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正确本诗中的“鹤、孟、唯”等生字的读音,正确书写“孟、浩”等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3、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小朋友们,我们学了很多古诗,《赠汪伦》还记得吗?咱们一起来背一背。

2、这首诗是谁写的?介绍李白。关于大诗人李白的故事,老师还知道一段小插曲,你们想听吗?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你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行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苏扬州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行,特地在黄鹤楼前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这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板书课题。题目很长,一起写课题。板书“黄鹤楼”读准“鹤”,除“黄鹤”外,还见过什么鹤?“孟(mèng)”“浩”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组词。“陵”也是生字,范写。陵一般表示大的土山。组词有陵墓、陵园、丘陵等。

4、读题,从题目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⑴简介黄鹤楼,出示黄鹤楼图片。

⑵“之”的意思。(去、到)

⑶广陵,即扬州。

4、连起来说说题意。

二、初读感知,明确任务。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出示古诗:谁来读一读?

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辞”“唯”组词。

再读古诗。
  2、这首诗已经会读,甚至会背了,不用学了吗?我们应该学什么?

出示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第一步,我们刚刚解决,这节课我们的任务:还要抓住字眼,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感悟诗的情感。
四、再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意境。
  1、再读古诗,看看你读懂了吗?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2、故人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1)点拨理解“西辞”“烟花”“下”。

西辞:课件标出湖北和扬州的位置。湖北在扬州西面。

烟花三月:课件()的三月
  (2)板书“黄鹤楼”。看到诗人写的“黄鹤楼”,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想想两个朋友即将离别,在黄鹤楼可能会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3)板书“烟花”。看到诗人写的“烟花”,你又仿佛看到什么? 课件显示春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

(4)诗人与好友在春意盎然、繁华似锦的阳春三月,在这天下名胜黄鹤楼分别,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前二行。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板书“孤帆”“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是什么意思?咦,再伟大的诗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呀!大家知道: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是繁华之地,江面上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怎么会只有一条船呢?看来李白一定写错了。对此,你有什么意见?   

透过一个“孤”字,还让你看到、联想到什么,(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船。只看着那只船,看到那只船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然后消失在天的尽头,可见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2)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
(3)孤帆远去,江水滔滔,看着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
  孤帆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叹道:“滚滚的长江水啊,请()”

10、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浓浓的友情。有感情地朗读。(比赛读、指名读,背诵)

11、李白对孟浩然情深意重,后来还写了一首诗《江下行》。出示古诗,朗读,说说诗所表达的感情。
四、课外延伸:

1、表演诗中描绘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           黄————————————扬
           鹤————————————
           楼————————————州
                 依依惜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0727.html

更多阅读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五年级蹲踞式起跑教案

蹲踞式起跑 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师生同乐;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1、对短跑有兴趣(特别是男生),蹲踞式起跑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标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发布者:小学数学专家 (发布时间:2011-11-8 11:24:57)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模板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及模板如下:要求: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0”分

声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 的教案》为网友裝偪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