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游记
27日游完九乡,连夜赶路前往滇西北之行的第一站---大理,于晚12时到大理下关入住。从昆明经楚雄到大理,370多公里路程,倒也没觉得怎么累,不像去普洱那晚那么漫长无聊。只是早先在看到行程单时见大理古城只给1小时,觉得时间太少,就想着在大理有一晚住宿,我可乘此机会抽时间游古城,看来只是我的如意算盘。
大理被称为“文献名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据文献记载,公元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始经营西南,在西南地区建立行政机构,自此开始中央王朝对大理的统治。汉代武帝出兵击败了“昆明之属”各部落,并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县,开辟了我国南方丝路,使得大理成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中转站。三国时期,云南、贵州以及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归属蜀国;后孟获叛乱,诸葛亮平定叛乱,并在大理地区重建云南郡。唐时贞观年间,唐王朝设置了戎州都督府,大理地区各县均归其管辖;公元七世纪,洱海周围出现了蒙崔、越析、浪穹、邓赕、施浪和蒙舍等六个“诏”(部落),其中的蒙舍诏在诸诏之南,故称南诏。八世纪三十年代,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南诏后期,宫廷内乱,南诏国就此消亡。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建立了大理国;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疆界,统治云南达三百多年,期间曾受宋王朝的“云南八国都王”等封号。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率军从青藏高原南下攻占大理,灭大理国,元至元十一年建立云南行省,云南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
从西汉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开元二十七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500余年,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呈线状分布。所以在未到大理之前就想着如能览苍山、游洱海、观古城,大理之游就算比较圆满了。后来见到行程安排上正好三处都有,有些大喜过望,虽然崇圣寺三塔不在其列,但想到此处门票要120元,而我们只交了那点游费,也就不奢求了,不过心里盘算着自己找时间去三塔倒影公园。
“风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观,徐霞客在记述游历大理的《滇游日记八》就提到“榆城有風花雪月四大景”,而关于这四景流传着据说是著名作家曹靖华上世纪六十年代作的诗、或者对联:
“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27日夜我们到下关时,已感受到了“下关风”的威力,次日早饭后站在街边等车,劲风扑面,虽在夏初时节,却吹得人浑身发冷。下关,古称“龙尾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长的山谷之出口,风终年不停歇,就如我们那位大半个头秃瓢、而后脑勺扎着束马尾巴的藏族司机小王所介绍的“一年刮一场,一场刮一年”。小王师傅是个健谈的人,他虽只是司机,却一路上都在讲与当地风景有关的知识,关于“下关风”他就告诉我们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和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救于观音,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用瓶中的风将洱海水吹干以救出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故下关风特别大。白狐伤心而死,化作了一朵白云,后人称它为望夫云。
七点不到我们从下关出发,十几分钟后来到洱海边,我们的大理地导,一位自称叫“洋芋”的白族小伙子,沙哑着嗓子招呼我们下车去乘船游洱海。这时刚刚七点一刻,这么早就来到景区,几天来还是头一次,我不禁有些暗喜,在心里对这天的游程充满了期待。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因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3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公里,洱海水经下关镇附近的西洱河流出。洱海水深清彻,透明度大,好似一面玉镜,镶嵌在苍山脚下;湖光山色,秀丽无比,宛若无暇的美玉,素有“银苍玉洱”之誉。据资料介绍洱海中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我对其中的小普陀岛、南诏风情岛等都查过资料,因为一般情况下船都会在此停靠的。我们行程单上船游洱海的时间是2小时,这些地方肯定是要去的,所以我满怀期望地准备着要饱览洱海风光。
到了码头,却不是想象中的、有自费白族歌舞表演的大游轮,而是只有一个简陋船舱的小船,多少有点失望,不过也没太在意。上船时还特意占了个船舱外面的座位,想着占个有利位置,在2小时的游程中好好过眼瘾、饱眼福。
我们是在西洱河口登船的,小船在晨曦中向洱海中间驶去。站在船头西望,高楼映衬下的兴盛大桥刚刚退去,似帆船又似巨鸟的奥体中心又出现在眼中,远处是连绵高俊的点苍十九峰,峰顶白云缭绕;东边则是开阔的水面,远处群山如黛,天空旭日初升,湖上金波粼粼。大家都涌向船头,观景、拍照,就在正看得兴起时,船却开始转弯了。我心想不是要往回拐吧,这才刚进入洱海,连一个岛、一个洲都没看到呢。正疑惑间,船已转过了头,真的往回走了,上船到下船半个小时都不到,所到之处连洱海之一角都不足,就算是船游洱海了!心中老大不乐意,上岸后问“洋芋”,“洋导”却说小船只能到那里,再往里开不安全。因见东边不太远处停着一艘大游轮,我就问怎么不乘大游轮,“洋导”含糊其辞的说因为安全的原因,最近大游轮停了。早先还对这一日的游程充满期望,遇到如此无赖的导游,这时就知多半是游不好的了。
下一个景点是大理古城,古城离下关近二十里,在去古城的路上洋导说大家不要看自己的旅游合同了,大家是从不同的旅行社来的,所订合同内容不尽相同,所以谁的也用不成,不过他保证凡合同上列的景点都让我们去。他倒是说到做到,景点都让我们去了,比如洱海,再比如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大理古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
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我们由南城门进城,南门大街是最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有寸发银庄等老字号店,出售银器、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走不多远,来到杜文秀元帅府,也是市博物馆,倒是不收门票,可惜建筑仍是八十年代新修的,进院扫了一眼就出来了。再往前走已见五华楼就在不远处,古城“洋导”只给了一小时,他让我们从南门游到五华楼就往回走,说这样时间也够,该看的也都看了。其实到此处才正有看头,就在元帅府与五华楼之间,西边一条小巷,巷子中一条小溪潺潺而流,小溪两边垂柳依依,巷口一道圆形拱门,门间却只流水而无人行道,流水三阶而下,形成高低三个圆形水池,池边摆放着两排花盆。这才是大理古城“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旧时景象,可惜没时间往巷子深处走。
再往前就是五华楼,这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下面一层台座,四方洞开着古色古香的楼门,台座顶四周是用大理石栏杆做成的围栏,显得美观大方;台上三层华楼,楼顶和屋檐是青瓦木梁、四角起翘的斗拱飞檐,梁柱纵横相连,四面八方互相呼应,像一只展翅腾飞的凤凰;再配上莲蓬状的宝顶,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既古朴庄严,又华丽飘逸。
五华楼始建于南诏时期,为南诏国宾馆,元末明初被毁,明朝大理“叶榆七子”之一的张继白在他的笔记小品《叶榆稗史》中记述了五华楼的兴衰:“诏王晟丰祐…建五华楼于新都大理。…五华楼历三次大地震而瓦落未毁,历数百载坚固如初。明初,太祖平滇,蓝玉无知而焚之,火发三日楼毁…”。明洪武年间,在易址重修大理古城时,将城中的钟鼓楼改称五华楼,但其规模格局已远远不如南诏时期的五华楼。1862年清代地方官又集资重修五华楼,文革时五华楼被拆除,1998年大理州政府拨款重建五华楼。
五华楼北面,东西方各有一亭,亭下有台,亭上飞檐宝顶与五华楼形制绝类,一楼两亭互为呼应,东亭前曲水款流、荷叶生香。楼北复兴街,不如楼南之大街繁华,却街旁流水潺潺、杨柳依依,比前街之热闹更有唐宋时期“户户种花、街街流水”的风韵,只是没时间去了。游到此处古城也才是只走了短短一段,连著名的洋人街都未见到,不甘就这样逛完古城,就登上五华楼,欲一观古城之全貌。但却只能上到一层台座,登不高也就看不远,所见不过仍是楼南北两街之景,但高处所见栉比鳞次的房屋、清一色的青瓦屋面,到底另是一番景色,而尤让人得意的是能远远望见弘圣寺塔,即俗称一塔者。弘圣寺在大理古城西南,与位于古城西北的崇圣寺遥相呼应,但如同在昆明见到的东西塔寺一样,寺已荡然无存、唯余一塔,因崇圣寺俗称三塔寺,弘圣寺也被称为一塔寺。
弘圣寺一塔既望,便惦记着崇圣寺三塔了,古城中就再没耽搁,匆匆出城。出来后才在南城门下留了张影,城门洞上悬着“大理”二字,城上二楼檐下却是“文献名邦”四个大字,当时也没在意,后来才知南门之南更有一楼名曰“文献楼”,那才是悬着康熙皇帝御批的“文献名邦”匾额的正处,离南门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