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

系列链接: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小伙子要穿列宁装 姑娘们爱上工装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公共食堂不要钱和举世罕见的“票证时代”[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全国遍地是炼钢铁的土高炉 没有铁矿石就砸锅[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城市交通基本靠走 第一代公车会发"当当"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50年代:印450万册的《高玉宝》和夜半鸡叫的“周扒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凭票供应和限量供应:造就中国市场排队特色[组图]

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衣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从蕃瓜弄到“高干楼” 生炉子要用蜂窝煤[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革命的生活色彩:未婚夫妻定情时互送红宝书[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60年代:孩子的游戏:赌糖纸、做弹弓、玩斗鸡[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的确良”代表时髦前卫 穿喇叭裤感觉就像在裸奔[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住房筒子楼、地震棚和石库门[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文化生活:八个样板戏八亿人看八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阅读小人书和手抄本[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品牌“老三件”和上海货[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70年代:恢复高考 政治局讨论决定报名费收5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穿“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独生成时代“特产”: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国家逐渐放开私人购车的限制[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卡式录音机、迪斯科与卡拉ok[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戴蛤蟆镜不撕商标 “大哥大” 是绝对的身份象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穿着牛仔裤、“一步裙”引领时尚风潮[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王朔式的“痞子文化”与万人空巷的《渴望》[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川菜馆与四川火锅成大众选择[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自助餐流行,扶墙进,扶墙出的尴尬回忆[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白骨精”首进公众视线 “小资”言必称张爱玲[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丁克”流行,结婚不要孩子 传统家庭观念淡薄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肚兜”上街与唐装再现[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第一个起诉性骚扰的人与新婚姻法[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总理与农民[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新千年怪事[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三鹿奶粉事件最后的黑手 原来就是草他妈[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非典,让我们戴上口罩 [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我们都是汶川人[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鸟巢”盛宴[组图] 60年阅读记忆之新千年:中国生活记忆之2009年[组图]

开篇语:阅读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记忆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中国生活记忆》,着力于反映这样的点滴进步。在结构上,自1949年共和国起始之年,至2009年,实行“计划单列”,将其中的时光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依次展开。每个年代的开篇,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年代特征和生活记忆关键词;每个年代的结束,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便利。

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粮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60年代的“红宝书”、弹弓、斗鸡,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36条腿和“三转一响”、爆米香、鸡毛换糖和喇叭裤,80年代的红裙子、假领子、迪斯科、邓丽君和“大哥大”,90年代的“一步裙”、踏脚裤、“菜篮子工程”、生猛海鲜、股票、超市和甲A联赛,新千年的“肚兜”、唐装、房奴、“人造美女”、超级女声和“动车组”??希望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给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

打开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



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棉布消费虽未达到1957年水平,但穿着的质量大有提高。1980年皮鞋零售量达1.69亿双,比1957年增长8倍。

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日用商品的零售额为42.4元。购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

80年代,始于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基础。但改革开放,打开了人们通向未来的信心。



1980年12月11日,章华妹领取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万元户”,一个80年代初很流行的词,也是许多农民羡慕的称谓。顾名思义,“万元户”就是收入达万元的户,或是家里有万元积蓄的户。在当时的农村,谁家能称得上“万元户”,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是先富起来的代名词。

1980年4月18日,《新华社》播发一篇通讯《雁滩的春天》,报道了1979年末兰州市雁滩公社滩尖子大队一队社员李德祥家里有六个壮劳力,当年从队里分了一万元钱,社员们把他家叫“万元户”,李德祥成为我国首个公开报道的“万元户”。

1980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表了记者李锦拍摄的一幅照片,报道了临清县八岔路公社赵塔头村一队社员赵汝兰,当年一家种棉花纯收入10239元,这是媒体首次报道山东“万元户”的消息,赵汝兰也成了山东首位见诸报端的“万元户”。这则摄影报道先后被国内外51家新闻媒体采用,“万元户”一词也随之流行起来。

赵汝兰老人已于2004年去世,他的老伴王立芬回忆:“那时候他爹领着几个孩子,一天到晚扑在棉花田里。年底卖了棉花,家里一下子成了‘万元户’。从那时起,不但全家人的吃穿不愁了,而且当年就用卖棉花的钱,先后添置了5辆自行车、3台缝纫机、2块手表、1台座钟和2部收音机。”

赵汝兰的大儿子赵光泽回忆,“当上面有人来问我们家当年的收入时,我父亲又‘害怕’了,吞吞吐吐只说没收几个钱。”(参考《成了“万元户”都不敢跟人说》,2008年10月16日《齐鲁晚报》)

“万元户”,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

湖北房县有个靠承包集体果园致富的农户,近两年,不仅大队干部以各种名义上门吃喝,连各种会议、上级来人、大队放电影、演戏……都要他家管饭。这些人大都吃完嘴一抹,不给钱也不给粮。搞得这户社员叫苦不迭,表示不愿意再承包果园了。

“红眼病”是长期形成的“越穷越革命”的“左”的思潮和绝对平均主义在农村的表现。群众说,“红眼病”不治,致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致富的门路就打不开。(《先富的苦恼:干部揩油群众眼红》,1983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但有些地方却没有这类“红眼病”。据曾任广东省南海县委书记的梁广大回忆,80年代初期,南海富起来了。有一年春节,县里开着一溜车队,敲锣打鼓进入那些先富起来的村,下车后干部们抬着6头重达百斤的烧猪,还有自己酿造的10坛酒请社员吃饭。

1982年,谁也不敢露富的时候,上海嘉定一位农民陆荣根,公开宣称:“我承包养鸡,去年收入超过一万五。”他成为上海郊区第一个主动亮相的“万元户”。

70年代末,大批知青返城,造成城镇就业压力剧增。“待业”和待业青年产生。

1979年,北京大栅栏街道办事处供销组长尹盛喜,带领20名待业青年,靠借贷的1000元,在前门摆茶摊,卖“两分钱”大碗茶起家。后来他们越做越大,在北京、深圳和海南都建立了公司。两分钱的大碗茶几乎成为改革开放和艰苦创业的代名词。

1980年6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通知:

原来不准经营个体、工商业的待业青年和退休职工,现允许经营。个体户经营范围:除原来允许的修鞋、修自行车、理发、缝纫等行业外,还可经营房屋修缮、擦皮鞋、三轮运输、代写书信、报贩、茶水摊等。对于技术性强、社会需要的行业如服装加工、弹棉花等,允许退休职工带一两个待业青年,组成合作小组进行生产和加工。

上海第一家由待业青年陈贵根自筹资金开办的“味美馆”饭馆,自7月12日营业以来,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不少外宾和华侨也前去参观、用饭。

静安区工商局的同志认为,批准他们开店时,以为是一家小点心铺,卖些面条、馄饨之类,不料他们竟大干起来,看来有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1980年8月10日《人民日报》第2版)

章华妹,浙南人家普通女子的名字。

1979年11月底,19岁的章华妹在父亲的支持下,在7个兄妹中“先吃螃蟹”,以150元做本钱,在自家门前摆出一张小桌子,出售低廉日用品。那时候,她这样做是不合法的,一旦“打办”(即“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人员前来,有可能将她的商品全部没收。但是,章华妹没有工作,这个货摊承载着她的全部收入,月收入约百元左右,在当年相当不错了。

“打办”的人没怎么来,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渐次吹来。紧接着,改革的花蕾就要绽放了,“打办”成了工商管理所,依据政策,通知章华妹申领营业执照。(钱江:《大陆个体户第一人章华妹》,2008年12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章华妹没有多少犹豫就提出了申请。1980年12月11日,鼓楼工商所向她颁发了由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盖章的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章华妹后来回忆:那时做小生意不仅别人看不起,还要担心被抓。因此,摊子不敢铺得很大,这是为了一旦“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一来,好立即收摊关门。可以说是偷着做生意,整天都提心吊胆。“打办”的人抓住我们这些摆小摊的要罚款,还要没收所有货物。还有就是怕工商局管市场的人,他们一来,大家吓得要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211.html

更多阅读

当年的“万元户”为什么破产? 80年代的万元户

当年的“万元户”为什么破产?蒋高明一、风光无限“万元户”“万元户”这个名词,对于今天的80后或90后青年来说可能是很陌生的,而对于那些50后或60后来说,则是非常熟悉不过的。所谓“万元户”,顾名思义就是存款在万元以上的家庭。在上

影评:《风声》,我们等了很久的一部电影

(注:下文说的所有“中国电影”均指“中国内地电影”) 看《风声》这部电影,如果你不是特别的挑剔,如果你不是总拿它和某某某某已经被广泛认可了的经典电影做比较,如果你不是只看了10分钟就无条件的说它不好并认为它从根本上就是一个“烂

成真:和女人不知道聊什么的解决方案--话块连情方法

和女人不知道聊什么的解决方案--话块连情法成真:你好,我现在喜欢上了一个大四的女生,前期做朋友都还不错,现在进入建立信任的阶段了,我很困惑,聊天不会找话题,彼此总沉默寡言,好像感情发展不下去了,你可以帮帮我吗?感激!!!最近我接到很多类似上

声明:《80年代:“万元户”成流行词 掀开了中国人致富的潮流》为网友自由职业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