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在言外(1)
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在人类的口语尚未进化完全之前,通过他人的行为来解读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就是当时的人们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交流方法。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有哪些](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13153t01f4b72b5126b92445.jpg)
人类发明收音机之前,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沟通和交流都是通过写在书本、信件以及报纸上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那些相貌不佳的政客,以及一些像亚拉伯罕·林肯那样不善言辞的演说家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己见,并能写得一手好字,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对那些能够自如驾驭口头文字的人们而言,譬如说温斯顿·丘吉尔,收音机时代的到来无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不过,假如换成了更注重视觉效果的今天,他们可能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了。
今天的政治家们都很清楚,政治与公共形象和行为举止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绝大多数有头有脸的政治家都有自己的肢体语言私人顾问,从而帮助他们借助肢体语言使自己看起来显得真诚、正直、富有同情心,尤其是在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更是不可或缺。
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我们人类上千年的进化历史当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专家学者们才开始对肢体语言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直至《身体语言密码》一书出版,人们才意识到了肢体语言的存在。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谈话才是我们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其实,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谈话直到近期才成为我们沟通方式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传递事实与数据资料。对话,这一沟通方式的产生时间大约是在200万年至50万年前,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大脑的体积增大了两倍。在此之前,肢体语言与咽喉部位发出的声音一直都是我们传递情感和情绪信息的主要方式。直到现在,肢体语言的这一功能仍然在发挥作用。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谈话上,所以,大多数人对于肢体语言仍是不甚了解,更别说能够意识到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
然而,我们的口语表达方式却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体现出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下便是我们常用的一些习惯表达——
Get it off your chest. 倾吐心声。
Keep a stiff upper lip.坚定不移。
Stay at arm’s length.保持一定距离。
Keep your chin up.不气馁。
Shoulder a burden.承担能力。
Face up to it.勇敢面对。
Put your best foot forward.全力以赴。
Kiss my butt.巴结我,讨好我。
这些习惯表达中,有一些理解起来的确是有些困难,不过一旦理解了他们的含义,你也一定会感到受益匪浅,因为这其中包含了一些能让你大开眼界的知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要想弄清楚他们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方法大致有两种:要么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要么就从整体把握其意义。不过我相信,当你理解了他们的真实含义之后,其形象的表达方式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终身难忘。
身体语言——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无声电影时代,由于肢体语言是大银幕上惟一的沟通方式,因此,像查理·卓别林这样的电影演员就成了揣摩并施展肢体语言技巧的先驱。在当时,能否恰到好处地使用各种手势以及能否巧妙地用身体各部位发出信号与观众交流,就成了评判每位演员演技好坏的标尺。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渐渐地将注意力的焦点从无声的肢体语言转移到了演员的对话之上,结果,许多无声电影演员便因此而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渐销声匿迹。只有那些即擅长对话表演形式,又具备精湛的肢体表演技能的演员,才最终得以在这场电影的大变革中生存了下来。
第一章 意在言外(2)
在肢体语言的学术研究成果中,20世纪以前最富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大概要数查尔斯·达尔文于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了,不过,这是一部针对学者,以讲述理论为主的作品,并不适合大众阅读。然而,这本书却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关于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现代研究,达尔文的许多观点和观察结果最终也都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的证实。从那时起直至现在,研究者们已经收集并记录下了将近一百万条非语言信息及线索。20世纪50年代的一位研究肢体语言的先锋人物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7%来自于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于声音(其中包括语音、音调以及其他声音),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是最初非语言交际——他称之为“动作学”——的倡导者。针对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非语言交流,博威斯特也做出了相似的推断。他指出:一个普通人每天说话的总时间大约为10~11分钟,平均每说一句话所需的时间则大约只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