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式官场 揭仇和背后的神秘男人
某种意义上,仇和的擢升并非意外。作为中共刻意培养的年轻一代官员,仇和完全符合“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领”的要求,只是个性更为鲜明罢了。
文/记者 倪方六
大陆“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仇和,近来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因为他的另类的施政行为,而是他的擢升—2006年1月20日,江苏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仇和以近74%的支持率,与同样来自苏北的盐城市市委书记张九汉一道,被选为江苏省副省长。
2001年8月,仇和44岁,当上中共江苏省宿迁市市委书记;5年后,不到50岁的仇和当上了副省长。因此有人说,宿迁经济一小步,仇和仕途一大步。大陆官员选拔在普通民众中一般缺乏关注度,此次仇和作为“公众人物”,其升迁倒成为一次透明度极高的官员选拔秀,被广泛点评。
“文革”前后毕业生渐成
高级干部后备役
读大学是仇和命运改变的起点。
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的亲自布置下,570万人走进高考考场。家在苏北滨海县农村、时年20岁的仇和顺利地考上大学,成了南京农学院植保系的一名大学生。
吴兆清是仇和当年读大学时关系最好的教授之一,吴和妻子都是仇的老师,至今两家仍保持着密切联系。吴兆清对于仇和受到的非议,觉得不平:“仇和自己干出来的,他家没有什么背景,老婆也是农村的。他就是实干,当年在江苏省科委做农村科技处处长时,他就在南京的郊县六合等地,一线指导农村养鹅育种致富。”
据吴兆清透露,仇和当时是“植保系77(1)”的班长。77(1)班是当年的班级编号,即1977级1班。“他的学习成绩中上等,但他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带头,手勤脑勤,是个称职的班长。别的同学不愿干的活,他干,教学后要到农田里去实验,条件艰苦,他带头去。”
毕业后,仇被分配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工作。“仇和这届学生各个用人单位都争着要,因为是‘文革’后恢复高考考进来的第一批学生,素质高。如今,有人像仇和这样做了领导干部,有人做了科学家,几名同学在国外做科学研究,如仇当年的同学戴伟(音),两人关系不错。”吴兆清说。有人传说仇有“海外关系”,或许就是这些在海外的同学。
当年的植保系还出了一个日后当官的学生,叫马军。“文革”期间毕业的马军,是仇和的师兄,日后成为仇和的同僚—马军现任宿迁市副市长。
2006年1月20日,和仇和同时当选江苏省副省长的还有张九汉。同样凑巧的是,张的夫人正是仇和的大学同学。
也许并非巧合的是,“文革”前后毕业的大学生正在成为中共官场新一代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仇和的出线,算不上纯属“意外”,他的身上除了个性,也有这一代人的共性,比如坚持政治方向、时刻和中央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也能从书本知识(包括西方著作)里汲取改革灵感。据称,仇和把《经济学》看了7个版本,《世界通史》看了3个版本,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政府的革命》中“用企业家的眼光来审视政府的运作”的理念,启发他将宿迁看成一个大企业集团,进行了“手段激进”的改革。
此外,这一代官员因为符合邓小平倡导的“年轻化知识化”干部标准,而获得刻意培养锻炼的机会,其一是有机会被派出国学习考察,其二是被刻意下放基层历练。1995年4月,时任江苏省科委农村科技处处长的仇和入选江苏省第一批赴美国进修高级研修班,在马里兰大学完成长约8个月的深造,回国后不久即被调到以农业为主的苏北大区宿迁市筹建领导小组。而年长仇和4岁、与他一同赴美进修的徐守盛,回国后又与仇和同赴宿迁,任宿迁建市后第一任市委书记,任职4年之后徐当上江苏省常委,现为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
此次升调副省长前,仇和再次获得进修机会—2005年6月至9月,仇和参加中国第4期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先后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
符合中共用人标准:“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领、老百姓满意”
宿迁市委一名官员透露,2005年下半年,中组部工作组即到宿迁对仇和进行了综合考察,完成了对其任用的前期准备。
对于高层属意仇和,媒体普遍认为与2004年5月2日到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宿迁听仇和汇报工作有关。而江苏省委党校某教授指出,胡锦涛至少在1997年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时,即注意到了仇和。这一年,仇和在沭阳县委书记任上,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这一做法在全国引起轰动。胡锦涛曾专门就此作过长篇批示,后来这一制度被写进大陆的干部任免条例,在全国予以推广实行。
仇和擢升当日,署名“龚浔泽”的江苏一核心部门工作者即在南京大学的BBS上发表了《仇和履新和江苏新政愿景期待》的长篇帖子,认为仇和此次仍能在诸多能力强、政绩好的省辖市市委书记中脱颖而出,顺利进阶到副省长的岗位上,表明中央对仇和个人素质的肯定、对江苏改革探索的鼓励,也表明了江苏省委推进改革为江苏新一轮发展赢得新先机、积累新优势的坚定不移。
大陆民间学者在诠释仇和擢升时认为,仇和能够顺利当选说明,宿迁的发展、仇和主持下的宿迁改革探索等已经被认可,他所主张的“压缩饼干式”超常规发展模式,缺乏民主、涉嫌以“人治”代替“法治”,甚至一度被认为侵犯人权的铁腕手段,得到了官方的默认。
对于仇和的擢升,官方及宿迁民间反应平静,但媒体间及学术界争议颇激烈。有媒体认为仇的擢升是“意外事件”,并认为:如果过于承认仇和的个性、勇气或铁腕在宿迁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则无疑已经游离在“人治”的边缘,用现代政治文明的习惯性概念判断,这当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相关信息披露,其在此次的任免中,并没有全票通过,这也反映出了对他的任用,存有异义者多。
在不同言论中,相同的一点是:仇和的擢升,被认为透露了中共高层的用人标准。
现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对这一标准有完整概括,他曾在多种场合表示:要重视“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领、老百姓满意”的官员。至少,在被置于首要条件的“政治上靠得住”和“发展上有本领”这两点上,仇和能够得高分。
擢升后出台“倒逼法”,
争议不再惹火
宿迁一名副县级官员告诉《凤凰周刊》,仇和在新年期间忙个不停,整个宿迁的区、县干部甚至乡镇干部也都没闲着。一位泗阳农民说,电视上副县长天天讲话,宣传发动招商引资。
2月8日全市目标管理大会后,仇和身边的大小官员又绷紧了神经。一位财税系统的官员说,这次会议上,仇和又放了一颗“卫星”,在全国首次推出“工作成果倒逼法”。
这些年,仇和引起媒体和官方的重视,除了另类施政风格,就是颁布了许多涉及行政改革和民主建设的争议性法规:1997年仇在沭阳县委书记期间试行干部任前公示制,2001年仇担任宿迁市委书记后,在宿豫县首推干部“公推竞选”,这两次都是开全国之先河;2005年7月,宿迁市在泗洪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及班子“公推直选”,这是中共首次以县为单位进行党内民主试验(《凤凰周刊》2005年第27期曾作报道),2006年1月起,这次“试验成果”在江苏全省推广……
宿迁一位政策研究官员对《凤凰周刊》表示,从目前来看,“倒逼法”在国内亦系首次推出。
为了推广“倒逼法”,在2月8日召开全市大会前的2月4日,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实施工作成果倒逼法的意见》。2月9日,《宿迁日报》在相关报道中也对“倒逼法”做了介绍:2006年度全市的硬性目标任务共分3大类60项,涉及所有条条块块部门,进行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和督查倒逼。
宿迁官员本来就“怕仇书记”,眼看仇书记要离开,却又出台了“倒逼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级官员向记者抱怨:“仇和以前是逼老百姓,现在看架势又逼到公务员头上了。”
一名沭阳农民对当年仇在沭阳“逼”老百姓的情形依然记得很清楚,对记者复述当年媒体报道过的情节:房屋拆迁时,铲车、吊车开路,公检法,加上沭城居委会的干部,一共出动了300多人,居民限时必须搬完,书、被子用被单一裹,都被老百姓甩到门外,当时天下着雨,租板车的价格都涨到了40元一车,把老百姓“逼”得几乎是无家可归无地可种无饭可吃,甚至是告状无门……
“倒逼法”在宿迁再次掀起争议,但与此前的“干部公示”、“公推竞选”、“公推直选”、“限桌令”等相比,媒体关注的热度已下降不少。故此,有人认为仇和拉伸了社会对改革者的宽容度,对一些不循常规的做法已不再表现吃惊,而当仇和式的行政作风被更多接受,仇和式的官员可能会更多出现。
更多阅读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 韩红老公
《天亮了》和背后的故事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1999年10月3日的一场灾难让当时只有2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看过今年3·15
《暗夜逐仇》《疾速追杀》:谈谈大叔和他的穿着
前两天看了大叔连姆·尼森的电影《暗夜逐仇》,大叔本人无疑已经成为沉稳持重冷面热心的硬汉符号。从《飓风营救》开始,连姆尼森近几年的戏差不都就是“你看,我是怎么做爹的”。其所展现的那份低调、无私的父爱令人动容,其实父爱就是这样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揭开催眠和法术的神秘面纱;迅读网|天涯整理版 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我的亲身经历来揭开催眠和法术的神秘面纱作者:东旭催眠师分类:[鬼话]背景颜色 默认白色淡蓝蓝色淡灰灰色深灰暗灰绿色明黄 字体颜色 黑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 字体大小 小号较小中号较大大号初见师父晚上,师父来到招待所,60左右年纪,偏矮胖,
仇和酒该不该长久? 仇和调任山东省委书记
据6月28日《新京报》报道,云南市场惊现一个叫“仇和牌”的白酒。该酒云南市场销售负责人称,“仇和牌”白酒产自江苏,因仇和调任昆明,所以希望借仇和的名气开拓云南市场。昆明市委宣传部称,尚不知此酒。这个仇和酒引起大家关注的不仅是
揭赵忠祥和倪萍“夫妻脸”背后的神秘关系 倪萍赵忠祥
揭赵忠祥和倪萍“夫妻脸”背后的神秘关系2013-02-20 07:35:45归档在|浏览 75707 次|评论 7 条老百姓有个有趣的生活共识,亲人长期在一起,长得会越来越像,也有所谓的“夫妻脸”。赵忠祥的成熟、沉稳与大方,倪萍的笑容可掬与甜美都给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