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些企业对手机牌照十分看好。之所以有市场,这无不与政府牌照发放的资质审核与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厂家来说,想拿到牌照的企业都希望能早日拿到它,企业一旦有了牌照就等于有了生存的“法宝”。可是有的企业无视自己的实力与浅能,对通信业的发展研究的也不是很多,但他们确认为未来我国手机市场一定会有利润可赚,什么手机研发能力、规模、综合指数等硬件和软件条件,在他们看来,倒显得不是很重要,他们看重的是能拥有手机牌照这张王牌。既然手机牌照这么有吸引力,他们就会用各种手段来“争取”牌照,如走后门、拉关系、不实资质的申报,等等,他们采取这些手段获得了牌照,心思并没用在手机上。拿到了牌照就等于有了无限的资源,有的企业在产能严重不足等状况下而向有能力的企业变相出售(合作)牌照,从中获利。他们作起了无本生意,结果严重扰乱了我国通信市场,也使那些有实力的企业无法以自己的品牌或形象向公众亮相,更使企业的长远发展蒙受了不少损失。而从其手机品牌的认知度上来说,也是个大问题。你苦心经营了半天,确是在为人家塑品牌、立形象,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目前在手机牌照或品牌上,的确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是该到了整顿的时候了。
我们记得,从2004年下半年起,苦于没有手机牌照的奥克斯公司就手机牌照问题把信产部告上了法庭,这事在当时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并由此开展了以调整手机牌照审批制度为主的种种研讨活动,这一“持久战”一直到了2005年的早春,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调整,企业经过正常的报批审查后,3月底,奥克斯等5家企业则获得了手机生产的通行证——牌照,这为其产品名正言顺地上市并与其他手机品牌开展有效竞争提供了合法的身份(舞台)。对这5家公司来说,的确是不容易的事。在手机牌照审批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中,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讲奥克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上有牌照的企业达40余家,这些企业的规模、研发、产能等方面是存在相当大差异的。政府部门要及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整顿手机市场,对那些不具备手机生产条件而又拥有手机牌照的企业予以没收(收回),或进行企业间的重组与并购,这是有效管理手机牌照和规范通信市场所必不可少的行为。要知道,牌照的多少仅仅反映手机品牌的数量,而不反映手机品种的数量和产能。
从目前来看,中国手机市场用不了三五年时间就会有相当大的改变。其改变的原因是:手机的投入越来越大,而手机的销售数量越来越小;市场的份额亦越来越有限。以往那种大块头的市场占领的格局是不存在的。企业看到的景象是:产品越来越丰富,利润越来越小了。而消费群体面对众多的手机品牌就不得不去选择,而已往那种盲目地选购现象不见了,更多的人们注重的是手机的实用多于智能,实惠多于“功能”。
在笔者看来,手机牌照的开放,将进一步加大手机厂商之间的合作和融合(整合),也会萌生出许多新的品牌手机,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手机厂商的格局就会基本形成。那时,坚持不下去的企业,其出路只有两条:除了走联合之路外,就是退出手机市场,另谋它就。
摘要载:《IT时代周刊》2005年6月20日,题目《手机牌照,希冀不等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