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王维辛夷坞赏析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 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出典] 王维 《辛夷坞》

注:

1、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2、注释:

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业(别墅)附近。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应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办,办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涧户:涧口,山溪口。

纷纷:他本作“丝丝”。



3、译文:

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颜色。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4、王维生平见



5、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甫一派反动势力上台,朝政黑暗,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王维虽然在朝,他倾向于张九龄的开明政治,对现实十分不满而又无能为力,内心矛盾,产生退隐归田的思想而又恋于禄位。他于是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辋川建立别墅,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

辋川诗以田园山水为题材,描绘自然优美的景色,表现幽静的境界,但其中也有一些寄慨,透露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如:“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华子冈》)。特别是紧接《辛夷坞》之后的《漆园》的“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就更为感伤了。《世说新语》第二十八:“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复无生意’”。王维暗用此事,表达其政治上的苦闷和内心的矛盾。这首《辛夷坞》与《漆园》诗意互有联系,它是以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寄托自己才能被压抑埋没的感伤情绪,有一定现实意义。全诗用比的手法,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和乐府民歌的韵味,诗意极其含蓄。宋人方回认为此诗是辋川诗中的佳篇,“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瀛奎律髓》)。我想,其妙不在“幽极”,应在它的精巧寓意。



6、古往今来,最乐于徜徉在山水美景之间者,当属洁白如玉的诗人王维。他隐居于山中,享受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体味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与谢安的性情何其相似。二人也曾将自己交付给过俗世的荣耀和繁华,入仕为官,被供奉在野心的祭坛之上,但在功成名就后便毅然遁世了。王维和谢安,最是风神飘逸的翩翩君子,但他们却从不以此为资本挥霍人生,面对汹涌的的尘世,洁身自好,坚守着内心的清明和人格的完美。他们高贵却不失性情,清傲而不失飘逸,世人只能仰望才能看得清他们。

这种眉目清然,体面干净的男人,从人群中穿越,从如云的少女中走过时,会像断崖独坐的人一样心定如水,干净如雪。因外表俊朗,内心厚重,所以孤傲清高,有饱满持久的定力,凌驾于寂寞之上。王维在30岁夫人死后一直不再续娶,用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来形容他的涵永大雅,解释他的专情专性最恰当。

有人曾将栀子花般清洁的王维不再续娶,杜撰成是因为做了玉成公主的男宠,简直是在毁我心目中的偶像。一个人,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因为其品质毁人不倦,树人强心,寄托着世代之人对美好人事的向往,其高洁岂能是那些贫乏苍白的人们所理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我们的谦谦君子,在妻子香消玉殒后,靠佛禅和自然山水撑起了一片精神的天空,渡过了涧户无人的三十年,这暗自坚持的忠贞,曾经怎样的打动过我啊。我知道,他和她的相聚虽然短暂,但旷世的美好已胜过人间无数没有爱情的男女,浅薄的俗世怎能理解他对爱妻的深情厚意。

传统的爱情,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早已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撞,但无论世风如何转变,人们还是懂得王维这个男子的好,敬慕他那份不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的专情专意。他的道德人格和气质风度,如天空高悬的星星,光芒闪现万世不堕,已被女大学生们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男人,这算是对摩诘一生洁身自好的一点告慰吧。



7、“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盛唐诗人王维在他的诗歌《辛夷坞》里写到了辛夷这一清新脱俗的奇美之花,辛夷花在幽静的山谷里自开自落、悠然自得、虽孤芳自赏却也享受着清静的闲适与平和。花开时分,漫山遍野的灿烂,散发着芬芳,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辛夷花的美让许多浪漫诗人为之倾情,可让辛夷美名远播的,却是它珍贵的药用价值。辛夷花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是治鼻渊之专药,同时只要适当配伍偏寒偏热均可应用,内服外用都有较好的疗效。西医上说辛夷花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能保护鼻黏膜,并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且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的诗,总会让人想起禅悟的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深山空谷,晨钟暮鼓。空阔幽潭,泉咽日冷。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此乃“空古准今”之极致。

一切功利,不过是寒潭雁影,雪泥鸿爪。“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理想落空的王维,买庐终南,游心禅悦。素心闲淡,一如清川。松风解带,山月照琴,渔歌入浦。闲云野鹤,志存高洁,自甘淡泊之心,可见一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禅宗的空谷墟烟中安置理想,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于是,万境融入诗人的生命。

空山,在王维走过的每一寸角落,都拂过一片空灵。

养空而游,蹈光揖影,抟虚成实。此等诗家之境,委实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



9、王维的诗让心澄明,花也好鱼也罢,总在幽深的底色里,吟唱着生命的静美。有一首诗,喜欢到无以释怀:“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无人的山野,花儿开了又落,开时淡淡,落时浅浅。生命从妖娆炫丽复归宁静平和,日子从舞台上的热烈到幕落后的岑寂,这便是一朵花书写的人生。如果仅此而已倒也罢了——坠入凡尘,便由着凡尘的轨迹,在众生的眼里,花开花谢只是一次过程。可如果一朵花的人生是在那样寂寥的山涧,倾尽激情把生命绽放到极致,像舞者在空寂的舞台,越是美到惊心屏息也越是苍凉凄绝。王维让我感动,简单的字眼,深厚的意蕴,娓娓地就把苍凉都化了,生命来去只是一首歌,那样的落花,是一种境界。

年少时看《红楼梦》,林黛玉埋香冢泣残红,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就让人柔肠百结,后来听改编的歌曲,乐曲声中似有风萧萧飞花漫舞,一片一片飞旋而下,飘离枝头的姿势轻盈如雪花斜织,似悠然,却绝决。林花谢了春红,无声零落。所以一直以为落花无声。



10、该醒的人还在沉睡,该留下的人已经离开,纵然我的心中万般无法割舍,佛性的摩诘你是否也在辋山别业中轻弹郁轮袍笑看花从树落,叹有情人为何不能成了眷属

辛夷坞,你是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唐 王维



11、每逢艺考季节,总是会想起王维的句子:“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美是必然,盛放是必然,无人知晓也是必然。凡人的命运,不外如此,寂静来去,盛开然后凋落。而艺考生们在春寒料峭之际,开始动荡的赴考之路,大概就是要和这种在无人知晓中寂静来去的人生前景对抗。(韩松落)



12、没有人去问一朵花为什么要开,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个地点、这样的一个时节;但是人喜欢思考,所以常常追寻自己生存的目的:我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在我出生之前世界是怎样的,它会不会因为我的出现而改变,而当我走后是否一切就又重新回到了原点?所以人就成了来去无牵挂?

但是人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早已经踏上了生命的行程。如果人生真的有目的,那么思考之前自己是不是在毫无目的地行走?如果人不去思考这些问题,那么生活还是会按照既定的轨道走。所以,梁漱溟先生认为整个人生不能说是有目的的。

他说:“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气自然,并无目的。”

在我们出生之前,身边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好;当我们去追寻目的的时候,反而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色。花开花落,流星划过,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无法触及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不该去追寻的东西。在《功夫熊猫》里,有这么一段对白。

乌龟大师:看看这棵桃树,并不是我想让它开花,它就会为我开花的。

师傅: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控制,我可以控制果实何时落地,我还可以控制它何时播种。那可不是幻觉,大师。

乌龟大师:是啊,但是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也许你想要苹果或者橘子,但它还是会长成桃树。

人就像桃树一样,当我们降临到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个转变和过程,很多东西已经无法改变了。人力无须与天对抗,因为人本来就是天之产物。同样,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它们也和我们一样。在自然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没有目的,并不等于人就少了轨迹,少了方向。很多人在追求目的的时候反而远离了生活的本真;而如果能够顺从自然的原则,那么事情就会做得更漂亮。

王维有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芙蓉花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落,即便有哪个人或者是野兽路过,它的开落也与之无关。它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命运,开了,就会落,这就是它的生活。而人在很多时候,也会有地方需要我们以这样的姿态去对待:不求问,不求解。而答案自会清晰。



13、在暮春时节的江南小镇,一条斜斜的街,一阶阶石级通向那座积淀着无数故事的虹桥。就在这暮春的傍晚,一个少女摇曳过寂寞的横塘。风起了,少女的衣裳和丝丝秀发轻轻摆动。在漫空飘飞的柳絮和江南梅雨季节的蒙蒙烟尘中,只能看见少女的身影,渐渐地模糊在这江南小镇的烟絮中。在小巷深处,在寂寞的花园中,在夜晚无人的小桥上,在幽闺深处,透过闺房的窗棂,看到的是暮春时节的飞絮和烟尘。梅雨季节到来了,春天就这样过去了,美丽的青春随之逝去了。

青春绚丽时节的寂寞,凋零时节的凄凉,怎能不让心灵善感的词人心疼而忧伤?“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种静寂中的生命灵动,使禅悟中总蕴涵着一丝伤感。

花儿在春天的第一场雨中悄悄开了,又在昨夜的疏雨骤风中孤独地凋谢了。不变的是季节的循环,不息的是江水的奔流,岁岁年年的是日月,而短暂易老的是红颜。

我想起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感动千万人的绝唱。美丽得让人窒息的花月风景,“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求索,都是为了美丽与青春消蚀的忧伤。年年相似的是江与月,年年不同的是人。花落了,又开了,但明年的花朵还是今年的花朵吗?人死了,又生了,生命和精神真的可以在这轮回中延续吗?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之中,青春和美又是如此的柔弱易折,而如此短暂的青春又在寂寞的等待中无声无息地逝去了。“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在梦中,无声飘落的花瓣被水流走了,月落了,春去了,而青春就像飘落的花瓣一样随江水而去了。

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读古代的闺怨诗,才会真正理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忧伤,无论是少女青春的禁锢,还是少妇等待中的红颜衰谢,都蕴涵着太多的无奈,都让人感到心灵的疼痛。“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子夜四时歌》之春歌)百花盛开,阳光明媚,鸟鸣婉转,而青春少女感受到的却是心的哀伤。所有的功名富贵都无法弥补青春的流逝。“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所有的荣耀在烂漫青春面前都黯然失色,再精心的妆扮也掩盖不了岁月流逝的刻痕,出将入相的虚荣,竟然敌不过那陌头的一点杨柳色。“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古及今,有多少男子抱着“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的渴望,万里别亲,奔赴沙场,在漫漫征尘中将青春耗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又有多少人为了得第那一刻的狂喜,在十年寒窗之后,又千里远行,求取功名,在江湖漂泊中,少年头白,而闺中少妇在等待中也红颜暗老。“伯兮?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经伯兮》)男人的发达当然是女人的骄傲,所以在送别男人的时候,对未来的富贵的憧憬,压过了离别的伤感,在离别之后才感受到闺阁的寂寞,而就在这寂寞中看着暗牖蛛网、空梁燕巢,才感觉到长夜漫漫。“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经》时代的女子在丈夫离别之后马上就感到生活的寂寞无趣,没有心思梳妆打扮了;而盛唐时代的那个女子到了来年春天,还能打扮得光鲜漂亮登楼赏春,看到陌头柳色才“悔教夫婿觅封侯”,因为在那个时代,对功名的热望甚至影响到女子。除了功名,让世俗男女艳羡的还有财富。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深闺少妇看蝴蝶飞西园,门前生绿苔,秋风下落叶,坐愁红颜老。



14、破茧而出的蝶,在一个春天的早晨飞舞在我的窗前,突然很习惯了,在一睁开眼便可以看见,这样的问候。蝶在飞,蝶在旋转舞姿,蝶在告诉我,它的等待恰逢花开。

而我在这一个有点冷的早春里,行走在菁菁校园里一隅,恰好就看见了这样一棵树,它单薄,它稚嫩,它的枝条间还藏着来年的希望,它的花枝间还隐着它殷切的盼望。一棵开满累累的花朵的小树,不及我高,不及我壮,不及我的飘摇。这样的树,总是会令人怜惜的,它是那棵在佛前等了五百年的花树么?等待春天?等待一个人的路过?蝶在它的花间寻香,清早的晓雾还未曾滴落,风霜还不及来倾蚀,现在正是,它最美的时刻。它在努力的开放,在这样一个被人遗忘的一隅。这只破茧而出的蝶,是它唯一的观众。蝶恋上花树,默默的在它的周围寻香,我听见它在静吟唱着“涧户寂无声,纷纷开且落”。

于是我开始相信,我们最美的生活姿态便是如此吧——涧户寂无声,纷纷开且落。

纷纷开且落,不论岁月如何风化红尘,不论时间如何沧桑过往,不论微风如何的向它赠予春暖花开的气息,它只是默然,静静伫立成风景,开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花谢花飞花满天的季节,独把香锄偷洒泪的潇湘君;拈梅花一枝,立于花枝间笑容可掬的婴宁;游走于旅途之间的流浪者。一曲笙歌,生命滑落,无声,无息的生命滑落。灿烂的是自己,伤怀的也是自己,不论是享受月华的昙花,还是享受黑暗的烟花,它们的生命都在一个回头之间,非常短暂。可是,它们从生到死坚持的是自己,不是么?坚持生命最原始的姿态,一直到寂灭的瞬间。

这样的生命,让人感动。

生活,一个人的旅途。一个人的哭哭笑笑,一个人,三个字,承载了太多太多,而最后一个人的故事,也只能是湮灭在尘世里,没有存在的意义,不会永存,更不会永生。有人曾对我说:一个人走的路,耐得住寂寞,便能开出繁盛的小花。她们对我说:你的人生,是做大树,而不是娇弱的花。

现在的我,站在这株无言的花树前,开始缄默一切言语,正如世人在托尔泰的墓前一般,只是感觉到无言的力量,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蝶儿已逝,花树依旧飘摇,它的一生就在这样的飘摇之间,开,且,落。而我也开始了解,当我的生命在寂静涧户中独自飘摇时,我也可以开出繁盛的小花。我也开始了解,当我守着她们的祝愿走上我的路时,我的身边也一定会迎来翩翩的蝶。

人生至此,夫复何言?

一株花树。开满累累的花朵,饱含累累的希望,沉淀了一切欲望。在它这里,富贵如指尖薄凉,名利若虚烟飘渺。它让我相信王维《辛夷坞》中“涧户寂无声,纷纷开且落”的生活姿态是一个女子最好的生活姿态,人生,何必让自己的生活游走在不堪的过往中,不如,于寂无声的涧户里,纷纷,开,且,落。



15、月亮渐渐升高了,世界一片澄明。黄土岭上落下参差的斑驳的树影,黑黢黢的,有了些山的轮廓; 野草的叶子上湿湿的,花儿羞涩的低着头,寂静中愈加显得娇艳妩媚,风韵天成了。似乎只有小河,不舍昼夜,缓缓地流淌。它绕过河湾,漫过沙渚,延伸向远方。物犹如此,何况人呢?这到底让我念着王摩诘和他的诗《辛夷坞》了,诗曰: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今夜没有山,黄土岭算是山的影子; 没有芙蓉花,无数的野花可来装扮;潺潺的流水声里,我且来受用这美妙的大自然了。



16、这一年,日升日隐,月起月落,伴随时令轮回的脚步,我更加地沉潜淡定。就如山中的野菊,虽无人觉,依然自在的开花。忽然记起那首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纷纷开且落,开时静静地开,谢时又静静地落,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岁月静好。

总是喜欢独处。独处时,可以回忆过去,憧憬未来;可以品读经典,构思作品;也可以捧上一杯淡淡的清茶,任轻柔舒缓、清亮幽远的旋律漫过心田……独处,让心灵远离尘嚣纷乱的世界,默默的体验花香,聆听鸟语,欣赏自然,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任天边云卷云舒,任庭前花开花落。此时,这个世界属于我,我也拥有了整个世界。虽然每天钟摆似的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往返,日子单调地重复着,但我总会在放学后空旷的校园里滞留,或是趁家人熟睡后静坐屏前。静美、轻灵、温馨,独处时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恬淡闲适的心境足以让人沉醉。

总是喜欢怀旧。我是一个念旧的人,一样东西用久了总也舍不得扔;一首老歌,听了百回千回仍可以流泪;就连做梦,梦醒之后还会沉浸在梦境中无法释怀。父亲走了一年多了,可没了父母的事实总让我难于接受,感觉自己就像孤儿,在时间的流里到处流浪。只有在梦里,我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那便是我儿时的山庄。在那里,蓝天的云朵、黄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都是那般纯美,甚至用眼睛都能看出空气的清明纯净;在那里,朔风吹过光秃秃的大树,树上的枝条互相磨蹭,其声如流水,似妙乐;在那里,木柴的砍劈声,牛羊的低鸣声,此起彼伏,间或还有灯火摇曳,人影憧憧。

总是喜欢阅读。虽然也读教育杂志和专著,但我更多的是读文学经典,整整一个暑假,我几乎都沉淀在书本里。那天的《子午书简》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那布满原野气息的、青藤缠绕般的文字,极具穿透力,直抵心灵深处。我迫不及待的到书店去找这本书。捧读这样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而又显示出大地之美的书,静静的穿行在瓦尔登湖,聆听虫鸣,耽于遐想,沉迷在心灵的深处,我被魔力般的文字搅得彻夜难眠。仍然喜欢那些温情的散文,读到袁隆平和着泪水写下的《妈妈,稻子熟了》时,我的泪再一次恣意横流。待到女儿放学回家,我又颤声为她朗读起来……

总是喜欢码字。说不清自己一年里码下了多少文字,虽然大多是交流材料和工作总结,但上了省级以上教育刊物的教科研文章也还是有十余篇。不过,我更愿意在宁静的夜晚,捧来一杯蜂蜜,放上一段音乐,让键盘与思绪共舞,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生命的原点,伤感的文字总在指尖缓缓流出。此时的我,不想工作,不忧生活,不肩负使命,不承担责任。带着柔软的心情,在文字中沉沦,沉沦。

一年的光阴倏忽而过,蓦然回首,心中还是充满感激。感激家人对我的包容与疼爱,感激同事对我的理解与支持,感激上苍赐予我的幸福与安康。今夜,就让这些文字伴着似水年华漂浮在怅然的雨夜,而我,将收起泪湿的感觉,枕着时断时续的过往碎片,睡去。



17、时光如水,随落花飘去,挽不住之春华秋月,瘦了思念,湿了满枕。

“一个又一个日子在我转身的瞬间轻轻闭合,在身后流转成一副静默的山水画。用指抚摸处,或起皱褶,或起沟壑,悲伤和喜悦交替着窍窍喧哗,不时,有风低低的在檐间低徊,我看见画中人影模糊,欲深望而不能。只低低的叹息一声,静静听谁吹笛乘风而来。”

流光易逝,流年似水,听得见指尖间哗哗流过的岁月,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只那一沉吟之间,花便落下,任流水飘去无痕,总有些旧痕与新伤,如雾如烟,袅袅。

“那时美貌如花又如何?“木木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生命从妖娆炫丽复归宁静平和,日子从舞台上的热烈到幕落后的岑寂,这便是一朵花书写的人生。十年,不过是纸上乱云飞渡的瞬息转身之间。谁还记得谁的容颜?”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王维辛夷坞赏析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绾不住之青春,锁不全发间那缕缕明媚的忧伤,相思,更缠绕成长春藤,在心间疯长,可留得住青葱无悔之华年?

“只是,要记得,轻理云鬓,隔着一朵花的距离,聆听时光的脚步轻轻缓缓的流失,让每一个可以拥有美的瞬间在心里绚丽成花。”



18、走进卧室,打开窗户,如水月色倾一地银光。

一株半人高的野椒花开出点点白花,素洁而安宁,在月光下如一挂流星雨飞扬窗台。

我试图用手握紧她,她象个调皮的小淘气从指间溜走,却爬上我的鬓发,亲吻我的面颊,粘在我的衣裙。这样的月夜让人沉醉而安宁。没有“遥看天边月,瘦弹相思弦”的落寞伤感,没有“凝妆下翠楼,共看月儿圆”的浮躁与轻狂。有的只是被如水的月光洗尽韶华岁月尘埃的淡定与清逸。

顺手摘下墙上的二胡,问明月:在这如此宁静美好的月夜,我该献给你一首什么样的歌?昔日的苏学士月下“起舞弄清影”,那是他失意而伤情;李青莲月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他旷放却孤寂。而我,一个平凡却深爱你的小女子,该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情怀?《春江花月夜》的浪漫,《花好月圆》的热闹,似乎都不太合时,月亮似识心意,一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韵律带着银的白雪的纯泉水的悠扬清露的晶莹丁丁咚咚倾泄一地,而我的心此时也是微风轻吹水面般微皱绿波,清悠雅致。

二胡声中,月光迟疑地照到了西墙我的书柜上,照到放在最外边的《红楼梦》的扉页。我看到林黛玉袅袅婷婷从书里走来,越过千年的时空间隔,挟带“寒塘渡鹤影,冷月照花魂”的阵阵凄凉,走进月光里。一时间,那凄凉冷寂用比月光更快的速度穿过心脏,折叠骨骼,我听到我心脏收缩如战鼓咚咚,骨骼暴裂如断木叭叭。“曾忆潇湘人,孤影伴凉月。感慨复惆怅,抚琴一鸣咽。”

然而,历史的扉页翻到今天,已处处春光明媚。“依旧当时月,今照有情人。”我问明月:红楼里那些女子们如今是否都已轮回成自由的现代人?明月轻柔一笑,我分明看到她们美丽的倩影顺着千年的月光隧道,一路走来。她们所到之处,绿草如茵,百鸟和鸣。是的,过去的悲剧已成为历史,在婚姻自由的今天将不复重演。

心绪重又安宁,一丝睡意袭来。关上窗户,想把月光送出窗外。但她却侧着身从窗缝隙挤进来,跟着我躺在床上。我枕着她问:你寂寞了吗?你看窗外的世界多么热闹,云在闲游,星在打探,花在开放,人在歌舞……而我,只贯于独守寂寞与宁静。明月轻柔淡静地笑笑,依旧无语。但我明白了,在窗外的世界万物享受热闹的快乐时,窗内的我与伴我的明月却只爱享受长夜里少有人知的寂寞与宁静的美丽与快乐。

是的,在这浮华的世间,人心飘荡无定,只有懂得享受寂寞甘守宁静的心,才能体味那种安宁的美好韵味来。循着月光走过的千古足迹,我仿佛听到王维在山中吟唱“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时的清悠空灵;张若虚抒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的冷寂雅致;曹雪芹奋笔《红楼梦》那流芳百世的经典巨著的孤独与静美。他们在寂寞宁静中,懂得去享受它,支配它,并迸发出在热闹浮燥中难以迸发的无与伦比的激情,留下闪烁智慧灵光的思想与文字。

月光只轻吻了我的头,已悄然走向西楼,我们相对微微一笑,依旧无言。



19、晚秋的时光里,今夜无眠。

站在窗边,长夜漫漫,星光点点,尽拥满怀冷风,凝视窗外不远去那株绽满粉色花朵的秋芙蓉。“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看着芙蓉树下,一朵朵在寂静的夜晚里,孤独地躺在地上的落花时,心里不由一阵寂然。

秋日里,不畏风的凌烈,那绽放在枝头绿叶间的明艳,在夜晚的星光下,躺在地上的孤寂,不由让人想起世间那些在曲终人散时,在那些繁华的背后,又是怎样的苍凉?在寂寞的背后,又是几许的无奈?在孤独的背后,又是多少噬心的忧伤?

当一个人在大地上寂寞地行走,为落花忧伤,为流水缠绵时,却不知在无意间,也把自己零落到红尘里,把心碎在地上,被那季节的风正蹂躏。

仍然是喜欢那首纯音乐——《故乡的原风景》,那种悠远、绵长又夹着淡淡伤感的旋律,总是把人带入那种很思念的意境,仿佛看见一个人在遥远的夜空下,或原野上,他孤独地立在风中,遥望那远方的天空,心中牵起无穷无尽的梦幻,任思念泛滥。

“有一颗祝福你的心,一条短信比千言万语更珍贵、值钱。”时光拉不回你忙碌的身影,想你的心,充满缱绻,时不时苦笑着思索:一条短信是否真的比思念珍贵、值钱?

人生的际遇很轻浅,缘分很偶然,在无意间轻轻地走、或来,当“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那一刻的惊喜,那一份的释然,是否让你巧笑嫣然?而“今年元宵夜,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那种失落,把心跌落到相思的深渊,怎的一种思念来排遣?

“珍惜你今生拥有的,你今生拥有的就是你前世修来的。”凡夫俗子的我们,又怎能做到这种超然?

仍然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淡淡伤感的音乐,让忧伤的旋律盈满屋子,一次次为你把自己沉沦,爬着格子,敲击着键盘,把缀满一缕缕淡淡馨香的忧伤文字,镶嵌在字里行间。或和风细雨,或幽怨漫叹,或淡定超然。

世界是如此之大,茫茫人海,偏偏相遇在偶然,那一季百合是否是因为你而绽放?那一枚的心香是否是因为你而点燃?我只知道,刹那,我们都不用回到轮回的渡口,经过那彼岸花岸,因为我们也约好,会生生世世,莫忘莫失,相守于世间,再不用感叹,情深缘浅。

清冷的夜里,窗外,芙蓉花仍然在无声地凋落,屋内,忧伤的音乐仍然在悠悠地飘散,一个寂寞如花、忧伤到骨子里的女子,是否会和你梦中相见?你,是否会把她漩入你深邃的双眸,任你的温柔晕染?月光下,你是否会用你纤长的手指,插入她的发间,为她轻轻地梳理那柔软的、那缀满轻愁的青丝三千?

因为记忆里有你,日子过得涩涩又甜甜,一个人的世界,爱着的那个人无处不在,在那些飘雨飞花的日子里,想着你的好,想着你的幽默与坦然,思着你的情,思着你的宠溺与诙谐。于是,就记起你的爱,淡定的微笑会再一次飘荡在寂寞的唇瓣。

风轻轻地吹,雪静静地下,北方的冬天已经很冷了,而我却在遥远天边,不在你的忙碌的世界,羡慕那些风,羡慕那些雪,因为你的气息可以氤氲着它们张张的笑脸,它们也可以为你拂去鬓间的粒粒霜雪与尘埃,而此刻的我,却只能在遥远的故园,被时间、距离、命运无奈。

遥望夜空,星光闪烁,凝望天边,冥想此刻,如果有流星划过,我会双手合十,虔诚地许愿:我要做你贴身的小棉袄,为你在冰天雪地里挺拔的身躯御寒。又或是一缕风,一枚雪,拂过你英俊的脸,把你紧蹙的眉头舒展。

零点后的夜更深邃,不知什么时候,星星隐去了闪烁的光彩,夜如墨,稍后,竟下起了小雨纤纤,那零落一地的芙蓉花仍然绽放着一地的清寒……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译文] 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出典] 王维 《辛夷坞》

注:

1、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2、注释:

辛夷坞,蓝田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内)风景胜地,王维辋川别业(别墅)附近。坞,四面高、中部低的小块地方。

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应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办,办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萼(e愕):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涧户:涧口,山溪口。

纷纷:他本作“丝丝”。



3、译文:

枝条顶端的辛夷花苞,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颜色。寂静的山沟里再没有别人了,花儿们纷纷开放后又片片洒落。

4、王维生平见



5、这是一首优美的叙景诗,描写了辛夷坞辛夷花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显出一份自然自在的平淡浪漫。这是一种诗意的美的欣赏。

然有的学者,却从王维当时所处生活背景分析:“王维暗用此事,表达其政治上的苦闷和内心的矛盾。这首《辛夷坞》与《漆园》诗意互有联系,它是以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寄托自己才能被压抑埋没的感伤情绪,有一定现实意义。”

可以说艺术是一种情形,而诗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当诗人完成这首诗时,这首诗作为一个审美形象,或一个情感形象等,已脱离诗人而自在。若我们不是在研究其诗人,我们无需联系其生活背景。我们自己即可作为一欣赏者,当我们以各自心境读到此诗时,即获得各自之感悟,此诗人之相合也,套用一句经典的话即是:诗人合一。

虽然欣赏者通过“文字般若”可进而意会“境界般若”,诗人合一,然此终非“实相般若”。须知功夫在诗外,欣赏者必须身临其境,在花开花落的实相中才能真正体会其诗人自然相合的实相诗境,忽然在遇见“辛夷花”时,“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是自然的花,是花的自然,顺其自然时,花自然会开,诗自然会来。

记得08年车过湖南,看见当地的人的房子,大多建在小山边,随处可见小池塘,井字田,真是依小山傍池水。正直人间四月天,野芳发而幽香,新绿一片一片,令人神气清爽。当时忽然窜出许多读过的诗,才知道他们一直在藏心里,只是没有遇到所诗之实境而已,当其境出现时,其诗自然就来了。

在这里,创造者者与欣赏者之所遇,正好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创造者者由所遇之实相,契合其情境,同情同动,忽然得出该境之形——文字语言,肢体语言,视听语言等,然后由创造者因各自之术,方便的表现了出来,让其眷属欣赏,此即由实相般若,到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之创造的欣赏尔。另一方面,欣赏者要在自己的眷属中,因各自之术,方便地找到相应的语言,同情同动,联通其境,并在自然的实相中还原诗境,或可因自己之术,用他之形,表现此相通之境,此即欣赏的创造尔。

创造与欣赏因而统一起来,统一与美的欣赏与创造,表现于各语言尔。美即欣赏与创造,满足与释放之静境。同情同动,谓之静。静以养生。



6、大概上初中时看到《辛夷坞》这首诗吧,诗的其他部分都不记得了,只有这一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一直留在心底。只觉得美,不可抑制地向往那样的意境,却只可臆想不能抵达。

十多岁的女孩子总是爱热闹的,这句诗却能让我静下心来,想来那时也到了思虑的年龄,虽知道美,却不知美在哪里。后来长大了,懂得它的美在于空旷幽静,是无心无虑的美。到如今,看过了多少世情,经历了多少人情冷暖,才知道它的美不仅在于景,亦在于心,是由心看到的景,是忘我也是忘情。

胡应麟在评论此诗时,说它可以“入禅”,“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这大概是我最喜欢的评语。

诗的作者王维一直被人推崇甚高,与陶渊明并称“田园诗人”,可见两人有许多共通之处。不过在我看来,两人的气质有很大的不同,王维是清幽出尘,陶渊明是悠然平和。若拿书中的人物比较,王维是林中弹琴的高士,只能听,不可近;陶渊明是隐居山野的名儒,你去寻访他,他会自茅屋里递出一碗水,微笑问答。

所以,以神秘感来说,显然王维更让人莫测,他有时在空山,有时在竹林,无论在何处,他总是一个人独行,是传说中的人物。这样的人,大概很难动情动心的,因为他已经看惯情感纷争,身世两忘,万念俱寂。

《辛夷坞》的全诗是这样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花我未见过,想象不出它的样子,偶然看到图片,其形其色似紫红的玉兰花,盛开之时远观,竟如桃杏一般耀眼夺目。艳丽如此,总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吧,却也自开自落,与人无扰。想来也是心静的缘故。

我之前听过一段故事,讲一个出家的女子,她曾深爱的丈夫来探,她送他出寺门,最后一次步履相和,两人都落地无尘。他说:“请留步。”她目送他下山,直至人影全无,她在地上捡一叶赤红菩提,一面行一面嗅,原来春在枝头已十分。

“你和他/原是滴水粒米的寻常夫妻/车水马龙里守一份从容/燃香灯黄前悲天喜生的修持/梵世夫妻的菩提 也/挡不住浊世的汹涌/谁能想象你解发的刹那/胸口逝水般滔滔”。

她是年轻悦目的女子,只因一心向佛,遂离家剃度,割舍了一心一意相爱的丈夫。我总是想,有哪种信仰可以替代爱情的信仰?有哪种坚定可以替代承诺的坚定?是不是世俗的情感已阻碍了前行的脚步,是不是朝圣的灵魂已看到了更壮阔的殿堂?也许有一天我们终会明白,我们不必忠于爱情,而只需忠于自己?

我们无法回头,只能走各自的道路。当一切可以“入禅”,念念不忘或念念相忘,世间多了一个佛前欢喜华严的女子和一个灯下清淡自居的男子,花落也是花开,那就是了。

这个故事是简贞所写。简贞是我偏爱的台湾女作家,她曾与爱悦的男子相恋七载,却最终因信仰的不同和男子离世而天地相隔。大概是这份残酷,使她的文字既有杀戮的气质,又有遗世而独立的壮美。我每次看她的文章,总要看到心潮激荡、不能自已才作罢。比如这样的句子:“不给我天,我去劈一个天;不给我秩序,我去秩一套秩序,生命用来称帝,不是做奴隶”,又或者:“活着,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万箭穿心,犹能举头对苍天一笑的境地。因为美,容不下一点狼狈,不允许掰一块尊严,只为了妥协。”

但横刀立马不是常态,我们终会平息心境,在拷问过生活和拷问过自己之后,我们只求获得内心永恒的安宁。简贞的静在于“佛”,信仰的力量让她超越了生死,在大开大合之后获得了平静。她在34岁遇到可以终身相托的男子,得到了一个凡妇应有的幸福。

对人生的谜题,我们要解答得很多,比如情感,比如权欲,比如生与死,比如舍与得。有人愿意借助书本,有人愿意借助信仰。王维是向大自然寻找答案,他找到了并达到自然与身心的合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空无的境界,也是他的理想境界。(毛祖华)



7、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木末,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和颜色也近似荷花。裴迪《辋川集》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为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的《辋川集》给人的印象是对山川景物的流连,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篇章表现诗人的心情并非那么宁静淡泊。这些诗集中在组诗的末尾,象《辛夷坞》下面一首《漆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就颇有些傲世。再下一首,也是组诗的末章《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就更含有《楚辞》香草美人的情味。裴迪在和诗中干脆用“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把它的意旨点破。因此,若将这些诗合看,《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这是王维的一首诗,名叫《辛夷坞》。这首诗写的是在辛夷坞这个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平淡得很。你看,辛夷花在树梢怒放,开得何等烂漫!辛夷花又纷纷凋零,又是何等的洒脱!既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

无情有性,这仅仅是一棵普通的辛夷花吗?辛夷花得之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在这个绝无人迹的地方,辛夷花—没有人对它们赞美,也不需要人们对它们的凋谢一洒同情之泪,没有追求,没有哀乐,听不到心灵的一丝震颤,几乎连时空的界线都已经泯灭了。我想,王维笔下的辛夷花,是他内在精神的外射,辛夷花是一棵人格理想之花。王维早年奉佛,他仰慕的是维摩诘居士,他以禅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并将这种心境融于诗歌,一切都是和谐空灵、恬淡自然。《辛夷坞》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对人生的一种恬然心境,禅意较浓,充满空灵。

王维看来,整个世界万物不正是像辛夷花那样,在刹那的生灭中因果相续,自在自为地演化着的吗?“不生不来,如来异名。”(《楞伽经》),王维似乎看到了“真如”的永恒,这“真如”就是世间万物的本然,我想也展现王维心中一尘不染的佛性所在。他的这种意境和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8、王维很早就信奉佛教,他的母亲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多年,褐衣疏食,乐住山林,受母亲的影响,王维和弟弟王缙都信佛,多年食素。开元十七年,王维拜道光禅师为师,正式学佛。开元二十八年,王维在一次出差的途中遇到了神会大师,向神会请教解脱之道,神会告诉他,众生本自心净,如果天天想着修道求解脱,本身就是妄心,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王维以他的天才智慧,以他对佛理的超常的悟性,将北宗禅与南宗禅的禅理融合为一,并将自己对禅的理解表现到诗歌中,使他的诗歌获得了一种空灵的境界,再加上他的音乐和绘画天赋,他的诗歌终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景观。

据说王维九岁就会写文章,十多岁的时候,不仅会写诗,而且精通音乐。他的名字传遍京师,经歧王李范介绍,王维见到了玉真公主,据说公主看见了这位翩翩公子,就马上另眼相看,再听王维咏诵自己写的诗,顿生敬意。王维又演奏了一曲郁轮袍,听得公主如痴如醉。据说当时已经确定张九皋为本次科举的第一名,但公主见了王维之后,决定把张九皋换为王维。王维就这样在二十岁前后走上了仕途。王维做的第一个官是太乐丞,这正好发挥他的特长。史书记载,有人画了一副乐工正在奏乐的图,王维随便看了一眼,就知道乐工正在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而且演奏到了第三叠第一拍,其他人不信,就找了一支乐队演奏试试,果然分毫不差。但很快发生了一件事,王维手下的伶人私自把库房里的黄狮子拿出来表演,犯了忌讳,王维管理不善,受到牵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王维在济州生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王维的妻子去世了,他从此再也没有续娶。一直到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做了宰相,张九龄赏识王维,就把王维调回了京城,提拔王维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张九龄和朝中高级官员举行聚会的时候,经常邀请王维参加,一起把酒吟诗。所以那一段时间是王维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但不久,李林甫上台,张九龄下台,张九龄提拔的一批官员都受到打击,王维先是出使边塞,后来又出使南方。从南方归来的王维买了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装饰好后,就搬到了里面,和一伙朋友在那里赏景赋诗,远离是非,参禅悟道。

但王维真正参悟禅理,还是在陷贼之后。几经贬谪沉浮,特别是经过了生死关头,王维才真正明白了禅宗所说的“无生”的含义,才明白了神会大师所说的“本自心净”,不求解脱而自然解脱的意思。在远离都市的山林之中,更能体会到没有尘染的生命本来状态的灵动,这也是王维钟情于山水自然的原因。王维诗歌中所描写的山水给人的感觉不是寂灭,而是活泼的生机。王维在《饭覆釜山僧》诗中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王维所说的“寂”,显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静寂,王维从“寂”中感受到的乐趣,实际上是生的乐趣。宁心静性地观照自然山水,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与感悟结合在一起,忘怀世事已经不是目的,终极目的是对生命本身的体验。“猛虎舐足,毒蛇熏体,山神献果,天女散女,澹尔宴安,曾无喜惧”的境界,与心如止水还是有所区别,看天高云淡,与山花绿草同呼吸,纵身大化之浪中,顺应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不喜不惧。这也是王维所说的“山林吾丧我”(《山中示弟》)的意思,是南宗禅法所说的“空有不二”的意思。在《辛夷坞》中,王维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寂静无人的山涧里,芙蓉花悄悄开放,又无声无息地落去。王维所要写的不是没有外界尘嚣的幽静自然,也不仅是诗人悠闲恬静的心境,而是对生命的感受,只有在寂静无人的深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内在活泼。“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倾听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解脱也就失去了意义。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被认为是禅的最高境界,而在王维的诗中,连这微笑也忘记了。

自两晋时起,山水自然就开始成为文人精神世界和诗歌世界的重要部分。或欣赏山水之华美,或于山水中参天地之玄机,或于山水之流动中悟人生之理,但少有人能融入山水。

儒家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认为山水中蕴藏着仁德和智慧,在怀才不遇,大道不行的时候,往往隐居山林,回归山水田园,寻求心灵的安适。对道家来说,山林自然不仅是人的栖居之所,还是人生的归宿,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对日益远离自然,远离生活常态的人类来说,自然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佛教传入中国,一开始寺庙多建于山林之中,静观山水成为参禅悟道的重要途径。如庄子所说,人来于自然,最后又回归自然,这或许是人在山水自然中能找到心灵宁静的原因。越到后来,山水自然越成为人类精神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到了现代,远离喧嚣的都市,到山水中寻找片刻的清凉,暂熄心中追求功名富贵的燥热。但正如谢灵运、孟浩然那样,很多人因为无法遏止的欲望,无法融入山水自然,匆匆而往,匆匆而回,看到的是山木花石,心里想的仍是金钱地位,所以终于还是山林过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一种融入山水自然的人生适意,对现代人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9、近日,琐繁的心事纷纷扬扬,一颗心都快被扭扯成麻花儿了。

人说,群居防口,独坐防心,我知道群居的时候我可以防得住口,该讲的我会讲,不该讲的我会缄默不言。

可是独坐的时候我却防不了自己的心。所以这些日子我不敢独坐,幸好白天公事也还繁杂,阻住心事不让它跳出来肆行在我的眼前,夜间下班后也不想和他们出去玩,便慢慢在霓虹闪烁的街道上默然独行。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想起王维这首诗,就想,我是不是诗中那朵开在清晨莹露里的芙蓉花呢,虽然不是开在山中,但是心情的涧户也是一样岑寂的,心事,在这人来人往的街头纷纷地开着,且落着。



10、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谁人能见千里寒山中的花儿?谁人曾闻流水与花儿淙淙私语?谁人肯顾花开花落的生离死别?

攒足了劲,满溢着欣喜的花骨朵儿终于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绽放了容颜。她撷了一片叶,听闻自己的鼻息,却以一种处变不惊的高傲姿态立于山中水前。没有人声仅存月影,她却也孤芳自赏落得满心欢喜。

楚天千里清秋。秋风凌厉吹拂,过草变色,趋木叶脱。风尘满面的花儿摇摇欲坠,饶是风韵犹存也抵不过秋风无情了。鲜艳之色褪尽,芳香之气渐销。残花飘落水中,陷进泥里,被流水携至万里,抑或是化作春泥护花。不觉悲凉,只留安详,像是一生忙碌终于人土为安。

一切景色都落入这涧户之中。无人语,无人问。流水自流,纤革自纤,花儿自开自落,不奢想人人眼帘,被捧上天,只在涧户静静地演绎着最美的独角戏。

且开,且落。一生静好。



11、孤芳自赏往往被人视为自命清高,偏执孤僻,不合群,是被批评、遭贬斥的一种人生态度。其实孤芳自赏只是一种自我欣赏,当全世界都不懂得你、赏识你时,至少还有自己,还能自赏。懂得孤芳自赏,知道欣赏自己,知道“芳”在哪里,才能更好地将芳香呈现出来,从而让周围得人都能感受到你得芳香。孤芳自赏又何妨,这就是陆游这首咏梅得千古绝唱所流露得人生智慧。

一株寂寞的寒梅开在荒野外的驿亭旁,破败不堪的 断桥边此处人迹罕至,根本无人欣赏它刹那花开的 灿烂与美丽。但它还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在凄风苦雨的摧残下,凌寒飘落,被碾成尘土,它也独标高格,不改清香的品质。虽然遭遇坎坷,备受冷落与摧残,诽谤与猜忌,但它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及时被人斥为孤芳自赏,它也傲霜迎雪,嫣然盛开。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并非它的本意,只是环境恶劣,它不想随波逐流,只好孤芳自赏,自我欣赏,自我垂怜。孤芳自赏是渴望飞扬但却不得不归入沉静,不得不在落满尘埃的角落开出花朵;孤芳自赏是在逆境、在挫折、在打击面前,仍然保持自信,保持乐观,即使没有掌声,无人关注,也不放弃自己的芳香,也不迎合周围人的口味改变自己。孤芳自赏又何妨,当命运对你如此不公,当所有人都放弃你,自己也不能放弃开花的权力,不能放弃属于自己的灿烂和美丽。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孤芳自赏,会在内心里自己赏识自己,自己怜惜自己。哪个作家不是在写着孤芳自赏的文字,在艺术的王国里,深刻地关注自我,放大自我。

孤芳自赏是一种寂寞的、让人心痛的美,就像梅艳芳《女人花》唱的:“我有花一朵/长在我心中 /真情真爱无人懂/遍地野草已占满山坡/孤芳自赏最心痛。”她盼望有一双温柔的手能抚慰内心的寂寞,但“花开花谢终是空”,等待成空让她痛苦忧伤;孤芳自赏也是一种无人打扰的美丽,就像王维的《辛夷坞》所写:“木未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绚烂地开放,静静地凋落,自开自落自芬芳;孤芳自赏更是一种暗香四溢,兀自散发着芬芳,表现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过人之处,因为那“芳”是“孤”,是自己独有的。

当孤芳自赏走出了心痛,不也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激励吗,不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吗?即便所有人都对自己得美丽与才能不屑一顾,也不随时光得流逝放弃自信;即使整个世界都遗弃自己,还能孤芳自赏;即使周围环境恶劣地摧残打击,仍然可以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自得其乐。孤芳自赏,自己欣赏自己,就像超级女声所唱的:“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孤芳自赏,微笑地擦去花瓣赏啜着的泪珠,静静地守望在远离喧嚣尘世的一隅,以亭亭玉立含苞贷放的花蕾,自信地等待着明天绽放的微笑和尘世的清丽,相信明天定会笙歌环绕,定会有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与赞扬。

孤芳自赏,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事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事保持自我,有自己的坚守和内心世界,不人云亦云,不盲从,不随世俗的偏见改变自己;孤芳自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淡雅高洁的花,无论是和风日暖抑或是风雨交加,都会一如既往地随风而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做怀不乱。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不懂得孤芳自赏,不懂得坚守自我,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坚持,也没有骨气和勇气与对立面抗争,他们自便自赏,也是赏识自己奉承讨好、阿谀陷媚别人的能力,沾沾自喜自己比那只蝙蝠还幸运,能在双方的夹缝中求生生存而游刃有余,如此没有人格,没有操守,哪里及得上孤芳自赏得高标独立,高洁自守。

孤芳自赏,在淤泥浊水之中,亭亭玉立,清香迷人,在寒风冷雪之中,傲然独立,芳香扑鼻。孤芳自赏,不畏打击,不畏挫折,遗世而立地盛开自己的美丽。绽放的同时,它也是敞开心扉在等待,它也渴望有知己来欣赏自己的容颜,有知己能懂得自己的才能与品性。一旦遇到知己赏识与提拔,它会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全部的清香与才能,奉献给知己,奉献给世界。

孤芳自赏并不是不需要人知道它的美,它的香,它的才,并不是不需要别人的 评价与呵护,非常自我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在时无知己的情况下,没有人真的信任它、理解它、支持它、懂得它,所以它不得不选择孤芳自赏,选择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的确很难拥有一个独自完整的世界,这就是人们反感孤芳自赏的原因,冰心在诗歌《春水》里就写道:“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墙角的花在封闭的状态中寂然独放,孤芳自赏,那方世界的确是狭小的,但不知有没有人想到,花如果能选择生长与盛开的地方,它是不会在墙角的一隅,寂寞地、少人问津地盛开的。既然无法选择,与其在墙角自卑地生存,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孤芳自赏,欣赏自己花开一隅的美丽,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孤芳自赏,让自己对无法选择的那片天地充满自信,让自己快乐生活每一天。

憧憬和理想是美好的,但社会现实总让人无奈……



12、辛夷花开放在枝头,像芙蓉一样美丽,却在山涧旁静悄悄地随春光而憔悴,无人留赏。全诗写花开花落的过程,似乎未经提炼,随意而为,然而诗人却以平实的笔触烘染出了辛夷坞春景幽静而又寂寞的情调,令人产生年年岁岁花相似的联想,芳华凋零,美人迟暮,叫人感叹。这生长在静寂无人之山涧的辛夷花,其存在完全依循自然的律动,开落生死,都顺应自然的本性,既无绽放的欢乐,也没有凋谢的悲哀。绚丽之极,终归平淡。这正是禅家 “亦空亦有,色空一如”的境界。



13、时间如风,带走了很多往事 。也许往事已经淡若轻烟,但又不是风可以带走的。

今夜,静下来,静下来……打开泛黄的相片,时光腾出小小空间。十万里波光潋滟,今夜,我是一尾睡在记忆波光里的柳叶鱼。离你们这么近,却又那么远。今夜,忽然有种寂寞的感觉,寂寞的星空,灿烂的烟火。燃烧后剩下什么。落花,花落。岁月,握不住,拾不起。

思想是我们的浪花朵朵,步履是我们的久违的亲切与感动瓣瓣。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们情醇,我们手拉着手,俨然兄弟姐妹,把同学情点缀成诗意芳菲的家园。这家园里面有你无尽的美好,有你无尽的冀望,更有你们无尽的期待与怀念。步履交响成诗,祝福亮丽成歌。漫过秋水,漫过心间。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收获的是亲情般的温暖。

今夜,我只安静的听一首歌,虚构一种心情。想安静的在这歌声里的苍桑和明媚中穿行。

冬去春来,春去冬来。我知道被时间消灭的,最后都成为记忆。记忆,是一朵错过飞翔季节的花么?总无法绽放最真的美丽。

记忆,是废墟里的阳光么?

都说攀折荷花必须入水,采摘菊花必将饮尽西风,掬起雪花必将使其融化。只有经历,才能言说。和你们一起经历的,那些琴弦上的落花,你们还记得多少呢?

“木木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不到春时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月月,年年,花开,花落。在离开的地方,画面已经残缺。缝合起支离的阳光,总有残留的暗香,微醒。

告诉我,快乐,隔着多少朵玫瑰的距离?

会不会有人回答我?

今夜,一盏灯,离寂寞最近。今夜,一支歌,离我,最近。如一束灿烂的花朵,引领碧洗的清风。打开天堂的大门。

今夜,在歌声里,遁出阳光,绕过万里烟尘。草长。莺飞。柳绿。花红。我想拥有一个比蝴蝶的梦更深更纯的梦境。

一曲清歌,让我们荡起双浆。

一辑轻舟,让我们梦入同桌的你。

其实,在最美的回眸中,谁是一道绝艳的风景。谁的影子,是噙泪的玫瑰。是记忆的门。摇曳最暖的色彩。谁坠落谁的星河?谁复制了谁的深情?谁完美了谁惆怅的叹息?谁收藏着毕业时交心话语?



14、追忆美文标准: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美文的三层境界。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的《辛夷坞》引领读者到轻灵、俊美、清爽、高洁的境地。美是至美。末了不尽轻叹:唉,如此的极致,竟然怀揽寂寞,让天地都哑然了。

其实,你错了,你尚不能诠释它的真美。

第一层是它绝世美丽。在那样一处尘世的喧嚣没有污染的山谷中,辛夷花发出了灼灼的红

萼,让人的肺腑

顿然一新,渣滓涤净;让人的双目生辉、拂去俗锈;让人的梦想沐雨、隐约发芽。它是那样那样的美———妙不可言。

第二层是它淳朴自然。王维替我们描绘的辛夷花,毫无矫揉造作之气,毫无忸怩之态,它天然纯净,落落大方,像浩荡的东风,肆意舒展天地。或许哪个枝桠旁逸斜出,或许哪朵花瓣重叠卷曲,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妩媚,它宛似我们无意间的呼吸,无需挑剔和调整。

第三层是它遗世独立。遗世独立犹如穿越云层的鹰远远俯视尘世。这不是孤独,更不是寂寞,而是高高在上的从容。其实我们已经来到它的舞台边上了,随着王维《辛夷坞》帷幕的拉开,我们看到群舞者慢慢退去,惟剩下辛夷花尽情地旋转、跳跃。如果我们不来,怎么知道发红萼,怎么知道涧户无人?如果我们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君临,怎么知道它纷纷开落,四季更迭?我们是一直欣赏它的忠实观众啊!

我们深怀悲欢,来到它身边,热泪满襟。那是王维带给我们的穿透灵魂的美,恐怕,这正是美文的真正含义吧?



15、有一天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打过招呼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而有气派,厅柱坚实而又漂亮。”龙王反问了一句:“你呢?你的住处如何?”青蛙说:“我的住处绿藓似毡,娇草如茵,清泉潺潺。”

接着,青蛙又向龙王提了一个问题:“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龙王说:“我若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使五谷丰登;若发怒,则先吹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闪放电,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青蛙说:“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我们活在世上,总有一天也要进入社会,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者是“龙王”,或者是“青蛙”。龙王有龙王的活法,青蛙有青蛙的活法,不必一味地羡慕别人。青蛙们和龙王们都各有各的快乐,也各有各的痛楚,只要生活得简单,有乐趣,觉得满足,就是美好的生活了。

进入社会后,我们被很多名誉、利益和角色束缚,原本以为可以做龙王的只能做青蛙,看上去只能做青蛙的偏偏成了龙王。但是这一切,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除了我们自己解救自己。当我们释放了自己的愤懑、不满,放下计较、得失与纠缠,就会发现做龙王和做青蛙其实没什么区别,只要能够一切顺其自然,安心做好自己,那么芸芸众生也就各复其本了。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不再挑剔,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不再矫情,生命就随着自自然然的状态开放、凋谢,然后等待下一个春天。

人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开始无忧无虑,因为需求的东西少,负担少,所以得到的快乐也就多。随着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断地增加,要求不断地提高,各种各样的负担和烦恼也由此而生。除了苦苦追寻要得到的一切之外,我们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是不是过得快乐。到了最后,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生命却已临近终点。

唐代诗人王维在《辛夷坞》中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那山中的芙蓉花并不因生在深山而黯然失色,春来秋去,它依然绽放自己生命的美丽,灿烂地活在世上,体验生命的大快乐。所以,于丹说,人生一大乐事就是,任情挥洒,无往不至。



16、“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孤独”这个答案,我相信许多人都会承认确实是。

孤独不仅仅是身边没有同伴,更是心灵上的无人理解和共鸣。传说有许多隐者,隐栖在杳无人烟的深山,傲啸山林、与古松烟霞为伴。就像诗上写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那样完全孤独。

但作为红尘万丈中的芸芸众生的我们,是无法不食人间烟火,脱离社会而生的。我们害怕孤独,但矛盾的是,人本质上是孤独的,因为只有自己才和自己不可分,而其它聚散无常。在孤独中,或者是被动的孤独——被孤立中,我们真的好苦,无人分享、无人安慰、无人倾诉、无人同情、无人欣赏。在寂寂的空间中,许多人很快抛弃自我,投入滔滔浊流,为名为利,奔走营求,酒肉作媒,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犬马声色。

他们是热闹的、繁华的,但他们也是不真实的。他们也许出卖了自己最贵重的东西,比如:人格、骨气、健康。所以,有人冷冷地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

在被世俗的遗弃中,有没有孤独的胜者呢。古今中外不乏其人,如:面壁十载的达摩祖师,囚于商朝的周文王,让时间在抄古碑中流走的鲁迅,在岛上漫长时间服刑的安南。许许多多,特别是文学家,数也数不清,他们是战胜了孤独,从而赢得了人生的胜利,做出了光辉的业绩。

也许,囚于狭逼之中,人的想像、人的思想反而像插上翅膀,逍遥地徘徊于九万里太空、五千年历史;人的意志反而像在洪炉中治炼的钢铁,得到极高强度的磨炼,在忍受心扉痛彻的同时,得到彻底的升华,铸成钢筋铁骨。

战胜孤独的妙方,也许就是心灵的宁静。心灵的宁静也许靠的是智慧的圆慧,相辅相成。

因为有了宁静,一切喧哗、繁嚣都侵袭不了。一切环境成了无用的,在任何环境中,人都依靠心灵茁壮、自由、快活。

任尔繁华红似火,我自清心逍遥过;孤独的胜者如是说。

?

17、“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中的芙蓉花的美是必然的,绽放也是必然的,无人知晓更是必然的。正如我们,寂静中来去,不求有人问津,但愿能坚持住,盛放在最美的年华,即使最后的结局只是黯然凋零,也不后悔。因为我们曾努力过,我们都曾在梦想之光照耀下盛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040.html

更多阅读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曹植 《白马篇》 曹植白马篇赏析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译文]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 俯身就能打碎箭靶。[出典]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注:1、 《白马篇》曹植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声明:《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王维辛夷坞赏析》为网友當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