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鲜 今日的朝鲜

朝鲜,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中国改革开发以后,有关朝鲜的信息越来越少,这个国家的一切由此也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多少年来,北朝鲜政府一直宣称北朝鲜是地上的人间天堂。可是苏联瓦解后,失去援助的北朝鲜陷入了饥饿的困境,目前人民的口粮供应每天只有二两左右的玉米,还不能按时供应。现在北朝鲜饿死的人数按国家的人口比例计算恐怕比中国自然灾害时还要多。下面让我们从几个侧面看看今日的北朝鲜现状。

1、彻底的造神运动

中国在文革时,也搞过造神运动,但我国的造神运动比起金日成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中共的革命经历基本上是确有其事,井岗山、延安等革命圣地也并非伪造。而金日成却是肆无忌惮地篡改历史,金日成的革命经历、革命圣地基本全是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24日在朝鲜平壤附近的万景台出生,在1920年代,金成柱一家从朝鲜移居中国东北,因此金日成的中文十分流利。1930年代,金成柱参加了中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抗日游击队被日军追击被迫逃入苏联境内。此后金成柱便长期住在苏联的远东地区,1942年2月16日,金成柱的长男金正日在苏联出生的。1945年日本战败后,苏军占领了朝鲜北半部,美军占领了朝鲜南半部。当时斯大林看上了在苏联的金成柱,让金成柱出任北朝鲜的领导人。但考虑到金成柱在朝鲜人中间毫无威信,所以让金成柱改名为金日成,冒名顶替朝鲜人民传说中的抗日英雄金日成。

可是北朝鲜的历史书中,金日成被说成是中国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人,并一直在中朝边境的长白山(朝鲜称白头山)一带坚持抗战,从未去过苏联。金正日也是1942年在白头山密林中的游击队营地诞生的。本来朝鲜解放完全是依靠苏联的力量,但北朝鲜的历史书中却改为金日成帅领朝鲜人抗日联军独力赶走日本人解放了北朝鲜,与苏联完全没有关系,甚至中国东北的解放也是靠金日成。朝鲜战争是中国军队的参战和巨大牺牲(牺牲四十万将士),才保住了金日成政权。但现在的北朝鲜历史书中说,朝鲜战争是金日成独力帅领朝鲜军队赶走了美国人,与中国已毫无关系。

这样肆无忌惮地篡改历史,使金日成从一个苏联的傀儡政权领导人变成了赶走日军,赶走美军的战无不胜的钢铁神将。更有甚之,金日成一家也被篡改为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从金日成的曾祖父开始每一代人都是抗击外国侵略的大英雄。1980年代开始在白头山的密林中修复出金正日诞生的小木屋,周围的树木上还新“发现”了许多当时抗日战士们刻写的祝贺金正日诞生的祝词。现在金正日诞生的小木屋已成了北朝鲜的圣地,参拜者络绎不绝。

北朝鲜家家必需悬挂金日成父子的画像,而且要经常打扫,画像上不能落有灰尘,否则要以不敬罪论处。最麻烦的是刊登有金日成、金正日画像的报纸,既不能丢,也不能乱放,一旦不小心弄脏弄破报纸上金日成、金正日画像的就要判罪。

朝鲜人民言谈里还必须把他们的领袖时刻挂在嘴边。同朝鲜人喝酒,先要听完他们三句固定的祝酒词。先祝伟大领袖金日成如何,然后祝革命的领导人金正日如何,再祝由鲜血凝成的朝中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然后他们才开始喝酒,当然这是正式的官方场合。即使非官方,慈父、领袖、将军的说法也是随时听得到的。听到这样的东西,让中国人心生荒诞之感,这种跟柴米油盐和真实思想都全不相干的八股调,中国人已经领教够了,再也不想听了。

2、阶级专政的国家

北朝鲜是一个进行彻底阶级专政的国家,一个人进入社会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家庭出身问题。北朝鲜的出身成份要追溯到前三代,家庭出身详细分为51种成份。这51种成份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核心阶级,动摇阶级和敌对阶级。核心阶级包括革命家庭(长辈为革命干部)、军烈属、工人、贫下中农等。核心阶级的人数占北朝鲜现有人口2200万的三分之一,是北朝鲜政权的支柱。动摇阶级是指没有誓死捍卫北朝鲜现政权决心的人,动摇阶级约占人口的一半。敌对阶级是指地主、资本家、反动分子、不纯分子、以及在南朝鲜有亲戚关系者,敌对阶级约占人口的五分之一。

在北朝鲜,家庭出身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敌对阶级的家庭出身者,不能在大城市居住,不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只能从事一些低贱的工作。动摇阶级的家庭出身者,虽然可以上大学,但入党、提干极难。在北朝鲜,报考大学首先要有中学的推荐,所以到了高中,一些家庭出身不理想的学生往往会向老师询问:老师,我也能上大学吗?北朝鲜号称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平等的国家,如果在最之后增加一个不字,也许就名副其实了。

3、陷于崩溃的经济

外部无法确切了解北朝鲜的经济状况,因为北朝鲜政府每年只是公布今年的经济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完全没有具体的数字。偶尔也对外发表一些经济数字,比如1991年北朝鲜的政府官员对外国新闻媒介称北朝鲜的人均产值为2460美元,但不论从那方面看北朝鲜也不象有人均产值2500美元的经济规模。

1950年代,朝鲜从苏联和中国获得大量经济援助,工业化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1956年苏联的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朝鲜的经济援助锐减,于是金日成更加重视中国的援助。为了取悦中国,金日成紧紧追随中国的政治、经济运动。

中国搞大跃进运动,朝鲜也跟着搞类似的千里马运动;中国搞人民公社,朝鲜就跟着搞类似的协同农场,中国搞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朝鲜也搞工业学大安,农业学青山里。

可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的红卫兵开始张贴批判金日成的大字报,称金日成是资本主义,扬言要逮捕金日成。朝鲜的中央通讯社也开始批评中国,中朝关系开始冷却,中国对朝鲜的援助也随之减少。于是朝鲜开始了独立自主运动,重点是兴建一支独立的强大军队和独立自主的军事工业。北朝鲜人口不过2200万,却建起了一只110万人的军队,巨大的军事支出成了北朝鲜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朝鲜开始批判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朝关系渐渐恶化,朝鲜转而奉行对中苏等距离外交的政策。苏联解体后,朝鲜经济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进入1990年代以来,由于没有了苏联的援助,朝鲜经济开始年年出现负增长。据各种消息来源推测,目前朝鲜的工厂开工率还不到40%,农业更是年年欠收,经济已濒临崩溃。

4、物质极度匮乏的人民生活

1950、60年代,北朝鲜的人民生活还可以。1960年代初,中国的大饥荒时期,不少在中国的朝鲜族人纷纷移居北朝鲜。进入1980年代后,由于和中苏两国的关系都不太好,朝鲜进入了更加困难的时代。此后,北朝鲜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生活物质日益缺乏。人民生活水平主要以衣、食、住、行、工作、娱乐、妇女生存状况来衡量,以下我们就来看一下目前北朝鲜人民的衣食住行情况。

※衣

在北朝鲜衣服是实行配给制,工人一年发两套工作服,一般干部、技术人员每三年发一套西服的布料,中级干部两年发一套西服的布料,中、小学校的学生大约每隔二年,在金日成生日那天赠送一套校服。由于中、小学生发育较快,隔两年发一套的校服很快就变得太小,家长们不得不在裤子,袖子上接一块步来加长。在朝鲜买衣服、布都要凭工业品购物券,当然黑市也可以买到不要购物券的衣服,不过价格很高。

政府规定不得穿有补丁的衣服上街。因此再穷的人家,一个人也要有一套象样衣服出门穿。衣服的质地大都是化纤的,色调以兰色和军服那种黄色为主。

鞋由于国家不免费提供,成了朝鲜人在衣着方面最大的问题。每人每年发一双鞋的购物券,但由于鞋的质量太差,两、三个月就穿破了,没有办法只好去黑市上买高价鞋。一般人都穿胶鞋。你在朝鲜如果看见穿皮鞋的人,那不用问一定是个有身份的人。普通人是没有皮鞋的。

※食

北朝鲜从1957年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规定一般劳动者的口粮定量为每天700克,军人800克,老人500克。可是1973年开始以储备战备粮为理由,人们的口粮定量削减了10%。1987年以准备世界青年运动会为由,宣布人们的口粮定量暂时再削减10%。但世界青年运动会开完后,口粮定量的暂时削减却一直持续下去。

进入1990年代,口粮定量又作了几次修改,到1994年一般劳动者口粮定量为每天450克。1995年北朝鲜以水灾为由,口粮定量减半,1996年口粮定量又削减三分之一,现在的口粮供应为每人每天100克左右。

每天100克的口粮是无法维持生命的,于是北朝鲜提出国家解决口粮的三分之一,单位解决三分之一,个人解决三分之一。单位较好的人可以从单位分到一些粮食,有钱的人还可以从黑市买高价粮。但是无钱无势的人只好去挖野菜,吃树皮。用商店里排队的长短和排队的多少来衡量短缺程度在朝鲜不准,因为没有任何队可排了,除了外汇商店全国的商店基本上都是空的,货架子一排排全是空的。连油盐酱醋都很短缺,没有花生、黄豆、芝麻、葵花子,那里来的食油?土地种粮食都不够,还谈得上吃油?盐呢?虽然两面邻海但缺盐场,酱、醋的原料也是粮食,因此也没有。北朝鲜的中央电视台则宣称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少吃饭有利于长寿,野菜更是营养丰富,多吃有利于健康。
今日朝鲜 今日的朝鲜

平壤等大城市的粮食情况还比较好一些,中小城市、偏远地区则情况比较糟,饿死者不断出现。从九五年开春一直到九九年,饿死的人不是成百成千,而是以万计。西方媒体说饿死了三百万,实际上谁也说不清。那个期间,从丹东过江的火车列车员经常看见,在冬季火车开近村庄时,饿死的尸体被码放成垛,不知是饿得没有力气掩埋尸体,还是因缺少烧尸的燃料,大概是前者,当火车进站后,在月台上经常有老人为赶车摔倒后就断气了,没有人去管他,因为别人饿的也是有气无力的。同时人员外逃一年多过一年,朝鲜边防军开枪打、放狼狗、埋地雷,仍挡不住饥饿的人群。中国边防抓住送回去,那边用刺刀穿锁骨拿铁丝穿一串,后来为了节约,只用半尺多长的铁丝穿手掌心,双手合拢铁丝穿过后拧成死结。受难者每每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每每把中国边防的新兵小战士吓得够呛。他们问长官这是怎么回事?当官的无法回答这种纳粹集中营里都没见过的刑罚,而且是发生在边界交接的时候,押回去以后还不知下一步怎么收拾他们呢。

当然,私下里中国提出了严肃的抗议,一般的说朝方是给中国面子的。2002年外逃人数达到八千余人,在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回去不枪毙了,但要判刑,每天给一个窝头二两重,但要干重活,许多人几个月就死去了。至于听到的集中营里惨不忍睹、耸人听闻的故事,因得不到相互印证不往下说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里的真实情况不会亚于当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可那是德国日尔曼人对犹太人异族之间的行为,而这里干的可是对待自己同胞呀。

虽然老百姓陷入饥饿的困境,但干部们却有特供,吃饭没有问题。高干们则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据说近来北朝鲜出现了自称为生活调查委员会的盗窃集团,专门行盗富裕的干部家庭,盗完后还要留下生活调查委员会的纸条,颇得老百姓的赞赏。不管该传说是否属实,北朝鲜的老百姓对生活富裕的官员干部们的怨恨是毫无疑问的。

※住

北朝鲜不允许有私人住宅,住房全由政府、单位提供,分五个级别。一级住房是一般老百姓住房,二级住房是一般干部住房,三级住房是科、处级干部住房,四级住房是局长级干部、大学教授住房,特级住房是副部长以上高级官员住房。

还有全国性缺房,包括平壤在内。缺房到什么程度?自95年全国陷入经济危机以来建筑业基本全停了,特别是民用建筑,跑遍全国看不到一个像样的在建筑工地,零星的有用土坯建房,但没有水泥。

住房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停电。由于能源不足,平壤每年的停电次数为200次左右,而且由于电压太低,不加装调压器许多家电就无法使用。为了节电,电熨斗、电炉等耗电较大的电器被禁止使用,违反者要予以处罚。

玻璃也奇缺,即使在平壤许多窗户上也蒙着白塑料布,成为一道风景线。

在平壤,由于怕有损于国家形像,不允许人们在临街住宅楼的阳台上凉晒衣服。访问朝鲜的外国人往往会非常吃惊地询问:怎么在平壤没有看到一家晒衣服的?他们得到的回答是:朝鲜人自古就有在家中阴干衣服的习惯。

※行

平壤市区面积并不大,本来自行车是最方便、经济的交通工具。但由于金日成觉得象中国那样的自行车洪流有损于北朝鲜的形像,于是禁止在平壤市内用自行车作交通工具。到了平壤的外国人看不到一辆自行车不觉十分吃惊,他们得到的解释是:自行车是落后国家的交通工具,所以朝鲜用公共汽车作交通工具。

平壤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但由于运行线路和车次太少,到处可见排队等车的人的长龙。此外由于电车质量太差,输电线路严重老化,因此冬春季节严重缺电,市内的无轨电车停驶多年了,除了平壤全国都一样没有公交系统,没有出租车,自行车都很少,大多数人买不起,能买起的一般是有外快或外援的人。由于电线绝缘不好,坐车之人要经常遭受电击之苦。由于公共汽车不准时,挤汽车又很费力,而且经常走一半就抛锚不动了,所以坐汽车还不如步行方便,因此很多平壤人步行上下班,并戏称徒步为乘11路公共汽车。步行一、二个小时上班并不稀奇。

出了平壤,自行车就比较多见了。但由于自行车价格很贵,是家庭中的传家宝,有宁借老婆,不借自行车的说法。另外由于自行车盗贼很多,人们不得不使用特制的防盗锁,而且不管住几层楼都要把自行车扛回家中。

北朝鲜虽有一条高速公路,但车辆很少,平均20分钟才有一辆车通过。外由于燃料奇缺,一些地方的汽车不得不使用木炭为燃料。木炭车是在汽车后面装一个烧木炭的煤气发生炉,发生的煤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北朝鲜的长途旅行工具只有火车一种。按北朝鲜的国家面积计算,到任何地方只需乘一天火车就够了。可是北朝鲜的火车晚点程度让人惊讶不已,晚点一、二天算正点,晚点三、五天算正常,晚点十天也不算稀奇。所以想乘火车旅行的话,要带足半个月的口粮。朝鲜人去火车站询问火车什么时间到站时,不是问几点几分到,而是问几月几号到。

※工作

在北朝鲜个人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由于食品和生活用品奇缺,所以与食品和生活用品相关的食品工厂、服装工厂、生活用品工厂、百货商店的工作最受欢迎。汽车司机、火车票售票员更是令人眼红的职业。

北朝鲜的单位一般上午8点上班,但7点30分就要到单位,先进行向金日成表忠心的宣誓,然后再工作。晚上7点下班,下班后要进行金日成主体思想的学习,然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人要自我检讨近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揭发批评别人的问题。这种人身攻击式的批评往往大伤同事间的感情,有时还会引发打斗情况。到了农忙时节各单位还要派出人员到农村去支农劳动。

※娱乐

中国人一入境需要扣下的物品有:望远镜、手机,否则不允许入境。朝鲜人你送他们什么礼品都可以,就是不能送收音机,再高档的也不敢要,那是犯法的。外部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一律禁止百姓接触,文化艺术娱乐生活非常贫乏。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戒心很大,你和一个中年人或青年人混熟了他可以告诉你很多事情,但如果有别的朝鲜人在场就不敢说了。接触多了长了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朝鲜人对中国人是非常友好的,这种友好其内涵很丰富,即包含了想得到点儿小便宜,也有想了解外部世界的强烈愿望,但更多的是其善良本质。而且在本质上他们非常自尊自爱,至于伸手要东西那确实是因为太穷出于无奈。

北朝鲜由于怕老百姓收听外国广播,北朝鲜卖的收音机全部是只能收听朝鲜广播电台的无调台机构的电台固定收音机。有些朝鲜人从中国亲戚那里得到可调电台的收音机,必需去公安局,进行收音机电台固定的改造,否则要按收听敌台判罪。朝鲜的电视台每天只广播几小时,基本都歌颂金家父子的内容。新闻只有国内新闻,基本没有关于外国的报导。由于北朝鲜的家庭电视机的普及率很低,所以看电视并不是北朝鲜主要的大众娱乐活动。

北朝鲜最普及的大众娱乐活动是看电影,电影院普及率很高,平均每人每年看10部电影左右。一部新电影放映后,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玩杂技,马戏也是北朝鲜比较普及的娱乐活动。此外,北朝鲜每逢金日成、金正日生日等节日都要进行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这也可以算是朝鲜的娱乐活动之一。

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纪念塔所在地,雕像后面直刺青天的一个巨型建筑,这就是很早就听说的平壤的“柳京饭店”,这座105 层高的大厦,当年欲与美国争高低,却因资金不足而停工,始终那么孤零零地站在那儿,一站就是10来年,成为世界最高的“烂尾楼”。

※朝鲜妇女

朝鲜妇女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她们具备妇女所有的美德。可是在这个专制的国家里,妇女们却遭受着更大的苦难。当时我国每天都要把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朝鲜。朝鲜妇女是各种重体力劳动的主体。每次卸车搬运粮食的都是朝鲜妇女,而那些男人们往往都在点数,记帐什么的。朝鲜的妇女大都身材矮小,瘦弱。扛一袋面粉走路,双腿会不断地颤抖。卸一车粮食,她们往往大汗淋漓。其实这些妇女来做这么重的体力活,只是为了多挣点粮食,她们每天有300克的粮食的定量,如果来干活就可以挣到500克的粮食。

按照我们现在每天所摄入的食物,300克大概也足够了,可朝鲜不同,他们副食匮乏,整年都吃不到肉,在“太阳节”,也就是领袖金日成生日的时候才供应两块豆腐。肚子里没一点油水,因此他们的饭量都很大。当兵的定量最高,每天600克,也是照样不够吃。这些年,见到的所有的朝鲜人,大都黑瘦。有人开玩笑说,朝鲜除了金日成父子以外,没有第三个胖子。

于是,我们每次运送粮食的时候,都要带上几箱面包和饼干之类,卸车的时候,先发给这些妇女,让她们吃饱了再干活。可发给她们的时候,她们都不吃,把面包放到衣服里,带回家给孩子吃。可恶的是那些当官的等我们走后,经常搜查她们,面包统统收上去供他们享用和支配。我知道了以后,非常愤慨。因为这些头头都很富有,我们和他们做生意,都送给他们很多礼品,而且每单生意都有回扣,用美圆支付。即使这样,他们却连妇女们的一点面包都不放过。下次过去时我只好多带食品,先给头头几箱,然后给妇女们分发,关照她们先吃下去,干完活以后再发给带给孩子的。因为我曾经挨过饿,我知道挨饿的滋味,虽然每次要多花上几百元钱,但觉得心里能好受一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3945.html

更多阅读

今日的叙利亚局势和圣经预言 中东局势与圣经预言

今日的叙利亚局势和圣经预言〈赛17:1〉:论大马士革的默示:看哪,大马士革已被废弃,不再为城, 必变作乱堆。〈赛17:14〉:到晚上有惊吓,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这是掳掠我们之人所得的份,是抢夺我们之人的报应。〈

转载 转载金学伟文章及其序 金学伟说今日的文章

原文地址:转载金学伟文章及其序作者:方平论市 序金学伟我在数年前老大阳网曾发表过一文,我心目中的唯一股市理论专家,金学伟老师曾在1996年曾经发表文章称沪市将来必将以大波浪代替当时的小波浪运动,这一理论给我的启发终生难忘。今天

以色列 实拍今日戈兰高地 以色列戈兰高地

实拍今日的戈兰高地 兵头山(Mt.Bental)上,几个年轻的士兵,注视着远处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戈兰高地就像一把匕首插在中东的心脏部位,一个高悬在以色列和叙利亚头顶的炸弹,不知在哪一秒钟,就会被再次点燃引信……

没有你何来今日的甄嬛 没有冲突,何来策划?

应韩国统营市市长金东镇先生的邀请,2013年11月1-3日,邵珠富前往韩国统营市为其讲营销。统营市是位于韩国东南部、隶属庆南道,小城绿树成荫,由562个小岛组成。韩国人爱吃生蚝, 80%就产自这里,除供应本国人消费外,统营生蚝还出口25个国家和

声明:《今日朝鲜 今日的朝鲜》为网友泡沫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