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洛伦兹首先发现,小鹅在刚孵化出来后的几个到十几个小时之内,会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把它当成“母亲”而跟着走。如果小鹅第一眼见到的是鹅妈妈,它就跟着鹅妈妈走;如果第一眼见到的是洛伦兹,就把她当成母亲,跟着她走;而当它第一眼见到的是跳动的气球时,它也会跟着气球走,把它也当成“母亲”。
然而,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那么过了一、两天后,无论是货真价实的鹅妈妈还是洛伦兹自己,无论再怎样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更不会“认母”。这说明,小鹅的认母行为能力丧失了。看来,这种能力是与小鹅特定的生理时期密切相关的。
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铭记”(Imprinting)现象,把“铭记”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后来的许多的研究还发现,这种“关键期”现象,不仅发生在小鹅身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并且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类似现象;不仅是“认母”行为的发生具有“关键期”,其它的许多行为能力都有类似的“关键期”现象。
以后,人们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类各种行为(包括心理、技能、知识掌握等行为)的“关键期”的研究中,于是提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并得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发现。如中国青年学者殷红搏曾指出:
(1) 2岁半左右,是幼儿计数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2) 3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
(3) 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
(4) 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
(5) 3岁半左右,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6) 3~4岁,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7) 3~5岁,是幼儿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8) 4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外语口语的关键期;
(9) 4岁半左右,是幼儿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
(10) 5岁左右,是幼儿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
(11) 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12) 5岁半左右,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13) 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14) 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15) 5岁半左右,是幼儿学习心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16) 6岁左右,是幼儿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17) 6岁左右,是幼儿创造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18) 6岁左右,是幼儿观察能力开始成熟关键期;
(19) 6岁左右,是幼儿超常能力结构开始建构并开始快速发展语言的关键期;
(20) 6~8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外语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1) 7岁左右,是幼儿多路思维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2) 7岁左右,是幼儿操作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3) 7岁左右,是幼儿自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4) 7岁左右,是幼儿自我控制与坚持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25) 8岁左右,是幼儿阅读能力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6) 8岁左右,是幼儿欣赏艺术和美感心态形成萌芽的关键期;
(27) 9岁左右,是儿童初级哲学思维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关键期理论 儿童关键期定义](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115548t012669a0e99c6b609f.jpg)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年龄数字只是个参考,具体到个人则因人而异,但大致的趋势是相似的。经我们所特殊培养过的儿童当中,其各种智力发育明显早于以上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