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一:台词太“文言文”
《新版红楼梦》忠于原著,但全部文言文的台词却让有些观众看起来十分吃力。比如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与袭人谈论起管教宝玉的难处时,这样说:“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这是原著中的原话,但是对电视观众来说却很难理解,要靠字幕甚至根据语境猜测才能听懂对白。红学专家张世君教授十分认同观众的意见,“戏里太多文言文了,旁白也太多,毕竟这个是电视剧,是贴近生活的剧。这么大量的文言文对白,对文化水平稍低一点的观众来说,有点难以理解。”
争议二:画外音旁白不胜其扰
李少红之前的《大明宫词》等作品曾有配旁白的习惯,此次《新版红楼梦》也不例外。尽管旁白的注解有利于观众了解剧情,但是喋喋不休的旁白却也令人不胜其扰。有些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戏,经旁白一说反而显得很别扭。有观众就指责,“第一集简直有一半是在用旁白解说,而且还是那么低沉的男中音,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探索发现频道在拍纪录片呢。”对此,有观众表示:“没有看过原著,又没看过87版的85后年轻观众,却真正喜欢旁白这一形式。”但张世君教授却持不同意见,她语气激动地说:“《新版红楼梦》旁白有时太弱智了,明明一眼就能看到在做什么的戏,还要加那么多旁白,当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小孩子吗?”
争议三:昆曲配乐鬼气森森
《新版红楼梦》的配乐也是观众们诟病的主要地方。从第一集开始,背景音乐里就总是传出一种飘渺的女声,而且不分场合和地点,那种有气无力的声音配上昆曲的弹奏,总给人一种很诡异的感觉。除了这个鬼气的女声,在其他一些场合,比如贾瑞调戏王熙凤最终被设计,这些场合的音乐配得又显得过于卡通了,背后的金属声听起来更像《康熙来了》里面的电子配乐。对于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有点像鬼片,红学专家曾扬华教授表示认同,并认为主要是幽怨的配乐所导致,“剧中五十年代的旁白方式加那个年代的背景,再加上200年前的昆曲,再加现代的电子音乐,全部混杂在一起,真不知道李少红到底想弄出怎样的风格。”
争议四:演员说台词像在背书
《新版红楼梦》人物对白遵照小说原著,为文言文对白。很多观众表示,听起来有点吃力,而且很有距离感。特别是演员念台词的时候像小学生背书,虽然节奏抑扬顿挫,但是不够生活化,让人看得不舒服。特别是蒋梦婕饰演的林黛玉,“背书”也背得很差,台词对白往往念得断断续续。至于老戏骨级别的归亚蕾(王夫人)也没少遭到观众批评,部分观众觉得她不单说话太慢,而且她的台式普通话在一大堆演员当中,显得极其别扭。曾扬华教授也指出了这个问题,“戏里十几岁的小演员懒音太重,台词因为太过文绉绉,都是硬背下来。小演员们在这方面很是不足。”
争议五:演员选择不恰当
首先是两位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乍看之下,林黛玉的扮相其实不算差,脸盘子也不算大,不过站在瘦削的薛宝钗前面,林黛玉显得相当胖。肥黛玉、瘦宝钗的反差,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其次是贾母和刘姥姥也是肥瘦的争议,乡村出身的刘姥姥比贾母还要富态,真让观众接受不了。再者还有演员年龄的争议,归亚蕾扮演的王夫人,比薛姨妈、邢夫人(王馥荔饰)等老很多,王夫人看起来跟贾母一样老。至于秦可卿和王熙凤两角,也让人觉得不恰当,唐一菲扮演的秦可卿高调而张扬,至于姚笛扮演的王熙凤反而气场不足。很多观众认为两人调换过来会更合适。
于小彤饰演少年贾宝玉李沁饰演少年薛宝钗
李少红对于质疑的回应
历时近三年拍摄和制作,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于6月26日起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全国首播。东方电影频道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纪人、上师大著名红学专家孙逊等专家和沪上媒体记者先睹为快。专家们一致认为,导演李少红以唯美手法带来了一部高度忠于原著的《红楼梦》,但也因此带来诸多遗憾。制片方华录百纳副总经理罗立平则透露,新版《红楼梦》首轮播出版权卖到了160万元一集,对于5000万元(50集)的投资,首轮就回收了3000万元,而有业内人士预估,该剧吸金8000万元没有问题。
李少红版《红楼梦》是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120回《红楼梦》通行本作为创作底本的。这次新版《红楼梦》没有像新版《三国》一样对名著进行颠覆。剧集一开始就通过电脑特效表现“太虚幻境”。李少红介绍说,新版《红楼梦》中的第一、第二集是制作方最花心思的,这两集改动不下十次,上周四的凌晨才最后定下来。“我们如此花心思,就是希望能够完整地体现原著的精髓,我们这次对细节的处理都是忠于原著的,碰到问题都要咨询专家。我们要求红楼专家团24小时开机,有问题当即解决。比如之前宝黛成亲,有人就追问究竟成亲何时要跪何时要鞠躬,结果咨询下来拜高堂是跪的,夫妻对拜是鞠躬的。”李少红解释说,“这次高度忠于原著是为了尊重观众,尊重原著。原本小说就是很好的东西,没必要再改编,要是乱改会对不起观众的,我们拍的是《红楼梦》,又不是《黑楼梦》。”
不过,有专家也直言忠于原著让该剧留下了不少遗憾。孙逊表示,现在经典翻拍大多是戏说或者偏说,这对原著是损伤,这次新版《红楼梦》忠于原著是值得提倡的,但是高度忠于原著会让观众觉得电视剧是在图解小说,而没有让观众有更多的遐想空间,假如有合理的发挥,其实更能让观众融入剧情。孙逊指出,《好了歌》在开篇中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令人颇有不满足感,“这样的处理无法让人有一唱三叹之古感。其实,这首歌的寓意相当之深刻。虽然原著中的确是那样描写的,但如此处理这首歌,实在太轻了,应该被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陈思和也认为,忠于原著令该剧“太过稳重”,而在一些理应强化的情节的处理上,似乎也流于表面。
87版《红楼梦》起用了一批当时的新人出任主角,新版《红楼梦》这次也如法炮制。这些新人能否撑起新版《红楼梦》?李少红表示,她认为这些演员的表现很不错,特别是一些很难的文言台词,他们都念得很好。李少红透露:“我们对台词要求很严格,在开拍半年前,我们就让演员们要熟读文本,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会反复解释,我们自创大声朗读法,多朗读几遍,他们就明白了。”不过,从点映情况看下来,专家普遍认为演员的表演有点稚嫩,特别是少年宝玉于小彤和少年黛玉蒋梦婕,有记者认为怎们看都觉得两人谈的是“姐弟恋”。蒋梦婕看起来比于小彤大了四五岁,每次宝玉口喊“林妹妹”都让人觉得别扭。
此外,新版《红楼梦》在老演员的选择上备受质疑。孙逊指出,归亚蕾扮演的王夫人和许还山饰演的贾政,似乎显得过于苍老,“看起来,他们更像是贾宝玉的爷爷奶奶,而不是父母。”对此,李少红回应道:“我从原著中读出,贾政和王夫人是老来得子才有宝玉。因为,元春是他们家最大的孩子,回家省亲时是30岁,而贾珠是十七八岁模样死的,后来他们才得了宝玉。原著中,王夫人的确有‘我五十多岁’一说,但200年前的人可能发育得较早吧,所以我们不能教条地看待这个年龄问题。”
刚播完的新版电视剧《三国》被批台词很现代很雷人,而新版《红楼梦》则忠于原著,台词半文半白。许多记者看下来都觉得台词很深奥,需要认真看字幕,稍不留神就会看不懂。对此李少红解释说:“我不觉得《红楼梦》的台词有多深奥。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其实用了很多白话,对观众来说,南北俚语可能是最大的难题,有些南方观众听不懂,有些北方观众听不懂。”此外,为了让观众能看懂《红楼梦》,李少红还增加了许多话外音,“我们调查过,90%的观众是没有看过《红楼梦》的,为了清楚易懂,我坚持用旁白话外音。”也有记者觉得话外音太多,破坏了电视剧的气氛。李少红对此解释说:“这次话外音选择了好多配音演员,用怎样的声音和音调都有考究,我们的目的是,让要听的观众听,不想听就可以忽略。”
新版《红楼梦》受到昆曲影响很深,演员“花片头”的灵感就来自昆曲的舞台造型,而电视剧主题曲和配乐也“昆曲化”。专家认为,这样的配乐配搭台词很有诗情画意,不过,昨天记者在看到部分镜头配搭这些昆曲配乐时显得很“空灵”,有女记者表示这些曲子加上演员很白的化妆镜头感觉很恐怖。对此,李少红回应说,部分“空灵”镜头也是原著的需要。杨洋饰演成年贾宝玉蒋梦婕饰演林黛玉张檬饰演香菱
新版《红楼梦》的其它相关争议
演员集体错乱——族长贾珍被演绎成蠢货
新版《红楼梦》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是“画面华美”。很多观众表示,相较于老版,新版《红楼梦》不论是环境,还是人物服饰,华美程度都大大提高,颇具贵胄之家风范。此剧可以说延续了李少红导演一向强调画面美感的特长。然而,搭起了华美的外壳后,李少红却给了大家一个糟糕的内核。不少观众认为,新版《红楼梦》只是一具徒有其表的“躯体”,没有动人的灵魂。造成这种效果的最大“败笔”首先是李少红导演在演员选择上“乱点名册”。致使那些百年来在人们心中徜徉的人物,在这个版本里呈现出一种名号与个体根本对不上的“集体错乱”,像是来了一众“假冒”者,让观众备感荒谬。
例如在前几集中出场的贾珍,是泱泱一众贾家的族长。他为人精明,行为上向来颇有贵族之长的风范。然而,李少红选用的演员却形象猥琐,行为举止上更没有贵族该有的仪态,胖得像个蠢货。剧中有场戏,贾珍对尤氏提及“世交”冯紫英,言道,“我跟冯紫英好!”——贾珍说此话时,特别强调了他与冯紫英好的炫耀口吻,这是非常不合身份的。一位刘姓观众表示,“这个演员对人物理解有问题,但演员演成这样,应该归咎于导演李少红也不懂人物。”
人物形神皆散——“黛钗”特征区别不大
好剧可以不拘一格,形散而神不散也不会令电视剧失败。可惜的是,新版《红楼梦》里不少重要人物形神皆散,令人扼腕。一位马姓观众更对记者表示,“我觉得痛不欲生,有点恨李少红,她糟蹋了《红楼梦》。”让大家备感痛心的是剧中“宝黛钗”三人的人物塑造。
有人认为,宝玉出场时大约十三四岁,古人在这个年龄已经相当成熟,且贾宝玉又是一个心理成熟度很高的人,新版《红楼梦》将宝玉分为少年版、青年版本身就是可笑的做法。而且,剧中少年的宝玉更是导演李少红按着自己的当代思维,弄出的一个“想当然”的结果。这个人物在性格上几乎是一个当代少年,完全没有贾宝玉在原著中所展现的秀色夺人、才情照人的感觉。有人更说,“跟老版的欧阳奋强差的太远。”至于饱受大家批评的胖嘟嘟版林黛玉,按李少红的解释,之后黛玉与宝玉产生别样感情后,会越来越瘦,可是,有位观众表示,这句话本身就暴露了李少红对于人物的肤浅理解。“人们批评黛玉长得‘胖’,并不是只有这个皮相,新版《红楼》的黛玉不仅形象圆,样子嫩,最关键的是她没有文化气质,缺少那种高贵的忧郁感。黛玉的瘦与忧郁是与生俱来的,之后只是更为凸显而已。”而剧中那个住在“雪洞”里的宝钗,书中描写本是位性格成熟、沉静的贵族年轻女子,她喜怒不形于色,可是在新版剧中,宝钗与黛玉放在一起,外在形象与内在表现似乎看不出太大区别,两人站在一起,甚至可以角色互换,性格特征的区别很不明显。
一根大刺卡喉——“凤辣子”成最大败笔
如果说,前面数集的“宝黛钗”有点失败,人们还在暗暗期待他们因成长而能有改变的话,那么,已经有一个定了型的主角,却像一根刺喉的大刺,卡在观众的喉咙里,让人百爪挠心,尤感煎熬。这个人就是姚笛饰演的“凤辣子”王熙凤。原著中,王熙凤在《红楼梦》开篇前,就已经有了孩子,是个泼辣率性的贵族妇人,她内心强大,有着坚定的执行能力。但是新版剧中,姚笛饰演的这个熙凤面嫩不说,演技也差到极点,行事说话装腔作势,总是在没气质地嚷着、笑着,就像一个根本够不着桌面的侏儒,硬是要头顶着一个气球充高大,但是,虚头轻尾,色厉内茬,看得观众恨不得早点拔掉这根“刺”。有观众对记者表示,王熙凤是《红楼梦》贯穿的重要人物,姚笛的演技根本掌控不了这个人物,她一人即大大损伤了此剧的观赏性。
除此外,夫人们的选择也是错乱成一团。贾母的饰演者周采芹可以说是选的没有什么大毛病的一个角色,但是归亚蕾扮演的王夫人,还有王馥荔饰演的邢夫人,是大可商榷的。归亚蕾的“王夫人”在年龄上太老,俨然有60多岁,不仅缺乏活力,更像个毫无用处的陈设品。但《红楼梦》原著中,王夫人是40余岁的中年妇人,生活优越的她安静、沉稳。但又绝不是“无用”之人,她事实上是贾家真正的当家人,在一众妇人中地位相当于“董事长”。贾母则是“退休的董事长”。有人建议,如果这个角色由现在饰演邢夫人的王馥荔来饰演,似乎更合适。另外,贾妮饰演的尤氏也“感觉不对”,原著的尤氏很漂亮,是族长的老婆,识大体,对外有家长的感觉。但是,贾妮饰演的这个尤氏,太“三八”,活蹦乱跳的,只像个普通家庭的夫人。
音效损伤内容——李少红根本不懂《红楼梦》
人物没有了形神,灵魂更是极难捕捉。不过,新版《红楼梦》仍旧沾了经典名著的“仙气”,收视率仍旧不弱,且还在节节攀升之中。在透过这个剧再“重温”《红楼梦》那些情节时,很多观众对于新版剧集的音乐也表示出了不满。有人说,老版《红楼梦》音乐有着强烈的中国古典美感,因此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但是,新版《红楼》出来后,几乎所有人都被“吓”着了,因为那音乐像夜晚墓地的凉风,阴风煞煞,再加上里面不时透出来的“咿呀”的人声,气氛“诡异”,有位红学爱好者说,“这音乐把片子格调都改变了”。
综合各种元素,连爱好华美画面的观众也不买账了,一位研究《红楼梦》的文学博士生表示,“导演片面强调画面的美,损伤了红楼梦的内容。”更有红学爱好者认为,李少红之所以拍出这么个“东西”,根本原因是她太不懂《红楼梦》,“李少红没有真正读透《红楼梦》,她用自己庸俗化的理解和想象去对待故事中的人物。她没有注意到《红楼梦》关注的是生命的终极关怀,只是把它当成了一般性的普通故事来演绎。”
马晓灿饰演史湘云
杨幂饰演晴雯
殷叶子饰演薛宝琴
张馨予饰演贾探春
王馥荔饰演邢夫人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十二)李少红关于新版红楼梦的最新言论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十一)新版红楼梦与青楼梦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十)给新版红楼梦找茬(九)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七)给新版红楼梦找茬(八)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六)新版红楼梦的五大争议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五)李少红答疑新版红楼梦的各种争议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四)大学教授对新版红楼梦的评论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三)观众网友对新版红楼梦的评论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二)红学专家对新版红楼梦的评论
给新版红楼梦找茬(一)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比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