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枢草书《苏轼海棠诗卷》 鲜于枢论草书帖

2013-04-20 10:44:13|分类: 名家书法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卷》纸本,34.5×584CM,1301年大德五年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右玉局翁海棠诗长句渔阳困学民书。

纵观书法史,缘于对宋人“尚意”书风的“反拨”,元代书坛重现复古尊法趋势,鲜于枢和赵孟頫一样,成为“元初回归传统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的先导者”(黄惇语)。

据《鲜于府君墓志铭》记载,鲜于家族累世均为读书之人,鲜于枢幼时从祖母墨迹中得到沾溉,后又向金代书家张天赐请教。元人刘致述其书学经历:“鲜于困学(鲜于枢号“困学山民”)之书,始学奥敦周卿竹轩,后学姚鲁公雪斋,为湖南宪司经历,见李北海《岳麓寺碑》,乃有所得。至江浙与承旨赵公子昂游处,其书乃大进,以之名世,行草第一。”在与时彦请益与交流的同时,鲜于枢又直逼唐宋,上溯魏晋,“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赵孟頫诗)。他藏有名帖多种,特别是对颜真卿《祭侄稿》更为宝爱,称为“天下行书第二,吾家法书第一”。《石渠宝笈》、《大观录》等书著录了他临摹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群鹅帖》、颜真卿《鹿脯帖》和怀素《自叙帖》等多种墨迹。许多法帖还有他的精彩题跋,如“书家之有钟王,犹儒家之有周孔,今之学者出口推云'二王’,而不言钟,犹称孔子、孟子,而不言周公也”。据明丰坊《书诀》载,鲜于枢小楷即取法钟繇。同时,他还善于师法自然,据记载,他“早岁学书,愧未能若古人,偶适野见二人挽车行淖泥中,遂悟笔法……”这与张旭观剑舞、黄庭坚见荡桨悟出笔法同出一理。

鲜于枢性格直率,同时代书家陈绎曾云:“今代惟鲜于郎中(指鲜于枢)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这种傲视世俗的奇崛个性尤其表现在行、草创作上——雄浑恣肆,洒脱不羁。赵孟頫对此极为推重,他曾说:“余与伯机(鲜于枢字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

在鲜于枢存世墨迹中,所书《苏轼海棠诗卷》堪称代表作之一。这一行草纸本纵34.5厘米,横584厘米,系书录苏轼咏海棠七言长古,卷后有元、明以来诸多书家题跋和收藏印记。元秋桂跋曰:“鲜于翁草书修'六义’(笔者注:“六艺”即指《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遒劲,而不知其备六义于中也。”明董其昌云:“盖东坡先生屡书《海棠诗》,不下十本,伯机意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故当全力付之也。”

此卷系鲜于枢运用极富弹性的硬毫写成,以行书为主,兼用草法。其用笔多取法唐人,正如元人袁褎所言:“善回腕,故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而清人阮元亦谓鲜于枢“字迹活泼而有力,在孙过庭、李北海(邕)之间”。细察此卷,与颜氏《祭侄稿》、《刘中使帖》及《争坐位帖》多有契合之处,笔法纵肆,欹态横生。通篇约二百余字,“全力以付”,“无一笔苟置”。从用笔力上看,锋敛墨聚,圆劲有力,每一笔画的起收、顿挫、使转……均从容不迫,却又变化万千。比如聚墨成“点”,有正点、侧点、挑点、连势排点等,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结体妥帖,浑然无间。举凡横、竖、撇、捺各种构字“元素”,均能曲尽其妙,如“瘴”、“荐”、“华”、“长”诸字,横画虽多,却“燕不双飞”,因势生形;“瘴”、“草”、“华”、“晕”、“中”字中的竖画,多取“悬针”状,行笔劲利,挺拔有力……结体略呈右上取势,宽博宏肆,纵敛有度;行书中间杂草书,规整中有变化,益增活泼生动之趣。此卷章法近乎上下齐平,行距均匀,不激不厉,自然畅达。而字与字之间起承转合偶以“牵丝”相属,更多是以内在笔势使上下呼应自如、左右揖让相得。通观全卷,正如刘欣耕先生所言:“结字严谨而纵肆,点线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他以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了对书法形式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从而也表现了自己的气质、人格。”

尽管同侪称誉鲜于枢“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赵孟頫语),但因其泥守唐法,排斥宋人,明潘之淙《书法离钩》批评道:“元人自赵吴兴(孟頫)外,鲜于伯机声价几与之齐,极圆健而不能去俗。”明人方逊志亦直指其“姿体充伟而少韵度”。以“回归”传统为主流的元代书坛之所以在书史上较为“寂寞”,就是因为继承多而创新少。鲜于枢也未能免“俗”,这是他的书法为后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

鲜于枢于书法“用工极深,时人鲜有知者”(元人邓文原语),晚年更是闭门谢客,不问世事,以调琴作书为乐。1989年在杭州发现鲜于枢墓,随葬品还有印章、端砚和笔端饰件及其他鲜于氏生前把玩之物。

精彩链接:

【鼓月斋】书法欣赏001

性感妩媚诱惑01

男欢女爱 性爱乐园(未成年人勿入)

贪官汇总面面观

诱惑004——美女的姿势挡不住

【诱惑006】女体的妩媚与柔美

名家书画欣赏

少女人体艺术写真(4)

少女人体艺术写真(6)

美女人体艺术写真(8)

美女人体艺术写真(9)

美女人体艺术写真(12)

人体艺术(1)人体艺术(2)

人体艺术(3)人体艺术(4)

人体艺术(5)人体艺术(6)

人体艺术(7)人体艺术(8)

人体艺术(9)人体艺术(10)

人体艺术(11)人体艺术(12)

人体艺术(13)人体艺术(14)

人体艺术(15)人体艺术(16)

人体艺术(17)人体艺术(18)

人体艺术(19)人体艺术(20)

尊敬的朋友:因为喜欢你才驻足我的博客,在读博文或转载时,拜托您随手帮我点击一下右边和下面的广告,十分感谢您,您的点击是我继续做好博客的动力,欢迎你常来,我也将回访点击,拜托了!

您可能也喜欢:

【书论】书法秘诀(清人原著) 2013.02.26

【书论】书法秘诀(清人原著)

唐代怀素大草《自叙帖》台北故宫墨本、蜀本拓本 2012.05.27

唐代怀素大草《自叙帖》台北故宫墨本、蜀本拓本

书法玉律十四条 2013.06.23

书法玉律十四条

偷拍最刺激的偷情!(图) 2013.04.20

偷拍最刺激的偷情!(图)

【书画中国】书法精髓-筋骨血肉 2013.02.21

【书画中国】书法精髓-筋骨血肉

我们的最爱——王献之书法大全 2012.11.15

我们的最爱——王献之书法大全

2012年01月10日 2013.01.10

2012年01月10日

【鼓月斋】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二十人 (保留意见) 2013.03.12

【鼓月斋】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二十人 (保留意见)

黄庭坚草书精品[诸上座帖] 2013.03.16

黄庭坚草书精品[诸上座帖]

引用 中国十大传世闻名字帖 2013.06.02

引用 中国十大传世闻名字帖

林散之笔谈书法(完整整理版) 2013.03.06

林散之笔谈书法(完整整理版)

王铎书法作品欣赏 2011.03.10

王铎书法作品欣赏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鲜于枢草书《苏轼海棠诗卷》 鲜于枢论草书帖

  转发至微博

   5人| 分享到:

阅读(117)| 评论(0)| 转载 (42) |举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447.html

更多阅读

《全泰山诗》出版 泰山出版社 信息技术

《全泰山诗(附全泰山赋)》(袁爱国主编)已于近日由泰山出版社出版。笔者襄校其工,并撰叙论中《泰山诗歌的文史价值》一节,今附于后:以诗证史是史家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因为诗中有史,从诗中可以提取大量有效的史实信息来佐证历史。泰山

《砥柱铭卷》鉴赏记 砥柱铭

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有一卷传世墨迹《砥柱铭卷》,纸本行楷,共六百余字,书魏征《砥柱铭》文字,卷上无年款。卷高32厘米,长824厘米,加上拖尾纸上历代名家题跋,共卷长1500厘米左右。原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近日出现在北京保利国

《阿诗玛》相关的诗歌、歌曲、电影内容介绍 电影阿诗玛

一、《阿诗玛》抒情诗  作者:李俊英   (一)  岁月如刀,刀刀留痕。  许多年月静静地流走,沧海变桑田,斗转换星移。  你依然以一种倔强的高贵的姿态,久久地凝视远方,守望着自己的爱情。  真情不变,誓言永恒。  (二)  你

声明:《鲜于枢草书《苏轼海棠诗卷》 鲜于枢论草书帖》为网友最寳貝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