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一个失序的世界 哈斯 偏序关系 哈斯图

美外交学会会长哈斯:冷战秩序瓦解世界正在失序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11/12月号发表题为《瓦解—如何应对一个失序的世界?》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N·哈斯。文章称,由于美国霸权渐弱而没有继任者等候接棒,现行国际体系可能会让位于自主权更大的多个权力中心。冷战结束后的秩序在瓦解,它会被人怀念。

在经典著作《无政府社会》一书中,学者赫德利·布尔称,世界上的有序力量和无序力量始终关系紧张,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细节决定着每个时代的特点。有序的源头包括遵守现有国际规则和安排并致力于修订改造它们的行为体;无序的源头包括在原则上反对那些规则和安排并肆意无视或削弱它们的行为体。现如今,有序和无序之间的力量对比优势正转向后者。

冷战后秩序正在瓦解

当代无序状态主要表现在中东。尽管有人将其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或冷战,但该地区正在发生的事情最像三十年战争,也就是17世纪前半叶肆虐欧洲大部分土地长达三十年的冲突。跟当年的欧洲一样,今后若干年,中东可能会充斥着无力保卫本国大片大片领土的弱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民兵组织和恐怖分子团伙以及内战和国与国之间的纷争。

欧洲的边缘也再度出现动荡。在弗拉基米尔·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似乎已经对融入现行欧洲和全球秩序的提案不抱希望,转而打造一个基于同近邻和附属国建立特殊联系的未来。

在亚洲,问题与其说是当前的动荡,不如说是与日俱增的动荡可能性。好几个国家有着强烈的特性、充满活力的经济、不断增加的军费、苦涩的历史记忆和尚未解决的领土争端,它们混合在一起成为典型的地缘政治事件,可能还是武装冲突的促成因素。

诚然,有序力量也在发挥作用。世界上已经几十年不曾爆发大国战争,近期内也不大可能爆发。中国和美国有时合作有时竞争,但即使竞争也是有限度的。相互依赖是切切实实的,两国对彼此的投入都很大,双边关系出现严重、长期的破裂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

俄罗斯也受制于相互依赖性,不过,由于其经济以能源为中心且对外贸易和投资较少,它受到的制约没有中国那么大。这意味着制裁有望逐渐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把亚太地区的情况往坏处想也是错误的。该地区几十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并且是以和平的方式。在这里,经济相互依赖性同样对冲突形成抑制。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以后已经稳定下来,新出台的规章制度可降低未来危机的几率和规模。北美可能会再度成为世界的经济引擎,因为它拥有稳定、繁荣、开放的经济,人口数量达4.7亿,逐渐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拉美总体上安宁祥和。墨西哥比十年前要稳定、有成就,哥伦比亚亦然。围绕巴西、智利、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国前途的疑问改变不了一个正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地区的根本局面。非洲也一样,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好的治国之道和经济绩效逐渐成为规范而非例外。

事实上,由于美国霸权渐弱而没有继任者等候接棒,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现行国际体系让位于一个权力中心更多且其自主权越来越大、不顾及美国利益和偏好的无序体系。这会带来新的难题,同时让现有的难题更加难以解决。

总之,冷战结束后的秩序在瓦解,虽然它并不完美,却会被人怀念。

美国影响力大大减弱

秩序究竟为什么开始瓦解?原因多种多样,有结构上的,也有选择性的。

十多年后再看,美国做出推翻萨达姆、改造伊拉克的决定比当年更显得错误了。不仅仅发动战争的公开理由被证明漏洞百出,回想起来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将萨达姆赶下台、让伊拉克的什叶派掌权使该国从抗衡伊朗的战略野心变成服务于伊朗的战略野心,在这个过程中加剧了该国境内及整个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之间的不和。

政权更迭在另外两个国家也并未带来更好的结果。在埃及,美国呼吁穆巴拉克总统下台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同时,在利比亚,美欧联手推翻卡扎菲制造了一个衰败国家,这个国家越来越受民兵组织和恐怖分子主宰。

在叙利亚,美国表示支持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然后却没有做点什么来促成这一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伊斯兰国”得以横行的环境。言行不一致还进一步让人觉得美国不可靠。

在亚洲也一样,能对美国政策提出的主要指责就是疏忽懈怠。结构性趋势增添了传统国与国冲突的风险,华盛顿却未能坚决果断地稳定局势。

就俄罗斯而言,内外因素都对局势恶化起了一定作用。普京本人选择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力,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日益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由美国定义和领导的国际秩序的反对者。但美国和西方的政策并不总是鼓励普京做出更具建设性的抉择。

至于全球管理,国际协定往往难以实现,原因有很多。仅国家数量之多就使共识难以或根本不可能达成。国家利益的千差万别亦然。正因为如此,构筑新的全球安排来促进贸易和遏制气候变化的努力都无果无终。所谓“国际社会”绝不像人们经常使用时所说的那么有意义。

如前所述,美国的动向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个难题。冷战结束后的秩序是以美国居于首位为前提的,这就是说美国不仅行使权力也施加影响力,反映出其他国家愿意接受美国的领导。人们普遍认为的一系列失败和错误让这种影响力大减,包括经济监管不严导致金融危机、过分的国家安全政策践踏了国际准则、国内行政管理不力和政治职能运转不良。

简言之,秩序的瓦解是由于三股潮流的汇合。世界上的权力分散给更多、更繁杂的行为体。对美国经济和政策模式的敬重减弱。美国的某些政策抉择、尤其是在中东的抉择让人对美国的判断以及美国的威胁和承诺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结果是,虽然美国的绝对力量仍不容小觑,但美国的影响力减弱了。

变化之潮流不可阻挡

若听之任之,当前的世界骚动是不大可能自行消失或化解的。假如事实证明美国不愿或无力做出更明智、更具建设性的抉择,那么,糟糕会变得愈发糟糕。

但有些举措是可以而且应当采取的。在中东,美国不妨采纳希波克拉底誓言,不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美国的雄心壮志与美国的行动之间的差距要缩小,一般来说,减少前者比增加后者更为明智。在国家当中维持秩序—塑造它们的外交政策而非内政—对美国的政策来说是一个足够具有雄心壮志的目标。

但如果说政权更迭企图应当抛弃,那么,以期限为基础的承诺也应当抛弃。未能安排一支美军继续留在伊拉克不利于美国在伊拉克的利益。在阿富汗也是这样,美军到2016年底将全部撤出该国。这种决定应当与利益和条件而不是与期限挂钩。做得太少会跟做得太多一样代价高、风险大。

外部力量在该地区能做的其他事情包括:倡导和支持公民社会,帮助难民和背井离乡的人,打击恐怖主义和激进思想,设法遏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不幸的是,与“伊斯兰国”及类似组织的斗争可能会艰难、昂贵和漫长。

在亚洲,办法要简单得多:大力贯彻现行政策。奥巴马政府向亚洲的“支点转移”或称“再平衡”本应包括定期开展高级别外交往来以解决和平息该地区的诸多争端;增加在该地区的空中和海上力量;为一项区域性贸易条约争取国内国际支持。所有这些行动的重要性可以且应当提高,政府还应当更加重视设法探究中国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会重新考虑它对朝鲜半岛的承诺。

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要做的是多方努力从经济上和军事上稳住乌克兰,加强北约,制裁俄罗斯。与此同时还应当给予俄罗斯一条外交退路,包括保证乌克兰不会很快成为北约成员或与欧盟建立专有联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政策目标仍然应当是融合,设法将其他国家纳入旨在应对全球挑战—比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贸易、公共卫生和维护一块安全、开放的“公地”—的安排。这些安排若能是全球性的,那很好,但若不能是全球性的,那就应当是区域性或选择性的,囊括那些有重大利益或能力、有一定程度政策共识的行为体。

美国还应当整理好内务,既要提高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又要汇集资源来维系一个积极的全球角色。停滞和不公平的社会不大可能信任其政府或赞同在海外采取大力行动。不过,这未必意味着削减防务预算;恰恰相反,美国的防务支出应当有所增加。

但即使做到这一点也不足以阻止秩序进一步减损,因为秩序的减损既是由于权力的更广分布、决策权的下放,也是由于美国给人的感觉和它的所作所为。问题不是世界是否会继续瓦解,而是会多快、多严重地瓦解。

:俄国家杜马主席:美国正将世界推向新冷战边缘

延伸阅读俄国家杜马主席:美国正将世界推向新冷战边缘

中新网9月16日电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认为,美国“厚颜无耻且不负责任”的政策正将世界推向新“冷战”边缘。

纳雷什金在国家杜马会议上发言时表示,美国以及追随美的国家的“厚颜无耻且不负责任”的政策,将世界再次推向新冷战边缘。该政策的新版本在我们的时代将成为现实。

纳雷什金称乌克兰的混乱没能阻止半年前挑起混乱的人。他说,“期待已久的停火制度暂时阻止大规模流血冲突,但乌克兰的危机及对抗仍在继续。”

此外,纳雷什金强调,整个欧洲空间面临瓦解威胁,而欧洲国家的公民也逐渐明白,遵循华盛顿的指令在剥夺他们的国家主权。

纳雷什金指出,最终将导致很多国家公民及商业遭遇巨大经济损失,“整个欧洲空间面临失去稳定的威胁,之后将是解体”。

(2014-09-16 17:00:10)

英国金融时报网10日发表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的题为《冷战重来:乌克兰危机改写美俄关系》的文章。文章说,2014年初在乌克兰爆发的政治危机结束了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关系史中的一段以合作为基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俄罗斯甚至还进行过以它所希望的方式并入或者说融入西方世界的一次尝试,尽管没有成功。这次乌克兰危机则开启了这两个前冷战对手之间的下一个进行高度对抗甚至直接冲突的新时期。冷战重来:乌克兰危机改写美俄关系

延伸阅读冷战重来:乌克兰危机改写美俄关系

乍一看,这个新时期很像是冷战复活,但在许多重要方面又不同于冷战。如今的形势,在事态的背后虽然也有价值观不同的因素,但几乎不涉及共产主义和自由民主主义这样的意识形态对撞。这里也有传统的军事对抗,但是目前还不是对抗的主要内容。当前的这场危机对全球都有影响,但是并没有成为全球格局的中心。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冷战时期,对于参与到这场危机中来的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目前的这场危机不是它们全球政治战略中的一部分,甚至也不是它们外交政策中的一部分。如果要做历史类比,这场危机倒更像是19世纪时沙皇俄国和大英帝国之间为争夺霸权所进行的那场大博弈,不同的只是如今的这场美俄对抗属于不对称对抗。

对于这场突然爆发的危机的严重程度,乌克兰、俄罗斯、欧盟和美国这些国家中的许多人都感到十分意外。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场危机的酝酿过程或者忽略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所处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事实上,许多相信“国家变化越大越能保持不变”的乌克兰观察家被变化吓得措手不及。2014年2月底,乌克兰向西方走得太远也太突然,以至失去平衡。就在那之前,美国采取的支持乌克兰民主改革的政策突破了以前的安全极限。俄罗斯被逼到了绝路,它的反应甚至使许多俄罗斯人都始料不及,更不用说乌克兰人和西方人了。

这场新的较量是实实在在的,其影响已远远超过乌克兰。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够看到这次对抗的结局,目前还不清楚这段时间有多长,也不清楚会是什么结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欧洲 - 大西洋地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与此前不同的时代。

乌克兰危机的缘起

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前,为了乌克兰未来的地缘经济倾向,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一直在进行激烈竞争。这场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在2008年发生的那场战争,正是那场战争阻止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扩张的企图。由于当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人们似乎更加确信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好的选择。然而,欧盟和俄罗斯从那场战争和金融危机中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欧洲人指望通过欧盟2009年发起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与乌克兰及其他五个前苏联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结成同盟。这种做法并不是要为未来欧盟的东扩作准备,而是想要在欧盟边界的东侧建立起一个“舒适地带”,并加强那个地区国家的亲西方倾向。

另一方面,俄罗斯联邦则试图将乌克兰和其他大多数前苏联国家都吸收到同样于2009年发起的关税联盟的旗舰计划之中。因此,2014年5月,俄罗斯等国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莫斯科建立这个联盟的目的不是如某些西方人所猜疑的那样是要重建苏联,而是建立一个由俄罗斯领导的欧亚大陆共同体,它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好处。此外,并非不重要的是,它还将能够在与两个最大的近邻--西侧的欧盟和东侧的中国--打交道时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自2003-2004年“统一经济空间”计划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一直试图将乌克兰加入这一战略布局中,这将使这个新的经济联盟中的消费人口达到一个关键数字--2亿,其中乌克兰将贡献近四分之一。与此同时,普京也从未忘记过“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欧洲”,从2010年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以来,他就不断地提及它。

由此可见,布鲁塞尔和莫斯科都把乌克兰视为自己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俄罗斯也探讨过让乌克兰同时与两个经济体来往的可能性,以保持这个国家的国际和国内平衡。可是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与乌克兰打交道绝不需要一个第三方的允许。于是,乌克兰如何选择,这对于俄罗斯和欧盟就像是一场零和博弈,双方都努力想要影响结果。

至于乌克兰自己,它从2010年到2014年都处于当时的总统亚努科维奇和他来自东部地区顿涅茨克的支持者的统治之下,习惯于游走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为他们自己谋求利益。出于国内的政治原因,亚努科维奇非常希望与欧盟联合,他看起来好像也致力于此。乌克兰与欧盟交往过密的结果是使它的工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而乌克兰的这位总统从来也未能从布鲁塞尔得到过合理的财政援助来补偿这种损失。乌克兰原本要在2015年初举行总统选举,在这个时候,亚努科维奇迫切需要有这样的援助来使他能够喘上一口气。

同时,亚努科维奇还不得不仔细盘算俄罗斯对他施加的压力。莫斯科先以贸易壁垒的形式警告乌克兰,让后者知道如果它选择重欧盟轻俄罗斯将会失去什么;后来,莫斯科又以一揽子援助的形式告诉乌克兰,它如果作出“正确”选择又会得到什么。本来,基辅早就决定要与欧盟签署政治和经济的联系国协定,然而结果是,亚努科维奇在2013年11月突然宣布暂停谈判。在其后1个月,他转而接受了来自俄罗斯普京的一项慷慨的一揽子财政和经济援助。

亚努科维奇在2013年11月作出的决定导致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而且几乎立刻就形成了抗议者和警察在这个城市的独立广场上长期对峙的局面。抗议者大多数都是饱受贫困之苦的普通人,他们被外逃官员的腐败--包括亚努科维奇家人--所激怒。对于这些人来说,与欧盟合作也许是改变他们这种毫无尊严的生活的一条出路。如今,那扇大门突然关闭,失去了希望,这对于他们当然是一个令人痛苦的重大打击。

这次抗议本质上是一种公民抗议活动,人们称之为“练兵场”运动,有不少来自乌克兰西部的民族主义团体加入其中。他们一直坚持乌克兰的独立国家身份,对于俄罗斯,不仅要求与之彻底划清界限,甚至抱有敌意。在他们看来,亚努科维奇这个来自东部地区的人,正在劫持这个国家,要将它融入俄罗斯。事实上,乌克兰西部的许多人都不相信俄罗斯,抱有不加掩饰的敌意。最后还需指出的是,“练兵场”抗议活动得到了一些寡头政治家族的支持和金钱资助,也被他们利用。这些寡头政治家族不喜欢亚努科维奇和他的顿涅茨克盟友,认为他们滥用权势强取豪夺,以牺牲其他寡头政治家族的利益来扩张自己的商业利益。对于这些支持抗议活动的寡头政治家族来说,“练兵场”运动是迫使国家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把亚努科维奇赶下台的一个好机会。

在美国,该国总统奥巴马行政团队的高层起初并没有重视乌克兰事态的发展。乌克兰不是美国总统外交政策的重点,他有许多更重要的外交问题需要关注,如中东的战争和革命、伊朗核计划、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中美关系,以及东亚的发展等。不过,长期来美国一直支持乌克兰的亲西方民主运动,这有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原因。同时,美国也在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克里姆林宫想要实现欧亚一体化的企图。华盛顿当然不愿意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一部分,为了不让俄罗斯得逞,美国正在帮助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继续占领基辅,并公开支持他们的行动。

到2014年2月中旬,基辅事态失控,出现了暴力,然后走向了结局。最先是亚努科维奇下决心要动用武力驱散人群,强行结束“练兵场” 运动。当时,反对派已经拥有了一支以称为“右区”的民族主义分子为骨干的有一定力量的战斗武装。不过,亚努科维奇命令警察停止沿计划路线开进,决定与反对派领导人举行会晤。这些会晤很快就变成了关于亚努科维奇政府应该如何让步的谈判。到2014年2月21日,会谈达成和解协议,“练兵场”公民抗议运动以总统迟来了几个月的事实上的投降而宣告结束。欧盟成员国法国、德国和波兰的外交部长作为监察员与乌克兰政府和反对派领导人一起在和解协议上签字。协议签订后不久,反对派反悔,他们中间的更为激进的成员要求总统立即辞职。结果,亚努科维奇逃离基辅,警察从街道消失,“练兵场”革命运动宣告胜利。



俄罗斯的政策

乌克兰危机这种戏剧性发展使莫斯科受到了最大的伤害。在俄罗斯看来,20多年来,乌克兰一直是一个无力、脆弱和经常让人靠不住的国家,不时为俄罗斯的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向欧洲输气制造出一些麻烦。不过在大多数俄罗斯人眼中,乌克兰并不是一个“外国”。现在,乌克兰却突然变成了一个由基辅的亲西方分子和反俄的乌克兰西部民族主义联合执政的国家。在克里姆林宫看来,这个国家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双重危险:一是基辅在乌克兰境内打压俄罗斯语言、文化和身份,一是这个国家在近期内加入北约。普京立即作出了反应,马上公开启动莫斯科早就为应对基辅参加大西洋联盟这一不测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应急计划。

俄罗斯的乌克兰政策在此之前一直保持低调,基本上只是与乌克兰总统保持高层互动。现在,一切都高速运转起来。反击代替了防守和机动。主要目标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更理想的结果则是将这个国家拉回到莫斯科所设想的欧亚一体化计划中来。这个计划的核心是要把莫斯科所认定的“俄罗斯世界”重新统一起来。此外,雄心勃勃的俄罗斯还有新的追求,设定了两个主要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阻止亚努科维奇之后的新基辅当局的势力进入克里米亚。这个任务由俄罗斯特种部队执行,具体说来是将克里米亚半岛与乌克兰大陆从地理上隔离开来,监视乌克兰在克里米亚的驻军,以及帮助克里米亚的亲俄力量控制地方政府、议会和执法机构。俄罗斯还鼓动那里的亲俄力量就克里米亚的地位举行公民投票,并组织声势浩大的要求克里米亚重归俄罗斯怀抱的群众运动。公民投票于2014年3月16日举行,压倒多数的投票者都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2天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并入俄罗斯的条约在莫斯科签署。

第二个目标是要在乌克兰搞一个新的联邦体制,以防止这个国家完全被基辅和乌克兰西部势力控制,这样就从国家体制上使得乌克兰根本不可能加入北约。2014年3月1日,普京得到联邦委员会(俄罗斯联邦议会上院)的授权,可以使用驻扎在乌克兰的俄罗斯武装力量。俄罗斯军队开始在乌克兰边境活动,做出准备入侵的样子,但是并没有跨境侵入乌克兰。克里姆林宫向新的基辅当局施加压力,令后者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又设法极大地提高了西方干预有可能付出的代价,以此来防止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进行干涉;还对莫斯科在乌克兰俄语地区的政治朋友给予鼓励和支持。

事实上,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主要的俄语地区已经出现了许多要求区域自治的群众集会,包括要求使用俄语的权利。之后,一些有组织的激进分子占领政府大楼、夺取武器、接管城镇。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这些激进分子甚至组织本地区全民公投,声称自己的“共和国”已经脱离基辅获得独立。莫斯科没有掩饰它对这些分离主义分子的同情和支持,但是也没有承认他们和自己有关或者派俄国军队去保护他们。

但是俄罗斯竭力阻止基辅控制乌克兰整个东南部地区的战略意图却落空了。莫斯科希望包括整个乌克兰东南部地区在内的主要俄语地区“新俄罗斯”能够摆脱基辅的新革命政权,另组成一个联盟,但这一构想未能成为现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和扎波罗热这些主要城市仍然处在基辅临时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此外,临时政府还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发起了一次“反恐行动”,造成双方无数人员死伤,引发了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可是并没引来俄罗斯的军事介入。

莫斯科拒绝承认由“练兵场”运动支持的政府,尽管不得不与它的官员打交道。美国则公开给予基辅十分有力的政治支持,副总统乔·拜登、国务卿约翰·克里、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以及许多其他美国官员都曾经来此访问过。俄罗斯媒体称,其实是华盛顿在直接指挥乌克兰当局的行动。

2014年5月25日,乌克兰成功地提前举行了总统选举,寡头政治家、“练兵场”运动的主要支持者波特罗·波罗申科取得了彻底胜利。

西方的应对措施

仅仅在几周内,西方国家为应对俄罗斯的行动所采取的措施一下子就扭转了这对前冷战对手维持了25年的扩大交往的良好形势。莫斯科的政策遇到了美国及其盟国强烈的负面反应。俄罗斯被视为侵略者,被逐出由主要工业化国家组成的八国集团(G8),G8再次成为G7。欧盟降低了与俄罗斯的关系。联合国大会有关克里米亚公投结果的表决中,有100个国家拒绝承认公投结果,只有11个国家表示承认。面对几乎是一致的谴责,俄罗斯代表团不得不暂停参加欧洲理事会议会大会。俄罗斯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进程也被搁置。

西方国家还采取了一些实质性的措施。美国及其盟国对俄罗斯的官员、公司甚至有可能它的全部工业领域实施制裁,目的是对俄罗斯造成伤害,使它不得不放弃乌克兰 ;最好是能够使俄罗斯不堪忍受痛苦而发生政局变化,迫使普京下台。一波又一波的制裁,加上在政治上孤立俄罗斯,立即造成了俄罗斯的证券市场跳水,大量资本外流,卢布进一步贬值。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关系对于许多欧盟国家都至关重要,暂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现在已经有强大的舆论主张实行能源多样化而不必依赖俄罗斯。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也察觉到了与美国继续对抗下去有可能出现的可怕后果。

在军事方面,俄罗斯重被设定为西方的假想敌。北约也正在重拾原来在20世纪40年代末为自己定下的任务:“挡住俄罗斯”。北约临时部署在波兰、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各国的那些相对较小型的西方先遣部队很可能会变成一支沿其东线边界永久驻扎的军事力量,其中也有美国的军队。北约现在部署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将会毫不掩饰地瞄准俄罗斯的核力量。像瑞典和芬兰这些中立国家也正在考虑是否要加入北约,如果它们希望成为北约的成员,肯定会受到欢迎。北约首脑会议于2014年9月在英国威尔士召开,会议向欧洲和俄罗斯展现了北约的“旧貌新姿”。

于是,欧洲大陆又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再次被分割为两部分,东部是俄罗斯,西部是北约和欧盟,“中间地带”则是作为双方争斗战场的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一些南高加索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人们曾以为欧洲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书上记载的事情。现在大家突然吃惊地发现,那样的战争又再次成为了一种现实可能性。经济制裁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其实就相当于战争,如今战斗正酣。信息战也已经全面展开。俄罗斯和美国在2008年格鲁吉亚的对峙中虽然有过一次危险的冲突,但那次冲突时间很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格鲁吉亚并没有改变后冷战时期的历史。然而这一次,乌克兰却改变了历史。

在看到自己至关重要的安全利益受到了乌克兰亲美势力的挑战之后,俄罗斯公开挑战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秩序。莫斯科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后退,华盛顿也绝不可能认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伸延到乌克兰和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美国也不肯把俄罗斯当作一个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国家。最重要的是,美俄之间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存在过、本世纪头十年曾经一度恢复的相互信任,如今已经是荡然无存。这两个大国现在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抗关系,就如同冷战时期或者大博弈时期的那种关系。

与2008年在南高加索地区发生的对抗不同,当前的冲突不会只像是汽车行驶途中遇到了一处坑洼而已,开过去就又能够顺利前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这件事上尝到了极大的甜头,同时也为俄罗斯未来与乌克兰乃至与美国和欧洲的和解制造了一个巨大障碍。不解决克里米亚问题,就不可能有长久的解决方案。2009年,没有解决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归属问题美俄关系照样恢复了正常,然而在今天,不涉及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多半是不可能处理好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的。

乌克兰在2014年5月经过了总统选举,但是国内形势却远没有稳定下来,仍然隐伏着社会骚乱、政局动荡和领土分裂的危险。顿巴斯是一个工业区,包括了乌克兰东部的两个州,这里已经变成了战场,俄罗斯支持的民兵和基辅的政府军在这里对战。2014年7月17日,一架载有300人的马来西亚客机在飞经乌克兰空域时被击落,乘客大部分是荷兰人。这一事件标志着当地的武装冲突已经升级到了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水平。看来,还需要过若干年乌克兰才有可能多少稳定下来。

今后,俄罗斯对这个国家的政策将会有变化,但目标不会变:至少要使乌克兰在东侧的俄罗斯与西侧的欧盟和北约之间保持中立。不过,保持中立在乌克兰内部多半不会得到足够数量的支持者,大概也难以长期坚持下去。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和自己同属于东正教和东斯拉夫文明,因而非常希望它能够加入自己的欧亚联盟。在乌克兰出现更多的冲突肯定会加剧美国和俄罗斯的对抗。为了让东欧的盟友放心,奥巴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在欧洲沿着波罗的海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的东部边界针对俄罗斯重建一条“防御底线”。不过,这样一来,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就会被夹在这些国家和俄罗斯之间,它们将会成为美俄为争取影响力而进行的新的大博弈的战场。其他一些国家,如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连同波罗的海国家自身,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前苏联这些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国际政治取向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是十分严厉,但也不会很快解除,这自然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损害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制裁在俄罗斯国内制造出一种氛围,使它的民众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时时处在美国的压力之下。这会激发出俄罗斯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同仇敌忾,都把美国视作外部敌人。加强制裁可能只会加剧俄罗斯人的这种情绪,反而有助于政府对民众进行动员。在美国和它的某些盟国看来,事情正好相反,俄罗斯将会把它以前的邪恶本性暴露无遗,甚至更坏。相互包容和建立一种新型关系的前提是相互信任,而任何一方都不会信任对方。因此,美俄冲突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结束,是不可预测的。

(2014-09-10 10:44:09)

:澳门日报:冷战思维谋霸权 美国还能领导世界?

延伸阅读澳门日报:冷战思维谋霸权 美国还能领导世界?

视频:奥巴马西点军校演讲 谈及南海妄批中国来源:深圳高清

中新网6月3日电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强调,美国在未来一百年要继续“领导世界”。澳门日报3日社论称,这再次揭示了美国欲以其全球联盟体系的冷战思维谋求霸权这一开历史倒车而非面向未来的意志。在一个不断趋于多极化的世界里,这一思维明显不合时宜。

文章摘编如下:

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文化实力,创新实力,暂时还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上美国。毫无疑问,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美国仍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只有实力,未必就能领导世界,何况是一个世纪。

历史上,美国的崛起曾是一种进步。美国曾引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潮流,十九世纪后期开始以电力、内燃机、钢铁、汽车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技术、产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都发轫于美国。微软的软件、苹果的平板计算机和智能手机风行全球。现在美国又酝酿着以页岩气为新能源、以3D打印机为新制造业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这一新的科技、产业革命无疑将对世界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美国对战后世界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战后初期对德、意、日三个前法西斯国家的改造。又如美国推出的马歇尔计划,固然是自身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但对欧洲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随着冷战结束,美国的霸权主义登峰造极。为了一己私利,美国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经常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干涉别国内政;时以种种借口发动战争,抢占战略要地、掠夺战略资源。

美国又是一个意识形态很强的国家,以我划线,总是想用自己的思想、生活方式来改造别的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其所谓的民主方式和“普世价值”,以致全球多地陷于动荡不安。为了领导亚洲,近年推行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破坏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和平与稳定。

奥巴马强调美国在未来一百年要继续领导世界,再次揭示了美国欲以其全球联盟体系的冷战思维谋求霸权这一开历史倒车而非面向未来的意志。在一个不断趋于多极化的世界里,这一思维明显不合时宜。

如何应对一个失序的世界 哈斯 偏序关系 哈斯图
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当前美国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内忧外患严重。虽然奥巴马的演讲极尽自我表扬之能事,但仍难掩饰美国面临的种种难题。奥巴马高调展示其清除拉登等基地恐怖组织头目的成就,却对在中东、北非、中亚等地出现极端混乱及一浪高过一浪的反美风潮只字不提。

奥巴马突出其领导下的美国经济增长、民众工作机会增加,却忽视了美国经济始终无法摆脱增长迟滞及民众始终要面对高失业率的事实;奥巴马重申其对美军全球无敌的自信,但有意掩饰美国在阿富汗与伊拉克耗资巨大且持续数年战争以失败告终的悲剧。

如今美国陷于重重困境,国力衰退,却又不肯放弃世界霸主野心;既要称霸,推行单边主义,却又力不从心,不得不借助外力,乃至与其他国家建立或者致力于建立各种形式的同盟关系;从国务卿到总统,不时重弹“领导世界”、“领导亚洲”、在全世界建立“美国新秩序”的老调,却又不复当年之勇。

“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如果一边大搞窃听监控,一边以莫须有的罪名“起诉”他人;一边叫人谈判解决争端,一边却炫耀武力,四处恫吓威迫;一边说对岛屿主权不持立场,一边却暗中偏帮某些国家……这样的老大如何让人心服口服,如何能让世界和平繁荣?

(2014-06-03 14:00:01)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7918.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成为一个有条理的人 如何让演讲条理分明

做事井井有条不是天生的,做好下面几点,你也可以变成一个有条理的人。如何成为一个有条理的人马上就做。惰性只会让你的工作成堆。?善用垃圾箱。有条理的人在扔掉无用的东西时从来不想第二下。没用就是没用,不存在“万一哪天用

如何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日本如何保持干净整洁

如何保持一个干净整洁的家——简介由于我们大家都忙于工作、学习等,很难抽出时间打扫家中卫生,所以,稍微隔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家就会显得特别混乱。有人说,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一个乱糟糟的样子。那么,如何

柳智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上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句话自五四以来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的理想。从小学起,教科书里就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要有自己的思想。可是想一想,我们活到今天,有多少自己的思想呢?这些思想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转变呢?我们在小学和

319、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怀斯 怀斯

319、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怀斯 美国 1948年 油画 82.5*121cm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http://www.zyysz.com/正一艺术点评:这是一幅催人奋进、难得一见的世界名画。这幅画是美国本世纪最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怀斯的代表作。作品描绘的是患小儿

声明:《如何应对一个失序的世界 哈斯 偏序关系 哈斯图》为网友理智追星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