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知识大全 先天性听力障碍

目录

1概念2分类3鉴别诊断4优生优育5孕期检查

概念

听力障碍(dysaudia)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

耳聋的概念与耳聋的定义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概念包括各个方面的意见和范畴,而定义则是由各国的卫生组织明确规定的。关于耳聋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1986年报告中认为,只有听力严重减退(profound hearing imparment)才称之为聋(deafness),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词语。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听力残疾的定义进一步做出如下推荐:

(1) 成人: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hearing thresold level)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41 dB。.

(2)儿童:指15随以下的儿童,其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31dB。

我国对于聋的定义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大多数专家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是合理的。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聋的含义可能更广一些,既包括各种轻重不同的体力损失,又包括严重的听觉障碍。

分类

(一)按耳聋的性质及部位分类。临床上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传导性耳聋 凡病变局限于外耳和中耳,并影响导音功能者,均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纯音测听检查:气导曲线低频区的听力损失较高频区为甚,而骨导曲线正常,说明耳蜗感音功能良好。

2、感音性耳聋 凡直接影响到末梢感受器、听神经传导途径和听中枢的各种病变,都可以造成感音性耳聋。纯音测听检查:气导曲线低频区的听力基本正常,高频区的听力损失明显;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相吻合或低于气导曲线。这说明传音装置功能正常,而感音功能受损。

其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耳蜗性聋 凡病变局限于耳蜗,并影响其感音功能者,即为耳蜗性聋。

由于耳蜗部位血液供应比较脆弱,很容易受损。凡是位于耳蜗的病变,都能引起耳蜗性耳聋。通常以高频听力首先受损,出现山谷状的听力缺损,典型的听力图在4000Hz 处呈陡峭形下降。耳蜗性听力障碍的电测听试验的特点为:

1)复聪现象:听力损失的程度因为刺激的声强增加而减轻或消失;强声耐量降低,患者在未达到正常人的强声耐量(105~110dB)时就感到耳部疼痛。

2)复听:对于同一种音调病人感到听到的声音不一致,一高一低。

3)病理性听觉适应:在持续性的声音刺激时,听阈显著增高。

(2)神经性聋 凡病变直接影响到斡旋神经节或发生在听神经传到通路上的,均为神经性聋。临床特点为:

1)高频听力首先受损,逐渐向中低音扩展,最后普遍降低。

2)气导大于骨导,但均缩短。

3)具有明显的病理适应性现象。

(3)中枢性聋 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导致中枢性耳聋。

1)脑干性中枢性耳聋:累及耳蜗神经核产生一侧性的耳聋,程度轻;如果累及一侧耳蜗神经核与对侧的交叉纤维则产生双侧性耳聋,以部分性感音性耳聋多见,常见于脑桥、延髓病变。

2)皮质性耳聋:皮质性耳聋对于声音的辨距、性质难以辨别,有时虽然一般听觉不受损害但对于语言的审美能力降低。由于一侧耳蜗神经核纤维投射到双侧的听觉皮质,一侧听觉皮质受损或传导通路的一侧受损产生一侧或双侧听力减退。听力障碍可导致儿童在接受语言和语言表达技能上的终身损害。障碍的严重程度由几个因素决定:①发生听力丧失的年龄;②听力丧失的性质,即它的持续时间、受损的频率;③听力的精确评价,即丧失的程度;④每个儿童的易感度,包括共同存在的病毒损害、智力发育迟滞、基本语言缺陷。

3、混合性耳聋 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导致混合性耳聋的原因可以是一种病变同时损伤了耳的传音和感音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分别导致中耳和内耳或听传导通路的功能障碍所引起。混合性耳聋在临床的表现多为两种耳聋的混合表现,以耳闷堵作为主诉的较多,治疗应该分别处理中耳和内耳的病变即可。

4、伪 聋 伪聋即装聋是指听觉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听力正常,耳自称耳聋。伪聋者并无神经心理创伤,往往带有目的或企图进行伪装,主观表现非常严重,通过多次的听力学检测以及客观听力检查有助于鉴别。0

(二)按患病时间分类

1、先天性聋 包括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中耳或内耳畸形、妊娠期及围产期所致的各种耳聋。

2、后天性聋 包括外耳和中耳各种传导性聋,如外耳道后天性闭锁、化脓性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肿瘤、各种外伤及耳硬化症等;在感音神经性聋中,包括各种传染病所致的各种感音聋、药物中毒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听神经病、老年性聋以及精神伊苏所致的功能性聋等。

三、听力检查

听力检查(hearing test)的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检查方法甚多,一类是观察患者主观判断后作出的反应,称主观测听法(subjective audiometry),如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听力计检查等,但此法常可因年龄过小、精神心理状态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正确的测听结论。另一类是不需要患者对声刺激做出主观判断反应,可以客观地测定听功能情况,称客观测听法(objective audiometry),其结果较精确可靠,有以下几种:①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来了解听力(如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②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或习惯反应来检查听力(如皮肤电阻测听、西洋镜测听等);③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如声阻抗-导纳测听);④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一)语音试验:语音试验:(whispered voice test)简易实用,可测试一般听力情况,但不能鉴别耳聋性质,适用于集体检查。

在长于6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进行,地面划出距离标志,患者立于距检查者6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正常者耳语可在6m距离处听到,如缩短至4m,表示轻度耳聋,1m为中度耳聋,短于1m者则为严重的以至完全性耳聋。记录时以6m为分母,测得结果为分子,如记录为6/6、4/6、1/6。

(二)表试验:表试验(watch test)简单易行。一般以不大于1m距离能听到秒表声为佳。预先测定好正常耳刚能听到此表声的平均距离。

患者坐位、闭目,用手指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三)音叉检查:(tuning-fork test)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程五支一组音叉,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Hz。检查时注意:①应击动音叉臂的上1/3处;②敲击力量应一致,不可用力过猛或敲击台桌硬物,以免产生泛音;③检查气导时应把振动的音叉上1/3的双臂平面与外耳道纵轴一致,并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约1cm左右;④检查骨导时则把柄底置于颅面;⑤振动的音叉不可触及周围任何物体。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1.林纳试验(Rinne test,RT):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动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cm外,测其气导听力。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AC>BC),称林纳试验阳性(RT“+”)。反之骨导比气导时间长(BC>AC),则称林纳试验阴性(RT“-”)。

正常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1~2倍,为林纳试验阳性.传导性聋因气导障碍,则骨导比气导长,为阴性.感音神经性聋气导及骨导时间均较正常短,且听到声音亦弱故为短阳性.气导与骨导时间相等者(AC=BC,RT“±”)亦属传导性聋。

如为一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气导和骨导的声音皆不能听到,患者的骨导基本消失,但振动的声波可通过颅骨传导至对侧健耳感音,以致骨导较气导为长,称为假阴性。

2.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系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取C256或C512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声音在正中,是为骨导无偏向;由于气导有抵消骨导作用,当传导性聋时患耳气导有障碍,不能抵消骨导,以至患耳骨导要比健耳强,而出现声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经性聋时则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变,故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出现声音偏向健耳。

记录时除文字说明外,可用“ ”表示偏向侧,用“=“表示无偏向。

3.施瓦巴赫试验(Schwabach test,ST):又称骨导对比试验,为比较正常人与患者骨导的时间,将振动的C256音叉柄底交替置于患者和检查者的乳突部鼓窦区加以比较,正常者两者相等;若患者骨导时间较正常耳延长,为施瓦巴替试验延长(ST“+”),为传导性聋;若较正常者短,则为骨导对比试验缩短(ST“-”),为感音神经性聋。

用以上方法测定听力,其结果应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判断耳聋的性质。

4.镫骨活动试验(Gelle test GT):检查镫骨内有无固定的试验法。将振动的C256音叉柄底放在鼓窦区,同时以鼓气耳镜向外耳道交替加压和减压,若声音强弱波动,亦即当加压是骨导顿觉减低,减压时恢复,即为镫骨活动试验阳性(GT“+”),表明镫骨活动正常。若加压、减压声音无变化时,则为阴性(GT“-”),为镫骨底板固定征象。

音叉检查结果的判断

试验方法  听力正常 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混合性聋 林纳试验、(-)RT 气导>骨导 (+) 气导<骨导(一)气导=骨导(±) 气导>骨导(均短于正常)(短+) (+)、(-)或(±) 韦伯试验WT 正中(=) 偏向患耳或较重耳 偏向健耳或较轻耳  不定 施瓦巴替试验ST 正常(相等) 延长(+) 缩短(-) 缩短(-)

(四)纯音听力计检查法:为听觉功能检查中测定耳聋性质及程度的比较准确而常用的方法。纯音听力计(pure tone audiometer)是利用电声学原理,通过电子振荡装置和放大线路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intensity)的纯音,经过耳机传输给受检者,以分别测试各频率的听阈强度,可为耳聋的定性、定量和定位诊断提供依据。声强以分贝(decibel,dB)表示。检查的记录曲线(听力曲线)称听力图(audiogram)。听力计以正常人的平均听阈为标准零级(standard zero level),即正常青年人的听阈在听力计上为O dB。用纯音力计测出的纯音听阈均值为听力级(hearing level,HL)。听力减退时需增加声音强度方能听到声音,所增加的强度即为听力损失的程度。

1.纯音听阈测试:

(1)测试方法:纯音听阈测试(pure tone audiometry)包括气导和骨导测试。气导测试先从1KHz开始,病人听到声音后,每5dB一档地逐档下降,直至听不到时为止,然后再逐档增加声强(每档升5dB),如此反复测试,直至测到确切听阈为止。再以同样方法依次测试其他频率的听阈。检查时应注意用间断音,以免发生听觉疲劳。骨导测试的操作方法与气导测试相同。

如两耳气导听阈相关40dB以上,则须在测较差耳时,于较佳耳加噪声进行掩蔽,以免患者误将从佳耳经颅骨传来的声音当作较差耳听到的声音。如两耳骨导听阈不同,在查较差耳的骨导听阈时,较佳耳更应加噪声掩蔽。

(2)听力图的分析

①传导性聋: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听力损失在30~60dB之间,一般低频听力损失较重。

②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高频听力损失较重,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接近或互相吻合。

③混合性聋: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又低于骨导曲线。

最重要的范围在500~2000Hz之间,称人的语音范围(speech tone range)。听力损失程度一般以500、1000及2000Hz的平均听阈来估计。

2.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alternate binaural loudness balance test ,ABLB):是检查有无响度重振的常用方法,适合于双耳听力相差20~50dB(HL)的患者。当用低强度音刺激时,一耳较另一耳听力差,但高强度音刺激时,两耳对同一频率的音调所感受的响度可能相等,甚至差耳反而敏感,这种患侧强度增加较健侧为快的现象,称重振现象(recruitment phenomenon)。耳蜗病变引起的感音性聋常有响度重振。例如病人的右耳听阈为0dB,左耳听阈为40dB。当右耳声强级增加20db 时,左耳只须从其听阈(40dB)增加10dB就感到两耳听到的响度相等,此即表示有响度重振,提示存在耳蜗病变。检查方法为先测定患者两耳纯音听阈,选用两耳听力相差20dB以上的频率,每10~20dB一档地增加一耳的声强度,并逐档调节另一耳的声强度至两耳感到的响度相同时为止。

3.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short increment sensitivity index test,SISI):用于检查听觉对声音强度微量改变的察觉能力。用1000Hz的纯音,强度为阈上20dB,应用调幅装置使声强每5秒出现一次短时程的1dB增量(上升及下降时间各为50ms、持续200ms),受检者共听20次增幅音,每听到1次,得分5%,总分在30%以下为正常,35~65%为可疑,70%以上者为重振试验阳性,提示耳蜗病变的存在。

4.言语测听法(speech audiometry):有些病人的纯音听力较好,却听不懂语意。在这种情况时,纯音听力图并不足以反映病人的听功能状态,而需用言语测听法来判定。言语测听法是用专门编制的测听词表来检查患耳的言语接受阈(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和言语识别率(speech discrimination score)。言语接受阈为能听懂一半测试语音时的声强级(dB);言语识别率为对测听词表中的言语能正确听清的百分率(%),按不同声强级所听懂的%绘成曲线,即成言语听力图(speech audiogram)。在蜗后(听神经)病变时,纯音听力虽较好,言语识别率却极低。

(五)声阻抗-导纳测试法:声阻抗-导纳测试法(acoustic impedance admittance measurements)是客观测试中耳传音系统和脑干听觉通路功能的方法。目前国际上已日渐采用声抗纳(immittance)一词代替还在使用的声阻抗-导纳之称。当声波传到鼓膜时,一部分声能被吸收并传导,称声导纳;一部分声能被阻反射回来,称声阻抗。中耳阻抗越大,声导纳越小;或者说声能传导越小,反射的越多。所以,从反射回来的声能可以了解中耳传音功能情况。测知这种声导纳(又称声顺)和声阻抗变化的仪器就是声阻抗-导纳测试仪,临床用于诊断中耳各种传音结构的病变、咽鼓管功能检查、感音神经性聋与传导性聋及精神性聋的鉴别、响度重振的有无、面瘫的定位、耳蜗与蜗后病变的鉴别、以声反射客观估计听阈等。它可补充甚至纠正其他听力检查法的不足,但不能取代,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检查基本项目有:鼓室导抗图、静态声顺值及镫骨肌声反射。

1、鼓室导抗图(tympanogram):为测定外耳道压力变化影响下鼓膜连同听骨链对探测音顺应性的变化。测试方法系将耳塞探头塞入受试侧外耳道内,压力高速至+1.96kPa(+200mmH2O),鼓膜被向内压紧,声顺变小,然后将外耳道压力逐渐减低,鼓膜渐回原位而变松弛,声顺值增大,直到外耳道与教室内压相等时,声顺最大;超过此点后,外耳道变成负压,鼓膜又被向外吸紧,声顺变小。如此在外耳道压力变化影响下,声顺发生的变化可以从平衡计看出,并可以画出一条峰形曲形,称鼓室导抗图或鼓室功能曲线。此曲线可客观地反映鼓室内各种病变的特性,并显示鼓室压力,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2、静态声顺值(static compliance value):外耳道与鼓室压力相等时的最大声顺,通常称为静态声顺值,即鼓室导抗图峰顶与基线的差距。由于正常静态声顺值分布范围较广,个体差异性大,与各种中耳疾患重叠较多,不宜单独作为诊断指标,仅作参考。

3、镫骨肌声反射(acoustic stapedial reflex):将耳塞探头塞入一侧外耳道内(指示耳),传送刺激信号的耳机戴在对侧耳(刺激耳)。一定强度(阈上70~100dB)的声刺激可引起双侧镫骨肌反射性收缩,增加听骨链的鼓膜劲度而出现声顺变化,这种变化可在平衡计上显示并画出反应曲线。

这一客观指标可用来鉴别该反射通路上的各种病变:

(1)作为鼓室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如鼓室病变引起的轻度传音障碍可使该侧声反射消失,借以鉴别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

(2)重振现象的客观测试:正常人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之间的差距约为70dB以上,重振耳感到的响度增加比正常耳快。如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之差小于60dB,为重振阳性,表示病变在耳蜗。

(3)声反射衰减试验:以500或者说1000Hz反射阈上10dB的纯音持续刺激10秒,在此期间正常镫骨肌收缩反射无衰减现象,蜗后病变者听觉易疲劳,镫骨肌反射很快衰减。

(4)交叉和非交叉声反射对脑干病变的定位:镫骨肌反射弧在脑干中联系,对侧声反射弧跨越中线,同侧的不经过中线,测定对侧及同侧声反射,可用于听神经瘤和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

(5)精神性耳聋的鉴别:精神性聋者如能引出声反射,即表示有一定程度的听力,如声反射阈优于“听阈”,更说明精神性聋的成分,但应注意重振的存在。

(6)面神经瘫痪的定位:根据镫骨肌反射的有无,可判断面瘫病损在镫骨肌神经远端或近端,并可提供面瘫早期恢复的信息。

(7)以声反射阈客观估计听阈:采用Niemeyer(1974)公式,纯音听阈=PTAR-2.5(PTAR-WNAR),式中PTAR(纯音听反射)为500~4000Hz四个纯音声反射阈的平均值,WNAR(白噪声听反射)为白噪声反射阈。此法对不能和不肯合作的病人能迅速客观地得出纯音听阈的数值。

(六)电反应测听法:电反应测听法(electric response audiometry,ERA)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记录因声音刺激而在听觉系统诱发的电位变化的方法。由于近代听觉电生理学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诱发出的微弱电反应能清楚显示,以客观评价听觉系统的功能状态。适用于婴幼儿及不能配合检查的成年人的听阈测定、功能性聋与与器质性聋的鉴别、耳蜗及蜗后病变的鉴别、听神经瘤及某些中枢病变的定位诊断。

现将常用的电反应测听法介绍如下:

1.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inse,ABR):诱发的听神经电位来自5个不同部位,如在较强的声级刺激(60~70dB,SL)则可从颅顶测到7个波峰,主要为I~V波,分别由蜗神经(同侧)、蜗核(同侧),上橄榄核(双侧)、外侧丘系核(双侧)和下丘核(双侧)所产生,Ⅵ和Ⅶ波可能分别来源于膝状体和听放射。Ⅰ波潜伏期2ms,其余每波均相隔约1ms。各波潜伏期均随刺激声减弱而延长。V波出现最恒定,与主观听阈相差10~20dB,故可用作测定客观听阈的指标。双耳波V波间期差(ILD)是一重要参数,一般认为大于0.4ms者,则示潜伏期延长的一侧有脑干病变。目前强调双耳波I~V波间期差的重要性更大,如大于0.4ms,亦示潜伏期较长的一侧有脑干病变,尤其对小脑桥脑角肿瘤的诊断有实用价值。刺激声常用短声(click),滤波范围80~3KHz,给声重复频率每秒10~20次,叠加1024次。一般应在电屏蔽和隔音室进行。本法采用表面电极,无痛、无损伤,全麻或睡眠者不影响结果,如和耳蜗电图联合应用,更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2.耳蜗电图描记法(electrocochleography):所测得的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为目前测试耳蜗病变最准确的方法。平时耳蜗中阶内有跨越毛细胞顶部的140mv的电位差(静息电位),声音刺激下,声波自前庭窗传入耳蜗,引起基底膜的运动,致使外毛细胞的纤毛由于剪刀式运动而被弯曲,形成毛细胞顶部局部电流的变化,使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在内耳产生三种电反应: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s potential,CM)、和电位(summating potential,SP)和听神经综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AP)。CM为来自毛细胞的一种耳蜗电位,亦称感受器电位,这种交流连续电位,无潜伏期,可如实反映声刺激的声学波形,无真正阈值。SP是声波传入内耳基底膜非线性振动而引起的耳蜗直流电位,为多种成分的反应,不单独用,常与AP结合应用。AP为许多蜗神经纤维兴奋时发出冲动的综合电位,其典型波形有N1、N2两个负峰。N1来自耳蜗神经,潜伏期约2ms,N2可能包括耳蜗核的反应,为耳蜗电图的重要观察指标。观察项目包括对刺激声的电反应阈值、潜伏期、最大幅度值、电反应波振幅/声强度与潜伏期/声强度(输入、输出函数曲线)。

耳蜗电图的临床应用:测定客观听阈,适用于婴幼儿及不合作的成年人听阈的测定;传导性聋、非器质性聋、伪聋的鉴别;突发性聋的诊断、预后的估计,据报道-SP/AP比值大于0.27者,预后多较好;梅尼埃病的诊断;听觉径路病变的定位,CM消失示耳蜗病变,如CM正常而AP消失,则为听神经病变,如AP反应阈值明显优于主观纯音听阈,则示病变在脑干或更高中枢,多为小脑桥脑角病变。测试方法有鼓室内法(穿鼓膜的鼓岬电极引导)与鼓室外法(外耳道内或鼓膜表面电极引导),鼓室内法电极穿通鼓膜,患者因疼痛不易接受。

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疾病鉴别:

1.听神经瘤 成人多见,患者发病缓慢,听力进行性减退,为感音性耳聋,无复聪现象;常有其他脑神经受损的症状。

2.脑干病变 脑干的血管性及肿瘤病变,眩晕症状持久,常有眼震、听力减退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3.耳蜗神经药物中毒性损害 多见于儿童,引起蜗神经损害的药物较多,但是各种药物对于耳蜗神经损害的程度与部位不尽相同,有的偏重于耳蜗,有的偏重于前庭,或两者都有。

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主要影响前庭;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则影响耳蜗,其中新霉素影响耳蜗程度最严重,磺胺药物可引起听力减退及耳鸣,但如果出现前庭症状,则听力障碍将难以恢复;水杨酸类药物在服用过量或药物过敏的患者中可导致听力减退,主要使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损害程度轻,较容易恢复。

4.常见导致传导性听力障碍的疾病 大多数听力缺陷是后天传导性的听力丧失,多与中耳炎和它的后遗症有关。几乎所有的儿童都经历过由中耳炎引起的轻至中度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的听力丧失。反复发作或严重感染可导致永久性缺陷,最易感染中耳炎的是那些有颅面部异常(如腭裂)、免疫缺陷(如婴儿暂时性低γ 球蛋白血症)和暴露于环境危险因素(如吸咽)的儿童、男孩比女孩更易患中耳炎。

胆脂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常发生于未经治疗的中耳炎患者,也可是先天性的。胆脂瘤可导致听骨链的坏死和传导性听力丧失。感染和中耳裂的闭合,也可导致听骨的结构破坏。砧骨的长期病变过程是最常见影响因素,可导致显著的传导性听力丧失。

五、听力障碍的治疗

1.首先对因治疗 如对于中耳炎并发迷路炎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治疗;脑桥小脑角肿瘤导致的耳聋,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应立即停药。尽量避免鞘内、脑室、脑池内注射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药物。

2.药物治疗 目前缺乏肯定疗效的药物。应根据临床适当给予B 族维生素、血管扩张药(烟酸、地巴唑、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等)治疗。

3.必要时可试行高压氧治疗。

4. 针灸也有一定的疗效;佩戴助听器可以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对于耳蜗性聋可以考虑电子耳蜗植入。

5.对于儿童听力障碍者可以考虑听觉训练。

(1)听觉训练的内容

对听障儿童听觉训练,首先应了解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哪些听觉技能是应该掌握的,然后要知道选择哪些声音信息对他们进行训练。听觉言语治疗专家把听障儿童应该掌握的听觉技能归纳为以下四个水平的不同技能:第一是察知水平,培养听障儿童有声音时能注意听,能寻找声源,在特定条件下对声音有反应,自然地察知声音的存在等能力。第二是区分水平,使听障儿童获得能够区分相同和不同的声音的能力。第三是识别水平,能够识别超音段音位,包括识别语音韵律,例如声音的大小,长短,高低,快慢,节律,语调等,并能识别男女声和小孩子声音,能够识别音段音位,包括识别拟声词,识别不同音节的词汇,识别音节相同,声韵不同的词汇,识别辅音相同,元音不同的词汇,以及元音相同,辅音不同的词汇,能听辨短语中的两个关键成分,并利用听觉反馈指导言语语音的能力。第四是理解水平,包括听辨熟悉的表达方式或日常用语,理解含有单一或两项内容的短语,教室中常用的短语,理解多项内容的指令,听觉描述的能力,故事中逻辑排序的能力,主题对话,听懂问题并回答问题,转述能力,选择听取能力,描述周围环境的声音-象声词的能力,为书面语学习做准备。

(2)听觉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1)听觉训练的意义

听力障碍知识大全 先天性听力障碍
<1>听觉训练可以促进听觉功能的发展。人的各器官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听障儿童也是如此。听觉训练,是对听障儿童的听觉器官进行有计划的声响刺激,并建立刺激联系,从而逐渐形成听觉概念的一种训练。它可以刺激听障儿童意识到声音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越来越习惯于使用听觉去感知,认识周围事物,从而促进听觉功能的发展。

<2>听觉训练是听障儿童形成和发展有声语言的必要基础。

<3>听觉训练能帮助听障儿童全面,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

<4>听觉训练对丰富和陶冶听障儿童的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听觉训练的目的

听觉训练的目的是在配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情况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觉功能训练,让听障儿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或重建听觉系统,培养听障儿童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其感受,辨别,记忆和理解声音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言语听觉,进而获得有声语言。

具体的说,听觉训练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听障儿童建立音响的概念,使其认识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2>提高听障儿童利用残余听力鉴别不同声音能力。

<3>配合言语训练,让听障儿童在开始学习说话或与周围人交往时使用听觉。

<4>帮助听障儿童建立有声语言,养成聆听习惯,并学会利用听觉反馈进一步学习语言。

四、听力障碍的预防

听力障碍影响语言的发育,也影响智力、心理和精神神经方面的发育,它给机体到来的障碍是多元性的——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因此,我们不但要有相对规范的治疗康复手段,更要有相对完善的预防措施。

优生优育

是避免遗传性听力障碍的有效途径。对于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进行遗传学检查和评价,避免近亲结婚,强调婚前医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孕期检查

妇女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的因素。

婴幼儿期听力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4岁以前的婴儿听力能力对于言语的习得非常重要,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可以导致小儿语言发育迟滞、构音障碍以及不能获得语言。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早期进行介入干预,可以避免因听力障碍带来的社会沟通能力障碍,具有现实意义。

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

临床上要合理用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其对于婴幼儿、家族成员易感者、以往应用过类似药物的以及听力轻度异常的个体。

及早治疗可能引起耳聋的病因

1.全身疾病的治疗 对于可能引起耳聋的全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要控制,合理用药,避免累及听功能。

2.局部疾病的治疗 对于引起耳聋的常见耳部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以及突发性耳聋要积极治疗,避免引起听力障碍。

做好相对噪音的防护

避免长时间处在噪音环境中,长期持续佩戴耳机等造成噪音性耳聋的易感因素非常重要。此外,对于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工作的人群要注意职业防护和定期复查检测个体的听力。

khz

KHz,千赫兹,是频率,也可以说是采样率,一般都是44.1KHz的,因为这是音乐CD的标准。

每一首歌,都是从CD抓轨、转成WAV文件、再用Lame等软件转为MP3的。所以肯定都是44100Hz的采样率。除非你的不是歌,而是自己录音成为WAV文件,而且录音时选了其他的采样率。

千赫兹:千赫,缩写是kHZ或KHZ*,它是交流电(AC)或电磁波(EM)频率的单位,等于1000赫兹(1000Hz)。这个单位也用于信号带宽的度量和描述。

1kHZ频率的AC信号在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内。如果此频率的信号加在耳机或扬声器上,那么出来的音调将会有一个斜度,它会降到所谓的“audio midrange”。频率为1kHZ的EM信号的波长为300千米,大约是190英里。标准调幅(AM)广播带宽在535kHZ至1605kHZ的范围内。某些EM的传输在百万kHZ。

千赫兹是频率的一个相对小的单位,更普遍一些的单位是MHz,等于1,000,000Hz或1,000kHz,还有GHz,它等于1,000,000,000Hz或1,000,000kHz。

千赫常常用来描述数字信号以及模拟信号的带宽。数字信号的带宽指的是比特每秒的数据速度。一般来说,数据速度越快,带宽越大。但是,数据速度和带宽并不是一回事。速度为28,800bps的调制解调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表面上频率为28.8kHz。但它的带宽通常要小很多,因为带宽是取决于某个时刻数据字符的变化量,而非单位时间内的数据比特数。

KHz:kiloHertz,千赫兹,1KHz=1000Hz,如声音的采样频率有44KHz等。

HZ:频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9406.html

更多阅读

家纺知识大全 床上用品面料知识大全

家纺知识大全——简介家纺知识大全,以下由“莎莱雅家纺”为大家整理得家纺知识。家纺知识大全——方法/步骤家纺知识大全 1、一、面料选择1、面料基本知识: (1)高支高密面料;高支、指纱地支数,一般情况下、超过40s地纱即为高支纱;密度

女性美容知识大全 美容护肤知识大全

女性美容知识大全——简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一直令女性为之疯狂。美丽除了气质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皮肤美丽。现在就让上海5+5的陈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些女性美容知识。女性美容知识大全——方法/步骤女性美容知识大全 1、

珠宝基础知识大全 常见宝石种类图片大全

珠宝基础知识大全——简介珠宝基础知识:要认识珠宝,必然要应用到许多化学的、物理的以及矿物学和结晶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在这里只能将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作一概述。珠宝基础知识大全——工具/原料珠宝文献 火烧化学制剂珠宝

美女必备美容护肤知识大全护肤小常识 护肤小常识大全

美女必备美容护肤知识大全护肤小常识——简介随着外界的污染和岁月的流逝,肌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小编为你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美容护肤的小窍门,针对不同的肌肤问题,是美女必备的美容护肤知识大全,下面来学习学习吧!美女必备美容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组图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地理知识大全【组图】点击观看超大中国地图00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00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

声明:《听力障碍知识大全 先天性听力障碍》为网友做最好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