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在线阅读

〔札记〕李建学

偶尔在一个作家访谈中听到有关《米格尔街》的介绍,找了很多次都没有找到。最后还是女儿有办法,从网上买到了。很快读完,名符其实。

V.S.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叙述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米格尔街普通人的故事,小说集由17个相对独立的短篇小说精心编织而成,篇与篇之间又相互关联,一脉相承,结构独特,印象深刻。

《米格尔街》真实地再现了一群小人物形象,如木匠、马车夫、酒鬼、理发师、机械天才、流浪女、可怜的母亲等等,他们是挣扎在社会边缘的人。这些人物质生活极度贫困,身份复杂而模糊,没有文化归属感。他们生活在自我构建的孤立世界,精神恍惚、人格扭曲。他们的人生旅程,充斥着麻木的苦痛。这些人每一天都没什么新鲜事发生,生命就消耗在无休止的重复中,所有人都忍受着苦闷和乏味的煎熬。尽管他们也想出了种种方式来解脱,喝酒、骂街、打架、找女人,甚至有时也写写诗、读读书,可所有这些不过只是为了麻醉自己,借以排解心中的无聊与空虚。对他们来说,生活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读《米格尔街》,不用过深的考虑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思想性及其历史文化意义,就看人物性格特征,足以吸引人。这些短篇标题一目了然,内容清爽,其简单的笔触,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雕细刻,很值得揣摩。如“装出一副靠做裁缝维持生计的样子”的博加特,“自命为木匠”的波普,“在粉红房子里聚集了一群女人”的妓院老板乔治,自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的布莱克·华兹华斯等,人人都个性很强,每个人命运相似又各自呈现不同色彩。

读《米格尔街》,想起老舍、鲁迅、矛盾等文学巨匠笔下的人物。诸如靠着老婆养奶牛为生的乔治在老婆死后不得不以开妓院营生,对女儿也越发粗暴;生性胆小懦弱的“大脚”做过木匠和泥瓦匠却都无法维持生计,只得打肿脸充胖子,靠着继承暴力的假名声当了拳击手;墨尔根正是在自己制作的焰火完全卖不出去的情况下才“比以往更经常地打自己的孩子”;而比哈库则是自从在一心想赚钱的老婆怂恿下买来了一辆老赔钱的卡车之后,便“一直记恨着他老婆,经常用那板球棒揍她”。这些人,在《骆驼祥子》、《啊Q正传》、《林家铺子》里都能找得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比比皆是。

读《米格尔街》,最大的收获就是以简单的笔墨刻画人物,以精到的行为或者动作描写人的性格。当然,隐藏在文字里的深邃思想,对殖民地社会的批判,对下层人苦难的同情等,都值得深思。

读《米格尔街》,发现我们写这个复杂混乱物欲横流的社会,总是没有很准确的抓住人的本质特征,都不在主流。我们描写人物的力度,不是隔靴搔痒,就是闭门造车。所塑造的形象,都不怎么真实,缺乏普遍意义的震撼力。

读《米格尔街》,联想到莫泊桑与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功力,可以窥探到有关短篇写作的秘密。我以为,在信息爆炸的多媒体乃至自媒体时代,短篇小说拥有读者的空间比较大。写好短篇,写出优秀的短篇,也能成就文学,最起码可以成就小说自身。所以,有必要多读读诸如奈保尔、门罗或更远一些的芥川龙之介等人的短篇小说,厚积薄发,在短篇写作中有所突破。

V.S.奈保尔1932年出生于特立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为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奈保尔著作颇丰,有《米格尔街》、《斯通先生与骑士伙伴》、《自由国度》、《游击队员》、《河湾》等近30余部。2001年,V.S.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读完《米格尔街》,记住了一个作家。

有机会再细读他的其它作品,也许能学到不少新东西。

2015年9月20日夜于西安家中。




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在线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9271.html

更多阅读

PDF如何在线阅读 pdf在线阅读

PDF如何在线阅读——简介有时候电脑没有安装pdf软件那么就没法打开了,在线阅读的有好多英文的比较麻烦,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网盘阅读,如百度网盘、360网盘,还有126邮箱都可以,接下来我们进入百度网盘PDF如何在线阅读——

读者在线阅读_1964_龙应台 目送龙应台在线阅读

读者在线阅读_1964 龙应台  不曾出席过同学会的我,今天去了小学同学会。五十六岁的我,想看看当年十二岁的玩伴们今天变成了什么样。  那是一九六四年,民国五十三年。  一月二十一日,有湖口「兵变」。  一月十八日,纽约宣布了建

声明:《米格尔街 米格尔街在线阅读》为网友满目山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