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过中秋节 有哪些国家想并入中国

□任沧云

日本“月圆节”: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外,九月十三也是。节日这天,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
哪些国家过中秋节 有哪些国家想并入中国

韩国、朝鲜“秋夕”:“秋夕”是全家团圆以及为祖先祭祀扫墓的日子,比较隆重,有盛大的祭祀活动。重视程度等同于我们的春节。

越南“中秋节”: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也过中秋节,只是以孩子、鲤鱼为贵。尤其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斯里兰卡“月圆节”:它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当然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月圆节”这天,全国放假。

泰国“祈月节”: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这是很名副其实的。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泰国风俗,中秋祈月,八仙会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神仙们就会“降福生灵,寿半人间”。

马来西亚“中秋节”: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秋节时必定要做的三件事情:赏月、吃月饼、提灯笼游行。吉隆坡一些地方会举行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服饰鲜艳的艺人和年轻人载歌载舞,非常热闹。

缅甸“光明节”:缅甸人在8月的月圆日要张灯结彩,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

老挝“月福节”:每逢中秋到来,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印度“明月节”:月圆之夜,年轻妇女头顶五个重叠的泥水罐站在骆驼背上,慢慢地爬上沙丘,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坦桑尼亚“月圆节”:每当公历9月的月圆之夜,人们会静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空旷处,围成一个个圆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洁的月亮高悬中天,人们才打破沉默,开始举行庆祝活动,欢度节日。

美国也过“秋月节”,家家都要吃葡萄、栗子、豆子等时鲜果品和新制作的食品。

非洲的加尔各答岛的中秋节为“月圆节”。是夜在海滩上举行盛大的“吹螺会”,在月光下饮酒吃饭。

美在中秋

□李卫东

中秋节是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现象结合得最紧密的节日,也是民族文化展现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节日民俗事象不断丰富,在国人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一个美丽的节日。

民俗之美。节日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主要民俗事象(如吃月饼)具有不怕重复、发自内心、公众行为的特点。月饼形如圆月,是汉族与维吾尔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等制饼方法的融合。古代制饼业尊汉宣帝为饼师神,正是这一融合过程的写照。北京地区明清两代摆放拟人化的泥塑兔爷儿,既是祭拜的神,又是有趣的儿童玩偶,反映了轻松欢乐的庆祝丰收的气氛。彝族舞蹈“阿细跳月”和蒙古族歌曲“敖包相会”是带有狂欢和男女相会的典型歌舞。

浪漫之美。中国人看月亮绝不是一个寒冷的星球,而是一个有男(吴刚)、有女(嫦娥)、有植物(桂树)、有动物(玉兔)、有宫殿(广寒宫)、有故事的神话世界。月亮是仙境,是与每一个人幸福相关的碧空明镜。月亮是人的朋友,可与人心灵沟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对月亮人性化的描写,折射出一个多么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怀的伟大民族。

团圆之美。花好月圆之夜,骨肉团圆之时。团聚、团圆是中秋节民俗的中心意象。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形成了和平、和谐、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族团聚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幸福的大事。中秋节为亲人定期聚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加强民族凝聚的促进剂,人们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事象的认同并实践,是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月饼是点心的一种,作为一种社交的礼物本来是传递情感,“知恩必报”。“点心,点心”,点到而已,并不求奢华,重在情意。

中秋节是个大团圆的节日。这种向往团圆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我们要过好中秋节,就要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当代人的审美追求、现代的科学技术三者结合起来,丰富我们的节日民俗事象,让中秋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把人们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增强节日的吸引力、感染力,让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真正感受到:美在中秋!

乡土中秋

□于建初

又是一年中秋至,我们来盘点一下湖湘大地各种迥异的民俗吧。

偷月亮菜——中秋之夜,湘西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跳月——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湘西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跳月”。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99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风俗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像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食俗——除月饼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头炖牛肉、鸭子、菱藕等。农村有食芋头者,将剥芋头皮称为剥鬼皮,寓意辟邪消灾。此习俗在中国南方广泛流行。中秋节日主要食品是月饼,湖南部分地区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却在八月中秋包粽子的习惯。中秋佳节,古时候文人雅士喜欢品茶赏月斗文。最近两年,华灯初上,圆月如盘,湘江畔的杜甫江阁上会有上千人身着唐宋华服,尝果品,赏明月,品香茶,对诗词,开怀畅谈,其乐融融。

拜月——旧时,长沙、岳阳有拜月习俗。不过遵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规。拜月时,陈瓜果等食物于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则摆鲜果拜月,祈获佳偶。

提节——长沙民谣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娘家中秋将已嫁姑娘接回家过节,午后归家,出嫁女向娘家馈赠月饼、菱藕等物。亲友间亦互馈月饼、瓜果,俗呼提节。

偷南瓜送子——中秋之夜,衡阳一带流行“偷南瓜送子”。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将所偷南瓜放在久婚不育夫妇床上,而南瓜瓜内多子,俗信以为可使生子。有的还说吃偷来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摆出南瓜让小孩来偷,还摆上油灯,以点缀瓜棚豆架之下节日气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5453.html

更多阅读

哪些国家毁灭了中国精华 暗黑2溃烂的毁灭精华

近代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在中西交融中被侵略被掠夺的历史。而其中对中国精华毁灭得最为彻底和持久的国家则是日本和苏联。这原因除了在地缘上,中国跟这两大帝国主义国家要么山水相连,要么隔海相望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

七十七国集团 有哪些国家想并入中国

七十七国集团(Group of 77)是一个为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被动地位的经济组织,于1964年成立。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贸易

声明:《哪些国家过中秋节 有哪些国家想并入中国》为网友遹柏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