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庞英娟发布日期:2010-9-28阅读次数:37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进程也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以及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它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并使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

[关键词]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辅导;个性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素质教育提到了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 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1]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并且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就能按照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

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例如,学习了有关性格的知识,就可以使自己对自身的性格有所了解,从而矫正自己性格中不良的一面,锻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就可以了解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规律,从而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

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的友谊。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二.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我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一个初二年级我问过50多名学生“你们健康吗?”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很健康并且男生都认为自己壮得象头小牛犊。可是健康不应只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心理在内的健康。严格地说,只有体格健康还算不上是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体格健壮与否,还包括心理健康与否,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2]也就是说,健康与否从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三个方面来评价。现在不少中学生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胆小、忧郁、孤僻、依赖、神经质、人际关系不良等。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生理健康的指标较明确,判定更容易一些,而心理健康的判定便较为困难,因为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和模糊性。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人的心理健康既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3],因此,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另外,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应指出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只看一时性的偶尔现象,使断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也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和世界观。持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既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着健康水平。

2、满意的心境

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愉快的接纳他人。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4、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5、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

人与动物区别在于人有理智,所以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必须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人应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应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存在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应保持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应反复无常。

三、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在从未成熟儿童期向逐渐成熟化的青春期交替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他们顺利安全度过青春发育期,并把这一时期转化为学习的“最佳期”,人生的“黄金时代”。

要了解心理辅导是什么首先要明确心理辅导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也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在说教,绝对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仅仅是进行逻辑分析,给予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近年来,学者专家纷纷为心理辅导作出定义。从狭义看,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老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心理辅导,给学生一定的帮助、指导,从而促进他们的认识结构和情感与态度模式有所变化,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使人生有统合与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维良,齐建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107页。

[2] 马隶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实意义》,《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第6期。

[3]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期,第109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2970.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中学生心理健康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

中学生心理测试 测测你的另一半姓什么

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学习心理测试、自我认识测试、心理健康测试、道德智商测试、创新潜能测试等相关知识。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第一篇 学习心理测试1.你的学习动机如何2.你是否有厌学情绪3.你是否有考试焦虑症4.你的阅读能力如何5.你是

讨论中学生性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 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而迫切。其内容包括性生理卫生知识传授、性别角色的塑造、健康高尚情感的培养。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专门授课、学科渗透、群体教育、个别教育、学校与家庭相配合教育;常用的

声明:《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为网友败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