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原因

油画《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目录[隐藏]

背景波士顿倾茶事件莱克星顿的枪声进程萨拉托加大捷《独立宣言》意义影响

北美独立战争态势图

[编辑本段]

背景

美国独立战争(The American Revolution)也称“北美独立战争”。

17世纪初期,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有13个。这些殖民地的居民除英国移民和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外,还有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以及非洲来的黑人奴隶。每个殖民地都由英国派来的总督统治。这时的殖民地已经开发了大量的种植园,建立了纺织、炼铁、采矿等多种工业,经济比较繁荣。

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增加殖民地的税收,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1765年,英国人又想出个新花样:印花税。他们规定,一切公文、契约合同,执照、报纸、杂志、广告、单据、遗嘱,都必须贴上印花税票,才能生效可流通。这激起殖民地人民极大的愤怒,于是,“自由之子”、“通讯委员会”等秘密反英组织相继出现,各地都发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货、赶走税吏、焚烧税票、武装反抗等等。这一切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恐慌,他们立即派军队镇压。1770年3月5日,英军在波士顿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当场打死5名市民,打伤了6人,制造了震惊北美的“波士顿惨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烧,一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战火即将在北美大陆上燃烧起来了。事件到此告一段落。

[编辑本段]

波士顿倾茶事件

英国政府于1773年颁布《茶税法》企图垄断北美的茶叶生意,他们给予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倾销茶叶的专卖权。此举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12月16日夜晚,“自由之子社”的部分成员登上三艘停泊在港口的英国运茶船,将船上343箱茶叶统统倒入大海。这就是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编辑本段]

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18-19日,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列克星敦的北美民兵

1775年4月,马萨诸塞总督兼驻军总司令盖奇得到一个消息:在距波士顿不远的康科德镇上,有“通讯委员会”的一个秘密军需仓库。盖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军前往搜查。部队连夜出发了,4月19日凌晨,他们来到了离康科德6英里的小村庄——莱克星顿。

英军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向前行进,经过一夜行军。他们个个困倦不堪,呵欠连天。忽然,他们发现村外的草地上站着几十个村民,正手握长枪严阵以待。史密斯知道这些武装村民就是列克星敦的民兵,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们“一分钟人”,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让史密斯吃惊的是,这些民兵为什么这样快就知道英军的行动呢?原来,“通讯委员会”的侦察员早就得到了情报,并立刻在波士顿教堂的顶上挂起一盏红灯。“通讯委员会”的信使,雕板匠保尔·瑞维尔看到后立即骑马赶到康科德报警

更好的说明了情况

“射击!给我冲!”史密斯一看对方只有几十个人,原来有些紧张的心情马上放松下来。他根本没把这几十个衣服破烂的民兵放在眼里,举起指挥刀发出了命令。

列克星敦的民兵立刻还击,猛烈抵抗英军的进攻,枪声震响在列克星敦上空,传出很远很远。几分钟后,枪声渐渐稀疏,民兵们因为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离了战场,分散隐蔽起来。

史密斯初战告捷,非常得意,指挥士兵直奔康科德。英军赶到镇上时,天已大亮,旭日东升了,但街道上却看不见一个人,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军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原来,民兵早已把仓库转移,“通讯委员会”的领导人也隐蔽起来了。

“撤!”史密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连忙下令撤退。这时,镇外喊杀声、枪声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镇的民兵已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赶来。包围了正在撤退的英军。他们埋伏在篱笆后边、灌木丛中、房屋顶上、街道拐角处向英军射击。英军一批又一批倒在地上,而当英军举枪还击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军一路向波士顿方向退却,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断袭击,狼狈不堪。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后还是从波士顿开来的一支援军,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这一仗,英军死伤247人,民兵牺牲了几十人,剩下的英军弹药耗尽,回想起来也是心有余悸,他们第一次尝到殖民地人民铁拳的滋味。有个士兵说:“我48小时没吃一点东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颗子弹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莱克星顿的枪声震动了大西洋沿岸的13个殖民地。美国独立战争从此开始。

为了联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陆会议于6月14日决定,建立各殖民地联合武装力量即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10月13日,又决定建立大陆舰队。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战争初期,双方力量相差悬殊。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海军,驻北美英军约3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仅300万,兵力不足,装备落后,缺乏训练。但是,战争的正义性和进步性左右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编辑本段]

进程

这次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北美独立战争主题油画

1775~1778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为战略防御阶段,主战场在北部,英军占据优势。

战争开始后,英军主动进攻,企图迅速扑灭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总的战略是: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向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大陆军因力量薄弱,除战争初期远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处于守势,采取待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顿外围邦克山战斗中首战告捷,歼灭英军1000人。1776年3月,威廉·豪指挥的英军被迫从波士顿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率1.9万人与英军打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被迫于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泽西,英军占领纽约。当年圣诞节前夕和新年之夜,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得手,俘敌近千人,士气大振。1777年夏,约翰·伯戈因率7000英军从加拿大南下,企图与豪会师。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南下,于9月夺取了大陆会议的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深入,行至萨拉托加地域时,遭到1.2万美军和游击队的围攻,5000英军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萨拉托加战役成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西班牙、荷兰先后对英宣战。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形势的变化,迫使英军于1778年6月放弃费城,决心退守纽约。随之,北部战争便出现了僵持的局面。

1779~1781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转到南部,美军以弱胜强。

英军新任统帅克林顿上任后,利用南部“效忠派”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岛的有利条件,调兵遣将,决心将英军主力转移到南部,企图对美南部诸州各个击破,并依托沿海基地和纽约遏制北部。北美大陆军则力图与法国陆海军配合,控制沿海基地,同时积极开展游击战,打破英军的计划。1778年底,英军攻取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揭开了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军司令林肯会同德斯坦指挥的法国舰队进攻南部英军主要基地萨凡纳,受挫。1780年春,克林顿率领1.4万英军对查尔斯顿实施陆、海两面包围,迫使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军舰4艘,使美军遭受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事后,克林顿率英军一部回师纽约,留下康沃利斯指挥7000英军控制南方陆地和沿海。这就为南部民兵游击队活动提供了方便。大陆会议委派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谐同摩根到南方开展游击战,先后于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尔福德等地大胜英军,迫使英军从内地向沿海撤退。格林乘势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部国土。

从1781年4月-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

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编辑本段]

萨拉托加大捷

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萨拉托加大捷(正中为华盛顿)

争的转折点。

英军将领威廉·豪将军自一举夺取费城之后,完全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一喜是,多次想夺取费城而未能得逞,仅一个避实就虚的战术就迷惑住了华盛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个中心城市;二喜是,费城是大陆会议的所在地,邦联的首都,政治意义非同一般,夺得费城就更加得到伦敦的信任;三喜是,英军依托费城,就能站稳脚跟,消灭大陆军也就指日可待了。

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华盛顿在特伦顿和普林斯顿的作战胜利,鼓动了北美人民的爱国热情,形成了一个不可低估的力量;法国对英国夺取了它的海外殖民地心存不满,开始向大陆军提供大量军火,无疑将会增加英国取胜的困难。但总而言之,他还是比较乐观的,企图寻机一举歼灭大陆军的主力。

费城失守后的华盛顿头脑还算清醒。他没有被以往的胜利冲昏头脑,也没有为暂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特别是在费城刚刚落入英军之手的情况下,他完全明白:北美人民所面临的敌人,是曾经击败过西班牙、荷兰和法国殖民军的大英帝国的军队;美军在战争初期,虽然消耗了英军的部分实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英强美弱的力量对比,也没有改变武器装备英优美劣的态势;现在大陆军将经受严峻的考验,他们不仅成绩欠佳,而且军队处在缺粮、无农、短饷和枪弹不足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丝毫不能动摇对革命事业的忠心,要同部属们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团结一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准备反攻。

正当威廉。豪在费城重新运筹作战计划、华盛顿在福吉谷忙于扩军和训练的时候,他们双方的两个属将却沉不住气了。

首先是豪将军的属将柏戈因,他把圣莱格的撤退看作是无能,把豪将军坐镇费城看作是保守。于是,他未经过豪的批准,便决定把自己的部队兵分三路,强行去攻打阿尔巴尼。

根据相戈因的如意算盘,他把主力放在右翼,由弗雷泽准将率领,全军共2000人。左翼为1100人,由里德塞尔少将率领。

柏戈因自己率中军,靠右翼前进,并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柏戈因的部队作战很勇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士兵为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时常会有野蛮行为,所以柏戈因在出发前曾告诫手下的印第安士兵千万不要剥白人的头皮。印第安人有喜欢剥敌人头皮的习惯,在行进中,一支印第安人部队竟打死了一名亲英派军官的妻子,并剥了她的头皮。这个消息传出来后,本来打算支持英军的保皇派立即改变了态度,纷纷起来抗英。这件事使柏戈因很恼火,预感到这次作战凶多吉少。

英军在行至弗里曼农庄附近,遭遇到美军阿诺德的部队,双方很快交火。战斗开始后,阿诺德发现敌人右翼与中路之间有空子可钻,便协同摩根插入敌阵。这下敌军顿时大乱,眼看敌军即有崩溃之势,恰巧左翼的里德塞尔驰兵来救,才防止了英军败势。阿诺德马上请求使用后备队,但他的上司盖茨不愿发兵,阿诺德只好就此罢休。

这次战役,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国历史上称这次遭遇战为弗里曼农庄大捷。

战斗结束后,阿诺德给他的上司盖茨写了一个报告。他在报告中说:“我认为我有责任告诉你,军队在纷纷请战。如果两个星期不采取行动,部队至少将减员4000人,因为他们要生病或开小差。我有理由认为,弗里曼农庄之役若能善加利用,敌军可能早就被消灭了。“这封信显然是责怪盖茨在弗里曼农庄作战中没有增派援兵一事。

盖茨阅读了此信之后,感到很不愉快。所以,他在向大陆会议报告战况时,只字不提阿诺德在弗里曼农庄作战中的功绩。阿诺德得知后,向盖茨提出了抗议。盖茨接到阿诺德的抗议书,便行使他作为长官的权力,宣布免除了阿诺德的职务。

柏戈因得知阿诺德与其上司发生矛盾并被免除职务的消息,喜形于色。他想,要等待援军前来配合作战,还有四五天的时间,这太长了。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援军尚未到来之前对美军营地的左翼进行包抄。柏戈因还找了若干理由说明提前行动的必要性。而这一行动的另一个目标是掩护英军抢掠粮食,因为他们的粮食极度缺乏。

为了这一目的,柏戈因于10月7日决定由他自己亲自挂帅,挑选1500名最精锐的官兵,携带两门12磅大炮,两门曲射炮,6门6磅炮,在菲利普和里德塞尔两位少将和弗雷泽准将协助下,向美军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在英国军事史上,从来没有一支同等人数的部队配备过这么强的指挥官,而且确实也很难找到一支同等人数的精锐部队可以同这支部队相媲美了。然而,这次行动却是一次得不偿失的行动。

柏戈因率队经过一段行进之后,在茂密森林的掩护下,把部队布列在距美军左翼不到314英里的地段上。同时,派出一支由巡逻骑兵、地方士兵和印第安人组成的部队悄悄穿过森林,进入美军的后方,以便在正面发动进攻的时候对美军进行骚扰。

英军的行动虽然是在森林的掩护之下进行的,但还是被美方发现了。下午,美军中路的先头部队敲起军鼓,号召准备迎战。

盖茨命令军官们奔赴紧急集会地,并派遣副官长威尔金森前去查明原因。

威尔金森手持望远镜,尽管那时望远镜的倍数很小,但他还是从一块开阔地的高坡上,看到了敌军的行动。他还看到,英军抢粮队伍正忙着在一块麦田里割麦子,几个敌军官也正在一个木屋顶上用望远镜观察美方军营。

威尔金森回到军营,向盖茨报告了敌军的位置和行动情况。

他说,敌军的正面是空旷的;他们的两侧有树林,因此,借着树林的掩护,可以对敌军发动攻击。

盖茨听了威尔金森的报告之后立即兴奋起来,回答道:“你的意见有道理,送上门的‘礼物’不能不收。”

盖茨很快就拟订好了一项进攻计划:派遣摩根率领步枪团和一支步兵营穿过树林迂回过去,占据敌人右侧的高地;普尔将军则带领他的由纽约和新罕布什尔军组成的旅以及勒尼德旅的一部,向敌人的左侧挺进。摩根和普尔接到盖茨的命令后,立即向英军占领的高地发动进攻。

柏戈因这时已经命令自己的军队摆好战斗队形。柏戈因刚刚把自己的部队部署好,就听到左侧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右边树木密茂的高地上也爆发了步枪“哒哒”的射击声。这突如其来的炮声、枪声,使他十分惊异和惶惑。普尔率领的部队沿着阿克兰的掷弹兵和威廉斯的炮兵驻扎的山坡不断地向前挺进。阿克兰的掷弹兵首先遭到了猛攻。随着一批又一批英军部队的到来,攻击扩大到整个战线。英军的黑森炮兵随后马上赶到,在他们发射葡萄弹的时候,美军士兵不顾一切地向他们的大炮猛冲过去。就这样,英军的大炮有许多门被美军夺走,美军就用这些大炮来轰击它原来的主人。

美军在战场上的勇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被革职的指挥官阿诺德表率作用的影响。这位勇敢的军官一直盼望打仗,可盖茨却免了他的职,不让他带领军队,因此,他很恼火。一听到战斗声起,他再也按捺不住参战的激情跃上战马出发了。盖茨看到他从军营中跑出去,便喊道:“叫他回来,他会做出冒失的事情来的!”对盖茨的阻拦,不仅阿诺德不听,其他人也没法能挡住。阿诺德策马迅猛向前,率领部队冲到战场。士兵们听从他的命令,跟着他一直攻破了敌军的阵地。

在这段时间里,摩根不断地用轻武器的火力袭扰敌军的右翼,不让敌军右翼给中央阵地以任何支援。弗雷泽将军带着那支精兵一度给右翼很大保护,他骑在一匹铁灰色的战马上,身着校级军官的制服,因而成了摩根的狙击手们的活靶子。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坐骑,另一颗子弹擦过马鬃。

弗雷泽的副官说:“将军,你成了靶子了,最好转移阵地吧!”话音还未落下,弗雷泽就被一名埋伏在树上的狙击手打下马来。当两名掷弹兵把他抬到军营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弗雷泽的阵亡无疑对英军的挪弹兵团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此时,布鲁克将军率领一支人数众多的纽约州增援部队开到战场。这对美方来说是增加了胜利的把握,对英方来说则多了几分惧色。战场上的天平开始失衡。拍戈因认识到,英军是遇到硬仗了。柏戈因当时只想到要保全自己的营地。他命令最靠近战线的部队退到战线以内,由菲利普斯将军和里德塞尔将军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为了防止主力部队被切断退路,他们放弃了大炮。

英军刚刚退入营地,就遭到美军猛烈的进攻。美军在阿诺德带领下,不顾葡萄弹和轻武器的密集火力,一窝蜂似地冲向防线。巴尔卡拉斯勋爵则勇敢地保卫工事。战斗十分激烈,双方都毫不退让。

阿诺德企图冒着死冲进敌人营地,但未能成功,接着他策马驰向德国后备队据守的敌军营地右侧。在那里,布鲁克斯中校正带领着一个马萨诸塞州团发起总攻。阿诺德赶到那里,马上率领一部分土兵攻出一个缺口。但在退却中黑森军的一颗枪弹打死了他的马,打伤了他的一条腿,阿诺德被送回了营地。

这一战役史称贝米斯高地之役,英军死600人,美军死150人。阿诺德立了奇功,后人在战场上为他立了一个特殊的纪念像,那就是一条中了弹的腿。因为立像时阿诺德已成为卖国贼,不能立他的全身像,所以只立了他那一条曾两次中弹的腿。

夜幕降临了,美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相戈因在夜间把阵地转移到北面的高地上。那里靠近哈得孙河,前面有一条峡谷掩护。美军在清晨占领了柏戈因放弃的营地。整个白天,双方都只是零零星星但不间断地打炮和用轻武器射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盖茨将军认为,敌人现在处于有利的位置,不值得拼死一战;花费巨大的流血代价去强攻一支据守的敌军,是不可取的。

于是,他采取种种措施来切断敌人的退路,迫使敌人不得不投降。他派遣费洛斯将军带领1400人去占领哈得孙河东侧萨拉托加,俯射对面的高地,还另外派遣一些部队前往乔治潮方向哈得孙更上游的地段。

柏戈因这时已意识到,他除了立即退到萨拉托加以外,别无其它出路。这是一次痛苦的退却,偏又遇上大雨倾盆,道路高低不平,积水很深。马匹缺乏草料,饿得半死,有气无力。天明时,部队停下来休息,同时等待运粮食的船只。3小时以后,部队继续行军,可是过了不久又停顿了下来,为的是防止美军侦察队前来袭击。

第二天,雨下得更大了,加之中途屡次停顿,直到晚上英军才抵达萨拉托加。此时,一支美军分遣队已经先于他们开到那里,正在菲什基尔的一个居高临下的高地上构筑工事。发现英军后,他们停止了构筑工事,渡过哈得孙河,与驻在河东山头上的弗洛斯将军的部队会合。经过一天一夜行军的英军士兵,几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所以大多数人已没有气力砍树生火。他们就穿着湿透了的衣服往泥地上一躺,在连绵不断的雨中睡着了。

10月10日天亮时,美军从后面追来。为了防止遭受美军袭击,柏戈因命令放火烧毁了菲什基尔河南岸的农舍和其他建筑物——斯凯勒将军的大宅邸,连同仓库、粮仓、磨坊和其他附属设施,都被焚烧一空。柏戈因的这个决定,受到敌友两方面的谴责。但是,他却用保存自己的原则来为这一行动辩解:“没有这一决定,我们可能早就变成北美人的俘虏了。”

费洛斯将军的部队驻在哈得孙河对岸的山头上,他们用大炮向英军攻击。由于受到美军炮火的控制,柏戈因的炮兵不能过河,试图退到通向加拿大道路上的乔治堡,以开辟通往爱德华堡的道路。但是,他们的行动很快被盖茨派来的部队挡住了。

这时,哈得孙河对岸沿线各处都部署着美军部队,英军的运粮船遭到射击,有不少船被夺走。为了夺回一些船只,英军又伤亡了不少人。

为了摆脱美军的牵制,柏戈因紧急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决定,由于桥梁无法修复,只好放弃大炮和行李,让士兵们各自背一些粮食连夜挺进,强渡爱德华堡周围的浅滩。

柏戈因的计划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行,侦察兵就送来情报说,这些浅滩的对岸有美军驻守,爱德华堡和乔治堡之间的高地上,也有配备着大炮的美军部队驻守。事实上,此时美军对英军已形成了三面的包围。

柏戈因不得不放弃撤退的企图,开始加固他在菲什基尔北面高地的营地,继续盼望亨利。克林顿爵士派遣援军赶来,或者伺机突围。在这种形势下,柏戈因手下的士兵每天夜里都不得不枕着武器睡觉。因为他们营地的四面八方不停地遭受到美军炮兵部队轰炸和步枪团的袭击。

相戈因陷入了绝望境地:由于遭受损失,由于加拿大人和保皇派分子开小差,由于印第安人全部变节,他的部队大大减员。

同时他还发现,手头的粮食只能维持3天。于是,他召集了一次有全体将级军官、校级军官和上尉参加的军事会议。会议开得很短,与会者一致认为,有必要与盖茨将军签订一项按照体面的条件投降的条约。就在他们议而未决的时候,一枚18磅的炮弹穿过帐篷,从他们围坐的桌子上面掠过。这一声巨响,敲定了他们投降的决心。

10月13日,英方派出使节同美军举行谈判,建议在条件未商要以前先停止战斗。盖茨同意了,但第一次提出的条件是,英军应当在美方的监督下放下武器,作为战俘投降。英方愤怒地拒绝接受这种条件,并且暗示,如果美方坚持这样的条件,战事必将再起。

后来相戈因将军提出建议:英军带着大炮和各种武器,举着旗帜,列队从军营开向一个指定地点,在他们自己军官的命令下,把武器堆集在那里;美方应允许他们自由前往欧洲,条件是在目前这场战争中不得再在美国境内服役;军官起誓不再带兵打仗后释放,可携带他们的随身武器,一切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得搜查行李或加以干涉。盖茨将军最后接受了这一建议。

10月17日,柏戈因在投降书上签了字。投降时,英国军队由于被俘、阵亡和开小差,已经从9000人减少到5700人。而大陆军却由此得到了壮大。由于英军投降,大陆军获得了一大批急需的大炮、7000件轻武器和大量服装、帐篷和各种军用物品。

这使美军的装备状况获得很大改善。

拍戈因投降以后,英国守军很快撤出了塞提康德罗加,退到核桃岛和圣约翰去了。至于哈得孙河畔的英军,就在他们大肆烧杀破坏的时候,奉克林顿爵士之命统率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接到了令人震惊的情报,说前来支援他们的军队已经被俘。因此,他们无事可做,只好顺流而下返回纽约。

虽说美军在萨拉托加大败柏戈因成为了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但这时的英军主力并没有被消灭,华盛顿还被困在福吉谷,主动权还没有掌握在北美人民手中。但此役不久,改变战争主动权的形势就来临了。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原因

华盛顿作为大陆军的总司令,却未能保住首都费城,免不了要受人指责。他手下将领有的提议发表声明,对此作出解释;更多的则主张组织兵力,拼死一搏,立即夺回费城。但华盛顿从长远考虑,决定要保存有生力量,宁可失地,不可失人,况且敌人的兵力的确大大超过美军。他已吃过硬拼的苦头,这一次,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他决定把自己的部队屯扎于离费城约20英里的一个原始森林中,即福吉谷,准备在那里休生养息,伺机反攻。

果真不久,这个机会就在华盛顿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那就是日尔曼镇之战。

英军夺取大陆会议首府费城之后,只留下康沃利斯率领的一支分遣队占领着,其主力则由威廉。豪将军率领驻扎在费城郊区的日尔曼镇。

那时,日尔曼镇还只是一条长街,南北延伸不过两英里。房屋大多数是石头砌成的,低矮而牢固,屋顶陡峭,屋檐突出。房屋之间彼此不相连接。有四条道路从北面通向这个小镇。斯基帕克大道是主要的道路。这条路越过粟子山向艾里岭通到这个小镇,并穿过这个小镇通往费城。在这条路的右面有一条几乎与之平行的道路,叫做莫纳托尼路或称山脊路,从斯库尔基尔河近旁通过,在小镇南面与主要道路相接。

小镇上有一处显眼的建筑,是一座宽敞的石头大厦,庭园中没有各种装饰品和雕像,还有小树林和灌木丛。这便是宾夕法尼亚首席法官本杰明。丘的别墅。

小镇被大街分成几乎相等的两部分,英军威廉。豪将军率领的主力驻扎在这个小镇南段。格兰特将军指挥的右翼在大道的东边,左翼在西边。每一翼都有兵力充足的分遣队掩护,并由骑兵守卫。豪将军和他的司令部就设在本杰明。丘的别墅内。

这支军队的先头部队由英军轻步兵第2营和大炮组成,据守在距主力部队两英里以上的大路西边。它有一支外围哨兵队,驻在艾里岭上的艾伦宅邪。

按照华盛顿的进攻计划,沙利文的师和韦恩的师组成右翼,由沙利文指挥,斯特林勋爵指挥的后备队担任沙利文的后援,康韦将军的旅负责掩护沙利文的侧翼。沙利文和韦思按计划要沿斯基帕克大道前进,攻击敌人左翼。同时,由阿姆斯特朗将军率领宾夕法尼亚民兵,沿莫纳托尼路即山脊路往南袭击敌人的左翼和后方。

计划还规定,由格林率领他自己的师和斯蒂芬将军的师组成左翼,顺着莱姆基尔思路推进,以便从市场进入镇里,田麦克杜加尔的旅掩护其侧翼。斯莫尔伍德的马里兰民兵师和福尔曼的新泽西旅,则经过老约克路迂回,从背后攻击敌人。

华盛顿计划用213的兵力攻击敌人的右翼。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能攻下这一翼,全部英军必定被赶入斯库尔基尔河,或被迫投降。进攻行动预定黎明时分全面开始。

10月3日薄著时分,美军开始向预定地域行进,华盛顿随右翼出发,第二天黎明时分到达预定地域。

这天早晨大雾弥漫,天色阴暗。华盛顿派了一支小分队去袭击驻在艾伦宅邪的敌军外围哨所,但他们的行动被警惕的哨兵发现了。守军哨兵用两门6磅炮放了几炮,就把他们赶跑了。韦思率领部队对敌军的轻步兵营发起了进攻。炮火轰击之后便是步兵的冲锋。可英军没有等美军冲上去就溃散了。富有作战经验的英军指挥官强打精神,很快又把队伍组织起来,于是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

英军在掷弹兵的支援下,又反过来冲锋。沙利文师和康韦旅在路西列成战斗队形,一起抵抗。其余军队因为在北部无法给予任何援助。英国步兵在勇猛地战斗一阵之后,扔下大炮溃逃了。

韦恩的部队则在后面紧紧追击。双方展开了一场可怕的白刃战。

大雾弥漫,再加上枪炮的硝烟,使天色昏暗得几乎如同黑夜。英军官兵常常把自己人当成敌人,互相开火,等到发现弄错了之后才恍然大悟,个个放下武器失声痛哭。

大约到了中午,马斯格雷夫上校带着第40团的6个连慌慌张张进入丘氏宅哪,堵住门户和楼下的窗户,据守在楼上。后撤的英军的主力从旁边经过,在韦恩部队追击下进入小镇。当美军部队开上来的时候,马斯格雷夫的部队用滑膛枪从据守的丘氏宅哪楼上的窗户向美军开火。因此,美军前进受阻。

对孤立无援之敌施以招安,是古今中外军事家都懂得的道理。于是,诺克斯将军决定派出一个使者前去丘氏宅邪,劝导守敌投降。

年轻的弗吉尼亚人史密斯中尉自告奋勇充当使者。他在前进途中遭到敌人射击,受了致命的重伤。目睹这一场面的美军官兵都很气愤,决定用大炮轰击这所房子,把顽固的敌人和这座房子一起化为灰烬,为史密斯中尉报仇。

但是,因为他们所用的炮不是重炮,所以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诺克斯将军又派人前去放火,焚烧丘氏宅邸的地下室。

这时,一阵枪弹从地下室装有铁栏杆的窗户里射出来,把前去放火的士兵也打死了。就这样,半个钟头白白过去了。美军牺牲了不少人,宅邸的守卫者却几乎没有损伤一根毫毛。为了争取时间,美军最后留下一个团监视这座毛邸,以防止宅内守军突围,其他部队继续追击敌人。

可是,由于攻打丘氏宅邸的部队耽搁了半小时,把整个战斗部署给打乱了。首先是各师的联络被隔绝了;整个战场被硝烟和浓雾笼罩,信息难以传递;总司令无法了解全局情况,原定计划也不知执行得如何。但不管怎样,许多地方的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沙利文在纳什的北卡罗来纳部队和康韦旅的增援下,越过丘氏宅邸,前进了一英里。由于他的进攻,英军左翼被迫退却。显然,中路的计划在有效地实施着。

格林和斯蒂芬的两个师因需要迁回前进,投入战斗较晚。斯蒂芬师的一部为丘氏宅邸射出的猛烈火力所阻,不得不停下来还击。结果,这两支部队也互相失散了。由米伦伯格旅和斯科特旅组成的格林师,向前推进得也很快,赶走了一个英军轻步兵先头团,抓到了一些俘虏,一直推进到离镇中心市场很近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严阵以待的英军右翼。他们的猛烈进攻对英军显然产生了效果,敌人开始动摇。这时,新泽西州和马里兰州的民兵在福尔曼和斯莫伍德的率领下又出现在敌人的右翼。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军队伍莫名其妙地惊慌起来。据说,主要是士兵们把子弹用完了,看到敌人呐喊着向他们冲来,他们就慌了神。韦恩那个师本来已经把敌人驱赶了3英里,突然发现左侧有大批美军靠近,认为是敌军来了,也惊慌起来。士兵们不顾军官们的尽力劝阻,纷纷向后退却。

相反,最初因遭到突然袭击而慌乱不堪的英军这时却镇定下来,反过来向美军发动起进攻来了。美军在卷土重来的英军进攻下,不得不立即把大炮和伤员撤走。撤退持续进行了一整天,一直退到20英里外的珀基奥门溪。

美军虽然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情况下遭到了挫折,但他们大胆进攻日尔曼镇的影响,却比列克星敦战斗和殷克山战斗以来的任何一次战斗都大。一位英国军事史家评论说:“在这次作战中,美方发起攻势,虽然被击退并蒙受损失,却表明他们已经是一个不容小视的对手,他们不仅能够坚决地发起冲锋,而且能够秩序井然地撤退。因此,我们有些人原先曾希望同他们打一位就能起决定性作用,就有可能使战争迅速结束。现在人们却不怎么敢抱这种希望了。“这次战斗对美国军队本身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可以从军官们当时写给他们友人的书信中看出。一位军官写道:“虽然我们把一次‘完全的’胜利白白丢掉了,我们却从中懂得了一个可贵的真理:我们只要奋勇作战就能够打败敌人;我们在运动的速度上远远胜过敌军。我们土气高昂。每经过一次战斗,我们的军队都增添新的劲头,对自己的力量更有信心。再打~两次仗,敌人的情况就一定不那么妙了。”

华盛顿这次撤退时的心情完全不像退居福吉谷时那样低落,因为经历了萨拉托加和日尔曼镇的战斗,他信心十足。之后,他在琅基奥门溪停留了几天,让部队休息和整顿,而自己则开始了新的作战部署。华盛顿打算在兵力增强以后,逐渐向费城靠近,在距费城不到14英里的白沼布置了强有力的阵势。

原来美方曾在费城周围的特拉华河岸设置了堡垒,在河中设置了障碍物。当时的目的是为阻止英军进攻费城,现在华盛顿希望利用这些防御工事围困费城。因为经过日尔曼之战,这些防御工事已经受到很大破坏。

美英双方的指挥官,都想利用河中的堡垒和障碍物来制服对方。英军的豪氏兄弟企图攻占堡垒和障碍物,以巩固费城的防御;华盛顿则想方设法地保住这些堡垒和障碍物,以围困费城。

原来,这些堡垒和障碍物组成的防御体系,建立在特拉华河中的一个地势很低、长满芦苇的小岛上。位于费城下游数英里的斯库尔基尔河口。它由一个坚固的主堡和大量的外堡、炮台组成。小岛与宾夕法尼亚河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河道,河道水下设有牢固的拦河铁索,任何船舰撞到拦河铁索都会有危险。

这个防御体系的两侧一侧为米夫林堡,另一侧为默塞尔堡。

这两个堡垒在费城失守之后都由美军占领。驻守米夫林堡的是塞缪尔。史密斯中校指挥的马里兰军队,他们一直在不断地英勇抗击宾夕法尼亚的河岸上敌军炮台的轰击。默塞尔堡原来由民兵驻守,但华盛顿这时用瓦农将军手下的400名罗得岛大陆军替换了他们。克里斯托弗。格林上校被任命为指挥官。

格林上校是一位勇敢的军官。他过去曾经跟随阿诺德出征加拿大,在魁北克城下的战斗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协助格林上校的是莫杜伊。杜普莱西上尉,他负责指挥炮兵。

他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年轻的法国工程师,志愿献身于美国独立事业,并经大陆会议授衔。河道里的拦河铁索就是在他的监督之下建造的。

格林在杜普莱西协助下,加紧在默塞尔堡修建防御工事。有一天,他正在组织施工,惊奇地发现从树林中闪出一支大部队。

从这批人的制服可以看出他们是黑森部队。事实上,他们共有4个营,1200余人,全部由爱出风头的多诺普伯爵指挥。

格林上校对突如其来的敌军毫不惊慌。他迅速进行了部署,准备进行坚决的抵抗。不一会儿,一名英国军官打着小旗骑着马缓缓而来,还有一名鼓手伴随。他们行至适当距离时停了下来,用鼓声表示他们是来谈判的。那名军官还威胁说,如果守军进行抵抗,就决不轻饶。格林回答道,美军准备与堡垒共存亡。

这位使节回到部队片刻,黑森军在距美军外堡不到半英里的地方架起排炮,开始猛轰。在炮火掩护下,敌军开始冲锋。

这时,美方的外堡只修好一半,而且面铺得很广,来不及配备兵员防守。因此格林和杜普莱西临时决定,部队只作短时间抵抗,在敌军接近时才开枪,然后退入主堡。主堡周围有一道架着木板、布有铁丝网和很深的壕沟组成的保护带。

英军首先进行了炮火打击。多诺普在炮火掩护下带领军队向前挺进。守备部队按照预定安排迅速放弃了外堡。敌人从两处进入,他们以为胜利在握,猛攻主堡的各个部分。截至此时,他们还没有看到美方任何军队。但是,当其中一路从北面接近主堡时,堡垒的炮眼中和左边一个半隐蔽的炮队,突然射出大量的葡萄弹和雨点般的滑膛枪弹,许多英军被葡萄弹和枪弹击毙。幸存的英军仓皇后退。

带领另一路企图攻击主堡南侧的多诺普伯爵的部队,已经越过了鹿砦。一些士兵已经冲过了壕沟,还有一些士兵已经爬过了栅栏。这时候,一阵同样猛烈的炮火和滑膛枪弹射向了他们。一些人当场被击毙,许多人受伤,其余的人被赶了出来。多诺普自己也受了伤,倒在现场。他的副手明格罗德中校也受了重伤,生命垂危。还有一些最优秀的军官也被打死或打伤。

击退敌军之后,莫杜伊。杜普莱西上尉到战场上巡视,发现有一个声音向他乞求:“不管你是谁,请你把我从这里弄走。”原来他是不幸的多诺普伯爵。社普莱西派人把他抬到堡垒附近一所住宅里,细心照料。他气息奄奄地又活了三天。这位伯爵临死时悲哀地说,“我所从事的崇高的职业即将过早地告终”,“我是我自己的野心和我的君主的贪欲的牺牲品。”

按照计划,英军还要同时由水路对默塞尔堡对岸的米夫林堡发动进攻。所使用的力量是两艘快速舰——“奥古斯塔”号和“罗巴克”号及小型军舰“默林”号和一艘大木船。这些船舰强行冲过了下游的一道拦河铁索,但是“奥古斯塔”号和“默林”号在第二道阻拦线下游搁浅,怎么也动不了。

为了转移美方对这两艘军舰的处境的注意,其他舰只尽量驶近米夫林堡,并不断开炮轰击,但是河中的障碍物已经使航道堵塞,英军舰只始终无法进入十分有效的射程以内。

美军及时发现了这两艘某舰的情况,派了4艘火攻船前来,想把这两艘军现炸毁,但没有成功。美军便使用大木船和浮动炮台向某舰发射猛烈的火力。在战斗过程中,有一枚炮弹落在“奥古斯塔”号上,“奥古斯塔”号中弹起火。火势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轰”的一声爆炸了,大多数英军在爆炸中身亡。看到大势已去,英军自己在“默林”号上放起了火,并且放弃了“默林”号。“罗巴克”号和其他舰只载着余下的英军向河的下游驶去,不再进攻米夫林堡了。

萨拉托加和日尔曼战役,成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两个战役之后,华盛顿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攻。

[编辑本段]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

大陆会议 美利坚十三个联合邦一致通过的宣言撰写独立宣言(杰斐逊,亚当斯和富兰克林)

在有关人类事务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自然神明 ,取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出于对人类公意的尊重,必须宣布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的确,从慎重考虑,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府。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来恢复自身的权益。但是,当政府一贯滥用职权、强取豪夺,一成不变地追逐这一目标,足以证明它旨在把人民置于绝对专制统治之下时,那麽,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一再损人利己和强取豪夺的历史,所有这些暴行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在这些邦建立一种绝对的暴政。为了证明所言属实,现把下列事实向公正的世界宣布。

他拒绝批准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他禁止他的总督们批准急需和至关重要的法律,要不就把这些法律搁置起来暂等待他的同意;一旦这些法律被搁置起来,他就完全置之不理。 他拒绝批准允许将广大地区供民众垦殖的其他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情愿放弃自己在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但这种权利对他们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只有暴君才畏惧这种权利。 他把各地立法机构召集到既不方便、也不舒适且远离公文档案保存地的地方去开会,其唯一的目的是使他们疲于奔命,顺从他的意旨。他一再解散各殖民地的议会,因为它们坚定果敢地反对他侵犯人民的各项权利。在解散各殖民地议会后,他又长时间拒绝另选新议会。但立法权是无法被取消的,因此这项权力已经回到广大人民手中并由他们来行使;其时各邦仍然险象环生,外有侵略之患,内有动乱之忧。 他竭力抑制各殖民地增加人囗,为此,他阻挠《外国人归化法律》的通过,拒绝批准其他鼓励外国人移居各邦的法律,并提高分配新土地的条件。

他拒绝批准建立司法权力的法律,藉以阻挠司法公正。他控制了法官的任期、薪金数额和支付,从而让法官完全从属于他个人的意志。他建立多种新的衙门,派遣蝗虫般多的官员,骚扰我们人民,并蚕食民脂民膏。在和平时期,未经我们立法机关的同意,他就在我们中间驻扎常备军。

他使军队独立于民政权力之外,并凌驾于民政权力之上。他同一些人勾结,把我们置于一种与我们的体制格格不入、且不为我们的法律认可的管辖之下;他还批准这些人炮制的假冒法案,来到达下述目的:

在我们这里驻扎大批武装部队;用假审讯来包庇他们,使那些杀害我们各邦居民的谋杀者逍遥法外; 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未经我们同意便向我们强行徵税;在许多案件中剥夺我们享有陪审团的权益;编造罪名把我们递解到海外去受审;在一个邻近地区 废除英国法律的自由制度,在那里建立专横政府,并扩大它的疆界,企图使之迅即成为一个样板和得心应手的工具,以便向这里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样的专制统治; 取消我们的特许状,废除我们最宝贵的法律,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政府形式;中止我们自己的立法机构,宣称他们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为我们立法。他宣布我们已不在他的保护之下,并向我们开战,从而放弃了这里的政权。他在我们的海域大肆掠夺,蹂躏我们的海岸,焚烧我们的市镇,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此时他正在运送大批外国佣兵来完成屠杀、破坏和肆虐的勾当,这种勾当早就开始,其残酷卑劣甚至在最野蛮的时代也难出其右。他完全不配做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他强迫在公海被他俘虏的我们公民同胞充军,反对自己的国家,成为残杀自己朋友和亲人的创子手,或是死于自己朋友和亲人的手下。

他在我们中间煽动内乱,并且竭力挑唆那些残酷无情的印第安人来杀掠我们边疆的居民。众所周知,印第安人的作战方式是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格杀勿论。

在这些压迫的每一阶段中,我们都曾用最谦卑的言辞请求救济, 但我们一再的请愿求所得到的答复却是一再的伤害。这样,一个君主,在其品行格已打上了可以看作是暴君行为的烙印时,便不配做自由人民的统治者。

我们不是没有顾念我们英国的弟兄。我们一再警告过他们,他们的立法机关企图把无理的管辖权横加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也提醒过他们,我们移民并定居来这里的状况。我们曾经呼唤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侠肝义胆,我们恳切陈词,请他们念在同文同种的份上,弃绝这些必然会破坏我们彼此关系和往来的无理掠夺。对于这种来自正义和基于血缘的呼声,他们却也同样置若罔闻。迫不得已,我们不得不宣布和他们分离。我们会以对待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战时是仇敌,平时是朋友。

因此,我们,集合在大陆会议下的美利坚联合邦的代表,为我们各项正当意图,吁请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我们极为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是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解除效忠英国王室的一切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媾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理应采取和处理的一切行动和事宜。为了强化这篇宣言,我们怀着深信神明保佑的信念,谨以我们的生命、财富和神圣的荣誉,相互保证,共同宣誓。

翻译:任东来

任东来在《美国历史文献选集》的译文(中国翻译出版公司翻译,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1985)和《1765--1917年的美国》的译文(谢德风等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基础上重译。

[编辑本段]

意义

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封建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奴隶制契约也基本上废除。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正如列宁所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及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爆发。

[编辑本段]

影响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333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美国独立宣言(全文) 独立宣言全文

原文地址:美国独立宣言(全文)作者:孤独隐者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美利坚合众国13个州的一致宣言  在人类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当一个民族有必要解除其与另一民族相连结的政治桎梏,并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在世界列强中取得独立与平等的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原因

油画《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目录[隐藏]背景波士顿倾茶事件莱克星顿的枪声进程萨拉托加大捷《

从不同视角看PRE-IPO风险投资中的对赌条款 对赌条款范本

这是这个全民PE(Private Equity)的时代,中国创业和成长投资市场已经排名世界第二,据说每年投资规模高达数千亿元。风险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极其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不排除有投机的成分(所以,税总局要征收浮盈35%的反暴利税),但

轮胎案 华为在美国受阻的原因

美国提高中国轮胎的税,实行保护政策!相信轮胎业的国人一定在说这种保护政策不对.这个对吗?不对吗?坦白说,无法说对还是不对.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也会这样做的.如果你说不对,假如你是中国轮胎业的,一定会这样说.我不能说对与不

第二次海湾战争原因及影响的经济分析 第二次海湾战争过程

近日又要比较忙,好几本书都没看完,尤其是昨天新买来了〈〈THE END OF THE FREEMARKET〉〉,看得起劲,工作之余有时间也要优先看书,所以写的时间就没有了。想到以前曾发表过一些论文和报告,找了一下,自己保存的不多,保存了电子版的更少之又少

声明:《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原因》为网友把伤痕当酒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