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唯美——赏析《伊豆的舞女》 孤独背影唯美图片

《伊豆的舞女》写的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伤感的故事,我是一个大学的预科生,去日本的伊豆旅行,路上我偶遇日本的传统艺人。这一行艺人中有一个舞女,我第一次见她就对她很有好感,于是我打算与这一行艺人结伴而行。相伴的几天,我对这一行艺人的命运及清贫有了深刻的了解,舞女的清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几天后,我要返回学校,最终我与舞女相别,但是却没有任何语言,类似于执手相看泪眼。这样,我与舞女的一段纠葛就此告终。我与自己内心的纠葛也就此告终。
故事看似十分简单。
但是,从作家的笔触间,我们可以看到作家追求的日本特有的唯美。日本这个国度,它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失落在东西方的文明之间。若说在唐朝,日本文化及其民族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可是近代以后,中国,这个他们眼中的榜样也完全失落在西方文明之中。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确是中兴之举,但是日本也因此失去了传统的文明。日本在全盘西化过程中,失落的是一种传统的文明,以及那种流传于中国文化之中的性格。日本,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失去了自己独立的性格。这在文学上,就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新感觉派文学流派中。这个文学流派追求的是文字恬淡、日本古典美以及虚无主义。《伊豆的舞女》就是产生于这种文学背景之中的。而川端康成,这个作家也是极为特别的。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丧父、丧母。16岁丧祖父。至此,川端康成成为孤儿。他的幼年,生活在孤独与忧郁之中。但是天才的因素就在于,川端康成自幼喜欢文学,作文成绩一直是非常优秀的。至16岁,他开始独立的文学创作,早期写了一些记事体文学作品。《伊豆的舞女》成为川端康成先生早期文学作品的代表作。
作品语言风格
这篇小说,包括《雪国》《千只鹤》《古都》,作家的语言风格都是一致的,那是一种淡雅、恬静与古拙的风格。这与作家生活的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川端康成的小说分为两个维度,其一是关注其孤独的生活与性格,其二是关注底层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生活。《伊豆的舞女》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的。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  
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一路上我虽然出神地眺望着重叠群山,原始森林和深邃幽谷的秋色,胸中却紧张地悸动着,有一个期望催我匆忙赶路。这时候,豆大的雨点开始打在我的身上。我沿着弯曲陡峭的坡道向上奔行。好不容易才来到山顶上北路口的茶馆,我呼了一口气,同时站在茶馆门口呆住了,因为我的心愿已经圆满的达到,那伙巡回艺人正在那里休息。”
这是小说的开头,我指出这样几个词,就可以看出川端康成用词的考究与通俗。“曲曲折折”“眼看着”“白花花”“追来”“深邃幽谷”“悸动”“好不容易”等等。川端康成用词的两个特点是考究与通俗。这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做到恰到好处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考究就难免曲高和寡,通俗又难免流于庸俗。语言的风格上,还有这样两个范围,一是描写语言的风格,一是人物语言的风格。作家在对旅程中风景的描写上一般都突出了景物的淡雅,环境的幽静。例如,
“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
“那个房间装着火炉,一打开纸隔门,就流出一股强烈的热气。我站在门槛边踌躇了。炉旁盘腿坐着一个浑身青肿,淹死鬼似的老头子,他的眼睛连眼珠子都发黄,象是烂了的样子。他忧郁地朝我这边望。他身边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简直可以说他是埋在这些破烂纸头里。我目睹这山中怪物,呆呆地站在那里,怎么也不能想象这就是个活人。”
“走进黑暗的隧道,冰冷的水滴纷纷地落下来。前面,通往南伊豆的出口微微露出了亮光。”
“出了隧道口子,山道沿着傍崖边树立的刷白的栅栏,象闪电似的蜿蜒而下。从这里望下去,山下景物象是一副模型,下面可以望见艺人们的身影。”
“沿着河津川的溪谷到汤野去,约有二十公里下行的路程。越过山顶之后,群山和天空的颜色都使人感到了南国风光,我和那个男人继续不断地谈着话,完全亲热起来了。”
“从傍晚起下了一场大雨。群山的形象分不出远近,都染成一片白,前面的小河眼见得混浊了,变成黄色,发出很响的声音。”
“…………”
其中的人物对话风格非常幽默,充满生活的情趣。但是从以上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作家的场景,底色始终是作家忧郁的性格,有两种风格交织在作品之中,明快与忧郁,但是忧郁始终是底色,而且贯穿于本作品甚至是川端康成先生所有作品之中。
情感因素
在作品中,作家始终对人物抱有深厚的感情。这在我与舞女的几次交往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我是一个预科生,而舞女是十四岁的美丽的女孩,但是其命运却比较悲惨,生活在日本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底层。我在一般意义上,就会对舞女产生一种怜悯,但是在特别情景下,我又把这种怜悯上升为怜爱。可是社会背景的差异让我与舞女注定只能是一次擦肩而过的交往,这就是悲剧的渊源。于是我与舞女的几段交往之中,也蕴含了忧伤、忧郁。这种忧伤、忧郁又与作家的孤独生活、忧郁心理相暗合,于是使作品更加充满忧郁的氛围。读者们且看这样几次交往:
““有许多学生到我们那儿来游泳,”舞女向结伴的女人说。   “是在夏天吧,”我说着转过身来。  舞女慌了神,像是在小声回答:“冬天也……”   “冬天?”   舞女还是看着结伴的女人笑。  “冬天也游泳吗?”我又说了一遍,舞女脸红起来,可是很认真的样子,轻轻地点着头。  “这孩子,糊涂虫。”四十岁的女人笑着说。”
这是我与舞女的第一次交锋,算是第一次间接的对话。从这里可以看出舞女的含蓄羞涩与我的兴奋。
“忽然从微暗的浴场尽头,有个裸体的女人跑出来,站在那里,做出要从脱衣场的突出部位跳到河岸下方的姿势,笔直地伸出了两臂,口里在喊着什么。她赤身裸体,连块毛巾也没有。这就是那舞女。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它象一棵小桐树似的,伸长了双腿,我感到有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嗤嗤笑出声来。她还是个孩子呢。是那么幼稚的孩子,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我满心舒畅地笑个不停,头脑澄清得象刷洗过似的。微笑长时间挂在嘴边。”
“在我脚跟前那张铺垫上,那舞女满面通红,猛然用两只手掌捂住了脸。她和那个较大的姑娘睡在一张铺上,脸上还残留着昨晚的浓汝,嘴唇和眼角渗着红色。这颇有风趣的睡姿沁入我的心胸。她眨了眨眼侧转身去,用手掌遮着脸,从被窝里滑出来,坐到走廊上。  “昨晚谢谢您!”她说着,漂亮地行了礼,弄得我站在那儿不知怎么是好。”
“我没有去,跟舞女下五子棋。好下得意外地好,同荣吉和别的女人们循环赛,她可以不费力地胜过他们。五子棋我下得很好,一般人下我不过。跟她下,用不着特意让一手,心里很愉快。因为只我们两个人,起初她老远地伸手落子,可是渐渐她忘了形,专心地俯身到棋盘上。她那头美得有些不自然的黑发都要碰到我的胸部了。突然她脸一红。  “对不起,要挨骂啦,”她说着把棋子一推,跑出去了。这时,妈妈站在公共浴场前面。千代子和百合子也慌忙从浴室出来,没上二楼就逃了回去。”
孤独与唯美——赏析《伊豆的舞女》 孤独背影唯美图片
“舞女叫着老伯伯老伯伯,求鸟店商人给她读《水户黄门漫游记》。可是鸟店商人没多久站起身来走了。她一再说“给我读下去呀”,可是这话她不直接跟我说,好像请妈妈开口托我似的。我抱着一种期望,拿起了通俗故事本。舞女果然赶忙靠到我身边。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表情一本正经,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似乎是她听人家读书的习气,刚才她和鸟商人也几乎把脸碰在一起。这个我已经见过了。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是舞女身上最美的地方。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其次,她笑得象花一样,笑得象花一样这句话用来形容她是逼真的。”
“林木下铺着落叶,一步一滑,道路陡峭得挨着胸口,我走得气喘吁吁,反而有点豁出去了,加快步伐,伸出手掌拄着膝盖。眼看着他们一行落在后面了,紧紧地跟着我跑。她走在后面,离我一两米远,既不想缩短这距离,也不想再落后。我回过头去和她讲话,她好像吃惊的样子,停住脚步微笑着答话。舞女讲话的时候,我等在那里,希望她赶上为,可是她也停住脚步,要等我向前走她才迈步。道路曲曲折折,愈加险阻了,我越发加快了脚步,可是舞女一心地攀登着,依旧保持着一两米的距离。群山静寂。其余的人落在后面很远,连话声也听不见了。”
“这时来到了山顶。舞女在枯草丛中卸下了鼓,放在凳子上,拿手巾擦汗。她要掸掸脚上的尘土,却忽然蹲在我的脚边,抖着我裙子的下摆。我赶忙向后退,她不由得跪下来,弯着腰替我浑身掸尘,然后把翻上来的裙子下摆放下去,对站在那里呼呼喘气的我说:“请您坐下吧。””
“这时舞女很突然地提出了两三个女人的名字,开始谈起一些没头没脑的话。她谈的似乎不是在大岛而是在甲府的事,是她上普通小学二年级时小学校的一些朋友,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他们好像在谈我,大概千代子说我的牙齿长得不齐整,所以舞女说可以换上金牙。她们谈的不外乎容貌上的,说不上对我有什么不好,我都不想竖起耳朵听,心里只感到亲密。她们还在悄悄地继续谈,我听见舞女说:  “那是个好人呢。”   “是啊,人倒是很好。”   “真正是个好人。为人真好。””
“快到船码头的时候,舞女蹲在海滨的身影扑进我的心头。在我们走近她身边以前,她一直在发愣,沉默地垂着头。她还是昨夜的化妆,愈加动了我的感情,眼角上的胭脂使她那象是生气的脸上显了一股幼稚的严峻神情。荣吉说:“别的人来了吗?”  舞女摇摇头。   “她们还都在睡觉吗?”   舞女点点头。”
“舢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我抓住绳梯回过头来,想说一声再见,可是也没说出口,只是又一次点了点头。舢板回去了。荣吉不断地挥动着刚才我给他的那顶便帽。离开很远之后,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白色的东西。”
从这些交往之中,可以看出舞女的单纯、羞涩与善良。我是喜欢舞女的,可是舞女生活的身份以及女人在日本社会的整体地位都让舞女心中有一种自卑的心里。小说中多次提到洗澡,女人为男人搓背,找到泉水了要男人先喝女人后喝,“女人先喝了就把水弄脏了”。这些细微的不合理与灰暗之处正如同是阳光明媚之地的那些阴影。有一句话这样说,“阴影并不可怕,因为阴影正好证明了阳光的存在”。把这句话作为川端康成作品风格的一种注解,我觉得是非常合适的。
川端康成通过写我与舞女这样一段平凡的交往,在向读者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作家是追求美的,对日本古典美的追求以及现代社会对于美的戕害构成了作品唯美与忧郁风格的融合。在作家层面上,作家亲身孤独的经历以及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的矛盾与作品风格又暗合为一。这种作品之内两种情感主线,作品之外的矛盾性格正是构成川端康成小说风格的主要原因。
川端康成有孤独的童年、独立的东京帝国大学的经历,以及同性恋(与舍友)与异性恋(与艺妓)的经历。其作品自《伊豆的舞女》(1926)到《古都》(1962)都贯穿着孤独、忧郁、清净、冷寂与唯美。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在获奖词里,诺贝尔奖文学评委会正是这样评价川端康成的作品的:“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然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他选择了口含煤气管的自杀方式与这个现实的世界作别,终结了他孤独、忧郁以及对日本文化、民族性格的探索之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2428.html

更多阅读

听许美静《你的眼泪》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听许美静于去年底录制的星洲之夜原声带,熟悉的声音,久违的感觉。许美静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歌手。喜欢她源自于1996年左右的两张专辑《遗憾》和《都是夜归人》。前者中的歌曲《铁窗》和《城里的月光》,后者中的歌曲《都是夜归人》是非常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声明:《孤独与唯美——赏析《伊豆的舞女》 孤独背影唯美图片》为网友撩人不撩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