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几篇美剧《监狱风云OZ 》影评 监狱风云oz第二季

早就想写影评,可无奈总没时间,只好先转几篇来过过瘾,呵呵

ps:本来是奔着看帅哥的心思去的,结果败在了Ryan和Cyril的兄弟情上啊,Ryan太帅了,Cyril太萌了(还没看完,但知道Cyril的结局了,已经开始不忍心看了),哈哈哈。下面上转载的影评。

再ps:Shillinger真是太坏了太坏了太坏了太坏了(无限循环ing。。。)

周末拖着病体(感冒鸟)把四五六季都看了,累死我了,不过挺值得,Ryan和Cyril兄弟俩和妈妈的互动简直萌死了,好乖好乖啊啊啊啊啊。我的萌点还有Ryan叫Cyril孩子(kid),啊啊啊,萌死了,他是真的把Cyril当孩子看吧(和我表姐对我的感觉应该很类似,在她看来我就是长不大的孩子)。Ryan为Cyril流泪的地方好多,只要Ryan一流泪,我的眼泪也立马下来,%>_<%Cyril太无辜了,看的时候一直在纠结,这么单纯无辜的人到底该早日解脱还是继续跟着哥哥在OZ这种地狱受罪呢,直到最后了,Ryan对Cyril那么不舍的拥抱,Cyril害怕时喊的一声声“Ryan”,我的心都碎了。。。。。

剧中扮演Ryan和Cyril的演员真的是兄弟啊,长得好像,呵呵。想想让他们以这种身份来演戏,可能更能感同身受吧,Ryan的泪应该也是从心底流出的吧,可爱单纯的弟弟要永远离开自己了,自己又要变成一个人了(看O'Reily兄弟的父亲对他说“从今后,你也是一个人了”,啊啊啊啊啊,我又心碎了),这种痛苦的巨大是没有兄弟姐妹的我所无法想象的,不过真的真的非常感人,Ryan每次隐忍的泪水都能打动我,让我看到他一步步的在崩溃,一步步的迈向绝望,还好有美丽的女狱医,她的爱还可以支撑Ryan继续走下去,继续活在OZ,继续为或者而努力。

Ryan说过,他不能想Cyril会死这个念头,他觉得只要这个念头出来一点,那Cyril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可惜最后还是一样的绝望,唉,长叹一声吧,从实际来讲,造成的原因Cyril的悲剧也有Ryan的成分,但看这部剧的时候我真的不能太责怪Ryan(在帅哥面前我的三观已经不正鸟),可能也是因为这样,Ryan的痛苦会更大吧。

帅哥Ryan最后改好了,(^o^)/~,看着真高兴,希望他真的能和妈妈幸福下去(虽然我觉得在OZ那种地方,这是不太可能的),我自己脑补着Ryan以后母慈子孝的幸福生活,只可惜没有Cyril了,唉!

Ryan的妈妈也不错,对Cyril也很好,但我真希望她能听从Ryan的劝告,早点离开OZ,那Cyril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推后发生,唉,那么单纯的一个人啊)。Cyril死前,妈妈的痛哭除了真心心疼Cyril以外,应该也带着无限的愧疚吧,以后对Ryan好一点,让那个从小只能和Cyril相依为命的帅哥不那么孤单。

花痴一下,Cyril其实也挺帅的,第四季里女狱医给Cyril看病时的特写真是嗷嗷帅啊,还有被电击后Cyril失禁时想象中的自己,嗷嗷,太帅了。

改天再写,写的还挺有感觉,果真有感而发啊,呵呵

以上为原创O(∩_∩)O哈哈~O(∩_∩)O哈哈~

附上一张O'reily兄弟的照片

星星眼ing

再来一张兄弟俩和另一个兄弟(据传是oz的编剧的那个兄弟)的桌面



花痴啊花痴。。。。。基因好好啊。。。。。。

以下为转载

=========================================================================================

拜一下,OZ实在是太强了。
从十天前动念把写OZ的这篇顺序提前到第五后,突然就忙碌起来,加上种种乌龙包括出差时飞机全部晚点,出庭时把原告律师当被告律师等等……连带算好时间的八周年献礼半数跳票,直到今天才得落笔。
闲话少说,按照传统的三句推荐语分别是:“心脏强劲的聪明人的选择”,“一群时常全裸的帅哥彼此爱恨交织的56集”,以及“做坏事的人,也都是因为寂寞吧”(默……)
HBO:OZ

心脏强劲的聪明人的选择
先解释一下一个奇妙的名词叫做HBO。
自从1972年创建以来,从最初的“与众不同,领先一切”("DifferentandFirst")到现在那句著名的“我们不是电视”,HBO的口号代表着它的核心竞争力:做那些其他人做不到或者不敢做的事。事实上,如果说我们现在仍有原创性的、与众不同的、需要动脑筋的电视剧可看,有很大的程度是要感谢世界上有一个HBO。

除了在这个台,又有哪里会认为一个发生了中年危机的黑道老大的人生,是会引起关注的?又有谁敢赤裸裸地展现每集不少于一次的正面全裸、血腥暴力还有种族歧视?事实上,HBO所选择题材,竟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从选角到题材甚至到片名,都缺少主流电视网的流行要素。然而,正是那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剧集,形成了“酷”的品牌及流行:HBO的当家剧集《黑道家族》,已成为可载入史册的电视里程碑;而《监狱风云》的主演之一Meloni形容自己的经历时说,他在街上被70岁的老太太拦住说喜欢他的角色。“那可是个老太太,我真不知道她看OZ做什么。”正如OZ的编剧汤姆-方塔那(TomFontana)在整剧结束时感谢观众所说的,“你们让我相信,世上还是有人喜欢看有脑子的电视的”。

当然,HBO在80年代初走上原创路线,与当时它所面临的种种竞争和危机有关;而现在,当HBO模式被证明成功后,它也同样面临着包括维亚康母旗下的Showtime(《同志亦凡人》)在内的付费电视,以及FX(《盾牌》)在内的有线电视网的竞争。但HBO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对创作者的“放任”传统。它已形成了让好莱坞最聪明的脑袋在那里自由构思的场,而能从骨子里存在这种信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OZ的六年历史,大概是HBO这点特性的集中体现了。

OZ是奥斯瓦尔德最高戒备监狱(OswaldMaximumSecurityPenitentiary)的简称。最初设计时,曾设想以一个最低戒备的监狱为背景,名字也是类似某改教所一类(ClubMed)。然而,对角色和观众来说幸运(或不幸)的是,编剧是前面提到过的汤姆-方塔那同学。这位同学很多人可能没见过,不过他的膀子看过剧集的人都不会忘记:片头,伴随着风格奇特的音乐,以及被截掉了上下因此看不见脸的囚犯场景,不时插进去纹身的镜头,那只胳膊就是我们编剧大人的。

这位编剧的风格简单概括是:强悍、变态。OZ之前他为NBC的《情理法的春天》(Homicide:LifeontheStreet)写的本子。套用观众的话(直译),就是“每当你喜欢上一个角色,编剧就出来强奸了他”。当然NBC是电视网,所以这只是比喻而已。但到了OZ,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事实上拍摄OZ的时候演员中流传着可怕的传说,就是如果你胆敢迟到,下一集你就会发现你的角色被干掉或者被强暴(……默)。

“猪养肥了就是要杀了吃的”,有这种理念的作者并不在少数,不过像方塔那同学这样贯彻得这么彻底的也是少见。当然我们要原谅,在长达六年的拍摄中,演员们出各种状况也是常有的事,而如何又要配合这些演员们的档期又要把剧情编圆,已经是很大地挑战了。像第四季拍前半部分时,KirkAcevedo(OZ中的角色MiguelAlvarez)跑去拍《兄弟连》了,剧情中就写他逃出去了;然后他短暂地回来一阵后,又跑去拍别的,剧情里就只好安排他蹲禁闭。演员不在的时候他的戏如何处理?有像Kirk这样拿以前的镜头或者单人镜头的,也有像Meloni跑去拍《法律与秩序:SVU》,然后就安排他电话连线的。不过享有这样待遇的人也不多,除上面两位,还有EmCity的McManus(TerryKinney饰演)外,其他人发生类似情况大概会被杀掉了事吧。

饰演他的演员李-特格森(LeeTergeson),在此之前曾在电影《惊爆点》里担任过角色,在OZ之前最为人所知的大概是百威啤酒里的著名广告语,在OZ之后,他在电视中出现不多,近期在FX台有出现,但是很不幸,他最为人所知的形象还是OZ里的比彻。事实上,直到现在记者们还不时提到他在OZ里的表演。好在现实中的李是个很幽默的人,所以记者追问他是吻妻子的感觉好,还是吻克里斯(克里斯-凯勒,第二季后出现的比彻的情人)的感觉好时,他的回答是,“当然是克里斯。吻我太太可捞不到钱”。啊,另外当然还不能忘记某颁奖时两人的拥吻(望天)
李的长相,可能不是很多人喜欢的那杯茶,连带对OZ第一帅哥为何对他情有独钟不理解。恩,世界上还是有所谓气质或内在这种东西存在的,笑。正经地说,李是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演员。事实上看到第二季以后觉得,如果换了一个更年轻英俊的演员,效果可能反而不好。起码观众会更容易分心。同样的道理也在《蜘蛛女之吻》中再现,或者像《千面女郎》所说的,(在台上)真正的长相不重要,让观众相信她是如何的长相才重要。更何况,现在我们可以全心感叹,啊凯勒你这个变态,无论是“无条件的顺从”还是“无条件的爱”,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既然先说了托比,也来说一下让他倒霉的主要原由——啊,法律之外。弗农-史林格(VernonSchillinger),监狱号92S110,严重伤害罪入狱,OZ里雅利安派(新纳粹派)的首领——喜欢雅利安长相的同学有福了。虽然理论上的金发前额已经基本落光,那双冰蓝的眼眸可是货真价实的。事实上,在第一季的所有角色里,这位是属一属二让人看着比较舒服的。而由于方塔那同学的趣味,OZ的前六集基本都是干干净净,不见血也不正面展现暴力,包括史林格那层层进逼的精神折磨,也都在微笑和漫不经心中展露。整体而言他属于那种棱角分明的长相,啊似乎还忘记说,他的身材也不错。
这位老大还有一点了不起地方是,OZ的主题是环境对人的改变,而如果说比彻是被OZ改变最大的人,这位老兄则基本没太大的变化。哦当然,他有过反悔,有过短暂和解的心情或善意的举动,但从最初到最后,这位老兄都仍坚信他自己的理念,无论那是对毒品的不原谅,对雅利安理念或弱肉强食规矩的遵守,还是对家庭的重视。
如果把托比和史林格来做两个极端,分别定义为1及10(刻度可以是善恶,可以是正常到变态,也可以是菜鸟到老囚犯),那么,瑞恩-奥雷利大概能落在5-6左右。这位爱尔兰血统的小帅哥(实际演员DeanWinters是爱尔兰和意大利混血)被判的是终生监禁,俗话说的二进宫,罪名一大堆,从肇事杀人到被查毒品都有。
OZ就是个微型的小社会,举凡美国社会常见的力量,如意大利帮、中国帮、爱尔兰帮、穆斯林、新纳粹等等,在其中都有体现。无法归类的或弱势群体的如托比,就被归在另类里。而瑞恩,则独创了一种生存环境:他游离与各大帮派间,却又能妥善周旋期间,甚至在关键时刻(如第一季末的骚动,和第四季里他和凯勒联手整走新来主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除了比彻之外,他是在全剧中显露出最高智商的人(或者说,比彻恰恰在很长时间内都被剥夺了展示这方面才能的机会)——直到他为了格劳丽亚医生亲自动手之前,他的手上甚至没有染过鲜血,对他而言,需要某人消失的办法有太多种了,完全没必要用到那种手工劳动。
说来很奇特,瑞恩和格劳丽亚-内森医生之间的爱情,尽管是产生在医患之间、生死关头,尽管他为了她杀了她的丈夫,承认派人强奸她,又亲手杀死了那个犯人——尽管如此,方塔那老大仍能让人相信,这是某一种爱情的形式。闲时想起,如果要瑞恩去爱,除了这一段,似乎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
瑞恩的选角有一点传奇,因为迪恩-温特斯是在酒吧里遇到了方塔那同学,然后哥俩儿就一起进了OZ的剧组。没错,他的弟弟也就是剧中瑞恩的弟弟西瑞尔(CyrilO'Reily)。他在CSI的迈阿密篇,还有前面提到的李也有参演的《RescueMe》里都有出演。
看纽约篇的人可能没有留意,在第5话《OneMileaman》里,迈克和丹尼要从矿井里上来时,突然来了个陌生人,丹尼就以很显然熟捻的态度和人家开起玩笑了,跟这位检察官开起什么“你是来查我们老板的勤的”一类的笑话。然后,过了几话,向来少卖人情的Mac,接受了同一位检察官的请求,推迟证物的获取,以至斯黛拉小发了点脾气……当然,这位神秘检察官就是我们这里蒂姆-迈克麦纳斯的演员了。

今天最后一位,神父雷-穆卡达(FatherRayMukada)。前面好像说过OZ剧里剧外关系都复杂,除了亲戚啊朋友啊路人啊这些关系外,由于方塔那老大和《法律与秩序》系列的总制片DickWolf关系很好,所以就出现了两人共用演员的情况,像史林格的演员在《法律与秩序》里啊,克里斯和迪恩跑去主演《法律与秩序:SVU》啊,还有演神父的B.D.Wong也在里面轧了一角。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演员有中国血统,他之前成名的角色是《蝴蝶君》(舞台版)。


“做坏事的人,也都是因为寂寞吧”(乐……)

OZ结束后,方塔那同学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感谢你们(观众)喜爱这些设计出来并不是为了被喜爱的角色”。

转载几篇美剧《监狱风云(OZ)》影评 监狱风云oz第二季
不过观众的逆反,以及不那么出色的作者(编剧)的悲剧经常在这里:就是设计中越是想要被喜爱,越是作为彩页中心推出的那一位,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上面这句里有我自己的怨念。不过既然自己在《达芬奇密码》里唯一喜欢上的是某苦行僧小变态……还是说一直以来对这种折磨脆弱肉体以达到精神顺从的家伙都比较喜欢?——说的远了,回到OZ。

伟大领袖曾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回想一下,OZ里也不是每个人一出现就是“可以爱”的。前面提到的贯穿角色,除了凯勒和瑞恩是只要存在就是正确的外(笑),其他喜欢上大致可以归结为出现机会多,总有一些时候让人觉得他的行为或表情,很可爱,然后他的行为也就可以原谅和被接受了。但有一些超过“设计出来不是为了被喜爱”这个定义,几乎可以认为“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不被喜爱”的家伙,比如那位先勾引迈克麦纳斯然后又以骚扰捞回一笔的克莱尔-霍威尔同学(ClaireHowell),竟然在两个场景里也觉得她也有她自己可爱的地方了:像她分开史林格和罗伯特-斯比尔(RobertSippel,监狱号88S510,因猥亵儿童入狱)时,罗伯特说“谢谢”,而她一脸嫌恶的表情说:“工作所迫,实话实说,就这一次,我觉得那个纳粹混蛋没错”;还有就是她替瑞恩干掉某人后两人在路上擦肩而过时她一挑眉毛的表情……恩,好吧,这个可以归结为她是我喜欢上的那间屋子上的乌鸦(笑)

回到题头那句“做坏事的人点点点”,OZ,或是方塔那同学的的魅力之一,就是毫不妥协,绝不道歉,不反悔,不犹豫的个性。许多作者或粉丝,经常坏事在太以自己喜爱的人为中心,难免为他找出许多存在或不存在的可原谅的地方,或者为片中或现实其他人的不理解/不赞成/不喜爱而愤怒。方塔那正好相反。OZ里面的每个人都有过去,许多可称悲惨,可是没有一次,他会把重点放在用这个去开解罪过或过错上。正好相反。以按理说非常情实可悯的雪莉为例:她的不幸婚姻,她的精神状态,她认定自己怀上的是恶魔的孩子的疯狂,这样的故事,换一个编剧可能会恨不得把中心舞台让给她,更会把她最后的走上绞刑架来大写特写,以强调第六季最后,借比彻的口说出的那句“每个生命皆属可贵”。

但在方塔那同学这里呢?我们看到的是她和囚犯的调情,她对神父的勾引,她的不完美,和她个性中并不那么和“弱者”或是“受害人”相符合的地方。哪怕在最后,在她终于说出了她的过去,让观众窥视到她一丝的过去后,还没等到同情的泪水泛滥,她转脸平静地对监狱长揭发狱警每晚的行为,于是,这场本该煽情的片段以狱警一句,“bitch”结束。

——所以,做坏事的人,也许确实寂寞。不过,寂寞并非跑去做坏事的借口。

OZ中,现存的每种死刑的方法几乎都被表现,每个走上最终路的人,也都如雪莉一样,并非无辜,甚至可说做出过令人发指的行为。但是就算如此,当看到他们每个人,挣扎在绞刑架,或电椅,或行刑队前时,仍旧会想到,死刑是否是必不可免的。杀人偿命并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以眼还眼甚至记载在圣经中,只是,正如OZ中所说的,人类是唯一会把自己的同类关在笼子之中的生物;而经书里也确实教诲:你不可杀人。

很多年以前,在看《费城》时,感动与里面那位因输血而感染上的AIDS的病人,当律师想要特意把她与汉克斯的角色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时,她说,“我并非无辜,也非有罪,我只是想要活下去”。同样的话,套在OZ的上边,未必一定合适。在世人的眼中,他们多半是有罪,许多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重罪。所以,当比彻,身为OZ的囚犯中最正常的人,最终代替方塔那说了那句“每个生命都属可贵”时,他是站在了更高的立场:不是受害者,不是参与者,甚至不是旁观者。而是身为创作者的方塔那的立场,或换个词,神的立场——“因为他以阳光照义人,也照罪人”。

HumanNature。现在说到这个词总有想乐的冲动。然而,这恰巧是方塔那老大想表达的东西。曾经想以许多其他的主题来定义OZ,比如说Love&Peace,比如说“Knowthyself”,最终发现,都只能概括其中部分人的主题,而无法概括OZ的整体:正如Emcity本身是迈克麦纳斯的实验一样,OZ也是方塔那老大的一个实验。在这里面,他融入了自己对HumanNature的整个理解,而这理解如此复杂,以至OZ里每一想表达的理念,都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修女彼特在对自己选择的疑惑中,突然因西瑞尔的话而感悟:我们不选择神,神选择我们;但当她把同样的话转述给凯勒时,凯勒随口反问,“那么神没有选择的人呢?”而比彻历经56集的痛苦挣扎,历经妻死子丧、假释、重归监狱,杀人和几乎被杀,疯狂与孤独,以及,并非最不伤人的爱,当他终于能够恢复正常人的心态对凯勒说,“每个生命都很重要,并非只有你我”时,比彻的回答是简单一句“狗屎”。OZ里,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感情,爱情、亲情、友情、兄弟情,都一一闪耀,又都一一毁灭;几乎所有重要的维系人坚持下去的理念,宗教、信念、甚至仅仅的自我保存,都有破灭的一瞬间。而在毁灭了一切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仿佛又回到原点的OZ。一切都在继续,正如人类的历史一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它独特的地方。正如像那现已滥觞的比喻中所说,每个人都并非孤岛。系列剧由于有固定的模式,贯穿主角之间的关系难以轻易改变,所以出现十年不升职的探员;肥皂剧则只围绕人物,于是在有限人间玩三角四角数不清的角成为必然。OZ的不同,在于它里面每个人的行动都是在变化着的;如同现实中存在的人一样,面临状况做出选择,显露个性不同的地方,以及,变得与以前不同;然而那些变化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或肥皂剧,或者说,角色有着很好的延续性,以至,哪怕在他们最好的时候,我们仍能看到他们最恶劣的过去。

也许方塔那视角,或者换言之,神的视角,在OZ中最明确的表露就是:这里没有简单的善恶存在。没有人绝对邪恶,或者在扮演恶人。每个人都在做出从他的角度和立场,最理所当然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史林格的角度,他不认为自己殴打毒贩是错误,这个态度他从未改变;同样,他对家庭的重视,也并不就让他立即成为了一个好人:一知道儿媳的过去,他的怀疑首先就是孩子的血统到底是不是他自己的。我们也看到凯勒的角度,在他的重重谎言,以及谎言所遮盖的谎言之下,我们听到了他对于“无条件的爱”,以及“杀死他们身上的自己”,类似自省的片刻。同样,也没有人绝对善良。最正常的比彻曾有的疯狂以及杀戮不用再复述了,OZ中的所有人,包括格劳丽亚医生,包括彼特修女及迈克麦纳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软弱、犯下难以忘怀的错误。而方塔那把他们所有的这些,表现在观众面前,并不解释,也不掩盖。仿佛是在说:看啊,这就是HumanNature。

而也许,OZ最奇迹的地方就在这里。哪怕是看到那样的软弱、无力、丑陋、欺骗和伤害,仍旧觉得,生命无比美丽——并非只有你我,每个人皆是如此。

TheEnd

=========================================================================================


美剧《监狱风云》观后感

最近似乎很流行美剧啊,但偶一向缺乏耐心,一连几季的剧情让偶总是半途而废,坚持到最后的少之又少,《监狱风云》(OZ)就是那难得的其中之一啦。

不过,很汗地自我表白一下,偶之所以看这部连续剧完全是因为受到百度贴吧中一个贴的引诱,该罪恶的贴名为《美剧中的耽美元素(献给所有喜爱美剧的腐女们)》,然后华丽丽的投降了,毫不犹豫的投入到这个罪恶的坑里面去了。

看了1-5季,不得不叫一声绝。血性、暴力、同性恋、毒品、勾结腐败——那么多的黑暗面,让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甚至不敢去面对,当然黑暗中也有天使:神父、修女、医生,但会发现,真实的黑暗的力量才真正的震撼人心,发人深省。

先用官方语言介绍一下主要内容吧。OZ是HBO第一部独立制作的并广受好评的电视剧集,彻底打破了以前一直购买公共电视台节目的历史。这部描写监狱生活的剧集是一部令人上瘾,激素窜升的肥皂剧。它表面上写的是监狱的生活,实际上给观众展示了很多社会热点问题。可以说OZ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缩影有些另类,是把人推向了极端环境下的缩影。另外,OZ也带给观众一些思考,尤其是对人生观的思考。这部剧集很快赢得了“最暴力的电视节目”的称号。无论一个罪犯或杀人犯多么冷酷无情,无论你在这里要呆几年还是一辈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饰演。进去之后,谨慎挑选朋友。每一个团体--穆斯林,拉丁裔,意大利裔,德裔--接近朋友远离敌人。不要微笑。给自己找样武器。站在每个人一边,如果你可以的话。整部片子始终围绕着一个重要的主题:生存。监狱中的生存要比外面困难得多,每个犯人的生存方法都不同,各有技巧,各有手腕。

总之,这部片子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被很多评论家评为不可不看的剧集之一。

再来谈谈最初吸引偶去看的一对——Beecher和Keller,真是让人无语的一对啊。Beecher是一个因酒后驾车撞死人入狱的律师,在过去的生涯中是那种绝对遵纪守法平凡无害的好人。然而进入OZ以后,一切发生了变化。在经历了一连串痛苦的遭遇之后——被强暴,奴役,扮女装……最后终于爆发了人性中阴狠暴力的一面,对敌人大加报复。在第二季中Keller用自己无与伦比的魅力征服了Beecher,让疯狗陷入爱河变成了小猫咪,然后再狠狠的甩了他,原来是敌人一伙的人……更让人无语的是,Keller竟然在之后爱上了Beecher,可是那只猫咪又变成了疯虎,结果两人就开始了互相殴斗,互相伤害,互相出墙,真是爱得死去活来的漫长故事……

呵呵,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腐女,但看两个之间火爆的对立与偶尔的甜蜜真是爽啊。

整体情节很压抑,比《越狱》更加黑暗和血腥,自认为心理承受力不错的话可以静静品味其中的美哦。

================================================================================================


  Beecher一直想帮助Shillinger的一个小bitch,但后者却为了自己可以翻身异常冷血的杀死了Beecher的父亲。因为Beecher父亲的惨死及Beecher近期的表现,Beecher第二次的假释申请通过了,Beecher恢复了自由。自由后的Beecher帮助Keller摆脱了死刑,回到了Emcity的Keller杀死了杀害Beecher父亲的小孩,但是面对自由的Beecher,Keller又设计令已经保释的Beecher重新回到了监狱,两人反目成仇。

  在Shillinger的建议下,Keller与Shillinger言归于好,两个人同仇敌忾共同对付Beecher。Keller明明有机会杀死Beecher但却没有动手,只是告诉Beecher,Shillinger想要杀他,自己站到Shillinger一边这样就可以里应外合知道Shillinger的所有计划,自己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Beecher。另一方面,Keller告诉Shillinger,Beecher已经上当,同时也开始迷惑不知自己该相信什么。

  在由犯人们排练演出的麦克白话剧中,Keller告诉Shillinger自己将换掉他的道具,这样Shillinger就可以亲手杀死Beecher,但轮到Beecher上场的时候Keller却给了Beecher真的刀子而不是道具。于是在Beecher无意间,Beecher杀死了Shillinger。

  Beecher与Keller在Emcity的二楼争吵着,Beecher想要知道Keller当初为何设计要破坏自己的假释,Keller说自己的生活中不能没有Beecher。Beecher说:“我爱的是生命,和你在一起却只有死亡”。不知Keller是否早有预谋,他强吻Beecher遭到反抗,混乱中从二楼跳下,明明是自杀跳楼却在临死前喊:don‘tBeecher……

  Keller死前曾给NAZI们寄了一瓶化学毒物,当负责检查包裹的NAZI们怀着好奇心打开瓶子的时候,第一个闻道瓶子里粉末的人倒了下去,粉末散发开来,导致那个房间内的所有人死亡……于是犯人们被紧急转移,OZ也暂时关闭,至于OZ何时再重新开放,我们不得而知……

  电影从Shillinger与Beecher的矛盾开始,以Shillinger与Keller的死亡、OZ的关闭宣告结束,不断纠缠的三个主角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已经说不清谁对谁错了。当初TimMcManus建立OZ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犯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以便令他们得到更好的改造,但是却带来了一大批犯人的死亡、狱警的伤残、甚至到最后Leo也死在了犯人的刀下,我想这个后果应该是Tim当初所不能预料到的也不希望见到的。Tim曾经自我安慰,说既便死了这么多人,但是只要能改造成功其中的一人,我们也算是成功的。很可惜,他最后并没有相信他所谓的改造成功的那个人的话而导致了那个整日絮絮叨叨到令人头痛的人的死亡。

  曾经自残并且刺瞎了狱警的MiguelAlvarez后来终于改过自新,不仅为那位狱警训练了一条导盲犬,而且远离任何帮派竞争远离任何麻烦,用他的话说,他是在不断的进步。可是曾被他打过一拳的假释官一直对那件事情耿耿于怀而不肯原谅MiguelAlvarez。最终Miguel Alvarez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开始沉迷于毒品。

  曾经正值、奉公守法的Beecher因为酒后驾车撞死了一个小女孩而进入监狱,先后经历了一连串痛苦的遭遇之后——被强暴,奴役,扮女装……曾爆发了人性中阴狠暴力的一面,对敌人大加报复。但后来渐渐调整了自己,直到最后终于获得了假释官的认可而假释出狱。出狱后的他开始热心的帮曾经的狱友解决法律问题。但是却被自己的“爱人”设计陷害又回到了监狱,与“爱人”反目成仇,最终“永失吾爱”。

  也许那些血淋淋的事实都是在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不会有什么真正的乌托邦,OZ也不会成为犯人们的天堂,但是透过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我们又可以微弱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虽然有时那些微弱的善良也仅仅是昙花一现,也许,这已经足够。

——————

  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还是爱尔兰裔的Ryan及Ryan的弟弟Cyril。Ryan长得很帅头脑也很灵活,Cyril虽然智力仅停留在七岁,但是在这个人渣泛滥的地方却显得格外的单纯、惹人疼爱。

  敲的手指好疼,偷懒引用某网友关于Oz、关于Ryan、关于Cyril的介绍吧。全文如下:(原文地址:地狱的尽头是天堂------看OZ监狱风云后的小小杂念http://hi.baidu.com/dwydkj/blog/item/da6ed1fc10740d83b901a0c9.html)



  很多看过《OZ》的朋友都将之奉为经典,甚至有人說比起《OZ》,現在大紅大紫的《越獄》充其量是幼稚園級的小打小鬧,而《肖申克的救贖》也只是敬老院般的無病呻吟。對此我不敢妄加評論。但《OZ》的精彩確實毋庸置疑的。

  OZ是奥斯瓦尔德最高戒备監獄(OswaldMaximumSecurityPenitentiary)的简称。也有朋友願意將其理解成是編劇用《綠野仙蹤》的簡稱來對美國監獄黑暗的反諷。不管怎樣,這部片子毫無保留的像我們展示了監獄真實的一面,暴力,謀殺,毒品,性,背叛,幫派之間的恩恩怨怨,無處不在的陰謀詭計充斥着全劇,小小的OZ包含着這人世間所有的黑暗,仿佛撒旦在人間為他的信徒們特意開放的收容所。OZ中的冰山一角已經讓我們在觀看時在心靈和道德上都遭受打擊,但冥冥之中却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無法將眼球移開屏幕。緊張的劇情,無法捉摸的脈絡走向,衆多人物的不同命運都緊緊地抓住我們的神經。當然這也取決于編劇,導演非人的頭腦。

  據説在拍摄OZ的时候演员中流传着可怕的传说,就是如果你胆敢迟到,下一集你就会发现你的角色被干掉或者被强暴。(汗~)當然這只是道聽途説,全当飯後消遣。如果《OZ》只拿骠悍的脏话,暴力鲜血,欺骗仇恨,阴谋无奈,愤怒谎言這些原始的刺激來招攬生意的話就不會有那么多痴男怨女們為它神魂顛倒。它最大的賣點還是救贖,是希望。我們在深入觀看的時候甚至會喜歡上這些“人渣”,因爲發生在OZ一切都是爲了生存。

  在OZ這個被犯人們“親切"的稱謂翡翠城的地方沒有主角,所有人都在男一號和群衆演員之間游走。運氣好的堅持到第六季結束,運氣不好的出場不到一集就挂掉。(當然這中間存在着演員們的檔期問題)你要想在OZ生存下去就要付出代價,要麽出賣身體,要麽依附幫派,當然也有彪悍的靠殺人惹事立威以求生存,但這種人一般沒有好下場。在監獄中一个好頭腦比槍和拳頭還具有殺傷力。愛爾蘭裔的RyanO'Reily就是其中的精品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



  Ryan有這一副好相貌,更有聰慧的頭腦給這小子辦壞事提供便利條件。他就像一只小狐狸隻身游走在各大幫派之間,將那些自以爲是的頭頭腦腦們玩弄于手掌之中。Ryan殺人從來就不用親自動手,他只要在那些老大面前說說悄悄話就能至人于死地。甚至那些得罪他的傢伙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死在誰的手裏。他很利己,可以爲了得到獄中的女醫生而指使智力低下的弟弟殺死她的丈夫。最後連他老弟也因此搭進來了。也可以爲了獲得拳擊賽的賭金給比賽的選手下藥。

  O'Reily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信仰就是没有信仰,和任何人交朋友,对所有人笑脸相迎,两面三刀贯彻到极致,除了Dr.Nathan和老弟Cyril基本是关系看上去再铁也难保不被他背后捅刀(话说他和那个俄国佬互相合作又互相算计的场面实在颇有黑色幽默效果)但他也有可愛的一面。他拼命的在監獄裏保護他的弟弟不受欺負,甚至爲此開罪那些他平時不敢開罪的大佬們。爲了陪伴弟弟他甚至願意將刑期加成終身監禁。他爲了讓被強暴的女獄醫重新振作起來寧願讓心愛的女人誤會是他找人強暴的她。而隨後他却親手解決了那個強姦犯。這是他唯一一次親自動手干體力活。當他老弟因爲殺死別的犯人而被判死刑的后。身為哥哥的Ryan變得更具人情味了。他在逐步向這聖人邁進,這純屬是人品問題。


他和他老弟,兩個人在現實中也是親兄弟

==================================================================================================

OZ,以自私的方式完成的爱,用永远的时间赎不完的罪

cyfx 发布于: 2010-01-0721:38

我知道看完六季之后,一定会发泄一次

=========================

《OZ》,终于看完全六季啦!

虽然结局感觉是匆匆草率收场,破坏了前面所有集积累起来的那种连贯性。

不过,至少B和K的恋情也告一段落。

而最后,毕竟KELLER这种人放到现实中去其实就一人渣,他只按照自己的兴头行事,从不让人安生。。。BEECHER之前还能以宽容的心和爱去包容KELLER,虽然他那时候还是知道:爱上KELLER这种人注定是要受苦的。

但是后来BEECHER终于忍无可忍了,对KELLER,无法预见,无法控制,就像不定时炸弹,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或者让他永远的……安静。

其实之前有1集里SAID曾阻止过BEECHER去死囚区探望KELLER,那时候我还有点郁闷SAID要棒打鸳鸯,实质最后说明还是SAID有远见。假如那时候BEECHER就听从了SAID,从此不再见KELLER,那么就没有后面的所有让人揪心的纠葛了。而BEECHER或许更加的机会过他的正常生活。可是也正是因为BEECHER心底里的那种“博爱”,他爱家人,爱女律师,爱MARIA,爱KELLER,爱SAID……这种性格让他容易陷进对别人的宽恕中。

大概就是因为那句庸俗的台词:两个极端相互吸引。BEECHER无论他在OZ里被陷害了多少次,他最后依然保持着善的一面;而KELLER,几乎从来没做过什么好事,遇到BEECHER后受到感化稍微收敛一点让人觉得这个角色或许不是那样的绝对冷血无情,或许还是有爱的。直到S5,我还一直很纳闷,KELLER这个角色的谜太多。直到后来他设计陷害BEECHER回到OZ的时候,才相信KELLER这种人是绝对的无药可救的类型。可是尽管如此,BEECHER依然爱他。他们的爱不是建立在对方优点或内涵或性格或物质等等基础上,纯粹是种灵魂上的依存感。两人从相爱开始总是是非不断,再到后来相互耍小性子,甚至通过伤害对方来表达爱意,可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爱。

或许正是因为BEECHER身上有太多光辉,是KELLER非常羡慕又无法企及的,因此KELLER对着BEECHER是又爱又想毁灭,就像在漆黑中突然射来一道强烈的光芒,既看到破出生天的希望,又感觉到光芒剧烈的灼烧。又或许越是正视着BEECHER,越让KELLER感受到自己的可憎。KELLER就那种强烈的、自私的、完全的占有欲,将BEECHER逼迫得喘不过气,正如BEECHER所说的,K就好比让人上瘾的毒品或酒精,他是可以像戒掉它们一样地戒掉KELLER。KELLER的爱是自私的,因此K的爱,只会用他的自私的方式来完成,而这些自私的方式,有时候却会伤害到B。我们无法确定KELLER的这种自私能否称作“爱”,因为我们无法精确地定义爱究竟是什么,当犯罪都可以归结成爱,那么就如SisterPeter Marie 说的“love is used as an excuse for so manythings.”。可能说到这里会觉得KELLER这种“无条件的爱”的苛刻是源自于他实在太缺乏爱。他实在太缺乏爱,以至他无法和任何人或事或物分享B的爱。说他脑子有毛病完全不为过,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实在太特殊,可以说他是一个变态的精英杀手,可能也正是因为他的所有心思都在犯罪上,因此他缺乏普通生活的那种正常思考方式,他也无法承受一个人在OZ里生存。所以,最后的死亡的大结局,既有点草率,也有点“大概也只能这样罢”的感慨。B明明知K有着无数的人格缺陷,可是到最后,他依然还是说,Hereally did love me.And I loved him.……

但是,跟Chris不同的是,Beecher对自己的家庭有责任,他的女儿需要他,他的母亲需要他。因此他不可能选择自私地在监狱里和Chris“爱情美满”地厮守一生。我们可以去疑问Beecher的性取向,去质疑他对Chris的爱是否完全,可是,他对家庭的责任,让他必须选择一个正常和谐的环境,为了Holly,为了他的整个家庭。他热爱法律,他热爱正义,他希望在自己的事业上能够贯彻心中的正义。也正是这几点,Beecher对正常的生活如此的看重.

其实,世上有种冥冥中的命中注定,就好象Beecher酗酒撞死了一个小女孩有那么多的刑可以判而他却被判了最重的刑关到OZ,就像Chris某天莫名其妙地冒一个念头不想再在街头晃,于是,这些的冥冥中的安排,让他们相遇,并且相爱。

整个OZ,其实最得“善终”的角色,说到底是SAID。SAID曾经是如此的自负,对权力有着膨胀的欲望,有支配欲,有控制欲,一开始他奉行着“非暴力不合作”的准则,到后来他对自己所犯下的杀人错误的憎恨(尽管他杀的是人人尽应诛的SimonAdebisi),这些年来的痛苦他一一都克服了,经过多番的磨炼,他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的英雄主义式的道路,因此最后他宽恕了杀他的人。

尽管我对SAID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持不完全赞同态度,他的性格上的软弱或者说理想主义的一面,是导致了他碌碌一生却无所为的原因。他做的每一件事,无论从出发点,从立场,都是足以震撼人心的,例如他有一次假释的机会,可是他却拒绝了而选择究竟留在OZ以拯救其他受苦的人,例如他对自己的情欲的克制等等,每次事情酝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理想主义倾向就会导致事情出问题甚至中途而废。

其他的角色,由于RyanO'Reily在前面的篇章“穿过骨头的half-lie——SEASON2看后感”里已经说过,因此这里就不多说,Ryan是个很精明的人,思维活跃,借刀杀人从来都是他的拿手好戏,唯一一次他为了Gloria,不但亲自下手杀人,还导致了他弟弟Cyril因为谋杀Gloria的丈夫而入狱。从Cyril入狱开始,Ryan那条线的戏基本都在围绕着亲情转,包括他的母亲,他的父亲,他死去的妹妹……逐渐地我们看到Ryan小时候所受到的伤害,逐渐地对Ryan脱下冷漠后的真我有所了解。其实我觉得OZ里所有的角色中,对Ryan的交代是最清楚最完整的。Ryan在亲情与生存之间,亲情是他的软肋,而为了生存,他要表现出强势的一面。记得Cyril在临执行死刑前,Ryan将Cyril剪下来的头发圈在手指里的镜头,真的无比感动。一个平时冷眼看一切、佯装得如此坚强的男人,心底里此刻是如此的柔弱。如果说一开始Ryan因为疾病中Gloria对他的关怀和爱护所产生的爱让人怀疑,到后来我们发觉,或许Ryan对Gloria的爱已经是一种类似于“亲情”的爱,而更胜于“性”的吸引。Ryan与狱警Claire的“乱性”,更显示出了他和Gloria之间“无性”的可贵。(至少剧情没有让我们看到他们两人在FUCK,顶多最后来了个亲吻)

剧情中关于Miguel Alvarez这条线,本来我以为他在后面会跟RayMukada还有更深的发展,可是剧情硬生生的就将他的这条本来可以继续挖掘的线切断了,当Miguel从越狱被抓回来之后,把他引向了另外一条线,虽然也算不错的收场,不过实在有点可惜。(大概也是因为演员档期的原因)。Miguel三代人都进入了监狱OZ,他的爷爷,他的父亲,以及他自己,本来对孩子莫不关心的他,在神父Ray的劝导下,他逐渐地爱上了他的孩子,可是Godis abitch,命运摆了他一道,他的孩子先天不足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认识了爱然后又失去爱的他自残地割破了自己的脸,他希望上帝饶恕他的罪,留着孩子的性命,他的自杀倾向,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爆发的。这个时候的他和神父Ray之间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感情了,可是在第一次OZ暴动的时候,Miguel虽然不忍心,但是不得不沉默地目送着监犯将神父Ray抓去做人质。后来Miguel回到翡翠城,其实那时候Miguel和Ray之间还有很多事可谈,可是Ray只单纯一句Iforgiveyou就终止了。最后来,他再次遇到神父Ray的时候,已经是他被关幽闭饿得天昏地暗,神父Ray偷偷地夹几片三文治给Miguel。他们之间的关系到那时候已经非常炉火纯青,可是就因为SisterPeter Marie不准予Ray加入Miguel的拯救,就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的这条戏断了。

Miguel其实是个本性非常善良的人,他想向善,他想为善,就如剧中所说的,他的心是白色的,要混OZ他必须改变颜色,变成黑心,因此当生存逼迫的他不得不下毒手挖掉一个与他无怨无仇的狱警的眼睛的时候,他沉重的罪孽感占据了他整个身心。这个时候编剧再也没有安排神父Ray的救赎,而是安排了一个OZ的训狗计划,让Miguel去弥补他所犯下的罪。可是天总是不从人愿,由于典狱长LeoGlynn的女儿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强奸,导致了LeoGlynn因为一己之私对任何西班牙人都有偏见,而Miguel身为西班牙人的这个身份,总是受到Glynn的打压,尤其是当Miguel宁死都不肯供出那个强奸犯的名字,更是激怒了Glynn,因此不管Miguel怎样的努力进步,他一再地受到Glynn的否定。最后尽管有Mcmauns安排假释,Miguel尝试去控制自己的愤怒,却得不到假释官的宽恕和理解。他不得不继续呆在OZ,继续他的生存。

OZ里确实还有一个戏份非常足的角色Simon Adebisi,但是关于这个家伙我实在不想多写。因为这个角色太龌龊了,他代表的是整个OZ里最龌龊的一部分灵魂,在他身上几乎毫无任何善和对可言,因此当他倒在SAID的刀下的时,我相信许多观众不由得非常高兴这个角色的离去。

===================

从2009.12.06到2010.01.07,在看OZ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尝试穿插一些轻松的喜剧来忘记看OZ后那种阴霾和压抑的心情,于是这段时间我穿插地看了TBBT。

其实就角色演员的相貌来说,第一眼最吸引我的是DeanWinters(扮演RYAN),觉得他的长相实在太英俊了,后来发现Winters一家三兄弟,个个都不错。

接着当然就是觉得Lee Tergesen也很可爱(我从第1集就看好BEECHER这个角色),尤其是投在眼上的阴影,还有那个迷人的小下巴(看OZ期间还挖了Lee有份参演的WANTED和GENERATIONKILL来看)。

Christopher Meloni(扮演CHRISKELLY)最先一开始我倒没啥感觉(见到他就分析他的五官比例觉得他脸太长),但是KELLY的鼻子绝对是OZ里所有演员中鼻子最漂亮的一个,那个鼻梁笔挺得那么个美啊,侧脸时可以看到那条线笔直地拉出一个完美的三角形,然后那个身材好得引人流口水啊~~,后来慢慢也被这个角色所吸引,因为他扮演的KELLER实在太神了,于是就越看越帅。由于之前我一早就看过演员表,知道Meloni在99年就去演了L&O:SVU(OZ是1997年开播),因此对他后来出现的戏份少之又少,还来段电话什么的,偶然露几秒脸的情况就知道肯定是因为SVU那边拍戏要人了,因此对这种情况只能持“包容态度”(看OZ期间还特意挖过几集SVU来看)。

期间还穿插了一些帅哥不过都是龙套没几回就跑了。

看OZ如果仅仅是冲着看帅哥的话那其实是有点大错的(虽然也是动力之一),其实OZ里黑人的总戏份大概比白人还要多(包括旁白),我甚至都有点怀疑编剧是不是偏心黑人。可是黑人和白人的矛盾,是OZ里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前面也说过,OZ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帮派,意大利黑帮、爱尔兰人、西班牙人、穆斯林、雅利安兄弟会(崇尚白人至上)、俄罗斯人、中国帮派等等,因此口音方面真的杂七杂八的。假如没有了这些,就没有了OZ的深邃。毕竟OZ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袭豪华的袍子,而是生存及人性的写照,既然是人性,那么必然要在OZ里看到龌龊、丑陋和恶心,我们觉得他们是多么的可怜,可是依然看到他们赤裸裸的可恨,就如Beecher说的:“WhenGod was designing the universe why did he make something sowonderful so fucking painful?”。

好在的是,在OZ里依然能看到光辉,例如B和K之间的爱,B和SAID之间的爱,就如同B一开始说的,不一定是关于性,而是爱(l'mnot talking about sex.l'm talking about love.)。

OZ里的趣事==============

当然OZ里也不乏可爱的一面,例如EMCITY里电脑室他们时常玩的游戏是《古墓丽影》1代。每次看到这个场面我就觉得想笑(TR是我最爱的游戏之一)。

还有例如:Vern的姓氏Schillinger,在我印象中,除了OZ里几个稍微有点文化底子的白人喊对过他的姓氏之外(Beecher,被处死的唯一女囚ShirleyBellinger……等人喊对了),其他人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喊错。一开始Vern都很无奈地纠正他们的喊法,到最后很多次了,却不得不让人心酸。当然,并不代表我在这里认为Schillinger是好人。其实这家伙说不上好人还是坏人,就如Beecher所说的,Schillinger是那种坚持自己信仰的人,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姑且不讨论他的信仰究竟是对还是错,至少他就是这样的一种强势的类型。而当初他对Beecher的强暴……我在这里只好说……大概真的是因为寂寞吧……

其实关于OZ我一直有个想不明白的问题,就是:BEECHER究竟怎样从深度近视变成视力正常了……

==================================================================================================

暂时转这些,以后找到好的再转,再次花痴一下Ryan,星星眼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8768.html

更多阅读

美剧《复仇》精彩台词 美剧复仇第四季

儿子推荐的美剧《复仇》,果然不错,剧中最爱的诺兰。他是每个人心中最想要的闺蜜姐妹吉祥物和守护者,好喜欢他灿烂的假笑啊!尤其是用手托着头的时候,看似笑得灿烂,其实眼神早飘到别处了。喜欢诺兰是一方面,台词很棒,字幕组很给力,总是有停下

推荐美剧《家有喜旺》 家有喜旺3 电视剧

前阵子明明要紧张的准备考试,却在一个夜晚拿着ipad无意点开了一个美剧,然后几乎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看完了三季。纵然恰巧充当了畏难和拖延情绪的工具,但我得真心的说一句,老美制作的电视剧真特么的好看! 一直偏好轻松幽默温情的美剧类型,所

极端日剧《女王的教室》带出的讨论趣味 女王的教室11集日剧

家中如有未入学的小孩,不宜让他们观看配音日剧《女王的教室》,剧集中单是那个教师“女王”的造型,已像白雪公主中的女巫王后,从小女生的主观角度来描述,又增添几分畏惧、厌恶和压逼感,教小朋友怎会喜欢上学?剧集中的女王专制得很夸张,在日本

美剧《都铎王朝》人物赏 美剧 都铎王朝 下载

2009年10月《狼厅》获布克奖后,次年3月又捧得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对于一本大部头的历史小说来说,同时包揽英联邦及北美大陆英语文坛两项最权威的文学奖项实属不易,而且,该书还创造了多项销售奇迹:至2010年7月,其精装本在英国已售出21万5千册,

声明:《转载几篇美剧《监狱风云OZ 》影评 监狱风云oz第二季》为网友马兰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