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视力莫入误区 视力矫正手术](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120243t017c2f13f9271c4a74.jpg)
数据统计显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小学生人群近视率达31.1%,初中生人群近视率达63.6%,高中生人群近视率更是高达82.1%。矫正视力有多种形式,验光配镜、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那么,在帮助孩子矫正视力之时,应该避免走入哪些误区呢?对此疑问,记者走访了利明眼镜城专业事务部经理、国家注册一级视光专家赵文祥;赵经理解释到,目前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近视治疗首选激光
现在很多近视眼人群会选择激光近视手术,我们承认,激光近视手术的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都不错,但进行激光近视手术必须要开展严格的术前检查,需要23-25种术前相关评估检查,一切合格后方能手术,否则不要进行手术。可供选择的激光手术还包括:LASEK技术,它可避免角膜层间相关的并发症,也更安全,价格也要贵;手术费用低廉的尽量不要去选择,其不能够保证相关手术人员、评估检查和手术器材的先进性;
误区二:配镜“立等可取:
在日常生活中,配眼镜“立等可取”是很多眼镜店吸引顾客的一种手段,但殊不知这样草率验光配镜可能起到相反作用。其实,配镜的操作步骤越详细,越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做法。“一副合格的眼镜,要经过验光、选架、配片、检测、加工配装、整形、再检测等多道工序,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完成。”赵经理解释,“就拿验光来说,这就需要综合评判,须经过严格而全面的眼睛检测和多次严密的调试感觉,才能最终为患者确定合适的眼镜。因此,不要相信‘验光配镜,立等可取’的招牌。”他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配镜的同时,详细提供视力变化状况的信息,配合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同时在配镜后,每隔3个月或半年进行复查一次等一系列的步骤,才能确保视力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误区三:斜视弱视大点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