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吴先生是吴兆麟将军的嫡孙,日前,送了我一本吴兆麟基金会承印的《故陆军上将吴公兆麟先生行述》。
现在生活在大陆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们,可能有相当一些人不知道吴兆麟将军是谁,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在他们生活的空间里,有关知识、信息接收的概率太小。
但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如果说不知道辛亥革命、不知道武昌起义,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吧?吴兆麟,就是武昌起义的总指挥。
1911年10月10日,在清廷的湖广总督府所在地的武昌,爆发了新军起义,这就是著名的武昌起义,民国时一般称为武昌首义,掐指算来,已近百年。由于当时事发突然,反清组织的重要领导人均不在起义现场,孙中山、黄兴等还在美国、香港等地,鞭长莫及。首先起事的工程兵第八营士兵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之后,大家共同推举在楚望台当值的左队队官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
吴兆麟将军
吴兆麟,字畏三,湖北鄂城人,1882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6岁时当兵入湖北新军,第二年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1905年吴兆麟加入新军的反满革命组织“日知会”并任干事长。1906年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北参谋学堂,曾编写《太湖秋操纪实》、《战术实施》、《参谋旅行兵术》等印发各军参阅,其军事才干为新军人士所熟知。
武昌起义行事仓促紧急,作为总指挥的吴兆麟当时又是个下级军官,但其指挥若定、不慌不乱,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率众进攻清军军政驻地,并严明军纪,提出“不得滥杀”、“服从革命”,歼灭了抵抗的清军,迫使湖广总督等清廷大员弃城而逃,且没有扰民事件发生。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吴兆麟任参谋部长,由黎元洪出任都督。清军疯狂反扑,汉阳失守,黄兴等人纷纷离去,清军在龟山炮击武昌,人心大乱、形势严峻,吴兆麟再度临危受命,出任民军总司令,最终取得了胜利。
民国成立后,吴兆麟被调北京,北京政府授予吴兆麟陆军上将军衔,后由于对黎元洪、袁世凯等人的失望,遂退出政坛,解甲归田,回湖北老家,热心于公益事业。督修大堤,疏通河道,修建了“民生”“民信”两大铁闸,解决长江中游梁子湖入口水患,变水害为水利。
晚年的吴兆麟与“日知会”旧友张纯一等一起皈依佛门,倡导“心治即国治”、“心安即国安”的精神。民国元老居正先生曾叹曰:“策勋首义,名高吾鄂,急流勇退,得大解脱”。
抗战爆发后,武汉沦陷,倭寇知吴兆麟将军的名望,欲使吴出任伪军总司令,被坚拒,倭寇随将吴将军软禁。1942年10月17日,吴兆麟将军病逝武昌。
蒋中正题字。
孙科题字。
居正题字。
张群题字。
白崇禧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