写“三打”吗?
生:不是。实际是一变一打一责,二变二打二责,三变三打三责。而且,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程度都是不断加深的。
师:想想我们唱的歌曲,旋律大体相同,分几段歌词。歌曲这样演唱的目的是为了反复抒情。那么小说的叙事呢?
生:叫反复叙事(板书:反复叙事)。
师:对啦。这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这样写,不变中有变,相同中不同。也正应了一个成语叫“一波三折”。让读着不感觉重复,却耐人寻味。同学们发现故事的结构密码,这也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生:(齐说)“妙”!
师:作者真是妙笔生花。刚才有个同学报告单上写“为什么非要三打,一打不就解决了吗?”现在该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了吧。
生:(点头笑)。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作者故意这样写,让故事情节好看了,所以才这样反复叙事。

品析:窦老师深厚的语文文化底蕴,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情洋溢的语言让我们叹为观止。

窦老师首先从孩子们“琅琅书声,琅琅乾坤”,自然而然把孩子们带入了四大名著,引入了《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特定学习。接着抓住小说的环境、情节和人物,以一种轻松自由的“聊”的方式“聊”出了《西游记》的特定“语言密码”,体会到了“三打白骨精”的“三变”“三打”“三责”的妙不可言,并巧妙地施以串讲,带领学生一起解读了小说〈西游记〉的结构,体会到小说中反复叙事的方法,感受到整部小说则是一个更大的反复叙事的结构,这些都令我感触很深。

课本中的《三打白骨精》,是对原著作了一些改编的,有一些很精彩的文字都被简化了,而窦老师在课堂上就把这些原著的文字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在对白骨精变成村姑的描述中,只有“美貌”一词,而老师在让学生读原句后,引导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理解的“美貌”,就听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满场飞,那种月容花貌怎一个“美貌”概括得了?透过文字,再来看,则能看到美貌下的蛇蝎心肠。尽管在课堂上只是从课本中到原著里小小的“跳越”,却跳得妙不可言。

在课堂上,师生重点是研究“三变”“三打”“三责”,研究故事中的“反复叙事”的方法。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到了反复描写使得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在《三打白骨精》里用了反复的描写方法,在整本书里也用了这种方法,就是反反复复遇妖降妖的事,却各有巧妙,这样,学生读起整本书来,思路就清晰了。由一个故事,带动总结所有的故事,看似读一个故事,其实梳理了整部故事。这样的导读确实落到了实处,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了。在理解故事的同时,窦老师还引导学生读原著,相互比较,领会名著的魅力,让学生明白:“更美妙的文字在名著的里边。”领着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学生整堂课紧紧围绕着一个“妙”字,白骨精变得“妙”,孙悟空打得”妙“,吴承恩写得“妙”。整堂课孩子们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朗读、感悟、体会中,他们对原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堂上的孩子们是精彩的,窦老师则是这场精彩演出的导演。激情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而窦老师则把这种生命力通过这些学生们演绎到了极致!讲台上她激情四射,就像是明星。窦老师的课热闹,但并非花架子,该有的教学上基础知识点一个不少。窦老师的课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张力的表达方式,给孩子们留有足够的学习空间。而你在这中间,老师则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窦老师看似随意,张口就来,实则需要相当的功力。

我想,一个优秀老师必定是个人格完善的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和行动。正如窦老师本人所说“与其马马虎虎做许多事,不如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是的,教学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创新,要善学善思,更要有目标和方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9142.html

更多阅读

窦桂梅:讲那亲切的故事——如果我上《詹天佑》转

一般情况下,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是紧扣文本的重点即詹天佑的三件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进行教学。这位老师的教学从成龙的“真心英雄”歌声中引出“2003的年度人物”。中间部分采取各种形式的朗读、音像

观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有感 秋天的怀念教案窦桂梅

袁付小学刘靖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视频,一节课听下来,我感触很多。一上课,窦老师就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引入了本节课。她说自己来自北京,还介绍了许多和她一样来自北京的的著名的文学家,其中就有本节课的

学习资料,名师课堂:窦桂梅教学实录《我和祖父的园子》

窦桂梅教学实录 《我和祖父的园子》 亿、初读《祖父的园子》,感知园子的世界  师:童年赋予我们生命与自由的同时,也让我们体味到了周遭世界带给的温暖,于是一切的美好便融人了我们的生命,成了我们生命的起点,同时也是我们最后的栖居地

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及教案_子聿子 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

教材分析课文的性质:这篇课文属第三单元“诗文精粹”部分。不过我觉得将第三单元定位为“中国古典文化”会更准确些。本文为《西游记》章节的改写。这就决定了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讲课文内容的问题了,还应包含名作导读的性质。结合本学

声明:《窦桂梅:三打白骨精》为网友哥丶看破繁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