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师附中附中学习,特别是听夏老师的课,感受很深的是他上课的风格特点:非常注重与生活、科研实际相联系,并非常注重在课堂中参透学生科学研究、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也非常赞同这一类的教学设计,并也尝试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按照这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进行了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此类理科性思维的探究活动较适宜在理科班进行,我在理科班实施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比较深入,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习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需要改进、注意的地方,如果能够修正、做好这些,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上一个台阶。现小结如下:
1、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明确
一是设计紧贴新课标主导和强调的宗旨:倡导探究性学习,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二是设计要求准确和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解放课堂;三是设计结合“问题——探究——发展”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这三个部分互相关联和互相促进,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都是本着这个原则进行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从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深化到综合理解和应用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的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就保证了课堂是学生的,学习是主动、高效的,发展是实际的、切实可行的。
2、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是“问题导学”、“问题——探究——发展”教学以及“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而产生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对多种模式的取长补短。其优势在于课堂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培养了学生的对图形描述、解释坐标图形的能力。具体操作表现:一是展示动画、引导性问题并不是要求探讨些什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感性认识;二是展示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任务和要求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主要是适度限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范围、要求和任务,避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出现盲目性,是保证自主性学习取得实效的措施。
其中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是课堂结构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和理解归纳的能力;
在学生对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和发展,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了解深化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转化成能力。
课堂最后设置的典型例题,是为了反馈、深化和提高前一环节的学习,提高教师引导、发展的效果而布置的。所以从整体上说,这种教学模式具备整体上的完整性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连续性、递进性。
本节课正是按照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实施了教学,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是这堂课实施的依据和成功的关键。
3、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是自主性学习并不等于让学生自习,而是要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和目的去学习,所以在进行自主性学习之前要向学生展示自主性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其的干扰。虽然说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效果有差别,但这可以通过后面的教学活动进行检测、弥补和提高。
4、正确、合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要进行行之有效的主导,则课前首先要做三个“功课”:一是要正确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储备,能力储备;二是认真钻研、分析、优化教材;三是结合前面两点,确定好适当的教法,如分析能否适当的进行分析探究和自主性学习,如何进行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或者对要求简单的知识,可以由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来完成,那么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完成难点突破和知识的深化、迁移,把学生从对知识的简单理解带入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的层面中去,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使用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恰当合理选取、精析经典例题,课堂、课外作业互补
在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选用了一个例题进行评析,这个例题是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四个坐标曲线图的判断,这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又以数学曲线这样一种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用已有知识去分析问题,能够使得他们的知识得以迁移,学以致用。当然,这个题目还不能够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所以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我就注意了知识点的互补性,与学生自身的结合,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等,如前面所附的课后练习。
6、应当改进的不足之处
第一是课堂时间的控制,尤其学生的讨论与表达是比较花费时间,教师要开放探究,更要及时简明扼要的总结,否则,不但会导致课堂时间会比较紧迫,还会使学生对自己整堂课的探讨所得的结果没有检测的依据;第二是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教师点拨要更精练些,鼓励学生积极地争论,由学生得出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曲线图的趋势的判断的依据,并鼓励他们课后继续学习、探究,让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与兴趣;第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时间要再给充裕一些,以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主能动性。