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全国的浙江温岭伤医案牵出了一个大众不熟悉的词——“空鼻症”。据报道,温岭伤医案的嫌疑犯就是因为患了这种严重的鼻病,久治不愈,出现精神问题继而迁怒于医生。对此,《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喉科梁勇教授,请他解读“空鼻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空鼻症”真有其病吗?
雾霾示意图
一名交警佩戴口罩在宁波街头执勤。
梁勇告诉记者,目前医学上对“空鼻症”这一疾病名称还有争议,也有人称之为“鼻腔宽大症候群”,但作为一种临床现象的确存在,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也在进行不断的探讨。正常鼻腔有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加温和湿润吸入鼻腔空气的功能。但“空鼻症”这一病症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鼻腔黏膜甚至骨质的萎缩,鼻腔解剖结构发生变异,鼻腔通道变宽大,丧失了加温加湿的功能,患者会有鼻腔干燥、鼻痛、头痛、咽部不适的感觉。
3种情况可致“空鼻症”
针对网上所说的鼻腔手术会导致“空鼻症”,梁勇解释说,“空鼻症”可能由3种情况导致:一是先天性或后天性鼻腔自身的解剖结构出现异常;二是因萎缩性鼻炎、特殊鼻腔炎症等后天性疾病导致鼻腔黏膜或骨质破坏;三是由手术所致,其中既包括了诸如鼻腔肿瘤切除等不得不进行的手术,也存在因医生经验不足或对病情把握不够而导致的鼻腔结构切除过多,也就是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对于一个经验较为丰富的医生来说,由手术引起的“空鼻症”并不多见,因为医生在手术前对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会有充分的考虑。
由鼻甲肥大等疾病引起的鼻道阻塞,实施部分鼻甲切除是耳鼻喉科的经典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善通气。但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强调对鼻甲、鼻中隔等结构的保护,若没有手术指征,医生不能随便切除。但梁勇同时指出,鼻甲部分切除术的度有时不易把握,不同医生会有不同判断,因而手术导致“空鼻症”的个别情况在所难免。如果损失过多的鼻甲组织,被切除部位周围剩余的粘膜会逐渐发炎、变干、化生,并最终萎缩。鼻子的四大功能将会受到损害:呼吸、防御、嗅觉和产生音韵。这一过程可以持续若干年,使得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患者一般在鼻甲切除术后不久就能感觉到空鼻症的症状。鼻腔中的鼻甲有着增润、调节温度、过滤空气、控制气流和感应气流等作用。气流进入鼻腔后,会绕过鼻甲,其结构有效提高空气与鼻粘膜的接触面积。鼻甲的功用对鼻部健康极为重要。其结构呈流线体,在处理空气的同时并不阻碍气流。鼻甲能够保护内鼻粘膜,帮助其休息及再生。正常的成年人鼻腔能够在24小时内处理1万升空气,因此鼻粘膜需要有一定的休息期,才可保证呼吸道上皮的健康。这种间断的休息期称为鼻周期。每3至6小时,血液充盈半边鼻,使其休息和再生;另外一边则不被充盈,进行大部份的呼吸工作。在下鼻甲切除后,鼻周期无法使血液完全充盈受损的一边,因此丧失自然再生的能力。
鼻腔手术并无滥用
当前环境下的医患纠纷多出于患者对医生的不理解,因此一些相关报道也把矛头直指鼻腔手术滥用。对此,梁勇教授表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近些年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很高。不少病人会反复发作,需要反复治疗,因此不排除个别医生把握不好手术适应症或手术尺度的问题。为了一次性让患者获得明显的疗效,个别医生会将患者鼻腔的通气空间变得宽大,但绝大多数医生会遵循指征。对此,梁勇建议,医生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的范围,有时候宁可保守一点。术前一定要跟病人说清楚可能出现的术后症状与风险。患者则要相信,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在考虑手术时,一定会分析预期的效果和风险。
空鼻症患者究竟有多痛?尽管无法体会空鼻症患者的痛苦,但经过一些报道渲染之后,“空鼻症”三个字已经被赋予谜样的恐怖色彩,刺痛很多人的心。
究竟空鼻症有多痛?专家表示,就像失眠一样,空鼻症除了本身有一定的疾病基础,与个人心理情况、耐受程度大大相关,并不是鼻子稍微空一点就会痛苦难耐。另外,虽然以目前的技术,空鼻症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能够大大地减轻病人痛苦。
空鼻症患者有多痛?
就像失眠一样,不同人感受不同
由于鼻腔变大、鼻黏膜萎缩、鼻子的功能变弱,空鼻症患者会出现鼻塞、鼻子干燥、咽干、多腥臭鼻涕等症状,还会引发头痛、睡眠不好、精神障碍等问题,影响正常生活。
“空鼻症与个人感受、心理状态和耐受程度关系很大。”梁勇表示,就像失眠一样,有些人容易失眠,有些人不易失眠,有些人失眠了精神压力很大,有些人则只是稍微影响情绪等。有些人比较敏感,而大部分人是可以耐受的。如果老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不舒服的鼻子上面,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造成精神障碍。
并非所有的空鼻症患者都会发展为精神障碍。何伟平表示,在临床上有一部分的肿瘤患者不得不切除整个鼻腔,他们反而没有空鼻症的表现,也没有出现精神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并不以下鼻甲切除多少、鼻腔黏膜的损伤程度来衡量病人的痛苦程度。
空鼻症是不治之症?
转移注意力、手术治疗可缓解病情
发育过程中鼻中隔偏曲作为鼻腔结构异常的原发点,可以导致双侧鼻腔空气流动不对称;在狭窄侧通气不畅的基础上,由于宽敞侧过度通气,引发相关结构增生肥厚,进一步加重了鼻腔狭窄、鼻阻力增加,由此继发咽腔负压升高、塌陷;同时也可以因为鼻腔气流量降低,咽部开大肌反射兴奋性下降,加重咽腔塌陷和阻塞。针对鼻腔阻塞这一上气道阻塞的源头性因素,通过个性化的鼻腔扩容手术,扩展鼻腔、鼻窦有效通气容积,可有效降低鼻腔通气阻力,减轻或缓解上气道阻塞,控制体重,提高生活质量。
空鼻症目前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难治疗的疾病,因为空鼻症会导致鼻子的功能丧失,这些功能难以通过吃药、手术等方式完全恢复。另外,空鼻症的感受与心理认知密切相关,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空鼻症的关键。但并不意味着空鼻症患者就没救了,还是可以通过很多有效的方法缓解病情。
何伟平表示,空鼻症患者平常可以戴口罩,减少鼻腔的通气量;晚上睡觉鼻腔太干燥的话,可以使用专业的加温加湿呼吸机,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
在手术治疗方面,也有植入假体、黏膜转移的方式。将假体植入下鼻甲,改善鼻腔宽大;将口腔黏膜等转移上去,恢复一定的鼻腔功能。虽然这两种方法难以做到完全治疗疾病,不过还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另外,空鼻症毕竟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空鼻症患者最重要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心理压力过大,只是局部不舒服的话,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就能减轻许多心理上的痛楚。
一般鼻炎、鼻部微整形不会引起空鼻症
“呼吸成为一种痛”、“感觉生不如死”、“很多患者情绪不定,有严重的自杀和他杀倾向”……“温岭杀医”案让“空鼻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疾病一夜间备受关注,媒体解读对于疾病的各种恐怖描述,让鼻腔多少有那么点问题、曾经在鼻子上动过刀的人们都变得恐慌起来:有一天,我会不会也成为不幸人群中的一个?
耳鼻喉科专家告诉新快报记者,一般鼻炎、鼻部微整形不会引起空鼻症,不过,严重的萎缩性鼻炎会表现出空鼻症。专家呼吁,鼻炎患者不要漠视疾病,及时治疗才能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慢性鼻炎不会变成空鼻症,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可发展为空鼻症
“早上起来老是会打喷嚏,朋友们都说我这是鼻炎,已经好多年了,是不是也有可能变成空鼻症?”在近期众多空鼻症报道的“耳濡目染”下,于天河区上班的白领小文也开始重视起多年不治的鼻炎问题。与小文一样,很多患者担心:鼻炎会否发展为空鼻症?
何伟平表示,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一般不会发展为空鼻症。他说,造成空鼻症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鼻腔变宽大了,二是鼻黏膜受损了。感染发炎、手术切除过多下鼻甲是导致空鼻症的两个主要原因。而普通的慢性鼻炎(典型症状:鼻塞)、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打喷嚏)如果不及时治疗、治疗不当,会引起鼻甲肥厚、黏膜肥厚等问题,一般较少发展为空鼻症。虽然如此,建议鼻炎患者要及时治疗,不要漠视疾病。萎缩性鼻炎有可能发展为空鼻症。梁勇说,萎缩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为鼻子干燥、出现脓绿鼻涕和鼻痂、嗅觉减退、头痛等,严重的萎缩性鼻炎鼻黏膜出现结构性萎缩,会出现空鼻症的症状。
乱用药,过敏性鼻炎可致鼻黏膜萎缩
鼻炎患者一般不会发展为空鼻症,但乱用药的话,也会损伤鼻黏膜。
何伟平提醒,很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会自己到药店购买血管收缩剂类滴鼻液。经常喷血管收缩类药物容易损伤鼻黏膜,而鼻黏膜损伤是出现空鼻症的一大原因。此类药物一般不主张用药超过一个星期。因此,建议鼻炎患者一定要科学治疗,避免乱用药加重病情。
鼻部整形、鼻中隔偏曲手术会致空鼻症吗?答案:不会!
除了广大的鼻炎患者,做过鼻腔手术、鼻部整形的人群也成为“空鼻症恐慌者”。是不是鼻子动过刀就有成为空鼻症患者的风险呢?
非也!何伟平表示,鼻部整形植入假体、鼻部注射一般不会打到下鼻甲的部位,因整形导致空鼻症的可能性很低,不必过分担忧。
另外,很多人在体检时会发现有“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的问题,有些医生建议尽早做手术治疗为好,有的则表示不用做手术。鼻中隔偏曲会不会引起空鼻症?要不要做手术呢?手术治疗又会否引起空鼻症?
对此,梁勇表示,生理性的鼻中隔偏曲不影响正常生活的,不需要做手术。除非是出现了一些鼻塞、流鼻血、头痛等严重症状,影响正常生活,才建议做鼻中隔偏曲手术。“很少出现鼻中隔偏曲手术引起空鼻症。”
生物技术比专家更加实际有效,只要患者抹上生物酶立即见效,远远比专家建议的干燥性、萎缩性鼻炎患者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洗鼻,或滴用一些润滑或保护性的药物更实际,解决根本办法,患者对待疾病除了要抱有良好的心态,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天津科恩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生物酶技术,有效缓解空鼻症的防护问题,让90%的患者获得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