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林
三国时期,魏延是蜀汉集团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只可惜才没有用尽,还落了个叛逆的名声的下场。
魏延为蜀汉集团的壮大和发展立了汗马功劳。想当初,当刘备集团被曹操追的人仰马翻,丟儿弃妻之时,只好寄人篱下,做个食客,过着乞讨的生活。而魏延也在乱世中寻找自己的明主,就在刘备谋取西蜀伐张鲁攻长沙韩玄部时,因韩玄怀疑黄忠通敌要杀黄忠,魏延为救黄忠反了自己庸主,做了内应,杀了韩玄献了城池,才使刘备兵不血刃而大功告成,自己也为蜀汉集团立了首功一件。不然以老将黄忠勇冠三军的盖世的武功和魏延的军事才能,刘备也未必能够轻易拿下该城池。
但令人费解的是诸葛亮没缘由的,似同猜疑似的认为魏延有反骨,要斩立大功的魏延,我猜想是诸葛亮识魏延有异才,并桀骜难驯,以后不好掌控,也嫉妒魏延的才能,知道魏延以后是他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抓住魏延这点软肋而大肆做文章。可知当时那个时代是崇尚忠义的,魏延杀了自己的主人,是不忠不义的,但在后来投诚刘备的法政,张松之流那个不是背信弃义,背叛了他的主公,但诸葛亮却据为知己,加一重用,可见并不是这个缘故。并还在集团内部大肆中伤,臆断魏延以后会谋反。魏延是外来者,曲投这个集团,无权无关系,纵是心有不平也只有打破牙往肚里咽,这就使得魏延总有些永抬不起头的感觉。如果这事情放在今天,寻找明主,跳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况且这还是个不明是非的昏君,要杀死为自己忠心耿耿卖命拼杀的老将黄忠,魏延为了挽救黄忠性命,喜迎明君不得己而才杀了这个没用的昏君的。
在以后的蜀汉集团发展壮大前进道路上,魏延可以说横刀立马,冲锋陷阵,为蜀汉集团的建立,立了汗马功劳。尤其在刘备三兄弟等五虎将去世后,蜀中无大将,而魏延是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魏延的才能也只有刘备是慧眼识得的,也看得最清楚,在刘备取得汉中,蜀汉集团建立后,要推选汉中太守,当时大家都猜想恐怕关羽,张飞或赵云莫属,但刘备恰恰是看中了魏延,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称赞道:“好”,众人都认为他所说的很有气势。汉中是魏国进军西蜀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刘备把这个重任不交给他的兄弟和亲信赵云反而交给魏延,可见对魏延是多么的器重,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208年)下半年,刘备的荆州三郡被盟友孙权夺去,关羽也被东吴杀害。刘备怒不可遏,在称帝后不久,就倾全国力量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击败。这一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内部引起了骚动和反叛,曹魏随时有可能进攻汉中,但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后来魏延死后,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镇守方针,成功的击退了曹魏军的进攻。相比关羽感情用事,自矜高傲,当东吴来人提亲时,不是从自己国家安危考虑,大局出发,不以礼相待,言语恶毒,激怒了孙权,破坏了联吴抗曹既定方针,因而失去了荆州三郡,连自己和儿子命也搭上,这事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实际上是不具备一个杰出军事家的综合素质的。而魏延则不同,出色圆满的完成了主子交给的任务,可见魏延是一个不可多得,运筹帷幄很有奇谋的军事指挥人才。但到刘备死后,魏延没有了赏识他的君主,可以说是在以后的漫长军事斗争处于郁郁寡欢不得志的境况中。
在西蜀以后的北伐中,诸葛亮的进攻被司马懿阻止,一筹莫展,让魏延辱骂叫阵,送女衣辱司马懿,激司马懿决战,司马懿不上他的当。魏延也对把他当杂使感到不忿,也对这种几近黔驴技穷的做法而不齿,厌倦了诸葛亮的谨小慎微,稳扎稳打疲劳无功的战法,不出奇兵是不能实现先帝光复汉室崇高理想的,第一次出祁山时,魏延就进献“子午谷奇谋”:“让诸葛亮分拨自己一万军队出子午谷,夺取雍州长安和潼关,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后异道会于潼关。”可以说这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而开疆扩土。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一万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楙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汉灭于魏国之手,乃也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和魏延相似的“奇险”战略而获胜的,但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这使绝好的战机而付诸东流。不得不说是西蜀用兵最大的遗憾。这恐怕也是诸葛亮看不惯魏延对自己不附会,爱标新立异,爱提不同意见的阻挠,同时也是不给魏延在军事才能上表演的机会,如果真按魏延的奇谋实施,那么三国历史也许可能要重写了。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魏延也并不是想谋反的,只是嫉恨诸葛亮一贯压制排挤自己,临死把大权交给了不如自己的仇人,内部发生了内杠而已,只是魏延失败了,才被杨义之流诬为谋反,如果魏延胜了,他还要实现先帝的遗愿继续伐魏的,那才是魏延真正能发挥自己军事才干大好时机,但诸葛亮没有给他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这也是魏延一生最大的遗憾,这也验证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哲理。
在蜀汉集团内部,魏延和五虎上将比较起来,五虎上将只能算是有“一将把关,万夫莫开”之勇万人敌的威武将军,而魏延却有着军事指挥才能仅次于诸葛亮的军事家,往往能提出一些奇谋,这正是和我们现代战争所崇尚的闪电战法一脉相承的。
魏延的悲剧有其外在的原因,也有其自己内在的原因,这使我们为他的命运感到同情而惋惜!这些人生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只有才能是不够的,不能持才傲物,自性矜高,关键还是要处理好集团内部的人事关系,不然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想成功人脉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