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4月(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创办的全闽大学堂为福州一中的前身,几经改名,到1929年(民国18年),校名为省立福州中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省立福州中学于1938年春迁设福建省沙县城关文庙继续办学。1939年8月,省立福州中学奉令将初中部和高中部分置为二个学校,高中部校址仍在沙县城关,校名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迁到沙县泽滨,校名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有一年正月初三回母校,领到一期《三牧通讯》,看到一条消息,一中校友会承认在沙县泽滨省立初级中学读过书的人为一中校友。那么,其中经过什么周折,我并不清楚。
因为最近在看一些教育史料,大致了解了其中个缘。1943年9月,在沙县的省立福州初级中学迁址闽清六都(坂东)办学,至1945年7月增设高中部,并更名为福建省立闽清中学。一中校友会觉得,改名后的学校,与一中完全脱离了关系。后来,承认了在沙县的学生为校友,而没有承认之后的学生为校友。
1950年7月,政府接管后的学校迁往闽侯县南屿镇,定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省闽中”)。1954年7月,福建省闽侯中学高中部迁至闽侯县城门三角埕独立办学,定校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1956年增设初中部,成立完全中学。闽侯一中认为,自己和福州一中是兄弟关系。1939年8月,分家自立门户。福州一中认可这种关系,同祖同辈份。如果承认沙县泽滨、闽清、南屿、城门都是自己家的嫡亲,那麻烦就大了。
十九中要成为三中的初中校了,以后就没有十九中的校名了。那么,之前的十九中学生,他们的母校归属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