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锁心玉》连载第二篇之人物详解 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

上一页*《宫锁心玉》资讯大集合

德妃——刘雪华

清康熙帝德妃、雍正生母历史详解:
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
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生前最高封号即德妃。
出身微寒的乌雅氏,比康熙帝小6岁,在康熙早期的后妃中是属于比较年轻的。

出身微寒
她原是隶满洲镶蓝旗包衣,官书上只提其属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却绝口不提孝恭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其本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微贱的事实。雍正也一再宣称乌(吴)雅氏乃“本朝旧族,创世名家”,这样说,或许是母家地位的卑微,对于雍正而言,是一种隐痛,出于政治政治宣传的需要,他必须神话自己的出身,抬高母家的地位⑸;亦或许是他为了缓和母子间紧张的关系,而故意作出的姿态。而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包衣(奴隶)之后,却能得到康熙如此宠爱,能够为身为55个孩子的父亲的康熙大帝,生育三子三女,的确不一般。

史书中的德妃
《宫锁心玉》连载第二篇之人物详解 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雍正元年(1724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
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二十三日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孝恭仁皇后崩,终年六十四岁。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孝恭仁皇后于景陵。
乾隆、嘉庆间累加谥,全部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孝恭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女。后事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为德嫔。二十年,进德妃。世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未上册。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葬景陵。上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子三:世宗,允祚,允禵。允祚六岁殇。女三:其二殇,一下嫁舜安颜。
——《清史稿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十年之宠
由此,德妃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宫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康熙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
可是这四个人中,德妃的出身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后,不是以秀女而是以更低一级的宫女子的身份入宫。只有德妃是十八年单独册嫔。可是德妃的女儿是唯一一个下嫁满人的公主,德妃的两个儿子又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
从画像上来看,德妃的身上隐隐含着一种雍容华贵的大气。能够稳居后宫三十三年,她一定是一个聪明女子,当然,没有家世的她一定要美,这是她在康熙十七年被康熙看中的唯一资本。之后在宫中的三十多年,她一定会有心计,幸运的是她并没有把这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利用这份敏感和睿智暗暗地保护着自己和孩子。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许是皇上欣赏她的原因,史书上没有德妃的“圣祖甚爱之”,也许正是因了她从不张扬的性格。六个孩子,足以说明康熙对她的宠爱。

良妃——邵美琪

老八生母、康熙妃子良妃卫氏历史详解:

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成为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
《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出身不好却生育皇子固然容貌品性很高啦~)
然康熙叱骂其子时却说:“(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实际上肯定骂了n次,只是这次是大事才记录在案了)
究竟是怎样的女子,在生育皇子十九年后才被康熙册封。
究竟是怎样的纠葛,让康熙这样不舍又这样作践。


生平档案
良妃,卫氏(?——1711),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原系辛者库之贱籍。是康熙妃子中父母地位最低的一个。入宫后,于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进为良妃。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薨。五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奉安。其子胤禩十八岁时被封为贝勒,署内务府总管事。太子胤礽被废后,他与诸皇子及诸大臣交结,谋夺太子的宝座,被康熙帝察觉,夺贝勒,为闲散宗室;此时为康熙四十七年,胤禩二十八岁。后又复还贝勒封号。雍正帝即位后,虽被封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终不为所容。雍正四年正月,被雍正帝历数其罪状,削爵,开除宗室,圈禁于高墙之中,改胤禩名为"阿其那"(满语狗)。同年九月被幽禁而死,时年四十六岁。过了五十多年,至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才恢复胤禩原名,重收入宗籍。


关于出身的2种说法
两种说法,一说是满人,如楼上。还有一说是蒙古人,阿布鼐本为蒙古亲王
蒙古亲王阿布鼐于1645娶嫂子马喀塔公主(清太宗第二女)为妻,阿布鼐在顺治五年袭其兄额哲遗爵受封为亲王,后因“负恩失礼”被削去爵位并被处死。公主于康熙二年(1663)去世,时年39岁。但因她是辛者库出身,故较后宫其余人等为贱。据杨珍《康熙皇帝一家》中介绍:“《清皇室四谱》中,也说卫氏‘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辛者库’是满语‘辛者库特勒阿哈’的简称,意为‘管领下食口粮人’,即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代官员得罪后,他们本人及其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处。卫氏的父亲阿布鼐因“负恩失礼”被削去爵位并被处死。才成为辛者库罪籍。

良妃事迹

一废太子之时,皇八子曾被众大臣保举为皇太子,深受父皇厌恶。
康熙曾说:“(皇八子)系辛者库贱妇所生。”(《清圣祖实录》第261卷)辛者库的意思是“管领下食口粮人”,也就是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员获罪后,本人以及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戒。卫氏本人的祖先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她大约是整个清朝妃嫔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条件,她只能充当宫女,从事一些粗活、重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宫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说明她的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这些传说并不可信,但是起码反映出卫氏的确是位美丽出众的女子,不仅在宫中闻名,在民间也有所耳闻。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佳氏(敦怡皇贵妃)一同册封为嫔。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去世,享年当在40岁以上。

辛者库人在入关前一般是被俘获的有手艺的汉人;但到康雍时期已经变成管束八旗中犯罪官员及其家属的地方。按杜家骥先生的考证,被打入辛者库的绝大部分是满族官员,其中百分之七十多是由于贪污挪欠亏空等经济原因,百分之二十五是因为结党营私犯上等政治原因。良妃家入辛者库,应该也是类似原因。

良妃虽然是封号不是谥号,但其词义还是可以参考的。良字是用在身份较低的低等嫔御的字眼。良妃这个封号,论其尊贵,在嫔妃中是等而下之,远远不及德妃之德、惠妃之惠等字;论其涵义,冠以这么一个字眼的女子,应该是一个温柔寡言、小心谨慎的人。


康熙和良妃的小说:《寂寞空庭春欲晚》

邓萃雯——冰月格格


柔嘉公主(冰月格格)历史详解:

历史上没有冰月格格,影视剧中的冰月格格的原型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柔嘉公主。她是顺治很喜欢的干女儿,是耿聚忠的妻子,和康熙没关系,更是《还珠格格》来源“公主坟”的真正的原型。

和硕柔嘉公主,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的养女,她本是安郡王岳乐的二女。柔嘉公主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她一直抚养在宫中,顺治很喜欢这个干女儿。

  当时为了安抚三藩之一的靖南王,出于政治的需要,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时候,年仅6岁的和硕柔嘉公主就被下嫁给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耿聚忠被封为三等子和硕额驸。但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二人才完婚,下嫁的时候和硕柔嘉公主也仅仅12岁。

6岁下嫁12岁完婚22岁去世葬在门头沟

康熙三年(1664年)正月,康熙加耿聚忠太子太师,后加太子少保,又进太子太保。但政治婚姻毕竟不是自己选择的,又加上年纪太小,和硕柔嘉公主在结婚后婚姻并不是很幸福,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就去世了,时年仅22岁。
历史上,确实有和硕柔嘉公主和额驸耿聚忠这两个人物,不过历史上的和硕柔嘉公主可没那么浪漫,更没有跟康熙坠入爱河,而是和清朝许多公主一样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她在6岁时下嫁给耿聚忠,12岁完婚,22岁就离开了人世,根本不可能和康熙发生任何恋爱故事。

和硕柔嘉公主和丈夫耿聚忠死后一起被埋葬在门头沟区龙泉镇,埋葬地被当地人俗称为“公主坟”或“耿王坟”。

  公主坟(耿王坟)周边风景秀丽,风水极佳,墓葬规制比同级别的公主坟高。整座墓坐西朝东,东西约200米,现存一对擎天柱(俗称华表),高5米。2001年一根擎天柱上的柱顶兽被偷。墓阙残留有被毁坏的痕迹;三合土的宝顶在“文革”中已经被毁。

  墓地神道上立有五通高大的驮龙碑,分别为:顺治十五年(1658年)《册封耿聚忠额驸碑文》、康熙三年(1664年)《和硕柔嘉公主册封碑》、康熙十二年(1673年)《和硕柔嘉公主谕祭碑》、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耿聚忠谕祭碑》、雍正元年(1723年)《和硕柔嘉公主谕祭碑》。

  公主坟(耿王坟)地面除尚存有一对华表与五通石碑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建筑了,但和京西其他的公主坟相比,此公主坟保存得还算完好。现在和硕柔嘉公主的坟也是京西唯一一处尚存有碑刻的清代公主坟。

在公主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聚忠的大哥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耿聚忠和兄弟耿昭忠率子请死,在家待命。康熙十四年(1675年)七月康熙皇帝叫其招降耿精忠。

  康熙十九年(1680年)耿精忠叛乱被平定,耿聚忠去福州处理善后事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耿聚忠去世,同年四月康熙皇帝派礼部尚书伊桑阿代表自己前去祭祀耿聚忠,并赐谥号“悫敏”。

  值得一提的是,耿聚忠跟和硕柔嘉公主有一个女儿耿氏,后来嫁给了康熙朝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之子———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弟弟纳兰揆叙。就这样,耿聚忠跟柔嘉公主夫妇又成了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亲家爹、亲家娘。

僖嫔——郭羡妮

僖嫔赫舍里氏(?-1705),赉山之女,康熙帝嫔妃之一。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无子女。

我笔下的僖嫔是个可怜和可恨并存的女子,

一方面她很理智,明知逃脱不了秀女待选的命运,

就跟父亲要了一百两,赞助给她喜欢的书生,

哪晓得他居然为了爱她进宫做了太监,

狭路相逢,她凝住了,她不明白她当初怎么会喜欢上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

居然为了一个女人,丧尽了男人的尊严,

哪怕这个女人是她,她依然不允许,

另一方面她很天真,以为凭着圣宠就能在宫中单打独斗,

她不服输,不气馁,不屈服,

可是到头来还是卷进了九王夺嫡的残酷现实中,

而凄凉的冷宫,也唯有那个她一直鄙夷的男人,拿着梳子轻轻地为她梳头,

这样一个宫女子,

我给予了万分的同情,

确切地说,我写的不是僖嫔,而是后宫里独特的一群,

她们美丽妖娆,出色动人,

放之四海都可以成就千古佳话,

可是她们进了宫,断了情,要生存,必须把自己变成魔鬼,

写着写着,我都觉得这个剧应该叫《宫锁心欲》,

一道透明的帘子锁住了所有的情浓,

从此把那风花雪月冰封在心中,

很美,很凄凉,

这个角色我非常重视,

起先想找一个超喜欢的香港演员,

因为她气场很大,有宫女子的感觉,

彼此谈得也非常不错,

但是写着写着又觉得不像了,

僖嫔除了跋扈,还有天真的一面,

那个演员太精明了,一看就是高手中的高手,

再加上她有造人的计划,只能拍到八月初,

权衡之下,只好放弃,

然后就是中港台三地猛找,

要气质好,漂亮,有知名度,

还要懂戏,能分析角色,

自从跟演技超好的叶璇合作过之后,

我对演员的演技要求越来越高,

就在这时候,我因为姜大卫,重温了《汇通天下》,

一下子就把目光锁在了郭羡妮身上,

够漂亮,戏够好,有知名度,

立刻谈,好巧,她正好有二个月的期,

于是就这么有缘的合作了,

写此文时,猛地想起郭羡妮曾是穿越始祖《寻秦记》的女一号,

看来这个角色非她莫属,

期待她精彩的表演,

也期待能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

金枝——徐麒雯

金枝(雍正嫡福晋)历史详解: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清世宗时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简介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育有一子,弘晖。八岁夭。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时上病初愈,欲亲临含敛,诸大臣谏止。上谕曰:“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皇考命,作配朕躬。结褵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朕调理经年,今始痊愈,若亲临丧次,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但皇后丧事,国家典仪虽备,而朕礼数未周。权衡轻重,如何使情文兼尽,其具议以闻。”诸大臣议,以明会典皇后丧无亲临祭奠之礼,令皇子朝夕奠,遇祭,例可遣官,乞停亲奠,从之。谥孝敬皇后。及世宗崩,合葬清西陵泰陵。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生平  

乌拉那拉氏为人温和恭敬,在藩邸和宫廷生活近四十年,虽经历宫廷斗争,但得善终,实属不易也。乌拉纳拉氏,是步军统领费扬古的女儿。胤禛为皇子时,娶了她。后来被康熙帝册封为雍亲王嫡福晋。她在雍正的藩邸生活了二十年,亲历了康熙年间宫廷斗争的多事之秋。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那拉氏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雍正元年(1723),她被册封为皇后。雍正没有声色犬马之好,继位后放掉了官内所养全部珍离异兽。他喜欢园林、常年办事的地点就在圆明园。闲暇时,喜欢留连于园中山水之间。其他生活用具,亦不太讲究。吃喝方面,只喜欢喝点酒,也有节制。当时传来西方的新鲜东西,像温度汁、望远镜等等,他接受得很快,还让宫廷匠役仿造,赐给亲近大臣。乌拉那拉氏深知雍正公务繁忙,日理万机,所以对他生活上的一些爱好无不满足。在掌管六宫时,和嫔妃、宫娥之间关系也很好。这是因为那拉氏为人孝顺恭敬,无论在藩邸的年月还是被封为皇后以后,她始终如一。她曾为雍正生下长子弘晖,长到八岁,不幸夭折了。雍正对皇后很尊重,常常称赞她谦和顺从。雍正九年(1731)九月,皇后病故。雍正帝非常悲痛,他说:“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父皇之命,在我当亲王的时候,便嫁给我了。婚后四十余年,夫妻感情相融,她为人极好,孝顺恭敬,四十年如—日。”虽然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要亲临合殓,大臣们怕他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纷纷谏止,雍正只好服从。他亲上谥号曰孝敬皇后。后来,与世宗合葬于泰陵。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谕礼部朕奉皇太后懿旨:风化之基,必资内辅人伦之本,首重坤仪。此天地之定位,帝王之常经也。嫡妃那拉氏,懿范性成,徽音素著。孝敬尽乎承欢,惠慈彰于逮下。宜承光宸极,显号中宫。应立为皇后,以宣壶教。朕祗遵慈训。王妃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详察具奏。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4年1月17日)上御太和殿,命太保吏部尚书公隆科多为正使,领侍卫内大臣马武为副使)  册文曰: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赖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资乎内职,既应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咨尔嫡妃那拉氏,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久昭淑德。于宫中四教弘宣,允合母仪于天下。曾奉皇太后慈命,以册宝册立尔为皇后,尔其承颜思孝,务必敬而必诚,逮下为仁,益克勤克俭,恪共祀事。聿观福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赞和平之治。钦哉。

吕一:银霜



银霜(太子妃)历史详解:

太子胤礽嫡福晋:瓜尔佳氏(都统、伯石文炳之女)。生一女,第三女郡主,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八月十一日卯时生,母为嫡福晋瓜尔佳氏石文炳之女;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五月,嫁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郡主雍正十三年乙卯四月十三日巳时卒,年三十九岁。(人物请参考《皇太子秘史》里的太子妃)

康熙三十余年,康熙帝册封正白旗都统,三等伯石文炳之女石氏为皇太子胤礽嫡富晋,康熙三十四年册封石氏为皇太子妃。石氏作为清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太子嫡福晋,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太子妃,以准皇后的地位掌管六宫事务近二十余年。并以其毓质名门,贤淑,恭孝,宽和,深得康熙帝赞誉。

石氏先祖世居苏完,姓瓜尔佳氏。明嘉靖年间移家辽东,遂以石为氏。石氏的曾祖父石廷柱于太祖时来归,隶汉军正白旗。官至镶红旗固山额真,镇海将军,一等伯,以三等伯世袭。顺治十八年二月卒,赐少傅兼太子太傅,谥忠勇,并立碑记绩。祖父华善是其第六子,为豫亲王多铎婿,授和硕额附。官至安南将军,平寇将军,定南将军。康熙三十四年卒。父石文炳袭起祖父三等伯,官至福州将军,授正白旗汉军都统。闻其父守丧还京,卒于途。

四十八年,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再次立石氏为皇太子妃。五十四年十一月,有医贺孟頫者,为胤礽福晋治疾,胤礽以矾水作书相往来,复嘱普奇举为大将军,事发,普奇等皆得罪。五十七年四月石氏卒。康熙帝称其“秉资淑孝,赋性宽和,作配胤礽辛勤历有年所”。礼布不敢为她奏请祭文,康熙命翰林院撰写,秋后致祭。按规定,亲王福晋可用二十名侍卫,胤礽无侍卫,康熙特命步军统领隆科多率三十名侍卫穿孝,超过了对亲王的规格,仍按皇太子妃的待遇予于后葬。

太子妃石氏约于康熙四十年左右,生一女,为胤礽第三女(三格格)。五十九年,封太子妃所生之女为和硕格格,其婿为和硕额附。三格格是皇太子妃石氏唯一的亲生骨肉,也是康熙帝唯一的嫡亲孙女,并指婚下嫁蒙古王公。

石氏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非常不幸的。正所谓夫荣而妻亦荣,随着皇太子的废立,太子妃的地位也沉浮不定。石氏以皇太子妃之尊,最后落得与皇太子一样同幽禁于咸安宫,真是一对苦命鸳鸯呀!孤苦无依,抑郁而逝,又不谓之凄惨。

兆佳氏凝香——习雪


怡亲王嫡福晋兆佳氏简介(十三嫡福晋兆佳氏凝香)  

兆佳氏(康熙27年—乾隆35年),康熙帝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亲王)嫡福晋,尚书马尔汉之女,满洲正白旗人。兆佳氏嫁给胤祥,推测在康熙四十五年(这一年5月到7月在避暑山庄,能排除掉),第一个进门的是侧福晋瓜尔佳氏,第二个才是嫡福晋兆佳氏,之后的顺序就不知道了,兆佳氏是在康熙四十五年进门的,那年胤祥二十岁,兆佳氏十八岁。兆佳氏比胤祥小两岁,是康熙二十七年生人,死于乾隆三十三年,具体日子不详。生两女五子。深得夫胤祥(允祥)荣宠。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十八日申时生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丑时生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辰时生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月初十日寅时生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第五子弘[日兄]。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第七子和硕怡僖亲王(弘晓)。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第八子绶恩。

胤祥一辈子有多少妻妾不得而知,但做亲王以后,封诰命的有嫡福晋一个,侧福晋三个,庶福晋两个。可是从他和嫡福晋生儿育女的数量来看,他和嫡福晋兆佳氏的感情非常非常好,已经到了专宠她一人的地步。他的嫡福晋兆佳氏所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不论有没有成人,从康熙四十六年到到雍正三年,除去孝期三年,14年当中,兆佳氏共生子女7人,平均两年一个,刨去怀胎坐月子……

历史上的十三嫡福晋没有名字——所以给了作者们大的想象空间啊——于编给了个“凝香”。

十三与嫡福晋兆佳氏的小说:《怡殇》作者:凛冽角色名——兆佳氏雅柔,允祥

《梦回大清》作者:金子 角色名—兆佳氏鱼宁,允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1578.html

更多阅读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小翠》导读 新聊斋志异之小翠高清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小翠》导读狐精小翠的母亲早年受过王御史的救命之恩,为抱恩,主动把小翠嫁给王御史的傻儿子元丰为妻。小翠一点也不嫌弃元丰,和元丰整日嬉笑打玩,常常惹得王御史和夫人不高兴。小翠还假冒丞相和皇帝作弄王御史

《午夜开棺人》连载一周年 午夜开棺人2

到8月30日底,《午夜开棺人》http://www.qdwenxue.com/Book/2097757.aspx就正式到了连载一周年的纪念日,原本计划的是连载一周年出版事宜也应该搞定了,但图书公司因为一些诡异的理由,例如书籍审查之类的,需要到今年11月份才能出版,让人有些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人物详解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人物详解男孩-为梦出征:对著其他人都能平等对待,连羊也不例外,如不是这样,那他就不会对羊儿心生不满,而另一方面也突显出男孩是为了梦想而生活,而非是为了食物和水而生活.这也让他很顺理成章的感应到天地之心,

声明:《《宫锁心玉》连载第二篇之人物详解 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为网友慾上九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