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KR论坛:写给买新机器的朋友,一般的常识都在这里了

写给买新机器的朋友,一般的常识都在这里了

转-------作者:CNPENTAX

检测机身

全新品检测机身

拿到新机以后,请检查您的包装内物品数量。

一般来说,包括:

说明书(水货什么语言都有,行货机器必须是简体中文说明书)、保修卡、纸质票据等印刷品

一张光盘,内含Pentax Digital Camera Utility

一个锂电池的座充,如果是不支持锂电池的机器,会有4节自带的电池(一次性,不可充电)

充电器电源线,这是除了说明书以外最大的行货水货的区别,行货电源线插头为两级(10A 220V AC 国标)双扁插头,水货一般为13A/230V/50Hz英标(品字形)三级插头。

视频线以及usb数据线

机身白色卡口盖

机身目镜盖

另外,全新出货的相机,从kx时代开始,有一项可以参考,那就是首次开机会弹出语言选择界面,貌似这个界面是不可逆的。如果机器被人开过。那么这个界面就不会出现了。

然后我们要检查以下机身自带的锂电池触点是否有氧化痕迹,这一点不用多说了,凡是用过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氧化痕迹和金属划痕。

然后我们进入下面一项,检查机身卡口。如果我们在以上检查步骤的时候都没有问题,那么机身卡口应该是没有使用痕迹的。白色的机身盖下面。卡口金属应该一点划痕都没有。

最后,就要进入我们最重点的检查环节了。检查快门次数和cmos坏点。

检测快门次数

推荐软件下载地址:http://dcbbs.zol.com.cn/63/1061_626053.html

我们拿到机器,设置好时间以后,装上镜头,拍摄一张照片。题材不限。然后使用BKViewer打开,点击右键,或者快捷键F12,打开EXIF/XMP属性。在厂商标记栏中,就有快门释放次数。

一般来说,K10d,K20d时代,快门释放次数为300以内的,都属于新机,而在k7以后的产品,就有0快门的机器了。前些日子给朋友买的k5快门次数就是0。

如果你在第一次开机出现语言选择界面以后,拍摄的照片不是0快门,而是300以内的机器,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但如果你开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超过了300,别犹豫,这机器是别人用过的,或者是退换机。

检测机身cmos坏点

推荐软件------光影魔术手

打开你的相机,将镜头盖盖上,将机身的对焦模式调整为m(手动对焦模式),然后按照iso高低,从iso100-200-400-800-1600拍摄几张照片

并用Dead Pixel Test打开并测试这几张全黑的图片

亮点可以忽略不计,但一定要注意一下坏点。如果没有坏点,你的机器就完全没问题了。

但如果有坏点,你就要使用相机的像素映射一下,然后再拍摄几张照片,并且测试。如果没有坏点,就没事了。但如果还有坏点,您就要找商家换机了。

这里简单说一下原理

事实上。每一个被生产出来的cmos芯片,都会有坏点。其实这一点你并不需要担心,因为你所实际使用到的像素数量与其标称的像素数量是不同的。标称像素数量多,而实际的使用像素少。

例如k20d,其标称为1510万像素,而实际像素为1460万,那么其多余的50万像素就是用来填补cmos坏点的区域,将其屏蔽掉,这种屏蔽程序就叫做“像素映射”。

所以说,拿到机器检测出有坏点,其实没有关系,映射一下就好了,其实就算你的新机器没有坏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次数的增多,cmos寿命的缩短,其实还会出现新的坏点的。

下面我来说说二手相机

我个人其实并不赞同新手,尤其是没有接触过单反的新手购买二手相机。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吧。二手机器拿到以后需要注意的几点

1.检查机身的使用情况是否与其描述以及卖家提供的照片相符。

2.检查机身sn号码与包装上的sn以及保修单上的sn(行货)是否一致

3.行货机器,检查其保修单上有无维修记录

4.检查目镜是否有划痕

5.检查坏点噪点(同新机检查方法)

6.检查机身设置在重启后是否能够正常保存

7.检查机身自动曝光是否准确(已经更换为一般国产裂像对焦屏的,照片会有些过曝现象,正常现象)

8.检查机身自动对焦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9.检查光圈设置以及快门速度是否正常等等...

二手机身其实我们需要尤其注意的是暗病,大家还有什么心得,尤其是普遍的现象,可以在跟帖中提出来。

检测镜头

关于全新镜头的检查

全新镜头其实主要需要注意的,是镜片内的气泡。内部的镜片如果看不清可以拿强光手电。镜片内的气泡属于很严重的品控问题。必须找商家更换。

另外就是看一下镜头的卡口是否有使用的痕迹。

装在机身上看看自动对焦是否正常。光圈是否正常收缩。好像也就这么多了。

另外,全新的镜头除了DAL,均配有遮光罩。

全新镜头的检测其实也就这么多了。下面我来说一下二手镜头的检查

在这里还是重申,不建议新手,尤其是以前从没接触过单反的朋友一上来就购买二手器材

二手镜头市场纷繁复杂,在这里我只是列出几点大家购买二手镜头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有遗漏,请跟帖补充

1.检查前镜片及后镜片

前镜片和后镜片是非常容易出现划痕擦痕的,在强光(强光手电)和自然光下全部都仔细看一下,让镜头在你的手中旋转,眼睛从镜片的反射就能看出是否镜片有划痕。

2.检查内镜片

使用强光手电仔细检查内镜片(包括后镜片)是否有擦拭的痕迹;灰层;酶丝(酶丝一般在边缘形成);是否起雾;等问题。

3.检查光圈

轻轻的推动镜头后口的光圈拨杆,让光圈慢慢的收缩和开启,查看光圈形状是否规则,检查光圈上是否有油渍,收缩是否正常等。

4.检查后口部分

检查镜头后口是否有拆卸的痕迹。触点磨损是否严重等

5.检查对焦环,变焦环阻尼是否均匀;

6.检查光圈环(DA,DAL,FAJ系列镜头没有光圈环)在拧动的时候光圈是否随之变化。

7.检查无限远合焦情况,一般来说,如果镜头拆修过,很可能会造成光路倾斜甚至无限远不合焦。

8.检查合焦是否在一个平面上。某些修理原因,会造成焦平面倾斜。

【资料】关于SMC镀膜

宾得独有的SMC(Super-Multi Coating Technology)防眩光多层镀膜镜头,可减少反光达90%,并能在可见光范围内有效捕捉99.8%的光线色彩以避免因镜面透光率不足而造成眩光现象。

SMC发展至今已经过了好几代,每一定周期都有技术上的变化,在各时期镜头的色彩特点表现上也各不相同。

一、折射和部分反射

当光线穿过两个具有不同密度的透明物体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弯曲),具体地说,当光线从空气中进入玻璃中,以及从玻璃中进入空气中时会发生弯曲。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光线都 会折射,但事实上,大约有95%的光线发生折射,而另外的5%会被反射回第一种物质中。

对摄影镜头来说,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最后达到胶卷表面的光线少了。对于一个折射系数为r(发生折射的光线的百分数除以100)的具有n组镜头(因此有2n个反射表面)的镜头来说,只有L比例的光线能达到胶卷表面,L = r 2n, 如果r = 0.95,n = 10,则 L = 0.36,也就是说,只有36%的光线到达胶卷。其余的光线都被散射掉了,而这其中的一些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鬼影或者炫光。

二、Super Multi-Coating

为了减少由部分反射产生的不希望的结果,科学家们发展了化学镀膜应用到玻璃表面上,这些镀能增加r值,著名的Pentax 超级多层镀膜Super Multi-Coating (SMC),r值可达0.998!对于10组镜片的镜头,用上面的计算,得到L=0.96,只有4%的光线损失。

SMC最早在1971年获得专利并应用,当时宾得(Pentax)仍然在做螺口器材。为了突出其镜头组件是超级多层镀膜的,就把镜头产品线从Takumar 和Super-Takumar重命名为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及后来的 SMC Takumar。

现在,在K口器材上,SMC被用于镜头,滤镜,一些机身光学元件及各种附件。绝大部分的Pentax镜头都采用了SMC技术。所有的具有SMC的镜头在他们的命名中都有“SMC”字样。

三、SMC的好处

宾得(Pentax)在文献06671中宣称,SMC是“非凡的七层镜片镀膜工艺,能使每片镜片表面的反射率降低至只有0.2%。其结果是在色彩还原和亮度以及在消除炫光和鬼影两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虽然其间,所有的镜头生产商都发展了一些形式的表面镀膜,并都宣称“表现优异”,在实际使用中,绝大多数的测试都表明宾得的SMC仍然是主流方案中最好的。

四、无鬼影镀膜

1997年,Pentax发布了FA 43/1.9 LE镜头,第一款采用了新发展的无鬼影镀膜技术的镜头,此镀膜配方是在SMC基础上的进步,如它的命名暗示的那样,它在消除鬼影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据称,这个新镀膜技术是为了全自动交通识别系统而发展的。它由日本警方定购的,他们在晚上由于车前灯引起的炫光而无法辨认车牌号。从1997年开始,Pentax只在一些“精选”的镜头上采用无鬼影镀膜。

SMC 公司

SMC 公司成立于1959年,总公司位于日本,在五十多个国家有营销网络,其中在中国有三十多个营销网店。

SMC的气动基本元件的种类超过1,000种,加上各种规格达54万种之多,其产品种类之全,品种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广泛应用在工业各领域的SMC产品。

关于宾得PENTAX

现在一般人所熟知的相机制造商Pentax前身为设立在东京大冢的旭光学工业合资公司(创立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以下简称为旭光学)。创业初期的旭光学并不生产相机,而是间制造眼镜镜片的公司,之后开始制造电影放映镜头,一九三一开始与小西六(之后的Konica)以及千代田光学精机(之后的Minolta)合作,为其相机设计、生产镜头。后来由于随着日本的军国化以及战争的关系旭光学开始为军队生产军需品。战争结束时,失去了工厂及大部分员工的旭光学实际上已经是解散状态。当时的社长松元三郎带着所剩无几的员工与新进员工希望重建公司。战后的旭光学,靠着双眼望远镜的镜片加工重新站稳脚步。一九四八年五月,搭上日全蚀观测风潮于北海道推出的低价望远镜获得了市场极大的回响,进而使社长决定将公司转型,建立自有品牌。旭光学从此开始制造双眼望远镜,并为三和商会的迷你相机生产镜头。该两项产品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而这次成功更使旭光学迈向另一个阶段的挑战。

1919年:成立旭光学工业合资公司

1938年:设立旭光学工业股份公司

1952年:第一部日本产35厘米单镜反射式相机「Asahiflex」开始贩卖

1954年:搭载独自开发「反光镜快速归位」技术的「Asahiflex II」开始贩卖

1955年:设立日本国内贩卖公司「旭光学商事股份公司(已于2005年4月与Pentax合并)」

1957年:日本第一台搭载光学五棱镜的单镜反射式相机「Asahipentax」开始贩卖

1960年:以独立开发的「反射镜快速归位」技术获得「第二届科学技术厅长奖」

1962年:为作为对欧洲的销售据点,于荷兰设立了Pentax Euro n.v.销售公司

1964年:开始贩卖具备TTL测光的「Asahipentax SP」

1967年:于东京?西麻布开设了日本第一间相机博物馆(1993年移往益子事业所)

1968年:于栃木县设立益子工厂(现在的益子事业所)

1969年:中型单镜反射式相机「Asahiflex 6x7」开始贩卖

1971年: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97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CDR上市;进入眼镜市场,贩卖「SMC PENTAX 眼镜镜片」

1973年:海外生产工场、旭光学(国际)有限公司(现在的Pentax香港)在香港设立;进入信息设备产业,贩卖自动制图机「Photoplotter」

1977年:进入医疗器材产业,支气管光纤内视镜「FB-17A」发表;进入工业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设计系统(P0ENTA CAD System)发表

1978年:于加拿大设立PENTAX Canading

1979年:于英国设立PENTAX UK

1980年:纪念创立60周年,最高级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LX」发表

1981年:世界第一个创下单镜反射式相机累积升产量达1,000万台的纪录;于东京新宿开设「PENTAX FORUM」;于法国设立「PENTAX FRANCE」;世界第一台TTL自动对焦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ME-F」开始贩卖。

1982年:分别于瑞士、瑞典与芬兰设立「PENTAX SWISS」、「PENTAX FINLAND」。

1983年:进入新陶瓷领域,发表人造牙根「アパセラム」。

1984年:发表中型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645」。进入轻便相机领域,发表「PENTAX PC35AF」。
宾得KR论坛:写给买新机器的朋友,一般的常识都在这里了

1985年:发表日本最早的「Apatite骨骼填补材料」。

1986年:领先世界发表搭载变焦镜头的轻便相机「PENTAX ZOOM70」。

1987年:领先世界发表内建TTL闪光灯的自动对焦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SFX」。进入电子内视镜领域,发表各种搭载CCD感应器「PENTAX VEDIO ENDOSKOP」。

1988年:开发可做成任何造型的人造骨材料。

1990年:于菲律宾设立相机工厂「ASAHI OPTICAL PHILIPIN(现:PENTAX PHILIPIN)」。

1994年:开发磁光盘用色收插补正物镜。

1995年:于越南设立光学产品工厂「PENTAX VN」。

1997年:进入数字相机领域,发表静态数字相机「PENTAX EI-C90」。发表世界第一台拥有自动对焦的中型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645N」。

2000年:开发,并成功量产世界第一个回折型DVD/CD互换复合镜头。

2002年:公司名称由「旭光学工业有限公司」(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变更为「PENTAX 股份公司」。搭载液晶屏幕的数字相机型双眼望远镜「PENTAX DIGIBINO DB100」发表。

2003年: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共同设立开发中心。发表搭载了「滑动透镜系统」的数字相机「PENTAX OPTIO S」。利用因特网发表各种有声产品的服务「Globalvoice」开始。发表数字式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ist D」。于中国设立「PENTAX 上海」。

2006年11月:发表数字式单镜反射式相机「Pentax K10D」。此型号使宾得士沉寂一时的照相机业务转亏为盈。

2006年12月21日:在总裁浦野文男的倡导下,宣布将与光学玻璃制造大厂豪雅(HOYA)合并。

2007年4月10日:合并计划在股东的反对下失败。

2007年8月14日:豪雅透过在交易市场上公开收购宾得的股份与获得部分宾得股东的支持,成功掌握超过50%的宾得股份而正式收购该公司[1]。

宾得相机2008全家福

下载次数:19

2010-9-7 01:30



宾得相机的制造商是旭光学工业公司,其前身是旭光学合资公司,创立于1919年,主要生产眼镜和放映镜头。1923年开始为小西六写真工业公司(即后来的柯尼卡公司)生产照相机镜头。1938年正式改组成立旭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光学仪器和望远镜。 1951年公司试制成第一台照相机–––Asahiflex,于1952年投入生产,这也是日本生产的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从此公司一直专门从事单反相机的生产。旭光学工业公司的照相机生产虽然晚于日本的其他几家公司。但是它制造了好几个照相机的世界第一。

日本第一台SLR:Asahiflex

1954年公司推出日本第一台带快速复位反光镜的单反相机–––AsahiflexⅡB;1957年推出日本第一台用五棱镜取景器的单反相机AsahiPentax;1960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TTL测光的单反相机–––Asahi Pentax SP;1969年推出日本第一台电子控制式焦平面快门的中幅单反相机Asahi Pentax 6x7;1981年制成日本第一台带辅助对焦机构的单反相机Pentax ME-F。这是照相机自动对焦技术的先驱。

半个世纪来,宾得单反相机的历程经历了六次换代:

1954年的AsahiflexⅡ型相机为第一代,是机械手动式,装有当时视为先进机构的快速复位反光镜;

1960年的Pentax sp型相机为第二代,创造了最新的TTL自动测光方式;

1971年的Pentax ES型相机为第三代,开始了单反相机自动曝光的进程;

1981年的Pentax ME-F型相机为第四代,开始了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进程;

1987年Pentax SFX型相机为第五代,具有AF2程式(自动对焦+自动对焦TTL自动闪光),实现了单反相机的全自动功能;

1991年Z-10型相机为第六代,是世界上最小的内藏闪光灯智能变焦全自动相机,同年推出的Pentax Z-1则在Z-10的基础上于诸多方面提高了功能,如1/8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多模式的测光和曝光方式,以及内容丰富的个人自选机能,它集中了当时世界上单反相机各种最新的技术,成为最现代化的名机之一。

旭光学工业公司在80年代初才介入35mm镜头快门照相机的生产。

1982年推出的首台35mm小型相机Pentax PC35AF一开始便是具有红外主动式自动对焦的全自动相机。1986年作为生产35mm镜头快门相机后起之秀的旭光学工业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35mm变焦全自动相机Pentax Zoom200该机被评为87-88年度轻便相机欧洲大奖。进入90年代,宾得ESPIO系列35mm轻便变焦全自动相机依然独领风骚。Pentax ESPIO160相机由38-160mm4.2倍的变焦比成为世界第一台拥有超劲量变焦功能的相机。旭光学工业公司是日本少数几家以照相机生产为主的公司之一,近半个世纪的生产历史使公司含聚了一大批技术精英,促使宾得相机产品更新快,质量高,技术先进,是世界知名的照相机生产企业。

【资料】 ZT细说人眼与相机

先说说人眼的分辨率。

对于人眼分辨率的研究比多说人想象的都要早许多,而且多年来这个结论没有太大的变化。最权威的结论来自1897年(没错,是1897年,就是康圣人跟梁启超等人准备搞变法跟老佛爷找不痛快的年代),德国人Konig在“Die Abhangigkeit der Sehscharfe von der Beleuchtungsintensitat”一书中指出,人眼的极限分辨率是能够分辨0.59角分的线对。这里要细致的说一下为何要用角度而不是长度来表示分辨率,大家知道,无论是人眼还是相机都会遵守远小近大的透视定律,同样大小的物体距离人眼不同的时候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小是不一样的。利用角度来表征这个问题就会简单很多。1897年的时代,像素这个概念并不普及,所以Konig给出的是线对(line pair)的数据,也就是说人眼可以分辨张角为0.59角分的明暗相间的线条对,因为表示一个明暗相间的线对至少需要两个像素,那么换算成像素就是:人眼上的一个像素相当于0.3个角分。为了让大家对于1度或者1分的张角对应的细节有一个直观的概念,这里给大家几个例子:太阳和月亮的张角大致都是30个角分,也就是半个角度的张角,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对应的张角是47个角秒,也就是一个角分不到一点点(为何人的肉眼看不见环形山?因为在你的视网膜上月亮形成的图像其实不过就是一个100个像素左右的图片而已)。

人眼的作用更类似于一台视频摄像机,而非静态的照相机。人的眼球反复转动,持续接受外界的光信号,并随时“更新”大脑内的图像细节。同时,大脑将双眼得到的不同信号组合起来,也可增加图像的分辨率。而且,我们经常会转动眼球或者转动脖子,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眼球和大脑的有机结合,使人眼的分辨率不仅仅由虹膜上的光受体决定。

根据以上的观点,假设前方有一个四方形的视野,比如一扇开着的窗户。像素值相当于[90(度)×60(弧度/度)×1 /0.3]^2=324000000,即3亿2400万像素。但是你其实不会意识到如此多的像素值,仅仅是大脑根据需要,获取“有用”的细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眼的可视范围非常宽,几乎达到180度。如果以此计算,即使仅以120度计算,像素就可达到5亿7600万像素。如此高的像素值,确实不是现有的数码相机可以相比的。飞思的P45数码后背,有效像素高达3900万,每张照片的文件大小达到110MB以上,售价更是超过20万元,但是仍旧和人眼有较大的差距。

知道了人眼的分辨率细节的能力,再来探讨一下人眼的视野大小,正常视力的人的视角超过150度,但是人眼分辨率细节的能力并不是均等的,和相机一样人眼中间分辨率细节的能力强于边缘部分,所以当一个人看到感兴趣的目标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把头或者眼睛转过来,让自己视网膜的中心对准目标。所以我们这里先假设人眼中间的90度具有最高的分辨率。那么人眼中央部分的就相当于一个(90×60/0.3)×(90×60/0.3)=3.24亿像素的相机。

再说人眼的ISO,也就是灵敏度。天文学家R. N. Clark为了探讨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实验,在同一个望远镜上分别用佳能10D的相机和人眼观察14等星,当把10D的ISO设到400的时候通过12秒的曝光时间可以达到和人眼观察数秒钟后相似的观察效果,(人眼的光积分时间,也就是曝光时间,根据生理学家研究,可以长达15秒。有些吃惊,是吧。不过这 15秒的时间需要一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待上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于是Clark推论人眼的最高ISO大概相当于800左右。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人眼的ISO就低很多,在晴朗的室外,人眼的ISO大概只有1左右。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人眼在调节ISO方面的巨大潜力,从最低的ISO到最高的ISO,调节范围高达800倍。而今日所谓的NB单反不过从ISO100到ISO6400任意,不过区区的64倍。

说说人眼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动态范围简而言之,就是在同一个视野中能够看到的最亮的细节和最暗的细节在亮度上的比值。一般的单反采用12bit的精度来输出RAW图像,能够输出的最大的到动态范围是4095:1,当让由于噪声的存在,其实际的动态范围还要小一些。我们来看一下Kodak生产的CCD的性能:很多数码后背使用的1600万像素的CCD的像素尺寸是9个微米见方,对应的动态范围是76dB, 也就是6309:1,4/3阵营广泛使用的830万像素的CCD性能就要差一些,只有64.4dB,相当于1659:1. 相对来说人眼就要强很多,根据一般的估计,人眼能够在同一个场景中分辨出10000:1的细节。当然在某种情况下这个范围可能会更高(或许是依仗人脑智能调节的因素?),天文学家说,人眼可以同时观察满月和3等星,对应的亮度差异为100万倍。另外一个常常被引用的例子是这样的:不少人攻击阿波罗登月造假的论据是照片上没有星星,摄影专家会指出,如果要拍摄出来星星,那么照片中的人和月面背景肯定会过曝光,变成白花花一片片。这个说法对于有摄影经验的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没有类似的经验的大众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因为他们觉得同时看清楚月亮和天空中的星星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还是挺复杂的,可能不单单和人眼的动态范围有关,跟人眼的分辨率也是大大相关的)。

另外一个引人争议的问题是人眼的焦距。如果你去搜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发现很多,从17毫米到50毫米。当然50毫米这个答案最为荒谬,因为没有任何人的眼球里面会长出35毫米胶片来。其实很早以前这个问题既有明确的答案:1968年的“Light, Color and Vision”一书中就给出了结果,对于成年欧洲人来说:物方的焦距是16.7毫米,像方的焦距是22.3毫米。参照人的最大瞳孔的直径7毫米,也可以算出人眼的光圈数就是3.2.比各家看家表头动辄1.0甚至0.9的参数逊色不少。不过又有那家的标头可以看到120度的视野呢?

最近几年防抖功能成为单反DC最有号召力的卖点之一。不过人眼(当然不光是人眼,任何一种高等动物都有)早就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造就了了这个功能。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试着检查一下自己的防抖功能是否依然工作正常。方法很简单:你首先用每秒一次的的频率在眼前晃动你的手指,正常人会发现根本无法看清楚,然后保持手指不动,利用同样的频率晃动你的脑袋,你会发现手指就清晰多了。

人类视觉防抖的机理可能比任何一种DC单反都要复杂一些,大脑利用耳朵中的传感器判断头部晃动的方向和速度,利用这些信息控制眼球的光轴尽量集中在手指上,同时这些信息还会用来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处理,这个处理的过程或许就跟计算机视觉上使用的利用维纳滤波去除图像中运动导致的模糊的原理类似。

简单地概括一下人眼的光学指标

1,总像素数约5亿7600万像素;

2,视野150度;

3,ISO:1-800;

4,动态范围:10000:1;

5,焦距:物方焦距16.7毫米,像方焦距22.3毫米;

6,最大光圈:约F3.2;

7,最长感光时间:约15秒;

8,支持机身防抖。

EV值的含义和计算--转

我们看一些摄影技术教程,或者相机参数,或者使用测光表时,经常可以看到EV这个词。例如“加1EV曝光”,或者测光范围“0-17EV”等等。

那么这个EV究竟是指什么?

EV是英文词组Exposure Values的缩写,就是曝光量的意思。摄影光学上定义: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EV。

在这个曝光基础上,光圈缩小1档,曝光量EV加1,曝光时间减少一档,曝光量EV也同样加1。

这就是说,

光圈:F1=0EV、F1.4=1EV、F2=2EV、F2.8=3EV、F4=4EV、F5.6=5EV、F8=6EV、F11=7EV、F16=8EV、F22=9EV、F32=10EV……

曝光时间:1秒=0EV、1/2秒=1EV、1/4秒=2EV、1/8秒=3EV、1/15秒=4EV、1/30秒=5EV、1/60秒=6EV、1/125秒=7EV、1/250秒=8EV、1/500秒=9EV、1/1000秒=10EV------

可以通过曝光数据计算曝光量,方法是根据光圈查出对应的EV值EV1,根据快门查出对应的EV值EV2,然后曝光量EV = EV1+EV2。

举个例子,感光度为ISO100,光圈为F2.8,曝光时间为1/60s,此时的曝光量EV为3+6=9EV。

假定我们通过测光表测得合适的曝光量为14EV,那么可以通过上述公式组合若干组曝光数据,例如F11+1/125s或者F4+1/1000s,都可以满足相应的曝光要求。

【资料】 模糊摄影独特魅力(转)

就摄影创作而言,虚与实的对比处理,具有明显的艺术感染作用,同时又逐步探求到以虚代实的视觉造型,更具有意想不到的促动人们唤起多种审美联想的效应。

一、模糊摄影的特性和功能

在摄影艺术实践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了多样化的发展,从虚实结合的作品,到仅有一点实的作品,以至到完全虚化的作品,已被现代摄影家所猎取,被现代的观众所接受,这就不能不涉及到现代人思想观念所带来的,对模糊摄影的审美需求。

实,在摄影创作中只能表现出静态的画面;而虚,却能使摄影作品出现动态的画面,它具有明显传达时间流程的作用。这就突破了一般技巧规律。



用似见非见,似有非有的虚效应,造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它传递着生发意境、情调、节奏和旋律的形声象信息),是深化主题,加强画面框架厚度的一种有力手段。

由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的节奏信息和旋律信息,便能提高画面的审美品级,具备诗情的韵律。

可以造成人们的多种联想(接近、类似、对比、因果、自由、控制),即形成观众的心理复合感。

模糊摄影的“模糊”有深化作品主题内涵、抒发情感、喧染氛围以及强化形式感的作用。有人说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才是拍照的好时光,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云腾雾绕的天气反而更能使画面情趣盎然。模糊摄影借助云雾的作用,来突出画面的韵味,拉近摄影与艺术的距离。雨后的雾景是摄影者深化意境的拿手好戏之一,也是模糊摄影造型的常规手段,机会不容错过,更确切地说,是一钱不花练手的好时机。



模糊法拍摄的作品法代表的是一种艺术意境,这犹如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虽然给人一种清彻透明的感觉,一览无余,却没有任何回味和幻想,而梦幻之所以美和神秘,是因为它朦胧,人们无法将它看透,而事后醒来总是竭力去想透它,模糊摄影之所以美和迷人,其道理亦是给人们留下了理解和补充的想象空间。

二、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

切莫把虚的随意性当成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来看待,两者不应混为一谈。虚的随意性,既是自在具备的,又是人为造成的。它是人的视觉本能直觉的模糊对象,本身所产生的无规则或有规则的随意变化,这种变化多样而复杂,不能说都能成为模糊摄影所取的对象,它同样也有一个选择和提炼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了模糊摄影的艺术规律。

其基本规律是:

首先是摄影创作者对生活感受和提炼生活的结晶,它既是美的多样体现,也是形象思维的变异再现,从美和变异中,表达摄影创作者对待生活的看法和思想。



要依据生活的真实为基础,并通过创作者的感觉、感受和经验,把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不同的是,它是以虚见长。

要强调摄影创作者的题材选择和构图处理。不同的是,选择的题材必须适于模糊摄影的特点,而不能任意滥用题材;而构图的处理,又必须跟具体选定的画面内容相适应。

三、模糊摄影的表现形式

有人把模糊摄影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主题模糊摄影,一种是画面模糊摄影。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单纯的只把虚影图像作为模糊影像的唯一形式,实际上艺术作品画面中空白、色块、浓影等都应视为是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只有对模糊影像的表现形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宽泛的、确切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在摄影创作中掌握和应用,充分发挥其造型作用和艺术表现力。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艺术形式也可视为是展现模糊影像的一些方式。

虚影模糊。拍摄出的影像是虚糊的影子。这种形式既包括虚的看不出形象的大虚,也包括可看出形象的轻虚,其缥缈的视觉效果会让观赏者产生虚幻的感觉。

空白模糊。空白就是没有图像。在摄影画面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看起来空白处没有影像,实际上是一种引起读者模糊思维、导引读者联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绘画上叫“留白”。在摄影创作中,留白的手法在构图中经常运用,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高调作品。

隐匿模糊。隐匿模糊有人也称之为掩隐模糊,这一形式在画面中的表现正好与空白模糊相反, 它是用浓重的色彩或浓黑的影调,把影像隐匿起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由读者的模糊思维产生联想,与空白模糊是异曲同工。在摄影作品中,低调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省略模糊。省略模糊与隐匿模糊形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同样是用浓重的色块与影调,把景物的部分影像隐匿起来,所不同的是,省略模糊是把景物的细节省略掉,全部被隐匿起来,成为剪影效果,而隐匿模糊隐匿的是被摄景物的一部分,不管是大部分还是少部分,总之不是全部。



杂乱模糊。杂乱模糊是指画面中景物影像杂乱无章,在读者视觉中画面分不出头绪,看不清你我,有一种模糊一片的感觉,照片“天女散花”式的构图就属于这一形式,也包括重叠模糊影像。杂乱模糊的特点是每个个体影像和未重叠的影像还较清晰,甚至很清晰,但所组成的画面却分不出每个个体,其突出的视觉效果就是模糊。

重影模糊。重影模糊就是影像边缘有重影,影像失去了锐度,带有了影子。有的是整幅画面的影像都有重影,原因是拍照时相机颤动所形成,有的是主体影像或其中有的影像有重影,形成的原因是主体或其他影像在曝光时位置有移动。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看起来影像有一定的清晰度,但又较模糊,似乎有某种动感,特别是当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时,模糊的重影更为明显。

重叠模糊。重叠模糊是指两幅以上画面重叠起来,无序或有序地重叠成模糊影像。

四、模糊摄影的几种处理方法

用大光圈快速度:能产生局部虚效应,由于大光圈景深很小,焦点以外的就会出现虚效应。运用这种方法可造成主体以外的虚化效果(如背景、副体)。

用大光圈慢速度:能产生总体虚效应,大光圈造成的虚效应,与慢速度(1/30以下)造成的虚效应,双向套成。运用这种方法,会使你所表达的内容具有较深程度的虚化效果。

利用软焦点:拍摄对焦时,有意虚焦点,能造成虚效应。使用这种方法要具体根据拍摄对象的造型要求,来确定虚焦程度。

利用变焦距镜头推拉和扭旋:先将拍摄对象的焦点对实,然后再根据艺术处理的需要,进行快速或慢速推拉、扭旋。

利用B门、T门慢拍:将照相机的快门调至B门或T门,架稳三角架,可拍摄出虚动的艺术效果。



利用自然环境和器材:如水面倒影或花纹玻璃等等,所产生的虚效应,都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利用小光圈慢速度:虽然小光圈的景深很大,但是由于采用慢速拍摄,比如运动中的人和物,运用这种方法拍摄运动中的主体,都可以造成虚动的艺术效果,而背景和不处于运动中的主体的某个局部都是实的。

利用柔光器:由于柔光器具有柔化拍摄对象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也同样可以产生虚化效果。

以上各法,在于创作者善于运用,而并不需要我们去生搬硬套。要掌握其法,巧用其法。模糊摄影中所造成的丰富多彩的虚化效果,它可以更新现代人的摄影造型语言。而更为重要的是汇流这种造型语言,需要摄影创作者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虚的幻化,应成为当代摄影美学,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领地。

2011再谈CCD与CMOS--转

写在最前

本人非光学领域的专业从业者,仅仅是从我所见到的部分现象与所能看到的部分文章和资料,加以总结,并且得出本文的最终结论的。如有纰漏,还望斧正。

现象:CCD比CMOS好?!

一般现在很多朋友总是在讨论单反相机的ccd与cmos的差别,甚至一致偏执的认为ccd才是王道,才是最好的,而cmos很差劲,对于一些cmos传感器的机器拍出的不错的片子总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偶然现象。

更有甚者买了新的cmos机器以后,还要花钱去收一台已经淘汰的ccd传感器的机器。

那么,ccd真的有神奇吗?cmos又真的那么不堪吗?

科普:什么是ccd,cmos与ccd的区别

其实:CCD是只是一个泛称,即电荷耦合元件(Charged-Coupled Device)。 我们通常所说的CCD是指的使用TTL加工工艺的CCD, 而CMOS是使用CMOS加工工艺的CCD。在光电转换(由爱因斯坦在1921年提出)获取图像的原理上并无不同。

在拾取信号的时候,CCD同时读取所有信息,CMOS是按行滚动读取的, ROLLING EFFECT就是由这种滚动读取的特点所造成的。

TTL是低阻器件,抗干扰特性好,电流控制,所以电流大,耗电多,发热也严重,因此高感光度的噪声会非常多;

而CMOS是高阻器件,电压控制,易被干扰,不过电流小,很省电;

TTL类似二极管,而CMOS类似场效应管。TTL的运行速度比CMOS快, 因为比CMOS发明的更早,技术积累上CCD要更深一些;

在CMOS技术不完备的情况下,以前的CCD在画质上比CMOS好很多, 所以那时候舆论普遍认为CCD有更好的影像质量。

如果我们搜索各种ccd与cmos相比较的文章,一般说ccd好的文章,其时间都定格于2009年。

从市场看未来,为什么ccd逐渐消失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凡是2009年以后出品的,几乎是全部清一色的CMOS,而ccd去哪里了?如果按照以前所说的ccd优势明显,那么为什么这些光学厂家一律都将眼光注意在了cmos上,反而“表现良好”的ccd却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SONY背照式CMOS技术

2008年6月,索尼公司发布了背照式CMOS,称为Exmor R,并首先用在数款DV产品上。

背照式CMOS影像从此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已有多个芯片厂商发布了该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数码影像设备采用了此技术!



下载 (44.02 KB)

2011-5-21 12:57

背照式CMOS基本原理

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如上图所示(源自索尼资料,其他芯片厂家的产品可能在细节上有不同,但大体意思是相同的),橙色的为光线路,黄色线为受光面。左边的传统式,明显看到光线通过微透镜后还需要经过电路层才能到达受光面,中途光线必然会遭到部分损失(包括被阻挡或被减弱)。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元件则不同,在改变了结构后,光线通过微透镜后就可以直接到达感光层的背面,完成光电反应,从进光量上改善了感光过程。

并且在对比装备了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相机和其他ccd与传统cmos相机的各档位ISO画质,大体的结论是在低ISO的时候,两者相差不大,但在高ISO时候的确有一定的提升。

另外值得提及的一点就是,装备了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相机在低光环境的对焦能力大大加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

人像摄影用光技巧

一、基本控制

【关键词】

1、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光,而阳光又不易控制。

2、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

<解释>

1、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光,而阳光又不易控制。

拍摄的是光感,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变化多端的东西。好的自然光比影室里仿制的强,但是不好找、不好用、不好控,即使是好天好景,但光的强度又是难题。当然有日出后和日落前的绝佳光线,但每天不能都等到那拍摄的瞬间。

2、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

即使在强烈的日光下,也可通过“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营造最好光线,控制现场的自然光,延长拍摄时间,而不必等一天中那段完美时刻。

【三字经】

1、背景亮,闪光灯

2、主体明,挡板用

3、反光板,位置清

4、光束少,塑料顶

<解释>

1、背景亮,闪光灯

加:背景过于明亮而主体过暗时,使用闪光作补偿,闪光灯照亮主体,就要相应地提高快门速度,而在闪光灯照明范围以外的所有区域就自然而言被压暗。快门速度越高,背景中能被相机感应器感应的光越少,因此背景就有效地压暗,从而产生一幅整体曝光平衡的作品。

重点:为有效加光,一是不要让衬托人物的景物看起来太亮,二是要使用正确的曝光参数。

2、主体明,挡板用

减:背景较暗,主体日光直照较亮,你就可让别人用黑板或不透明的伞什么的在主体头上挡光,提亮背景。但有人说那不是在阴影中吗?只要调整光圈和速度就会得到来自被压暗的主体更多的光,同时就自然而然地提亮背景,如果身边没有工具,可以让主体站到门廊下,树下或能遮挡直射光的物体下方。

重点:这一技术是用来提亮主体和背景在内的整个场景,简单调整曝光量,就能使画面明亮。

3、反光板,位置清

乘:如果你希望通过反光板把自然光反射到构图中较暗的区域,反光板的位置是离主体不远的地面阴影处,在这里补主体背光,光的方向最合适。如果给脸部补光。要使用白色的织物,白色的 T 恤衫也是很好的选择;而给头发或胳膊边缘补光用银色金属类。

重点:不想用闪光灯时,掌握利用反光采光的方向和材料

4、光束少,塑料顶

除:通过半透明的材料过滤照在主体上的阳光,改变光的质量(强度和色彩)。如你拍摄的画面很完美就有一束光躲不过去,你就可用半透明的挡光板或伞甚至塑料布改变光束强度。

重点:如果你用长焦拍肖像,用这个方法在一天中不用愁了。

二、具体控制

【关键词】

1、数码相机拍摄时,让画面光比小些,反差不要太强。

2、不要认为没有好景遗憾,不要让背景束缚,背景不能喧宾夺主。

<解释>

1、数码相机拍摄时,让画面光比小些,反差不要太强

如果曝光过度,相机传感器会认为画面很多区域没有图像信息,这样用 PS 也 P 不回来,争取得到画面光照范围均匀的照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525.html

更多阅读

乐嘉:写给18岁儿子的信——未来,梦想,朋友,真实

仲儿,给你妹妹的信想必你已经看了,我先给她写,并非因为忽视你,而是因在我心中,你要承载的使命远比你妹妹要重,我想和你说的话又实在太多,不知从何说起,更何况,你和爹的性格如出一辙,你几乎完整地继承了我所有的禀赋和毛病。我对你妹妹,只要她

惑与不惑写给四十岁的男人女人 写给自己四十岁生日

惑与不惑(写给四十岁的男人女人)40岁是一个无奈的年龄界线,它是春天里最后的一朵玫瑰,让人眷恋,让人遐想。曾经的青春,已经渐渐地远离了我们,容颜、生理、身体各方面在40岁以后都会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再像青春少艾时一

写给23岁以上的男人女人~ 写给女人

写给23岁以上的男人女人~~2008-11-29 18:12写给23岁以上男人1.酒吧认识的女人,多半就没有必要再留电话了;2.喝酒喝好,不代表喝完吐,吐完喝,在量上占个老大;3.告别网恋吧,相比之下家人介绍的对象还是可以看看,必竟知根知底比较把握,少走弯路;4.

爸爸写给大学生女儿的一封信 写给早恋女儿的一封信

小妞妞 ,你深深地刺痛了爸妈的心妞妞,自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爸妈的第二个心肝,也是爸妈的希望和寄托。特别是妈妈刚生你的时候,一身的孱弱,一脸的疲惫,但只要是你不睡觉,妈妈几乎就没合过眼,只想把你照顾得更周全一些。爸爸作为新生

声明:《宾得KR论坛:写给买新机器的朋友,一般的常识都在这里了》为网友星星的軌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