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节俭导致衰亡,奢侈反而导致兴隆 罗马帝国衰亡史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

18世纪,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有一位有识之士站出来说:“弟兄们,咱这么挥霍,对资源是多么大的浪费,那可不应该啊!”众蜜蜂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大家吃得也少了,用得也省了,开支立马小了许多。也正因此,大

家每天干活也没有那么起劲了,因为不必挣那么多呀!没过多久,这群本来挺兴旺的蜜蜂,变得没了生气,日渐衰落。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
为什么节俭导致衰亡,奢侈反而导致兴隆 罗马帝国衰亡史

的衰败。这首诗的副标题是“私人的罪过,公众的利益”,意思是说,浪费是“私人的罪过”,但可以刺激经济,成为“公众的利益”。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法庭判为“有碍公众视听的败类作品”,但是200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节俭悖论”。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状况。

凯恩斯对此给出了让人们信服的经济学解释。从宏观上分析,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从微观上分析,某

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但从宏观上分析,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公众节俭一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一社会商品总销量下降一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口上升一国民收入下降、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一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

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

以上推理看似荒诞,但是若跟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就不难发现其合理之处了。

一是“过分节流”看似积攒下不少财富,实则忽视了“开源”,从而失去了获取更多财富的可能性。靠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只能达到小富即安的状态,并且这种安逸有时候是以牺

牲生活品质为代价的,用控制欲望的方法最多只能是缩小收支缺口,而无法填平这一缺口。

二是节价有可能让人安于现状,没有动力去投资理财。人们常说:“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当满足于目前消费水平时,人们自然会想,何苦再去费力地赚更多的钱。

三是某些日常用品的重复性消费,好像每次都很节省,但加在一起却是惊人的浪费。上中学时,很多人都有一台随身听或是MP3,为了省钱大多舍不得买贵的耳机,而是用在地摊儿上花十几元买的便宜货。结果是,经常断线,过段时间就不得不更换耳机。几年下来.花

在廉价耳机上的钱要比买品牌耳机的钱还多,还得忍受很多时候仅一只耳机响或是音效不好的状况。生活中类似耳机消费的事还很多。

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思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并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种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40%,美国超过了7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2%.居民消费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外需。能否改变居民消费这个短板,是决定我们能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市场,能不能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未来经济能不能可持续

增长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萦下,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这些措施都是以扩大国民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只有消费才能拉动生产,才能让整个经济活动持续和循环起来。明白了“节俭悖论”的

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节俭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要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非常紧缺,非常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理性的选择是“有选择的奢侈”,而不是一味的、不分场合的奢侈。因此,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合理增加消费,也要大力提倡理性消费,理直气壮地反对浪费。

为什么皇帝不禁止奢侈,富人不应该鼓励节俭。

清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政的尤拔世上书奏报,指责当地盐商挥霍成性,引发奢靡之风,请求乾隆皇帝对他们加以惩处,并力荐安养民生应当倡导节俭。乾隆看此奏章后,不以为意,遂批示“此可不必,商人奢用,亦养无数游手好闲之人。皆令其敦俭,彼徒自封耳。此见甚

鄙迁”.这几句话是说,富商们奢侈消费能够增加就业,供养更多闲散之人。若让他们节俭,反倒对百姓没有好处。如此看来,富商的消费有什么不对?又有什么理由要加以禁止?乾隆的一番说辞,让大臣们茅塞顿开,从此不再提禁奢之事。从历史上看,乾隆皇帝的这一主张的确是明智之举。富人的积极消费极大地刺激了清朝的经济发展,并促生了有名的“康乾盛世”。也是从这个案例中,后人提出了这样的主张—鼓励富人消费。很多人对此仍不理解,为什么要鼓励富人消费呢?历史上,富人消费的例子,最后不都是丧家败国么?像史书中,就描写丢掉夏朝的莱,残暴奢靡。他曾倾空国库,建筑自己的豪华寝宫—倾宫;曾大费人力在王宫内设计酒池肉林:曾用整块的玉石雕建宫门,并用象牙修饰蜿蜒的长廊。而败光商朝的纷王也毫不逊色,穷奢极欲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吃饭要吃旄象豹胎。穿衣要锦衣九重;住房要广厦高台;观景要摘星之阁,高筑鹿台。2007年,德国政府为了解决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高居不下、财政赤字肠肠超标等封政

问题,提出一项向富人加征税收的决议,将增值悦率从16%提高到19%,并将年收入25万欧元的单身个人和年收入超过50万欧元的夫妇,税率由42%提高到45%.结果这一措施不但没能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压抑了富人消费,严重地打击了零售业的发展,并让更多人因减少的消费需求而失业。由此,引发了产业界和民众的诸多不满。德国的案例告诉我们,消费刺激经济的思想是值得认同的。就如凯恩斯说的那样,经济状况在长期中取决于生产能力,即供给。在短期中当生产能力不确定时,则取决干需求。也就是说,当富人的消费增加时,需求增加,刺激国民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的状况自然会良性发展。

如今,中国经济常年以高速度稳定增长,良好的经济形势促生大且百万、亿万富翁。据统计,目前内地的富人俱乐部约有30万一40万人(所谓的“富人’,是指净资产在5亿欧元以上—约合7.19亿美元的个人)。另外,根据胡润富豪榜的统计,2007年资产超过10亿美

元的中国富豪人数已经达到106名,是2006年的7倍之多。而美国美林公司和法国凯捷咨询公司估计,中国资产净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人数仅次于日本,位居亚太地区第二名。这些都足以证明,中国的富人有着强大的潜在消费能力。事实上,他们也正在运用自己的财富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看到中国富人的消费能力,我们为什么不深度地挖掘一下富人的需求呢?政府扩大内需,主要一部分不就是要扩大富人的消费么?因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奢侈品,富人的高消费还可以延伸到文化、娱乐等消费领域,并积极地创造市场上的新需求,从而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发展。另外,富人的资产也可以用来投资,增加社会生产能力。一个富人奢靡消费的过程,减少了他自己的资产,却增加社会的财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引导更多的穷人脱贫致富,这样的高消费对整个社会有什么不利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111.html

更多阅读

股指交割日,为什么会导致股票下跌 股指交割

股指交割日,为什么会导致股票下跌就期货合约而言,交割日是指必须进行商品交割的日期。买卖股指期货的本质是与他人签订在股指期货交易及交割地点约定的时间内,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买卖期指的合约。这个合约都有约定的最后交易日(就是最后

为什么一定要速战速决,快速TD? 速战速决成就

昨晚见了一个在交友网站上认识的女人,看了多张生活照,觉得相当的不错。见面也是,真就是个美女。但可惜的是,她一张开嘴,我就杯具了----那牙,也太难看了,绝对的畸形顿时性致全无。哈哈用这件事呢,只是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是随

声明:《为什么节俭导致衰亡,奢侈反而导致兴隆 罗马帝国衰亡史》为网友幸福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