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冷冻疗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但超出这一时间,就应该采取暖敷的治疗方法。""热攻"就是通过暖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
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
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冷敷""暖攻"能够较好地对付早期运动损伤。但对于一些旧伤,就需要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更好地祛除病根。这些方法包括中医药物疗法和西医手术治疗。中医药物疗法主要是利用各种草药的不同药理药性,通过外敷,实现退暖、消肿、止痛、舒筋、续断生新的功效。
一般来说,内服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三七片、伤痛宁片等中成药,可以起到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的作用。西医各种药水对皮肤损伤有比较明显的杀菌消毒作用。
常用的外用药有2%红汞溶液(红药水),1%龙胆紫溶液(紫药水),2%碘酊(碘酒),消炎粉及各种消炎药膏如土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内服的镇痛药种类也很多,如复方阿斯匹林片、安乃近片及各种止痛片。伤痛的防范 背部和颈部扭伤 可伸展颈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来避免背部受伤和痛苦悲伤。用转动头部和肩膀的方法来避免颈部扭伤。 脚扭伤轻柔地把脚向后拉10秒钟来伸展跟腱。重复做10次。另外选择有鞋帮的鞋子也可避免脚踝受伤。 肌肉拉伤 运动前热身。
运动后抻拉锻炼的肌肉。抻拉时不要做弹振。 膝盖膝盖伸直时交替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大腿上的肌肉)可增强膝盖承受力。 胫骨疼痛带有鞋垫及足弓保护的鞋子可避免肌肉过分不协调。尽可能在木地板或草地上运动。
避免在公路或水泥地等硬地上运动。运动前缓慢地做暖身运动,激烈运动后一定要做好放松与伸展运动。肩膀疼痛 直立站立,肩膀向后划圈转动。也可一手抓住椅子,腰部弯曲。
使背部和地面平行。
另一手划圆25次来抻拉肩膀。 扭伤 转动且伸展关节,比如脚踝,以增强关节活动的力量。 应力性骨折做完整的暖身及放松运动。
这对全身皆有益。不要过量运动身体的某一部分。
或向其施加过多的力。 创伤处理原则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割伤 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
以碘酊与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伤口。
然后包扎,一般多能较快痊愈。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宜速到医院行清创术,视伤情而缝合修补。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以利伤口愈合。刺伤 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
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型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可用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宜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挫伤 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
伤部青紫。
皮下瘀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看察诊断。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按摩。
须观察一周后视情况而定。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在武术运动中,因跌仆挫压,强力扭转或撞击所造成的肌筋损伤,称为伤筋。伤筋是指筋膜、肌腱、韧带、皮下组织等损伤。其伤按不同形式分,可分扭伤、挫伤两类;按病理变化分,可分为瘀血死板、筋位异常、筋断裂等类型;从病程分,可分为急性伤筋及慢性伤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痛苦悲伤、瘀肿和功能障碍。早期症状为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在2--3天内瘀聚凝结,功能障碍。中期受伤3--4天后,瘀血渐化,肿胀开始消退,瘀斑转为青紫,皮肤温热,疼痛渐减。 后期重症伤筋2周后。
瘀肿大部分消退瘀斑转为黄褐色。
疼痛不明显,功能轻度障碍,此种残余症状,经3--5周消失,功能可恢复。 伤筋治疗方法如下:一、外敷法 (一)初期:用冰块装入塑料袋内置于伤处冷敷之。或用氯乙烷直接喷射8--12秒钟。使其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
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有止血、退热、镇痛、麻zui、防肿作用。(编者按:冰敷或氯乙烷喷射均应在伤后现场处理,效果才明显。
若现场无法获得上述冷冻剂,还是马上用加压包扎,使其避免出血或渗出。
较为妥当。待24小时-48小时之后再行热疗或其他方法治疗。)(二)中、后期: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置于伤处,也可用热水袋放在伤处。无热后即更换,每次敷30分钟,每天1--2次。也可用"热敷灵"、"寒痛乐"等,此类一般暖度可达50--60度,可维持30小时左右。以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开放,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新陈代谢。
缓解肌肉痉挛,促入创伤恢复。 (三)筋若有断裂现象。
可用粘膏或弹性绷带等固定,以增强其稳固性,限制肌肉、韧带超常范围活动。
使伤部组织能够得到适当休息,利于损伤的愈合。 二、手法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
按摩法和推拿法是治疗伤筋的主要手法。治疗伤筋手法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为主。
并辅以揉、捏、擦、滚等手法。
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还可选用拔伸牵引、屈曲按压、颤抖摇晃、旋转斜搬等手法。
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松解粘连、软化瘢痕等。本发明公开了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其中药制剂是主要成分为乳香(炒),没药(炒),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
硼砂,血竭,自然铜(煅),大黄(酒炒)的胶囊或丸。其制备方法是:取重量百分比为乳香(炒)、没药(炒)、自然铜(煅)、硼砂、大黄(酒炒)各4.2-12.5%,当归、骨碎补(烫)、血竭各6.3-18.8%,土鳖虫10.4-31.3%;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加入适当辅料后,混匀,制粒。
干燥,再将其制成胶囊或丸。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携带、服用方便。三、药物疗法 (一)外用药物 初期及中期。
宜祛瘀消肿,理气止痛。常用祛瘀止痛药膏等敷之。如红热较明显。
宜消瘀清热,解毒退肿。常敷四黄散、清瘀退肿膏等。症状较轻者,可搽红花油(成药有售)、万花油(成药)等以舒筋活血。后期,以活血止痛为主。常用宝珍膏(成药)、万应膏(成药)等。如肌筋硬拘挛(挛缩)可用八仙逍远汤、海桐皮汤熏洗患处。可起到温经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二)内服药物 伤筋初期肿痛剧烈时,宜散瘀止痛。可服云南白药(成药)、七厘散等。 中期。
宜舒筋活血。可服舒筋汤,舒筋活血汤等。 后期。
常兼夹风寒外邪、局部疼痛乏力,活动功能障碍。
宜养血活络,祛风宣痹。常服小活络丹、补肾壮筋汤等。 附:伤筋常用药方(成药,药店有售,故略)1、消瘀止痛药膏 出典:《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 处方:木瓜60克。
栀子30克,大黄150克。
蒲公英60克,地鳖虫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制用法:共研细末。
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2、四黄散 出典:《证治准绳》。处方:黄连1份,黄柏3份,大黄3份,黄芩3份。制用法: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制成膏外敷。3、清营退肿膏出典:《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处方:大黄2份,芙蓉2份,黄芩1份,黄柏1份,花粉1份,滑石1份,东丹1份。
凡士林适量。制用法:共研细末,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4、八仙消遥汤 出典:《医宗金鉴》。处方:防风3克。
荆芥3克,川芎3克。
甘草3克,当归6克,苍术10克,丹皮10克。
川椒10克。
苦参15克,黄柏6克。制用法:煎水熏洗患处。 5、海桐皮汤 出典:《医宗金鉴》处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
没药6克,当回5克。
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制用法:共为细末,布袋装,煎水熏洗患处。亦可内服。 6、七厘散 出典:《良方集腋》处方:血竭30克,麝香0·36克,冰片0·36克,乳香4·5克,没药4·5克。
红花4·5克,朱砂3·6克,儿茶7·2克。制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服0·2克,日服1-2次,米酒调服或酒调敷患处。7、舒筋汤 出典:《外伤科学·经验方》。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0克,姜黄6克,宽筋藤15克,松节6克。
海桐皮12克。
羌活10克,防风10克,续断10克,甘草6克。制用法:水煎服。 8、舒筋活血汤出典:《伤科补要》。 处方: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
五加皮9克。
杜仲9克。
红花6克,枳壳6克。制用法:水煎服。 9、小活络丹 出典:《和剂局方》。处方:制南星3份,制川乌3份,制草鸟3份,地龙3份。
乳香1份,没药1份,蜜糖适量。制用法:共为细末。
炼蜜为丸。
每丸重3克。
每次服一丸,每日服1-2次。 10、补肾壮筋汤 出典:《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
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制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日本高端健康检查
针对致命性病况的早期发现,日本权威健康机构联合奉献。电话4006-1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