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会使用光与学会使用火大慨在同时。火与光一起指引人脱离野蛮走向文明。有了光,人类延长了生活的时间,工作因此可以夜以继日,娱乐因此可以秉烛夜游。光之所赐,其功甚巨,其业甚伟!而有光就有影。人们发现不仅光可用,影也可用。人类在光和影上寄托了无尽的巧思,为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皮影艺术就是中华先民利用光和影为表现手段的-大创造。
皮影艺术起源于中国应该没有疑问。皮源艺术起源于何时,还有-些争论。关于皮影表演的完整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即使从那时算起,皮影艺术的历史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千多年里,皮影艺术在中华大地上有声有色地成长着。古往今来,小小影幕上上演了多少故事,或儿女情长,或英豪节烈,或惊心动魄,或开怀解颐,忠奸毕现,爱憎分明。它伴随着男女老少、成乡百姓,照亮了多少漆黑的夜,温暖了多少孤寂的心。而同时,一代又一代皮影艺人,为之付出劳动,付出心血。皮影艺术不断地吸收来自民间、来自姊妹艺术的营养,越来越成熟。皮影艺术形成了自己的规范、程式,皮影的制做、表演、声腔有了不同的流派,有了名家,有了传世剧本。它已长成一株夺目的鲜花,独具风韵,虽然还带着野性,一直没离开城镇乡村的街头、炕头,但也颇为风光地登上了大雅之堂。与许多民间戏曲、曲艺品种相比,皮影艺术绝不逊色。
中华文明根植于中华大地,有自己独特的样式,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辉煌灿烂。但是,近百年来,由于国力衰退、国运不昌,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凌辱下,中国文化几乎陷于灭顶之灾。像皮影这样的民间艺术,更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国人中也有对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的,一些人对于野生的民间艺术,更视为落后、粗俗,而不屑一顾。但正如一些人拿起武器拯救国家一样,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拿起了笔拯救中国文化。他们不惜放下架子走向民间,走进村野,与百姓、与艺人一道保护、培育民间艺术。许多前辈学者筚路蓝缕,为皮影艺术的研究、发掘、整理立下了开拓之功。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集传统的造型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于一身,荟萃了剪纸、窗花、门画、雕刻以及地方戏、相声、口技等艺术形式。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民间用这样的诗句形容皮影: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影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艺术种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此热潮之中,各地影戏的历史和生存现状相继得到研究,但多数是感性的介绍,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还有待继续探讨,其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就是影戏的起源与形成问题。
中国皮影戏究竟起源於何时呢?典籍记载多见於宋代,然而宋代的皮影戏繁荣成熟,已达相当程度,有咏影戏诗写道:“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那麽,宋之前影戏竟然没留一点蛛痕丝迹吗?
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
中国上古文化中,以影像做为造型手段屡见不鲜,人们熟悉的青海大孙家出土的舞蹈纹陶盆,上面的拉手人物就是以影像为造型的实例,其形宛若逆著日光看到远处地平线上几个翩翩而舞的人影。而在岩画、青铜器造型中,这种以影像外轮廓为主要造型方法的历史遗迹就更为多见了。
战国时,中国先民曾发现“针孔成像”之光学上的趣事,这在《墨经》中有提及,而另一则故事,则与影戏关系更进了一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客有为周君画荚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荚者向状,周君大怒,画荚者曰:‘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君为之,望见其状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周君大悦。”画荚之“荚”为何物及其古代用途尚不得知,然观此荚尚需在八尺的大窗户上透过日光观看,方得其妙。这真有些像皮影中的大景片了。民间艺术的兴起发展和流播,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先将各地有关传说列举于下:
(一)与佛教有关的传说
1.最早的传说来自救世主观音菩萨亲临人间宣讲佛经教义的故事。“当时,人们对于干巴巴的说教不爱听,于是观音菩萨悲伤地坐在竹林下,摘下竹叶随手编弄成各种人形并且能做出各种动作,她觉得非常有趣,忽然,观音菩萨想起若用这些竹叶编弄成的人形来表演佛教的故事该多动人啊!后来她在宣讲佛经时,就挂起了竹帘,在帘后舞动起竹叶人形。夜幕,观音菩萨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表演出各种佛教故事,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从这以后,影戏就产生了。”佛教与影戏关系十分密切,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都有观音菩萨创造皮影戏的传说,这些传说都充满了佛教劝善说教的意味
2.孝义是我国皮影戏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而得名。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二)与儒教有关的传说
山西地区传言,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因为长相非常丑陋,怕影响听众情绪,授课之时用布帘遮挡自己,听众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秦统一六国后,有人便将一些历史故事,仿效孔子隔帘讲学的办法,用说书形式进行演说后来又有人结合剪纸艺术并配上民歌说唱来表演直到现在,陕西的艺人还把皮影戏叫做“隔帘说书”把影戏与儒教联系起来,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甚为少见的。
(三)与道教相关的传说
山西皮腔纸影戏班供奉黄龙真人为祖师爷艺人们讲,早在殷朝时,黄龙真人与他的外甥剪兽皮成人形在窗前自娱,后人据此剪成纸窗影人,随之才有后来的纸窗影戏道教与影戏关系之密切,恐怕不亚于佛教道情皮影戏作为道教与影戏的结合体,流布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但这方面探讨的文章还不多
(四)与木偶戏类似的传说
据湖北皮影艺人傅金龙说,皮影戏历史可追溯到秦末楚汉相争时传说张良为做策反工作,用皮影戏丑化项羽,在城楼上演项羽如何骄横,韩信则以玉箫吹楚曲,引发楚兵思乡之情,导致两千楚兵离项羽而去到了唐代,魏征之子魏晓用皮影戏演唱瓦岗寨的故事,深受欢迎,被唐皇帝封为老郎皮影戏便流传开去有的地方还传说是陈平演皮影戏为刘邦解围,估计都是木偶戏起源传说的影响所致
(五)宫妃哄太子的传说
据陕西的艺人说,汉文帝刘恒的太子哭闹不止,一位宫女偶然采摘了一片桐叶,剪成人形照在窗纱上诱逗取乐,太子看见遂破涕为笑此后都用这种办法来哄他这件事传到民间,观众就编成了这样的顺口溜: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兴国安天下,活乐传于百姓家。后来,人们将桐叶变成了纸并剪成人形兽形,用以敷衍故事这便是皮影之起源。
上述传说不仅广泛流传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东北地区也颇为流行,皮影艺人吕正业等人就向我们介绍了这个传说而据梁志刚先生在陕西关中宝鸡等地做的调查,这个传说在当地皮影艺人之间甚为流行。有趣的是,我们从其他文章中也看到了类似的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刚生下来时,整天啼哭不止,闹得鸡犬不宁有一天,有个少府来到皇子窗下,耳朵贴在窗纸上,身影被太阳斜照在窗纸上,胡亥一看就乐,不哭了可是少府一离开又哭到了夜晚,宫中点起了油灯,挂在窗前照,让少府继续用身影来哄胡亥没过两天,少府就累死了胡亥又哭闹不停,秦始皇怕他小命难保,急忙派人请来技艺高超的雕刻师,摹仿少府的模样雕刻了一个替身,由宫里人持拿,学着少府生前的姿势在窗前表演胡亥总算不哭了后来,胡亥即位,召令天下大演灯影以纪念少府,影戏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
这样一来,我们发现这些传说叙述了这样一个情节模式:人们用树叶或纸人弄影,治好了小孩或者老人的病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可能的,显然是民间的巫术行为我们进一步推测:这种治病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招魂巫术,古人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结合而成的人类相信人死后魂灵存在,并转化为鬼灵,同时也相信人在活着的时候也有魂魄,认为这种魂魄在人死之前也会由于某种原因而离开人体于是招魂活动便成为人们时常进行的活动。当小孩哭闹不止或受到惊吓生病的时候,家人就用叫魂或剪纸招魂等仪式为其治病。
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与上文所列举的几种传说隐含的核心主题是相同的利用剪成人形的树叶或纸招生魂,算是广泛意义上的剪纸招魂用树叶当招魂的道具,或许是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而剪纸招魂,唐代就已盛行杜甫彭衙行写道:暖汤灌我足,剪纸招我魂,可见这种习俗流传已久民间还广泛遗存剪纸招魂的习俗在甘肃陕北等地,当小孩哭闹生病或受到惊吓时,母亲或身边的人就剪小纸人为其招魂在这些地区,招魂是剪纸的一项重要功能
至此,我们从民间传说所透露的信息推测,影戏的起源与剪纸招魂的习俗有密切的关系这正好回应了文献上所记载的弄影招魂术实际上就剪纸与影戏在造型上的相近关系,人们早已有共识不过,剪纸与影戏的关联,应该不止于造型上诚如康保成先生指出的:用皮或纸剪成的偶人可用于招魂,也是影戏中必不可缺的影偶在不少地方(如甘陕一带),影戏与剪纸关系密切这说明,剪纸与皮影,是源出巫术的一对兄弟已经初步揭示了剪纸和皮影在起源上可能具有的某些共性但二者发展至今,在艺术形态和民俗功能上早已差异甚大,不过,我们从各地皮影的演出习俗中似乎还能发现皮影与招魂的某些关联据桐柏艺人蔡正祥介绍,皮影有辟邪的作用,孩子吵夜,拿个皮影头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过几夜孩子就不哭了这与上文所举的传说如出一辙那么,皮影具有辟邪的功能,很有可能源于最初的招魂巫术因为人们用剪纸招魂巫术来治病,纸人或影人也自然具有了驱除邪祟的功能。另外,河南湖北陕西海陆丰等地,都有在丧礼上演出皮影的习俗秦陇川原地区,丧葬或周年忌日活动,必演丧戏和孝戏;若去世者为男性,即演男祭灵戏刘备祭灵等;若为女性则演孙夫人祭江等;若逝者是高寿,还须演董永丧父王祥卧冰等二十四孝戏主家如不演皮影戏则被认为丧事办得不圆满
综上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1.汉代起源说
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相传,汉武帝(即刘彻。汉景帝之子。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统治期间接受董仲舒建议,将“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采用法术、刑名,加强统治。)汉武帝热衷求神访仙,又好女色。他听信方士的妄说,嫌旧宫矮小,不足以迎神,同时也想使后宫可以容纳天下更多的佳丽。于是在太初元年修了“建章宫”。建章宫周长三十里,里面可以容纳千门万户,内殿有十二个门,台阶都以美玉装饰。又用黄金铸了一个凤凰,放置在殿顶上。在宫北凿太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象征海中的仙山。武帝因嫌宫殿在城外来往不便,就造了飞阁直通未央宫。又在长乐宫北建明光宫,未央宫北建桂宫,都筑复道相连。金玉珠玑为帘,墙壁上嵌着夜明珠,昼夜光明。选燕、赵美女两千人居住在其中。所选的良家子女,年纪都在十五至二十多岁,若年满三十便遣令出嫁。当时各宫的美女,共有一万八千人。幸运的女子几年之中有机会被进幸一次,大多数一生也未曾见过武帝一面。武帝后宫佳丽虽多,却没有一个得到武帝专宠的。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他所做的曲子凡听到者都会莫名感动。李延年有一个妹妹,是个歌女,生得姿容秀媚,云鬓花颜,婀娜多姿,体态轻盈,尤其精通音律,妙丽善舞。李延年想把她进献给武帝为妃。但因为自己出身微贱,不便自言,于是请求平阳公主代为荐引。一天,武帝在宫中置酒,平阳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侍宴。待到酒酣,李延年起舞,唱自做的一首新歌,其歌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平日所接触的女子无可计数,不过就是有几分颜色的,在那么多美女之中也失去了光彩,更无一能及前王夫人。此时卫子夫年老,王夫人早死,武帝想再访求绝色佳人以慰床笫之欢,可是一直不能如愿。现在听到李延年歌词,触动了潜藏已久的心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一边揣摩得知李延年歌中的寓意,于是趁势说:“陛下有所不知,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命召李氏入宫。不久李延年将其妹引入。武帝一看,果然是沉鱼落雁、妙丽善舞。武帝遂纳李氏为妃。谁知月有阴晴圆缺,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却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卧床不起驾鹤西去。武帝很思念她,常常夜夜难眠,大臣们苦口婆心地劝,他听不进;宦官们为他另选美人,他不喜欢,这可难坏了朝中的文武百官。当时,有个叫少翁的齐人,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为了投其所好,说自己能让汉武帝重见他心爱的李夫人。汉武帝一听,立即把少翁召进宫廷,要少翁让他与李夫人相见,不然,就要杀少翁的头,少翁不敢怠慢,只说神意不许,要到明天才能相见。第二天,少翁先用皮子雕刻好李夫人的侧面像,然后再在像上涂上颜色,猛的一看,确实很像李夫人。准备好了,少翁在室内挂起白色方形帷幕,帷内点着灯烛,照得通明亮堂。汉武帝坐在帷幕的外面,对着帷帐观望。少翁先是装神弄鬼,待操纵好了皮人,便大呼一声:“李夫人来矣!”汉武帝立即精神一振,朝少翁望去,只见皮人的影子仿佛就是李夫人姗姗而来。汉武帝一见,情不自禁地高声喊道:“夫人,我多么想念你呀!快过来,我们一起好好谈谈吧!”汉武帝这一喊,可让少翁作了难。帷帐上本是皮人的影子,怎能与皇帝相坐而谈呢?他急中生智,学着李夫人的声音对汉武帝说:“万岁呀万岁!我每天都在思念您,真想和您坐在一起谈谈心事,可我俩相隔一座白云山呀,我们不能坐在一起。”汉武帝说:“我要砍掉白云山。”李夫人急忙接道:“万岁,使不得呀,你要是砍掉了白云山,咱俩就再也见不到面了。”汉武帝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问道:“那该怎么办呀?”李夫人道:“万岁莫难过,每月十五日夜晚,我都在这里同你相会。”说罢,便不见了。汉武帝为了能与李夫人每月十五相会,就留少翁在宫里帮他请李夫人,少翁每到十五,就为汉武帝放皮子雕成的李夫人的影像。后来,少翁用皮子放影像的方法传到了民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为皮影戏。
2、唐代起源说
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
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
据史料记载:中唐时期,傀儡戏等杂技并作,民间更盛,其中,傀儡戏就包括了木偶戏和皮影戏。然而,由于“安史之乱”,致使皮影艺人带着唱本、道具纷纷从皇宫逃亡民间。
“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大明宫词》以她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她曾经拥有的高贵、华丽、从容和唯美。这种方式就叫做皮影。皮影,就如同大明宫里青砖上的野草,如影随形。唐玄宗没有想到,随着唐王朝沒落,一千五百年后——同样在这块土地上出现了这样的江湖艺人,他们唱着这样的歌,行走在关中大地。“走遍天涯到处是吾家,步长途风吹雨洒,登高台,讲经说法;论琴音,六音通造化;论字音,四音不敢差;论情节,一白二笑三哼哈,老外末帖须象他;演苦戏,引人泪巴巴;演乐戏,惹人笑哈哈。自古道戏假情不假,怎能说戏者疯子看者瓜。遇知音,欢迎迓,技艺虽高不可夸。这也是一宗文化,任凭他庸夫、俗子耻笑咱。”这是一种自嘲吗?于是有了一个电影叫做《活着》!从纸醉金迷到浪迹天涯,人之生命如蝼蚁般,寄蜉蝣于天地,只能枉自兴叹生命之痛。皮影如同一个老人,背着沉沉的箱子,重重的行囊,小月如钩,四野无声……
在陕西华县皮影戏的老艺人有一位名叫潘京乐老人,今年81岁,在戏班中以弹唱出名。 华县有首民谣这样唱道:“四喜的花脸,秃子娃的旦,听得叫人忘了吃饭,外乡人到这里把戏看,都想把家搬华县。”当年,在张艺谋执导、葛优主演的电影《活着》中,剧中人物福贵唱的皮影戏就是潘京乐给配的音。这也是他自己觉得很荣光的一件事。
潘京乐出生于1929年的寒冬,一个战火纷飞,土匪横行的年代。老伴在他40出头就过世了,留下6个儿子。潘京乐从小家贫,只念过一两年书,14岁开始跟着父亲和叔叔学戏。每天天不亮起来练唱吊嗓子,听师傅讲戏,将师傅讲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全部背下来。过去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但提到“秃子娃”,方圆几百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潘京乐小的时候头上害头疮,他就戴帽子,没有头发。他的家乡很穷,十五岁就开始演戏,人们都不叫他潘师,都叫秃子娃。
潘京乐的演唱,节奏分明,剧情细腻,特别擅长悲剧与哭腔,其艺术水平高深莫测。生活的风雨,成就他著名的“哭腔”。
2004年秋,华县有一场在田野里的皮影演出,唱到一半时,秋雨不期而至,潘老汉声音陡然一变,变得沙哑,变得更尖,眼泪也滚滚而落,梧桐树下,晕黄的灯光在雨中氤氲,当场所有的观众声泪俱下。也许童年的经历给潘京乐的皮影唱腔奠定了一定的生活基础。
一个老艺人,一生都在从事自己喜欢的艺术,可是唯一的目的却是钱!能不辛酸?在他唱戏唱到苦楚时,能不泪下?哭腔能不动人?华县一个爱好皮影戏的摄影师张韬说,“潘老把戏当作生活的发泄,只有唱戏的时候,流泪的时候,他的心情才是舒畅的。而生活又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戏,每到唱苦角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生活的诸般苦楚,于是泪流满面,戏也就更动人。真正是戏人合一。”在这个皮影戏彻底没落的时代,只有梦想和皮影戏本身的魅力支撑着老人们对皮影戏的坚守和热爱。
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金人俘获“弄影戏”等倡优技艺150余家,皮影戏随金兵北传。后来,宋王朝南下偏安,影戏随难民南渡,首先进入现在的杭州,继而传播于汀、鄂、粤等南方各地。
皮影艺术在中国上千年的辗转流传过程中,又与各种地方戏剧、民间绘画、民俗观念相互融合,由此,中国各地的皮影戏演出形式丰富多样,地方性唱腔异彩纷呈,操纵表演更是各有绝技,而且著名的流派达30多个。比如说唐山,一直到东北的影戏,都和金兵入侵掠影戏艺人到北方来有关系,那么南方的影戏,是随着南宋迁都,一部分影戏艺人迁到了南方。陕西皮影,也有一部分属于西出潼关避难而逐渐传过去的,这样中国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向北、向南和向西三大流派。
八人班皮影戏源于三人班皮影戏,而三人班皮影戏传说是唐明皇发明的。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马嵬坡前不得已而杀了杨贵妃。平乱之后,唐明皇思念杨贵妃,以至神经不大正常。有位术士想出办法,让人扮成杨贵妃,在高台上表演《贵妃游月宫》,以取悦唐明皇,又怕被唐明皇识破,就在台前隔道白布,内点明灯,让灯光把表演者的影子照到白布上。这么一来,唐明皇便以为是杨贵妃显灵。等他的神经正常后,他非但没有责备术士,反而参与其中,敲锣打鼓助兴,在后宫给嫔妃们唱起戏来。唐明皇发现,真人演戏局限太多,无法表演腾云驾雾,就剪纸人纸马,在白布上表演。皮影艺人代代相传一首民谣:“盘古至今数千秋,唐王演戏月宫游,留下纸人和纸马,人间同乐把神酬。”这首民谣可以佐证这一传说。
艺人把纸人纸马的原始戏,称之为神戏。神戏流传到民间后,艺人们不断改进,最终发现,用透光的牛皮或驴皮雕制皮影,效果最好,从此相沿习用,并称之为皮影戏。皮影戏最初在长安附近的陕西、山西一带流传。明末清初之际,一些艺人为避战乱,迁徙至澡河、府河流域,从此鄂北有了三人班和两人班皮影戏。
湖北省大悟县与河南省罗山县交界处有一名关叫九里关。九里关人杨栋,乡试三科不中,绝却仕途之念,以皮影戏为业。他觉得三人班皮影戏分工不细,影子动作少,就发明了五人班,前台三人,后台两人。他还编写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套词,供徒弟们习用。他的徒弟众多,而以朱子贤、黄秀元最为出名。朱子贤唱戏,字正腔圆,念白典雅,尤其是音量宏大,能够声振数里,一时无匹。他若登台,只有黄秀元能给他当搭档。杨栋死后,朱子贤将五人班增为八人班,分工更为精细,成为一大流派,后人称为“高腔皮影”或“北路子皮影”。朱子贤还取了40个江湖辈份字,供再传弟子区分长幼次序。他尊杨栋为第1代,自己为第2代,顺次排辈。高国忠先生受业于北鞍山皮影戏名人邓老十,属23代。现在在世的皮影艺人,还有22代的,一般属25、26代。
八人班皮影戏由于分工细,唱腔多变,艺术性相当成熟,因此深受农民欢迎。八人班皮影戏的兴衰可谓几起几落。首次繁荣于朱子贤,其后渐衰。民国后期由于出现了邓老十等高手,又盛极一时,直到“文革”期间遭禁锢而停演。
1978年至1985年间,由于解禁,百花齐放,皮影戏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艺人们几乎一年到头有戏唱,拜师学艺的青年也不少。目前,随着电视、录相的普及,皮影戏又萧条了。但真正的艺术是有根须和土壤的,艺人的心灵也是耐得住寂寞的,一旦有了新的契机,皮影戏一定会再度繁荣。
3、宋代起源说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与说唱艺术结合,成为当时兴盛的市民文艺之一种,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说:“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事之像,至今传焉。”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宋代的《都城纪胜》一书中还介绍了影戏制做材料的演变和表演的内容:“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镂,后用彩色皮(羊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这里所说京师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市)。宋代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梁的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影戏之类。
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
宋代影戏相当繁盛还表现在制做镂刻影人的艺人,成为见于记载的专门行业。宋《武林旧事》有“小径纪”一项,记载有“镞影人”即刻镂影人的行业。“武林”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别称,这说明从北宋至南宋,影戏又有了新的发展。因为需要众多,才会有专门刻镂影人的行业。当时影戏还有不同的种类,《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章说:“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滑稽影)”;《都城纪胜》“杂手艺”条说:“有‘手影戏’一种”;《武林旧事》元夕条云:“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在南曲曲谱中有“大影戏”曲调一种。
皮影戏自古也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工具。在近代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内皮影艺人也曾奔赴前线阵地进行慰问演出。在抗日战争和土改时期,不少皮影艺人配合时局编演新戏,成为宣传革命的轻骑。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元代统治者把影戏做为宫廷和军中娱乐,成吉思汗的大军,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十四世纪初,波斯有位历史学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记载一段有趣的影戏交流史料:“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曾派遣演员去波斯讲演一种藏在幕后的戏曲”(即为影戏)。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元代帝祚,短若流星,97年,一划而过。朱元璋出身农民,登上帝座,首澄吏治,严惩贪污,发展生产,休养农耕,经济元气,渐得复甦。在繁荣起来的商品货币经济中,市民文化娱乐市场也日益扩大,在平话和南戏为主流的俗文学溪河中,民歌、宝卷、弹词、傀儡之林中,影戏之花争妍其间,有诗为证:“灯火光中夜漏迟,风轮旋转竞奔驰。过来有迹人争睹,散去无声鬼不知。月地花价频出没,云窗雾阁暂追随。一场变幻如春梦,线索重看傀儡戏。”明代影戏继续在都市和村镇流行,它不只受到广大下层民众喜爱,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从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的作者瞿佑的一首咏赞影戏的诗中,可见一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戏还保存着宋代讲史的传统,这段影戏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纪刘邦和项羽争夺中央领导权的战争——楚汉相争的史实: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公元1644年是清王朝顺治皇帝从沈阳迁都于北京之岁,压服南方抗清力量,军力转开疆戍边,经康、雍、乾三世,连征西北,终成一统。在社会相对稳定时,农业、工商业、手工业自然发展,商品经济之活跃超过明代。影戏覆盖面也随清王朝的扩张而扩张,影戏在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山东临清、河北滦州和肃宁、关外东北、山西孝义、云南腾冲、福建闽南,陕西关中,繁荣空前。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卢沟桥事变前后日军入侵,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二.发展现状
中国皮影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传流极广,为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包括皮影在内的传统民间艺术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民国后期,影戏明显呈衰颓之势。当时的研究者佟晶心就已指出:“现在仅有一般(班)顽固守旧的人们,还拿着另眼来看这种中国的老影戏。至于现今的知识阶级对它早失掉了兴趣。影戏早晚必要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而已。”
传统皮影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艺术创新,是其不受人们欢迎的原因之一。前代研究者汤际亨认为,传统影戏有两大“劣点”,其一是思想内容上多为“升官发财中状元”和“逢凶化吉大团圆”;其二是剧目文字“多作佶屈聱牙之语句”,“此外用土语者多”。
“文革”时期,传统皮影戏又受到极大的破坏。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文化的流行,看皮影表演的青年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急剧萎缩。此外,传统皮影与相关民间风俗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旧时人们举行祭祀祖宗、酬神还愿、庙会集市、婚丧嫁娶之际,常需要演出影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这也是皮影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中国皮影比竟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之一,文化内涵丰富,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欧洲有不少国家都珍藏中国的皮影作品。许多现代艺术家都注意从中吸取创作养分。正如研究者魏力群所说:“或许皮影的整体艺术形式会在今后的历史阶段中逐渐消亡,或许只有少量的皮影演出仅作为民间文化的传统状态保留;从皮影艺术深层的民俗观念、造型意识等方面来说,它也将被今后的现代生活所吸收,将会变为新的艺术状态而存在。我们对皮影历史、流派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皮影戏的流传与风格】
皮影戏流传的地域极为广阔,最北到黑龙江省,最南到广东省,西部到甘肃、青海、新疆都有皮影戏,中原地区陕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纸窗影。有的省区还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东派之分,西派为北京影,又称蒲团影,东派为滦州影,也叫乐亭影或唐山影。有的省区,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点外因唱腔和音乐,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别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区,如陕西的皮影,按声腔和流行的地区的不同就有“阿宫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关中道情”、“安康道情”、“华县碗碗腔”、“乾县弦板腔”“安康曲子”等的区别。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陕西潼关、华阴一带,又称“老腔皮影”,据说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开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声调豪放、激越,唱时幕后各人分任剧中角色,惟挑纤的为唱者之主,其他人员帮腔。乐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紧张时,一人用力拍板节奏,形成特色,故称“拍板皮影”。所演剧目多为表现“春秋战国”和“三国”历史故事为主,无才子佳人戏。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等地区。故亦名华剧。其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致。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铜钟)、边鼓、云鼓、手锣、大锣、马锣、梆子、唢呐、大号等。‘碗碗’为其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五人就可以唱全剧。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就是后台,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而“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挑竿者双手掌竿,以作人、马各种动作。武戏跌打厮杀,马上马下,极为生动。传统剧目有250余种。
皮影在华县沿袭至今,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戏不易演出的山区和塬区,只有皮影演出方便,它正好适应了华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五人班社,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
皮影的舞台简单方便,用艺人的话说就是:“七长八短九块楼板,五叶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挽,十二根线串,两个方桌一个镢头,啥都不管”。半个小时不到,悬在空中的戏台就搭建完毕。
皮影戏的演出剧目非常广泛,尤其以历史戏、神怪戏最受群众欢迎。皮影的主要演出对象是各种庙会和村民的婚丧、节令习俗,主要内容都是祈福驱邪,保佑吉祥。
从以上简单例举,即可以看出皮影戏在陕西一省内就有多种唱腔,多种流派的表演艺术,它的音乐吸收曲艺、戏曲,又滋补了戏曲与音乐的不足,流传地域极为广阔,各地的皮影戏都有独特风格,实在是中国皮影戏独具的特色,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道情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重要的一支,道情是指皮影表演过程中艺人口中的说唱方式。由于环县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许多村庄直到前几年才通上电,一直以来道情皮影都是这里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甘肃环县地处甘肃省东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地广人稀,被人们形容为“六万山头五万户人家”。
东老爷山,又叫兴隆山,坐落在环县东北部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海拨1774米,是闻名遐迩的道教名山。从元朝起,各方云游道士就在山上修建道观,谈经论道、祭祀神灵,至今绵延兴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为老爷山道观祭神日,人们过庙会、唱“神戏”,延续三日。庙会期间,要请戏班子演出助兴,有大戏、木偶戏、道情皮影戏等,但祭神戏必须是道情皮影。当地流传着“祖师爷喜欢看道情皮影戏”的说法。
在当地,孩子满一岁至三岁时,按照传统习俗,必须请皮影戏班为小孩举行过关仪式,同时也要为同村的人演出皮影剧目。所谓过关仪式,就是通过一种仪式性的表演来完成小孩的人生成长仪式。此时的皮影艺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一种类似巫师的职责,借助影戏与神灵沟通,满足人们的愿望。也就是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健康、幸福。
只要听说皮影戏班的到来,同村甚至邻村的人都纷纷赶来凑热闹,等着看过关后的皮影演出。
史呈林皮影戏班是环县民间有名的影戏班社,戏班的六名人员分别来自当地4个不同的乡镇。平时他们都各自从事田间劳作,只有演出时才又聚在一起。一天的演出,他们将得到400元额外的收入。搭台和开场前准备需用一个小时。随后就是过关仪式的进行。一曲唱罢。皮影戏班开始请神、敬神。然后,戏班唱一曲,头扎红带和五元钱的徐家小孙子就在当地老人和母亲的带领下,在场地当中摆放的长条桌下钻一圈。
过关时由父母领着孩子,先用公鸡在前面闯关,小孩接着从桌子下面钻过去。缠绕在小孩头上的红布是为了辟邪。如法炮制,一共要钻三圈。目的是穿过邪妖病孽,换取一生平安。
公鸡用后归班主,孩子头上的5元钱则归演唱师傅。过关时,孩子的奶奶一直在一旁烧着黄纸。据说,黄纸要等到戏班唱完才能烧完,期间火不能熄灭,意味着给神仙照明道路,也为孩子照亮人生之路。大约经过一个小时,过关仪式结束。天黑以后,皮影演出开始。过关戏一般都是三国时期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史故事的转换,寓意着关老爷帮孩子斩除人生路上的各种阻碍,保佑孩子顺利成长。而关公忠义仁勇的形象也借助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而深入民间。
千百年来,皮影戏就这样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并潜移默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在农村老一辈的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不看影戏,不知礼义”。
【皮影戏的价值与贡献】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它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到现在,都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当时波斯的历史学家雷士丹丁就记载了,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波斯演出影戏的情况。
1767年法国一位名叫居阿罗德的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的全部形式和制作过程带回法国,成为一种时髦的外来艺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法国的影戏,到1776年又间接传入英国。
1774年,德国大诗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展览会上向德国观众介绍中国皮影戏。他本人极为喜欢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1781年8月28日,在他32岁生日的时候,他以举办中国影戏演出来庆祝自己的生日,并以此招待来自王宫的贵宾,使得宾客惊喜不已。
十八世纪的外国传教士带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们开始是喜欢皮影戏的镂刻艺术,做为中国民间的工艺美术品带回去的,他们观摩了皮影戏演出的独特形式,更感兴趣,于是就把皮影戏的整个操作方法介绍到本国去。
在土尔其,至今还盛行着皮影戏的传统文娱活动。我国的皮影剧团每到国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赞誉。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观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公认中国皮影戏是近代发明电影的先行。
在国内,有《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红军桥》、《济公斗蟋蟀》、《渔童》等诸多美术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与动作技巧来制作的。有唐剧、华剧、陇剧、黄龙戏等十余个地方戏,都是在当地皮影戏曲调中直接派生出来的新剧种。皮影戏艺术还为戏剧舞台上创出了风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皮影戏音乐,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汇当地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它与其他乐种也起着互相取补、互相促进与提高的作用。
皮影戏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戏曲脸谱、戏曲服装、民俗装束与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制作之生动精美,可引无数国内外人士、博物馆垂涎。“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红一点。”这是陕西民谣对华县皮影雕刻的生动描写。在人民大会堂里也有以皮影画为装饰的大型屏风,展示了我国民间皮影的艺术价值。
中国皮影艺术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千余年耒,她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它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过去在农村、厂矿、部队、机关、学校都常有业余皮影戏社团组织,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国先民所发明的皮影戏,是利用幕影原理,将表演的影子与音乐伴凑和说唱配音联合运用最早的一种视影艺术。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戏艺术是后来发明电影的先导。
在当代的电影艺术中,皮影技术还为动画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工艺手段,为美术片创出了新品种。从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来部吸取皮影表现技法的美术片问世。
中国皮影艺术之中,还蕴涵着许多历史信息。学者们可从中研究中国历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问题。
【皮影戏材质】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表演形式】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上千年的民间艺术,也就是在这声声曼曼、豪迈粗犷、跌宕婉转、乡韵纷呈的古老唱腔中,一个个镌刻在皮革上的影人形象被赋予了生命和性格,融入了深厚的历史。皮影艺人们也在这高昂低回的演唱中贯注了他们的智慧,追求,以及命运。
皮影艺术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千百年来,它不但满足了我们世世代代人民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在当时那种过去的条件下,它应该是对普通的民众来讲,它是一个视觉的、听觉的、精神的一次盛宴,我相信看过皮影的人,他会终身难忘,他可能一直到老,那个皮影鲜活的形象和唱腔还活在他心里。
或许,对于皮影艺人来讲,皮影就是人生。而对于皮影戏观众来说,皮影戏却是他们心中田园的放歌。文化,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和思维方式,本无所谓对与错,靠的是延续的张力,皮影和无数的艺人能够走过千年来无数的战火硝烟和历史尘封,已经足够证明它的生命力。自此以后,沉沉浮浮,就留给时间去交代吧。
现如今我们了解皮影不仅仅是对祖国传统文化认知,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如果没有光,世界就无从依恋;如果没有影,人也看不到自己的样子。正是为了这样的情感和这样的哲学,中国皮影戏更长的未来还将在中华大地上绵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