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我来为你解答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归档

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我来为你解答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在《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可复制的和不可复制的》发表以来,不断有人让我介绍苹果的"最佳实践"。苹果如日中天,在Gartner的全球供应链排行榜上第五次名列榜首,也难怪吸引这么多的注意力。但你不能把他们做的就简单地冠以"最佳实践"。有些做法能在苹果产生不错的效果,往往与苹果特定的文化和环境有关,就如中药中的每一味药材,功效都离不开整个配方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举个例子。就拿乔布斯来说,他的管理风格,如果放在那些四平八稳的北美大公司,八成都会让人力资源部皱眉头:他苛求,吹毛求疵,对部下的工作永不感激,跟同事的合作也并非尽善尽美 -- 这样的经理人部下不喜欢,同事不喜欢,上司也未必喜欢,八成会成为团队的不稳因素,制造的麻烦可能大过取得的成就。但在苹果这种独特的环境里,倒也OK,就如砒霜是毒药,如果配药合适,反倒能治大病一样,但你不能就此建议大家把砒霜当补药。

从统计角度上说,苹果只能算作一个样本。在有限的结果基础上广义化,往往会犯"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的错误,误把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得出错误结论,甚至混淆视听,犯了决策科学的大忌。

以前在宝洁,"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作为公司的宗旨,有其实际意义,能够指导公司的运作,关键是它被分解成两个有具体意义的目标:(1)当顾客第一次在店里看到宝洁的产品时,他们怎么想?(2)当顾客在家里第一次用宝洁的产品时,他们的感觉如何?这两个具体目标能够指导营销、设计、产品、运营等部门向同样的目标的迈进。

但是,在很多公司,"顾客是上帝",连同很多别的提法,只能算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或者说老板懂,干活的不懂;高层懂,基层不懂;销售懂,运营不懂。所以,这些提法,虽然贵为公司宗旨,却不能指导公司分配资源、制定战略侧重点,成了空话。卓越运营、供应链协作等不幸也在其中。

《》一文里说道,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的那一年,苹果巨亏近十亿美元,处于破产的边缘。其产品还是不错的产品,但产品线泛滥、供应链布局不合理、运作低效,成本居高不下。乔布斯在精简产品线、开发一流产品的同时,从当时的康柏公司挖来运营专家提姆·库克,委以供应链运营的重任。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乔布斯推出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库克把质量做上去、把成本做下来,造就了当今全球市值第一的苹果。

如果说我们能从这里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光有好的产品还不够,一定得有卓越运营来配套,这公司才能做大、做伟大。那究竟什么是卓越运营呢?我想从Gartner的卓越运营模型说起。

这是2012年4月份接受《中国机电工业》杂志采访、仝亚娜整理的采访稿。原文发表在《中国机电工业》2012年第六期。要特别感谢仝亚娜:她准备地非常充分,问的问题很有水准,尽管她并不是供应链背景。

九十年代初,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张曙教授的""名噪一时,但当时听学机械的朋友们讲,国内采用该技术的公司还很少。一直想不通。最近读《基于时间的竞争》(Time Based Competition),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出版后,我围绕该书推出培训,这样给"愿意听现场音乐会"的读者一个机会。前两站是在上海、深圳,已经在2月下旬完成。培训是很好的互动机会,期间不少学员问到如何去管理需求,下面予以更深入地解释。

"大采购"的重要特征是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即通过有效管理、理顺需求来管理供给。很多供给问题其实是需求问题的延伸。例如紧急需求来了,供应商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加班加点,打乱整个生产计划,导致骨牌效应,出现整体按期交货问题;设计定型了,目标成本达不到,供应商的降本建议又没法纳入设计,于是就剩下采购与供应商死磕,玩利润转移的零和游戏。理顺需求,供给端的大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偶然看到DHL的一张幻灯片,是从物流的角度讲集成供应链管理,挺有意思,尤其是讲到逆向物流的部分。

对于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他们在意的不再是achievement(成就),而是legacy。Legacy直译为传奇,但总不是很顺口,其意思是值得记忆、永存的东西,即在身后留下什么。金钱、物质的东西大都不会持久,精神的、文化的则往往更有生命力。

供应链管理领域,能称得上legacy的不多。IBM的前首席采购官Gene Richter、John Deere的前首席采购官Dave Nelson和斯坦福大学的Hau Lee(李效良)教授,就是这不多的人中间的代表。

有读者问,哪些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最好?这就如问哪个股票最好一样:市面上最热的股票八成已经不是最好,否则就没有那么多逢高买进的悲剧了;最好的股票就是在它成为最好的几年前发现并买进。同理,案例中读到的那些公司,杂志上经常提起的那些公司,八成都已成为黄历。剥开华丽的外壳,八成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IBM、惠普、摩托罗那、沃尔玛,凡是你能经常听到的名字,八成都难逃过热的嫌疑。

2011年4月份,承蒙上海和苏州的SCMClub之邀,我跟他们两地的会员见面,并在上海、无锡做简短报告,内容是多种少量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该报告的简介及幻灯片见后文。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为什么呢?炒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纵观历史,远的如历次农民起义带来的改朝换代,其实都是进三步,退两步,重复的是"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的戏;近的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无非是多了几个笑话,把一个烂摊子搞得更烂。倒是改革开放,采取更温柔的动作,更改良,结果更好。

供应链管理也一样。

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指出,供应链管理有两大挑战,一是协调,二是连接。协调是指在商务关系层面上,供求双方的目标、关系协调一致。供应商早期介入、长期合同关系、供应商开发等都属协调的范畴。连接是指在执行层面上,供求双方的信息是否通畅、有效。信息共享、电子务即落入该范畴。协调是本。没有良好、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信息共享、电子商务治标不治本。所以,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应该从关系着手。关系理顺了,再从信息手段、电子商务上进一步提高效益。

现实管理中,人们对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关系有种种误解和混淆。

采购的战略地位提升也是供应商管理的系统化、流程化过程。“小采购”模式下,采购围着订单转,采购权分散,缺乏系统的供应商评估、选择、管理流程和体系,结果是随意采购严重,供应商管理无章可从,供应商数量失控,规模优势得不到体现。例如同一产品,不同分部甚至同一分部的不同生产设施都可能在用不同供应商;同一供应商,同一产品,给采购方不同分部、设施的价格也可能不同。“小采购”下的供应商管理是典型的粗放经营。

传统上,大批量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更依赖采购,因为生产成本的更大部分来自供应商,竞争从公司与公司之间转移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采购在这些行业的地位更高,也更完善。这些行业最早受到全球竞争的威胁,例如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汽车和家电就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至今还没有恢复过来,或许永远也恢复不了其全球领先地位。不过生于忧患,全球竞争促进了这些行业不断改进,整体提升了产业水平,采购作为一个职能也是。从《采购》杂志颁发的年度金牌可见一斑:从1984年开始评奖到2000年,除了1997和1998两年,年度金牌得主由大批量行业垄断,包括施乐(1985)、克莱斯勒(1987)、福特(1990)、摩托罗拉(1991)、惠普(1992)、英特尔(1993)、本田美国(1995)、IBM(1999)、哈雷摩托(2000)等。这个奖项是由《采购》杂志根据采购的贡献和表现,每年在美国公司中评选一个佼佼者,标志着采购的最高水平。

供应链设计是对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优化,也是对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的设计,例如哪个供应商作为一级供应商,直接与采购方接触,并且管理二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同理。选错了一级供应商,往往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表现在供应链绩效上,就是信息流不畅、实物流和资金流中断等,就如下面案例所述。

公司A的经历充满变数:四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光大规模的剥离、贩卖和整合就经历过四次。不是被别的公司并购,就是并购别的公司,或者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数度折腾,形成了今天的分散经营模式,包括遍布欧美亚三洲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物流中心,还有数量惊人的供应商。该公司年销售额约在5亿美金,原材料年采购额在1.5亿美金左右,供应商竟然有1200多家。采购额过度分散,一方面让公司没有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管理。

很多因素,例如组织结构、信息渠道、地域分布、行业特征等,都影响到供应链的有效运作。但是,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素当属"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关于在一条供应链中,消费市场需求的微小变化如何被一级级放大到制造商、首级供应商、次级供应商等。例如计算机市场需求预测轻微增长2%,转化到戴尔(制造商)时可能成了5%,传递到英特尔(首级供应商)时则可能是10%,而到了替英特尔生产制造处理器的设备商(次级供应商)时则可能变为20%。简言之,越是处于供应链的后端,需求变化幅度越大。相应地,库存变化呈类似模式。从形状而言,这像西部牛仔挥舞的牛鞭,手腕轻轻一抖,鞭梢便会大幅度抖动,划出一道美丽的圆弧,这也许是"牛鞭效应"名称的来历。

看到基因技术(Genetech)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杨育民博士的,其中说到大的药厂与伟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的区别,很有见地。其概念也适合于别的行业。

大公司是规模大,但并不一定是伟大。有很多公司,例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动辄成千亿美金的销售额,但充其量是规模大而已,连年亏损,市场价值往往连一些中小公司都不如,谈不上伟大。这些巨无霸,移动缓慢,就如中古世纪的恐龙,成为化石是迟早的事。看看他们的供应链,却又是惊人的一致。

复杂性(Complexity)是供应链管理的大敌。想想看,一个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只一个型号、销售给一个客户,与生产10种产品、每种产品有10种型号、销售给10个客户、客户在10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复杂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进一步看,一个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每个具体环节或许并不太复杂,但这些都放到一起,涉及那么多部门、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其复杂性也是可想而知。

一个公司之所以是同行业的佼佼者,好的技术、产品很重要,更多的则是其对复杂性的控制与管理。 拿零售为业例,沃尔玛之所以是沃尔玛,不是因为它把一个东西卖给你的时候有什么不同:你拿货,它收钱,走人,与街头的小卖部没什么本质两样;沃尔玛之所以是沃尔玛,是因为它能管理成千上万家的零售点,每个零售点有上万种产品,却能保证不管你走到哪个分店,看到的都一样,接受的服务也一样,而且能做到成本最低。一句话,是它在控制成本时对复杂性的成功控制与处理,让消费者感觉不到差异。这也是卖汉堡的麦当劳和卖糖水的可口可乐能够跻身世界级公司,而不是与街头小贩为伍的关键。

前摩托罗拉的首席采购官、哈佛的MBA Teresa Metty就复杂性作过一个,总结出来,以飨读者小说。

有读者问起有关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文献,笔者在商学院期间的教授正好是这方面的专家,笔者也参与了几个相关研究。这里是英文文献中比较经典的一些,供研究者参考(工业界的朋友可免入)。

Kaplan, Shank, Govindarajan和Ellram都是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泰斗。下面的文章清单截至2002年,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围绕这几个人查询更多、更新文章。战略成本管理涉及到很多会计方面的东西,所以不是单纯的供应链管理。

前面说了(VMI)。这里说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PFR)。

CPFR的全称是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即购、卖双方协同进行产品规划、需求预测和补货。这个概念源自零售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宝洁与沃尔玛率先应用,现在仍然以零售业为主要战场,当然也适用于非零售环境。

有读者问VMI究竟与CPFR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概念有联系,都是基于信息共享,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VMI是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的缩写,直译就是"供应商管理库存",意译可为"寄售"。简单地说,就是供应商把产品放在客户的仓库,客户消费一件,付费一件。消费之前,库存算供应商的。对客户来说,VMI降低了库存成本(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公司列有专门的年度指标,把多少产品放入VMI);对供应商来说,VMI有利有弊。

前面说过,。放在预测上,就是供应链的最末端往往最难预测。

设想一个多阶库存:生产原厂、批发中心、零售中心都设定库存。原厂向多个批发中心供货,批发中心向多个零售中心供货,零售中心面对消费者。生产原厂需要了解全局需求,相对好预测:有些批发中心要货多于预测,有些则少于预测,互相抵消的可能很大;零售中心,特别是规模小、消费群小的,预测则很容易失真。拿计算机为例。联想预测全球对其计算机的需求,自然要比预测你住的那个小区的需求要准确得多。

前不久读一篇文章,讲的是快递公司的全球业务。说到服务水平的时候,不管是FedEX,DHL还是UPS,投递的准确性和速度都取决于其最后一环,即投寄国本地的合作伙伴。什么意思呢?这些快递公司都提供全球服务,把触角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些甚至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机队。但一旦到了投寄国本地,则不得不依赖当地的合作伙伴。而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供应链的最末端。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管理,以实现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再单纯体现在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在美国,这种集成的管理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几十年的演进,由传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物流管理分别向两头延伸而成。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三个,甚至更多。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在可见的将来仍可能保持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这从目前美国的行业协会的框架可见一斑。本文就美国三大供应管理行业协会的演变,来阐明供应链管理未来的格局。

很多人问,如何规划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职业发展?这个问题很大,因为各人的背景、兴趣不同,加上供应链管理本身无所不包,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的看法是可考虑三个方面,(1)技术类的,如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供应商开发工程师;(2)生意类的,如采购经理、采购员、供应商业务经理;(3)规划类的,如物料管理经理、物料规划员等。这里想说的是第三种。

有朋友问,现在流行精益供应链,全球很多大制造商都在整合自己的供应商。这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会对供应商的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概念:精益供应链和供应商整合。精益供应链(Lean Supply Chain)是减少供应链的不必要环节(浪费),提高供应链效率;而供应商整合则是减少供应商数量、集中采购额,实现规模效益。两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

前面谈到供应链重组方面的一些,那就是no size fits all(要因地制宜),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各有利弊。

国内组织流程再造方面有一个案例,就是柯达(上海)在1997年的再造。该公司原来采用的是部门负责制,例如质量、采购、物料、计划、生产等各成体系,汇报给公司执行经理。问题是各部门的协调困难,没人对最终产品负责。于是公司决定针对不同产品线设立产品线经理,负责该产品的生产、计划、采购等所有事务。原来的部门经理不再存在。详细案例参见

有读者问,供应链重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产品系列划分,设定产品经理,负责此产品类的整个供应链的职能;另一种,也是目前应用更多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即设定物流管理部门负责,包括计划的整合、采购的整合、配送的整合等,来达到高效的物流运作。 两种方式究竟该用哪种?

一位读者提到,作为供应管理人员,自己有时要管上亿的工厂,有时又要到供应商那里去跟单,搞得自己都不知到自己是谁。这问题问得好。我们究竟是谁?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物资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管理。咨询公司、IT解决方案提供者等还不时加上“无缝”两个字,就是对三流的无缝集成管理。但现实是,我们离集成还很远,不管是那些财富五百强还是街头的小卖部,“无缝”二字就更不过是咨询公司招揽生意的噱头而已。

在供应链管理的三大构成中,供应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只是一字之差,是供应链管理的“近亲”。但是,供应管理的重点是管理供应商这一外在资源,与运营管理侧重于公司内部生产运营、物流管理侧重于物资/信息的流动形成对比。

原美国物流管理学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现(Council of 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s),对物流管理的如下:

多次谈到运营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当然也有人说供应链管理是运营管理的分支,而且理由也同样充分),那究竟什么是运营管理呢?

买卖双方关系(Buyer - Supplier Relationship)历来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方向之一,尤其是供应管理,其重要性就如同库存管理之于运营管理。如果说库存管理比较偏“理”一点的话,那买卖关系就偏“文”,因为买卖关系属于商业关系,没有太多计算、公式(当然如果想的话还是可以搞得很复杂,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但从总体上讲,买卖关系的研究还是想告诉人们买卖双方的商业运作道理,即如何评价、选择、管理、提高、乃至淘汰供应商。

在上看到,从运营管理角度阐述供应链的渊源,讲得挺有道理。是的,运营管理研究供应链问题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供应链管理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它两个是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管理)。运营管理对库存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最基础的研究之一,因为企业内也罢,企业间也罢,库存是运作效率的脉搏。以斯坦福大学的Hau Lee为代表,一系列学者从库存管理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展开研究。 Hau Lee来自香港,中文名为李效良。他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堪称最精华、最具实践意义,是供应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从运营管理角度讲)。

但是,供应链管理不全是运营管理。确切地说,库存、牛鞭效应等构成供应链管理“理”的部分,而研究公司间关系的理论则构成其“文”的部分。这些管理理论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等,其核心是研究买卖双方关系(Buyer- Supplier Relationship)。

有读者问:我们公司为了节约成本要把下面的20多家厂的采购集中起来,请问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们做的是车用产品,我负责的是橡胶产品相关的原料的采购。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管理。《供应链与三流集成》比较详细地述了这一观点。本文发表在《中国计算机用户》旗下的《CIO 周刊》。谢谢编辑张述冠先生的热情约稿。

工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联系挺密切。供应链管理注重流程管理、优化,其根本就是工业工程。可以说工业工程构成供应链管理中的“理”的部分,而管理则是其“文”的部分。在美国,供应链管理是有些工业工程教授的研究方向。笔者在读商学院时,主要的研究项目就是与工业工程系合作,为英特尔研究其生产、配售系统优化。笔者的六西格马黑带培训主要是由工业工程系完成。

这是从看到的一篇文章,介绍工业工程。据说是位台湾作者,但没法查到姓名。正文如下:

两个组织中文字面上相近,但实际上区别很大。ISM是供应管理协会(),而CSCMP是供应管理专业人士协会()。CSCMP有很强的物流背景(Logistics),前身是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物流协会),学术背景挺浓。ISM的前身是NAPM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rchasing Managers, 美国采购经理协会)。在美国,物流与采购两个行业较少交叉。

有读者问起缩小供应商群方面有哪些文献、理论。笔者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认识的一位博士专门研究缩小供应商群。下面就简单列出他的一些著作。希望能从这些文献入手,挖掘更多的文献。其中发表在Practix上的两篇文章很有实践意义。

这些定义学术味重于实践味,但至少大家可以看出英美学术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翻译略显牵强,所以附上原文。

在国内,很多人把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混为一谈。其实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供应链管理是对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商业流程的集成,以提供给客户更具价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最简单的供应链可以是一层关系:一个客户和一个供应商。复杂的供应链则可能有多重客户、供应商关系(从而有子供应商、直接客户、最终客户的说法)。例如三星给苹果供应芯片,而笔者所在的公司则给三星提供生产芯片的设备。那笔者所在的公司就是苹果的子供应商,而苹果则是最终客户。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对三条流的管理: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Sourcing和Purchasing在中文的意思差不多,都可翻译成“采购”,那是因为笔者想不起更好的方法来译Sourcing。各位朋友如果有更好的翻译方法,请告知。但从实际职能上讲,两个工作的内容大不相同。

不断有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问起,供应链管理有哪些职业认证?这里介绍两种由美国职业协会颁发的认证:注册采购经理(Certified Purchasing Manager, C.P.M.)和注册生产和库存经理(Certified i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CPIM)。

刘宝红: 如果你突破不了现在的约束,或者在现在的约束下成功,改行不是解决方案,因为你改行,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或许可以考虑换个公司。

Patrick: 刘老师,您好! 我个人坚信,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特别是e时代,SCM将大有前景。 然而,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特权思想在制定方案时,总像影子一样,干预SCM设计与实施。 我有两年的SCM工作经验。但是,工作中,我实在不喜欢、也不适应权利(特权)或某人私欲对SCM的干涉,我和同事经过调查后而设计的方案,很少能得到通过。我觉得我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我不是容易退缩的人,但是,体制的诟病(或不良传统的力量)太不利于我在这个领域的成长。我想从SCM退出到另一个领域。 您觉得我有SCM背景,有SCM两年工作经验,我到其他哪个领域会有更好发展?我想改行,但不知哪个领域还能发挥我的scm 背景。 希望得到您的回复! Patrick

Nemo: 谢谢刘老师,我希望我能坚持自己的方向,以后再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不懂的问题,还会过来请教您的,另外我在这个博客里学到不少新东西。

刘宝红: 长远来说,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任何专业。因为即使一个人是“科班”出身,他真正学习这个专业也就两年。在工作中学,两三年完全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多接触、多做、多读些相关书籍,应该能上手。我有个书单,建议把那上面的书读一读。有机会的话参加些培训或认证,也会有帮助。

Nemo: 您好。刘老师,我是今年毕业的食品相关专业的,找到了一个零售行业管理培训生的工作,日企,永旺。 我对供应链很感兴趣,但不是科班出身,我想在零售行业基层积累经验后,转向该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这块,您觉得有可能吗?我该做哪些准备呢?谢谢

Cheryl: 您好, 我是一名即将步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大学的女生我对商科很感兴趣,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对于回国发展的人来说贵校企业管理专业怎么样? 希望您能给我几条建议,谢谢。

刘宝红: 因为你工作不久,要决定日后的发展重点或许会比较难。以不变应万变,或许更好。这就是把手头的事都做到最好,尽善尽美。这样,一面获得一线经验,一面expose到管理层。同时注意更多的机会。应该挺不错。

Yolanda: 看了这篇文章,一直有些纠结和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了,做事和数字的能力,真是深有体会,做事更多可能是战术层面的事情,而数字则更多是从战略层面考虑,就像我之前负责的生产计划和现在负责的MPS主计划,是这两者很好的体现。现在看来,我的兴趣更多还是在战术层面的事,不过经过这两年慢慢的沉淀和思考,发现战略方面的事也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枯燥和艰难,就我自己的能力而言,战略方面的事虽然可能要难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发挥的空间。

sally07tn: DearBob,很高兴这么快收到你的回复,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公司上海区各办公处,工厂及分公司销售办事处的部分间接物料,服务采购,平时会经常使用SAP系统进行询价,下单,合同谈判等基本操作。 与此同时,也会经常作为一个leader去推进些国内的区域性项目来reduce overhead或者从total cost owner角度去协调不同部门和外部供应商做项目达到产本降低,流程改进或者用户体验更加的结果,有些成功项目也展示给其他国家的负责同事们。 而后一部分的也许是源于我喜欢跨部门的沟通,自信的中英文presentation. 所以,现在这个阶段很难拿捏一个平衡点去找到自己今后应该发展的重点,比如读个PMP,还是到其他commodity去深入了解?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884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做好工厂生产管理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

如何做好工厂生产管理——简介 工厂就是生产产品的地方,想利用好工厂这个场所,就要把工厂内的生产管理工作做好,因为只有做好了生产管理,工厂的生产才能顺利的进展下去,管理是否成功关系着企业的方针能否实现,那么如何做好工厂的生产管理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小型松土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日记 > 情感日记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时间:2010-10-12 作者:一飞冲天在《仙剑奇侠传三》中,清微道长跟徐长卿和女娲后人说过这样一句对白:你们可知道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怎么去做吗?真正爱一个人,就千万不要进入他的生

声明:《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我来为你解答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为网友花落相思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