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手册 佛学入门四书





一、印度佛教圣地图

1、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



2、蓝毗尼园是佛陀的诞生地。



3、菩提迦耶是佛陀的成道地。



4、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转法轮地,佛陀对憍陈如等说四谛法,在教史上称这次所说的法,叫做转法轮经(PRAVARTA SUTRA)。憍陈如等五人闻佛说法悟道,是教史上最初的五比丘,亦即有僧伽的开始。



 

5、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建筑竹林精舍,供佛陀说法道场。教史上最早的一座大寺院

6、舍卫城是乔萨罗国的都城。须达多长者在此建立祗园精舍,供佛说法道场,是教史上第二座大寺院。

7、拘尸那拉城即拘尸那拉国的都城。是佛陀的涅槃地。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娑罗双树间涅槃,拘尸那拉国的国王摩罗斯(THE KING OF THE MALLSA OF KUSI NARA)及高僧料理佛陀的遗体,在城东举行梵化。



8、佛涅槃后,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上首,在王舍城外,灵山七叶岩,举行第一次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

9、现在印度佛教四圣地的建筑给纪念物。

⑴蓝毗尼园有阿育王建立的石柱;

⑵菩提迦耶有金刚大塔(又称大菩提塔);

⑶鹿野苑有转法轮塔;

⑷拘尸那拉城有涅槃塔。

二、佛历与佛旗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1950年,在室利兰迦歌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的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因为南传与北传佛教所记载的,各有差异,故作共同规定如下:

1、佛陀降生于公元前623年的5月月圆日。

2、佛陀出家时是29岁(即公元前594年),成道时是35岁;即公元前588年,5月月圆日夜睹明星悟道。

3、佛陀说法45年,80岁涅槃,即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夜半入灭。

4、佛历是由佛陀涅槃时计算起的。佛历计算的方法:即将佛降生于公元前623年减去佛寿80岁,即得543为佛涅槃年数(佛涅槃于公元前543年),再将543加今年公元1976年,即得2519年。但到今年佛诞起,应增加1年,故今年1976年佛诞后的佛历是2520年。计算佛历方法,依此类推。

如计算佛陀降生到现在有多少年?应将佛降生时在公元前623年,再加今年公元1976年,即得2599年,但到今年庆祝佛诞日,再加一年,已有2600年。

又在这次会议,讨论关于佛教旗帜的规定:即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来制定佛旗:⒈蓝色;⒉黄色;⒊红色;⒋白色;⒌橙色;⒍前五色混合色。

三、释迦牟尼佛简史

(一)释迦太子诞生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623年,他的父亲叫净饭,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非常英明仁慈,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为人十分贤慧。她45岁的时候,怀孕太子,已满足十个月,便在归宁途中,离国都五英里时的蓝毗尼园,诞生了太子,太子能周行七步,脚踏之处现七朵莲花,且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

父母晚年得子,喜出望外。当太子回宫后,全国举行欢庆,有阿私陀修士来访,说太子相貌庄严,预言太子将来可以做统一世界的“转轮圣王”,或博学的“一切智者——佛陀”。父王对他寄予非常殷切的希望,所以特请著名的婆罗门教徒,替太子取个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的意思。

(二)幼年及少年时代

悉达多太子诞生七天时,母亲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为净饭王继后,抚养太子。她把太子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疼爱,使太子仍旧在幸福舒适中生活长大。

七岁时,太子开始读书。净饭王聘请名师教他学习梵文,由浅入深的研读五明和四吠陀。聪明的太子,闻一知十,没几年(十二、十三岁时)便博通一切学问。后来又学习了兵法与武术,也都很快就精练了。在一次王家子弟的比武会中,他表演了优越的体力角斗,和超人的射箭武艺:诸王子中最好的,只能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却能一箭连穿七鼓。

十六岁,父亲就让他结婚,娶的是邻国公主耶输陀罗。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叫罗睺罗的儿子。当罗睺罗出生时,太子叹气道:“罗睺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铐锁住了父亲的颈项。

净饭王很爱太子,希望他承继王位,所以特别为他筑了“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许多宫人美女服侍他,让他过着快乐的生活,但是悉达多太子对这世间的富贵、快乐,却不感到兴趣。

(三)出家

悉达多太子,是个王子,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十分不满意。他常想着:“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难道他们不是人吗?有什么办法,使他们过着自由平等的生活?”

有一次,悉达多太子随着父王,到田野去游玩。看见农夫在耕田,上身没有穿衣服,在凶残的阳光下晒着,全身是泥浆,大汗直流,气喘不息。耕牛颈上勒着绳子,皮破血流,还要受农夫的鞭打。梨过的泥土,翻出许多小虫,鸟雀飞来争着啄食。太子生起慈悲的同情心,觉得为了求生存,贫民是多么痛苦!而生命界的互相争斗残杀,更是一幕大悲剧!他便在大树下静静地想着:“应该怎样去救济他们,让大家过着合理的生活?”太子想得出神,几乎忘记了回宫。

后来他出游四城,遇见老人、病人、死人的痛苦情形,又看到出家修士的快乐神情,因此左右思维,知道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生老病死,且一切众生为了求自己的生存,更做出种种罪恶,甚至不惜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悲剧,结果还是向着老、病、死亡的路上走,这悲剧的生命界,这矛盾不合理的人生,应如何去解脱痛苦呢?

这些问题,使太子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尊荣与富乐,终于在29岁那年的一个月圆辉夜里,下了最大的决心,放弃了王位、财富与父母妻子。带着侍从车匿,骑着犍陡白马,偷偷离开王宫,越过了阿那玛河,到深山旷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脱与人生的真理。

(四)修行经过

悉达多太子出家以后,在阿那玛河河畔,自己剃掉头发,披起袈裟,叫车匿带了冠服白马回宫,车匿哭泣,白马悲鸣,舍不得离开太子。

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了,却看不见太子回来,悲痛万分,立刻派遣大臣去追他回来。但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对来追的大臣说“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誓不回宫。”国王无法,只得选了亲族中五个青年,去跟随太子修行。

太子向旷野前行,进入跋伽仙苦行林,看见那些苦行者,为求升天,而修种种苦行,觉得不是正道,立即要离开,苦行者见他的道志异常,告诉他到恒河南面的苦行林,去寻找名师,定可达到愿望。于是他向南而行,越过恒河南岸,到了摩竭陀国,就在王舍城中乞食,之后,走向班达峇岩。频婆娑罗王知道后,特到班达峇岩去访问太子,要请他进宫去,供养一切饮食,并要让给他王位、赠送半个国土和财物,劝他还俗。太子因修道意志坚定,不愿接受,频婆娑罗王对太子说:“你如果成佛,不要忘记度我。”太子说:“大王,我一定如你的心愿。”于是他向王告辞,朝着苦行林的路径,继续寻找名师了。

太子同五侍从向追求真理的征途前进,访问了当时著名宗教师阿罗逻迦兰和郁陀迦罗摩弗,可是他们的学说都不圆满,不能满足太子的希望,便离开他们,向他处寻访。

太子在尼连禅河近处的宇奴唯拉村(URUVELA)修苦行,过了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日食麻麦,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后来自知过份的刻苦,并不能获得真理,便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牛女苏耶妲(SUJATA)乳麋的供养,恢复了身体的健康。随从的五个人以为他失去道念,就不再跟从他了。于是太子到尼连禅河去洗澡,把六年来的污秽洗掉,并决定要去开辟自己的宗教途径。

(五)成道

释迦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时有一割草童子,先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子即在所铺草座上面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愿:“我不成正觉,誓不起此座。”(佛经称此座为金刚座)

过了第七天深夜,传说当这时候,太子在禅定中出现魔境扰乱,即魔王波旬,派遣魔女来诱惑他,发动魔兵魔将来威嚇他,太子意志坚定,始终不被他所动摇,结果魔王被降伏了。这传说,是说明了太子内心中克服情欲与威势的心理过程。

降魔后,把精神全力集中起来,运用最高的智慧,去思考大地众生的问题。终于在35岁那年(公元前588年5月月圆日夜半),看见明星出现,豁然觉悟一切真理,完成了无上正觉。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缘起的理法,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例如我们的身体是由父母生育为缘,而生命是自己带来的主力为因,我们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无明烦恼业力,所以招感这个身体果报,有了果报身体的生,那么老、病、死就不能避免,所以要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只有修道断除根本烦恼的“无明”。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而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故佛陀的成道,是了悟缘起,断除无明,慧光焕发,佛性显现,内心清净,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

(六)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佛陀成道后,就开始说法济度众生的工作:

最初,到鹿野苑度化憍陈如等五人,他们听佛说四谛法得道后,就成为五比丘。这是教史上最早的僧伽。

又有波罗奈国,俱梨迦长者的儿子耶舍,和五十个同伴,一齐来跟佛出家。俱梨迦长者及夫人也来皈依佛陀,成为最早的优婆塞和优婆夷。

接着,佛陀独自到迦耶山,度化三迦叶兄弟,三迦叶是拜火教的领袖,大哥名优楼频螺迦叶,有五百徒众。二弟名叫伽耶迦叶,有二百五十徒众。三弟名那提迦叶,也有二百五十徒众,合共一千徒众集体来出家,大大提高了佛陀的声望。

佛陀带了三迦叶兄弟,和徒众千人,到摩竭陀国去,频婆娑罗王恭敬迎接,虔诚皈依,并且建筑了竹林精舍,献给佛陀与比丘们,这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也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

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王舍城内的著名的异教徒,舍利弗和目犍连,也因崇拜佛陀所说的缘起真理,联合他们的徒众二百人,跟佛出家,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成为佛陀转法轮的助手。

不久,有摩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摩诃迦叶皈依佛陀,成为头陀第一,后来佛陀涅槃,他就继承了佛陀的遗钵。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在憍萨罗国舍卫城建筑祗园精舍,献给佛陀说法道场,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为宏大。是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憍萨罗国王波斯匿的皇后末利夫人,也都来皈依佛陀,成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

佛陀成道后的第六年,回祖国探望年老的父亲。姨母波阇波提,和阿难陀等几个堂弟及罗睺罗,也信佛,后来都出了家。当净饭王高龄九十三那一年,已是病重垂危,佛陀再回国为父王说法,送终扶棺,布施财物,表示孝敬。

佛陀是大众的安慰者与救护者,他把一切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爱护,替生病的比丘洗涤脓血,替瞎眼比丘穿针缝补。释迦族与拘利族争水,他不辞劳苦,特地远道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别进城去安慰病人,教化病人,并且指导他们,国家应有民主的政治方法。佛陀以慈悲无畏的态度,深入民间,去传播中道的真理,凡是同他接触过的,听他说法过的,无不深受感化,而衷心地信仰。

佛陀的信徒,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贫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社会的每一阶层,这是他提倡慈悲平等,济度众生的伟大表现。

(七)涅槃

佛陀说法四十五年,席不暇暖地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佛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竹林精舍,作最后一次的教诲。这时,佛陀身体染了病,已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槃。又渐渐向前走,经过每一村落,便利用休息时间,向村民说法。在波婆村接受金工(金属铁匠)名纯陀的最后供养。病势加重,于是复步行到拘尸那拉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佛陀就选择娑罗双树间之处,作他的入灭地方。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当时一位外道叫须跋陀罗(SUBHADRA)的来求见,成为最后度化的弟子。随侍佛陀的阿难等见佛病势沉重,十分难过,佛对阿难陀等说:“别难过,信任自己,紧握真理明灯,在真理中求解脱。”阿难陀三次请佛住世,佛陀回答说:“万法自性仍归于灭,人人有生必有死,我的肉体怎能永存呢?我这段生命,必须循着自然法性而归于寂灭。”阿难陀、阿那律和罗睺罗等听了,不禁流泪!于是众弟子公推阿难陀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1、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

2、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3、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4、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1、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

2、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

3、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置之;

4、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身旁默默流泪,佛陀像慈母般的安慰他们说:“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着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又说:“一切众生均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就在这年(公元前543年)的五月月圆夜半,从容安静地涅槃了。

拘尸那拉国王和佛陀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佛陀的舍利由八国国王请去建塔供奉。这种舍利塔,一直到现在,还留存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与崇拜。

(八)最圆满的真理

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这就叫做“佛法”。

佛陀成道以后,到涅槃以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城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到八十岁,整整地说了四十五的佛法。

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槃的那年(即佛涅槃后的九十天)由五百大阿罗汉,公推摩诃迦叶为首席,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岩集会编辑起来。先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出经藏。经过大众的印可,完成了第一次的结集。

后来,又经过几次的集会整理,并且翻译成各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国去。中国翻译的佛经,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总名大藏经,在世界文化上,是极有价值的文献。

佛法的内容,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的轨则。佛法之目的,在教我们怎样去止恶行善,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舍已利人。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是人生所最需要的学问。人人能去研修佛法,弘扬佛法,将可转娑婆为极乐。

四、释尊八相示现

八相示现是佛陀一代的足迹,简述于下:

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陀天内院,欲降生人间,先观五项合宜之机,即时间、地点、国家、家庭及父母,然后下降人间。

二、托胎: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降入母胎。

三、出生:公元前六二三年五月月圆日,在蓝毗尼园,从摩耶夫人右胁出生。

四、出家:年二十九岁,观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脱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五、降魔:在尼连禅河附近的苦行林,修六年苦行后,到迦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六、成道:公元前五八八年年五月月圆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卅五岁。(成道地即现在印度的菩提迦耶)

七、转法轮:成道后四十五年间说法度生。

八、入涅槃:世寿八十,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林间,示入涅槃。

《因果经》中关于佛陀宿世传说:

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皈依于佛,并买得五茎莲华,以供养佛。时燃灯佛为善慧仙人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见燃灯佛来,因地浊湿,善慧便将已身所穿的鹿皮衣,铺在地上,又将头上的头发,再铺上去,待佛走过。于是燃灯佛更授记善慧说:“将来在娑婆世界成佛,度诸众生。”善慧便出家修菩萨行。从此又经过若干时劫,迦叶佛时,善慧菩萨功行圆满,命终生兜率天。(善慧转名为护明)

按:兜率天乃是欲界的空居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乃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乐无穷,内院乃是位登补处,将欲继承佛位的菩萨住的。菩萨修行圆满,尽此一生,便可成佛,因此又名为一生补处。护明菩萨已登补处,在此天中,为诸天众,演说妙法。嗣因观诸众生的根性已熟,时机已至,便下生人间,成就佛道。

当菩萨从兜率天,下降人间时,诸天侍从,放大光明,菩萨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莲花,威神巍巍,于明星出现时,降入母胎,应现于世。这便是八相中的一二两相的故事。

五、构成佛教三要素简表

一、教主

释迦牟尼佛

二、教理

1、五戒(人乘)

2、十善戒(天乘)

3、四圣谛(声闻乘)

4、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中主要圣道)

5、十二因缘(缘觉乘)

6、六度法门(菩萨乘)

7、三法印及一实相印(小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法印,大乘一实相印,即诸法缘起性空。)

三、教徒

1、优婆塞(在家学佛男居士)

2、优婆夷(在家学佛女居士)

3、式叉摩那(学法女,须学法二年始受戒)

4、沙弥(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童)

5、沙弥尼(未受比丘尼戒之出家女童)

6、比丘(出家受具足戒之僧伽)

7、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女尼)

六、佛陀的族姓简释

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姓、种族姓、四种姓,及所属的民族分别略释:

A、悉达多乔达摩(巴里文SIDDHA T THA GOTAMA,梵文SIDDHARTHA GAUTAMA)---悉达多是释迦牟尼佛幼时的名字,译意“吉祥”及“一切功德成就”。乔达摩是佛陀家族的姓,可简称乔达摩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姓。也有把“GOTAMA”译为瞿昙。

B、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佛成道后的圣号尊称为释迦牟尼佛。这是以释迦种族为姓,不用家族的乔达摩为姓。故说“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

C、释迦牟尼是属于古印度四种姓(或称四姓,即四阶级。)的第二阶级刹帝利王族。

D、如以世界民族之分布来说,当公元前二千多年时,雅利安族侵入印度,征服了印度原始民族达拉维甸人,到定居后所建立的国家是属于雅利安民族,故释迦牟尼佛是属于雅利安民族。

E、古印度四种姓(四阶级)最高贵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国事,也有特权。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他们的任务是耕种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首陀罗,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说连做人的权利都是没有。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证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悲平等,故当时能折服婆罗门教徒,来皈依佛教。

七、佛陀的圣号释义

悉达多乔达摩太子成道后,圣号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佛的名,译义“寂默”。能仁是表徵佛陀有慈悲救世,牺牲无我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徵他的智慧高深最胜,有自利的功能。

佛:梵语称为佛陀耶(BUDDHA),意思是觉者,是先知先觉的圣者。这觉者有三义:1、自觉。2、觉他。3、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大圣人。

八、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简表

㈠八关斋戒

⒈不杀生;

⒉不偷盗;

⒊不邪淫;

⒋不妄语;

⒌不饮酒;

⒍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舞妓乐;

⒎不睡卧高大床褥;

⒏不非时食。

㈡十善业道

⒈身三善业戒

⑴不杀生---不杀害物命。

⑵不偷盗---不偷盗财物。

⑶不邪淫---不淫欲乱伦。

⒉口四善业戒

⑴不妄语---不欺骗诳说。

⑵不两舌---不搬弄是非。

⑶不恶口---不咒诅恶言。

⑷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

⒊意三善业戒

⑴不贪---不贪爱五欲。

⑵不瞋---不瞋恚无忍。

⑶不痴---不愚痴无明。

九、略述八关斋戒及五戒十善业道

㈠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十善戒经说:“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可知八戒斋是适应在家佛教徒,使其随分随力,学习出家戒法的方便法门。八关斋戒是由五戒,再加上三戒,即是八戒。

⒈不杀生戒

戒经所载: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只要有生命的,都不可杀害。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杀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又有看到他人去伤害物命,内心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因此,禁止杀害众生的恶行,名为不杀生戒。

⒉不偷盗戒

戒律所制,上至金银贵重物品,下至一针一草,不可不与取。不论是佛教寺院的三宝用物,或家庭中的用物,或无理的强压,或偷窃,或诈取等等,都是犯偷盗戒。能远离偷盗的过患,不偷窃强夺,名为不偷盗戒。

⒊不淫戒

是指制止非礼的邪淫,即非夫妻不得有淫,是为不淫戒。

⒋不妄语戒

即禁止说谎话,摄口四善业戒。

⒌不饮酒戒

即禁止饮酒。因酒醉时,神志昏昧,会做出杀盗淫妄糊涂的事。

⒍不涂脂粉、香水,不戴花鬘,不穿华丽服装,不观玩歌妓乐戒。

即面上不涂脂粉,不将香水涂身,也不可带花环金饰之类,应穿纯色衣服(通常是灰色的衣服,出家者穿出家服,不在此例。)不要往观歌舞妓乐,或到娱乐场所去。

⒎不睡卧高大床褥戒

不可睡卧高而宽大华丽的床铺。

⒏不非时食戒

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可吃饭,即过午不食。

以上八戒中,前七项是属于戒法,第八项是属于斋法,故名八戒斋。这八戒斋,是在家学佛的男女居士,一日一夜方便受持之戒法。

㈡五戒及十善业道---人天乘正法

佛教分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但佛法是以人天乘,趣于大乘直达佛乘为基础。故人天乘即是佛乘的始阶。因此佛法流通于世间,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合时机的,可保人身不失(不堕恶道轮回)。再由五戒扩大,即十善业道,谓之天乘,能修十善到达上品的,来生可享受天福。

所谓五戒:⒈不杀生,⒉不偷盗,⒊不邪淫,⒋不妄语,⒌不饮酒(上八关斋戒中已说明)。此五戒是由十善所摄缩,其内容的意思,无多大差别。只是五戒侧重在身的修为,而十善是兼明心的动念而已。因此可以说,开五戒第四不妄语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的四戒;开第五不饮酒戒为:不贪、不瞋、不痴三戒;合起来就是㈠不杀生,㈡不偷盗,㈢不邪淫,㈣不恶口,㈤不两舌,㈥不妄语,㈦不绮语,㈧不贪,㈨不瞋,㈩不痴。便是十善戒法,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十善业道略述于下:

㈠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孔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愍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㈡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情,主权转移,必依正义。窃,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已而利人,即利人为利己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送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㈢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即依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已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妻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更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㈣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㈤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㈥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㈦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㈧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名、色、财、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予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宝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㈨不瞋恚而慈忍积福

瞋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瞋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曾经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到干净。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瞋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中国山东地方,从前出了一位张公,百忍成金,发忍获福。故要勤修慈悲忍辱养病美德,以远离瞋恚过患,是名不瞋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㈩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多闻正理(佛法),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今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以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是为身三善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是为口四善业。不悭贪、不瞋恚、不愚痴,是为意三善业。意即是心,因此心有无明烦恼存在,故称为意。

阿难曾问释尊,身、口、意三业,可者为重?佛回答:“意业为首,次口业,再次为身业”。因为意业清净,身口举动言说,便能端正,所作所为都会向善的。《阿含经》有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说人生造业的原动力,乃出于各人的心识。故各人皆可从自己的内心去改造。身语意是“业”的发动处,要使身语意时时存善去恶,即能造成善业,自利利人。反之,身语意存恶作恶,则可造出恶业来,必危害人群社会,受治之以法。是人生的造业,乃自作自受,亦即佛教的业力因果定律。

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话是说依止佛陀的真理,修习智德,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学佛的真义。人天乘正法,便是健全人格,使人达到完美品德的教法,人人奉行五戒,十善业道,一方面制止外在的恶行,一方面净化内心的善行,以达到建立人间净土,才是现实人生佛教之目的,也才是适合时代需要的佛教。

【备注】

1、百忍成金

山东张公五代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以后,第一百次时是他的孙子娶妻那一天,突然来了一个道人,要试验他是否真有忍辱工夫,便向他要这个新娘,先与自己做一夜夫妻,这一件事使张公很感为难,但他宽大一想,我甚么侮辱事忍受过了,这最后一次忍辱有甚么不可能呢,于是劝其孙子,完成他的百忍大愿,忍辱一下。后来这个道人在新娘房中,跳个不休,嘴里不住说:“看得破,跳得过。”跳到天亮,忽然倒在地上死了,新娘骇叫起来,待众人来看时,已变成一个金人,由此致富。故说张公百忍成金。山东那个地方,到现在还有一座巍峨的“百忍堂”纪念他忍辱的德行。

2、十善业与十恶业,各分三品,按其品级上下而成轮回六道:即行上品十善者升天,中品为人,下品成修罗。行上品十恶地狱,中品的为饿鬼,下品成畜生。故六道众生,皆由吾人身口意三业所造作,吾人举心动念,时刻应谨慎三业,勿令造恶,而勤修善行。

3、五欲即财、色、名、食、睡之五欲,起于贪求之心,名为贪欲。但欲有法欲、世欲之别,法欲是追求佛法的真理,世俗是乐著世间的五欲、身为佛教教徒的,宁可有法欲,不可贪世欲。

㈢附故事三则

1、在我心田中除草

佛陀到摩竭陀国某村庄托钵,有一婆罗门说佛陀不自耕田播种,而托钵向人乞食。佛陀即与婆罗门申辩正理,回答婆罗门的话是:

信是我所播的种子,

智慧是我所耕的犁;

抑制身口意的恶业,

就是在我心田里除草,

精进是我所牵的牛,

去而不回,进而行慈,

将我运到安详的境地。

2、佛度鸯哥摩罗

佛世时有杀人外道,在途中斩行人之手,以为指鬘,称为指鬘外道。其恶事震撼了憍萨罗国的人民,大家都很怕他。结果受佛陀度化,出家为比丘。

鸯哥摩罗说:“有人以刀杖正道,或以钩鞭正道,佛陀不用刀杖,徒手调伏我。”

鸯哥摩罗过比丘生活,在舍卫城街上托钵,有人向他投土,或向他投石,有时头部受伤,有时毁了衣裳。佛陀安慰他说:“圣者必须忍受,唯有忍受,如今,你在偿还已往所犯的恶业啊!”

3、那是归于你的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地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瞋火。

佛陀默默地听完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到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事!”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盯着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漫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如下的偈:

“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

是一件不应该的事。

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

将可得到两个胜利:

知道他人的愤怒,

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

不但能胜于自己,

也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在佛陀门下出家了,不久,成为阿罗汉。

十、六根本烦恼简表

六根本烦恼

1、贪---贪爱五欲。

2、瞋---瞋恚无忍。

3、痴---愚痴无明。

4、慢---骄慢高兴。

5、疑---狐疑猜忌。

以上贪、瞋、痴、慢、疑称为五钝使。

6、不正见

⑴身见(萨迦耶见)---执取五蕴根身。

⑵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⑶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

⑷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

⑸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以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为五利使。

五钝使、五利使合称为十使。

十一、略述六根本烦恼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现略说明于下:

㈠贪

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于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惠施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贪之为害,罪业沉重,经云:“死堕饿鬼,受饥渴报。”

㈡瞋

是瞋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愤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时,无涵养心,而生瞋恚,《华严经》云:“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瞋恚之恼害,死堕地狱,受身相丑陋报。

㈢痴

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瞋恚,故愚痴为三毒(贪瞋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死堕畜生中,受人宰割。

㈣慢

是我慢贡高,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及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苦恼。

㈤疑

疑是怀疑不信。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杜塞善门,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瞋、痴、慢、疑五烦恼,是心著垢染,系缚不脱,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其性质迟钝,难以制服,尤其是无明惑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㈥不正见

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不正见,即是:

⒈萨迦耶见

华译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五蕴)四大(地、水、火、风名四大)和合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无知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主宰”的实我存在,即是萨迦耶见。

⒉边见

又名边执见。边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谓所得的知见鄙陋,有所偏蔽,执常执断,各落一边。执常的知见,以“常”为恒常不变,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无有生死轮回升沉之事,则作恶何畏?无善恶因果可论。

⒊邪见

不正的知见,不信正法,拨无因果,诽谤圣贤,坏诸善事。

⒋见取见

见即是前说“我见、边见、邪见”。取是著不舍,乃对前说三不正见,执以为实。又这见亦名“非果计果”,即是自己还没有亲证圣果,而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⒌戒禁取见

戒是戒止杀盗淫妄之类,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鸦片烟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为什么反说不正见?这因为过患在一个“取”字。取是执著,即妄自执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为最殊胜。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本非出世正因,而执著修此类苦行之因,是获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计因”。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是因为邪师、邪见、雅思维等,而生起不正见。如闻正当,于见道中,即能顿断恶见,因为易断恶见之故,称为五利使。佛经有说,舍利弗为著名外道,因遇马胜比丘,听到佛法因缘法门,即弃邪归正。亲闻佛陀说法之后,七日遍诵佛法,证三果罗汉,再经十五日的修持,断十惑证阿罗汉果。十惑即贪瞋痴慢疑及五不正见,也称十使,谓能使令众生迷妄沉沦苦海。由此可见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有情生死流转的苦因。

十二、四圣谛

四圣谛:

⒈苦谛---迷的果,即苦果。

⒉集谛---迷的因,即苦因。

以上苦谛、集谛为世间的因果。

⒊灭谛---悟的果,即乐果。

⒋道谛---悟的因,即乐因。

以上灭谛、道谛是出世间的因果。

十三、四圣谛简释

佛成道后,初转法轮,是在古印度波罗奈国的鹿野苑(Sarnath),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圣”,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⒈苦谛

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都是苦的果报。

⒉集谛

是说明人生集起贪瞋痴等许多烦恼的“因”,去造种种的不善业,才会招受种种的苦果,故“苦”以“集”为因。

⒊灭谛

是指自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

⒋道谛

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二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而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槃的行果。声闻乘证得涅槃果,即断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具舍有十使:①贪、②瞋、③痴、④慢、⑤疑、⑥身见、⑦边见、⑧邪见、⑨见取见、⑩戒禁取见。断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我空真如,而解脱生死。当时佛以三转四圣谛开示憍陈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现将三转四圣谛列表于下:

三转四圣谛

⒈苦谛-苦果

⑴初转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⑵次转 劝修:此是苦,你应知。

⑶三转 作证:此是苦,我已知。

⒉集谛-苦因

⑴初转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⑵次转 劝修:此是集,汝应断。

佛学入门手册 佛学入门四书
⑶三转 作证:此是集,我已断。

⒊灭谛-乐果

⑴初转 示相:此是灭,可证性。

⑵次转 劝修:此是灭,汝应证。

⑶三转 作证:此是灭,我已证。

⒋道谛-乐因

⑴初转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⑵次转 劝修:此是道,汝应修。

⑶三转 作证:此是道,我已修。

十四、声闻乘简释

佛陀在鹿野苑说四谛法,因为憍陈如等五人,由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所以另起别名叫做“声闻”。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总称为“声闻乘”。“乘”是运载的意义。即是把众生从迷岸运至悟岸的工具,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即指四圣谛的理法,由闻四圣谛可到达悟道之彼岸。

声闻乘的果位---声闻乘修习四谛法而证悟的果位有四:

⒈初果---须陀洹(预流)

⒉二果---斯陀含(一来)

⒊三果---阿那含(不还)

⒋四果---阿罗汉(无生)

【备注】

1、声闻功夫最浅的第一果位,梵语叫须陀洹,华译“预流”,即预备入圣流(进入圣果之位)。

2、二果梵语斯陀含,华译叫做“一来”,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们这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梵语阿那含,华译“不还”,即是修到此果位,不来人间受生死,称为“不还”。

4、阿罗汉是声闻乘中最高果位,梵语阿罗汉有三义:

⑴杀贼---破烦恼之贼;

⑵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

⑶应供---应受天上人间供养。

十五、三十七道品简表

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

㈠四念处

⒈身念处---观身不净;

⒉受念处---观受是苦;

⒊心念处---观心无常;

⒋法念处---观法无我。

四念处重修智慧。

㈡四正勤

⒈已生恶令断灭;

⒉未生恶令不生;

⒊未生善令生起;

⒋已生善令增长。

四正勤重修精进。

㈢四神足[四如意足]

⒈欲神足;

⒉勤神足;

⒊心神足;

⒋观神足。

四神足重修禅定。

㈣五根

⒈信根;

⒉进根;

⒊念根;

⒋定根;

⒌慧根。

此五慧根能生圣道。

㈤五力

⒈信力;

⒉进力;

⒊念力;

⒋定力;

⒌慧力。

此五慧力能入圣道。

㈥七菩提分[七觉支]

⒈择法菩提分;

⒉精进菩提分;

⒊喜 菩提分;

⒋轻安菩提分;

⒌念 菩提分;

⒍定 菩提分;

⒎行舍菩提分。

由凡夫从迷而入悟,由未觉而成觉,修此七觉支。

㈦八正道

⒈正 见:见四谛理,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

⒉正思惟:思四谛理,断灭恶的欲念,生起正常的欲念。(又名正欲)

⒊正 语:常摄口善业戒,说出和善真诚的言语。

⒋正 业:常摄身善业戒,努力做自己的正常的行业。

⒌正 命:以正业维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职业,来玷污圣洁的生命。

⒍正精进:一心专精,不间断地向善有善报 方面去努力。(又名正勤)

⒎正 念:忆念正道,精进正业,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

⒏正 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

【备注】

⒈四念处的四种观法是以智慧为体,以智慧的力量,把心念常住于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⒉四正勤即是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最为殊胜,亦称四正胜。此时智慧力已增多,但禅定力较薄弱。

⒊四神足即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变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⒋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浅立名,如信根增长,破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为生圣道的根本,五力为增长圣道的主力。佛经说:“能生善法,故名为根,能破恶法,故名为力。”

⒌五根

⑴信根,于诸法谛理,信忍乐欲。

⑵进根,信诸善法理,倍策精进。

⑶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

⑷定根,摄心正道,相应不散。

⑸慧根,以观照慧,抉择分明,思惟真理。

⒍五力

⑴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

⑵进力,进根增上,故能破懈怠。

⑶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

⑷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乱。

⑸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

又五根五力以信为始,慧为终,显示信心是以智慧为主。

⒎七菩提分

⑴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⑵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⑶喜 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⑷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

⑸念 菩提分:明记定慧,使其均等。

⑹定 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⑺行舍菩提分:舍诸谬妄,更行进益。

⒏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在三十七道品中独得觉名,正因前修四念处至五根五力时未觉,后修八正道时已觉,唯中间修此七觉支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觉而觉,故独得觉名。

⒐八正道以正见为首,即以正见为最重要,因为有了正见,对事理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悟入正道。

⒑有漏

有烦恼,亦称有为。

⒒无漏

清净无烦恼,亦称无为。

十六、略释四念处

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告诉阿难陀及众弟子说:“我入灭后,你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为何佛只说安住四念处?这是因为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①缘身执净;②缘受执乐;③缘心执常;④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倒妄见的四念处。

1.身念处---观身不净

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2.受念处---观受是苦

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不论是苦、乐、舍的感觉,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于乐极生悲,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此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着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觉,便不能存在了。

3.心念处---观心无常

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4.法念处---观法无我

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自性的我,统宰用的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见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四念处观时,如上述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如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例如观法无我时,并观此身不净,是苦,是无常;或并观身,受,心皆是无我。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余类推。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身、受

心、法四种观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得到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因缘,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厉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上八正道。

十七、实践八正道

向来说:大乘重于般若,小乘重于正见。因为大乘能随于般若而行,可得到解脱,小乘能依正见而行,也可得到解脱。由此小乘人要修三十七道品的最后道品---八正道。八正道首为正见,正见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见,就不会妄修瞎行,徒劳无功。

说到八正道,非仅限于小乘人修八正道,因为八正道有世间和出世间两方面:依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成为善人君子,依出世间的八正道去实践,将可获得生命的解脱,也即是小乘的最高果位,名为阿罗汉。

八正道第一是正见

即正确的知见,由闻四谛理,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无常,是无一法能独立存在,也无一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明了这短促人生,要保持纯洁善良,不纵我役物,随流恶染,速把偏执的思想,改正过来,步入正见。印顺法师的佛学概论说:“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可知正见是要多闻佛法,根据佛法的真理,分别邪正,信善恶因果,三世业报等法理。不论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断邪,培养正确的正见,这是进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

又译为正欲、正志等。正思惟是化正见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实现行动。是要深密思考,所谓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等烦恼;善欲是大公无私(离六根本烦恼)的欲,即正欲,换句话说,正欲是正当欲望的理想,凡人应该有此正欲理想,依着目标去做。唯事先须正确思考,精密计划,立定意向,才能实践理想,做到成功。至于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经所云:“正志是分别、自决、意解、数计、立意。”这是说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异名而同一义为纯正的思想。凡能实践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恶业,免陷于烦恼苦缚。

八正道第三是正语

即语言要端正。言语是心声,由内心而表现于外。内心不正,则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便如刀剑刺入心胸,令人难堪,弄出祸串。要实践正语,便戒止口四恶业,说话真诚,纯洁有礼,言辞合于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业

即正当的行业,在家佛徒为了维持生活,人人都要有职业,但若犯杀盗淫妄的职业,就是不正业。如偷窃强夺他人财物,为维持自己的生活,此乃罪大恶极。或卖毒赌博,妓馆邪淫,骗取财物,都是不正业。要实践正业,须远离杀盗淫妄诸恶业。诸如教育文化机关之职工、商店的职务、医院的护士或设办不犯杀戒的事业,都是正业,均为自利利人的善业。唯佛制出家僧尼是以修持佛法,弘法利生为正业。那些高僧大德,把佛教真理,教化大众,消除他们的苦恼,正像医生给药为病人治病。世间的医生,只会治身病,而高僧大德是用佛陀的法药,为大众治理烦恼的心病。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

即是保持圣洁的生命,要以合法生活的正业来维持此生命。不可受人非法的贿赂,以那非法贿赂的金钱来维持生活,使生命被污染不净。这也是说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进

即是离恶向善,勇猛精进的努力,叫做正精进。不论修哪一正道,精进,如果不精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故必须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进毅力,制止一切恶行,进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

即不生邪念,忆念正道。《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就是说正念要坚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诱惑,倘然在五欲混浊的环境中,仍不为它所染污。正念是要精进修持,方不使思想有不正念头。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

即一心专注,不向外驰散,到达了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故小乘人摄心为戒,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以达到目的证悟无生果位,是要在八正道最后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开示实践的八正道,已具备戒定慧三学的次弟增进。如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戒学;正念、正定,就是定学;正见、正思惟,就是慧学。而以正精进为策励戒定慧三学的完成。八正道为圣者解脱的正轨,要求解脱,必须循着此八正道实践力行。至于在家佛徒,如能实践八正道,也可以净化自己,推进而净化社会,使大众行正道,成为善的、安乐的、幸福的人生社会!

十八、五蕴浅说

㈠五蕴

即色、受、想、行、识五个蕴叫做五蕴,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如下:

⒈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⒉受: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三受。

⒊想:取像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⒋行:意念中迁流不息,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⒌识: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㈡四大作用性与色法

四大的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暖,风性流动。色法中的根身与器界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和合的作用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利,是属水大;热度温暖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的作用性。

㈢四大与根身

四大是地、水、火、风。根身是我们的身体。佛说四大是构成根身的元素,即是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有的假相,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生起大病而死亡,则根身已坏,四大和合的因缘就消散,故佛说“四大本空”。

㈣五蕴与根身

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相互关系的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假相,到了这些关系的助缘散灭,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说:“五蕴非有”。

佛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是缘起性空,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着,烦恼自缚,就有业报,因为造业的是这“五蕴根身”。

十九、十二因缘简表

㈠过去二支因

⒈无明 ;⒉行。

㈡现在五支果

⒊识;⒋名色;⒌六入;⒍触;⒎受。

㈢现在三支因

⒏爱;⒐取;⒑有。

㈣未来二支果

⒒生;⒓老死。

二十、略述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说明人生的经过,换句话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的支数,来说明现实人生的成立。

⒈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是生死的根本。

⒉行: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的行业,有时作恶的行业,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这“行”和上面的“无明”,即是过去所做的惑和业,也便是四谛所说的集谛内容。

⒊识: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使阿赖耶识受果报,遇缘托胎,完成现在生命体。

⒋名色:名是心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故名色,为成立有情生命体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⒌六入:为六根完具位,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但这时的胎儿在母腹只有几个月,虽成六根的模型,对外界的感觉,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没有完备,故称“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时期。

⒍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至一岁内的婴儿时期,及进入二岁幼儿时期,其接触外界,只起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孰苦孰乐,也没有憎爱的分别,一切举动很天真,这时可说是触的混沌时期。到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⒎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6-12岁),乃至年青时期(13-23岁)的时候,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的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岁月而增进,遇顺境而感到快乐,遇逆境而感到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对爱憎的感受,特为明显,这就叫做“受”的阶段。

⒏爱:以染着贪爱为义,由受而来,对于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如青年时期,对贪恋财物和男女色欲,已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执着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有的越出轨则,未婚先有孕,故在这“爱”的阶段,尤其青年男女,宜谨慎调伏自己行动的情欲。

⒐取: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执取追求,也即对物欲境界起贪恋,强烈执取,据为已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三业不净,造诸恶业,经业系身,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都是有“爱”“取”而来。

⒑有: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在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之报。

⒒生:即未来受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⒓老死: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生生不已的流转道理。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与之俱来。而“生”与“老死”是未来世的二种因果,即将苦谛的内容加以详细分别。

十二因缘说明人生的生死循环,是通于过现末的三世,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不断流转,叫做流转门,而这流转门的因果:从过去“无明”和“行”的二支因,缘起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五支果。又从现在世的“爱”、“取”、“有”的三支因,缘起未来世的“生”、“老死”二支果。所谓人生,就是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叫做轮回,根本不外“惑”和“业”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释迦牟尼佛的悟道,就是觉悟这十二缘起的人生观道理。并推究十二因缘的缘起,以“无明”为生死流转根本,如修道断无明,除爱取,就可以解脱生死,故从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来说: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来世的生老病死亦灭。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是从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起缘,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为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二十一、缘起的人生宇宙

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物能够例外,所以“因缘所生起”,就成为一条永久不变的定律,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

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的关系之网。

如像花园里的一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土壤种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存在,这叫“缘起”。其实生长这棵树的种子水土等“因缘”,本身还是要靠别的因缘;因缘又要靠因缘,这样推广开去,可以牵涉到一切万有。反过来说,这棵树可以培植风景,长大后木材可以砍来做家器,而家器又可以供人应用;由因缘所生的树,又可以做别的东西的因缘,推广开来说,物物相助,又可以关涉一切万有。万物助长于一物,一物又可以关连到万物,宇宙万有,就是这么样一个互相关连的关系之网。

又如一个人的生存,小时要靠父母的养育,长大了要受学校的教育,还要靠朋友的寿县衣食住一切生活物资,要靠农人、工人、商人的借给;生存的保障,要靠国家组织,军警的卫护。必须要有这种种的“因缘”,一个人才能够生存。同时,一个人也必然的要尽他的智识能力,去替社会做事,给别人作“因缘”。“我种田,我织布,他盖房屋给人住”;人类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群众分工合作的组合,它的相依共存缘起关系,是更明白的。所以,人生社会也是这么样的一个互相关连的缘起之网。

万有都是缘起相关的,宇宙间没有一个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在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则单独存在,必然就也应该贡献自己的能力给社会群众,去帮助别人的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切来自群众,一切还归贡献给群众。不要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服务谋福利。

明白缘起的道理,才能真正的“无我为人”,互助合作。

二十二、菩萨释文及六度表

“菩萨”,印度话原称菩提萨埵(BODH ISATTA),菩提是觉义,萨埵是有情,即众生,简译觉有情,即觉悟的众生。菩萨不但自己希望求觉悟真理与解脱痛苦,而且要令一切众生,都同样觉悟真理,解脱痛苦,同时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觉悟,以立志成佛为目标。(如简要地说:即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自觉,觉他,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菩萨所修的法门:是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另列简表如下:

六度法

㈠布施---度悭贪

⒈财施;⒉法施;⒊无畏施。

㈡持戒---度毁犯

⒈律义戒;⒉摄善法戒;⒊饶益有情戒。

㈢忍辱---度瞋恚

⒈生忍;⒉法忍;⒊无生法忍。

㈣精进---度懈怠

⒈断精进;⒉修精进;⒊求化精进。

㈤禅定---度散乱

⒈身定;⒉口定;⒊意定。

㈥般若---度愚痴

⒈生空智;⒉法空智;⒊一切智智。

二十三、事六度和理六度

在大乘菩萨修行中,六度是其中主要的修习法门,六度的原名是“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华译为“到彼岸”,因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因此六波罗蜜也亦名“六度”。

六波罗蜜:

㈠檀那波罗蜜,华言“布施度”,是度悭贪;

㈡尸罗波罗蜜,华言“持戒度”,是度毁犯;

㈢羼提波罗蜜,华言“忍辱度”,主度瞋恚;

㈣毗离耶波罗蜜,华言“精进度”,是度懈怠;

㈤禅那波罗蜜,华言“思维修度”,是度散乱;

㈥是般若波罗蜜,华言“智慧度”,是度愚痴。

这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也是“事修”和“理修”两种。什么叫事修和理修呢?事修和理修是著相与不著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这样叫做事修,是修世间善法,可得到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理修是指所做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名为理修,这是出世间的。无相修的善法,能够了生死,证涅槃。

这个理修也可以说是“真修”。因菩萨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观照的功夫,(三轮体空)能所俱遣故,而达至波罗蜜之究竟境界;否则只能称之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而已,不能称度,将来只不过得到人天有漏的福根,就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了。

三轮体空者,单就布施言之: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叫做三轮体空。此三轮体空,亦是因以“观照”的功夫,观到三者的“本性”的性质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六度皆是有三轮,修六度者,应当要知道“三轮”原是空的,不著于法相,乃合于“般若”。因此,行者所修六度,不执著“人、我、法相”,才可算是波罗蜜,始能得到彼岸,这便是“理六度”了。若果执著“人、我、法相”而修,将来就一定只是得到人天的福报,终是不能超出三界的。所以永嘉大师有一首证诗道可说得好:

布施持戒生天福,

有如仰箭射虚空,

势力尽,

箭还坠,

招得来生不如意。

这就是指执著“轮相”修行而言的,属于事六度,虽然有功德,能生天享福,但福尽势衰,犹如箭堕,还要轮回生死。

二十四、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即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怎样叫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们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分释如下:

㈠慈无量心

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即无量的“慈”,能给的众生得乐。

㈡悲无量心

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种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拨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拨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拨无量众生之苦。

㈢喜无量心

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欢喜心的。且有一部份的人,还存在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㈣舍无量心

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存着,正似一泽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

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而提婆达多次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拨其苦,使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佛所成就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

二十五、菩萨的四摄法与四弘誓愿

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即是觉悟的众生,因他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须修习四摄的法门及具四弘誓愿,同时内心必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四无量心已述于前,现述四摄的法门,百四弘誓愿亦略述于后。

㈠布施摄

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即是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帮助他人,叫做布施。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自有方法。你将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相信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指挥。就是不大合情的话,他都会迁就,何况你说的是合情合理的正法。人是感情的动物,帮助他人是最能联络感情的。有了感情,做事就顺利。举办义务教育,以及福利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属于布施摄众生的法子。发菩萨心学佛的人,于此不可不注意及之。

㈡爱语摄

就是利用极和爱的话与人谈论,使人听之入神,引之入胜。和爱的话包括三种:

⒈慰喻语,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灾难,受到恐怖,不好幸灾乐祸,须要用慈爱和悦的颜色和话语去劝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虽然没有多大的力量帮忙他,但这温柔的言语,同情的态度,也可以使他感激你,和你发生好的感情。

⒉庆悦语,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大坏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地方,我们都应该赞叹他,鼓励他,激发他,使之欢喜,即是助成他向好的地方发展。就是坏的人,也会因此走上好的途径。

⒊胜益语,是使人听了你的话,可以辗转增胜增益。如得少为足的人,你可以勉励他,使他再进一步的求胜;能布施的引之再持戒;学小乘的开导他再学大乘。这些话,都属于胜而益善的。有时不但以柔语劝勉,亦可以硬语呵责,使之感悟,励精图治,只要态度诚恳,都可以摄化他,使他接受你的好意的教导。

㈢利行摄

是自己做的事情,使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获得子女的孝顺;老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信仰;长官能顾到部下的利益,也会得到部下的拥护;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而做诸善事,自然也会得到众生的感荷,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㈣同事摄

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譬如说:你没有过商人生活,你说的话商人未必都懂,都接受;你没有过农夫生活,你说的话,农夫也未必都懂,都信受。所以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与各阶层的人共同生活,共同任事,潜移默化,得到成功。观音大士三十二应身,地藏大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这四摄法是摄受人、领导人的最根本最好的方法;就是世间人事,也不能违反这种原则。我们能以此来宏扬佛法,摄化众生,一定很容易见效。自己虽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而说的话不能感动别人,不能使更多的人信受,原因何在呢?一定是自己没有学到这四种方法,或虽学而没有做得好。这是自己可以考验得出来的。

又菩萨初发心时,必须缘四圣谛,发四弘誓愿,以广心量,以有明趣向。第一缘苦谛,对于六道有情,受无量苦,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第二缘集谛,对于无始以来,所积集的烦恼,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之愿。第三缘道谛,对于修道途程中的种种法门,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之愿。第四缘灭谛,对于清净寂灭的涅槃极果,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之愿。凡是修菩萨道的皆依四弘誓愿,为自利利他的启导。

二十六、菩萨与青年

青年是典型的人生吧!我国的老子、赞美过婴儿;孟子也说:“不失赤子之心。”佛教也赞美童年,不单赞他的真诚纯洁,特别注重他的慈和,内心有无限光明的憧憬,能不惜一切,为真理而追求。所以,菩萨都是青年的,像文殊师利菩萨,佛经中称他为“童子”;那精进不断地去访求菩萨道的,是善财“童子”。这些模范的菩萨行者,都是青年的。

青年与菩萨,有着必然的血肉关系。

青年是圣洁的;在大乘佛教中,菩萨离去烦恼,使内心洁净无疵,象童子那样的一颗天真无邪的心,就叫“童子地”,也是圣洁的。

青年是率真的,笑得真,哭得真,这里面没有虚伪,人生的意义就在此。离了这一点,人生真是值得咒诅了!菩萨的为人为已,也永远是真诚的。

青年人在父母兄弟长辈朋友间,是何等慈和!菩萨也是柔和慈悲的。

青年是生命力横溢的,健康的。菩萨都是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强健、雄伟,而相好庄严。

青年的心中,一切是光明、喜乐;他什么都要,他要学习一切。热情奔放,一直向前进;除了病,他不知道疲倦,也没有满足。菩萨勇猛精进地学一切法门,度一切众生,也是热情奔放,坚毅不拔,不知疲倦,也没有满足的。

青年的一切,充分地表现了菩萨的精神。

不过佛教的青年,是在真诚、柔和及生力充溢的情意中,吸取了老人宝贵的人生经验,绝不是盲目无知的。所以理想的佛教青年,是把冷静的智慧,与热诚济世的心,在一往无前的雄健上统一起来。他透过了理智,所以他的修学是向上进趣的,深入民间而不是为物欲所诱惑的;有良师益友引导的;能强毅坚忍而站稳了脚跟的;有崇高的理想而贡献全部身心去努力的。这样的青年,才是佛教的青年,才是菩萨的青年。

还有一点,菩萨们,不但青年的时候是青年,老年的时候还是青年,只要他的思想与行动,永远那样的充满活力,不随生理的衰老而衰老,他将是永恒的青年。菩萨的青年,可以说是天真永存,童心不老。

菩萨是青年,大乘佛教是青年人的。让我们青年们,携起手来负担菩萨的责任,去推动大乘的法轮!

二十七、八识简表及图解

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它的道理很深,只能从浅易的分析八识作用的互相关系,将八识归纳为一简表及八识图解列下,附加说明,作为研究“心识”的门径。

八识简表:

⒈眼识:眼根缘色尘。

⒉耳识:耳根缘声尘。

⒊鼻识:鼻根缘香尘。

⒋舌识:舌根缘味尘。

⒌身识:身根缘触尘。

⒍意识:意根缘法尘。

前六识---识(了别为义)。

⒎第七识未那

⑴是第六意识所依之根;

⑵常随四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

⑶向内执取阿赖耶为我,向外认识境界为实法。

未那识---意(思量为义)。

⒏第八识阿赖耶

⑴华译藏识,无覆无记。

① 能藏---能含藏一切法的种子;

② 所藏---受前七识所薰习。

③ 执藏---受第七识所执取。

⑵种子现行时,善恶分明,业报相续。

阿赖耶识---心(集起为义),根本识。

【备注】

无记是非善非恶,没有记别,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异于第七末那的有覆无记。

【附说明】

⒈根本识

阿赖耶识是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薰习的善恶种子,所积聚含藏的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时,又会生起现行,故华译将阿赖耶识叫做藏识。(即含藏种子如库藏),又名根本识。这根本识就是前七转识生起之根,故名根本识。

⒉七转识

第六意识、第七识末那及前五识共七识叫做第七转识。

⒊第六意识

意识是依第七末那为根(意根)生起。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发生认识的作用,叫意识。

⒋第七识

梵语末那(MANO),华译思量,又名为“意”。(第六识因依意根生起,称为意识,第七识即是“意”,依梵语则称为未那。)中唯识上,说它是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是因为是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是第七识的执著而引起的。

⒌八识中哪一个是生命活动的中枢?

有情生命活动的中枢是在“意”处。因为由意(末那)的意根生起前六识(第六意识及前五识合称为六识),第八识阿赖耶又为“意”所执,这“意”便是引发业力的主人翁。由它的活动引生识向外攀缘六尘境界;由识的攀缘而又集起种种善恶种子,含藏于内心,使阿赖耶识成为生死流转的生命原动力。

⒍八识中,哪一识活动最强?

第六意识活动力最强,因为我们日常工作,整个生活活动都是用第六意识。

⒎心、意、识这三个名词的意义有何区别?

⑴“心”梵语是质多(CTTTA),“集起”为义,指阿赖识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

⑵“意”梵语末那(MANO),“思量”为义,是指第七识的恒审思量执取第八识为自内我。

⑶“识”梵语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之了别的作用。

⒏心识是有情生死的根本动力,唯识学所说都是关于心识的问题。以“万法唯心观”的理论去破我法二执。

⒐阿赖耶识---华译藏识,藏字有三义:

⑴能藏: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

⑵所藏:阿赖耶识是前七识薰习的杂染法所覆藏。

⑶执藏:阿赖耶识所执为自内我。

⒑八识中哪一识能缘过去、现在、未来法境?哪一识执持根身?

第六意识能缘过现未法境,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执持根本,才能生存。

⒒八识中中两识的作用最微细?

第七识、第八识的作用最细微,不很为人了知。

⒓如何转八识为四智?

⑴首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⑵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⑶终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⑷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⒔转识成智的妙用:

⑴成所作智:能现种种化身说法。

⑵妙观察智:能契机说法,恰到好处,使听者不退转。

⑶平等性智:已证自他平等,无我法二执,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没有亲疏内外之分。

⑷大圆镜智:如大圆镜,现诸色相。即如来镜智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且依大悲,恒缘众生;依大智,观诸法性平等,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为一切善法功德所依。

⒕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独散意识。

⒖五俱意识:即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故名五俱意识。

⒗独散意识:独,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又称独头意识。

二十八、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合此六根六尘六识,叫做十八界。

六根,又名内六处,“处”是出生之义,谓出生六尘之处,指六根缘六尘,是由六根生起六尘的处所。双名六入,入是涉入之义,谓根境互相涉入,或根境均为识之所入的缘故。

“根”是能生义(即知觉神经),识依根而生,故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正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一样。六根生六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淆,例如眼根只能缘眼尘生眼识,并不能缘声尘生耳识,余可类推。

诸根皆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之别。浮尘根亦名扶尘根。地水火风四大所成,虚假不实,故名“浮”,昏翳真性,故名“尘”。又名扶尘,是因此尘能扶助胜义根之故,此浮尘根,即六根表现于外的器官。胜义根,又名净色根(知觉神经),此根以净色为性,虽不可见,然诸根各依其增上胜力,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此浮尘胜义二根,须互相为用,才能发生功效。如眼根以色为镜,净色为性而能见,耳根以声为镜,净色为性而能闻,余类可推。

六尘又名外六尘,尘是污染之义,谓能污染情况,使真性不能显发。亦名六镜,谓六根所缘的境界。

六根各有其界限,名眼根界,乃至意根界;六尘亦各有其界限,名色尘界,乃至法尘界;六识亦各有其界限,名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合三六成十八界,各不相越。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余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其关系如下:

十八界及其效用

六根界 六尘界 六识界 效用

眼根界---色尘界---眼识界---见

耳根界---声尘界---耳识界---闻

鼻根界---香尘界---鼻识界---嗅

舌根界---味尘界---舌识界---尝

身根界---触尘界---身识界---觉

意根界---法尘界---意识界---思

二十九、心意识的研究

心意识的研究,是学者重要的课题。佛法以有情为本,谈佛法是必谈有有情问题,而心识却是有情问题的核心。心识是有情的特征,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有情的生命相续,业果缘起,乃至一切活动的情状,有特别精细的发挥。全部唯识学,都谈的心识问题。

俱舍论说:“集起为心,思量为意,了别为识。”同是有情精神主体的情识,但在有情心理的作用差别上,就分为心、意、识的三个名词来说明。

“心”是梵语质多(eit ta),义为“集起”。就是积集种种善业和不善业的“习气”所在。习气是种子的异名。我们的内心,平日受外来的六尘缘影所薰习,使遗留下的习气种子心内,积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灭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又会生起现行的果法。所以在唯识学上,把这心名“阿赖耶识”(藏识),就因它能含藏受薰的种子功能,永远不地失坏,因此得名为心。

但是这心内的许多种子从何而来呢?是从前六识的攀缘外境而来的。所以从六识攀缘方面说,又把这心叫“识”。识的梵语是“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了别有粗有细,粗的了别多在前六识,是以了别为性的,细的了别则在七和八二识。现在说的前六识是以了别为性的,因它善于攀缘外境,侧重所能对的境界,起内在的生起能了别的认识功能。如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意识了别法尘。尘就是外境,因识是要依根缘境而生起的。由于能依有六根和所缘有六境,所以中间生起的识亦有六识。这好像生理学上说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的道理一样。只示过在心理学上很抽象的名词,在佛学上就把六根、六尘、六识的畛域,很具体很精细的分划出来了。

六根虽为六识所依,使识生起了别的作用。但眼等前五根是属于生理的物质机构,只不过是有为识所依而有生识的作用,却不是生识的源泉。产生心识活动的源泉,是即潜在里面的意根,也就是现在所指的确心意识心意识中独得意名的“意”。意的梵语“末那”(Ma No),华译为“思量”。在唯识学上,说它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所以独得意名。因它恒有审察思考的功能,前六识遇到外境依根生起时,它对于所缘的行相,就生出深刻了别的作用。所以经中说:“依意生识”,可见意的特义,是能生六识,为六识所依,也是外界一切认识活动的枢纽。

意在精神界的主要任务,向内执取根身,向外是认识境界。根身是指眼、耳、鼻、舌、身的五色根(这五种都是有形色可见的)。所以我们人的身心自体,为六根的总和。前五色根,是物质的生理机构;后之意根则为精神的,属于心理的。为物质的生理机构的五色根,必依心理的存在而起作用,假使意根一旦放弃执持的功能,生理的五色根也即时变坏了,例如眼等五根能为眼等五识生起的增上缘,就因为有意根的执持,如果意根放弃执持的任务,眼等五根也失去活动的能力了。生人和死人同样有五根存在,生人的五根有灵活的作用,死人却没有。关键就在意根的存在与否。所以说意根在内的功能,是执取在外的根身。同时,意根不但执取内面的根身,亦是由于意根的存在,五根就产生认识外界一切活动作用。如果没有意根,五根宣告崩溃腐烂,更谈不到发识而认识外界的活动了。

总之:有情生命的中枢是意处,而意处是从精神界统一性的心而来的即由于心的集起五识外缘谢落的影像,承受意识内取根身的积习余势(习气),引发业力而策动意处,而生起生命活动的用;又由意的活动而引生识的向外攀缘六尘境界;由识的攀缘而又集起种种净不净界的种子,而充实于内心。这样识从意生,而又生于心,心是种种的积集和统一,故说识是了别,意是动力,而心是精神界的总和。由外而内,从识到心;由内而外,从意到识。无始以来,这心、意、识就不断地交流,成为一切有情心理活动的现象,世界生命不绝的源泉,和业力不灭的所在。明乎此,知生命相续,生生不已,业果缘起,循环无息,我们应就忽略现实行为的努力!

三十、业力的因果律

“业”,巴利文叫迦马(Kamma),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务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换句话说,业可以解作道德或不道德的意志力,即一切意志力的动作反应或结果。迦马的另一意义也可解释为因果。

业即是意志力的反应,由意志力造作的善恶诸业,这些业的种子,都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就会现形的,到现形时果报分明,一定是善因是善果,恶因是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上面说的正是业力的因果律,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你有了这个结果,就是那个因种而来。好比种子生出了果子,果子就是从那种子而来。这正是因果不昧,果一定是从因中的种子开花结成的。

佛陀教人信业力,信因果,依业力的因果律说业报有三时业:

1、顺现受业,即现生造业,而现生就受果报。

2、顺次受业,即现生造业,而次生受果报。

3、顺后受业,即现生造业,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

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得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着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执的美德,向利他的善业去努力,幸福的花果,就从人人自己的心田中培植的。

三十一、因缘与果报

因缘生万法,是佛法中最重要的理论,由于因缘,而说果报。因是事物的本源,缘是一种助力,果报是后来的结局。由因成果,全是缘的力量助成,所以缘对于因的关系之重要,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有四种缘:一是因缘,二是等无间缘,三是所缘缘,四是增上缘。四缘之理很深,这时不能尽说,只好用一个比喻来显明它:因缘,比如一粒椰种,对于椰树生长,是有最亲切的关系。等无间缘,比如使这粒椰种的生机不断辗转生长。所缘缘,是比对这粒椰种,辗转增胜的希望之心。增上缘,是比如肥沃的泥土,以及空气、温度、雨水等等帮助椰种发育长大的助力。因有这四缘的关系,才助成椰的种子,由发芽而长成,而开花,而结果。这结果,也就是因缘结局的果报。椰树如此,推至世间一切诸法的生成,也都离不了这因缘的关系。

果报的“果”研究起来,也可分成现果、来果、后果的三种。所做善恶之因,在现在这一生成熟招果的,叫做现果;在未来生成熟的,叫做来果;在后生多生成熟的,叫做后果。这是从三世的时间上,说明因果是每一事一物生长和成功的必然性,有如是因,招如是果,其间关系虽极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无差的。同时果报所以有现生成熟的,有来生成熟的,有后生成熟的,其原因约有二种:一是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种在地下,瓜种当年就可结成瓜果,而桃核出生,须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四缘并进,条件具备,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只有一二种,力不充足,或因土壤不良,或因阳光不够,空气缺乏,那么这瓜或桃的成熟,又要推迟了。

有些人不明白因缘果报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下的好因已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是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因果的定率还有二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你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出世圣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能抵销。已种恶因,必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佛天无私,不受贿赂。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备注】

1、因缘:因缘之“因”是指亲因缘,过现未生命主力的来缘,或一切法的种子。“缘”是指其他的助缘。

2、所缘缘:所缘是境,能缘是心,八识缘外境的执取色相,已失去了本质色相,称为所缘缘。

3、等无间缘:凡是心王所有缘虑的东西,都是刹那相续,念念生灭。前念和后念是平等的,也是没有间断地前后相引的。故等无间缘是能现行引现行。

4、增上缘:即是这一法生起,是由那一法帮助的缘,才能令其增加向上,称为增上缘。有分“顺”“违”二种。例如别人帮助我们成功了一件事,这就叫做顺增上缘,若是顽皮的儿子,受了父母的呵骂,懒惰的学生,受了师长的警诫,为非作歹的人,受到政府的处罚,然后浪子回头,这些都是违增上缘。

5、四缘生法:四缘生法的“法”,乃指一切法,此一切法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总括色心二法。色法为因缘、增上缘所生;心法须加所缘缘、等无间缘,具四缘方生。色法从因缘增上缘生,若从粗相上说,如草木等,种子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资养即其缘。此缘可说是顺缘;若遭风霜冰雪等枯萎,即为违缘。

三十二、佛教徒的类型

佛教是一切人的宗教,不分种族、阶级都能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类的个性与志趣各各不同,释尊为了契机机宜,也就指示不同类型的法门,让信受者依之实行,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明白了“万有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理,确切相信我们的生命,是无限期的轮回;我们的善恶行为会影响这生命的业果相续:其间所受的善恶、业报,也是毫厘分明,无法逃避。于是生起一种“胜进心”,不甘堕落,立志向上,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戒,努力在思想行为上修进,依照业报因果的道理,去争取现在或来世的更优裕美满的境遇。这种类型,是实行“人天乘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绝不能保持长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世,生起强烈的厌离心,急急地要解脱生死痛苦。于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谛法,及三十七道品去修行,这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因这十二因缘之法,而觉悟了人生的真理,达到解脱的境界。

还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人对我对有重大的恩惠,我怎么可以抛弃不管,而自己去解脱呢?人世就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济他们。于是发起救度一切众生的大菩提心,努力去修习六度法门,愿为众生服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才算是真正快乐。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说的人天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恋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声闻缘觉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个人的解脱。菩萨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能够舍己为群,利度众生,依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的救世精神,是模范的佛教徒。

三十三、教团的确生活准则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⒈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爱相处,不发生摩拳擦掌,踢脚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⒉语和无诤:同住一起,必须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⒊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做到意业清争,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乐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悦,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⒋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着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如比丘僧团说,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应该大家怎么做,就大家怎么做,才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⒌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应厚此薄彼,使之发生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已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私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

⒍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佛弟子,在见解思想上,必须相同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必也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为了。

这六和虽有六种,亦可摄为二种,即理和与事和。如见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证悟的真如理性,也就是对人生所认识的真理,是只有一个,没有两样故在思想方面,不稍说自然能趋于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属于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统一,行动自然也趋于一致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

六和僧团的最大好处,是佛陀在前四和重视法治精神外,还是后二和重视经济平均与思想交流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的但如不重视经济的平均分配和思想的统一,便是这个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因小而团体的斗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和才力,不可谓不空前惊人了!

三十四、三皈依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之“皈”字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停靠之义。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停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三皈依浅白地说:皈依佛是我依靠佛陀的指示,皈依法是我依靠教义求得真理,皈依僧是我依靠僧伽引导,正信佛教。换句话说,皈依了三宝可得救度,好像大海中的航船,需要有指南针,迷路的小孩重归慈母怀抱,便可获得天伦的温暖与慰藉。

皈依三宝是进入佛教的初步仪式,表示正式做一个佛教徒。要知道一个忠实佛徒,是要实行佛陀的教理。佛陀在世时告诉门下弟子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话是佛教精要的教义,只要依教奉行,恶事不作,善事多做,心地一定会快乐。

大家记着:佛陀是正觉的示范,为我们的大导师;教理是指示人生正道,消灭烦恼与痛苦清凉药剂;僧伽是绍隆佛法,代表佛陀转法轮,引进众生入佛智的比丘。大家要时念三宝的功德,即念念不忘至尊导师(佛陀),生活指南的佛法,代表至尊的僧伽,使自己的思想纯正,心地不染,行为善良,同时更要努力作好利他的工作,表现佛法救世益人的精神,完成美满快乐的佛化生活。

三十五、卫塞节佛陀日

卫塞(Wesak)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个名叫“卫塞迦”(VaisaKha)的单称。佛教徒指“卫塞”不是指那一个月,是指一天,是神圣五月月圆日的那一天,(农历四月十五日),所以卫塞是月圆日的意思。马来西亚佛教徒庆祝卫塞节,是开始于佛历2500年(公元1956年)那年,那时只有槟城一州获政府批准卫塞节公共假期。后来由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再向政府申请全国卫塞节公共假期,到公元一九六二年获正式批准。于是全国佛教徒每年庆祝卫塞节,都隆重举行。

当公元前一九六七年九月,世界佛教友谊会在泰国的曼谷举行理事会议,议决原订的卫塞节改为“佛陀日”(Buddha Day)。公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世友会在大马吉隆坡及槟城举行第九届大会,复决通过卫塞节改为“佛陀日”(如习惯卫塞节的可沿用),如是佛陀日乃示佛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光辉,照耀全球,发扬慈悲平等等教义,倡导世界和平,其意义更明达切合了。

大多数的假日或圣节,只纪念某一事,有时候是某人诞辰,或一国的独立日,或战胜纪功日。卫塞节或佛陀日,不仅纪念一事,而是三件事,佛陀一生中三大事---降生、成道、涅槃的一代史迹纪念日。因佛陀降生、成道、涅槃都在阳历五月圆日(The Full Moom May),也称三期同一庆。

但有人称做“花节”,因佛在蓝毗尼园出世,传说那时天上散下许多香花;涅槃时天上也散花。这天我们常在佛像前供花或香水佳果等,无论供什么礼物,只是表示对佛的恭敬爱慕罢了。

至于佛教团体组织庆祝卫塞委员会,特别用花车游行,悬挂佛教旗帜,这一切无非是吸引大家对这节日的注意,还有布施诵经等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勿忘圣教。无论怎样繁忙的佛教徒对庆祝佛诞,参加游行等从不放过,而且快乐地虔诚地参加,这是内心热诚的透露,很自然的表现。

三十六、建立服务的人生观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恩:㈠父母恩,㈡国家恩,㈢众生恩,㈣佛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其恩惠有如高山大海一样的高深。所以我们必须孝敬顺从他们;父母年纪老了,要优厚地奉养他们,报父母恩。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们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就全靠国家保护,所以国家对我们很有恩典,我们应该热爱国家,效忠国家,报国家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人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细想起来,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花费过别人的血汗。在缘起互助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都有帮助,也就是对我有恩惠。不但是人类,就是动物,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至最没有关系的蚯蚓,也在那里日夜不息地在翻田松土。所以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的,我们应当爱护众生,报众生恩。

这三种恩,从家庭,至国家,到世界宇宙,关系有亲疏,范围有广狭,但都同样对我们的“肉体生命”有很大恩惠的。另外对还有我们的“精神生命”上有大恩典的,那就是教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报答佛的恩惠。

从佛到父母,到一切人类,一切人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惠,我们都应该报答他。所以,我们舍己为人,贡献一切,来为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佛教服务。我若帮助别人,并不是什么功劳,而正是我报恩的本份事,责任中应该做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是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服务的人生观。

三十七、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灭后,诸弟子为恐异说邪见,渗入佛法故,为恐三藏教义,日久散失故,乃有结集之举。其仪式略如今时之开会,先聚集众比丘,依戒律法,组织一会,会中选出一人,使登高座,述佛所说,大众无异议,即算是全体通过,公认为与当时佛说相符,书之于贝叶,成为正式典籍。今日所流传的经律,皆经结集而来,故大藏所不录者,悉系后人伪造,不宜信从。

结集三藏,本来只应有一次,然因历时即久,邪说暂兴,影响教理,由是在佛灭后四百年中,乃有四次结集,后三次皆有其不得已的理由,兹分述之于后:

第一次结集

佛灭后三月,迦叶尊者,得摩竭陀国阿阇世王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窟中,然后在千人中,再选出五百人,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即所谓上座部结集,亦称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窟内听法,迦叶不许,由是乃在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各诵三藏,另行结集。即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即所谓大众部集结。

第二次结集

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到了距佛灭百年时,乃有苦于结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者,时长者耶舍,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仍赞成恪守释尊遗制,否决从宽之议,是为第二结集。

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时,阿育王笃信佛法,外道穷于衣食,乃作比丘形,混入佛教中,改窜佛典,扰乱教义,佛徒不能辨,被诱入邪见者甚众。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一千人,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集于波吒利弗城(即华氏城),整理正法,淘汰魔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

公元七十年,健驮罗国,迦腻色迦王,崇信佛法,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以问胁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从新结集,以定其义”。王如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婆须密(亦称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于迦湿弥罗城,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刻于赤铜鍱中,建塔藏之,是为第四次结集。

大乘结集

上述四次结集,皆为小乘三藏结集。《大智度论》说:“佛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请阿难陀于铁围山结集三藏,谓之菩萨藏,是为大乘佛法的结集。”

【备注】

1、贝叶:印度古时以贝多树叶书写经文。故亦称贝叶。

2、阿阇世:国王名,是佛住世时,摩竭陀国的统治者,为太子时,听恶友提婆达多的话,幽囚父王频婆娑罗。即位后,并呑小国,威震四邻。但因害父罪,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痊愈后,即皈依释尊,为佛门有力的护法。

3、七叶窟:在王舍城侧之灵鹫山,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上,故名。

4、阿难陀:华言庆喜,为白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生于佛成道之夜,后随佛出家,侍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子,多闻第一。

5、优波离:原为斛饭王之子跋提的理发者,本为尼犍外道的弟子,后出家皈佛,在诸弟子中,持戒第一。

6、阿育王:摩竭陀国国王,统一全印度,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人民无数,后改信佛教,为大护法,兴慈悲,施仁政,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派教师,于四方传法,使佛教发扬国外。

7、迦腻色迦王:原为大月氏人,征服印度北部,自立为王。他初不信佛教,到晚年信奉佛教,召集举行第四次结集,建寺造塔,保藏三藏经典,或刻于赤铜鍱中,其功绩与阿育王并称。

8、胁尊者:由昔业故,在母胎六十余年,生时须发皓白,年八十出家,自誓愿说:“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终不以胁贴席。”后历三年,尽偿所誓,时人尊之胁比丘,或胁尊者。

9、健驮罗国:在印度西北克什米尔西境,周围多山,势极险峻,其山口缺处,为古时中印通路要道。

三十八、佛教基本教理㈠

三法印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为利根的大乘人,多说一实相印,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乃是因机宜的不同,故作浅深略广的说法。

所谓“印”即“印定”义。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实相印衡量,印证一切佛法;凡是合于此法印的,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现将小乘三法印略释于下:

⒈诸行无常

此法印中的“行”,是造作变坏义,即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异、灭三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不得永恒常住。现可以从两种道理来说明。⑴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⑵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

何为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迁流是指时间上,最短的名为“刹那”或“一念”,因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谓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是无常的。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即由幼而长成,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成为来世的人,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的三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的位上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有此两种的生死,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阿含经》云:“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而要感受生死的痛苦。再从器物来说,一切器物从成立的一刹那,也是新新不住,不停变异,尽到于坏灭,都是无常的现象。

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离散则消灭,故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前灭后生的嬗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但非断灭,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佛陀是从三世的迁流,与因缘中的观察,看出一切有为法,是迁流演变的必然性,故建立“诸行无常”印,趣入空义的深理,使学佛者,不贪恋五欲,空去烦恼,向善行善。

⒉诸法无我

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切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离开因缘,便即散灭;而人身是五蕴四大积聚的,生命的无常的,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灭,而说诸法无我。

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执著妄见,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也即是有自性的我,统宰用的我,由此妄执有“我”,叫做“我见”。我见有二:在有情上起执的,名“人我见”,在法上起执的,名“法我见”。亦名“我执”、“法执”。因有此二妄执,就起贪瞋痴烦恼,造恶损人,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陷入争斗现象,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和幸福。

佛陀为二乘人说诸法无我,就是要破二见,即从缘起理法,说明世间无常存不坏的色法,而人生的生死流转既是缘起的,现世此躯体,又是五蕴四大的和合,离开五蕴,即归于无,故五蕴根身的我是“假我”,空无自性的,哪里有自主体的我?如果有自主体的我,必须具有有常的、一的、固定不变、自由自在的四个含义,但事实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是无常的、非一的,能变坏的,而且为苦聚,那里有自由自在?因此就建立诸法无我的法印。小乘人听了诸法无我印的道理,破人我见,证我空真如。

⒊涅槃寂静

涅槃即四谛中的灭谛。广义的大乘涅槃是圆满寂静(德无不圆,障无不寂),也简称圆寂。狭义的二乘涅槃,是择灭义,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断灭烦恼业生。择灭即解脱生死流转,而常住寂静,故称涅槃寂静。二乘人证我空真如,尚有所知障(法执)未断,故有所执,仅能证小乘涅槃。唯佛断我法二执,证无住大涅槃。因佛福智圆满,大悲般若常相辅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间,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间,称为无住涅槃。由此可知小乘的涅槃,与佛果的涅槃不同。但因涅槃的境界是常寂安静,通称为涅槃寂静。

上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中之“无常”、“无我”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涅槃寂静印,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的寂灭法。依次序先说无常,因无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即说无我。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现出空的理性。乃知无常无我,即能趣于解脱,到达涅槃寂静的境域。而诸法无我印,即是贯通有为法的无常,与无为法(不生灭)的涅槃,可以把三法印统一为同一理性。那么,为何又要分为三法印呢?这是从人的根性领悟及实践不同上而分立的:如有些人从无常门而悟入,即成“空解脱”,从无我门而悟入的,即成“无愿解脱”,从涅槃寂灭而悟入的,即成“无相解脱”。这样悟入三解脱的境界,就可于同一涅槃理性,而分成三法印。总而言之,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教人积极背离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

【备注】

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三法印,或加上“诸受皆苦”为四法印。由三法印所含之“无常”、“苦”、“空”、“无我”已具备“诸受是苦”之法印,也即是三法印已包括四法印。佛陀说三法印,乃欲令学佛人,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而不随流沉迷,空去烦恼,不造恶业,免受苦报。应积极向善行善,培植美德,以无我的精神,作自利利他的事业。故佛教基本教理是积极的自我革命(革除我执法执及贪瞋痴等烦恼),使自己的道德人格健全。唯世人有的却批评佛教说的无常、苦、空、无我是消极的思想,这是因不深究佛理致有些错误观念。

⒉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内凡夫的生死轮回流转,有身分形段可见的;变易生死是三界外圣者的生死,已无生死轮回的身分形段,只是在心念的生生灭灭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萨断除根本无明,才无变易生死了。

⒊人我见: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

⒋法我见:如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称为法我见。(俱舍论说,蕴、处、界,包括“色”“心”一切法。)

⒌十二处:六根六尘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即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⒍三解脱门

⑴空解脱:观一切法,由因缘而生,自性本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的,能悟入涅槃。

⑵无愿解脱:又名无作解脱,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后世之有,以悟入涅槃。

⑶无相解脱:了知四大五蕴皆空,根身为假和合之相离去人我执相,而悟入小乘涅槃寂静。

⒎小乘之涅槃以灭尽妙离为究竟。灭,谓灭一切烦恼;尽,谓尽证无为法性妙智而与真常契合相应,此即小乘涅槃的究竟。

三十九、佛教基本教理

一实相印

(节录太虚大师丛书之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出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以为二乘法,是诸行无常等三法印之所印定,大乘法是“一实相印”之所印定,实相是指诸法的真实相,诸法是五蕴十八界等一切法,就诸法本来之真实相如何,即了知其如何,说明其如何,此乃佛平等大觉之所知境,其余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其所知境,不能圆满。初发心菩萨,虽未能证知诸法实相,而能依佛之智觉察,亦可通达诸法实相,其实三法印即一实相印,以皆明诸法因缘生,无自性,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贯通为一实相印。唯与三法印不同的是:⒈遍一切心即毕竟空;⒉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⒊遍一切法即八识二无我;⒋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现略述如下:

1、诸法毕竟空

在一实相印,首明诸法毕竟空义,因缘所生法即有为法,虽有假相幻用,但求其实体,皆无自性,是世间色法毕竟空,心法亦复如是。故有为法毕竟空。有为法,犹有众缘相续之假相幻用,至无为法并假相幻用而无之,是无为法也毕竟空,故知有为法以因缘生,唯假相幻用毕竟空,而无为法是智观假设名义,故亦毕竟空,由此一切执着皆无安足处,则无分别智现前,如如相应诸法实相。

2、五法三自性

五法为:⑴名;⑵相;⑶分别;⑷正智;⑸真如。略述如下:

⑴名:言说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说。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无量则名亦无量。

⑵相:心所取境界之分齐,名为相。如说此是红花,此是白花,或说此有意义,此无意义,这红白之色或有无意义即是相,意识依之立种种名,又用彼名字言说,显此种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现象皆称为相,皆可依此立名,是故“名相”相联,因相立名,因名表相。

⑶分别:无论何法,处在被了知的是名相,而能了知的心识即分别;故能分别的是心识,是主观,被分别的名相是客观。这分别是杂染了知。

⑷正智:正是明确正当恰好之意,智是清净智慧。故明确之了知,清净之了知即是正智,正智便是无分别智。

⑸真如:清静正确了知之所知,即真如,也即以无分别正智,于所知真相,如如不异即名真如,此与杂染分别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别不与真相相当,是依能知之心识,分别所变起之假相,故非真相。“真如”即能了知之主观,是极平正相当之了知,不用主观力稍有变异,全依客观原来如此之真相,而了知其如此。真如的“如”字即“如此”之义,真相如此,故为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为无为法,此五法摄一切法,是故五法又名五法藏。

三自性即:⑴依他起自性;⑵遍计所执自性;⑶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

⑴依他起自性:即生无自性,以众缘所生法并无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无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无能所生故,则不成立而无生,故生无性,是以众缘之所集显,有此一法假名为“生”,故是依他起性。依众缘起,依诸识现,叫做依他起,如人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无自性。

⑵遍计所执自性:即相无自性。不了知生无自性之依他起性故,乃执有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这种执着有二相①内执实我相;②外执实物相。以不了知皆众缘诸识之假幻现,执为实有,实我相、物相皆无自性,乃是妄执。故明遍计所执自性,即明相无自性。

⑶圆成实性:即胜义无自性。此明缘起性空,亦即诸法毕竟空,妄执既除,则得清净正知,如如相应诸法真相,此即圆成实性,故圆成就本具真实相。以胜义本空,无自性故。

依上五法三自性看来,名相分别正智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缘生法故,然非遍计所执自性。遍计所执自性,是迷惑于因缘生法为实有,至于正智即圆成实性,是无漏清净,离一切言说分别的,亦即诸法毕竟空义。

3、八识二无我

八识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未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了别的识。这了别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能转八识为四智,便可破我法二执,断惑证真,故称八识二无我。这八识在佛陀的圣言中,已经说得很多,不过他没有明显的分开说,有的是密意说的。在小乘里,多只说到六识,只有唯识法相宗的学者,从佛的圣言密意中,从小乘的不完全中,从空义的偏颇中,从外道的纷杂中,经过长期的工夫,经过胜义宗的洗炼,才建立“八识”的规矩,认为万法是诸识所现,所有名相分别,都是虚妄不实,要转识成智,即能了悟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即是无相。一切诸法皆以无相为性,无相即是无生无灭、无灭无生,则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4、法界无障碍

法界即是真如,亦即无分别智相应之真如。如说宇宙,非但指空间时间,实森罗万物。法界亦复如是,乃总括万法而言。万法中无论任何一法,皆为诸法之总相,即一法摄一切法,随举一法,即是法界,如一棵树可统一切法,以依众缘成故,众缘之众缘辗转无尽故,由是一摄一切,一入一切,故法界是诸法总相义,又界是因义,即诸法之因为法界,即是说,法法虽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种子为因,此因种各各不相杂乱,各现行亦各各差别,然此各各差别之因种,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种,一遍一切,以阿赖耶识中之能力,无方所边际。以上法界是真如,法界是诸法总相,法界是诸法各别种因,共有三义,又以法界之一一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故称为法界无障碍。此大乘一实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

大乘一实相印可说是概括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从三法印贯通为一实相印来说,必须从诸法无我去理解,因为了知诸法无我,即知是缘生无性、缘成互助的缘起之法,从缘起之说,便知因果相生的流转门通于无常,因果寂灭的还灭门通于涅槃。因此,无我的缘起观,即能贯通有为与无为,统一为空无我,亦即贯通诸法缘起性空的一实相印。

【备注】

⒈大乘一实相的义理深奥,把空的理性,用:⑴遍一切法即毕竟空;⑵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⑶遍一切法即八识二无我;⑷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说得明明白白,而空的理性,皆不离开因缘法门,由于万法是缘起性空,显一切法毕竟空,即色法空,心法亦空。五法的名、相、分别之有为法空,而正智、真如之无为法是智观上假设的名词亦空。三自性的依他起,生无自性空,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相亦空,而圆成实性之无为法,亦是胜义无自性(空)。八识二无我即我法二执皆空,能如此理解空义,则心无所执,在法界中,法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互容纳万法而无障碍。到此境界,烦恼皆空,而现实的人生社会已净化成为极乐世界。

⒉法界有“事法界”和“理法界”。事法界之“法”指诸法,界是分界,诸法各有自因种,而分界不同,名事法界。至于理法界,即十法界唯一真如法界。总合起来说,法界有三义:⑴法界即真如;⑵法界是诸法的总相;⑶法界是诸法各别种因。

⒊诸法毕竟空

⑴色法毕竟空: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只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色法毕竟空。⑵心法毕竟空:无为法是智观假说名义,亦毕竟空。

⒋三自性

⑴依他起自性:依众缘起,依诸识现---生无自性。

⑵遍计所执自性:无实我相、实法相---相无自性。

⑶圆成实性:破除妄执,得清净正智---胜义无自性。

⒌龙树

据罗什译的龙树菩萨传:说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家,天聪奇特,先博学吠陀、术数、天文、地理等,后与另三个契友,相率学隐身术,出入王宫,淫乱宫女,达百余日,后事败,三友被杀,则龙树仅以身免,因而体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遂入佛门出家,先学小乘三藏,次于雪山塔中老比丘处受大乘经典,因其未得实义而起慢心,故有大龙菩萨见而怜愍,接他入海,在龙宫九十天,读诸方等深奥经典而体语佛法真义。于是回到南印大弘佛法,摧破外道,从事著述。当他教化了南印的国王之后,知有一位小乘法师,对他忿疾,他便退入闲室,蝉蜕而去。龙树又译龙猛,或龙胜,据龙树菩萨传末所说:“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其道”,号曰“龙树”。他的著作很多,其中《大智度论》(百卷)罗什译的,系为大般若经第二会,即大品般若(二万五千颂)的译论。其智度论,是以中道立场,显不共般若(非三乘共学)。

⒍大乘一实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异点

⑴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不常之外,还认它是不曾断灭;⑵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地说化他;⑶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之所以异于小乘,都是因为契着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辩证大乘的教法,而为一实相印。

四十、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

佛灭度后,印度的佛法,可以分为三期来观察,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过此一千五百年后,佛教在印度也主衰微了。

第一期---小行大隐时期

释尊一生,说法四十五年,除阿含时代纯说小乘经教外,其余华严、方等、法华、涅槃时代,皆说大乘经教。

佛灭后,除上座与大众二部,在窟内窟外,各结集小乘三藏外,文殊、弥勒等菩萨,与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中,亦结集大乘三藏。又窟外大众部,所结集的经、律、论、杂、咒五种法藏中,属于大乘类者亦不少,并非纯乎小乘。

大乘教法,虽经七铁围山和窟外的结集,然而在佛灭度后五百年间:全印度所弘扬的佛法,多属小乘,在这时期,虽然也有大乘佛法,夹杂其间,然而由于小乘教法盛行的缘故,大乘教法,就隐没不彰,所以在这最初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小乘盛行,大乘隐没的时代,同时这五百年,也是所谓正法时期。

第二期---大主小从时期

初期五百年过去了,到了第六百年时,马鸣菩萨出兴于世,造了大乘起信论、大庄严经论等,极力提倡大乘佛法,由是大乘教义,始重光于世,到了七百年顷,龙树、提婆应运而生,为欲对破小乘一切有部等法执,乃广造诸论,以明大乘诸法缘起,毕竟空义。到了九百年顷,学者因受了龙树学说的影响,多数执空,陷于断灭见,由是无著、世亲,根据瑜伽唯识学理,发挥大乘妙有之理,说种子能生一切,因果不空,经过这二番陈义之后,大乘佛法,乃风行全印,使小乘成为附庸,所以佛灭六百年至一千年(第二期五百年)中,可以名为大乘为主,小乘为从的时代。

第三期---密主显从时代

第二期五百年过去后,约在佛灭千二百年间,大乘空宗的清辩论师,根据毕竟空义,破斥有宗,大乘有宗的护法论师,根据如幻有义,破斥空宗,其徒宗之,遂成空有之争,使大乘思想分裂成空有二系,同时小乘则趋于衰微产状态。

此时有龙智菩萨,弘扬密咒,把密咒来融摄印度风习,因之密咒乃渐发达,此时大小乘佛法,皆依附密咒而流行。直至佛灭千三百年间,因内有婆罗门教的复兴,及后来外有回教的侵入,遂使佛法渐趋没落,在印度本土几乎绝迹。所以在这第三期五百年来,可以名为密咒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

四十一、五浊恶世

我们所居娑婆世界,佛经称为五浊恶世。所谓五浊即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观此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㈠劫浊:人寿本为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亦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可知人寿自二万岁至十岁,再由十岁至二万岁之间,皆是是劫浊时代。劫本是时间之名,原无所谓清浊,而造成“浊”的,即是人的烦恼,故劫浊无体,因后四浊而构成为“根源”。

㈡见浊:即众生的见惑,因见解不正,迷惑恶见,故称见惑。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类恶见。名为五利使,皆属见浊。

㈢烦恼浊:即六根对六尘,所生起的贪、瞋、痴、慢、疑五种思惑,亦名五钝使,即是烦恼浊。

㈣众生浊:因见浊与烦恼的结果,使众生的福报渐衰苦报增重,变为心钝体弱,多逢灾祸,名众生浊。

㈤命浊: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因之寿命缩短,其间老病侵乘,生灭变幻,一旦无常,便成异物,名为命浊。

此世界因具备五浊,故称恶世。今日世界扰攘不宁,我们处此五浊恶世,应坚定信仰佛教,勤修正法,向善行善,清净三业,净化身心,净化人间,是佛法流转世间之目的,即在转娑婆为极乐。

【备注】

⒈娑婆:译为堪忍,谓此土众生,安于十恶(①杀害②偷盗③邪淫④妄语⑤两舌⑥恶口⑦绮语⑧贪⑨瞋⑩痴),忍受三毒,及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⒉劫:梵语“劫波”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谓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别。据智度论说: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到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经成、住、坏、空中劫,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毁的时间。(成、住、坏、空四一中劫,共八十小劫)

四十二、乐的追求

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喜欢乐的,不喜欢苦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我们平常碰到的乐事,多分是暂有还无的相对快乐,终是不能永久保存的;那么怎样方是真正的快乐、永久的快乐、绝对的乐呢?研究这问题,是把乐分成三项来说:

㈠人间五欲乐

世间的人认为快乐的事总括起来,不出五种:⒈要钱财多,所谓“要钱不要命”;⒉要妻妾美眷多,过着荒唐糜烂的生活;⒊要名誉好,希望人人来恭维他;⒋要吃得好,大吃而特吃,即使没得吃的,也要对屠门而大嚼;⒌要睡得多,睡得舒服,漫无节制。这叫做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是世间的人所共同争取而要占有的,但争取时是苦的,占有了失去或坏了,又是苦的。所以虽有快乐,是暂有还无的,不能永久的绝对的存在。

㈡天上禅悦乐

佛经里把世间扩大为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有不同的天人,他们的眠食起居,生活习惯,以及寿命等等,也都有不同的分析。我们人住的这个世间叫做欲界,以五欲维持生命。这些五欲是粗重的俗欲,到欲界的六欲天上,这种粗重的俗欲,就渐渐微薄,渐渐眠伏,转变为另外一种微妙的细欲,就是依精神上的静虑禅味而维持他们的生命。到色界的十八梵天,男女饮食的粗俗都没有了,只有贪爱光明美色和眈着禅悦。但这种禅悦的快乐还是相对的不能持久的快乐,因定力一衰,苦的境界依旧浮起。所以佛经说:“纵使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

㈢出世涅槃乐

涅槃是梵语,华译“圆寂”,是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染,达到不生不灭的绝对的永久的快乐境地。本来涅槃对生死而说的,亦好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但这是未证涅槃前的一种方便说法。真正证入涅槃,则境智冥合,能所双亡,不但生死之名不可得,就连涅槃之名也不可得了。因证悟的理境,是只堪自怡悦,不可以言说的,所以这快乐是超然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世间的欲乐固不可比拟,即天上的禅悦乐也不能比拟,因佛说天堂也仍有轮回生死,虽有快乐,还是不能长久,唯有出世的快乐,才是绝对的永恒的快乐所在。

佛世时代有四个新学比丘,一天在讨论“世间以何为最快乐”的问题。甲说:“春情美景百花争艳,身游其间,最为快乐。”乙说:“宗亲宴会,大吃特吃,最为快乐。”丙说:“多积财宝,富贵傲人,最为快乐。”丁说:“妻妾满堂,夸耀乡里,最为快乐。”四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刚刚被佛听见,就告诉他们道:“你等学佛,未循正道修养,误以世法为乐,春景刚至,秋来摧残,有何快乐?胜会不常,盛筵易散,有何快乐?钱是五共(水浸、火烧、贼偷、子败、官没)之物,得来辛苦,散去忧虑,有何快乐?妻妾满堂,难免生怨死离,有何快乐?真正快乐,唯在解脱烦恼,证入涅槃!”

佛又说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信佛的普安王,请了邻国四个国王来聚餐,讨论到世间以什么事最快乐?甲王说:“旅游最快乐”;乙王说:“和爱人一起听音乐最快乐”;丙王说:“家财万贯,一切如意,最快乐”;丁王说:“有大权力,控制一切,最快乐”;普安王说:“各位所说的都是痛苦之本,忧畏之源,不是真正的快乐,须知乐极生悲,乐为苦薮,得势凌人,失势被辱。唯有信奉佛法,寂静无染,无欲无求,然后证道,才是人生第一乐事。”

涅槃虽是出世的快乐,但须修集世间的善因,才能达到出世的善果,不是希冀一死就可获得的。说涅槃的用意,是要我们省悟世界无常,认识现实,不离现实而努力,在世广修善行,改造自己烦恼染污的身心,使成清净功德所聚的生命,那么涅槃的解脱之乐就会实现了。

四十三、学佛的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

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转迷成悟”和“离苦得乐”。

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所以执我执法,起惑造业,流浪生死,长沦苦海。佛号觉者,觉而不迷,有大智慧,对于人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从执着,再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

因此,学佛的目的,不外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迷是迷个什么?悟又是悟个什么,干脆地说:迷是迷昧真理事实,不知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贪瞋痴的烦心悟是情理见性,明办事相,从而修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决破无明的罗网,截断生死的根源,证登涅槃的彼岸,生起离苦得乐的胜用。

离苦得乐,是学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特殊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归纳起来,不出物质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体,食不充腹,住难遮身,行无舟车,都是物质缺少的痛苦;至于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个欲望。欲望一起,想这不得,想那不得,没有金钱,想金钱,有了金钱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想长命。像秦始皇那样,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汉武帝那样延召方土炼丹,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结果是幻想一场,终归于空,不但难填欲壑,精神上乃是留下一种无可弥补的缺憾和痛苦。

为了世人不再沉迷,所以我们提倡学佛,因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解结去缚;而能获致这种修养,使身心恬澹宁静,少欲知足,必须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真理,对于世间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彻,不争不执,即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学去修习,断除贪瞋痴的三毒习气,那么,就可获得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任务,还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痛苦,寻求快乐;还要普为一切众生解除苦难,得到快乐。在现世少欲知足,减少烦恼的痛苦;或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得证涅槃。这都是在消极方面,为了自己要离苦得乐,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达到这种目的之后,更须进一步地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了社会服务,来教导社会,来化度社会,来了社会广大的人群谋福利,使广大的人群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像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像地藏大士说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仅学佛的目的达到,亦是学佛的任务完成。

四十四、现实主义的佛学

(节要录自“太虚大师全书”)

佛学的原理,用一种名词把它表示出来,就是现实主义。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事事物物,都可谓之“现”,这些一切存在的事实,叫做现实。所谓现实主义,就是这些一切存在的事实,本来怎样,就明白它是怎样,事实如何,就说它如何。佛对于全宇宙觉得明明白白,所谓“洞见诸法实相”。在佛法上谓之“法尔如是”,就是全宇宙一切存在的事实本来如此。但世间上的种种主义,是参加个人主观和私见的,佛陀的现实主义则非主观私见的,故可说是无主义的主义,只是说明宇宙存在事实的真相。而为简别世俗的现实主义,故亦名之“真现实论”。但今“现实”一名分析之应为:㈠现变实事;㈡现事实性;㈢现性实觉;㈣现觉实变。兹分别说如下:

㈠现变实事

即现起变动的如实有事。现起者在时间上非过未的而是现在的,在空间上非隐藏的而是显现的。变动者刹那变化的,迁流不息的,转换无常的,生灭不停的。如此显起变动的,方为如实而有的事物。譬如人的一生,何年何月何日生,何年何月何日死;物件的何时成何时坏,都是迁流变化的。这种变化,在众生方面可谓之生命之流。众生中的人生之生命,其来无始,不是那年生后才有的;一生不过是生命流的一种变化假相,宇宙一切事物亦如此,时刻变化,而永久相续不断。

㈡现事实性

“现事”即现变实事,“实性”即于现变实事中的真实性。现事就是现前变化密移转动生灭有为无常的全宇宙事事物物。而宇宙包括人生皆因缘和合而有的,无固定性,无独立性。这叫做诸法无我性,就是现实的实性。如人由家庭的教养,受学校的教育,生命在社会中,是社会性,宇宙性,人的成功,就是宇宙的成功。譬如一个地方,都是有道德的人,自然可造成此地方的安乐繁荣共处。依此道理做事,自有公平性,即成大公无我:因为大公无我,就是人生宇宙的实性。

㈢现性实觉

上段所说现事实性,以普通名词,现事谓现象,实性谓本体。今讲现性实觉,是于此现事实性的实际证知,便不单是现象的觉知。上段所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而有,但只用言文思想所明的道理,仍与实相隔离。而要能证得缘成理性的诸法实相,就须学到证得实相的真智,这真智就是自觉证智,也就是佛陀最高觉悟的无分别智。假如证成此智,则一切迷妄已去,一切苦海皆无。至于这佛智如何而得,就要根据佛法里面修慧亲证的方法,要办到止观并行,引出无分别智始可证得。前面二方面还可以用理论解释,这第三方面必须依法实修,只要有适当的方法,修积成功,达到成佛目的,就是佛学的最精要处。

㈣现觉实变

“现觉”即现性实觉,现觉实变,也就是前面所讲现性实觉中的实际变化。现谓显现,觉即觉了,实谓事实,变即变化:变谓已有事物变迁或变换而未灭谢,化谓化成他物,即化此为彼,化彼为此,或化有为无,化无为有。今讲现觉实变,是佛菩萨的智境。现性实觉与现觉实变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在现事实性事所明的是境,现性实觉中所明的是照境之智。境与智都只是明体,所以总摄之曰“境智体”。现在这境智体上进一步生起穷极妙不思议化用,即明现觉实变,故是从体起用。而这神变妙用决非前三重之所有,仅佛果或八地以上菩萨有之。又佛果现觉实变并不同于众生的业报变现,因为圣者的变是明彻觉照中的变,非若凡夫系由异熟果来,因为佛已证人生和宇宙一致的实性,不但能受用宇宙,而且能转变宇宙。不过人假如能依据佛法修持,则宇宙一切,我们亦可以自动变化,不待外求,即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人有心,所以人人自己能变化,只要自己对于宇宙真相有相当的认识,立志力行,则大圣、大贤、英雄、豪杰,乃至发大愿成佛,都能自由自主,不过看智识到何种地位而已。佛法正是指示人们发展本能,就在这世界中实现无上的真境。故人类等一切有情之改善宇宙,皆须从自己之心识做起。

佛教的现实主义,是指迷归正,不是消极的、厌世的或迷信的,而是发展人生到达最高最圆满的地位,以最高成佛为模范。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圆成人的意义。因此,佛学是人生所需要的,现在已为世界各国人士所重视,这是因佛学能启示现实人生的正道。

附录: 随烦恼二十种名词简释

一、小随烦恼十种

⒈忿:忿怒,遇不顺意事,轻则忿怒骂人,重则打人等不良行为。

⒉恨:怀恨,怨恨,如与人相骂打架,将此事埋恨在心里,结怨不舍。

⒊覆:覆藏或盖藏烦恼,自己做了坏事,又怕名誉不好,只好假装遮瞒,自欺欺人。

⒋恼:恼乱或恼害。即内心不明而起恼乱,或起忿恨,恶言刺人,恼害他人。

⒌嫉:嫉妒、妒贤、妒能、妒财、妒色、自扰扰人。

⒍悭:悭吝不舍,自己的财物不肯惠施于人,叫做悭。

⒎诳:虚诳不实,本无有德,假现有德,为求名誉、财利、诳言,口是心非。

⒏谄:谄媚,为求得自己的利禄,假意巧言令色,承顺于人,即是谄媚。

⒐害:居心不仁,损害他人名誉、生命、财产。

⒑骄:骄傲自大,仗恃自己年轻强壮,相貌美色,财多博学,自作骄慢;或有做些善事,执著功德,起我慢贡高。

二、中随烦恼二种

⒈无惭:不自惭耻对不住自己,做不道德的恶行,不尊重自己的人格,即是无渐。

⒉无愧:不自愧对不住他人,做了恶事,不怕人家的责罚,讥笑、批评,都不感抱愧。

三、大随烦恼八种

⒈掉举:向外境攀缘,内心掉动不安静,浮躁不定,障碍修止工夫。

⒉昏:心不调畅,昏昧不清,障碍修观工夫。

⒊不信:对于实事实理,三宝功德,善恶因果,皆不相信,不能接受善法。

⒋懈怠:即懒散无进取心,善法不生,恶法难断,因循苟且,没有成就。

⒌放逸:放荡纵逸,任性妄为,做诸恶事,不自克责。

⒍失念:多听邪教,多看邪书,多生邪念,失去正念。

⒎散乱:心不专一,精神分散,杂乱不定,无事得成。

⒏不正知:知见不正,不辩因果,颠倒是非,造诸恶业。

以上小随、中随、大随的三类烦恼,都是随逐六根本烦恼生起的枝末烦恼,同时烦恼恶法、扰乱心神不安,不过在性质上小随是粗而猛烈的,各别生起,不遍所有恶性之心,及有漏不净的染心,范围较小,叫做小随。中随是遍于所有恶性之心,(凡作恶事,皆有此二心)但不遍染心,范围比小随宽大,叫做中随。大随是沉重的,既遍恶性,又遍染心,范围最大,所以叫做大随。

附录:参考

一、佛教的诸行无常真理

佛说“诸行无常”,旨在引导众生了解“空”的意义。有情有生就有死,器物有成就有坏,宇宙人生事事物物的真相是迁流不息的转变,生灭不停的变坏,故佛说诸行无常。这种理论并非消极,是顺着法性的真理,教人要领悟空理,不造苦的罪业,警醒人类不耽着放逸,应及时努力,修业进德,止于至善的境地。如以出世法说,即是领悟不生不灭(寂静涅槃),才是离苦得乐的境地。

二、佛教的诸法无我真理

诸法是说宇宙人生事事物物,皆是因缘和合,相互依存的,离了因缘和合,其性则空,故佛说诸法无我。无我就是离去我执的成见,佛经上称为我见,我见有二种:⒈人我见,⒉法我见。凡是在有情方面生起,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在法的方面生起实有执见,如执蕴、处、界等,称为法我见。众生对自己的身心,妄执有一实在的我体,可以做得主,即是我见。对身体以及身体以外的一切,认为是我所有的,受我之宰制与支配的,即是法我见。上面说的人我见又称我执,法我见又称法执,佛说五蕴色身,及器界诸法,都是因缘和合,缘散则离,根身不由自主,器界亦非我所支配而独有。故这诸法无我的真理即是破除我法二执。二乘圣者只破我执,证我空真如,菩萨破我法执,证法空真如,佛则能尽破尽证。诸法无我,在出世间法是证涅槃果,在世间法受用它,则无私我的争执抢夺,是救人救世的和平真理。

三、佛教的缘起性空真理

缘起是佛教的中心理论。佛说宇宙众生万事万物,无不是因缘生起,也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功的,同时因缘分散则归于消灭。例如我们人类有智愚美丑,贫富苦乐之类别,皆由于各人自己过去先天的思想行为所造成的业识之力为主因,现世父母结合的后天关系为助缘,形成了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身体的生存,要靠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由这多方面的助缘,才能完成我们这一生的成就。故佛说人生是因因缘而起,世界上的事事物物,也都是因缘相关的存在。因为宇宙人生是因缘相关的存在,所以没有实性,故名为性空。佛虽说缘起性空,但非抺煞现实的存在,而是即缘起的存在,指示人生善的因缘得乐,恶的因缘得苦,当努力现在行为的改善,去转苦为乐,去谋取人生的幸福!

四、舍利弗皈依佛陀的因缘

舍利弗原是婆罗门教著名的宗教师,有一天,遇到马胜比丘在王舍城乞食,(即阿说示)见他威仪庄严的风度,不禁生起恭敬心,走到面前问他:“你的师父是谁?说的是什么道理?”马胜比丘说:我的师父释迦牟尼佛,他说的道理我记忆力不好,不能全告诉你,只把记得的一偈告诉你,就是:“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智慧聪明,一听就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于缘起,便和他的好友目犍连带了二百个弟子来皈依佛陀。

五、佛教说无常苦空的道理是不是消极?

佛说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法有生必有灭,这种生灭法所示现的人生虽说有短暂的快乐,但是无常的法性不由自主,坏灭离散时即是痛苦,何况人类有贪瞋痴的迷惑去向五欲追求,求不得也是痛苦,所以佛教说无常形成三苦、八苦、无量诸苦,都是实事实理,指示这短暂的人生要减少痛苦,只有奉行十善戒,向善的方面去努力,来建立人间的净土,这是鼓励人生积极向上努力的,故佛说无常与苦,绝不是消极的。其次讲到空的真理也绝不是消极的,是告诉我们要空去我法二执的成见,用无我的精神去做社会福利的事业,推广来说,这空的真理,正是和平救世的真理。

六、佛教是不是迷信的宗教?

佛教不是迷信的宗教,现在举出四点来说明:

⒈现在的佛教在形式上参杂我国古代儒教拜祭祖宗的习俗,有烧金银纸等事,被一般人误认为迷信,其实这非佛教的产物,佛经上并没有说到烧金银纸的事。有些人因此说佛教是迷信,是误解了佛教。

⒉我们所崇拜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由王子出身,舍弃高贵荣华的王位去修行,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才建立了佛教,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宗教之一,这是有历史可考查的,不是凭空而有的宗教,故不是迷信的宗教。

⒊释迦牟尼佛所证悟的宇宙人生真理,最重要是缘起无我,缘起是说明人类的生命和向外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所成,无我是说明生命与身外之物都不由我主宰,教人不可执着成见,或贪着五欲、损人利己,便可在人群中过和乐的生活,这种真理正是引迷归正的哲理,故不是迷信的。

⒋我们信仰佛教是以自我解脱为信念。佛说:“自作恶业,自受痛苦。”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是指示我们要向善的途径去努力,我们自身的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尤其是要认清目标,向光明的正道去追求美满的人生,所以佛教是指示人类正信因果的宗教,决不是迷信的宗教。

七、青年为什么要研究佛法?

佛法是佛说的真理,青年研究佛法,除了获得佛陀真理的知识,还可以受用佛法,修养品德,实有很多利益,现举出四点来说明:

⒈佛陀的十善教法,是指示人生从善的路径努力,这善的路径是先要净意正心,修养端正的品德,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做社会的福利事业。

⒉佛陀六度的教法,是菩萨所修的法门,六度中的布施、忍辱、精进可以作为青年修养品德的妙法。青年要立大志愿做社会福利事业(即布施),青年要学习菩萨的忍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青年又要学习菩萨的勇猛精进,是勤断一切恶,勤修一切善,才能去做利他的事业。

⒊佛陀说的八正道中的正见和正思惟,是指示人生要走入正道,须要有正确的见解,纯正的思想,才能有正当的作为。青年要成不未来伟大的事业,正确的见解和纯正的思想,即是事业成就的指南针。

⒋佛陀的中心教理最重要的是缘起无我,可以教人明白,自身的生命是因缘而起的,完成了自身处世立业的知识技能,是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多方面助缘的力量,不可生起骄慢自私、争执等偏见,以影响人群之不安宁,青年能受用佛法,这些毛病不生,在人群中即能做利他事业,过和平快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研究佛法对青年的修养品德,增进知识,都有很多的利益。

八、信仰佛教,皈依三宝,是不是只限于老年人的事?

⒈现在有许多人误解,以为佛法是老年人走入坟墓的安慰品,要等老年时才来信佛教,听讲佛法,这是完全不了解佛法的意义。我们要知道佛法是指示人生向善努力,在人生过程中,小孩是天真的,但易于染恶习,青年是抱着远大的愿望,但对复杂的社会,也免不了生起错觉或其他不如人意的烦恼,如果能研究佛教的真理,则可扩大心胸,排除烦恼,修养端正的品德,坚强不退地勇往努力。

⒉在佛陀所示的真理中,指示宇宙人生是苦、空、无常、无我,也许不了解的人,以为青年听了佛法,人生观会变为消极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明白,苦是由造恶业而来的,空是要空去我见执着的烦恼,无常是诸法生灭不息的现象,可以警醒短促的人生,须要及时努力为善,一切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善的作业,是生命获得快乐的主力。这种自我解脱、自我教育的宝贵真理,正是鼓励人生积极向上努力,所以青年人能接受佛法,是会加强生命的活力。由此可知佛法不限于老年人的信仰,是普遍一切人都可来研究,充实自己的精神食粮。

⒊佛法是平等的,绝不是只限于老年人享受,当时佛住世时,度化的在家弟子,有小孩、青年、国王、大臣、奴隶、婢女,这可证明佛法是普施人间,不分老小、富贵和贫贱。所以信仰佛教,皈依三宝,是小孩、青年人、老年人都可享受的。

附录: 经法名词及佛教常识

经法名词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是修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是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具有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的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众生。(登记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合称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瞋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27、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是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再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⑴慈无量心;⑵悲无量心;⑶喜无量心;⑷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38、四念住:⑴观身不净;⑵观受是苦;⑶观心无常;⑷观法无我。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财、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瞋恚盖、睡眼盖、悼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不正见:⑴身见(萨迦耶见);⑵边见(执常断之见);⑶邪见(谤因果,坏善事。);⑷见取见(非果计果);⑸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不正见。

51、十惑: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54、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

56、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

57、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59、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60、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62、六难:⑴遇佛世难;⑵闻正法难;⑶生善心难;⑷生中国难;⑸得人身难;⑹具诸根难。

6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64、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65、僧伽:义为“和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同住。

66、达磨:义为“法”,指佛法之法,即经典。

67、涅槃: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8、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69、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70、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73、发菩提心:佛经上说过,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悲心,广度无量众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佛教常识

1、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阴历五月的月圆日。

2、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的混合色。

3、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成道于公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公元前五四三年。

4、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5、娑罗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娑罗双树间涅槃。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6、圣客沙:是佛陀向其母宣讲佛法,由兜率天下降之地。未来佛弥勒菩萨,将在此地诞生。

7、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高约千余尺,总名为灵鹫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叫做GIJJHAKUTA。

8、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规模最宏大的道场,是舍卫城的祗园精舍。

9、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是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10、唐朝有三藏法师,名叫玄奘,曾冒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11、东晋有法显法师,往印度取经,曾经过锡兰及南洋各地。

12、印度有两个法师最早到中国来的,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13、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14、佛陀灭度后,著名护佛法的印度国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师。)

15、阿育王之子玛兴达(MAHINDA)于公元前二五二年,同其妹僧迦美达,到锡兰岛米兴达礼的地方,遇见帝沙王(KING TISSA)于狩猎之时,向王宣讲佛法,帝沙王非常欢喜,请玛兴达返京城说法。不久,锡兰王国人民大部分改信佛教。而玛兴达之妹,将印度之菩提树移植锡兰,此菩提树至今仍存在,为佛教的胜迹。

16、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

17、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18、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19、佛经结集有四次:

⑴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⑵第二次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召集举行,重新扶持禁戒。

⑶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PATALIPUTRA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公元前二五0年,由目犍连之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⑷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另集,在迦涅弥(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公元七十年,由婆须密(YASUMITAN)尊者为上座,这次的结集造毗婆娑论二百卷。集有部大成。

20、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21、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

22、达赖喇嘛,是西藏前藏的教主,还有班禅喇嘛,是后藏的教主。

23、慧能,是中国唐代禅宗的六祖,主张顿悟禅,与北方主张渐悟的神秀大师,有南顿北渐之称。

24、天台宗将佛陀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说法:⑴华严时;⑵阿含时;⑶方等时;⑷般若时;⑸法华涅槃时。

25、中国佛教十宗:①成实宗;②俱舍宗;③性宗;④相宗;⑤天台宗;⑥贤首宗;⑦禅宗;⑧净土宗;⑨律宗;⑩密宗。

26、何谓藏经?(藏经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总称,或称“大藏经”。)

27、研究佛教何故须阅读经藏?(因经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说一切根本法义,皆摄于经藏中。)

28、何谓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⑴长行;⑵重颂;⑶孤起;⑷譬喻;⑸因缘;⑹无问自说;⑺本生;⑻本事;⑼未曾有;⑽方广;⑾论议;⑿记别或授记。)

29、把十二部用七言四句偈说出?(偈说: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如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

30、中国译佛经开始于何帝时?何人来中国担任此工作?(中国译佛经开始于东汉明帝时,特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担任此工作,共译五部经,四部失传,今所存的仅四十二章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3361.html

更多阅读

口琴怎样入门 布鲁斯口琴入门

口琴怎样入门——简介口琴作为非常简单容易携带的乐器,广受很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那么很多人学习口琴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花了很长时间,都觉得自己吹不好一个完整的曲子,为此,我结合本人的轻身经历,为大家说说口琴如何快速的入门!口琴怎样入

VB入门教程:1

VB入门教程:[1]——简介 VB2008是微软继VB6.0之后的又一力作,可以只需编写少量的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程序。有很多网友想学编程,但都是零基础,不知从何学起,那就让小编教你吧。VB入门教程:[1]——工具/原料能联网的电脑

吉他入门:各部分名称、琴弦名称、左右手手型

吉他入门:各部分名称、琴弦名称、左右手手型——简介吉他入门级教程:各部分名称、琴弦名称、左右手手型吉他入门:各部分名称、琴弦名称、左右手手型——一 吉他各部分的名称吉他入门:各部分名称、琴弦名称、左

LoadRunner基础入门教程 精 简谱入门基础教程

LoadRunner基础入门教程 精——简介从LoadRunner英语字面上进行理解就是负载跑步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从事IT软件行业的工作者如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来说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就是在承受负载的条件下运行软件或者网页的业务。从另一个比

思科模拟器:2 入门之界面简介

思科模拟器:[2]入门之界面简介——简介思科模拟器是网络工程师经常使用的网络实验模拟软件,它可以很快捷的模拟网络中的各种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网络云),搭建各种网络环境,模拟网络拓扑结构等。下面天

声明:《佛学入门手册 佛学入门四书》为网友愿摺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