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 顺治与董鄂妃图片

清朝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王朝。原因只是因为清朝满族的宫廷女服让我看不惯。以前总不明白她们头上为什么要戴那么个东西,还有脚下的花盆底,甩着帕子走起路来难看又难受。发髻梳成那样,十几岁的小姑娘看起来也像个小老太婆。另一个原因是清朝的男子都把自己弄成半个秃瓢子,即使由现代帅哥扮演,俺还是觉得那真的是毁灭性的发型啊!

然而,整个清王朝我唯一关心的就是痴情的少年天子顺治和董鄂妃的千古绝恋。以前从电视上看到关于他俩的爱情故事,觉得很凄美。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董鄂妃是一内大臣之女,原先也和其他官宦人家的女儿一样入宫参加选秀。不知怎的却阴差阳错地被指给了顺治的胞弟襄亲王博木博果儿为福晋。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王将内心很是苦闷。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如此一来两人便对上眼了,迅速坠入了情网。后来董鄂氏的丈夫莫名其妙地死了。(《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二十七天后,顺治就把这从位如花似玉的病人接进宫中封了妃子并且宠爱有加。仅四个月又封了她做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后来两人生了个儿子,皇帝几乎认定他是将来的皇位继承人。但才三个多月这个孩子就夭折了.(应该是被人害死的)而董鄂妃苦苦撑了两三年最终撒手人寰。心爱的女人死后顺治心灰意冷出家当了和尚。过了没多久也相继去世。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但首先还是要小小批评一下这个董鄂氏。你都已经嫁人了怎么还能再跟皇帝情生意动搞婚外情呢?从她入宫后与皇帝伉俪和谐就说明她是心甘情愿的。就算人家小皇帝喜欢你,但你已嫁作人妇,只要你不点头,人家小皇帝一个巴掌拍得响吗?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因素是不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好了,继续说。

董鄂妃把顺治这个半秃瓢子整成了一个秃瓢子,似乎又印证了红颜祸水这句话。但我猜董鄂妃也是艰难的。顺治与孝庄太后的母子关系本来就复杂,而董鄂妃夹在他们中间与孝庄的婆媳关系就更复杂了。孝庄太后,我现在不太喜欢她这个人了。以前看电视上说她聪明美丽、明睿豁达,为了大清朝做了许多贡献,让我敬佩了她好久,只因那时还没见识到她的凌厉手段。查了史料才知道,在董鄂妃生下儿子的二十多天后,她竟然下旨让董鄂妃舟车劳顿去南苑侍疾。(也不知道是真病还是假病)皇后那边都没动静,难道她不知道董鄂妃是产妇吗?还让她没日没夜地侍候自己。这让董鄂妃生理上和精神上都受了极大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估计是严重的月子病)可以说她是间接害死董鄂妃的凶手。为此顺治对母亲极为不满,面上又不好说什么,遂把矛头指向皇后——停止中宫笺表,只差废了皇后了。几个月后,太后又冷冷一句话收回了这道旨意。顺治好几次都想废了这位新皇后,但不用太后出面,董鄂妃自会跪下来苦苦哀求皇帝甚至以死相挟。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太后和其他政治势力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同时废掉两位皇后。而一旦皇后被废,自己肯定难逃太后魔掌。宫廷是个复杂的地方,孝庄在这里呆了那么久可以算是饱经风霜。她苦苦熬到现在,其中的过程恐怕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若论起耍心机,使手段,年轻的顺治又怎么会是母亲的对手呢?

从董鄂妃进宫后持续了一场长达五年不见硝烟的战争,因为自己的特殊背景成了深宫另类人,又擅宠专房,招致众多后妃的嫉恨,还严重威胁到皇后的地位。不管是其他妃嫔还是孝庄太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或家庭利益是断然容不下她的。
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 顺治与董鄂妃图片

自古以来,妃嫔所可凭恃的全部资本,仅仅是自己的才智和皇帝那一点点可怜的爱。自己随时置身于众多后妃的众目睽睽这下,稍不留神则会遗人把柄,酿成祸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亦是集怨于一身。尤其是她的孩子,活了不到一百天就被人给害死了。母亲失去儿子远比儿子失去母亲要痛苦不知多少倍。 在最后的两三年里,有人认为这完全是靠爱情的力量支撑着她,最后一段时间里,董鄂妃郁郁寡欢,后又受佛教薰陶,常以一句佛家禅语反问皇帝:“一口气不来,去何处安身立命?”

而顺治皇帝也很可怜,幼时被多尔衮拉上皇位,自己又毫无选择。自小在多尔衮那里受了许多奇耻大辱。而孝庄太后肯定只是劝她要忍耐。我想,顺治心里也是有一点恨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不站出来保护他,还要迎合自己讨厌的人。政治就是这么可怕,能让亲人变得陌生,把无辜的袭卷入内。他好不容易废了一个皇后,岂料母亲又为他选了一个新皇后,想废也废不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喜欢的女人,又被母亲生生地间接害死了,才闹出出家这样的事。这场战争,孝庄太后赢了,但面对这样的结局,她又能算是真的赢了吗?

曾经有位哲学家这样认为:人类历史上的悲剧皆根源于爱。爱是美好的,却又是残酷的,甚至比恨还残酷百倍。可是,又有谁是为了恨才活在世间的呢!

是皇帝,就注定其一切与封建政治不相符的东西都将成为悲剧的因素,自然也包括爱情在内。深宫既是人间天堂,也是人间地狱,包含了他生命里全部的爱和全部的恨。就像诗中说的:“春残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只有死才能结束这一切。最终,他离开了这个既有他全部的爱,也有全部的恨的皇宫,随着他的死,也带走了他全部的爱和全部的恨。

在封建政治的天平上,董鄂妃与顺治皇帝的爱情砝码显得太轻了。根本无法撼动天平的另一端——封建政治。也就无法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人世间最见不得英雄气短,美人垂泪。两张如此年轻的面孔就此香消玉殒,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2990.html

更多阅读

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 方鸿渐和唐晓芙

此次假期,我又把珍藏的《围城》翻阅了一遍。字里行间的诙谐幽默至今仍如初读时那般能令人开怀一笑。只是,每当读到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总不免内心生出许多的感慨。唐小姐这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子”在钱仲书先生笔下,在方鸿渐眼中是那

舒婷————-与陈仲义的爱情双桅船 舒婷爱情诗的时代特征

舒婷与陈仲义的爱情双桅船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20年过去,她自称自己是诗坛“外婆”级人物。她在最近一次与上海作家陈村的对话中说:每当参加文学聚会时,她笑眯眯地坐在年轻人中间,扮演“狼外婆”的角色。  “我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佳话图文 马克思和燕妮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佳话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

郭靖与黄蓉的爱情观 郭靖黄蓉怎么死的

聪明女子与愚笨男子的故事看的太多,结局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因为料想一个多么聪慧的女子怎么可能会对一傻了吧唧的男子痴情不忘呢?可是很多故事还偏偏是这样的,我又不得不提到老早以前的《东京爱情故事》我心中的莉香是和黄蓉一样聪慧

声明:《顺治与董鄂妃的爱情 顺治与董鄂妃图片》为网友從此陌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