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饿时,他会哭闹……各种气味、光明和黑暗,他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然后一切全归于黑暗。他的白色婴儿小床,在他上方移动的模糊的脸,以及牛奶甜腻的香气,都一起从他脑子里慢慢消失了。”
读完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最后一段,合上书本,感觉电影改编得太成功了。别人的生命过程都是从小到大,而本杰明则违反大自然的规律,反其道而行之,生出来就是小老头儿,然后老年、中年、壮年、青年少年、儿童,越长越小……电影结尾处,他终于成为婴儿,躺在深爱他的女人(已经变成老太太)的怀里。
《本杰明巴顿奇事》小说原著的结尾与电影略有不同,读来貌似轻松,却同样令人神伤。小说出自文学天才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之手,他还写过更著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他的“本杰明”充满想象力,整个故事本身就很神奇。
电影运用的是镜头语言,直观,简洁,将男女主角“逆行人生”的两条线清晰地描绘出来。男女主角皮特和布兰切特的精彩演技自不待言。而小说用的是文学语言,更多的则是动作与心理描写,细腻而丰富。它虽没有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可是却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更激发人的无穷感慨。
据说菲茨杰拉德写小说“本杰明”,创意来自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够出生的时候80岁,逐渐接近18岁,人生一定更美好。”菲茨杰拉德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固然受马克-吐温的启发写小说,却绝不局限于“人生美好”的断言,而是对故事赋予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使得作品(小说和电影)的分量也更重。
将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像《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样成功的还真不多。看完电影,再回过头来细细欣赏小说,别有一番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