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书碑拓片
我的儿子丁东出差河南,从嵩山带回来一组黄庭坚诗书碑拓片。经查证河南嵩山黄庭坚诗书碑刻有黄庭坚亲笔书写的诗句《谪居黔南十首》,其原文是:
“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书九不到,何日一开颜。
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冷淡病心情,暄和好时节。故园意情断,远郡亲宾绝。
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
冥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後当不如今。
啧啧雀引雏,梢梢箸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畲田粟。
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无客吟诗静,有风终夜凉。
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如何春来梦,合眼在乡社。
元符二年三月望日黄庭坚。”(元符二年是1098年)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诗歌方面,他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哲宗立,召为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新党执政后谓其修史“多诬”,屡遭贬,曾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著有《山谷集》。
上述组诗十首是黄庭坚在哲宗绍圣四年(1097)谪居黔南时所写,黔南是今四川省彭水县。诗人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降职调到黔南做官。黄庭坚喜爱白居易诗,经常为人书写,当他前往宜州贬所路途中,曾凭记忆默写和改写了几首白诗。黄庭坚在《謫居黔南十首》自注中说是“摘乐天句”,乐天即指白居易,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谓“摘”,即摘录了白居易诗中的句子。他感到岁月易逝,光荫荏苒,而家乡万里,终日悬念。他想起了元和十三年贬到忠州(今四川忠县)的诗人白居易,遭遇相似,贬地相近,年龄相若,思想相仿,所以便摘取和改写了白居易《长庆集》卷十、卷十一中的部分诗句,组成《谪居黔南十首》,借前人语言以摅泻自己复杂的谪迁情怀。黄庭坚解释他书写这些白诗的经过时曾说是“偶然无事,信笔戏书尔。”
这组《谪居黔南十首》虽然黄庭坚自称“戏书”,但它寄寓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其一,反映了作者在贬所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遥远偏僻的贬所与故乡相隔千里,长时间得不到亲人的音讯,季节到了深秋,岁华已经很晚,昆虫开始蛰伏和隐藏。诗人的内心一直处在煎熬之中。他走出屋子,看到了喧嚣而热闹的世界以及“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的山野景象,还有“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的黔南少数民族群众的耕作状况。其二,这组诗也是诗人自我进行心理调节,从而上升到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思考。“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说归去当然好,但在被贬的天涯也得将就住呀。“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既然现在都赶不上过去,那今后肯定不如现在,对生活多少带有一些悲观消极成分。而生病的和关在狱中的人肯定做梦都想自己被医好和放出来,这是人之常情,也是诗人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应该说,这一组诗是黄庭坚“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摘录再加上随心所欲的改写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组绝句。它以“摘取”的形式对白居易作品进行了改写和创新。
青岛理工大学丁永志写于魅力之城,20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