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萧皇后一生伴六位君主终归唐 推倒萧皇后小说
评书,把隋唐风云脸谱化,将萧皇后妖魔化。历史真实和艺术夸张走得越来越远,甚至到了互相不认识的地步。相声名家姜昆曾亲口问过张学良:“有关西安事变的电影、电视剧,哪一部最像您?”张学良摆手笑道:“那都是演给人看的,不是我张学良,而是戏。”说白了,戏就是玩,学者又何必跟戏较真儿呢?显然,评书版的萧美娘,和史书中的萧皇后,绝不是一个人。萧美娘这一辈子,大富大贵、大起大落,在那些胜利者手上,她是妖艳的猎物、恭顺的玩物;在没有一丝伪装的背后,她又是见证朝代兴替的明眸、顾影自怜的长叹……
捡来一方“红盖头”
关于萧皇后的出身,《北史》和《隋书》都有记载。《北史》提到了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萧皇后的父亲——萧岿。
萧岿,字仁远。他根正苗红,爷爷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英年早逝的昭明太子——萧统。可惜,传到他这一辈时,梁朝已经散了。萧岿依旧打着“梁”的旗号称王,把荆州、襄阳当作根据地,史称西梁(又称后梁)。同时,萧岿还是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喜欢读书,愿意编书,他一口气写成了《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等14部作品。拿到现在,这也算高产作家了。文人治国,往往手软,何况群雄并起的时代,玩的就是弱肉强食。小小的西梁只得找一座“硬靠山”,于是萧岿经常率领装满贵重礼品的车队,奔波在荆襄与长安之间的土路上。
长安的局势也有变化,公元581年,年幼的周静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外公杨坚。新登基的大隋皇帝,还挺待见萧岿,他坦率地表示,希望次子杨广能迎娶一位西梁公主。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撞不着的好事啊!两家结亲,一喜;自身安全,又一喜。喜鹊当头叫,萧家那三位公主兴冲冲地走上了政治婚姻的“T型台”——备选。
很遗憾,虽然姐儿仨如花似玉,但是竟然没一个被相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杨坚的“内当家”独孤皇后相当厉害,后宫里大事小情都得由她做主。给儿子相媳妇,独孤皇后的眼睛自然更挑剔、更毒辣。况且,杨广的确是个招人喜欢的帅小伙儿,不管他登基之后怎么样,至少成婚之前,还是人见人爱。《隋书》里写道:“上(杨广)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替这样出色的孩子选妃,当然要过完筛子再过箩。算卦先生一张嘴,萧家姐儿仨竟被悉数拿下,理由很简单:生辰八字不合。
正当萧岿为此而搔破头皮的时候,有人提醒他:是否请四公主试一试?若非这句话,萧岿早把那个倒霉丫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四公主就是后来的萧皇后,姐姐们闹着相亲时,她居然没守在父母身边,而是被寄养在民间,衣衫褴褛,正吃糠咽菜哩。还用问吗?家里嫌弃她,狠心把可怜的姑娘扔出去了。
细究起来,还是生辰八字惹的祸。据《隋书.后妃列传》记载:“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未几,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然轲甚贫窭,后躬亲劳苦……”二月出生,就是“原罪”,纵使金枝玉叶也得掰断。襁褓中的女婴,被帝王之家粗暴地推出门外。随后,这孩子又从叔叔家转到了舅舅那儿——活着,算你捡条命;死了,活该!
萧家四姑娘,像所有贫苦的乡下女孩儿一样,穿布衣,嚼菜根,一笔一笔地认字,一寸一寸地窥探人生。民间朴素的智慧,乡野淳朴的性情,和她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不着痕迹地嫁接在一起。这个冰清玉洁的花季少女,自然与众不同,《隋书》里称赞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难为她舅舅,一个穷光蛋居然能把外甥女培养成一流人品!如今,姑娘不再是随手丢弃的破烂儿,或许能变成父母手上的“金棋子”,赶紧,沐浴更衣,接回王宫!
就要离开舅舅了,外甥女泪流满面,依依惜别。老迈的舅舅扶起苦命的孩子,强作欢颜,说:“走吧,回家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什么叫好日子?就是住得好、穿得好、吃得好吗?一跨进西梁宫廷,好日子果然来了。“岿迎后于舅氏,令使者占之,曰:‘吉!’于是,遂策为王妃。”就这么简单。算卦先生干干脆脆一个“吉”字,奠定了大隋一桩极其重大的政治婚姻,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萧氏王廷,终于攀上了至尊至贵好亲戚。萧家四姑娘,伸出冰凉、白皙的手指,捡起了那方险些失落的红盖头。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杨广拨亮花烛,笑吟吟地端详着光彩照人的晋王妃。此时,恰逢开皇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新郎13岁,新娘12岁。
夹着尾巴
少年夫妻,享不尽的柔情蜜意。萧妃虽未长在深宫,却从民间学会了谨言慎行、恪守妇道。她斯文地夹着尾巴过日子,丈夫就是“天”,她温顺地崇拜,无条件地服从。这样的夫妻生活,怎么会不和谐呢?晋王伉俪简直就是朝野瞩目的“金童玉女”。杨坚和独孤皇后更是看在眼里,喜上眉梢。小儿子越是招人喜欢,独孤皇后就越腻味大儿子杨勇,她总想找茬儿把杨勇从太子的尊位上拽下来。废了杨勇,再立谁呢?当然是众望所归的杨广。而萧妃呢,闭门家中坐,却被卷入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这出戏的总导演是独孤皇后,总策划当属少年老成的晋王千岁杨广。
杨广韬光养晦的手段的确是千古少有。后世的历史典籍,储存了杨广为老爹特制的“迷魂汤”。他装傻充愣,模仿父亲,取悦母亲。你俩喜欢什么,我就做什么;你俩讨厌反感什么,我就远离什么。杨广把赌注全部押在了“装孙子”的策略上。杨坚和独孤氏做梦都想不到,杨广窥伺皇位,如此用心。其十年如一日的矫饰和伪装,使天下人丧失了起码的判断能力。为了挤垮太子,杨广悄无声息地挖胞兄的墙脚。灯影深处,萧妃睁大了眼睛,惊愕地打量同床共枕的丈夫——这个举止优雅、风度翩翩的男人,心机重重,权谋老到。老婆能怎么样?絮絮叨叨地指责,还是像个政委一样循循善诱?想必最佳的选择,就是跟在丈夫的屁股后边,打打下手罢了。
《 隋书.后妃列传》也为萧妃开脱,史官认为:“萧后初归藩邸,有辅佐君子之心。炀帝得不以道,便谓人无忠信。父子之间,尚怀猜阻,夫妇之际,其何有焉!”其实,对一个疯狂的丈夫,再有头脑的妻子也往往束手无策。
夫贵妻荣,蚂蚱拴在一根绳上,只能彼此配合。杨广假惺惺地装扮仁德君子,萧妃也跟着过了几年苦日子。日子虽清苦,但总比舅舅家的生活宽绰,更何况“君子杨广 ”也留给萧妃一点情感余存:首先,一夫一妻,身边绝没有争风吃醋的女人;其次,清心寡欲,家里很少牵扯不三不四的事。虽说杨广和萧妃天天夹着尾巴过活,甚至连做梦都动心眼儿,但争夺储君之位这出韬光养晦的好戏,是夫妻二人联袂演出才得以成功的。
《资治通鉴.隋纪》记载了杨广、杨勇哥儿俩“斗法”的过程。杨勇不像在争宠,倒像是故意和父母斗气儿:爹娘腻味什么,他就干什么。本来好好的太子当着,折腾了几个回合,手头上的政治资本就输得一干二净。
杨勇“多内宠”,老婆刚刚病死,他就迫不及待地跟小老婆鬼混——独孤皇后最恨这种无情无义的行径。此外,杨勇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整个儿一个花花公子,哪有东宫储君的堂堂威仪!把大隋朝的未来交到这种人手上,谁能服气?谁能放心?
杨广恰恰是另外一副姿态,他像个技艺超群的演员,“弥自矫饰,唯与萧妃居处,后庭有子皆不育,后由是数称广贤……上与后尝幸其第,广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屏帐改用缣素;故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上见之,以为不好声色。还宫,以语侍臣,意甚喜”。
有比较,才有差别,这就是最有力的竞争。杨勇未必是荒淫无耻之徒,然而他不听规劝,自毁形象,最终落下个“进淫声,秽视听”的臭名。杨广则蓄意收敛,老老实实地守着一个老婆,甚至拿丑女人、破幔帐装点门面。其实,杨广原本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儿,但他家的乐器竟然落满了灰尘。这需要多大的毅力来长年累月压抑自己的性情、阉割生活的乐趣呀!在待人接物方面,兄弟俩的悬殊就更大了。杨勇非常牛气,一副“我是太子我怕谁”的嘴脸;杨广却极为和气,没有不拜的庙,没有不烧的香,即使奴婢侍从也从不得罪。《资治通鉴》里描绘道:“上及后每遣左右至广所,无贵贱,广必与萧妃迎门接引,为设美馔,申以厚礼;婢仆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
能叫上上下下都竖大拇指,还不厉害吗?凡夫俗子,谁能做得到?杨广和萧妃酷似一对受气包儿,“矫情饰行,以钓虚名”。两口子小心翼翼地应酬鸡毛蒜皮,战战兢兢地迎合里里外外。肯下本儿,才可能有回报,两口子笑容可掬地引导着舆论、点头哈腰地塑造了声望。如果说杨广富有奸雄之才,那么,萧妃忠诚的陪伴则纯属女性的隐忍和耐力。谁能断定,今天装孙子,明天就一定能变成爷爷?或许,要这样屈辱地混一辈子,做一条永远也不能翻身的夹尾巴狗。寻常女人,哪个能丢开虚荣,甚至抛弃对未来的幻想,跟一个戏子式的男人往前奔呢?萧妃就能!与杨广不同,萧妃随和的表情绝非装出来的,而是本性的流露。她小时候与人为善,逆来顺受,习惯了。说来也是“糟糠之妻”,难怪后来杨广从不颠覆萧氏的皇后地位。
有萧妃默契的配合、温柔的抚慰,杨广彻底赢了。隋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31岁的杨广如愿以偿地做上了东宫太子。他喜形于色地告诉萧妃:等着吧,好日子说话就来!萧妃莞尔一笑,却不知新太子的许诺,究竟在什么地方。她犹如一片落红,随着命运的河流沉浮、漂泊……
靠边儿站
大业元年(605年),35岁的萧妃晋升为萧皇后。这是她和杨广苦守了23年的酬劳。当初,杨广许诺的好日子终于来了。想不到,好日子只属于皇上自己;等待皇后的,是漫无边际的噩梦。当杨广号令天下、为所欲为的时候,萧皇后不得不乖乖地闭嘴,甚至靠边儿站。而当大隋树倒猢狲散的时候,萧皇后依然平静地陪伴在杨广左右。
婚后23年,杨广的确是位模范丈夫:待人和善,不笑不说话;艰苦朴素,吃穿用度活像个平民;用情专一,只挽着萧妃出双入对,绝不张罗什么歌女、小妾——唯一叫人担心的就是,想法太多,心思太重。按说,嫁这么好个人儿,今生足矣。可令萧皇后不安的是,人一阔,脸就变,即便两口子,也难免这种下场。
仁寿四年,亦即604年,杨坚卧病仁寿宫,居然诡异地死了。当天晚上,杨广就火急火燎地逼父亲的小老婆——宣华夫人跟自己睡觉。大隋朝的新皇帝,性压抑太久了,一旦当家做主,欲望的火山便势不可挡,喷涌而出。萧妃痛苦地摇头:好端端的仁德君子,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双足野兽”?
虽说天下美女尽入股掌,但杨广表面上依然疼爱元配。于是萧氏便更死心塌地过日子、无怨无悔地追随丈夫。时光居然没有在这女人俊俏的脸上留下丝毫痕迹,她妩媚的眼里贮满柔情,鲜亮的唇间衔着微笑——上天怜惜女性,尽量叫这朵“阴柔之花”多开一夜。美在,女人在;美走了,女人便蜕化成一具空洞的躯壳、一个干瘪的符号,永远从男性世界里纷然羽落……
杨广颁诏,慷慨地称赞自己的元配:“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皇帝口惠实至,无论到哪儿,不管干什么,都捎上萧皇后。尽管其真心宠幸谁,别人不得而知,但杨广对萧皇后的表面文章还是做得非常漂亮。聪明过人的萧皇后也相当知趣,她一步一步地退让,直到靠边儿站。人老珠黄,色衰爱弛,何必搬个醋坛子,招皇帝腻味呢?尽管萧皇后仍俯首帖耳地服侍在杨广左右,但其心境却大不如前了。
《隋书.后妃列传》写道:“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感情危机恰恰潜伏在这种客客气气的情态之下:两口子不再交心,甚至连吵架的兴趣都没了。说话看脸色,言语找尺寸。尽管睡一张床,也不过是在勉强维持。萧皇后顶着华美的冠冕,默认了这种情态。皇帝纵情淫乐,好大喜功,把隋文帝攒下的家底挥霍得一干二净;官府横征暴敛,民间盗贼风起;远征高丽的军队和挖掘运河的民工,天天都在哀号、死亡……隋朝恢弘的大厦,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土崩瓦解。
萧皇后惶恐地注视着朝野风云,实在插不上手。憋不住了,就拐弯抹角地劝两句吧。她提笔写就一篇长长的《述志赋》,文章低声细语,把好话都说绝了:“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
很不幸,皇帝盐水不进。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头钻进了江都行宫里。既然天下失控了,索性“大撒把”,不理国事,不问祸福,只顾毁灭性地享乐。据说,宫外火光四起,他也懒得答理,近臣说什么他信什么。他竟然告诉萧皇后:“贵贱苦乐,更迭为之。”这简直是哲学家的口吻,他变成了一个醉生梦死的老混蛋。为什么呢?还不是逃避现实,自己骗自己吗?
扬州明月,照着忧心忡忡的萧皇后。她知道,夫妻亲情再也唤不回皇帝这只断线的风筝了。杨广曾顾影自怜,跟皇后吹牛说:“好头颈,谁当斫之?”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萧皇后不得不丢开最后一丝幻想,陪伴及时行乐的皇帝“趟浑水”。
《北史.后妃传》记载了萧皇后内心的痛苦,有人禀告,宫外马上要造反了,请示皇后怎么办。萧氏摆了摆手,惋叹道:“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去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忧烦耳。”翻译成俗话,就是混过一天算一天。
女战俘,最怕男人过手
有一首著名的《箜篌引》,妻子哀悼固执任性、落水而死的丈夫:“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这才叫“良言难劝该死鬼”,谁也没办法。虽说杨广自诩的“好头颈”没人来砍,然而在618年春天,他却被叛臣用一条裤腰带给活活地勒死了。
萧皇后亲自收尸,手边什么也没有,只能拆几块床板,草草地拼了一副薄棺材。50岁的杨广倒在地上,他曾亲亲热热地挽着萧氏,情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互相搀扶着过了23年苦日子,也曾相视而笑,守着欢蹦乱跳的小儿女……人间富贵,已成云烟。昔日枕边人,死得像个叫花子。恩恩怨怨,就这么了啦?就这么了啦……
刚得势的弄臣宇文化及,从头到脚打量这位“女战俘”——大隋的正宫娘娘,天下男人,谁不神往?宇文化及意味深长地笑了。
有种说法,萧皇后和宇文化及私通,但《北史》、《隋书》都没有类似记录。人们宁愿相信,萧皇后从一而终;可惜,美丽的“女战俘”一旦落到男人手里,就不再是人了,而是一件任由推来搡去的家当、一个寻欢作乐的玩物,甚至像个小玩意儿那样,被随便转让。隋炀帝死了,也就无所谓“萧皇后”了,“战俘”萧氏粉颈低垂,默然无语。老天爷给什么,她就接受什么。
《隋书.宇文化及传》交代得非常艺术:“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胜利者霸占六宫,和隋炀帝生前一模一样。萧氏的处境可想而知,俘虏还能怎么样?甭耍娘娘脾气了,休说什么尊严、高贵,想活,就得逆来顺受。这个仪态万方的女人定然成了宇文化及的囊中之物。
常说“男人四十一枝花”,而女人到了这个岁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从二八妙龄起,十多年就能消耗她们一大半青春。只有非常奇特的女性例外,比如,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她生完孩子之后,仍让恺撒和安东尼两位罗马英雄神魂颠倒。萧氏就是这种奇女子,步入中年,仍旧端庄、俊美。宇文化及从这位大美人身上,获取了帝王的幻觉。619年,他居然跑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关起门来当皇帝。
皇帝,永远是天下的“头彩”,除非足够强大,否则谁觊觎,谁挨揍。宇文化及的狂妄行为,马上招来灭顶之灾——争头彩的窦建德杀上门来。窦建德是农民义军的领袖,如今兵强马壮,腰杆儿粗得很呢。他自称“大夏王”,口口声声说是为死去的杨广报仇。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一战,窦建德动用抛石头的“撞车”,四面攻城。这种原始土炮,杀伤力强大,聊城随即失陷。
萧氏再次面临当俘虏的噩运。这回,她想死了。既不哆嗦,也不哭闹,面无表情地等待死亡。所幸,抢救及时,而且碰上了“忠于大隋”的窦建德,战胜者居然对她非常“礼遇”。《旧唐书.窦建德传》里说:“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尽管没上绳索,未遭关押,窦建德还毕恭毕敬地给她施君臣大礼,萧氏依然未获自由。与其说她被解救,还不如说被“接管”。一个徒有虚名的前朝皇后,有什么资格在义军营寨里养尊处优呢?
传闻,窦建德霸占了萧氏,惜乎尚未见到过硬的文献。不过凭《旧唐书》的记载,也能猜个大概,“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脱粟之饭。其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有理由相信,在窦建德那儿,萧氏似未受辱。这是义军的政治需要,也受周围条件的制约。其一,窦建德人品正派,还未堕落到霸占女俘的地步;其二,窦建德身边蹲着一只“母老虎”,老婆曹氏几乎寸步不离,看得很紧;其三,萧氏留驻时间并不长,约摸两三个月后,就被突厥人接走了。
突厥,野蛮的胡俗令中原人心惊肉跳。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前提下,儿子可以继承父辈的女人,弟弟能够再娶兄长的妻妾。胡俗当头,女性就更像牲口了。
突厥的义成公主,从窦建德手上要走了萧氏。20年前,杨坚把这位宗室之女(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明可汗。后来,丈夫死了,义成公主便改嫁“儿子辈”的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从杨广那儿论,义成公主得叫萧氏一声“嫂子”。姑嫂重逢,也算有了依靠。
《隋书》对此一笔带过:“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洺州(今河北广平),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不管情愿不情愿,萧氏就这么身不由己地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落难寡妇,没有挑拣的权力,命把你推到哪儿,就落到哪儿。谁都能猜到,可汗身边的女人必须无条件地“从其胡俗”,萧氏和义成公主共同被纳入了处罗可汗的寝帐。后来,处罗可汗死了,姑嫂两个又顺理成章地嫁给他的弟弟——颉利可汗……
萧氏早就断了重返长安的念头。既然已经国破家亡,江南春雨、中原杏花对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在这荒蛮的塞外了此残生吧。所幸,还有个小孙子杨正道做伴儿。杨门骨血,是她最后的一点儿安慰了。
曾几何时,长安城里、江都月下,那个光彩照人的国色女子,已被命运流放了。这具风韵犹存的躯体,随着突厥兴衰,在草原牧场、大漠野风中,失魂落魄地游荡……
我还是皇后吗?
寡妇门前是非多,多得后人都难以承受。公元630年,年届花甲的萧氏,含泪回到长安。此时,突厥大败,义成公主死了,颉利可汗遭擒。按理说,萧氏仍属“战俘”,但她特殊的身份,居然赢得了大唐的礼遇。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归唐之后,她竟把李世民卷进了是非漩涡。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萧氏归来,李世民给足了面子。一来,两家 “亲上亲”,杨广是李世民的亲表叔,李世民还娶了杨广的女儿大杨妃,从哪儿论,萧氏也算长辈;其二,李世民的智囊萧瑀,是萧氏的亲弟弟,给臣子一个天大的面子,有什么不好呢?《北史》里说:“(萧氏)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看来,李唐很愿意奉养这位前朝皇后。
坊间文人,更愿就此说风凉话,很多笔记都收录了相似的典故:李世民破格举行了一场盛宴,为萧氏接风。以贞观时代的标准,那种规格,连皇帝都觉得有些铺张。李世民笑呵呵地问萧氏:“您以为眼前的排场比隋宫如何呢?”
这个档次,压根儿不能和隋宫相比。当年夜宴,廊下悬挂着上百颗硕大的夜明珠;殿前篝火几十堆,烧的尽是上好的檀香木,据说每晚都要烧檀香木二百车……萧氏不动声色地答道:“陛下乃开基立业之君,怎可与亡国之君相比!”这句话,贞观天子非常受用,由此李世民更加善待这个饱经沧桑的贵妇人。
所谓是非漩涡,还不是男男女女的风流事儿?据传,李世民倾慕萧氏,曾公开纳作小妾,封为昭容。这又是一件捕风捉影的花边故事。首先,以唐朝的开化之风,即便李世民娶了萧氏,也没什么了不起。他连亲哥哥李建成的老婆都要,何况前朝废后呢?假设他果真纳萧氏为昭容,那《旧唐书》和《新唐书》绝不会只字不提。相关记载呢,没见着。其次,萧氏归唐,都什么岁数了?整整六十!刚届而立之年的大唐皇帝,要什么女人不好,非跟一个老婆子勾勾搭搭?至多,李世民曾倾慕过传说中的萧皇后,“恨不相逢未嫁时”——仅此而已吧。
说实话,萧氏最在乎的还是杨广。俩人最宝贵的青春拴在一起——23年——那可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黄金岁月呀!如今,国亡了,家破了,丈夫被杀了,儿女也不在了。旧时堂榭,物是人非,活着还有什么滋味?长安城里的萧氏,深居简出,又孤独地生活了18年。鬓边白发,迎风而起,她浑浊的眼里,一遍一遍地闪过纯情时代的影子。偶尔,唇边也泛起一丝苍凉的笑容……“(贞观二十二年)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资治通鉴.唐纪》如是说。萧氏,还惦记着臭名昭著的丈夫,怀念他们相濡以沫的日日夜夜。终于,她顶着“皇后”的哀荣走了。扬州,葬下一段千古风流,升起一轮皎皎明月。
历史上风流一时、迷君倾国的红颜女子不计其数,然而能象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却是寥寥无几。
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皇后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场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千般沧桑、万种风流,全溶进了她几十岁的生命历程,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此女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那绝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从下面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大致可以领略出她倾国倾城的风韵来。
就在萧皇后出世的那年,北周杨坚接受静帝禅位而作了隋文帝,八年以后隋军攻入建康,统一了全国。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在平陈战争中功绩显赫,为了表彰他,文帝除了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统统将家中未出嫁女儿的生辰八字呈报朝庭,以便为年方二十一岁的杨广选一相配的王妃。谁知挑来送去,年龄相当的姑娘们这个不合。那个又相克,最终唯独刚满九岁的萧氏女的的八字与杨广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于是选定了她。因为女方年纪大小,接入宫中后并未马上成婚,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欢,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并为她请了许多师傅,教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聪明过人的萧氏女学什么象什么,往往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她不但出落成一个明艳秀丽的小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晋王杨广这时正驻守扬州,按朝规他每年进京朝觐一次,这一次他便能见到他将来的妻子萧氏女,见到萧氏女一年年长成,又出落得如此动人,他的心为之荡漾不已。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在开皇十三年杨广入朝时,为他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杨广这年是二十五岁,新娘才刚满十三岁,以现在的习惯看来十三岁的新娘似乎太小了一些,但在古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
洞房花烛夜,杨广心花怒放地把娇羞万状的小王妃拥进怀里,也象拥抱了无穷的希望,因为替他们合婚的人,曾经私下里神秘兮兮地向杨广透露说:“萧女命中注定要入主中宫,母仪天下。”萧氏女既然要母仪天下,那么他这个作丈夫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了么?虽然晋王此时不是太子,但他仍然觉得希望就在前方,因此他把萧妃视为自己命中的福星,对她珍爱备至。
因为有了萧妃这颗希望之星,原本不曾对王位作妄想的杨广,开始有计划地与大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杨勇这时已立为太子,却因冷落了正房太子妃元妃而宠爱偏房云昭仪,引起了严治后宫的母亲独孤皇后的不满。杨广乘虚而入,故意在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样子,还有意作出疏远萧妃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识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与他配合,还不时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终于废除杨勇太子之位,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这时距离杨广与萧妃完婚已经七年了,也就是说,这对颇有心计的小夫妻,在母亲独孤皇后前面整整演了七年的苦情戏。
杨广登太子位一年后,独孤皇后因病而死,隋文帝摆脱了妻子的严厉约束,开始沉溺于酒色,无心管理朝政,把行政大权托付给了太子杨广,事实上,从仁寿二年以后,太子杨广就开始掌有皇帝之权了。
隋文帝暮年入花丛,哪里经得起众多佳丽蜜蜂般的轮番吸吮,很快就精力殆尽,瘫卧病榻了。一日清晨,杨广入宫向父皇请安,恰好在回廊上与文帝的宠妃、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不期而遇,好一个宣华夫人,真的是滑肤如凝脂,粉面似桃花,言语赛黄鹏,行走胜弱柳迎风,杨广不禁为之怦然心动。
心动归心动,一想到名分攸关,宫中又耳目众多,杨广自然不敢轻举妄动。第二天杨广借口就近照顾卧病仁寿宫的父皇,而住进了近旁的太宝殿,他寻机趁着宣华夫人独自入厕之际,蹑手蹑脚地跟随在后,一把抱住心中向往的丽人;宣华夫人是陈后主叔宝的妹妹,虽然国破家亡,却仍然保持着一份金枝三叶的高洁与矜待,岂肯让杨广随意胡来,她大声叱责,奋力争脱,没让这个好色之徒占到便宜。
病塌上奄奄一息的隋文帝,看见宣华夫人衣皱发乱、神色惊慌地跑回来,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经一再追问,宣华夫人无奈地说出;“太子无礼!”隋文帝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怒骂道:“畜生!何足以托付大事,是独孤皇后耽误了我啊!” 说完,又一选连声地命令身边的近臣柳述、元严道:“速召我儿来见!”并补充说:“是杨勇,不是杨广!”。
深为独孤皇后生前所看重而偏心于杨广的尚书右仆射杨素听到了消息,急忙把情况告知了太子杨广,两人合谋,召来了将去给杨勇传信的柳述和元严,篡改了他们手中的诏书,并暗地里把他们两人逮捕入狱。然后又派左庶子张衡到仁寿宫侍侯病中的文帝,在杨广的授意下,张衡在文帝的汤药中投下了毒药,毒死了隋文帝。
宣华夫人听到隋文帝驾崩的消息顿时战栗失色,心想:自己的保护伞已倒;曾被自己得罪的杨广一定不会放过我。当天薄暮时分,杨广派人送来一只锦盒,宣华夫人以为是让她自尽的鸩毒,迟迟不敢打开;经不住使者的一再催请,她双手颤抖地打开锦盒,里面竟是盛着一个五彩丝线编成的“同心结”,宣华夫人明白了杨广的心意,宫人们纷纷向她道喜,她自己的心情却杂乱如麻。
正说着,太子杨广已经在腥红宫灯的引导下,悄悄前来会宣华夫人,宫女们连扶带拽地把她簇拥到太子面前,一个是色迷迷地急不可待,一个则愤恨、羞怯交集于心,但迫于时势,宣华夫人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又能如何反抗呢?她无奈地俯伏在地,低声唤了一声:“万岁”。当天夜里,父皇新丧的杨广就在宣华夫人宫中度过了消魂的一宿。
第二天举哀发丧,丧事完毕,太子杨广换上冕服即位而为隋场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皇后,印证了袁天纲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这时杨广是三十六岁,萧皇后才二十四岁。隋场帝觊觎已久的皇位终于到手,再也没有谁能约束他了,因此就彻底露出他贪欢好色的本来面目。萧皇后已与他做了十余年夫妻,新鲜感已消失,而费尽心机才到手的宣华夫人则更能刺激他的胃口,因此,他每日下朝以后,便泡在宣华宫中寻欢作乐,把个同舟共渡十余年的萧皇后冷落一旁。萧皇后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她利用皇后的权力逼迫宣华夫人迁往偏僻的仙都宫,断绝她与陪场帝的来往。
自从宣华夫人远离后,为她所迷的隋炀帝惘然若失,郁郁寡欢,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根本不理睬萧皇后。萧皇后见此情景,知道采取这种强行隔离政策并不能换回场帝的心,不如索性成全他们,自己也能讨得炀帝的欢心,反正自己的皇后宝座是谁也占不去的。于是,她诚恳地对炀帝说:“妾因笃念夫妻之情,才劝陛下遣去宣华夫人;不料陛下如此眷恋,倒把妾看作是妒妇而不可理喻,是妾求亲而反疏也。不如传旨,召宣华夫人入宫,朝夕以尉圣怀,妾也能分享陛下之欢颜。”
隋炀帝听后大喜,派快飞马前往仙都宫宣召宣华夫人。使者回来时,没召来宣华夫人,却带回夫人所写“长相思”词一阕:
红已稀,绿已稀,多谢春风著地吹,残花离上技。得宠疑,失宠疑,想象为欢能几时,怕添新别离。
隋场帝看了以后,明白宣华夫人是心中顾忌萧皇后,同时也想乘机绝断与自己的关系,以明旧志。他当然不会就此罢手,当即依韵和词一阕:
雨不稀,露不稀,愿化春风日夕吹,种成千万枝。思何疑,爱何疑,一日为欢十二时,谁能生死离。
他的垂施雨露、图慕恩爱之情跃然纸上,又遣快马送往仙都宫。
难辞炀帝的执着之情,宣华夫人只得重施脂粉,再画娥眉,乘坐炀帝派来的七香车再入宫来。说不尽的朝欢暮乐,道不完的男欢女爱,可惜美景不长,半年之后,宣华夫人一病不起,炀帝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萧皇后见状劝解道:“宣华虽死,何不更选佳者,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
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另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匠作大将宇文消总管营建东都洛阳,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奇材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萧皇后纵然有天仙般的美貌,但隋炀帝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所以一心征选新的美女入宫。而萧皇后深知这个风流的皇帝丈夫,不会象他父亲那样容易就范,自己也不具备独孤皇后那样的专制本事,皇帝拥有三宫六院、成群嫔妃又素有古制;因此只好放宽心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随机识趣了。其实,不能不说萧皇后这是明智的举措,位极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正因为萧皇后的忍让大度,所以沉缅于酒色的隋炀帝对她一直十分礼敬,自己享乐也不忘了萧皇后。
西苑的十六院已建成,但尚且缺少美女主持其中;于是隋炀帝与萧皇后一道,从应征而来的天下美女中,选出品端貌妍的十六人,封作四品夫人,分别主持各院,这十六院分别是:景明院、迎晖院、栖鸾院、晨光院、明霞院、翠华院、文安院、积珍院、影纹院、仪凤院、仁智院、清修院、宝林院、和明院、绮阴院和降阳院;接着又选出三百二十名美女学习吹弹歌舞;次一等的则分为十人一组,分配到各处亭台楼榭充当职役。
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在西苑的湖面上泛舟,在亭谢里赏花,在海山殿上饮宴并欢赏歌舞,在嫩草如茵的草坪上驰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惹人羡熬。然而,待到华灯初上时,十六院的女主人,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宫女簇拥着站在院门前由炀帝挑选,炀帝与萧皇后同辇流览,炀帝看到中意的便下辇到该院留宿,与该院主人欢度良宵;这时,萧皇后就独自乘辇知趣地走开,回到海山殿独守空帏。
玩腻了十六院,隋场帝又命人建造了一座精巧别致的“迷楼”,楼内分为四阁,分别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追秋月”;更选三千童贞女子轮番入阁值夜,隋炀帝任意寝宿,真可谓是日日新婚、夜夜洞房,乐不可支,把一切军国大事,尽抛脑后。萧皇后对此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作了一篇“述志赋”,婉转地劝规皇夫有所节制、用心国政,然而一点效果也没有产生。
在隋炀帝左拥右抱,放荡酒色之际,萧皇后却冷冷清清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长夜。这时萧皇后方才三十来岁,绵绣春心并没泯灭,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那充满激情的心仍觉得空荡荡的。不久,海山殿的护卫校尉宇文化及年轻英俊的身影深深映入了她的眼帘,也逐渐印入她孤寂的心底,于是她不时对他递送秋波,施以恩爱;宇文化及其实也早就被这位美丽而孤独的皇后迷住了,他好多次都想冲上去把她拥进怀里抚慰一番,但碍于她的身份,他不敢妄动。一个风狂雨骤的午夜,宫女们都已歇息,因心情躁动而不能入眠的萧皇后起身踱步来到大厅,正好遇上值夜的宇文化及,四目相撞,霎时撞出了闪亮的火花,一股热流冲击着两个期望已久的人心,他们不顾一切地拥抱在一起,不久,宇文化及又把萧皇后抱进了她的卧室,在那张锦绣大床上,两人共作了一场鸳鸯梦。从此,两人借宇文化及职责之便,乘隋炀帝梦醉迷宫时,他们就悄悄共度春宵。
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敝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尽。大业六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然而,这种艳丽奢侈的享受,不知耗费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因而,大业十二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偕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隋炀帝却心不在焉在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他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
第三次来到江都,可惜江都的繁花已开尽,隋炀帝又想东游会稽,命人开凿通会稽的江南河。谁料运河尚未凿成,天下已经大乱。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进入离宫,刚满五十岁的炀帝在寝殿西阁被乱臣缢杀。
这时宇文化及已经升为右屯卫将军了,好几年不曾单独与萧皇后相处,这次速速杀死隋炀帝,也大半出于迫不及待地要与萧皇后重叙旧好的心愿。萧皇后万万没有想到领兵作乱的贼子是自己昔日的情人,她责备他的恩将仇报,愤怒地要求他为隋炀帝按天子之制举行厚葬;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宇文化及醉心于美人萧皇后的缠绵之中,暂时忘了自己的政治扩张。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不久,魏县又被攻破,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这次距隋炀帝的死,还不到一年时间。
取得暂时胜利的窦建德又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迷住了,收她为妾,在乐寿地方纵情于声色之娱,几乎忘记了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无奈窦建德的原配妻子曹氏是一个醋意颇重又十分厉害的女人,她对窦建德迷恋萧皇后一事横加干涉,常在他们两人沉浸于温柔乡中时不期而至,撒泼发怒,弄得窦建德大失情趣。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大有直逼中原之势。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中原频频的战混已吓破了萧皇后的胆,丈夫及情人的相继惨死更伤透了她的心;她也愿意远走大漠,离开伤心地,而来平复自己的情绪,更希望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天生美质难自弃,突厥可汗见到萧皇后的风采,顿感天下之美都集于此女一身,当天夜里蒙古包中春情洋溢,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番王的爱妃。时势至此,命运已经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当初袁天纲就预言她命带桃花,在劫难逃,那也就只有听天由命吧!
后来,老番王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老番王的妻妾——义成公主与萧皇后姑嫂两人又被新任番玉接手。虽说萧皇后要年长于义成公主,但由于她那卓卓迷人的风韵,颉利可汗更中情于她。
十年后,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这时萧皇后已是四十八岁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岁,但萧皇后入朝时,李世民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完全没有按年龄而应有的老态,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一份独到的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才华盖世的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再加上萧氏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人由悯惜而生爱怜。
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萧皇后身上体会到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更感受到一种类似姐姐与小母亲般的温馨,使他为繁重国事所累的心得到抚慰。这就样,萧皇后被唐太宗封为昭容,成了大唐天子的爱姬。
李世民作皇帝后,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在宫中励精图治,崇尚俭节。萧皇后来到宫中时,他破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来欢迎她,四处张挂着华丽的宫灯,歌舞姬们献上轻歌曼舞,桌上堆满山珍海味,唐太宗以为这种场面已够豪奢了,因此问身旁的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其实,眼下这点排场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远呢!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在廊下悬挂一百二十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车。对此,萧昭容不便明说,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对她愈加敬重和疼爱了。
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十八年平静的岁月,六十七岁时嗑然而逝。
萧氏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据说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好狗血的剧情。。。)
开皇13年,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为其儿子杨广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隋文帝死后,杨广继位,萧氏就从太子妃变成了皇后。隋炀帝荒淫无度,大肆挥霍,萧皇明智的顺着他,反正想管也管不了,不如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正因为萧皇后的忍让,所以隋炀帝对她一直还十分礼敬,自己享乐也不忘了萧皇后。(第一主)
好景不长,天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举兵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其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进入离宫,隋炀帝在寝殿被缢杀。萧皇后责备宇文化及恩将仇报,愤怒地要求他为隋炀帝按天子之制举行葬礼。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了宇文化及的偏房。(也有野史说萧皇后在杨广还没死的时候就已经先和宇文化及有了奸情,宇文化及为了完全得到他才造反的)
后来宇文化及自封为帝,封萧皇后为淑妃。(第二主)
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势力快速增长,其兵马长驱直入,节节胜利,最后杀死了宇文化及,抢到了萧皇后,并被其美艳迷住,立即收她为妾,纵情于声色之娱,把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几乎忘到了九霄云外。(第三主)
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大有直取中原的势头。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
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突厥可汗见到了萧皇后,顿时为其美貌倾倒,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番王的爱妃。(第四主)
后来,老番王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老番王的妻妾——义成公主与萧皇后姑嫂两人又被新任番王接纳,成为他的妻妾。(第五主)
10年后,唐太宗派大将李靖打败突厥,要回了萧皇后。此时萧皇后已经48岁了,李世民见到她以后仍然为其倾倒(LZ嫉妒的哀叹:这个萧皇后到底是有多美啊。。。。。泪奔),于是封萧皇后为昭容,萧皇后又成了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爱姬。(第六主)
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最后18年平静的岁月。
历史上有这样的奇女子,真不知道为啥没有位列四大美人之一啊。。。。
--
更多阅读
如何看LANCOME兰蔻新的六位生产批号标识 lancome兰蔻官网
此前兰蔻新的生产批号标识问题引起很多消费者的疑问,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如何查看这六位标识,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1、LANCOME 兰蔻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批号一般是这样 (例如)“40ED00”法国生产前面是“E”开头,这个没有什么值得研究探讨,
历史上不惧裸刑的六位女性(图) 李祖娥裸刑
在这里,例举六位历代的女杰,看一看她们是如何面对这种惨无人道的卑劣刑罚:1、毛皇后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之妻,她出身将门,美貌出众、武艺高强,善于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她率军与姚氏叛军交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和符登的错误指挥,致使她本人
当今世界上的二十六位君主 当今世界上的战争
当今世界上的二十六位君主据统计,至今保留有君主政体的国家有二十六个,分别是:亚洲的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日本、泰国、文莱、马来西亚;欧洲的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
六位号QQ的申请方法免费 可能是七位八位的。 申请6位qq号免费
六位号QQ的申请方法(免费)可能是七位八位的。——简介说到QQ,都想要个号码短的号,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吸引人的关注。虽然腾讯已经停止发放6、7、8位QQ的号,但是用一些技巧还是可以的,而且腾讯会不定时的搞些活动,可以通过页面申请到。今天,我
慈禧传奇的一生:六旬庆典
光绪帝大婚后,开始了他的亲政生涯。与此同时,慈禧也在表面上撤帘并回归幕后。一晃五年过去了,转眼间已经是光绪二十年,这一年是慈禧的六十大寿。她又将怎样度过六旬大寿呢?逢旬寿时,即满十年的生日,往往比较隆重,尤其是六十岁更具有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