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理解小数含义;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2、难点:探究并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分配

内容

课时

认识小数

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

第 1课 时

教学内容:认识小数(教材第88~89页,练习二十一第1~2题)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教案的设计中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教学目标:

1.结合人民币、长度单位等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让学生经历从认识单位之间联系到认识小数的抽象过程,体验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可以用一位小数、二位小数等来表示。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和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课前准备: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小数(小数虽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但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收集、整理,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数吗?——明确小数概念

2.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小数?——指名学生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小数情况进行板书分类(重点抓住人民币和长度单位等,待学生说完后复习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情境图:大家发现得还真不少,可见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小数。下面我们一起去学校的文具店看一看。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以“元角分”为例,认识小数

①你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试读文具店中物品的价格。

②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哪些同学已经知道文具店中的这些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元 角 分

3. 5  0     3元5角

0. 8       8角

0. 6  5     6角5分

25 .825元8角

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有没有相同点?(都是用元作单位的小数)

④用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多少钱呢?(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数表示几角,第二位数表示几分)

⑤认识了小数,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二元三角()八元六角()

三元五分()五元七分()

⑥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2.以长度单位为例,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①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数,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几个数你会读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②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1/10米,现在,除了用分数表示之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十分之一米可以写成0.1米。你知道十分之三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吗?为什么?

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你知道了什么?(课件显示: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④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下面的几个问题,请按照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小组研究,解决书上的几个问题。(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⑤同学们通过自学,合作探究,已知道了什么?(课件显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⑥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⑦加强训练: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2.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此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 看图形,写小数。(课件出示)

4. 补充练习。(也可做机动练习用)

(1)填单位名称。

8.64元=8( )6( )4( )2.83米=2( )8( )3( )

(2)填适当的数。

0.23米=( )/( )米=(  )厘米

0.76元=( )/( )元=(  )角(  )分

4.05米=(  )米(  )厘米=(  )厘米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练习。

把下列问题改成小数算式。

1元5角加3元4角→1.5+3.4=4.9

1元3角加2元5角→1.3+2.5=3.8

1米2分米减5分米→1.2-0.5=0.7

3.课余拿出自己收集的商品标价,同桌之间互相读小数,说说含义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第90页例2,练习二十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感受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皮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喜欢)实验小学在上个星期举办了校级运动会,同学们有兴趣去看一看吗?(好)

课件出示:校运动会的场景,其中有跳远、跳高、50米短跑等体育项目正在不同场地进行比赛,配有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

点击后,画面定格在跳高的比赛现场。

师:这里正在进行什么比赛?(跳高)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跳高测试吗?你能说一说你的跳高成绩吗?

请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跳高成绩。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位进入决赛的同学最后成绩是多少?

课件出示:例2的表格

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单位:米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

0.9

1.2

1.15

0.88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冠亚季军该花落谁家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一个裁判组,进行商讨,理由要充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各裁判组拿出最后结果。请各组轮流说说自己这样评判的理由。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比较这几个小数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说出评判的理由)

2、师:每个组都是合格的裁判组,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他们的成绩,最后评出冠亚季军。那你们的评判结果对不对呢?你们可不可想出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很形象的让大家直接看出这几个同学谁跳得更高一些呢?

学生和同桌展开讨论并试着去验证。

展示讨论结果:可以在皮尺找出四个成绩在皮尺上的位置;还可以用尺子在墙上标出他们跳高的成绩……

3、师:看了同学们的验证,我可以确定你们的比较结果是正确的。你们的跳高成绩和他们的冠军比,怎么样?

(几生说说自己的成绩和冠军比较的结果,并说说理由)。

4、师:看来有些同学还是不错的,在我们学校的校运会上我要推荐你们去显显身手哦!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给他们排出名次的。翻开书第90页。

学生看1分钟,你找到了和你一样的方法吗?

5、课件出示: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9.7元 和5.9元6.79米和6.85米

(学生先独立比较,然后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同学们都不错,能想出那么多的比较方法,如果每次比较都要将小数化成具体的量,你们觉得麻烦吗?能不能有更全面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结论9.7>5.96.79<6.85,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合作,初步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师:在校运会上,运动员需要补充水分,三(1)班的后勤小组,专门到超市去买矿泉水、饮料和水果。

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矿泉水的货架,显示两种矿泉水的单价:0.95元1.10元

水果货架,显示两种苹果的单价:2元1.85元

两种梨的单价:0.7元0.9元

显示:我们想买矿泉水、苹果和梨,你们建议我们买哪种的呢?

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说出便宜一些的,接着追问:你是怎么看出要便宜一点的。

2、三(1)班的同学想得还真周到,让运动员及时补充体力,这不,你们班的高林,在运动会上也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跳高和跑步的场面

出示数学书92页的四名学生跳远和50米跑成绩统计表。

你知道是哪三名运动员得了冠亚季军吗?请同学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领奖台上。翻开书第92页,写在书上。反馈结果,并说明理由

3、完成数学书92页第四题:比较下列每组中两个数量的大小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师:我们参观了实验小学的运动会,还当了几次裁判员呢!同学们都表现不错,在这个过程中,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分别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师: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比较两个小数,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个知识,做个游戏好吗?

规则:每个同学在每一张卡片上任意写上一个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抽出一张,比一比谁的大,这两张都归他。最后看谁的卡片多。

学生开始游戏。

2、拓展延伸

①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1.8<□(2)□>23.47>□

   (3)□<5.006<□(4)□>70.02>□

② 你能在数轴上找出下面各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00.10.20.30.4 0.5

0.43○0.340.3○0.240.15○0.310.24○0.34

第 3课 时

教学内容:认识小数的综合练习(教材第93~94页,练习二十一第6~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能熟练地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所给数据材料提出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爱祖国、努力建设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小数读写、小数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皮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老师读一组数据,把听到的小数写出来。

①杭州西湖岸长15千米,总面积6.03平方千米。其中湖水面积5.66平方千米。

②到200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5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③2003年,北京汽车工业取得了全年生产汽车34.8万辆的骄人成绩。

2、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今天我们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的认识。(板书:综合练习)

二、合作练习,巩固新知。

1、分别量出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把量得的书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①同桌先量出课本的长和宽,写成小数,再相互订正、讲评。

提问:怎样将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

②独立完成量练习本和铅笔再写成小数的任务。

2、写出下面各小数。

课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图片——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点七七二千米

长跑比赛场面——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赛程是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

观潮图——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是非常壮观的江潮,潮头高度可达三点五米。

读一读,写出小数。看了这些图片和文字,你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3、想一想:我们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你有哪些方法?

快速比大小,用手势表示。

2.85米○2米8分米0.2米○0.07米5.6元○5.06元1.01元○0.99元

10.5元○10.60元7.8角○6.5元0.45米○0.48米13.60元○15.15元

4、世界一些国家首都人均绿灯面积如下表。

国家

首都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朝鲜

平壤

47.0

美国

华盛顿

45.7

俄罗斯

莫斯科

44.0

法国

巴黎

24.7

英国

伦敦

22.8

德国

柏林

50.0

中国

北京

8.18

①看表,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强调比大小)

③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何感想?(环保教育)

三、提高应用,发展技能。

1、填空:

4.08米=( )米()分米()厘米0.15元=( )元()角( )分

3.7分米=( )米()分米()厘米13.6元=( )元()角( )分

2、把以下几个数据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2.43米2.03米20.4米2.48米20.04米

3、拓展:

①按要求写一写

比25.6大的小数

比0.9小的小数

②趣味走廊:有大小两个水壶,大壶能装7升水,小壶能装5升水。在不借助其他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怎样量出4升水?

第 4 课 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5~96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两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中能正确对齐数位,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让学生经历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自然迁移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3、通过解决具体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探究并归纳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校的文具店可多了,听说那的文具还挺便宜,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书中文具店情境图)瞧,还真热闹呢!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说)

老板说了“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你最想买什么?(指名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文具,请你算一算你选择的文具需要付多少钱?

1、每人尝试计算自己购买文具要花多少钱?如果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点心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2)将点心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请一生交流自己购买文具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统计班内有多少学生和他购买了同样的文具?自己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4、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①以刚才那位同学交流了自己购买文具的情况为例,请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②分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境“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用竖式算一算自己刚才购买文具的价钱算得对不对?

5、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①尝试用竖式计算

刚才我们每人都购买了两种文具,哪种文具贵些?贵多少钱?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做完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③ 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迁移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竖式计算是完全可能的,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6、师:这不,快到“六一儿童节”了,老师今天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可我这份礼物只送给勤快的孩子,你们想要吗?赶快完成数学书97页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后报答案。教师出示礼物:两本书。(数学书97页第二题)

师:礼物你们都看到了,可我想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出示两本书的价格)老师给了收银台的阿姨2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呢?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书,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减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考考你:(课件出示)

小红的体重是 34千克,小明比小红重4.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指导对位)

一座桥限重20t ,一辆卡车自重5.4t ,货物重14.8t, 这辆卡车能过桥吗?

(学生利用估算完成)

2、火眼金睛:(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

0.93.89.8

+5.6-2.7- 8.9

————————————

5 6.91.11.9

3、实际操作

①身高:同学们,三年级马上就要毕业了,你是不是又长高了?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有多高?(指名说)

有没有想过你将来会长多高?我想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理想高度,算算看,现在的你离自己的理想高度还差多少米?

学生独立计算,完后反馈。

②乘车:现在我们安吉发展得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的士的生意很火爆,价格也进行了上调:2千米以内4元钱,以后每增加1公里增加1.5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

师:我从汽车站打的到电影院,要花多少钱?(汽车站到电影院约有4千米)(学生讨论,完后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

2、智多星:( 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 41 4. 5

+6 .()-5 .( )

1 0 .78 . 6

3、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第 5课 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巩固练习(教材第97~98页,练习二十二第4~6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多种方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感受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探究用多种方法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桌互相说说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612.39.2

+7.8+3.6- 4.7

12.448.35.5

3、为了便于大家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二、合作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口答并填空。

①6.3元+2.5元=()元=()元( )角

②3.8米+2.3米=()米=()米( )分米

③5.7元-0.9元=()元=()元( )角

④12.8元-3.6元=()元=()元( )角

2、练习二十二第4题

①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据?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他提的问题你会解答吗?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3、出示第5题。

①看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位小朋友现在处在哪一站?

②她要到哪一站下?一共要坐几站路?

③票价是怎样计算的?“10公里以内票价1元,每增加1公里增加0.5元”是什么意思?

④试一试,你会算了吗?

4、第六题:这是一个什么统计图,你从图中看懂了哪些信息?

①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②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千克?

三、提高应用,发展技能。

1、张叔叔把一根4.2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自家鱼塘中。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6米,露出水面部分是1.1米。鱼塘水深多少米?

2、用5、0、7和6这几个数字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①小于1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②大于7而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游戏:同桌两人,每人在草稿本上写一个一位小数,比较两人所写数的大小,再算出两数的积、差。同桌互相订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7186.html

更多阅读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小数不同于整数,也不同于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听了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欣赏了老师严密的课堂组织,更感叹于老师勇于探索、敢于

《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评课稿 百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2、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

小数的意义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具体情境下理解小数的含义,能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够依托长度单位、货币单位实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沟通,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由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教材分析1、授课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

声明:《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为网友逆伤灬莫小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