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家庭关系

美国人继承欧洲的文化传统,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思想的熏陶,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既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传统的孝顺思想,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洲人的家庭价值观。概括来讲,美国人家庭价值观可总结为:个人独立、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这12个字。

个人独立美国家庭中的独立意味着每一个成员有权不受别的成员的控制或约束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在交友、结婚、个人的发展等问题上个人有权做出决定,任何人不得横加干涉。在美国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独立意识,父母一般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美国大众观点认为,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使孩子在18岁左右能成为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并对自我行为负责的独立的个人。孩子长大后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由他自己决定。许多子女一上大学便离家单住,开辟自己的新空间。孩子一般不选择在自己家住的城市上大学,而是到一个新地方去。上学期间孩子都半工半读,自食其力。婚姻也是完全自主的,不喜欢父母的干预,家庭与社会也倾向于由个人自己决定。这种独立精神使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权威大大削弱。美国的年轻人一到成年,服从父母的思想马上减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也使他们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在美国,严格来说没有青春期。童年一结束,他就成人,开始走自己的路。

个人权利美国人在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极强。美国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成员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整个家庭为中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在自己的事情上都享有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其他成员无权干涉。如谈恋爱、结婚、生育、求职、选择安家地点等问题上,都是个人说了算,别人无权代替作决定。美国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朋友间如此,亲人间也是如此。美国人认为隐私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个人权利。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一,有时它又是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暂时需要的心理态势。美国社会中、家庭里,父母必须尊重儿女的隐私,不得私拆、查阅子女的信函和日记,不能乱动其他家人的私人物品。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天主教徒,相信孕育孩子是上帝的意志,母体中的胎儿是上帝送来的生命,拥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社会中的反堕胎运动的基础就在于此。

自由平等平等观念是与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等价值观相吻合的。美国人所说的平等是指每个人拥有获取生命、自由幸福的平等权利。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把任何人拒绝于任何权利以外都是违背上帝意志的。但是他们承认人的能力不是等同的,因此获取的财富和达到的社会地位都有差异。在美国人眼里,事实上的不均等与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是不一样的,美国人强调的是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所谓家庭中的平等就是每一个成员应该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人享有其他人应有的利益或特权。美国家庭中的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兄妹平等。在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不是服从关系,而是平等关系。母女、父子更像是朋友关系。

美国家庭价值观形成的六大要素

早期文化美国一开始就发展资本主义,这对美国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美国文化是在英国及其它西欧国家移民带来的资本主义种子萌芽发展起来的。因此,美国早期文化带有一股强烈的摆脱封建约束、要求平等自由的渴望。欧洲以家庭等级为基础的家庭制度在美国没有存在的土壤,个人及家庭的发展以财富为衡量标准,家庭出身与继承而来的地位退居次席。
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家庭关系

新教思想美国人不但继承了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价值观,而且美国传统文化中的新教是主流宗教,它强调个人通过自己的信念直接与上帝联系,个人的信念是拯救自己的唯一途径。这种宗教信仰产生的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从思想意识上动摇了父权家长制,促使美国家庭成员以个人为中心独立发展,并形成了独立、自由、平等的家庭价值观。

移民移民的特点是他们把家庭的根基留在了后面。在新大陆的北美人关注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的发展,家庭不能成为他们依赖的主要基地。边疆荒野生活中的寂寞和孤独感,使他们渴望家庭成员能到美国和他们团聚,但这些努力一般都毫无结果。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与家人的分离,移民成了传统家庭的离心力量。在美国特殊的发展历史上,由于移民家庭的不稳定性,以及早期自然环境的恶劣,疾病的袭击,人的寿命相对短暂,所以,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开始就很少存在。美国移民的另一个特点是妇女地位的提高。由于北美土地富足有余,而劳动力匮乏,工作机会很多,因而妇女的工作机会大大增加。与欧洲相比,美国的妇女享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平等,她们更加独立,在各方面更有发言权,无论是受教育程度还是经济收入都远远高于其它国家的妇女。

政治思想《独立宣言》中提倡“人人生来平等和独立,人人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政治意识对美国的家庭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早在北美殖民时期,美国人在家庭中的平等、自由、独立等权利意识就已经很强。新教徒认为婚姻只是一种契约,因此各殖民地纷纷立法,对已婚妇女的产权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只有取得妻子的同意和认可,丈夫才可动用妻子的财产,妻子有权保护自己不受丈夫欺辱。殖民时期,美国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普遍比欧洲孩子高得多,父母用自己的财产控制儿女的婚姻选择情况大大减少。到美国革命前夕,人们普遍认为爱情应成为婚姻家庭的基础,对家庭背景、金钱、遗产、地位方面的考虑降至次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立、自由、平等的家庭价值观。

文化传统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作品既是对美国家庭价值观的一种反映,又是形成美国家庭价值观的一股强大力量。对美国思想影响最大的爱默生大力推崇和宣传只相信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尊严是最神圣的,要求美国人摆脱控制人的手,不要依靠任何人。在美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个人而不是家庭的这一传统十分鲜明。詹姆斯.库珀笔下的纳蒂班波(皮袜子故事集)是一个带有浓重浪漫主义色彩的个人主义形象。19世纪作家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的主人公埃哈伯的家庭情况,直到读完全书我们也一无所知,作者没有作任何描写和交代。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人公总想逃离让他感到约束不自由的家,对于哈克贝利这个独立性极强的自由人来说,“家”常常作为他的对立面而存在。继这些作家之后,还有一些描写个人遭遇的作品,包括《红色勋章》、《嘉莉妹妹》、《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书中主人公不管男女,都是孤独一人,作品中关于家庭的描写不多,在人物关系中家庭关系不占主要位置,也不起关键作用。

《圣经》西方传统从一开始就没有对父母尽孝的概念。《圣经》中许多故事反映的家庭组成是妻子及儿女。据《创世纪》记载:上帝用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创造出女人夏娃,让他们成为夫妻,成立家庭,因而在西方形成了夫妻双方成为一体的说法。男女通过性爱结合成新的一体;男子成人后应该离开他的父母,和妻子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上帝的创造,夫妻双方由上帝结合在一起,父母只是接受上帝意志的媒体,儿女的一切并非来自父母,自己的未来也由上帝决定。其次,《圣经旧约》中的“诺亚方舟”故事里,诺亚父子争吵后,诺亚决定和儿子分离,子女们有的远走他乡,有的独立于父母,重新组织家庭。这表明,西方家庭开始时存在父母的权威,但当儿女不愿服从父母之命时,只有相对独立。再次,洪水退去后,诺亚在新的地方定居发展,没有返回原地,没有回到祖宗之乡。说明西方人无祭祖意识,家乡观念淡薄。 美国人继承欧洲的文化传统,受欧洲传统宗教尤其是新教思想的熏陶,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他们既没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模式,也没有中国传统的孝顺思想,同时又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欧洲人的家庭价值观。概括来讲,美国人家庭价值观可总结为:个人独立、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这12个字。

个人独立美国家庭中的独立意味着每一个成员有权不受别的成员的控制或约束而做出自己的选择。在交友、结婚、个人的发展等问题上个人有权做出决定,任何人不得横加干涉。在美国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独立意识,父母一般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美国大众观点认为,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使孩子在18岁左右能成为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并对自我行为负责的独立的个人。孩子长大后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由他自己决定。许多子女一上大学便离家单住,开辟自己的新空间。孩子一般不选择在自己家住的城市上大学,而是到一个新地方去。上学期间孩子都半工半读,自食其力。婚姻也是完全自主的,不喜欢父母的干预,家庭与社会也倾向于由个人自己决定。这种独立精神使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权威大大削弱。美国的年轻人一到成年,服从父母的思想马上减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也使他们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在美国,严格来说没有青春期。童年一结束,他就成人,开始走自己的路。

个人权利美国人在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极强。美国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成员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整个家庭为中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在自己的事情上都享有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其他成员无权干涉。如谈恋爱、结婚、生育、求职、选择安家地点等问题上,都是个人说了算,别人无权代替作决定。美国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朋友间如此,亲人间也是如此。美国人认为隐私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个人权利。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一,有时它又是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暂时需要的心理态势。美国社会中、家庭里,父母必须尊重儿女的隐私,不得私拆、查阅子女的信函和日记,不能乱动其他家人的私人物品。许多美国人,特别是天主教徒,相信孕育孩子是上帝的意志,母体中的胎儿是上帝送来的生命,拥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社会中反堕胎运动的基础就在于此。

自由平等平等观念是与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等价值观相吻合的。美国人所说的平等是指每个人拥有获取生命、自由幸福的平等权利。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把任何人拒绝于任何权利以外都是违背上帝意志的。但是他们承认人的能力不是等同的,因此获取的财富和达到的社会地位都有差异。在美国人眼里,事实上的不均等与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是不一样的,美国人强调的是机会和权利的平等。所谓家庭中的平等就是每一个成员应该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人享有其他人应有的利益或特权。美国家庭中的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兄妹平等。在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不是服从关系,而是平等关系。母女、父子更像是朋友关系。

美国家庭价值观形成的六大要素

早期文化美国一开始就发展资本主义,这对美国家庭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美国文化是在英国及其它西欧国家移民带来的资本主义种子萌芽发展起来的。因此,美国早期文化带有一股强烈的摆脱封建约束、要求平等自由的渴望。欧洲以家庭等级为基础的家庭制度在美国没有存在的土壤,个人及家庭的发展以财富为衡量标准,家庭出身与继承而来的地位退居次席。

新教思想美国人不但继承了传统的基督教家庭价值观,而且美国传统文化中的新教是主流宗教,它强调个人通过自己的信念直接与上帝联系,个人的信念是拯救自己的唯一途径。这种宗教信仰产生的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从思想意识上动摇了父权家长制,促使美国家庭成员以个人为中心独立发展,并形成了独立、自由、平等的家庭价值观。

移民移民的特点是他们把家庭的根基留在了后面。在新大陆的北美人关注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的发展,家庭不能成为他们依赖的主要基地。边疆荒野生活中的寂寞和孤独感,使他们渴望家庭成员能到美国和他们团聚,但这些努力一般都毫无结果。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习惯了与家人的分离,移民成了传统家庭的离心力量。在美国特殊的发展历史上,由于移民家庭的不稳定性,以及早期自然环境的恶劣,疾病的袭击,人的寿命相对短暂,所以,三代同堂的家庭一开始就很少存在。美国移民的另一个特点是妇女地位的提高。由于北美土地富足有余,而劳动力匮乏,工作机会很多,因而妇女的工作机会大大增加。与欧洲相比,美国的妇女享有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平等,她们更加独立,在各方面更有发言权,无论是受教育程度还是经济收入都远远高于其它国家的妇女。

政治思想《独立宣言》中提倡“人人生来平等和独立,人人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政治意识对美国的家庭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早在北美殖民时期,美国人在家庭中的平等、自由、独立等权利意识就已经很强。新教徒认为婚姻只是一种契约,因此各殖民地纷纷立法,对已婚妇女的产权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只有取得妻子的同意和认可,丈夫才可动用妻子的财产,妻子有权保护自己不受丈夫欺辱。殖民时期,美国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普遍比欧洲孩子高得多,父母用自己的财产控制儿女的婚姻选择情况大大减少。到美国革命前夕,人们普遍认为爱情应成为婚姻家庭的基础,对家庭背景、金钱、遗产、地位方面的考虑降至次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立、自由、平等的家庭价值观。

文化传统.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的作品既是对美国家庭价值观的一种反映,又是形成美国家庭价值观的一股强大力量。对美国思想影响最大的爱默生大力推崇和宣传只相信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尊严是最神圣的,要求美国人摆脱控制人的手,不要依靠任何人。在美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描写个人而不是家庭的这一传统十分鲜明。詹姆斯.库珀笔下的纳蒂班波(皮袜子故事集)是一个带有浓重浪漫主义色彩的个人主义形象。19世纪作家梅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的主人公埃哈伯的家庭情况,直到读完全书我们也一无所知,作者没有作任何描写和交代。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主人公总想逃离让他感到约束不自由的家,对于哈克贝利这个独立性极强的自由人来说,“家”常常作为他的对立面而存在。继这些作家之后,还有一些描写个人遭遇的作品,包括《红色勋章》、《嘉莉妹妹》、《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书中主人公不管男女,都是孤独一人,作品中关于家庭的描写不多,在人物关系中家庭关系不占主要位置,也不起关键作用。

《圣经》.西方传统从一开始就没有对父母尽孝的概念。《圣经》中许多故事反映的家庭组成是妻子及儿女。据《创世纪》记载:上帝用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创造出女人夏娃,让他们成为夫妻,成立家庭,因而在西方形成了夫妻双方成为一体的说法。男女通过性爱结合成新的一体;男子成人后应该离开他的父母,和妻子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上帝的创造,夫妻双方由上帝结合在一起,父母只是接受上帝意志的媒体,儿女的一切并非来自父母,自己的未来也由上帝决定。其次,《圣经旧约》中的“诺亚方舟”故事里,诺亚父子争吵后,诺亚决定和儿子分离,子女们有的远走他乡,有的独立于父母,重新组织家庭。这表明,西方家庭开始时存在父母的权威,但当儿女不愿服从父母之命时,只有相对独立。再次,洪水退去后,诺亚在新的地方定居发展,没有返回原地,没有回到祖宗之乡。说明西方人无祭祖意识,家乡观念淡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8913.html

更多阅读

婚姻、家庭、爱、性和关系 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人们渴望身外个有良好的婚姻,犹如无论是公鸟还是母鸟都希望有个结实牢靠的巢一样,那是出于安全感的需要。大部分情况下婚姻是指心灵的,所谓婚姻,它意味着一种心灵内在的家。婚姻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全吗?人们越是希望它给自己带来安全

论人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图片

关于“运气”的问题说到易经预测,有的人会认为是讲迷信,人的命运怎么可能预测呢?岂不是成了宿命论?有的人会觉得很神秘,也许有少数的朋友也曾接触过,略知一二。那究竟易经预测是否真的可以预测人的命运呢?未来发生的事情是否真的可以提前预

家庭和睦之----亲家关系 家庭和睦的名言

儿子娶妻成家,我又多一个非常重要的亲戚,那就是亲家。亲家是没有任何血缘的两个家庭,因两个孩子的联姻而形成的关系,它是所有社会关系或者说是家庭关系之特殊的一种,有人说它是非常微妙和难处的一种关系。生活中,亲密无间者有之、敬而远

声明:《美国人家庭价值观 美国家庭关系》为网友骨灰级旳亲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