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很晚才睡觉,老公出去了一天,很晚了还是没有回来。电脑由女儿用着,忙着种菜养牛,我忙完了该忙的事情,也是毫无睡意,就赖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老公回家,而这时刚好安徽电视台放一个很有意思的节目,《为孩子取一个标新立异的名字合适吗?》电视里的正反方也辩论得热闹非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参加这个节目的主人是吕先生,还一不小心就和我成了家门。他自然姓吕了,而他的妻子姓张,他却为自己不满周岁的女儿取了一个诗意浪漫的名字:北雁云依。理由就是吕先生非常喜欢古典文学,还把这个名字的来源引经据典地诠释了一番。北的来源有二,一是他们夫妻二人都是北方人,二是因为有诗为证,“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吕先生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也漂亮可人;雁的来历是因为古诗词中通常用雁作为意象,表达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云就更美了,是出自李白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即使没有李白的诗,蓝天白云也足够人们想象的了;依,一般都是形容美丽可爱的女子,娇小伊人,那种婉约和典雅自然让人沉醉。
虽然,吕先生为自己的女儿取这么一个优美浪漫的名字,费了不少心思,可是到登记户口时候却更加麻烦,户籍管理人员不让上报和登记,理由是子女必须随父亲或者随母亲姓,不能姓第三姓。吕先生一想,自己也没招惹什么人,自己该有权利为自己的孩子能够登记上这么一个名字争取权利。于是,上告到法院,最终法院也是以暂时停止办理为由,终止了这场官司。于是,到吕先生上电视为止,自己的女儿还是没有报上户口。
电视里也自然邀请了各种不同的人来参加节目,诉说各种各样的观点,最终结论就是:不管取什么样的名字,一定得在公民允许的范围内执行权利,而且取的名字一定不得给自己的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麻烦。
电视里也有正反两方的代表现身说法,很具有启示意义。也有人表明自己是因为父母取的名字是生僻字而在电脑里打不出来,因而惹了不少麻烦,连买房登记也要开一大堆证明,给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和困扰。当然也有好的方面,就是因为名字奇特,和人交往过程中多了谈话的话题,也给别人轻易地记住自己创造了条件。
据报道:《京华时报》3月21日登出一则新闻《北京2000名考生名字生僻导致电脑无法识别》,称北京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公布消息表示,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中考报名中,全市有2000名左右的考生因为名字中存在生僻字,只好用拼音代替。这一事件流传到网络上后被网友戏称为“雷名门”。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全因近年来的一个怪现状——给孩子起名用生僻字成为时髦。不少家长给孩子起名时绞尽脑汁,力求与众不同,甚至用上生僻字,还有在名字中加上字母和数字,却没考虑到孩子今后上户口、办身份证乃至中、高考报名时会遇到麻烦。采访中,许多家长表示,给孩子取个标新立异的名字,能让孩子显得与众不同。一对年轻父母给孩子取名“陈余落雁”。“听上去就像‘沉鱼落雁’,多棒!”
对于起这些“另类”姓名,公安机关却不大赞成。派出所户籍管理窗口的民警说,名字中有生僻字的市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领身份证会比别人慢,到银行、机场等也可能因电脑认不出这些生僻字而费周折。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另类名字”的出现反映了语言文字的变化和年轻人崇尚标新立异的特点。他认为,起名是个人自由,但公民行使这种权利也应有所节制,“既然是中国人,名字最好还是能体现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必刻意追求别致和前卫,特别是不要用冷僻字,以免自找麻烦”。
公安部门也再次提出神明:公民姓名只能改一次,16周岁以下小孩改名要监护人提出申请,出示小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相关证明即可;16周岁以上公民更改名字相对比较麻烦,必须提供正当理由和相应证据。如果真要改名,光修改户口本、身份证上的名字不行,房产证、银行卡、学生证等重要证件都应用新名字重新办理。
我认为,为孩子取个好名字,主要还是寄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爱。而名字在孩子的实际生活中,除了扮演“符号”的角色,并没有太重要的意义。其实只要真切了解了许多家长为孩子取名字的见解,只能说许多家长是用心良苦,甚至大家因为太重视标新立异而脱离了原本取名字的初衷了。
其实,说穿了,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和象征而已。名字是一个不知名物品的代号,有了名字才能准确的指出一个东西,否则,将分不清物品。有了名字我们才能更有气质的活下去。凡人必有姓与名,姓与名既是人进入社会首要信息也是人的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自己姓与名十分珍重,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但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
当然,从古到今,名与字除了表称呼外,还能显现亲属关系。你看,“姓”字,为左右结构,左从“女”右为“生”,从“女”而生,在母系社会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为后代惟一能确定的尊亲,正如《白虎通•三纲六纪》所云:“古元时,未有三刚六纪,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家族的标识,或表示与某个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部分。氏只是在汉朝以前才独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号,氏族的成员都是以这个族号作为自己的姓。
“名”是指个人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名”是在婴儿出生百日之后由父亲取定的,据《礼记•内则》记载,到了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现在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孩子的名字都很在意,因此使得各位家长冥思苦想地为自己的孩子取个好名字,这也越来越成为许多家长困惑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不管怎样,名字就是一种代号,公民当然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自由为自己的孩子的取名,但是不管取怎样标新立异的名字,都得把握好度的问题,那就是不仅寄予了你对孩子的期望,同时也不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管怎样好听的名字,孩子还是你的孩子,名字也仅仅只是代表你孩子的一个身份和符号而已,除了表示个体和他人的区别,其他的再无多少根本的差异。所以,每个家长,当你在为自己的孩子取标新立异的名字前,还是请你三思而后行。
20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